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历史是黑的,二人转的历史是黄的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说到二人转,你会想到什么?是本山大叔恍恍惚惚红红火火的大舞台?还是他主场团队中能歌善舞的红男绿女?


提到萨满,你又会想到什么?是敲鼓唱歌的通灵者?还是某些民族的精神信仰?


东北「二人转」和萨满「跳大神」,这风格迥异的两种活动到底有什么关系?让我们先来看看考古学家的发现。



下面这两张图,左边是红山文化及其相近区域的远古岩画,右边是当代「东北大秧歌」。


红山文化,距今约6000年,是华夏农业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分布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而东北大秧歌是「二人转」的祖宗,根据老艺人的口述,二人转就是从大秧歌「劈出来的戏」,是东北大秧歌「二人转」造型的单独表演。

我们再多看几幅图画。




有没有觉得很像?这并不是偶然的。

我们非常惊奇地发现了两者的一致性。我们很难在二人转之外的戏曲、曲艺或戏剧中看到这种现代舞蹈与史前舞蹈造型姿势相一致的奇观。这种一致性表现了一个艺术的秘密:二人转很可能是史前舞蹈姿势的当代遗留物。

杨朴杨旸著《二人转与萨满研究》






在说萨满跳神之前。我们要提到另一个名词,「野人舞」。

「野人舞」是满语「巴拉莽式」的汉译。「巴拉」意为「不受管束的人」;「莽式」意为舞蹈。有研究指出:

巴拉莽式汉译野人舞,是清代牡丹江宁古塔一带的巴拉人跳的舞蹈。巴拉人原是女真的一个部落,在努尔哈赤征讨北方女真各部落时,逃往牡丹江西部张广才岭山区,直到乾隆中叶下山归顺清朝,故称他们为野人。现在宁安县内满族中的宁氏家族大都是巴拉人,巴拉莽式就是由他们传下来的。

最早的「野人舞」以「求情」、「云雨」和「收盘」三节表现性爱过程。它是一个仪式,表现了女神和她的配偶的神圣结合。这是萨满重演的创世神话,是某种神圣的巫术-宗教仪式。我们可以称其为「圣婚仪式」。



赫哲族萨满舞蹈

说白了,「野人舞」由两个萨满以舞蹈的方式对女神神圣结合进行模仿,因而其又被称为「二神转」嗯,这样看来,已经跟「二人转」有种谜之联系了。




由于受到了统治阶层的喜爱,萨满舞蹈传承人梅崇阿十八岁时被选入清宫歌舞班,在御前侍奉并赏穿黄马褂;而「野人舞」也就走进了宫廷。

宫廷舞必须具备两方面特质,一是不能用原始形态,特别是表现性爱原始形态的舞蹈;二是要「歌舞升平」才能让贵族赏心悦目。于是,「野人舞」就被改造成了「东海莽式」舞蹈。


/ 东海莽式舞/


宫廷舞蹈有很大局限性,而在辽金时期的民间,黑龙江宁安县一带兴起了「鞑子秧歌」,这也是在「野人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如果说「野人舞」是萨满跳神的舞蹈方式,那么「东海莽式」和「鞑子秧歌」就已经把巫术-宗教转化到民间舞蹈之中了。二者互相借鉴,又吸收了汉地秧歌的诸多元素,最终形成了别具地方特色的「东北大秧歌」。


/作为群舞的「东北大秧歌」/


「东北大秧歌」从群舞中分出来男女二人小规模表演,也就最终成为当代「二人转」。




由「二神转」到娱乐形式的二人转,萨满跳神形成了一个长长的二人转谱系。这个长长的二人转谱系经历了萨满神话范型的世俗化过程。

在远古时代,人们是不断地使现实神话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外力迫使下的原始文化又逐渐现代化,这就导致使现实神话范型化的萨满巫术-宗教现象逐渐被现代化现象所取代。

表现创世神话范型的「二神转」被现代化的结果是出现了四种世俗状态。

第一种是国教化萨满跳神,用带有浓厚政治意识形态的东西,取代了原来的神话范型;第二种是家族化的萨满跳神,用家族祭祀代替了原始形态;第三种世俗状态是功利化的萨满跳神,用治病救人等更实际的目的取代了「二神转」的模式。


第四种建立在前三种的基础之上,即「二神转」的娱乐化,并最终形成了「二人转」现象,二人转现象使被国教化、家族化和民间功利化所削弱和压抑的萨满「二神转」造型及其神话范型得到了持续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