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说要疯了 英国学生又怎么说?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中国教师要被英国学生“折磨”疯了的新闻火了。观察者网最早报道,今年春天,英国学校里发生了一件新鲜事——五个中国老师来到英国“支教”。老师有什么体验?英国学生如何应付中式教育?中国老师说:我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然我就疯了。课堂上学生不守纪律什么的都是小菜,甚至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一个小姑娘得知某歌手离开一乐队后,哭着跑出教室。但英国学生也有话说,他们认为,中国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实在是太高了。在不少人看来,中国的教育体制就是漫长的课时,严格的纪律。

英国时间8月4日晚9点,BBC2台播出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是否足够坚韧?》第一集,第二集将在下周二播出。这部纪录片就是围绕一场教育实验展开的:位于英格兰汉普郡利普胡克的波汉特初级中学迎来了一批中国老师,九年级的50位学生将在完全不同的教育体制下度过一个月。

在整整四周时间里,学生们要穿上特质的校服,每天7点到校学习。每周要举行一次升旗仪式,而课程的重点则放在做笔记和背诵上。当然,还有分组练习。学生们得自己打扫教室,在每天长达12小时的学习时间里,有两次休息就餐的机会。

一个月过去了,英国的水土是否接受了中国的教育方法?中国的老师是否驯服了英国的学生?来听听英国校长、英国学生,还有中国班主任是怎么说的吧。

尼尔·史端乔,波汉特初级中学校长

去年我到上海的学校参观时,看到的是勤勤恳恳、循规蹈矩的学生,人数众多的班级。我还看到体育课上学生们成堆扎着在闲聊,因为体育根本不重要,成天待在教室里上课的孩子们也没把它当作一种调剂。

今年初春,我的学校部分“沦陷”。中国国旗自豪地飘扬在操场上空。

这次教学项目展开前,我与中国老师们共进了晚餐,深为他们的决心所动。

但项目才进行了一天,我就收到报告:学生们表现得很差劲——不好好上课,聊天,不听老师的话。

中国的教育方法同英国的青少年文化以及价值观发生了冲突。我们的学生一直习惯于向老师发问——他们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得到尊重。

另外,英国学生希望自己的学习方式能够多样化。他们不习惯老是和一大群人一起,关在同一间教室,上来上去总是那么些课。

随时间过去,多亏波汉特区教牧人员(观察者网注:教牧人员是指接受教会圣职并担任教会工作的神职人员,教牧人员中的义工在各个教区服务)的支持,再加上中国老师们也适当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们的表现在好转。

也许因为呆在一起的时间长,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开始融洽起来,一些学生开始偏向中国式的教学方法。

他们喜欢从黑板上抄“东西”,觉得这有助于他们记忆。一些更出色的学生也喜欢中国课堂上的演说式授课法。

而我则从这次教学实验里学到了两点:延长一天的学习时间对学生们是有益的;老师们也可以时不时地在教室里尝试下“独白式”授课法。

我还有一个重大发现,上海的学生们之所以在比萨测试(观察者网注:PISA是“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缩写,它是一项由经合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主要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测试学生们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中拔得头筹,并不能归功于先进的教学方式,中国父母,中国文化和价值观,才是真正的助力。

但没有什么教育方法或者教育政策能把英国文化改造回1950年代的样式了。

似乎也没必要。


史波特初级中学校长

罗西·邓斯基,15岁,波汉特初级中学学生

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初中生,喜欢睡觉,不喜欢被人管着。可是在这个月里,我每天呆在学校里的时间比睡觉时间还长,被严厉的老师管着,还得12小时都穿着一套丑到爆的制服。

这场教学实验和我预期的不一样——我以为会同原来的学校生活差不多,不过就多点家庭作业,或者上课时教室里会很安静。

我完全想错了。我觉得我们学生对自己的教育完全失去了发言权,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要变成个机器人才能符合条件。我觉得很难适应,我习惯了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想法,习惯了大胆地表达意见。我们都习惯了用团队合作的方式来改善自己的技巧,增加自己的知识。

但在这场教学实践里,我觉得自己唯一学到的就是怎么样用最快的速度抄笔记,怎么样听老师的演讲。

最难应付的一件事就是:中国老师对我的期望太高。好像我们时刻都得做到最好似的,好像如果不想得第一,那做什么都没意义了。好像分数才是最重要的。

教室里的氛围很压抑,很封闭。当你和50个人坐在同一间房里时,你很难没有杂念,你会觉得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同你竞争。

