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杀妻疑云:妻子偷情还是偷文件?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民国高级将领列传》中对张灵甫古城杀妻案是这样描述的:当张灵甫听说妻子有外遇之后,便向胡宗南请了假,带着一支手枪回家,到家之后对妻子说:“我有好长时间没吃过饺子了,你为我包一顿饺子吧。”待妻子刚蹲下去割韭菜时,即拔出手枪,对妻子后脑就是一枪。但

张灵甫手下刘光宇认为张当年杀妻并非因为怀疑妻子吴海兰有外遇而打翻醋罐子,而是发现吴擅自拿走了张的军事文件,却交代不出理由,因而张怀疑吴可能受人利用而怒火中烧,于是开枪将吴杀害。本文摘自《蒋介石王牌悍将张灵甫传》一书,作者钟子麟,团结出版社出版。


古城杀妻案的被告人张灵甫



入夜,南京城老虎桥的模范监狱内,寂静无声,犯人们已经熄灯入睡。长长的走道上,响起了狱卒“托托”的皮鞋声。沉重的脚步声一直走到一间特殊的号子前才停住,狱卒手中一管硕大的手电筒在黑暗中骤然亮起,向号子内已经睡下的囚犯们毫不客气地照了过去。

这是一间关押特殊犯人的号子,里面全是名字已经打入另册等候处决的死囚。雪亮的光柱引起囚犯们的一阵骚动。这些死囚知道,监狱内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但凡行将处决某个囚犯,狱卒通常会在前一个晚上来死囚号子巡视,并特地打起手电,朝囚犯们的脸上一个一个扫过去,像是要验明正身,如果最后手电光长时间停留在某一个人的脸上,那就意味着这个倒霉的家伙第二天要上路了。

“每当这个时候最令我恼火。死就干脆死了,这个样子实在很没有尊严。”一个曾经在这个号子里呆过的死囚,在侥幸生还大约十年之后,对新婚妻子私下谈起了这段自己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这个在死囚号子里还奢谈尊严的人,就是因杀妻而获罪的张灵甫。

早在张灵甫中学还没毕业的时候,父亲张鸿恩就给他说了一门亲事,对象是邻村的姑娘邢凤英。邢凤英与张灵甫同年,是个勤劳朴实的乡村姑娘,只是她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目不识丁。张灵甫平素对父亲颇为孝顺,投身军旅后偶尔回家探亲,也曾与老父抵足而眠以示亲情,当时年少的他没有要公然违逆父亲的意思,不过他在外求学,对父亲自作主张为他说亲似乎并不心甘情愿。张灵甫后来离家,长年以来对邢凤英不相闻问。

一对没有感情基础、教育背景迥异的青年男女因父母之命而被撮合,在那个时代属司空见惯,许多时候在当事人之间酿出的却是一杯难饮的苦酒,甚至一些伟人们年轻时候也曾为此面临过尴尬,张邢两人的这类婚姻悲剧,也不脱特定时代的烙印。

张灵甫惹出命案的妻子吴海兰,是四川广元人,她的父亲在广元县城里是一个颇有名气的铜匠,家道小康。吴海兰在当地的女子学堂上过学,当年小县城里女孩子受过正规教育的很少见,吴海兰有文化又是个漂亮的川妹子,在广元这个小地方就比较引人注目,眼界也就高起来。

与一般花天酒地的国民党军官相比,张灵甫还是属于比较爱惜羽毛的,在私生活方面相当检点,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这倒是与他日后的上司王耀武颇为相似。张灵甫死后多年,留在大陆的原整编74师军官曾有人在有关的文史资料里发表过回忆文章,在提到张灵甫的为人时,多表示印象中他性格豪迈直爽,好附庸风雅但不好色,对部队里的风化事件惩罚极其严苛。有一次,他的师文工团团长拐带别人的妻子,被人告到他那里,他查实之后立即下令处死,而且是砍头示众,手段颇为血腥。

在平时这个冷血军人却俨然儒将一个,他闲暇时喜欢在营中里看古书、练书法、填词作赋,业余爱好收集古玩字画、摄影、养花弄草,似乎仍保留着当年北大历史系书生的遗风,与一般人从文艺作品里得来的张灵甫形象很不一样。不过张灵甫毕竟是个职业军人,他的另一个爱好则与风雅完全无关了。张灵甫喜好马术,他的骑术高超在军中是出了名的。有一次,胡宗南的第1师新得了一批战马,其中有一匹马性情特别暴烈,谁都不让上身,有人就把张灵甫找了去,他拉起缰绳三跨两骑就把那马制服了。他不但爱骑马,还爱马成癖,几乎把马当宠物一样饲养,后来当了军长师长,还三天两头往马厩跑,亲自督促豢养之事。在他当团长的时候,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次,他的一匹爱马得了肺炎,兽医束手无策,张灵甫见爱马痛苦喘息卧以待毙,他陪伴在旁伤心不已,竟然手抚马鬃情不自禁潸然泪下,据说那匹马也对着主人涕泪涔涔,一人一马,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在军中传为异谈。

张灵甫那时才年届而立,看书写字玩马,不见得就是愿意清心寡欲,只是军中本是男人的世界,战争岁月又行踪不定,加上他性格内向不苟言笑,总是令人望而生畏,即使有女人,人家也不敢对他抛媚眼。朋友看在眼里,知道他老家的一段婚姻名存实亡,就有好事者为他撮合新人。

