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猴子?央视春晚被指赤裸裸的歧视非洲人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春晚每年都成为焦点,吸引数以亿观众收看。今年内容就变得很国际化,有外国歌手在春晚高唱《我爱你中国》,亦有非洲人参与演出,但也引发了“种族主义”的讨论。


其中引发争议的环节,是一个名为“同喜同乐”的小品。来自加纳、肯尼亚、乌干达及科特迪瓦等国的表演者与郑恺、娄乃鸣、大兵等共同演出。这些非洲裔表演者在春晚中操流利普通话,故事提到中国在非洲修建铁路,有非洲人希望去中国留学,嫁给高富帅等等,整体而言是歌颂中非合作,显示非洲人受惠于中国投资,对中国表示感激。

中国女艺人娄乃鸣为此涂黑脸、刻意把臀部弄大扮演黑人,另外一名非洲裔表演者饰演猴子角色。

节目播出之后随即引来网民热议,不论是在微博还是推特上,均有人批评这个节目是“种族主义”(racist)、生硬的“文化输出”,质疑“这怎么能够过审?”,认为有关单位应该道歉。

一些网民提出,如果将心比己,也不愿意看到外国电影嘲讽华人。又指他们没有从2016年一则把黑人洗到变亚洲人的洗衣液广告中汲取教训。激烈讨论下,微博上的一些留言和评论一度被删除。




“推特”上也有人批评央视“种族歧视”,当中包括黑人用户,其中一人说央视春晚是全球很多人看的节目,这次对非洲的描述“极为尴尬”,完全是“最坏的种族主义”。也有中国网民在“推特”上解释央视不代表中国人的立场,对事件表示歉意。

@KTParthepan

ugh the sketch on Africa during the @CCTV Spring Festival Gala (possibly the most watched show in the world) was cringeworthy at best, completely racist at worst. It’s Africa, so bring out tribal dancers & animals? And was that a Chinese woman in blackface with a fake posterior?

有微博网民认为,这仅是彰显中非友谊的小品,并非刻意想丑化非洲人,不应该那么快得出“种族歧视”的结论;亦有人提出,不应该用“欧美政治正确的思维”去看待。不过这种留言属于少数,大部分的中国网民也是认为应该对这类题材具备敏感度。






在争议发酵之际,春晚微博发布了一段有关这部小品的幕后片段,涂黑脸的导演兼演员娄乃鸣解释这是中非友谊的小品,讲到中非文化交流与碰撞,提及中国在非洲修铁路和大自然的这种关系,片段中非洲裔表演者米兰表示, 就像她妈妈一样,娄乃鸣涂黑脸化完妆后,觉得很有亲切感:“她所有的性格都跟非洲人一模一样。”

娄乃鸣说这次交流特别有意义,自己很怕演成一个中国老太太,但是这些非洲表演者叫她妈妈时,让她特别激动,感到被肯定。

什么是”涂黑脸”(black face)?

“涂黑脸”是指不是黑人的演员故意把脸涂黑,模仿黑人,以前在欧美很流行、很常见。但随着时代改变,这种做法开始被认为是歧视黑人,变成敏感话题。


这是1931年美国的黑脸走唱秀图片。

2016年美国有一名白人学生,被拍摄到把脸涂黑,讽刺参加抗议当地警方针对黑人的游行人士。她所属的学校随即道歉,指校方”谴责她的行为”。日本有一名当地演员上月把脸涂黑,打扮成美国黑人演员埃迪‧墨菲(Eddie Murphy),片段播出后引来批评。但有意见指,这些评论过于敏感,许多地方许多时候并不会意识到美国社会对这种”涂黑脸”的忌讳。

相对来说,大部分中国人没有与黑人交流的经验,也没有经历欧美般的黑奴、种族问题等等,有评论认为节目并非刻意想丑化非洲人。

来自尼日利亚的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研究员凌迈(Michael Ehizuelen)认为,问题源于许多中国人都不认识真正的非洲,令他们无法正确讲述有关非洲的故事。

他对BBC中文表示,节目”错误解读了非洲”,放进许多令人”不能接受”的元素,包括那名把脸涂黑,打扮成黑人的中国演员。

“如果一个白人把自己的脸涂成黄皮肤,中国人会怎样想?”他指,春晚的节目显示”连中国官方媒体的高层”也缺乏对非洲的认识,认为中方官方”需要向观众呈现一个更现代化的非洲”。

央视春晚在周四晚播放,这一节目估计有8亿观众,有指是全球最多人收看的节目。除了这个环节外,春晚另一亮点就是有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及拉脱维亚的外国歌手与张英席、金婷婷,一同高唱《我爱你中国》:“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据人民网刊登的评论文章,中外明星同台是今年春晚一大特色,来自英美法等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家亮相春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内容精彩、气质独特”,形容这些表演“让人忍俊不禁”、体现中国文化“强大影响力与感召力”。