科学课尤其难。第一天的科学课上,杨老师给我们上课,平平常常,有点无聊。然后就是提问,但我什么都不知道。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居然没办法快速进入主题,简直措手不及。

坐在教室里,我觉得压力很大,脑袋昏昏沉沉。不单有同学在看我,摄像机也在拍,这种感觉糟糕透顶。我觉得自己很蠢,什么都做不好。中国老师认为自己的学生应该像“防弹海绵”一样,不怕累,不怕烦,把所有的知识都吸收进去。

当然啦,也不是没有有趣的时候。我喜欢上扇子舞和中餐烹饪课,它们让我从无聊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和英语语法里解脱出来。我会永远记得自己尝试过中国式教育法,这是我过得最有趣的一个月之一。



扇子舞课

邹海连,班主任和数学老师

很荣幸能参与这个教学实验项目,我学到了很多。

作为班主任,我成功引进了中国的课堂管理法——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整体。

我成立了班委会,为每天值日的学生定下了值日表。不同的班级活动要选出不同的负责人:这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沟通、合作以及组织的才能。

我相信如果给学生一个表现的舞台,他们会让我们刮目相看的。

起初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很自信,没想到遇到了麻烦。一些学生觉得很难适应。当我第一次讲解毕达哥拉斯定理时,我想让学生们自己去找出命题,证明并应用这一定理。在中国,这个过程是数学课上的重要步骤。

但许多学生说没必要去证明毕达哥拉斯定理——知道怎么用它就足够了。

即便后来我熟悉了英国学生的学习习惯,我仍然坚持用自己的教学方法。

我向学生们介绍了中国的环拼图,还在国内时我就买了70个智力游戏拼图块。作为练习,我给学生们每人发一个让他们去解。我还让他们自己留着这些拼图块,就当是我送给他们的小礼物。但晚自习结束后,一些学生把拼图块留在了课桌上,有些人还把它们丢在地上。地板上到处是空盒子,那天晚上我循例检查教室,这场面让我觉得很不是滋味。

我还记得,项目进行到第三周时的一个下午,班里一个叫乔的男孩子摔伤了手,他当时哭了。校医给他敷了冰块,建议他去医院检查。

当他妈妈和弟弟来接他时,有一件小事让我印象深刻。乔扛着一个很重的包,却没让任何人帮忙。乔的妈妈没帮他,他也没开口要求,后来乔的弟弟想帮他拿包,他也没同意。我想到的是,这是否就是英国教育的成果,训练孩子们独立?这件事让我想了许久。

变法维新 发表评论于
回楼下ActRiot:

你没看懂我的评论。我说的不是教学方法的异同,而是中英老师语言文化背景的异同,是这个实验设计的硬伤。参这条新闻:

******wenxuecity***/news/index.php?act=comment&channel=news&postid=4463483
Jacy99 发表评论于
这就是把英文新闻翻译了一遍,翻译得还不如BBC中文网。。整个一怨妇口吻
谈空说有 发表评论于
一个说来说去的老问题,三言两语难说清。学习不只是为了长本事。培根在其脍炙人口的名篇 Of Studies 第一句话就说: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获得风采,足以增长才干。)我以为更重要的是读书能锻炼我们的抽象思维。

要说中美教育的比较,我认为中式教育远胜美式。中国学生讲究惜时、勤奋、刻苦、竞争-----一寸光阴一寸金;牛角挂书;萤火伴读;悬梁刺股;这些美国学生是学不来的。
ActRiot 发表评论于
楼下的骆驼大概不明白集体观念的意思吧。
好望角骆驼 发表评论于
中国的教学要求人人进步,树立集体观念?别开玩笑了。

