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家航空公司改革 禁止飞行员“单飞”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27日,德国之翼失事航线已重启,航空公司将航线名从4U9525改成4U9441,飞行员登上德国之翼4U9441航班驾驶舱



27日,飞行员进入德国之翼4U9441航班驾驶舱。


随着德国之翼失事客机被曝副驾驶单独驾机、把机长锁在驾驶舱外,全球多家航空运营商26日急推改革措施,规定驾驶舱内必须时刻保持两人。即便其中一名飞行员需要上厕所,则由一名空乘人员临时进入驾驶舱代替,总之决不允许出现单独一人的情形。不过,德国之翼航空公司母公司汉莎航空公司并未宣布作出类似改革,认为实属“没有必要”。德国航空协会定于27日召集德国各大航空公司商议是否出台类似措施。

规定:必须“二人行”

26日曝出德国之翼航空公司4U9525航班机长在飞行途中离开驾驶舱、此后拼命砸门也无法进入舱内的消息后,不少人猛然意识到,“9·11”恐怖袭击后出台的民航防护措施可能反而会“坏事”。

据航空专家介绍,如果飞行员有意锁闭驾驶舱,舱门将无法从外部打开。这一意在预防恐怖分子强闯客机驾驶舱的措施,显然没有充分考虑飞行员蓄意撞机或突然昏厥的可能性。

全球多家航空公司26日紧急出台措施,要求旗下客机在飞行途中必须时刻保持驾驶舱内有两人,包括挪威短程航空公司、冰岛航空公司、德国柏林航空公司以及加拿大所有航空公司等。

加拿大航空称将立刻着手改变驾驶舱制度。挪威航空宣布将实施两名机组成员必须同时在驾驶舱的规定,不过还要等待挪威民航当局批准。英国易捷航空公司从本月27日开始推行类似措施。新西兰航空27日重新审核更新驾驶舱规章制度,要求航班随时保证两人在驾驶舱制度立即生效。

建议:轻易勿离舱


欧洲少数航空运营商先前已经规定驾驶舱内必须时刻保持两人,包括爱尔兰瑞安航空公司、芬兰航空公司等。这些航空公司26日赶紧发布通知告知乘客,提醒他们可以放心。

美国航空专家汉斯曼介绍,美国航空部门先前已考虑到飞行员“失去行动能力、无法为同伴打开舱门”的情形,因此规定驾驶舱内必须保持两人。当一名飞行员因上厕所等原因离开驾驶舱时,便由一名空乘人员进入舱内暂时替代。

欧洲空管部门尚未出台统一的硬性规定,因此眼下各家航空公司属于自愿执行。尽管如此,飞行员被建议尽量待在驾驶舱内,除必要情况外不宜擅自离开。

德国之翼母公司汉莎航空公司尚未出台关于驾驶舱内时刻保持两人的规定。汉莎航空首席执行官施波尔表示“没有必要”,德国之翼坠机是“个案”。不过,他表示,汉莎航空将与其他航空运营商在德国民航管理部门召集的会议上商议此事。据新华社

■ 应对

民航局严查:驾驶舱不得少于2名机组成员


中国民用航空局禁止航班飞行中驾驶舱少于2名机组成员。3月26日,民航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区管理局及监管局严格检查各航空公司执行情况。中国民用航空局新闻发言人介绍,中国民航早已对航班飞行中的驾驶舱机组成员保持数量做出了不少于2人的规定,各航空公司已将该规定纳入《运行手册》,民航局也将此规定的执行情况纳入日常安全监管。对于只有两名飞行员配置的单通道飞机,民航局要求,如因工作需要或者生理需要其中一人必须离开驾驶舱时,舱内必须再同时增加另一名机组成员,包括乘务员或者安全员,以保持舱内互相监督,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与此同时,民航局还在积极研究驾驶舱从内部封闭时,可从外部强制打开的可行性。

据新华社


■ 追问


德国之翼航空公司4U9525航班的副驾驶安德烈亚斯·卢比茨26日被曝曾把机长锁在驾驶舱外,涉嫌蓄意坠机。人们不禁要问,卢比茨为何蓄意坠机,类似举动能否提前预防?

飞行员都会接受严格的心理测试吗?

培训学校不进行测试,欧洲无针对飞行员的特定测试标准


大多数乘客认为,能够承担民航飞行任务的飞行员都接受过严格的心理测试,以查验他们的性格和性情是否能够为数百人的生命负责。但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汉莎航空首席执行官施波尔承认,欧洲范围内没有针对飞行员的特定心理测试标准。

英国民航部门一名发言人说,大多数英国飞行员起初在飞行培训学校学习。这些学校不会对学员的心理进行测试,只关心他们是否有能力驾驶飞机。

原民航部门航班运营主管迈克·维维安说,一名飞行员被一家航空公司雇用时,会接受“非常严格”的体检,内容包括心理测试。体检均由经过特殊训练的航空体检人员承担,并且每年或每6个月重新体检一次。

维维安说,飞行员会被问及一些背景问题,包括他们的兴趣爱好、家庭关系以及他们是否感到抑郁或有自杀倾向。不过,维维安认为这项测试有些主观,缘由是评分主要依据飞行员的回答,以及“考官”个人判断。

