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女生被害案嫌犯:杀女同学为寻求刺激 发泄一下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失去自由812天后,李斯达等来二审宣判:死刑。

他是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学生。在校友认知中,李斯达很有艺术气质,弹得一手好钢琴,会写诗写剧本写小说,对拍片很有想法,只是行为古怪,突然傻笑或大吼大叫,如同活在戏里。

他也的确这么做了——写了女孩被捆绑的戏,以招女演员为由,将22岁的校友研究生周云露骗至租住地,强奸遭反抗后将其残忍杀害。

剧本涉及如何强奸、杀人、逃跑、求死等情节。“你们都在我的剧本里。”李斯达还曾提到,“我自然是恶人”、“原不原谅是上帝的事情,我只负责杀掉你”。

冷漠的杀人恶魔

李斯达面无表情、一言不发,没有任何表态。

在10月31日北京高院的二审宣判现场,周云露的父亲注意到,李斯达的手被铐着放在前面,没什么动作。

这双弹钢琴的手指节修长,写诗写剧写小说,却也拿起水果刀,杀了他的女儿。

杀人的原因仅仅是寻求刺激,“想找个无辜的人发泄一下”。

那是2015年8月9日,李斯达以拍摄微电影名义,将周云露骗至北京朝阳区阳光家园的租住地,意图不轨遭反抗后,他气急败坏地拿起事先准备好的尖刀,切、划她的颈部。

周云露手捂着流血的脖子,拨打电话求救。但李斯达抢过电话,谎报地址骗过对方。最终,周云露卧躺在地上,左侧颈内静脉破裂,失血性休克死亡。

没有人知道,李斯达是以什么样的心情离开案发地的。但他在距传媒大学不远的内蒙古饭店开房、吃饭、几次进出,未见异常。被办案警方抓获时,他“正在酣睡”。

接受检方讯问期间,提起杀人案,李斯达也是出奇淡定,“有人梦中杀人,我还没做过这个梦呢。确定人生末路的时候,内外交迫的时候,难免有什么极端的想法”、“她是个无辜的牺牲者,算她碰到我……忏悔适当会有,但现在还是冷漠……”



▲李斯达称周云露是“无辜的牺牲者”,他杀人只为“发泄”。 视频截图

即便是在去年底的一审判决现场,李斯达也是全程面无表情,眼神游离。法官问他姓名时,问了两遍才反应过来,回答。

当时,周父愤怒得几乎失控。他难以接受,李斯达为何会如此淡定,“原不原谅是我的事,但是否忏悔是他良心的发现,他这一点都做不到。这个人在我的眼中就像死人一样……他灵魂已经出窍了。”

如今,在判决现场,看到杀女凶手站在那里,周父觉得自己麻木了。他说,跟恶魔没办法生气,只能用法律来制裁了。

“最后”的通话

此次宣判,李斯达方还是没有任何人到场,包括他的父母。一审宣判时,周父曾对此很不满意,认为对方“没有诚意”,现在他觉得这些都不重要了。

约一周前,李斯达的父亲还给他打了个电话,问他看在父母的面子上,能不能饶李斯达一死。

周父说无能为力,就挂断了。

这并不是李斯达父亲第一次打电话。他表示过歉意,也到老家来提出赔偿,但周父都没有答应。

自称身为老师没教育好孩子,李斯达父亲很愧疚。他曾提到儿子爱护小动物、爱护生命,“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天使一个魔鬼,这次是魔鬼驱使他做了这件事”。

周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李斯达就是恶魔。站在父亲角度,他同情对方,但这种道歉无论如何接受不了,没有为什么。“我女儿不是白死的,她走得这么惨”。

他每天都在想女儿。女儿很优秀,已经开始工作,将来肯定是人才。12岁升初二那年,他把女儿送到北京上学,她就一直独自在外学习。高中考上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大学考了中国传媒大学,又读了研。

女儿一般都在校学习,很少回家,除非过年、暑假,会呆一个星期。她在家也从不出门,拿着电脑、书学习。“她跟同学的关系都比较好,我们也非常放心”。

但女儿死了。这两年多,他熬着、等待,一直盼着这次宣判,早一点把事情了结,早一点回归生活,给女儿一个交代。

他也没有再请律师,这不需要。他说,“案件的经过很明确,相信法律是公正的”。



▲2016年12月30日,三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李斯达死刑,李斯达表示上诉。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二审宣判最终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李斯达死刑的判决,剥夺其政治权利终身部分,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对这个结果,周父说了句“满意”。