有军官朋友向他介绍了吴海兰。吴海兰年轻有文化又长得如花似玉,张灵甫见了很是满意,而女学生吴海兰一见这位年轻的中央军团长英俊潇洒,玉树临风,也不免动了春心。你有情我有意,两人很快就坠入了爱河,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张灵甫是个军人脾气,办事讲究速战速决,再说部队随时都有可能开拔,没那么多花前月下的酸讲究,没过多久,他就与吴海兰在广元拜堂成亲,这算是他的第一次新式婚姻,时间大约在1933年冬。

本来张灵甫娶了吴海兰之后,两个人的婚姻还是相当美满幸福的。吴海兰长相漂亮,贤惠能干,这个四川妹子还能像北方人那样擀得一手好面,张灵甫是西北人,喜食面食,吴海兰的手艺很对他的胃口。小夫妻俩琴瑟和鸣,感情笃深,不久女儿张云芳也出世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军中的朋友同僚都很羡慕。

既然是一对恩爱的欢喜鸳鸯,张灵甫怎么会冲冠一怒杀红颜呢?

关于张灵甫杀妻一案,坊间流传着多个版本,但基本的情节是差不多的:张灵甫误信谣言,怀疑爱妻不忠,因而醋劲大发,不问青红皂白拔枪怒射,酿成了轰动西安的“团长古城杀妻案”。

在这些众多版本故事的作者中,大概唯有吴戾天是唯一与张灵甫有过接触者。吴戾天,本名吴鸢,早年是王耀武的副官,抗战时在74军军部任职,解放战争时期随王耀武去了山东,在第二绥靖区任职。1984年,他在陕西省的文史资料上发表了《我所知道的张灵甫》一文,其中谈到了他所听说的关于杀妻一案的传闻。

吴戾天在文中写道:

“1935年红军到达西北后,第一军跟踪尾随与红军对垒。第一军的眷属,都住在西安,张妻带着孩子(不满三岁)和其他军官眷属住在一起,他在前线忽然得知妻有外遇的信息,就借春节假期来到西安,挚妻儿回户县省亲。除夕之夜命妻到后院菜地割韭菜做饺子,正当其妻弯腰割韭菜时,他陶出手枪,从背后将妻击毙(一说这次事件,是张的同事杨团长开玩笑酿成的,这团长到西安探亲,回到部队后与张在闲谈中,谈到西安家属情况时,说有一天看到张妻与一男性逛街,张本性多疑而残忍,就信以为真,致酿成人命)。”吴戾天(吴鸢)《我所知道的张灵甫》(《陕西省文史资料选辑第17辑》1984年9月)。吴鸢在抗战期间任职74军军部,他对张灵甫过去的了解,应来自于同事间的传闻,故此文对张灵甫的籍贯、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内情和妻儿情况等记述多有不实讹误。

因上文作者曾经与张灵甫在同一个部队共过事,他所听到的这个传言为不少作者所采信,相信也成了后来别人撰写该事件的蓝本。

《民国高级将领列传》中的《张灵甫》一章,对这一事件是这样描述的:

“但是,张灵甫是一个非常冷酷寡情的人,其醋劲在同事中出了名。一天,张灵甫见一位同事探亲返部队,便问:“你可看见我的太太?”这位同事打趣地说:“看见啦,在电影院门口,你太太穿着旗袍。还有一位小伙子,西装革履的俩人可亲热哩。”张灵甫是一个遇事很认真的人,听说妻子“不贞”,气得连话也说不出来,一连几天闷闷不乐,脾气变得越来越粗暴,见谁骂谁。他认为这是难以容忍的耻辱。但直接提出离婚,又怕成为同事们的笑柄。后来,他向胡宗南请了假,带着一支手枪回家,极力克制自己的感情,对妻子说:“我有好长时间没吃过饺子了,你为我包一顿饺子吧。”妻子听后便爽快地到菜地割韭菜。张灵甫便尾随在后,待妻子刚蹲下去割韭菜时,即拔出手枪,对妻子后脑就是一枪,妻子一头栽倒在地。他枪杀妻子后,既没声张,也不掩埋尸体,就返回部队。”南昌陆军学院编《民国高级将领列传》(第五集)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11月。

上述情节,显然也是脱胎于吴戾天的版本,只是情节演绎得更富于戏剧性。

张灵甫在1935年冬请假离队确有其事,至于蓄意带枪回去杀妻之说,则是想当然的讹传。在他请假的时候,情况尚一切如常,当时他只是从松潘高原下来后回家去休假探亲而已。

由于一直在前线奔波与红军作战,张灵甫把妻女安置在了西安,吴海兰当时借住在张灵甫的堂兄大哥张德甫的家中,位于西安莲寿27号,那是一座前后两进的大院子,张德甫家住后院,前院的邻居是一对李氏姐妹。

当张灵甫回老家探亲时,他先到了西安堂兄家里,和吴海兰一起小住几日。小别胜似新婚,开始的时候,小夫妻俩形影不离,白天一起逛街吃饭,晚上一同出去看戏,很是快乐甜蜜。

“五叔父回西安后,就住在我伯父家里。那时他回来和吴海兰的关系很不错的,他们经常出去玩得很开心,还带我一同去易俗社看过戏呢,我还记得那晚看的戏叫《韩宝英》,戏文讲的是韩宝英救石达开的故事。”张灵甫的侄子张居正当时十多岁,正在西安读小学,他还清晰记得案发前后几天所发生的事:“有一天晚上,他们夫妻俩不知为什么事发生了争吵,五叔父在发脾气,我伯父就出来调解。第二天,五叔父与吴海兰一起回乡下老家,后来便发生了悲剧。事情发生的第二天,他就回到西安我们的住处,记得那天我出门上学,在半路上还遇见了他,他只身一人往家里走。回到家后,他把吴海兰的衣物付之一炬,后来我伯父将他训斥了一通。”张居正先生2004年3月对笔者采访的书面回复。

