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用人破大汉族主义 少数民族崛起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自习近平新班子上任以来,中国的少数民族官员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少数民族官员的升迁上创造了多项“第一”。今年一月中,来自维吾尔族的前新疆自治区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出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家能源局局长;再以来自藏族的国新办副主任崔玉英改任中宣部副部长,成为中宣部目前唯一的女性副部长,也是中宣部历史上首位来自少数民族的女性副部长,可谓是打破了文宣系统汉族官员的“一统天下”之局。

此外,在去年八月,中国吉林省进行了一轮高层人士调整,来自蒙古族的巴音朝鲁接替王儒林,获委任吉林省委书记,亦是打破了少数民族官员不担任省级党委一把手的惯例。因为按照中国的政治传统,只有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宁夏五个省级自治区、政府首长一职安排向来都由少数民族代表出任,但是自治区党委一把手历来是由汉族官员包揽。

其实从中不难看到,中共第五代领导人执政中国之后,少数民族官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少数民族官员的升迁上也创造了多项“第一”,为此有分析认为,少数民族干部在中共执政团队里的数量和分量的提升,映射出中共既是延续传统思路和政策,又是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吸纳和培养。分析称,这一方面政治力量的增长成为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另一方面则是,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敢于打破“旧常规”,建立“新常态”的新执政理念。


习近平团拜会讲话

“少数派报告”

100年前的今天,中国就要发生辛亥革命。这次革命跟中国历次改朝换代的模式有两点不同:一是它不是出于大中国内部的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是出于西方列强代表的人类物质物欲和野心贪心的挑战。中国从此被拖进了一个更讲唯物、实力和铁血的时代。二是它终结了中国2000多年的帝国帝制而推出了现代民国或共和国的格局。这场转型在边疆民族危机中展开又加重了边疆民族危机。

今天中共面对的所有民族问题,特别是西藏和台湾问题,都跟这场革命和转型密不可分。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界通过政治协商,发表《共同纲领》,确立了多民族统一的人民共和国体制,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使中国的政治体制跟现实国情、历史传统有了较好对接,这场危机才告一段落。

接着是现代中国民族关系的第一个春天,时段应为1949-1959年3月。中国的中央政府先后通过派出少数民族访问团,进行民族识别,清除对少数民族不利的所有歧视性标志和制止行为,初步兑现民族区域自治的承诺而完成了辛亥革命之后的国家整合。联想到当时美国还在严重地歧视有色人种,就知道中国这场实践有多大的人权和道德意义。这一阶段后期的,中国的1958年大跃进导致1959年民族关系开始出现不好的苗头。此后,大量的国营林场和国营农场布局到少数民族地区。

但公有制对少数民族也有一定好处。这是因为中国很多少数民族由于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中讨生活,有一套破解公地悲剧的社会文化机制,所以他们的资源公有意识高于汉族。这正是他们在当前这场以市场经济和城市化为核心内容的改革开放中命运坎坷的原因。总之,公有制具有不“与民争利”的特点。

可意识形态梦幻不能久长。大跃进心态最终导致灾难性的文化大革命。1978-1989年3月,中国实行第一个10年的改革开放时,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迎来了第二个10年春天。中国在这10年里推出了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所承诺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扩大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面积。少数民族人口也因为利益导向而有了快速的机械增加。这一趋势显示了当时中国少数民族的自豪感。

1989年,中国的民族关系随着胡耀邦的逝世,又随着苏联东欧得病中国吃药而急转直下。包括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在内的各项事务陷于实际停顿。与此同时,西部开发和“中国移动”,即边疆少数民族与内地汉人大规模双向流动,既深刻地扰动了中国的文化根基,更使少数民族的生态生计资源权益和社会文化权益深刻受损,从而使他们的处境更加艰难。