李斯达的道歉是等不来了,接下来的岁月里,他要努力把这个事放下,能怎么办呢?只能去面对。他说,只能慢慢走出来,人活着还是要生活的。

“倒霉”的无辜受害者

事实上,周云露遇害前两个月,李斯达就萌生了“约女孩出去寻求刺激”的念头。

二人为同级本科生。毕业后,周云露考上中传研究生继续学业,而李斯达却因赌气未答辩也没交毕业论文,因此没拿到毕业证书。他解释,“这也是找刺激”。

毕业后,他在曾兼职的汽车4S店弹钢琴。后辞职与人合伙开培训学校,但不顺遂,找工作又屡次受挫。

“我有点心灰意冷,寻死的念头。”李斯达称,觉得死前应该杀人发泄一下,“就用了一种歇斯底里或者丧心病狂的做法,寻死前再做点什么不能挽回的事情。”

一开始,他锁定的杀人对象是4S店工作时认识的一名男子,对方一直对他照顾有加。他拟定了个能谋财害命的“剧情”,然后毁尸灭迹。

“这可以提供我逍遥一段时间的资金,然后我再寻死。”但对方未能赴约,于是他确定另一杀人目标:周云露。



▲遇害的中传女生周云露。 资料图片
 
虽为校友,但二人并无过多交集,仅是互相认识。“她就是个无辜的牺牲者,算她倒霉了。”李斯达接受讯问时说。

但自称“寻死”的他,却由辩护人做罪轻辩护,称存在自首情节,因为被抓时警察仅是怀疑,经询问才确认其杀人。

这一说法未得到法院认可。一审法院认为,李斯达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依法应予惩处。到案后虽如实供述所犯罪行,但不足以从轻处罚。最终判处李斯达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李斯达当庭表示上诉。

11月1日,重案组37号(ID:zhonganzu37)获得的北京市高院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显示,李斯达到案前已被列为重大嫌疑对象,公安机关侦查活动对其已有明显的针对性,并根据行踪在内蒙古饭店客房将其抓获,李斯达不具有自动投案的意思表示和客观行为,不认定为自首。

此外,在周云露死亡前对外求救期间,李斯达谎报地址,阻止他人施救,犯罪手段残忍,犯罪情节和后果极其严重,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极大,且不能获得被害人近亲属谅解,其到案后虽能如实供述犯罪行为,但不足以从轻处罚。最终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致命”的艺术气质

李斯达为何残忍杀人却又毫无悔意?他曾做精神病司法鉴定,结果表明并无精神病。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介绍,基本断定李斯达长期存在偏执型人格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前者常见症状为冷漠消极、固执敏感、过分警觉、心胸狭隘等;后者则集中表现为高度的攻击性和无羞惭感。一般于早年(幼儿园、小学)开始形成,原因较复杂,如早期失爱、成长路上挫败和自我苛求。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旦犯罪,会选取弱者为攻击对象。

重案组37号了解到,李斯达父母都是老师,家教甚严,只要在学校犯错,总会第一时间受训斥。来北京上大学后,他开始无拘无束,但向家人隐瞒未毕业一事。

同学朋友看来,李斯达在拍片、剪片、客串演员等方面很有想法,还曾担任学校“戏剧之夜”评委,但平日沉默寡言,特立独行,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上课时,他会突然站起来走来走去,或坐到第一排桌子上。他曾走着走着开始学狗叫,裸奔下楼洗澡,在楼道里大哭。专业必修课都不去上,挂科不少,“毕业证都不在乎。”

也有同学介绍,李斯达有暴力倾向,新生入学军训时,曾私藏尖刀。



▲中传女生被害案嫌犯李斯达二审被判死刑。 资料图片

他还发布多条与杀戮有关的内容,包括“我喜欢不要那么多感情的作品,最好是无尽的杀戮”、“死在睡眠里”、“原不原谅是上帝的事情,我只负责杀掉你”。

“他最大的问题,可能在于把生活当成了戏剧。”一名同学提到,他活在自己构建的世界中。也有同学称,“搞艺术的人嘛,多少与常人不太一样”,李斯达世界里,艺术就是全部。

但这些怪诞行为,被人当成“艺术气质”而疏忽了。一位好友说,“这跟艺术没关系,他心理生病了。”

出名要趁早,对于高校表演系或导演系学生来说,读书期间就开始外出拍戏很正常。

即便是单纯善良、品学兼优、防备心不强的表演系学生周云露,拍戏也不陌生。她经常帮同学拍片,也在剧组待过,毕业后想做个演员。

因此,当李斯达提到“演出费用一天五百,有团队,拍摄地点就在出租屋内”时,她并没有怀疑,认为这是个暑期实习的好机会。

周云露的年龄永远停留在了22岁。2015年8月9日这天,她离开宿舍,告诉室友去帮本科同级音响导演专业的同学李斯达拍戏,戏份不重,不会通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