张灵甫回乡下老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笔者曾向张灵甫的长子张居礼求证上面文章所描述的情节。

张居礼先生说:“这件事发生时我还没有出生,我所知道的情况是听我母亲(笔者注:指邢凤英)说的。据我所知,他们两人(笔者注:指张灵甫和吴海兰)当时在家里的后院谈话,不在菜地里。我母亲就在现场不远处,但并不知道两人在谈些什么。后来就听到一声枪响,我母亲大惊失色,吓得掉头就跑,也没顾得看清是怎么回事。因为事发突然,我母亲虽然在现场,但也不太清楚当时的状况和开枪的原因。至于不在场的外人传说,我不便评论。所谓割韭菜包饺子,显然是在编故事了。事情发生在冬天,大冬天的陕西,那块地里会长韭菜?”他接着补充道:“说实话,有些事情就是人家在这么传说了,其实究竟为什么开的枪,有什么内情,现在很难说得清楚。”2003年10月笔者对张居礼先生的电话采访。

看来只有张灵甫自己才能说清楚了。此案发生十年之后,他的最后一任夫人王玉龄听说了这桩案子,当时年仅十八岁的王玉龄竟然傻乎乎地去问丈夫:“要是我在外面乱交男朋友,你会怎么处置我?”

张灵甫被天真的新婚妻子触及早年的伤心事,哭笑不得,只是看着她摇头苦笑,没有说话。

“我当时真的很幼稚。”王玉龄说:“我还对他说:‘我要是真的出了这种事,随你怎么处置,我们家人是不会去告你的。’他不解释,只是沉默地拥抱我。后来才告诉我说:‘是她拿了我的东西,我问她又死不开口。事发前晚,我们已经发生过争执,我心里很不痛快。第二天带着孩子坐马车回长安乡下。从西安回家的路上,总会经过我母亲的坟地,她知道我每次回家都要在那里下车,在母亲的坟前祭拜过后再回家,以前她都会跟我一同下车,那天她拒绝了,我当然很生气。回到家查问她一些事也不答话,那我就火更大了……’”2003年12月笔者与王玉龄女士的访谈。

至今为止,这大概是我们能够从当事人最亲近的人处,得知他亲口对此事说过的唯一只言片语。

张灵甫无意再说下去,也没有解释吴海兰到底拿了他的什么东西,以致他大光其火。直到张灵甫死后多年,当年与他私交甚笃,曾经长期在他手下任职的刘光宇与王玉龄偶然谈到此事,开口就是惊人的一句:“她偷了张灵甫的文件。”

刘光宇讲述的,是另一个鲜为人知的杀妻内幕。

原来,张灵甫当年并非因为怀疑吴海兰有外遇而打翻醋罐子,而是发现她擅自拿走了他的军事文件,却交代不出理由,因而怀疑妻子可能受人利用而怒火中烧。前面说过,当时胡宗南的部队一直在川陕一带与红四方面军激战,当地也有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活动,张灵甫疑神疑鬼,担心妻子可能沾了共产党的边,但在事情没搞清楚之前又不便声张,于是就暗地里向妻子盘查,不料吴海兰对此保持沉默,惹得他气急败坏,越发怀疑妻子背着他做了不可告人之事。此事若是换了别人,或许还有转寰的余地,偏偏刚从血肉横飞的前线回家的张灵甫,血管里还弥漫着随时会散发出来的杀戮的戾气,他的性格容又不得“背叛”二字,不能接受吴海兰有可能通共的嫌疑,对爱妻的“背叛”行为极为震怒,加上当天心头已经郁积了一股邪火,极度的自尊和冷血顿时膨胀到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地步,拔枪的瞬间,眼睛里已经没有曾经深爱的妻子,只有“赤党”的疑犯了。据2003年12月笔者与王玉龄女士的访谈。

吴海兰死在了丈夫的枪下。因为事涉通共之嫌,事发后张灵甫怕传出去有口难辩,便推说是感情纠葛。这是关于张灵甫杀妻案的另一个版本,也就是所谓张灵甫学吴起杀妻求将之说的由来。联系到后来张灵甫被轻判的事实,以及刘光宇和他的密切关系,此说似也不像空穴来风。

不过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张灵甫对吴海兰的怀疑并没有寻获确凿的证据。但是,死无对证,张灵甫悔之晚矣。

案发之后,张灵甫并没有马上回到第1师,仍然若无其事地住在西安堂兄的家里。一天,有人在《西安日报》上投书揭发张灵甫的杀妻事件,他读后很是恼火,便向在该报当编辑的亲戚打听作者的背景,得知此事原来与前院的李氏姐妹有关系。因为是前后院的邻居,吴海兰生前与李氏姐妹常有来往,关系相当不错,她的离奇失踪,引起了她们的怀疑,也打探到了一点风声。李氏姐妹中的妹妹李朝惠,当时在和杨虎城的机要秘书周藩伯谈恋爱,周藩伯经常在周末用车来接她出去玩。张灵甫一听,觉得事情不单纯,他自忖此事虽然冲着他来,或许后面还有其他来头,可能有人想利用此案打击中央军的声誉给蒋介石难堪。这一来,他便心知难掩人口,如果被人揪住不放,后果一定大为不妙。但是罪已铸成,一时间也无计可施,于是他决定先回部队避避风头,再作打算据张居正先生2004年3月对笔者采访的书面回复。



