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子宫已被监控"?中国政府会对女性身体进行控制?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中国人口出生率近些年持续下滑,中共党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近日针对中国人口现状发表文章指出,“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该言论使“为国生娃”成为焦点话题,同时,其他方面的问题陆续暴露,也引发坊间一些猜测。

中国大陆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育政策发生了革命性变化。1981年3月,中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时任副总理陈慕华兼任首任国家计生委主任。1983年5月,钱信忠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他提出“一胎上环,二胎绝育”,1983年创下上环、绝育、人工流产手术数量的多项记录。1984年起,计划生育政策有所调整。各地陆续实施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双独两孩),仅四省区实施较晚:湖北、甘肃、内蒙古2002至2003年,河南2011年。

当时为了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为改变“养儿防老”的观念,中国政府提出“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后来口号不断调整)。实行该政策以来,中国人口在世界范围内增长速度一直处于低位。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人口出生率为12.43‰,比2016年下降了0.52‰。

人口形势异常严峻,中国政府2018年底或将全面废除计划生育(图源:VCG)

人口的结构性问题也已凸显,总和生育率接近世界最低水平,老龄化严重,儿童性别比极高。 此前计划生育的目标(原本预定仅执行25年左右,已经超过年限)和理论依据(计划未充分考虑各性别、种族的人口失衡)已受到广泛质疑,加上2013年推行单独二孩政策失败后因“错判情势”而备受压力指责。2015年10月26日到29日中共在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全面二胎,在中国大陆实行35年的一胎化政策正式走入历史。

与此同时,政府开始提倡生育,以缓解人口增长速度过慢带来的各方面压力。一些省份的新政也引发争议,比如说江西。江西省今年6月公布新的政策,宣布怀孕14周以上的妇女如要终止妊娠,需要3位以上的医护人员证明,有医学上的理由必须终止,如果不具有医学理由却要堕胎,则需缴交其他文件申请。这项新政策被外界认为是试图遏止中国新生儿性别比的严重失衡,因为怀胎大约14周就能透过产检看出胎儿的性别;同时,也被认为未来中国政府可能采取更严厉的手段干涉妇女生育,社交平台新浪微博上一则评论就直言,"您的子宫已经被监控",担忧中国女性权益不保。

而江西省卫生计生委回应表示,由于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该省群众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生育男孩偏好比较强烈。这项新政既是为了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更是维护女孩生存权利、保障女性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其实,人口增长速度过慢以及老龄化带来的危机,早前就开始显现,但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注意。直到2013年,中国政府认识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允许父母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生二胎。两年后,从2016年1月1日开始,限制变为所有夫妇都可以生二胎。那一年的出生率跃升,反映了大量家庭都渴望二胎,但生育率在2017年再次下降,二胎的生育意愿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高涨,这促使政府重新考虑其计划。

最近的一项政府研究估计,从2020年到2035年,中国的劳动力可能会减少1亿人,然后从2035年到2050年再减少1亿人。它警告,这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预算资源和环境带来压力。人口统计专家则警告说,改变人们的生育行为是很困难的。已经习惯一个家庭拥有一个孩子的模式,很难在短期内发生变化。

也许,面对这种情况,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教授、中国儿童福利专家尚晓媛的建议可以有所借鉴,政府需要帮助最有可能生育第二胎或第三胎的家庭,“应该给予这种家庭更多的支持,并应更多投资儿童福利:包括早期教育和母婴健康。

根本上来讲,如果没有切实的政策措施来帮助缓解家庭的生育和抚养压力,生育意愿可能并不会因为“生娃既是家事也是国事”而改变。在“为国生娃”提出后,很多家庭表示并没有这生育的计划,沉重的养育成本,只养一个已经是不小的负担,更何况接连爆出的疫苗问题、幼儿园性侵问题等, 加剧了父母的不安全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些年轻人甚至表示没有任何生育意愿,并不希望以后怀孕提心吊胆,更不希望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这对未来的孩子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而女性似乎有更多的担心,因为生育,会在职场上面临更大的压力,这显然与日益崛起的女性平权意识相违背。

2017年横扫艾美奖的《使女的故事》,被担心成为未来一些女性的写照。在《使女的故事》中,未来社会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出生率急剧下滑,一个极端的宗教组织在这种情况下迅速崛起,并建立了基列共和国;在这个国家,所有人最高的使命都是生育,“使女”就是专门用来生育的女人,生育时她们唯一的存在价值。如今,在现实社会中,因为极速下降的人口出生率,生育成为紧迫的任务,使女的故事令一些人担心在现实社会中上演。尤其是在女性堕胎问题的态度上。

前文提到的江西新政,当时就有人与“使女”联系在一起。这里面存在着不同,毕竟中国的现实社会环境不同于电视剧中的表述,但却表达了生育的紧迫性。

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布“为国生娃”后不久,中国国务院印发改革方案,提出中央制定计划生育扶助保障补助国家基础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步提高;多地政府也在延长产假、发放生育补贴,甚至允许生三孩。

然而,正如公众所担心的,只有将这些问题落到实处,能够提供切实的保障,生育意愿才可得到有效提高;而另一种担忧也同样存在,如果生育意愿一直没办法显著提高,未来会不会将提高人口出生率作为当地政府的政绩来抓,如此,又会产生什么样的景象。一切都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