而新华网刊登的文章则指,这一小品以中非友谊为主题展开了一段“啼笑皆非的故事”,跨越国界的合作演绎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体现”。

中国大妈与非洲猴子 国产精英种族主义登堂入室了

中国人,是有着强烈自尊心和优越感的民族,他们讨厌两种人,一种是搞种族歧视的人,另一种是黑人……

不平于自己的民族被白人社会歧视,但同时也骄傲地歧视其他种族。

相信不少读者在除夕之夜观看了郑恺饰演的小品《同喜同乐》。小品里众多涉嫌种族主义的情节引发了很多朋友的吐槽。

比如小品一开始,西装革履的郑凯,在假狮子和部落装扮的非洲人里,大跳拉丁歌手夏奇拉的《waka waka》。



非洲姑娘自豪地宣称:当上了乘务员,身份不同了,美得不行了,嫁个高富帅,这辈子赢了。


中国人(娄乃鸣饰)戴上假屁股,说着翻译腔演非洲妈妈。试想,如果换成白人涂黑自己的脸,用夸张的口音说“我爱美国”,还不被全世界喷死。



仔细看,舞台上的猴子其实是黑人扮的……



大兵一上来骑着长颈鹿,说是非洲的共享单车。



最后,姑娘自豪地说:我要去中国留学,我要跟中国人一样,撸起袖子加油干,世界全民都点赞。


明明是中国人喜欢逼婚,咋就变成非洲妈妈逼婚,中国男人去解救了?

白色,不是“有色”的一种,“黑色”才是

这小品公然的种族歧并不是偶发。实际上,2016年5月,一则中国洗涤剂广告,因为涉嫌种族歧视,引起了国内外网友的争议。这则广告中,一位粉刷匠黑人男性欲与一位亚洲女性亲热,亚洲女性往他口里塞了一颗洗涤剂并把他塞进洗衣机内。片刻,他“变成”了一位皮肤白皙的亚洲男性闪亮登场。


这则广告被非常广泛地传播。不少中外网友非常愤怒,用各种讽刺的吐槽指出其充满了种族歧视。而有的网友则爆料其完全抄袭了一则意大利固色洗涤剂广告。在这则意大利广告中,一位骨瘦如柴的白人男性欲与白人女性亲热,白人女性往他口里塞了一颗洗涤剂并把他塞进洗衣机内。片刻,他“变成”了一位黑皮肤的精壮男性闪亮登场。


这两则广告的明显区别在于:中国广告在把黑人洗黄,意大利广告在把白人洗黑。不少网友觉得意大利洗涤剂广告是更非歧视的,因为它宣称“coloured is better”。

洗衣机有“净化”的含义。这则中国广告认为,“净化”就是把黑皮肤的黑人男子,洗成像白莲花一样的白皙皮肤中国男人。而在这个层面上说,这则意大利广告则是解构的。它解构了“黑是脏”的概念,胆敢建构出“黑不脏,白人被净化后变成黑人”的意念,所以很多人认为它是政治正确的。

我想,中国那个广告的制作商在抄袭人家意大利广告的时候,一定觉得很出奇:意大利人是不是神经病?干嘛黑白颠倒,把黑皮肤看成“洁净”的皮肤?他们在觉得出奇的同时,很可能还背地里嘲笑了一番意大利广告方的“不懂市场”。

尽管意大利广告看起来更加“政治正确”,我也不喜欢它。它虽然有表现女性的性自主权,能够用工具改造性对象,把对方变为让自己更有性趣的样子,但是被改造男子的性魅力是多么刻板啊!

在中国,年轻男性的性魅力所在,在主流消费文化里已经渐渐变成了皮肤白皙的韩国欧巴型。而在意大利,可能秃顶干瘦穿长袜的男性是猥琐的,没有人肯和他做爱做的事情。肌肉男才能被认为是性能力强大的种类——黑人男性性能力强流传在各种民间故事中很久了。

这个广告再怎样颠覆传统观念,也难逃性别盲视。只不过与以往广告不同的是,它把被性化、被消费的对象从女性转换成男性罢了,它符合了消费男体的主流价值观。

而且,这两个广告都反映了同一个现实:我们依然生活在一个民族中心主义的世界。白色,不是“有色”的一种,“黑色”才是。就像“男人”不是“性别”的一种,“女人”才是一样。“种族问题”指的是“非浅色人”的问题,“性别问题”指的是“女人的问题”。歧视因为双方权力的差异而存在。拥有权力的人能够定义语词,在他们眼里,自己所属的群体才是本位,而其她群体,则是劣等的第二位。中国洗涤剂广告把皮肤白皙的黄种人看成是宇宙中心的本位角色,而意大利广告中的“有色”也显然仅指黑皮肤。

声称“这不是种族歧视”的中国人,其实是认同种族歧视的

除去大部分敏锐地感知到上述广告在明显地种族歧视的网友外,也有不少中国网友认为这不是种族歧视,这是你们玻璃心瞎bb,中国从来不歧视黑人,亚洲人被白人歧视欺负的时候咋不见你们出来愤怒?