BBC报道,英国飞行员检查指导性文件中,对于飞行员的身体状况要求较多,包括身高、体重以及血液和尿液检查结果,而对于心理状况涉及较少。共计3页半的指导文件中,有关飞行员心理的要求仅有6行。

有20年飞行经验的英国航空公司原飞行员特里斯坦·洛兰说,他从未接受过心理测试。“(飞行员)体检包括心电图、在一个瓶子里小便、血液检测”,没有有关精神方面的测试。

英国民航驾驶员协会否认洛兰的说法。在这一机构中分管飞行安全事务的罗布·亨特说:“体检每年一次……法律上要求飞行员上报是否存在心理问题,检查员会在体检过程中发觉飞行员存在心理问题的迹象。”据新华社



为何通过心理评估,卢比茨还蓄意坠机?


自杀或袭击之举有可能“即兴爆发、突然发作”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教授洛兰·谢尔认为,尽管卢比茨曾顺利通过心理评估,但他蓄意坠机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谢尔举例说,如果一个人突然陷入疯狂状态,意味着与现实脱节,就会完全不考虑后果而胡乱行事;如果抑郁突然发作,完全沉湎在自己的悲哀情绪中,便无暇顾及他人安危而做出毁灭性举动;如果存心作恶,则会故意做出危及他人生命的举动。

谢尔认为,自杀或袭击之举有可能经过一段时间酝酿,但也有可能“即兴爆发、突然发作”。只有通过与卢比茨的亲友进一步交谈,才有可能找到关于他真实状态的蛛丝马迹。

至于卢比茨是否存心“谋害”全部15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谢尔认为,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还有一种可能是他当时已失去理性思考能力,没有考虑是否会令别人丧命。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26日宣布,所有飞行员都要“定期接受体检和心理评估”。如果在这类检查中发现疑点,就要“进一步接受更专业的评估和测试,包括神经心理学测试”。

疯一样的男子 发表评论于
空乘比pilot容易上岗,如果空乘是恐怖分子呢?
司马可依 发表评论于
  911恐袭以后,航空界将商业客机的驾驶舱舱门改造得几乎坚不可摧。
舱门的开闭由座位旁边的一个switch来控制,switch有三个档:UNLOCK、NORMAL、LOCK。一般状态下,扳钮在NORMAL位置,舱门是锁的,外面的人进不去,在没有LOCK时强力门闩没有打开。如果外面的空乘或者机师要进入,他通常会用外面的电话先和里面的机师通话,里面的机师确认安全后将舱门开关扳到UNLOCK,舱门打开,外面的人才能进入。舱门只要开过一次,就自动锁上,控制开关自动回到NORMAL位置。
  如果外面的人不通过电话与里面的人通话,而采用敲门或撞击,里面的机师就会警觉,如果他认为外面的人可疑,他可以将控制开关打到lock位置,这就激活了三道加强门闩,那外面的人无论使用什么暴力,舱门都不会打开。
  这个设计也考虑了意外的紧急情况:如果里面的机师中毒或者因健康问题需要急救,无法响应开门的请求时,外面的人员可以使用门外的按键和开门密码。当密码输入后,驾驶舱内会看到alarm,如果里面的人在30秒期间不回应,舱门就会开启5秒,外面的机组人员就会进入实施救助。但如果里面的机师认为是劫机和恐怖分子,他可以再激活lock功能,迫使强力门闩在20分钟之内无法撤回,那舱门也是打不开的,这是防止恐怖分子以强迫手段从机务人员那里获得密码后,获得进入机舱的可能。总之,这种驾驶舱舱门的开闭机制,几乎是有里面的机师控制的。
justfish 发表评论于
从来没有单飞过
WXC8E 发表评论于
Xingfu, 廉价航空可不是我说的, NPR新闻中一位资深飞行员说的。 这个逻辑很简单, 要量大标准自然没法保证了。又没很高薪水吸引别人。
DANIU_S 发表评论于
在驾驶仓内设厕所也不行,目前在现有飞机上全部加盖厕所,不现实,让驾驶员穿尿不湿也不人道,尿还可以,但拉屎的话,屁股里包一壶屎,太难受,直接影响到情绪,可能直接引起驾驶员忧郁了,这又不是军机,没必要把驾驶员搞成苦僧人。
一个主驾驶员驾驶 8 个小时,太累,总要起身活动一下,换副驾来掌舵,这时换第三者空乘来监督,空乘也要懂一些驾驶知识,否则也无济于事,因为如果驾驶员要自杀,随便一个什么破坏性的举动,都可能造成飞机在几分钟内毁灭,驾驶员在与空乘交替时,要确保空乘在没有恐怖分子挟持时,才能打开舱门,驾驶舱内,应用摄像机监控。
xingfu^ 发表评论于
这与廉价航空并没有直接关系,在欧洲,廉价航空的机票并不见得比大航空公司本身更便宜,而是以轻便迅捷(大部分限制行李托运)的短程飞行受到欢迎。

