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精”章子怡:一个体验派演员的局限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70后的名演员,最近都有点失意。无论是演电视剧还是做综艺,都突然玩不转了,一下就从观众捧在手里的珍珠,变成了一文不值的鱼眼珠子。

在此之前,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糊剧妙仔陈坤,演技平平周迅,没有作品吴秀波。现在又多了一个,吹毛求疵章子怡。



上一期的《我就是演员》,章子怡跟徐峥因为一段阚清子与徐璐的一段表演又杠上了。

吴秀波赞叹两个女孩演得很好,结果被章子怡全盘推翻,她觉得阚清子演的七月和徐璐演的安生,这两个人物都没有心理支撑。两个人的表演虽然都很投入很认真仔细,但并没有真正进入角色。



但徐峥完全不同意章子怡的看法,他认为阚清子演得特别棒。“我是一上来就被阚清子代入的,她是带着任务来的。她的整个身体整个节奏,都是在点里面的。她是有心理支撑的。”



章子怡提出了反驳,“如果她有心理支撑的话,她是坐不下来的。”话里所指的坐不下来,是阚清子演的七月,发现安生跟自己男友有暧昧后,还一直平静地坐在沙发上质问安生。



徐峥反问,“她为什么坐不下来,她坐下来,她要看看现在你(安生)怎么办。阚清子最后那个哭,啪地把脸捂住,是动人的是动真情的,我能够感受到。”



章子怡也不依不饶,“我没有说她们不动真情,但是这个真情在不在角色里面。”

徐峥坚持,“在里面啊,阚清子也有阚清子的方法。”



一段争执没有结果,最后以大家共同diss没有看过电影的吴秀波而结束。本也就到此为止了,然鹅节目播出之后,“阚清子到底演得好不好”成了观众争论不休的焦点。

有人觉得阚清子演得好,章子怡是故意为难年轻女演员,对男演员就很宽容,甚至还有人质疑起了章子怡的评委水平,说章子怡自己的演技其实不怎么样,成就百分之八十都是靠运气。



从上一季看到到这一季,身为评委的章子怡,确实很爱挑毛病,也因为挑毛病,她跟宋丹丹、刘烨、吴秀波还有徐峥都杠过了。

比如她突然发难质问刘烨满意什么,说郑爽一直笑场,是没有演员的信念感。



评价黄圣依、于明加、柴碧云那场戏,看出她们“彼此之间没有信任,一点默契都没有。”



这一场,阚清子与徐璐抱在一起痛哭那一幕确实很动人。但章子怡又挑出一个细节,就是七月该不该坐?

阚清子演得很大而化之,把沙发上的衣服一撩,两腿叉开一坐,手放在大腿上。



这个细节,我看着也是很别扭的。七月这样一个从象牙塔出来被保护得很好的女孩,乖巧又温柔,怎么可能这样爷们儿地坐在沙发上?

电影里,大喇喇躺在沙发上的是安生,七月确实是没坐的。她一进门,就看见安生把家明住的小屋子搞得肮脏而又邋遢,再联想到安生混乱无序的生活,怎么会愿意坐?



有了阚清子的对比,我倒是越觉得陈可辛太会挑演员。马思纯演的七月,虽然在道德上占了上风,但她的心理状态其实一直是弱势的。安生才会觉得,是自己一直在让着七月。

在一开始发现安生与家明有暧昧的时候,七月的表现也是隐忍克制的,只是静静地站着,听着安生讲自己的事,眼神里更多是迷茫与失望。



直到浴室大爆发那场戏,七月解开衬衣,露出白色的胸衣,告诉安生,“家明就喜欢这样土的。”态度看似凶狠,但她否定的其实是自己。也是从这场戏起,两个人完成了位置的交换。七月成了安生,开始了流浪漂泊,安生成了七月,选择了岁月安稳。



而阚清子演的七月,气场一开始就强过了徐璐演的安生。徐璐越是露怯,阚清子就越是张扬。她撒钱,她冷笑,她戳着安生的肩膀骂,这些戏的情绪的确是很饱满,但演出来就不像是七月,跟任意一场大房捉小三的戏码并没有区别。



这么一来,最后两个人浴室爆发的戏,也就弱掉了。阚清子从始至终都站在强势的高位,也就抹掉了七月与安生互换心理状态的整个过程。



徐峥跟吴秀波,大概是真的没体验过女生之间那种微妙的情感,所以他们看到阚清子与徐璐抱头痛哭的那一幕,都被感动了。徐峥认为,阚清子只要动了真情就行,但章子怡觉得得分清楚阚清子的真情是来自她自己还是七月这个角色。



章子怡与徐峥的分歧,其实也源自他们各自习惯的表演方法不同。章子怡自己说过,她是体验派的演员,

体验派要求“从自我出发”去还原一个角色,所以强调的是演员不要去模仿,而是要发自内心地去相信这个角色,相信自己就是这个角色。所以章子怡会一直强调演员的信念感。



而小陶红跟陈思诚都认为徐峥更偏方法派。方法派更强调的是结果,就是你不必非得成为这个角色本身,而是可以用自身近似的情感体验去替换掉角色的情感。所以徐峥会说,你要演喝醉,不主张真醉,演员也是要有想象力的。



当初陈凯歌给章子怡出题,让她和杜淳扮演一对离婚的夫妻。徐峥就来了一句,“这个子怡完全没有经验。”

这大概就是章子怡这种体验派演员的局限。因为依赖个人体验,所以并不是所有角色都能演得好,给出的表演意见也不是所有演员都适用。



但这也很正常。就像著名演员赵丹曾在《银幕形象创造》里写的,

“谁都有其局限性。这是由于各人的生活经历有限,性格、生理条件又各自不同(这不同实质即是局限)。我们演员(一切艺术创作者),只能在各自的特性(局限性)中力求其相对的无限。谁若是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谁就是主观唯心主义者,易沦为狂妄和无知了。”



因为经历不同,性格不同,甚至年龄段的不同,不一样的演员演同一个角色的感觉也会不同。

比如蒋雯丽演的青年艳红,是浮夸而妖娆的,演出了八大胡同混的窑姐儿那种没脸没皮,低到尘埃里所以透出一种悲切。



而章子怡演的艳红,是接近暮年的艳红,这时候的她该是经历了太多悲欢离合变得麻木,更多时候是隐忍的是克制的。虽然少了一些妓女的风尘味,但更能折射出这个人物在时间里的沧桑变迁。



谈不上谁更高明,只能说蒋雯丽对人物的诠释,可能更贴近大多数观众心里所想。

体验派的演员,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她就是本色出演,演什么都是她自己。就好比,周迅演的乌拉那拉·如懿,也感觉还是宠辱不惊·迅,章子怡的大多数角色,也始终脱不了骨子里那种清冷的倔强感。



但在《驴得水》的导演与编剧周申看来,从自我出发才是最难演的。

“首先就要求暴露自我或许不想为人知的性格。要求在情境中能下意识地反应,而不是设计好的表演,这种相信可比设计难得多。最后还必须做许多功课才能让角色的情境丰满,让一个虚构的情境如同生活一样丰满,其中需要填充的内容量是相当惊人的。”

《我就是演员》里的章子怡很容易给人一种故意在挑刺儿的感觉。但这种不断挑刺儿的能力,其实也是她能成为一个好演员的根本原因——一刻不停地去揣摩这个角色,去提出各种假设与疑问。

这大概也是章子怡总让人又爱又恨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