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调给内蒙古“庆生” 向新疆西藏传递明确信号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日前,中共高调纪念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特别派出了以政治局常委、中国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为首的中央代表团,参加了内蒙方面举办的各种庆典,并代表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向内蒙赠送了9大项纪念品,其中包括习近平题词贺匾、座屏、《草原歌盛世》皮雕、晶雕彩绘摆盘、奶茶具、多媒体教学一体机、鼓号队乐器、绘本图书和科学实验玩具、大型洗衣机等。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在贺匾中题词“建设亮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释放了明确政治信号。相对于2015年给新疆和西藏的贺匾题词,习近平显然对内蒙的民族自治成绩更加肯定。当年习近平给新疆题词“建设美丽新疆 、共圆祖国梦想”,给西藏题词“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虽然格调都不低,但是显然更注重对新疆和西藏本地民族自治实情的概括。

例如,对西藏而言,习近平的要求是“加强民族团结”,其中也暗含着中央对西藏事务的研判。而习近平对新疆的题词中虽然也提到了“圆梦”,但是圆“祖国梦想”。此次习近平给内蒙的题词中,明确圆得是“伟大中国梦”,而“中国梦”在中共语境里是有着明确内涵的,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这一点上说明,习近平十分看重内蒙古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特别是他当年以“美丽”形容新疆,而在形容内蒙古时,用了“亮丽”,从中可以读出习近平的心情。

另外,7月央视《新闻联播》提前半个月开始对内蒙古展开专题报道,为内蒙70大庆预热,7月21日内蒙古在北京举行全球推介会,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亲自为内蒙古“站台”,各国驻华使节参加。中共如此高调地向世界推介中国自治区,似乎还是首次,这也说明了内蒙古在中国发展的位置。


周恩来俞正声称赞内蒙为模范

1950年代,内蒙古曾被当时的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称为"模范自治区"。而俞正声在内蒙古成立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也明确说内蒙古"创造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范例"。这等于是习中央给内蒙释放的积极信号。

事实上,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比中共建政还要早2年。在内蒙自治区成立之前,中共内部曾讨论过如何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当时,有人认为中国的民族政策应该效仿苏联的民族政策。

但是,1946年中共就已经明确:"内蒙古工作,根据和平建国纲领中关于民族平等自治的要求,不应提独立自决口号。"后来在起草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的过程中,毛泽东、周恩来也一直强调"苏联加盟共和国或自治共和国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也不利于防止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挑拨离间。" 因此,中共先于其他民族聚居地区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则实际上有"试水""探路"的意涵。或者说,当时中共就有意将内蒙古作为中国民族自治模式的样板进行推广。而内蒙古也确实不负所托,长期在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和中国的经济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

不光因为相比于曾爆发过严峻民族矛盾乃至冲突的西藏、新疆来说,同样面积广大、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内蒙,在过去几十年,总体上给人一种稳定和谐的印象。而且还因为内蒙古的经济表现突出。

从官方公布的数据看,内蒙古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对其他自治区较好。2000年内蒙古GDP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位居第24位,在5个自治区中名列广西之后;到2010年内蒙古GDP排名跃升到15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跃居全国第7位,处于中国五个自治区的领先地位。2016年中国各省GDP排名中,内蒙古更是超越了其他四个自治区,成为经济发展程度最好的自治区。

与此同时,内蒙古境内90%的学校已经实现了蒙汉双语教学,相对于中央在新疆推行双语教学所遇到的瓶颈,这无疑是具有标杆意义的民族工作的成绩,从文化上减小了民族自决的可能性。

此外,内蒙古坐拥的天然禀赋,成为其令中共高层重视的重要原因。在习近平的"一号工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北京一直处于核心地位。而根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2011年以来,北京与内蒙古合作的已投产、在建和拟开工的能源项目共有15项,总投资1417亿余元。内蒙古已成为北京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保障着北京40%以上的电力需求。这使得内蒙古成为京畿重地能源安全的"大后方"。

因此,在民族工作上的成绩、经济上的成果和在能源上支援中央的内蒙古,也就成为了北京愿意为其"大书特书"的自治区。


内蒙古为什么能成为"样板"

内蒙古被北京看重,除了其天然资源丰富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其历史和现实因素。

从历史的角度看,有能力建鼎称雄并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游牧民族,大都把入主中原的政治中心设立于此。北魏鲜卑拓跋珪建都于今天的呼和浩特;契丹耶律阿保机定都于今赤峰;忽必烈的元上都在今锡林郭勒。

