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四万亿?李克强频遭“暗箭”幕后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在中国总理李克强刚刚视察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后,一场波及中国经济的“海啸”随之而来。4月19日,央行宣布“普降+定向”的降准策略,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普降1个百分点,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定向额外降准1个百分点,并统一下调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至农信社水平。这是2008年11月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降准,也是央行今年2月4日宣布全面降准并定向降准以来,第二次出手全面降准并定向降准。这一动作各方解读不一,大陆股民高喊让牛市来得更猛一些,大陆经济学家视其为李政府的“经济新政”,一些海外分析人士解读为“李克强遭逼宫”,是他在面对困难经济局势下不得已之举。无论是“再来四万亿”,还是“逼宫说”,都是对中国政府今天经济调控手段的“误解”。

李克强频遭“中伤”

在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后,媒体将其称为幅度“史上最猛”。有分析称,这是继证监会紧急澄清“不是鼓励卖空、打压股市”后,中国政府力挽今日股市暴跌的重大措施,显示李克强对依靠股市吸引资金、刺激经济的重视。更有人将其称为“逼宫”,暗指李克强违背不对经济进行强刺激的“承诺”。


李克强开始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心针”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李克强首度遭遇“非议”,从身体情况到执政手段,李频频遭遇四处飞来的“暗箭”。

多维新闻在《三重重压下的李克强》一文中曾分析,李克强与以铁腕著称的“铁血宰相”朱镕基拥有诸多的历史机缘巧合,多次在不同场合喊出“壮士断腕”的豪言壮语。2013年9月,复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在《李克强,朱镕基第二?》中比较朱镕基与李克强的处境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与20世纪90年代相类似,如今的中国面临着如山积的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债务、不断升高的财政和金融风险、制度改革的不确定性以及下降的中央政府收入。他说,朱镕基和李克强确实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在中国发展面临关键点时上任的。但是,朱镕基需要和地方官员角力以增加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收入,从而稳定经济、释放中国的潜力;而李克强必须与地方政府协调以创造在各个层面培养和保护创新与经济活力新源泉的制度。正如朱镕基二十年前的改革奠定了今日增长的基础,李克强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20年中国经济的轨迹。与直观的给人以铁腕印象的朱镕基一样,李克强也曾为改革遭遇利益团体杯葛而大动肝火。据称,在上海自贸区设立的过程中,面对中央部委和监管部门的阻击,李克强被爆出曾怒气冲冲地拍桌子。

的确,李克强面临着“新旧利益集团的掣肘”,如果真要将其理解为“逼宫”,也证明了今天中国政府所进行改革,打破利益集团之举在法理上的正义。逼宫之后杀出血路,是中国历任有作为总理必经之路。

经济新政

伴随中国实力的增长,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都开始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如何判断今年中国经济的“开局”?4月1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会上,他“把脉”中国经济并首次提出一个判断:现在中国经济正处在“衔接期”,一些传统的支撑力量正在消退,与此同时,一些新的力量则在成长,有的新业态新产业呈爆发式成长。但目前新旧产业与动力转换还没有衔接到位。

李总理的讲话中已经充满忧虑。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0%,增速较去年四季度回落了0.3个百分点,创六年来单季最低增速。虽然首季经济最终站稳在7%这一目标之上,国家统计局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表示,短期内国际调整格局以及国内经济调整格局不太容易改变,中国经济仍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经济转型这一步如何不“迈空”,考验这个北大经济学博士。

“穷则思危”,连续的降准之后,学者普遍认为,李克强政府的“经济新政”初露端倪。

一谈“经济刺激”,总会让外界想起2008年胡温时期的“四万亿”刺激。在当时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2009年一季度,出口转为两位数负增长,且工业生产大幅下滑,发电量零增长,大量中小出口企业关闭,沿海地区失业潮出现。“四万亿”之后,中国经济开始重新腾飞,但也后患重重,以至于“四万亿”也和温家宝本人一样,争议重重。