吴海兰被枪杀的事情传到了她的娘家四川广元,吴家的人悲痛欲绝,他们当然咽不下这口气,杀人偿命,自古就是这个道理,女儿冤死女婿枪下,凶手岂可逍遥法外?吴海兰的哥哥吴正有长途跋涉,气冲冲地从四川一路赶到陕西,打上张家的门来要人。张灵甫这时早已回了汉中的部队。找不到儿子就找老子,吴正有找上了张鸿恩。

张鸿恩是个本分实在的人,儿子儿媳妇回家来团圆,原本是一件令老人高兴的事情,谁知当天就在家里出了这等人命案子,盛怒之下的儿子过后一句话也不解释,铁青着脸扬长而去,害得老人在家心里七上八下。他明白这件事是自己的儿子理亏,无论儿媳妇有没有做错事,儿子拔枪杀人总是不对的。但是人死不能复活,儿子总归还是儿子,现在吴家的人找上门来了,做父亲的想息事宁人。张鸿恩拿出大把的现洋来好言慰抚吴正有,让他拿着做个路费,实际上算是对吴家的一点补偿,暗地里希望能够为儿子破财消灾。

银子收下了,吴正有的气可没平,他不甘心妹妹的一条命就这么打发了。于是,吴正有开始了艰难的上告历程。他先把状子递进了西安的地方法院,也曾到第1师的师部上告。但是人家收下状子之后,都没了下文。

吴正有在西安等了一段时间,没有获得任何消息,正不知如何是好,绝望之中突然想起妹妹生前参加过妇女协会,他就再次写了控告信,找到了西安的妇女协会。西安的女界得知此事,义愤填膺,加上报上原本已经揭露过这起案子,一时间舆论大哗,声称要为吴海兰讨个公道,严惩杀人凶手,中央军团长杀妻案一时在古城闹得沸沸扬扬。女界虽然吵吵嚷嚷,但是婆婆妈妈们也奈何不了军队,张灵甫依旧在胡宗南那里当他的团长,继续带兵操练。

吴正有正没奈何处,就在这个时候,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来到了西安,妇女协会的人趁机把吴正有的控告信转到了她的手里,希望上面能有人出面干预一下。于凤至接了状子,回到南京就把此事告诉了宋美龄。那时宋美龄正在和蒋介石一起积极鼓吹新生活运动,旨在改造社会道德与国民精神,一看状子,团长杀妻,不但有违社会道德,还明明触犯了国法,怎么能置之不理?于是她向蒋介石告了御状。

蒋介石一听有人告状,说自己的黄埔门生无理杀妻,非常生气,立刻吩咐下面将人送南京军事法庭查办。

胡宗南在西安接到了命令十分为难。吴正有的状子,胡宗南是知道的,胡宗南本人是复兴社的骨干分子,曾经庄重起誓要对蒋介石在新生活运动所提出的那些清教徒般的戒律身体力行,不能抽烟,不能喝酒,不能打牌,不能讨小老婆,如今自己手下的团长惹出这种人命案子来,令他觉得有失第1师的颜面。胡宗南虽然赏识张灵甫的军事才干,对他年轻气盛的鲁莽行为并不以为然。然而张灵甫打仗确实是很有一手,在第1师里是屈指可数的一员得力干将,胡宗南不忍心看着他年轻轻的就此毁了前程,张灵甫也可能以丢失文件为由为自己做过辩解,总之胡宗南当时就是护着张灵甫,拖着此事没办,还曾许诺来告状的吴正有,以收他入伍做副官为条件让他封口,但被吴拒绝了。现在蒋介石来了命令,胡宗南不敢再虚于委蛇了,他叫来了张灵甫,告诉他这下子娄子捅大了,现在案子已经闹到了南京,校长下了命令要把他押送南京法办。

张灵甫自知,自己仅凭一时的疑心就大发雷霆枪杀了吴海兰,追究起来没有真凭实据,总是罪责难逃,既然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不如索性把事情做得漂亮些,说起来男子汉大丈夫敢作敢当。于是他向胡宗南表示,事已至此,他也不想再让师长为难,自己遵命去南京投案服罪就是了。

胡宗南与张灵甫毕竟一个部队相处了六七年,对自己这个下属憨直的脾气还是比较了解的,知道他十分在乎自己的名声,既然表示愿意遵命服从,相信他一定言出必行。于是,胡宗南也不担心他会半路逃之夭夭,对张灵甫既不绑也不押,放心地让他自己一个人去南京投案自首。张灵甫十分感激胡宗南的信任,也信誓旦旦,表示先回家处理一点家事,不日即一定起程去南京负荆请罪。胡宗南二话没说,竟同意放他先回家去了。

虽然嘴上豪气万丈,一想到自己因获罪而前功尽弃,原本大好的前程化为乌有,前途又是凶多吉少,张灵甫回家途中难免一路闷闷不乐。人在落魄的时候,身边家人的慰藉就显得弥足珍贵。

张灵甫一进家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邢凤英正一手抱着已经从奶妈家送到乡下的女儿云芳,一手持勺耐心和蔼地喂小女孩吃饭。

此情此景,令相当大男人主义的张灵甫心里有一种刹那间的触动。眼前的这位村姑,自己从来对她不闻不问,她一直默默承受着他的冷落,替他在家照顾老父,甚至还为他悉心照顾他与别人结婚所生的孩子。面对如此温良宽厚的女子,张灵甫饶是铁石心肠,也不免生出几许感动和歉疚。2003年12月笔者与王玉龄女士的访谈,张灵甫曾经对王玉龄提及他当时回家时的这段感受。