除了技术层面的改善及心理跟踪之外,恐怕由为人父母者来驾驶客机最为安全负责任。事故发生的第二天,德翼一位机长在航班起飞前对每位乘客一一问候,并在起飞前安抚大家说:"我有家庭,我们的机组人员都有家庭,我们也一定要飞回家去吃晚饭。"乘客们由此受到很大安慰,并把这段话广为传播。
傻大目 发表评论于
哈哈,441
WXC8E 发表评论于
HIPPA就是保护个人医疗隐私的法律, 其中的例外就包括当涉及公众及国家安全时, 医疗状况必须对有关人员公开。
snowmannj 发表评论于
什么叫双刃剑。
WXC8E 发表评论于
客流大, 竞争激烈, 飞行员待遇也不好导致飞行员素质标准大为下降。除了加强执行程序, 观念上还要有安全是唯一标准,即使提价乘客也会接受。 作为乘客试问你找廉价机票重要, 还是避免尝试这种不安全飞行重要, 这个是有去无回的。 飞行标准及飞行员的筛选应该是国家及行业制定执行严格标准。
gracehome 发表评论于
必须硬性规定应征飞行员职位的人签署授权书,同意航空公司有关部门与其家庭医生保持互动,共享该飞行员的个人健康报告。就算当事人不愿向单位汇报自己病情的,其医生也有责任及时向航空公司有关部门反映某病人不适合工作的情况。
大尉 发表评论于
驾驶舱里设个厕所不就完了嘛。在这之前驾驶员都戴“尿不湿”。
大尉 发表评论于
驾驶舱设个厕所不久完了嘛。在这之前驾驶员都戴“尿不湿”。
别胡扯 发表评论于
回首客,你以为现在用的是挂锁,用钥匙开?忒逗了。
别胡扯 发表评论于
你给波音写信提出这个建议,别忘了索取设计费。呵呵。
别胡扯 发表评论于
双泛音的办法似乎可行。
双泛音 发表评论于
昨天网上有篇文章从技术上分析为什么驾驶舱被反锁,从客舱无法将门打开,似乎技术上没有办法解决此类问题。当下,全球多家航空公司紧急实行双人制,用以弥补安全漏洞。那么,技术上就真的无法解决了吗?我想不尽然。

针对此次空难,很多人都认为:如果机长在驾驶室外能够打开驾驶舱门,其结果会完全不同,而这次不幸或许完全可以避免。遗憾的是,根据文章的技术分析(有兴趣的朋友可搜索昨天的一篇《技术分析:德翼坠机前,机长为何打不开驾驶舱门》,按照目前的设计,的确无法从客舱将门打开。

应该说,目前的设计有其可取的地方。例如,设置密码开门,主要目的是为在紧急情况下救助飞行员。而为了防范劫机恐怖事件,驾驶员将驾驶舱门锁定,即便使用密码,也无法从客舱将门打开。看来即有能阻止劫机恐怖事件,又能处理紧急意外。然而,却导致了另一种不幸,这就出现了“德翼坠机前,机长为何打不开驾驶舱门”的情况。

我有一个设想,技术上稍加改进,既保持原有功能不变,又能解决这类极端问题。

说来并不复杂,乘务员保留一套密码,仍然用于紧急情况下救助飞行员,同时赋予飞行员另一套密码。而飞行员的密码与乘务员的密码合并使用便升级为超级密码,一旦使用超级密码,即便有人在驾驶舱内将门“锁定”,也无济于事,超级密码具有开门的最高优先权。这样一来,类似德翼事件的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同时仍可保留原来防范劫机事件系统的原有功能。即两个飞行员都在驾驶舱内,发生劫机事件,舱门锁定,劫机犯得不到超级密码,即便使用乘务员的密码也无法打开舱门。然而,增加此项功能可以做到无论任何一个驾驶员离开驾驶室,即便舱门被反锁,也可以从客舱把门打开。

有看官可能会说,直接让驾驶员握有超级密码岂不更省事?

有一种极端情况可以体现两段密码的好处。恐怖劫机犯可能等待时机,专等驾驶员出来实施袭击,这样他/她有机会得到超级密码。然而挟持控制一个人相对容易,同时控制两个人就比较难,特别是在机舱相对狭小的空间,又是一个劫机犯的情况下。

此建议不知是否可行,万望有识之士集思广益,为改进飞行安全出谋划策。毕竟类似德翼的空难实在令人悲哀!希望恶梦不再重演。
我的天空101 发表评论于
我看还可以加一些规定:
驾驶仓不能有飞行员,厕所不能用来尿尿,乘客不许登机。再有乘客登机的情况下,飞机不许离开地面。
穷途迷津 发表评论于
驾驶舱里弄个夜壶就能解决问题。
别胡扯 发表评论于
要是第三者把驾驶干掉了怎么办?
tankbig 发表评论于
不上税 2015-3-28 12:11:22
要是两位都想死,咋整?

。。。
这种情况极少,如果碰上就怪命不好吧
nowomannocry 发表评论于
血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

3P比双飞更安全!!
不上税 发表评论于
要是两位都想死,咋整?
吴敬中 发表评论于
jump seat 常坐人,别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