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将迎来五十岁生日:此情可待成追忆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成立于1967年的TVB(香港无线电视台)将要迎来50岁生日,而三色台也因此在今年推出了《再创世纪》等一系列的重磅制作,希望能够借50周年台庆的际遇,走出多年来萎靡不振的局面。


然而包括《使徒行者2》在内的一系列剧作,都不如预期的表现,似乎也成为了香港电视剧这十多年来式微的缩影。



《使徒行者2》

很多从上世纪90年代甚至更早开始,就观看各类电视剧的观众,也忽然发现,在十余年前曾经长期霸占各大电视剧频道的TVB时装剧和古装剧,如今已经悄无声息地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正如同如今已然了无痕迹的台湾电视剧,以及新加坡电视剧那样——甚至,在可见的将来,似乎也看不到无线电视台重新崛起的希望。

相较于1980年代的起飞,1990年代的春风得意,如今的三色台,在内地观众心中,已经不再是能够打造很多精品电视剧的象征。

很多内地的观众,是通过《义不容情》《大时代》《笑看风云》这些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香港家族伦理剧,了解到TVB的。也有不少内地观众,是通过《刑事侦缉档案》《壹号皇庭》《妙手仁心》以及《陀枪师姐》等系列剧,认识到无线台的。

当然,还有很多武侠迷,是通过古天乐、李若彤主演的《神雕侠侣》,或者通过黄日华、陈浩民的《天龙八部》,获悉了这家香港电视台的存在。

可以说,无线电视台的剧集,伴随了很多80后观众的少年和青年时代。而那段时期,也确实就是无线电视台最黄金的岁月——无线电视台,始于60年代,起于70年代,兴于80年代,盛于90年代,衰于00年代。



《刑事侦辑档案》

TVB,乃至于整个香港影视剧行业的兴与盛,其实也是多年历史积淀之下的成果,尤其,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直至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众多优秀的内地演员纷纷来到香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风云际会之下,令香江之畔,成为汇集中国最优秀演员的所在。胡蝶演艺生涯的最后岁月便是在这里度过的,著名的长城三公主(夏梦、石慧、陈思思)也在那个时期,先后从江南水乡来到了香港岛,给这个弹丸之地注入了灵气,严华和红薇这对民国晚期的当红小生花旦夫妇亦是如此,而他们的两个儿子便是秦沛和姜大卫。加之关海山(广州人)、鲍方(南昌人)、谷峰(上海人)、李香琴(顺德人)、胡枫(广州人)、陈鸿烈(上海人)、岳华(上海人)等TVB粉丝们决不会陌生的老一辈知名演员,那时的香港,从内地获得的优质影视资源,可谓不可胜数。

而这甚至还远远不是香港影视圈从内地受惠的全部,因为直到改革开放之后,香港影视圈依旧受惠于内地的影视人才,以多年来TVB,甚至已经倒闭的ATV著名花旦为例,1959年出生的刘雪华是北京人,1963年出生的谢宁是广州人,1974年出生的杨恭如是上海人,1980年出生的叶璇是杭州人,而1982年出生的陈法拉则是成都人。可以说,香港电影电视的黄金时期,几乎就是依托着一拨又一拨的内地影视人才,而得以实现的。

因而无线电视台,乃至于整个香港影视业的衰落,几乎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因为他们的兴起本身,就更多是一种适逢其会的结果,一方面,依托着民国时期就已经是中国电影行业重心的上海和江浙地区,以及迄今为止依旧人数众多的香港上海人社区;一方面,又依托着整个粤语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用自己的影视人才,在为香港影视圈输血;当然,还有来自全国其他地区的影视人才,都陆陆续续地前往香江之畔。当中国内地的影视行业足够发达,市场份额足够庞大之后,香港在特定时期产生的吸引力就此一落千丈,实属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

不仅仅香港如此,包括台湾地区的电视剧产业,直到上世纪末,都曾经一度吸引很多优秀的内地演员进行“友情出演”。比如说,在张智霖、朱茵的1994版《射雕英雄传》里,著名粤剧大师蒋文端参与了演出,饰演的角色是戏份很少的瑛姑;在古天乐、李若彤的1995版《神雕侠侣》里,内地的知名演员张延也参与了演出,得到的角色只是在该剧第一集里出场的何沅君;在吕颂贤主演的1996版《笑傲江湖》里,年轻的内地著名演员何美钿,也只能饰演该剧的女三号仪琳;而在此后杨佩佩的两部台湾版《神雕侠侣》和《笑傲江湖》里,更是起用了包括陈红在内的大量内地顶级演员,去充任配角。这样的日子,对于如今内地这批专业能力甚至外形都无法超越前辈的年轻演员来说,恐怕是难以想象的吧。