张灵甫把自己要到南京去投案的事告诉了家人,将历年来的私蓄全都留给了家里,在家盘桓数日之后,便只带着几套换洗衣服上路了,连盘缠也没多拿,说是一路上自己可以卖字为生。

从陕西到南京路途遥远,中间还要倒几次车。张灵甫独自一人离家,也没人管他的去向,他一路走走停停,半路上见所带盘缠用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卖起字来。他的字写得越大越见功力,字体工整苍劲,写的对联条幅还真有人来买,就这样信笔游蛇,竟让他一路赚到了盘缠到达南京。他也果然没有食言,径自去军法处自投罗网,被拘押于老虎桥模范监狱。

案子审完了,起先初审内定是要判处张灵甫死刑的,连名字也被打上了红勾,择期待决。

偏偏祸不单行,在被判处死刑之际,他又在狱中染上了疟疾,几乎奄奄一息。张灵甫赔了夫人又折了前程,在多重打击之下,他心灰意冷起来,反正枪毙也是死,病重也是在等死,他绝望地破罐子破摔,连申诉也放弃了,但求一死了之。

在张灵甫刚收押的时候,模范监狱的典狱长就和他的关系不错,有时两人天南地北的还聊得颇为投缘。典狱长当然知道一些张灵甫的案情,当张灵甫被初定极刑之后,他对张的处境表示惋惜和同情,并竭力为张灵甫打气道:“这件案子的情况应该还有斡旋的余地,蝼蚁尚且惜命,你就此放弃未免可惜。”典狱长还悉心安排狱医为张灵甫治病。也许是命不该绝,张灵甫凭着年轻力壮的原始本钱,不久之后居然起死回生,战胜了病魔,于是他又重新燃起了求生的欲望,听从典狱长的劝说,向军事法庭递交了申诉书。2003年12月笔者与王玉龄女士的访谈,张灵甫曾向王玉龄讲述过自己的狱中经历。现在自然无法知道他找了什么借口为自己辩解,但是法庭显然接受了他的申辩,因为对他的原判并没有被执行。

在等待案件复审期间,张灵甫闲来无事,在狱内也就是看看书练练字,而且在这段时间里润笔颇多,有人要是喜欢,他就随手送人,坊间甚至有传言,说当年南京夫子庙一带有不少店铺的招牌,就出自他的手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张灵甫在狱中反倒有得是时间面壁思过,修身养性,一场牢狱之灾,使得他以往心浮气躁的性子得以修练得沉稳了许多,以后很少再乱发脾气。友人来信慰问,张灵甫回函自嘲曰:“为杀妻室做楚囚”。

写字看书不过是打发时间,坐牢的心情总是落寞的。不过这期间家里传来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好消息,张灵甫走后不久,邢凤英发现自己怀孕了,十月怀胎生下了一个男婴,这是张灵甫的第一个儿子。

随着儿子的出世,张灵甫似乎时来运转,没过多久,他竟然被赦罪释放了。据他家人的回忆,之前南京曾派人去西安调查过张灵甫的情况,来人一走就爆发了西安事变,之后张灵甫便获释回到了西安。也就是说,张灵甫的获释,并不是一般认为由于抗战爆发而与其他戴罪军人一起获得政府大赦,而是在1937年初就被释放了。

几十年后,我们看到了对此事的一些评述,有人很肯定地判断说,是蒋介石徇私枉法,偷偷放跑了心腹爱将;也有人言之灼灼,说是胡宗南或是王耀武在蒋介石面前替张灵甫说情:“张钟麟这个人,打仗很有本事,不如把他放出来,让他戴罪立功吧。”于是蒋介石顺水推舟,嘱咐张灵甫出去之后好好做人,把他秘密释放了。由于张灵甫后来的确受到蒋介石的宠爱,这些说法似乎有后事得以佐证,不少人深信不疑。

事实上,这时的张灵甫资历尚浅,在蒋介石的心目中根本还排不上号,他真正出道获得蒋介石的青睐,还是在八年抗战的岁月。更何况,当时蒋介石攘外安内正忙得焦头烂额,还因为亲临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加紧剿灭陕北的红军,而被张杨扣留逼其抗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说蒋介石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有工夫亲自为一个小团长特别费周折去法外施恩,在道德评判上固然可以给他加一点负分,却并无依据。至于说胡宗南、王耀武等黄埔学长联名担保说情,则还在情理之中。

可是,杀人偿命总是国法,即使张灵甫属自首有从宽情节,凭什么从宽到只关了不到一年就释放了呢?当事人没有留下任何解释,按照常理,作为情杀案的凶手,服刑不满一年就获特赦关照的机会不会太高,如果从刘光宇讲述的情节去推敲内情,也许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合理的答案:张灵甫很可能在狱中写的申诉书中,辩称怀疑妻子窃取他的军事文件有通共之嫌,故怒而杀之。如此,他被上峰认为是冲动之下“大义灭亲”之举,属情有可原,因而对他网开一面也就顺理成章了。



张灵甫出狱之后,在老家呆了没几天又回到了西安,为了表示从新开始新的生活,他把自己的名与字对换了一下,从此他就名叫张灵甫,字钟麟。

来到西安,他开始落实两件事:一是复职,二是娶妻。

西安是他的老家,同学朋友众多,其中黄埔同学也不少,找个军职对他来说不算太难。当时杨虎城部的警备第3旅旅长王竣是张灵甫在黄埔军校的三期学长,他竭力游说张灵甫投到杨虎城的麾下,许诺说可以保他做副旅长。张灵甫黄埔毕业后就一直在中央军的部队任职,而且是号称“天下第一师”的胡宗南的正宗嫡系,要他放下身段到地方杂牌军里混差事,他才不愿意,再说这时西安事变刚刚尘埃落定,在张灵甫这个对蒋介石忠诚不二的黄埔生眼里,杨虎城根本就是大逆不道的叛将,岂有卖身投靠之理。虽然张灵甫不领情,王竣却对他依然有笼络之意,在张灵甫再婚之际,王竣还亲自送来了二百大洋作为贺礼,但是张灵甫对王竣邀请入伙的好意却坚辞不受。

