评论: 屠呦呦为了不影响科研曾寄养4岁女儿(组图)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HVAC 发表评论于 2015-10-07 20:52:42
那时候的风气是这样,为了工作需要,把孩子送“全托”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家都很常见,也不会觉得是父母“不称职”。楼下某些同学稍微有点求全责备,说得好像她是为了个人“名利”故意不管孩子一样。没有人能够逃脱时代的烙印。

“孩子的幸福童年,远远比一个什么诺奖重要!”这话说在这里有点莫名其妙。我相信当年做这个项目的人没有人是冲着得诺贝尔奖去的。她全身心投入的工作即便是确实有很浓的政治背景,客观上也是非常造福全人类的事。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们,很多人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都是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更无法企及的。也许现在看来,我们觉得他们其实很不值,而且我们庆幸自己可以选择,不需要作任何个人和家庭的牺牲,但我们不应该拿今天的一切为了个人名利的思想去衡量他们当年所作的牺牲。
紫玉兰紫丁香 发表评论于 2015-10-07 10:49:10
Sad
yoreciv 发表评论于 2015-10-07 07:13:29
85岁了!高寿啊
菊香书屋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22:08:09
改革开放后,得奖的都是和平奖和那个安慰的文学奖啊
菊香书屋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22:07:31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居然在多年以后才显示出来了。
北美庆丰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20:56:18
那个时候有几个孩子不是寄养的。
wdcwr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9:32:48
中共官员少搞点特权腐败,中国的教师和科学家日子就好过了,中国的科学就发展快了。邓小平讲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但讲待遇官员是第一。
Quarx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9:31:32
73年我的朋友去进全托.的时候,她为58周龄!

老毛那个时期的人, 自愿加班是常态。
Bornfree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8:50:04
屠教授八十五岁看上去真精神!比那个杨什么的顺眼多了。
smart321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8:45:06
老毛时期的共产主义教育还是相当有成效的,像屠教授那种无私奉献的人大有人在,如果不是因为不吃饭会饿死,不穿衣服会被冻死的话(当然光屁股也不雅观),那些人连工资都能不要,中国现在太需要那样的人了.
路边的蒲公英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7:43:19
洒家说的是那种奉献精神,现在的人没了。
bmw123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7:41:19
比起五十年后的今天生活在社会治安恶劣,人情极端冷漠,享受不到人间温暖的6千万留守儿童,军人屠呦呦4岁女儿当年的生活显然幸福多了。
kapper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7:25:07
以前也有苏联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首先,这些人都是在当时常人眼里的异类,即思维与当时的意识形态相比有点开放。其次,由于整体政治、社会的思想僵化即不能有与主旋律不同的声音;以至于苏联的整体科学研究逐渐变成了越来越窄的隧道趋势,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五十年代后到六十年代出。到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苏联科学家越来越少,七十年代后有两,之后再也没有一直到苏联解体。并且,相较于中国,苏联有更多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可是这并不能阻止一个僵固极端政权的崩溃。
icando2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5:57:40
造神开始,先造个不称职的妈再说。
忒绿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5:26:12
寄养4岁的女儿不是应该是她引以为自豪的事情。相反,是不应该做的事情。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5:24:26
那时孩子还是挺可怜的。有次我发高烧被接回家,家父在东郊研究所上班,母亲给我吃了药让我睡觉,为了防止我掉下床在床边累上几床被子,把我反锁在家里就去所里加班,那时是109丙机最后验机关键阶段。核工业部的钱三强当时急切的盼望这台计算机。

那时我可怜兮兮的问母亲:我是不是只有病了才能回家?
同楼的一个比我小些的孩子也被父母反锁在家里,一天晚上爬山自家阳台水泥护栏,一不小心翻出护栏,从4楼落下,幸运被2楼阳台伸出的晾衣绳栏了下,落地安然无恙只是头上留个疤,好像也没摔傻,于85年考上清华。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5:03:23
屠老是1950年生人,比我父母大几岁。
我父母是62年28岁结婚,生我时30岁,屠老结婚跟晚,生孩子也更晚,是个事业心很重的人。
敬佩!
祝贺屠老获奖!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4:32:00
这种情况当时很常见。
67年我3岁进全托,星期天才回家(当时是6天工作日)。
1967年文革如火如荼,我母亲参加研制的109丙机(后被誉为2弹1星功勋计算机)面临交机,全所人员都在加班加点干。于此同时家父在北京东郊4机部研究所为越南和我国赴越南高炮部队研制防空雷达忙,家父也只能星期天回家,那时北京的公交很不方便,家父要回位于酒仙桥的研究所要早上5点就出门到海淀黄庄赶32路汽车。
70年代初,中苏关系紧张时,我父母都到3线工作1年,我被寄养在我母亲的好友和老乡家
zhuniang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4:25:31
她得到诺奖值得祝贺,但‘为了工作寄养孩子’绝对不值得提倡!
如果那时候不乱,专家权威不被打倒,就不会让一个有2个幼小孩子的母亲挺身而出承担这样的重担!!
孩子的幸福童年,远远比一个什么诺奖重要!
这不是她的错,这是那个时代的错误。