《神雕侠侣》张延(右)



《笑傲江湖》何美钿



《射雕英雄传》蒋文瑞

当香港以及台湾地区对内地演员的吸引力不再之际,TVB也恐怕再也不会那么“好彩”,能够再次得到外部的输血,以维系90年代的黄金盛世了,他们因此只能将目光转向诸如温哥华这样的海外华人社区,期待能够维系摇摇欲坠的局面。不过显而易见的是,整个加拿大的华人人口,相比于10多亿人口的内地,在影视人才资源上的丰富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从上世纪80年代的兴起直至90年代的盛世,TVB所依托的是几代内地影视人才的四世同堂,而这些老演员的艺术经验甚至是人生阅历,都不是如今越来越速成的TVB艺员培训班所能够相提并论的。“虾叔”关海山出身粤剧世家,而“扫地僧”鲍方,则从抗日战争开始,就登台表演爱国话剧了,著名女演员李香琴则和虾叔一样,是粤剧出身;在内地观众并不陌生的伦理大剧《义不容情》里,饰演老律师朱小山的著名演员郑君绵,不仅演话剧,还做电台播音,甚至作为歌手都有过不小的名气......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演员在登上大小荧幕之前,都有丰富的舞台剧,或者中国传统剧种演出经验,这种扎实的表演功底,也是不少年轻演员所欠缺的。



《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李香琴(中)

老一辈香港演艺人的丰富人生阅历,则更为他们奉献出优秀表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毕竟人生就是最大的舞台。不少上了年纪的资深演员,都经历过抗日战争的岁月,那种整个民族都蒙受屈辱的痛楚,他们是最能够真切体会到的;同样的,在港英当局治下,华人在社会上低人一等的地位处境,也决非年轻一代缺乏阅历的演员(甚至是香港社会)所能够体会到的;而香港经济飞速发展的那段岁月,相信也同样深深地镌刻在这些演员的心中。

试问没有这些阅历的人,又如何能演绎出那种风云纵横、荡气回肠的人生?!又如何能够懂得,民族精神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的是什么?

叶振棠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或者是“阿姐”汪明荃的《勇敢的中国人》,其壮怀激烈、奋发图强之处,实是令人动容,这种发自内心的民族情感,恰恰是很多80年代和90年代香港电视剧,能够在内地观众之间引起强烈共鸣的所在——无论是80年代的《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还是90年代的《黄浦倾情》《刀马旦》《新上海滩》,以及其他众多的民国剧,都可以说展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里,青年爱国志士们的民族情怀。当然,有些并不属于无线电视台的作品,比如如今已经歇业的亚视,曾经推出过由甄子丹和万绮雯主演的《精武门》,更是在一代内地观众心中,留下过刻骨铭心的回忆。

然而事实上,在进入90年代中后期之后,香港电视剧就越来越少见如此荡气回肠的作品了,香港的影视人在拍摄作品的时候,似乎也越来越将视角局限在香港一地,说是道非,那种曾经壮丽而恢宏,能够在中国观众心中普遍激起共鸣的东西,随着年轻一代的阅历缺失,而逐渐地烟消云散。



《倚天屠龙记》佘诗曼

那些极具中国古典美的东西,也随着这种风气的蔓延而逐渐成为往事。自从2001年吴启华、黎姿和佘诗曼主演的《倚天屠龙记》之后,无线电视台再也没有推出过任何一部新的金庸剧,便是其中的明证。与此同时,香港影视圈对于很多中国传统文学题材,或者是民间传说素材的挖掘,也开始不再积极了——早已倒闭的佳艺电视台曾经在内地著名的1987版红楼梦之前很多年,就推出过第一部电视剧版的红楼梦,而西游记、三国、包青天和封神榜之类的题材,也先后被TVB和ATV翻拍过,直至本世纪初,三色台还先后翻出过《再生缘》以及《帝女花》这样的优秀作品,然而如今,只能说“风流只被雨打风吹去”了。

无线的衰落令人扼腕,然而或许从很早以前开始,这一切就已经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