张灵甫这一次的再婚妻子,是出生西安名门的高艳玉。高家在西安是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据说祖上曾经是前清的状元,官拜翰林,高家大院是当时西安北院门最好最阔气的院楼,院子里还有自家的戏台子。张灵甫在西安没有置过自己的房产,婚后就迁居高家。这桩婚事的介绍人,正是张灵甫以前在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恩师韩兆鄂。

说到这件婚事,之前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小插曲。

在韩兆鄂往高家替张灵甫做媒的时候,高家还同时收到另一名候选女婿的求婚。巧的是,这一位也是一个陕西人,也在中央军嫡系部队任职上校团长,还也是黄埔四期毕业,这个人居然就是张灵甫的同学加朋友胡琏胡琏,陕西华县人,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曾任蒋介石嫡系部队第18军军长,第十二兵团副司令。1949年去台湾后,担任过金门防卫军司令、陆军副总司令及“总统府”战略顾问,并晋升为一级陆军上将。听起来这两个候选女婿条件不相上下,高母比一比媒人送来的相亲照片,这位未来的丈母娘当场就替女儿拍了板,她相中了照片上西装革履英俊倜傥的张灵甫,把其貌不扬的胡琏淘汰出局。这件相亲撞车的事大约纯属巧合,倒是没听说张胡两人存下什么芥蒂,而且之后同乡同学的交情还不浅。

婚姻大事是解决了,张灵甫的军职还是悬而未决。第1军第1师于1936年秋扩编为第1军。是他的老巢,一开始他仍有意回到老部队去,于是给胡宗南写信打探口气。不知是胡宗南还在对他所惹的麻烦耿耿于怀,还是由于别的原因,张灵甫的信如石沉大海。张居正先生2004年3月对笔者采访的书面回复。

胡宗南居然不念旧情没有反应,这点出乎张灵甫的意料,他是个个性极强恃才傲物的人,纵使有求于人,要他低三下四去贴别人的冷脸,还是不屑于委屈自己的。张灵甫与胡宗南的上下级关系就此划下了句号,他与胡宗南也从此有了隔阂。其实,他倒是应该感谢胡宗南没有热烈欢迎他回第1军去的,否则的话,八年抗战他大半时间只好跟着胡宗南军事集团蹲在大西北看后院,而没有机会在抗日战争的战场上与日寇正面厮杀为国立功,更没有机会伴随着他的部队,在抗日战场上一步一步成长为令日军闻风丧胆的抗日铁军,那他的军旅生涯中最风光的部分,就会黯然失色。

1937年的春天,张灵甫的军事生涯出现了转机。

新婚伊始,张灵甫住在岳家气派的豪门大院里,本应与名门闺秀的妻子快乐地共享两人世界,但是这个新郎却心不在焉。家庭从来不是张灵甫心目中的重点,自从投笔从戎以来,他几乎常年以部队为家,家庭在他心中的位置远不及枪林弹雨的战场。本来他一手如意一手算盘,结婚娶妻,然后重返第1军,再去打出一番事业来东山再起,现在计划只实现了一半,太太是有了,第1军看来竟是回不去,杨虎城的警备旅又根本不予考虑,那他还能往哪儿去呢?张灵甫也有虎落平阳的时候,他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就在这一筹莫展之际,张灵甫想起在汉中的一个人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张灵甫以前驻防的汉中一带,营盘还在,部队换了,这支部队的带兵官是张灵甫的老熟人。事也凑巧,这时从汉中刚好传来一个好消息:汉中的部队扩编了,正在招兵买马。张灵甫怦然心动。

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BananaeEggs 发表评论于
樓下在自說自話,世界上唯一的,正統的中國,是中華民國,反共愛國完全合情,合理,合法。 外交上承認,只是應國際政治貿易的須要,在老百姓層次,用中華民國?照,全世界國家的出入境官員,都樂意在這?照上蓋官章認可。 中國大陸人民,連最起碼的人權尊嚴都沒有,所以臺灣人?於和中國人劃上等號。
CH1034 发表评论于
又一个国民党的无良上将。
mmf 发表评论于
前一陣子不是拍卖了一批張学良飞行员保存的原始文件,毛周愿意奉張做领导,要求張先杀蒋、打内战、联俄。抗日都排在最后面了。
chinomango 发表评论于
反共就是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世界上只承认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中央政府,就是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其它的团体能整体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名望。反共,就是反政府反华。当然,你可以说反共不反中国人民,像鼓动美国制裁中国政府,如何能不伤害到人民?
张灵甫抗战有功,内战有罪。成王败寇,向来如此。蒋是内战战犯,由4-12开始,屠杀同盟的共产党人,杀人家的老婆,孩子。张灵甫被捕后,为小战士私下枪决,因违反俘虏政策只好说他是自杀。杀妻美化成杀共谍,无耻到这种地步还是人吗?到台湾后杀的十四岁的女中学生,不也说是共谍?
国民政府流串到台湾后,在台湾都保证不了执政权,能否代表台湾都成问题。民进党一帮混混,从未有人想代表中华。
革命党由武装暴动推翻清帝,国民政府在抗战前一直没有统一过,蒋借刀杀人借日军灭掉地方军阀,但大家也只是为抗战暂时摒弃己见而已。
wzis1 发表评论于
共产党在敌后能发展到解放战争时上百万的力量,在抗日时期,给日本鬼子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当年的毛选中确实有共产党要在那个时期借机发展壮大自己,但若把那说成是不抗日,也不对:若共产党不在那时借机发展壮大,仅靠长征后留下的那点人去全力抗日,那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肯定不会比在敌后发展后,能拖住几十万的日军,对抗日的作用来得大。
CatcherInTheRye 发表评论于
杀妻的真正原因应该是吃醋或他有了外遇。偷文件应该是他上述死刑的版本。
四野2 发表评论于
张灵甫是只什么鸟大家都清楚了。 用不着描了。 越描这幕后人的用心就越暴露无遗。
5AGDG 发表评论于
张灵甫杀了老婆又杀了日本人,总比常委康师傅只杀老婆强吧?
vxmon 发表评论于
哪是历史,那是演义
Bodd 发表评论于
下面几个表面反共其实骨子里反华的卑劣之徒,处处都少不了你们的拙劣表演,真是让人恶心至极。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文学城竟充满这样的污秽。如果不能重回清静,看来我以后还是少来为好。