不同部族的王朝建都,为内蒙古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内容和复杂多元的民族结构。

独特的地理位置,也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清代通达俄罗斯、欧洲的茶叶之路上最有影响力的晋商,其商号"大盛魁"也设于呼和浩特,随着商路上的往来,也使得中原部族、草原民族和西伯利亚民族长期的交往,奠定了今天民族融合的基础。而4221公里的边线长度,在地理上横跨东北、华北与西北,成为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八个省区交流融合的通道。

内蒙古境内拥有中国56个民族的55个,虽然是自治区,但由于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和相对均匀的民族分布,造成各民族之间难以"抱团"。这样做在稳定社会秩序,减小民族分裂和极端宗教的社会风险上作用明显。事实上,人口构成复杂的新加坡,也是用这种方式稳定社会的。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郑永年曾说过:"新加坡不允许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呆在一个社区、成立自己的政党。新加坡这样做,在西方看来是剥夺了各民族的自由,但这个政策恰恰是为了整个社会,实现社会公平,为了公众利益。在西方民主社会,假如你要把马来人、印度人送入国会,就有两个办法:各民族成立自己的政党,选自己的人;或者各民族发展自己的社区(选区),选自己的人;而这样做会产生分离的现象和激进化。所以,新加坡不允许这样做。" 从内蒙古的实践看,这种方式"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模式对于解决民族问题是有效的,相对于新疆、西藏等自治区,内蒙在政治方面的风险小很多。这是内蒙古让北京省心的一面。

同时,相对于新疆、西藏,内蒙古的宗教风险已经在几十年前消失。历史上,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内蒙古贵族中影响较大。在西藏的藏传佛教格鲁派中,主要是"达赖"和"班禅"两个转世系统,而内蒙古则主要是章嘉活佛转世系统。第七世章嘉活佛在1949年最终选择到台湾,并且在1957年去世时表示,"不再转世"。虽然后来十四世达赖喇嘛在印度达兰萨拉自立了第八世章嘉活佛,但因"名不正言不顺",且在地理位置上距离内蒙古较远,很难在内蒙古产生什么宗教影响,更何况内蒙几十年来,汉化程度已经很高,藏传佛教已经很难再有什么影响力。

这与西藏不同。在地理位置上,西藏地处中印之间的战略缓冲地带,长期的高原环境造成了西藏地区汉化程度较低,而十四世达赖喇嘛在印度达兰萨拉建立"流亡政府",仍然在藏人中具有一定影响,应该说西藏的民族宗教问题,依然是一个尚未"脱敏"的问题。但是,类似问题在内蒙古几乎是完全不存在。蒙藏之间的鲜明对比,让北京有充足理由为中国解决民族问题树立"样板"。

另外,贫穷往往是宗教极端思潮抬头的温床。在新疆发生的很多因极端宗教思潮引发的事件中,当事人中多是读不懂《古兰经》、没有经受过正规教育且出身寒门的人。邓小平曾经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而内蒙古的经济民生状况在五大自治区里面处于前列。

2014年,内蒙古当地政府推行了"十个全覆盖"政策,解决内蒙古的民生问题,内容涉及住房、饮水、供电网络等各个民生领域,而60%的人口城镇化率,也使得内蒙古成为中国自治区中较为现代化的区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内蒙古相比于外蒙古,在经济民生上处于优越地位,所以即便与其毗邻的外蒙古多出现排华反华的民族主义倾向,但也很难影响到内蒙古。

当然,内蒙古成为自治区"样板",也与当地政府官员注意"讲政治"颇有关系。内蒙古书记李纪恒在2017年3月曾表示:"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善于从政治上把大局、看问题,善于在政治上谋划、部署、推动工作,站稳政治立场,加强政治历练,提高政治能力。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经常和党中央要求'对表',做到对党绝对忠诚。"

而2017年6月中央第二巡视组组长叶青纯想内蒙古反馈"回头看"的情况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上轮巡视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取得明显成效"既说明北京对内蒙古工作的态度,又反映出内蒙古与北京的积极关系。

眼下正值北戴河会议进行时,俞正声代表北京高调肯定传内蒙古的成绩,似乎也是弦外有音、话里有话,不知在十九大行将举行的时刻,中央集中高调的行动,对内蒙古的官场来说会不会是利好?不过从此前的内蒙古自治区前主席巴特尔上调国家民委主任,似乎已经说明了中央对内蒙作为自治区的功能定位似乎很满意,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不失为对西藏、新疆的一个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