仍然希望女人能学习和工作,但希望社会不要剥夺一个女人做母亲的幸福,和孩子们失去就再也补不回来的快乐童年。
DumbGoose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4:18:30
靠愚弄、欺骗、强制造成的理想主义环境,理想主义情怀,肯定能制造出一些奇迹,但是怎么可能持久?

比方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刚开始时热血青年奔赴农村,支援农村建设。后来呢,根据小说、电视,那些热血青年为了回城、回家,下跪请愿,以头抢地。
DumbGoose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3:59:37
奇怪,这样的发言怎么会被删?有敏感词?改几个词再发一遍:

那个时代取得过一些世界领先水平的成就,这个谁能否认呢?但是,问题是,那个时代是不是比别的时代优越?是不是应该回到那个时代?

那样的时代,人们处于短暂的理想主义精神状态中。国家可以根据需要,集中研究一些特殊的科研项目,尤其是可以把大量的人力物力集中到那些项目上。如果方向合理、正确,做出成果来当然是可能的事。

不是说后来没有弊病,弊病多啦。但是如果说中国现在科研、开发的总体水平不如那个时期,合理吗?公平吗?
brokerbro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3:22:28
毛时代的人道德还是高尚的,邓以后人品越来越差。
路边的蒲公英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3:18:29
【美国筛选了近30万个化合物而没有结果;中国在1967年组织了全国7省市开展了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研 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
===============================================================
有人说这证明了中医 4 万个方子没有用,一粒金,其余全是沙。
您丫怎么不说这证明了西医 30 万个方子没有用?方肘子在哪里?
baydad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3:13:59
"那个疯狂年代的父母,都是一心为公,不足为怪。"

你经历过那个年代?
深海水手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3:11:50
屠呦呦还是不错的,顾及一下改开党的政治正确而已。

袁隆平骂毛时代可是真骂,但能改变他的科研突破是在老毛时代成就的事实吗?

周有光骂老毛更是声嘶力竭,能改变他活100年唯一对社会贡献就是在老毛领导下参与汉字简化工作的事实吗?

这样的例子多得很。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提取方法后的首发论文: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屠可从来没说过当时是胡说八道
糊弄人的。那个时候的科研工作,从立项,组织到实施研讨,都有明确的毛时代的印记,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若是按照现在的搞法,权威院士们一大堆都攒在中间,屠呦呦这样的“三无”,哪来机会?哪来动力?哪来那么大的集体支撑?

意大利通心粉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3:09:42
贺少强
louispipi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3:08:10
现在这种药在中国援非医疗队广泛使用,非洲的黑人用,在外搞工程的国人也用,的确有很好的效果,得了这个奖项应该为科学人员感到高兴,没有啥可指责的,别总拿自己人说事。要不然你拿出个成果给世人瞧瞧。恐怕累死你也搞不出来。一边凉快去吧。
Iamoverseachinese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2:41:15
屠呦呦讲的“文化大革命什么都停滞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相关领域的学术权威统统靠边站,”

Iamoverseachinese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2:41:13
屠呦呦讲的“文化大革命什么都停滞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相关领域的学术权威统统靠边站,”

tuv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2:26:26
"我确实没什么好讲的,科研成果是团队成绩."
老太太挺谦虚的,自己保持低调,强调集体的功劳.
对比之下杨振宁,李政道为了把自己说成是主要的发现者,互相恶言相加.
境界差别很大.
jdys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2:23:37
可以理解。那个年代,单位才不管你有几个孩子,孩子是否年纪小。工作重担一样押给初为人母的女性。让女人怎么办。

自然要有所牺牲。那时的父母把孩子寄养在老家很常见。老人也许带的更细致。
蓝湄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2:11:53
为了自己所谓的事业而选择放弃孩子,这样的母亲既不可爱,更不可敬。
深海水手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2:04:30
为什么西方主流媒体都能公平诚实面对的毛泽东的贡献,特共的新华社反而避之如浼?