而李克强在上任之后,一改前任治病乐用“虎狼药”的特点,经济调整步步唯稳,以至于民间有“温(温家宝)是强刺激,强(李克强)乃温刺激”一说。

“温刺激”就意味着李克强仍然会在经济领域“有所作为”。在2015年两会之际,多维新闻就曾分析,面对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质疑,中国政府试图告诉外界这并不是问题。中国已经有了“一个稳定器,两个引擎”来进行应对,分别是“就业、公共服务产品和创新”。可以说,以反腐为先锋、改革为基本盘、法治为保障、就业为稳定器、公共服务产品和创新为经济增长点的“新政”已显露峥嵘。

李克强的“经济观”中,在宏观领域,李克强将“就业+创业”作为施政重心。“就业”是保证一个国家和社会能够持续太平的“稳定器”,没有这个稳定器作保障,任何改革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此番,李克强在强调就业的同时,在1小时40分钟,1.8万余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成为最大变量,共提了38次。

聚焦在细处,李克强更倾向于利用“工具”进行经济调控,而非“运动式”的“四万亿”。例如3月李总理答记者问时曾表示中国政府这几年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这也是很多国际经济学家对于中国经济仍然乐观的的重要原因——中国政府的经济调控工具箱中的工具还有很多。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李克强仍然能够临危而不乱,频遭“暗箭”而未伤。

Wuli98 发表评论于
不同担心,中国要抓紧改革,不是简单地回答过去。 下面一路一带的生意马上就来了,如果简单地回复,刚刚改善的环境又要被破坏。 4万亿对中国不算什么,中国一年投资起码也要10万亿以上吧。 中国经济的规模摆在那里呢,去年是60多万亿,现在的规模可能已经比2008面翻翻了吧?
Snoopie 发表评论于
不增量也难,现在谁不增量谁是孙子,美联储六月铁定不会加息
hugh.williams 发表评论于
中国这个体制,为了利益集团,只能印钞票,谁当总理都这个路子。
蠢才闭嘴 发表评论于
中国的形势很复杂,一个老毕事件,处理不好就可能增加社会裂痕,可窥冰山一角。有人说把中国社会撕裂地越大越好,最好是推倒重建,但这对于世界上任何体制下的执政当局都会认为是反动的,是相当危险的。所以正确的做法还是正视现实,有策略的逐步推进,以实现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

所谓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究竟谁是蠢才,只有用时间来验证。至于闭嘴,是指那些真正的蠢才。
hehe01 发表评论于
经济规律总是经济规律,没有例外的,想不痛快只会更加痛苦,慢慢熬吧,前面路长着呢
轩辕剑 发表评论于
走封建制度回头路,权贵官僚体制不改革,都是空话。

圣上英明定调,各级官僚阳奉阴违,实干型总理只能徒呼负负。

皇帝新衣,自有蠢才捧场。
dalyhere 发表评论于
中共一向只有一招:狂印钞票。

无论经济好坏,中共以不变应万变:年年狂印钞票。
正念 发表评论于
再来400万亿也没用,印钞票这招转嫁给全中国人民的阴招已经不管用了, 对内无限通货膨胀不是万金油,经济结构自下至上的崩盘,三架马车熄火,不是靠统计局的数字大忽悠,也不是靠一带一路可以消化产能过剩的, 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从根本上相悖, 纸能包住火多久呢。。。。
neoreturn 发表评论于
中国改什么革了?经济改革20前早已完成。不进行政治体质改革就别天天把改革挂嘴边。这届政府最没改革力度。反腐不是创新,是回到宋明清。是复古。
秦始皇 发表评论于
中国已经难以回头了,不是换个总理就能解决问题的,大不了也跟温家宝一样,自己捞点钱,然后拍拍屁股走人
轩辕剑 发表评论于
反腐为选择性,改革为空炮弹,法法为遮羞布,火车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堆的牛皮,不是吹的,总理空着急,蠢才闭嘴 。
蠢才闭嘴 发表评论于
以反腐为先锋、改革为基本盘、法治为保障、就业为稳定器、公共服务产品和创新为经济增长点的“新政”已显露峥嵘。

我觉得这一战略布局是在三年以前就谋划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