titaniumsub 发表评论于
张灵甫的现任妻子跟孩子现在也通共,跟共党一起出席抗战纪念啊,这里的国府难民们,谁去帮张灵甫再把他的现妻给处决了,以表节烈啊?
leslieking 发表评论于
挺多的纪实文学,还有啊?
空空旷旷 发表评论于
见过不要--脸的,没有见过这样不要--脸的作者!胡编乱造到这种程度!而且是漏洞百出!
heaven_俄67 发表评论于
土共是否抗日了?
证据一:美国人费正清编的剑桥中国史,里面有中共武装消灭日伪军数目。
证据二:小鬼子华北与中共武装打了几年的华北治安战。(也即是我们熟悉的敌后武工队的故事由来)
证据三:日本侵华照片有:日寇战车上挂着:只打共产党的横幅!
抗日三阶段是国共双方共识,各阶段其主要作用的武装力量有所不同,三个阶段各自重心不同。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正面破灭了日寇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企图。(共计1年时间)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军没有什么动作,主要是中共武装在华北敌后的抵抗,即华北治安战。(共计5年时间)敌后战场抗击了60%的日军和所有伪军,正面战场牵制40%日军。
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中国正面战场却遭受了抗战以来最惨痛的豫湘桂战役大溃败。而中共军队则取得歼敌23万的成果。当然,最根本扭转战局的是苏军攻进东北,打败关东军和美国2颗原子弹,最终促使日本投降。


MovingTarget 发表评论于
如果朱毛通敌会有平型关,百团大战?日本人会扫荡?委员长会派粮饷?
你的日本人的证据能大过我说的任何一个证据吗?
needtime 发表评论于
这个是有了小三, 杀妻的吧。

弄那些理由都站不着脚! 回到了老家,能把保姆都上了的人,操守能好到哪里啊? 弄出了孩子,也不娶人家,再找个富贵家女子,弄个面子上结婚。

啥名将,又管理下属很严, 都是表面做作而已。

一个在前线的军人, 家里怎么会有文件了? 真妈的忽悠!
aac 发表评论于
抗日的是国军,全世界除了中国大陆都承认。 中国大陆历史教科书到九十年代才改,才肯定了国民党抗日。至于共党,日本人的记录里头有大量的证据证据证明共党通敌。
heaven_俄67 发表评论于
摘自铁血社区博文:
网络上现在流传一段话,说:毛泽东在1937年的洛川会议上提出一段颇为无耻的言辞,即“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发展,十分宣传”。有好事者甚至信誓旦旦的声称在《毛选》1967年版中有记载。
第一手证据当然应当是洛川会议的原始记录,但由于未解密无处查找该记录。看来某些质疑未尝没有道理。既然没有第一手资料,那么是否应当寻求一些旁证呢?
旁证一:1、古屋奎二在《蒋总统密录》中记载:1937年9月26日,毛泽东曾对八路军发出下列指示:“中日战争是本党发展的绝好机会,我们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七分发展,两分应付,一分抗日。”(第11分册,台北:中央日报社,1977年版,P117)。(古屋奎二的传记并不能属于第一手材料,且并未记载该说法从何而来,因此从历史考据的角度来说,可靠性不足取;)
旁证二:2.2、奥.鲍里索夫(前苏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高级官员罗满宁)在《苏中关系(1945 一1980)》披露:毛在抗战初期要求中共和八路军“用一分力量和日本斗,用二分力量来和国民党斗,用七分力量来发展自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年版,P100)。(罗满宁的说法倒是一个有价值的参考,不过该书编写时期中苏仍处于关系冷淡时期,这一历史时期存在特定性,对单方面的说法尚需要其他佐证;)
旁证三:3.3、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公布了一份《李法卿谈话稿》,李法卿为杨成武部一个骑兵连的支部书记。谈话稿称:内称从延安出动时毛、朱等曾召集训话,指示中日战争为本党发展之绝好机会,我们的决策是七分发展,二分应付,一分抗日。具体策略可分三个阶段,战争初期……,相持阶段……,进入华中地区以后……。(李法卿谈话稿倒应该算是一手材料,但就有关专家学者研判,一则该说法并无其他史料可供佐证,二则就材料本身来说,李在谈话中并未明确提及该言论出自何人,对其内容也仅仅说是“大意谓”,当时的实际说法并不能做出具体的判定。)
那么,从另一个角度入手,1967年版《毛选》中有这段话么?
找到两套齐全的《毛选》,一套是红皮1967年版,一套则是白皮的1966年版(因为担心可能是有人将版本记错,多找一套)。毛泽东抗战时期讲话主要记录于第二册、第三册,而1937年洛川会议前后的讲话、文章都在第二册中,鄙人两套书前后均细细读了一遍,到底也没能找到这段话。也就是说,要么是原说法提供者提供的版本是错误的,要么则该说法是错误的、无中生有的。
倒是国民党在抗战期间公布的其他一些材料或许可以提供一些旁证,例如杨奎松先生提及的张浩一书。但这些材料都不能证实1937年毛在洛川会议上提出了这一言论,至多只能证明中共在1940年后另有想法。
事实上,国民党内部也并未完全将此作为固定认知,如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陈永发著《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上部,P329-367,重点叙述抗战中中共所作贡献。而其虽然有“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扩大”的小标题,但却是打了个问号的。显然,陈先生大约也没有能找到这一说法的最原始档案。
综上所述,本人窃以为,“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发展,十分宣传”的说法在目前没有其他新材料发现的情况下,是不宜轻易认定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第一手资料的确认。而第一手资料的确认,或者应当来自于中共洛川会议原始记录的解密,或者应当从国民党大溪资料原始档案中寻找。因为国民党当年派遣入延安的特工人员并不少,也曾经收集了大量中共秘密文件并予以公布,曾给中共造成不少麻烦。此外,如张国焘等叛出中共的重要领导人的回忆如果有此方面材料,也可作为重要证据。但目前本人能够找到的公开材料中,两者都没有更多的透露资料来源。