其结果就是看到,在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看见的少数民族身影越来越少,而在机场安检处被阻滞和在宾馆饭店被拒住的少数民族则越来越多。开发、防范、预警和严打高压成为学界和主流社会研究操作少数民族事务的常规话语和常态方式。民族互惠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甚至“民族”这个名称本身都成为主流社会嫉妒和质疑的对象。今日,中国民族关系的这种局面跟美国主流社会选举出的少数民族总统的事实交叉对比,更让人生出“世态炎凉”和“此一时彼一时”的感叹,足令国人汗颜警省。

人事破常规 凝聚共识

基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政治关系一向是“以汉为主”。汉族的分布面相当广泛,在包括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全国各地都有分布,而且,汉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也普遍高于少数民族,因此,这一中民族格局决定了汉族的国家政治体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习近平执政中国之后,有意将其治国例证的理念进行提纲挚领的总结,且每一个看似简约总结背后也总有不简单的内核。并且习近平在主导反腐之际,以“不法古,不修今”的魄力开创反腐历史诸多先河的同时,在少数民族的人事调动上也突破常规。

譬如,今年1月中旬,来自维吾尔族的前新疆自治区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出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新疆工作多年,46岁出任自治区主席,是第一位少数民族“六十”后正部级高官。他出任国家能源局重组以来的第四任局长,成为近年来少数民族官员首度进入中央政府宏观经济部门的掌门人。并且在少数民族政坛明星之中,最为瞩目的当属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兼国务院秘书长、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书记、国家行政学院院长杨晶。

来自蒙古族的杨晶,曾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2008年奉调进京,出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在2012年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杨晶被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成为首位出任此职的少数民族代表。2013年3月,杨晶接替马凯,出任国务院秘书长,一人身兼党政双重机构身份,创下了国务院秘书长的先例,被外界评为两破人事纪录。此外,外交部原副部长傅莹是蒙古族,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是满族,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哲洙是朝鲜族。

不仅人事上习近平重用、敢用少数民族官员,在生活中也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2014年,习近平相继去往云南、甘肃东乡、内蒙古、新疆等地,并屡次强调“要对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体制机制,把政策动力和内生潜力有机结合起来。”

而且,少数民族地方的宗教和民族特殊性,相较于其他省份更受外界的重视。中共前领导人胡锦涛在任时曾公开说,“选拨干部时要向艰苦地区倾斜、向西部地区倾斜。”其中所指不言而喻。

有分析认为,“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习近平对“用人”的高度重视几十年未变。习近平不断强调用人的风向标作用:“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中共十八大以来,媒体常给一些干部任免的消息冠以“罕见”的字样。实际上,梳理习近平多年来形成的用人观就会发现,这些“罕见”都在情理之中。

大奶辣妈 发表评论于
可怕的历史。大清朝的晚期,也是少数民族崛起。那时汉族的地位就是和现在少数民族一样。不敢想象。
hemingway 发表评论于


是不是汉族的带有腐败基因?


手叁口18 发表评论于
我记得唐明皇还让少数民族出身的安禄山当3省的军区司令呢,结果呢?
mtlks 发表评论于
从五官上看家族前代似有蒙古族血统。鲜卑族和蒙古族同宗同源,只是年代久远在唐初就融入汉族已无法考证。
Interread 发表评论于
这种敏感的题目要特别谨慎,不能在“海外”媒体说些没想好的话。
说一声 发表评论于
讲话本身很空洞,唱高调无实际内容,共产党的老一套。讲完该贪的贪该嫖的嫖,共产党干不出好事
三木匠 发表评论于
东一榔头,习一棒子---治国之道!
Interread 发表评论于
多维的,内部的。觉得这太草率。随便自己把这个党和政府扣上大汉族主义的帽子。做得很傻。是谁搞的这种不动脑子的文。这种事应该非常谨慎的,要有一贯性。
其实长期以来民族政策还是给了少数民族很多优惠政策。经济发展还有空间,可是那是经济本身的因素,以及自然的因素造成的。
美国老麦 发表评论于
"非我族类"..... 谁是你的族类? 为什么你要把人家归为“戎荻“呢??? 为什么就一定要于”华同“呢???这人脑袋非常狭隘。。。
A2015 发表评论于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 戎荻之志 未与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