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图)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紫微星下凡 发表评论于 2011-08-07 12:53:35
全社会都在世袭,官员的孩子当官,公务员的孩子公务员, 紫微星下凡***农民的孩子还是农民。资源被少部分人占用。
sophist 发表评论于 2011-08-07 10:29:34
问题反应了中国社会的不公并影响影响将来社会的结构 sophist***江系婊子陈至立,经济沙皇朱镕基,无良小丑李岚清,都该为此负责任,当然腐败政府不会追究它们过去的,但民间的骂名它们是永远脱不掉的。
xbtou 发表评论于 2011-08-07 09:15:34
中国历史 xbtou***中国历史告诉我们,日积月累,农民起义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g18 发表评论于 2011-08-07 08:21:40
这哪个国家都一样的。富裕人选好学区房子或 g18***送孩子到私校。而穷人父母要么不关心小孩学习,要么因为付不起好学区房子,然后孩子学坏。
wtfair 发表评论于 2011-08-07 07:17:06
追求高素质了 wtfair***过去北大农民比例太高,所以出现毕业后摆地摊,卖猪肉的浪费现象 以及出现农民教授说“雷”话的掉北大价的尴尬事。
剑吼西风 发表评论于 2011-08-07 06:30:00
发人深思。贫富两极分化影响面愈来愈大。 剑吼西风***发人深思。贫富两极分化影响面愈来愈大。
罗拉罗娜 发表评论于 2011-08-07 00:40:20
这很正常 罗拉罗娜***如果都是寒门出英才,那投入和产出就太不成比例了 - 底层阶级就可以出公主王子了,不需要太多投入却可以产出高精尖人才。刚改革开放时其实也是地富反坏右的子女考上大学的多,只是当年的地富反坏右都被压在最底层,一代人过去了,下一代就是当年的大学生的后代,这些当年的大学生就与地富反坏右的父母辈们的职业境遇大不相同,大大改善和提高了,他们的儿女自然有了好的背景。一个稳定的社会慢慢自然会分化出等级,这是规律。再说现在的高校,不仅要看分数,还要求琴棋书画,比以前只看数理化,招“高级技工”门槛高多了,这样几代下去才能培养出贵族。就怕革命又要开始了。
好奇心想象力 发表评论于 2011-08-07 00:14:44
小树的成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土壤、肥料。。。 好奇心想象力***人要在良好的社会、家庭背景成长,才有可能成才。否则,心灵是扭曲的,成功却不快乐,成为改变亲属的救命稻草的同时,因包袱太重而无法走得更远。
加州鱼郎 发表评论于 2011-08-06 23:14:19
难得的一篇忧国忧民好文章,有深度,有正义! 加州鱼郎***高考是公平最后一道防线,看来离崩溃也不远了,陈至立的教育产业化误国害民。
龟苓膏 发表评论于 2011-08-06 20:54:58
高考的时候大家才17,8岁 龟苓膏***虽然性格已经很大部分形成,可是仍然是可塑性很强的年龄,招生的人又没有见过那些学生,怎么知道一个人就是”眼界低,自卑,苦大仇深,与人难相处“呢?这时才是改变人生的起点,大学对一个人有多么重要人都知道,经过大学,一个眼界低,自卑,苦大仇深,与人难相处的人可以变得自信成功容易相处,而一个贵族子弟因为没有收到进一步的教育也有可能变得世俗自卑无礼。这样的教育机会在理想的情况下对每个人应该是均等的,不论他的出身是什么。
龟苓膏 发表评论于 2011-08-06 20:45:35
不是寒门出贵子,是寒门上大学,上好一点的大学 龟苓膏***以自己的刻苦和才华来争取受到更好的教育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现在的制度减少了这样的机会,却增加了官宦阶层子女进大学受更好教育的机会,哪怕他们很多地方其实不比农村出来的人强。你可以不嫁给他,可是不要鄙视凤凰男,人家是经历了城市的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才达到了同样的生活水平。你心中所谓的白马王子和凤凰男生活环境对调一下,人品习性也会立马调个。对那些因为生活环境造成的性格缺陷,生活优裕的人怎么忍心去鄙视他们,想想自己还不是占了老子的光。看看以前出的状元,科举当中成功的人,也有不小的比例是出身寒门。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不过现在国家做的真是很差。具体是哪个决定的政策,我就不知道了。大概是一个缺乏同情心的阶层吧。
babyboy1 发表评论于 2011-08-06 19:40:00
高校扶贫贷款难以返还是关键! babyboy1***以前有补助金,所以穷孩子上学不用担心.但现在是贷款制度.可众多的毕业生,找工作需要门路,农村孩子哪有什么门路?工作难找,贷款还不上.银行就没有良性循环.因而就不愿做赔本买卖.但各个高校也不愿说破.其实他们有不成文的规定,能不招农村的旧部招.省得有麻烦.

学习好又什么用?照样因没有门路而找不到工作,因而没有办法还贷款.有的因此还无法拿到毕业证.

也就这样,中国已大半由可能出精英的人才资源也就废弃流失了.

qaz888 发表评论于 2011-08-06 18:06:57
朱镕基的教改,商业化教育! qaz888***
JaneYu 发表评论于 2011-08-06 18:04:22
我同学善城的说法 JaneYu***“逆境一定出英才”,这话肯定不对,那么多人在逆境里,才出了几个英才呀,大部分人都是碌碌无为的平常人吧。
如果逆境那么容易出英才,那么那些从逆境中出来的英才也不会被大家广为称颂了。没有良好的坏境,一个人很那有远大的目光。
julienmum 发表评论于 2011-08-06 16:50:22
寒门确实难出富贵子弟 julienmum***但逆境却一定出英才。
善城 发表评论于 2011-08-06 16:40:14
“寒门”物质条件不优越,这个不新鲜。 善城***说"寒门"更不能提供的是精神滋养,这不是胡说。没脑子的又会说,逆境是好事呀,逆境成为个体发奋图强的动力。其实除少数真正的强者外,大多数人是会被逆境支解的。

人要做成点事,眼界要高,要自信,要自强,要能与人沟通合作,总之要具备积极的指向成功的种种品质。 而“寒门”培养的基本是相反品质,比如眼界低,自卑,苦大仇深,与人难相处,“凤凰男”身上很具体的体现了这类品质,而这些品质都不幸的指向难以成功。

道理讲明白了。 一定有人来说某某某,又讲起了特例。当我没说。
善城 发表评论于 2011-08-06 16:32:04
正常现象,这符合了普遍规律。 善城***即使以前农村学生占三成的时候,成材比例仍然比城市出身的小的多。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寒门都难出贵子。能总结出"寒门出贵子"这类道理的,也就我们这糨糊文化下的人。 一些不动脑子或者压根就没脑子的人也会跟着说“是啊,我那同学,我那邻居,张三李四王麻子,从小家境贫苦,现在发达了”。其实他们就看不到,这发达了的张三李四王麻子是多大基数的寒门里出个几个特例,这“贵子”的比例有多小。

树要长成材,得阳光雨露。人要成材,同样得环境优越,这是普遍规律。别傻的把特例当普遍规律,当然,普遍规律也不否认特例。

道理很简单,“寒门”难提供“贵子”产生的条件(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而且概更欠缺的是精神的)。所以寒门出贵子这话,是由不讲科学的人总结的,由不长脑子的人传递的。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17, 共17  分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