DumbGoose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2:03:23
靠愚弄、欺骗、强制造成的理想主义环境,肯定能制造出一些奇迹,但是怎么可能持久?
深海水手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1:58:24
俺就疑惑哈,对特色党而言,对一个你这政权的太祖,你的创党领袖,你就惧怕到今天这种夸张的程度?就避之如浼到这种夸张的程度?你至于吗?真有这个必要吗?你TM特色党到底在琢磨什么?到底在心虚什么?
穷途迷津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1:53:34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相关领域的学术权威统统靠边站"

幸亏这些人都靠边站了。
DumbGoose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1:52:56
这么大一件好事,喜事,似乎被颇有些人认为是证明了文革的伟大光荣正确,真是让人觉得怪异。是不是再来一次文革,中国就复兴了,中国梦就实现了?

有另一个极端情形,虽然并不相同。元首那时候德国有没有像样的,造福人类的科研成就?据说在现在的德国,宣扬要回到那时候是违法的。
深海水手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1:50:03
CNN(有线新闻网):Nobel Prize winner Tu Youyou combed ancient Chinese texts for malaria cure

"Project 523 was set up in 1967 by Chairman Mao Zedong, who wanted to help Communist troops fighting in the mosquito-ridden jungles of Vietnam, where they were losing more soldiers to malaria than bullets. "

523项目是毛泽东于1967年设立的。。。
深海水手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1:45:50
THEGUARDIAN(卫报): Tu Youyou: how Mao’s challenge to malaria pioneer led to Nobel prize

这个还是看标题就好,屠呦呦:毛对疟疾发起的挑战赢得了诺贝尔奖
深海水手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1:43:11
NEWYORKTIMES(纽约时报):Answering an Appeal by Mao Led Tu Youyou, a Chinese
Scientist, to a Nobel Prize

这个也看标题就好,毛的号召引导屠呦呦拿下NOBEL奖。
深海水手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1:42:43
NPR(公共广播): On Orders From Mao, Researchers Set Off On Nobel-Winning Drug Work

这个看标题就好,遵循毛的指示,科研工作者启动了赢得诺奖的工作。。。
深海水手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1:41:17
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523”项目,动员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同心协力,寻找新的抗疟疾的药物。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相关领域的学术权威统统靠边站,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急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的组长。
===========

这是新华社的稿子,权威性不容置疑。从文章上下文的高超安排来看,“文革”对于这项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的科研工作的影响,显然是非常负面的。大多正常读者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至于“523项目”到底怎么来的,谁启动的,以及为啥寒冬里能做出来的成就“科学春天”N年了还做不出,新华社就很谦虚地回避了。

忘了提?故意回避?不知道。鉴于白岩松之流动辄咱“美国同行”如何如何,俺随手谷歌了一下欧美同行们怎么报道这事的。绝对根红苗正的主流媒体哈,只能说,情何以堪?

谈空说有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1:41:16
从方法论的角度说,筛选只是一种试验过程,虽然数据庞大,劳动量大,但理论性不强,难度不大,属于较低层次的思维过程和研究方法。诺奖考虑的是实用,而非理论的抽象程度和深浅难易,而評院士则以成果的理论性、创造性、难度和受評者的学识深广度为主要标准,估计这是屠评上诺奖而未评上院士的主要原因。诚然,这些年院士评审憑关系、憑资格,并未遵照上述标准,因此造成近20年来院士、教授、研究员贬值,遍地走,满天飞,但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scbean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1:37:29
为那些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岁月里仍然能破除干扰、坚持潜心研究的中国知识分子叫好!

没有毛祸国的残酷迫害,相信40年后的今天已经有多个中国知识分子得诺奖。
纽约客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1:36:48
那个疯狂年代的父母,都是一心为公,不足为怪。
小草123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1:36:36
那一代知识分子都这样,孩子只要吃饱穿暖就行,忙自己的事更重要。应该也采访采访她的孩子,让她们谈谈童年没有父母在身边的体会。
oldthinker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1:35:38
这里年轻人没经历过文革就闭嘴吧,你们根本不知道文革是怎么回事,最多是道听途说。 那个时候个人是没有选择权的。
oldthinker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1:34:31
can not appreciate sending her daughter away? you have never been through that period in China, if you did you would understand. Individual had no option, no choice, it's not that she didn't want to be a good mother. If the party called you, you are out of options.
TheEarth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1:30:22
“没有待过实验室的人不会明白,成百上千次反复的尝试有多么枯燥、寂寞,没有非凡的毅力,不可能战胜那些失败的恐惧和迷茫,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果。”清华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卜鹏滨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博士也作实验室重复试验?
florence001 发表评论于 2015-10-06 11:21:20
I can not appreciate that she sent her daughter away. not a good mother.
页次:1/2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50, 共53  分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