==========
谁不知道中国的教育是最大的不平等?中国孩子都想自己争第一,哪个愿意把自己的时间给同学?
穷玩PP富玩劳 发表评论于
考试专家,扇子舞专家,眼保健操专家都来了
laoxia 发表评论于
英国科技水平很高,罗罗公司制造的飞机发动机是世界上最好的发动机,中国的飞豹飞机用的发动机还是多年前从英国引进的斯贝发动机,飞机高空试车台还是从英国买的技术,证明英国人从小的教育很过硬
koelle 发表评论于
中国在基础教育时期就淘汰了很多学生,成不了精英只能成为loser,成为潜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中国中学生逃课的话就被开除,被过早抛向社会;德国中学生逃课的话就被市政府强制返回学校,直至完成义务教育
hagerty 发表评论于
从我在美国接触的英国同事看,英国的教育应该很好。平均水平非常高。当然,可能只是牛人才来美国了。他们口才尤其好,比老美更能说会道。而技术也很过硬。但是很多人不太好相处。
笑薇. 发表评论于
一个班50人?
变法维新 发表评论于
这个实验的一大漏洞是:中国老师用英文教英国学生。如果是让英国老师系统学习了中国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教自己的学生,结果会不一样。
dumbttt 发表评论于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爱好,并根据其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类。 比如爱好物理并且聪明的学生自然物理成绩就好,喜欢历史文学的自然这方面成绩也较好。 填鸭式的死记硬背是没用的,再有才气的孩子被这么一折腾也成了庸才了,本来就是庸才的就更没用了,今天记住了,明天就忘了。
一川烟雨 发表评论于
首先我不是骂人,但我还要说,想出这个计划的人脑子有病。

什么样的国情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体制。
不需要什么高大上的教条,教育根本上说是功利性的。没有学校之前,母亲教育孩子就是为了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上生存。现代社会只是把这一任务集中起来由专门的人来做而已。

如果在一个社会里,能让其成员,不管优劣,都丰衣足食(福利),并且整个社会能永远坐吃山不空,我不知道做数学物理化学等等题目还有什么意义?(其它如道德什么的,也一样具有功利性:窄一点为自己,稍宽点为国家社会,高大上就为整个人类了)

理论上讲这样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但事实上这样的社会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英国就远比中国福利好。有的国家,地广物丰,他们的后代生存条件远比中国的孩子们好,为什么还要向中国学生一样刻苦呢?

这些英国学生要解决的不是什么具体的上课的方式(填鸭,启发,放任等等)而是要知道学习好与学习不好以后会对自己的生活目标有什么不同影响就可以了。没有影响,为什么要讨论教育方式呢?


这些英国学生的想法不是课堂上该,或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biaobiao 发表评论于
也就是说中国式的教育方式是很有价值的,但学生们是否轻松和开心更重要.
Kurve 发表评论于
这个实验好,选择在英国做这个事情更好。英国也有悠久的历史,有历史的国家国民的教养就好,双方协作的基础好。这种交流试验,相互学习,重点突出。中国的教学不仅要学知识还要学道德,尊重师长是必须的道德,中国的教学还要求人人进步,树立集体观念。
傻大目 发表评论于
英国人仅仅是想了解中国的中学教育而已,你让英国人去学中国的教育体制,那就可笑了。
vaio2014 发表评论于
这帮英国学生就是群笨蛋,不过希望西方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都能是这样
-------------------------------------------------------------
英国出了无数世界级的大师,中国一千年都出不来一个。
无法弄 发表评论于
就说中学生差吧,大学后,他们很快适应了工作环境,发展得特别快,真的知识面很广
User_Long 发表评论于
这帮英国学生就是群笨蛋,不过希望西方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都能是这样。
kohl 发表评论于
youtube上有视频吗
蜓听雨荷 发表评论于
还是校长说对了,没有中国式与英国式的差别,只有旧式与新式的差别。不过说实话,这几个中学老师的英文比我想象的好。
netcitizen 发表评论于
中国的学生校服的确很难看。
sevenfish 发表评论于
是BBC再三强调,需要老师按照中国模式上课,老师只是配合表演,所以眼保健操什么都来了。

----------------------
hachimada 发表评论于 2015-08-04 23:02:48
昨天看了BBC的节目,觉得中国教师有些过分,过于强调课堂纪律。其实英国教育体系的差异化教育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没有必要每个学生都取得一样的成绩,不愿学的学生完全可以随他去,教师可以把所有精力放在愿意学的学生身上。这种交流对双方都是一种触动,取长补短才是正道。
若平 发表评论于
中国的教师最缺乏人性化。因此, 教育出来的人都不会 以人为本 。
karlstiger 发表评论于
扇子舞中间那位挺象扇子的。
hachimada 发表评论于
昨天看了BBC的节目,觉得中国教师有些过分,过于强调课堂纪律。其实英国教育体系的差异化教育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没有必要每个学生都取得一样的成绩,不愿学的学生完全可以随他去,教师可以把所有精力放在愿意学的学生身上。这种交流对双方都是一种触动,取长补短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