我就知道即使“歧视”的国际定义被倡导者们宣传了一千万遍,还是有很多人不以为然的人。就像“根本没有什么性别歧视”一样,反对种族歧视的行动也常常被戴上“作秀”、“事儿精”的帽子。

种族歧视,指1.基于种族、肤色、世系或民族或人种,2.的任何区别、排斥、限制或优惠,3.其目的或效果为取消或损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或公共生活任何其他方面人权及基本自由在平等地位上的承认、享受或行使。

这是我第一万次科普“歧视”。期待我的第一万零一次。

不少声称“这不是种族歧视”的中国人,其实是认同种族歧视的。一方面,他们不平于自己的民族被白人社会歧视,另一方面,他们却也歧视其他种族,如非洲人、印度人。他们在看见中国人在国外地铁被打、奥斯卡歧视亚洲人的时候,往往非常愤怒并不远万里翻墙到脸书上骂脏话。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即使在当代,世界上有多少不同种族的人,在为种族平等而抗争,有的因此被辞退,有的因此进局子,有的甚至流血牺牲。有时候即使他们了解这些平权运动的存在,即使这些平权运动与自己的种族相关,他们也一副事不关已的样子,认为只要通过个人奋斗获得成就,就能融入白人上流社会,不再受到歧视——他们,应在江湖上占有“巨婴键盘侠”的称号。

但是我不想把歧视归咎于国民劣根性上面去,他们的巨婴行为是有原因的。当今中国弥漫着一股不应存在的暴发户气质,随着国民经济日渐增长,一小部分人也按照改革开放的计划富有起来,另外一大部分在等待富起来的路上。“富”起来的人们都认为自己应该和白人国家一样受到应有的尊重——或者说像白人国家里的大资本家一样受到仰视。而在对待还没有富起来的黑人,他们是歧视的。

在朋友圈里,我们可以看见阅读量破十万的文章,这些文章宣称黑人是寄生人种,专门霸占我们的女人搞大她们的肚子,来中国传播病毒,又凶恶又不讲道理素质低下随地大小便……这些莫名其妙的描述歧视显示了新富中国人的傲慢和焦虑。傲慢来自经济水平提高但公民素养被强行制止发展;焦虑则来自自身于资本市场竞争中如浮萍般不稳定。

对于小资本家来说,来自非洲的客商冲击着他们的财路。非洲客商很多从事国际贸易,他们批发服装、电器、日用品、汽车零配件,与中国的国际贸易行业形成竞争。而对于大资本,中国尚且还能把产能过剩的压力转移到非洲,但当全球遭遇产能过剩的时代即将到来时,非洲将无法继续承担为中国减压的结果,到时这无处释放的压力怎能不让人焦虑呢。

另一方面,中国资本进入非洲,把中国企业剥削工人的那一套恶心东西也用在了非洲人民身上,遭遇了非洲劳工的反抗。2011年年初,南非全国1058家中资制衣企业中,共有562家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未达到法定薪酬标准,遭到了南非防治业协会的抵制,纽卡索大部分华人制衣厂都收到了巨额罚单。中国资本在非洲、南美洲的劣迹斑斑自然会引起反弹,仇中的报复行为屡屡发生。而中国媒体对于中国商人在非洲被袭击的新闻更感兴趣。

《1984》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维持国家稳定,必然要制造敌人。只要外部敌人存在,内部矛盾都可以暂时放在一边,齐心协力打坏人。舆论被默许光明正大地排斥、歧视黑人,种族优越论被允许肆意传播。我们不得不担忧法西斯主义是否要在这个复杂的时代重新抬头。

中国这则洗涤剂广告或许有意无意地迎合了这样的一种种族优越思想。无论是毫不关心政治但高呼民族主义的爱国青年,还是左翼右翼的运动者,一旦被纳粹主义鬼上身,就可能会烧红了眼睛,不能回头。如果无法使用冷静的头脑来反思身边的意识形态趋势,那么,我们无法逃脱这种潜移默化的低能和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