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3.6%!天津GDP增速怎么就断崖式下跌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更多新闻请进入文学城“天津滨海新区大爆炸”专题页面

  正视比讳疾忌医好得多。



  ▲天津近年来的GDP增速表,2017年的3.6%是挤掉水分之后的数据。

  文 | 社论

  岁末年初,一年经济发展的成绩单又到了张榜时刻。据《人民日报》报道,2017年,天津经济增速降到多年来最低点。1月19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GDP增长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10.4%。

  GDP增速3.6%,的确让很多人出乎意料:跟2016年的数据比,直接下降了5.4个百分点,堪称断崖式下跌;跟全国GDP平均增速比,其差距明显。

  但GDP增速下滑未必可怕,可怕的是陷入病态的速度情结换挡焦虑,进而给经济数据强行美容。如今,天津官方自揭家丑式地挤出水分,就是正视这样的问题,有意跟GDP注水的做法进行刮骨疗毒式切割。

  刮骨疗毒,疗的是毒,但也要承受刮骨之痛。天津官方宁肯要真实的增长数据,也不要那些虚的、非绿色的、结构不优的GDP,既显勇气,也是务实认知。

  在这些年来各省份总和经常高于全国GDP等怪状,印证了部分地方政府统计核算存在泡沫的背景下,天津挤出这么多水分,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在过去近四十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巨大飞跃,其中传统工业制造业的发展推动力功不可没,天津正是其中的样本之一。

  自1999年起,天津经济增速就一直全国领先,重化工产业产值在工业结构中占比高,造就了天津往日的腾飞。但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换挡区间,重化工业的落后产能更迭困难、包袱沉重,也成了天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掣肘。



  ▲人民日报的报道截图。

  如今剖析天津这个样本,仍颇具价值:尽管祛魅唯GDP论已喊了多年,但有些地方习惯了过去的高增长,对稳增长的理解则不够,这也导致有些人仍陷在GDP崇拜的泥潭里走不出来。

  沉溺于玩GDP数字游戏,在经济上行区间可能隐秘不觉,一旦到了下行区间,GDP的数据水分和现实感受差距就会不断拉大。

  眼下中国经济已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防范灰犀牛、把控系统性风险,就得防微杜渐,包括消除数据注水可能给宏观经济决策带来的误导风险。如果个别地方依然采取鸵鸟战术,为了顾及面子,不顾发展质量的里子,那拖累的不仅仅是地方经济,还有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式的系统反应。

  时至如今,区域发展水平早已不能用单一的GDP来衡量。开放和包容,创新和活力,环境和生态,这些才是人们更为关注的城市特质,也是高质量发展越来越重视的质素。

  天津摒弃速度情结、放下数字包袱,挤掉的是水分,压实的是责任,自然也是认识到了这点。其直面问题的做法,展示了应对GDP注水后遗症的正确姿势,也有助于化危为机确切来说,就是将虚假增长之危转化成高质量增长之机。



  毕竟,正视GDP增速3.6%,远好过讳疾忌医。解决问题,靠的是先正视,而非讳疾忌医。在改革进入深水区之时,正视问题,并将对GDP的聚焦从量转到质上,显然也是更清醒的选择:到头来,这既能给未来宏观调控减轻阻力,也给未来经济发展减轻压力。

  高质量发展,需要先挤干GDP水分。在这方面,无论天津还是内蒙古,都迈出了猛药去疴的攸关一步,希望其他GDP有水分的地方也能拿出直面腠理之疾的勇气,剜除灰犀牛、黑天鹅可能寄附的毒瘤,真正将自身发展导入高质量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