MovingTarget 发表评论于
@xingxing
都是一面之辞啦。国共互相抹黑是双方文宣的一部分。只不过双方近年以不同的方式淡化了这种文宣。国民党自顾不暇,中共已经不是头号敌人,而共产党为统一而向国民党示好。
在我看来,国共都抗日也都各有自私的小算盘。只是国民党是合法政府,主导正面战场,自然牺牲更大。
本来一件很容易通过人性来理解的情形,如果有政治洁癖的话难免有被欺骗的感觉。但是政治不是历来如此么?
雪夜读书 发表评论于
共产党的将领里面有几个在抗日时候的战功能超过张灵甫的?
TheJudge 发表评论于
This is made up story. There are a lot of shameless people trying to re-write history. Why do they do this? Well, they try to make Zhang look like a better person.
This story is still not good enough. Why not making up something like: his wife was a Japanese spy & Zhang found out, so he killed her. That would really make him a anti Japanese hero. Just ignore this kind of bs stuff. These people have no shame.
xingxing1 发表评论于

朋友一家最近去台湾玩。回来以后讲在台湾的几个博物馆/纪念馆里看到许多抗日战争期间国军如何积极抗日的实物展和介绍。如果真是这样,那和我们在校期间政治课上学到的东东还是有差别的。那时我们学的是共产党积极抗日,国民党在抗日胜利以后下山摘桃。难道说老师说反了不成? :-)

再加上网上那没有定论的毛所说的 “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发展”,令人对当时谁真正抗日更添几分疑虑。
xingxing1 发表评论于

朋友一家最近去台湾玩。回来以后讲在台湾的几个博物馆/纪念馆里看到许多抗日战争期间国军如何积极抗日的实物展和介绍。如果真是这样,那和我们在校期间政治课上学到的东东还是有差别的。那时我们学的是共产党积极抗日,国民党在抗日胜利以后下山摘桃。难道说老师说反了不成? :-)

再加上网上那没有定论的毛所说的 “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发展”,令人对当时谁真正抗日更添几分疑虑。
xingxing1 发表评论于

朋友一家最近去台湾玩。回来以后讲在台湾的几个博物馆/纪念馆里看到许多抗日战争期间国军如何积极抗日的实物展和介绍。如果真是这样,那和我们在校期间政治课上学到的东东还是有差别的。那时我们学的是共产党积极抗日,国民党在抗日胜利以后下山摘桃。难道说老师说反了不成? :-)

再加上网上那没有定论的毛所说的 “一分抗日,二分应付,七分发展”,令人对当时谁真正抗日更添几分疑虑。
姚言 发表评论于
张灵甫在前线杀敌,难道托人把作战文件运回家,让他妻子偷,再赶回来杀掉他妻子。故事妙啊,妙啊!
KkQq 发表评论于
怎么可能偷文件, 这谎撒的, 国民党都不相信
bobby41 发表评论于
身为小小团长,猖狂到开枪杀妻。
说有文件被妻子拿走,他不和妻子住一起,作为团长只有接受及时的命令,不可能有什么重要文件放家里,如果有也是一般军队中公开的东西。共产党都有的。有这说法,只说明他人格低下
不要为一个猖狂到开枪杀妻的人张帜了
小道小息 发表评论于
看来看去,他就是个传说。 哈---哈---哈---
酷太酷妈 发表评论于

以前和一90多岁的老太聊天,她是离休的中共副省级干部,她已去世的老头原是中共省级干部。当时她说,三反五反太过分太残酷了,抗日主要都是国民党的事儿,现在想来都是造孽。也听老老辈谈及过抗日时的南昌战役,长沙战役,那可是惨烈之至,那都是国民党的军队和当地的人民在作战,成功了抵御日本鬼子。当时还不知道张将军是在南昌战役里受的重伤。 可歌可泣的人物啊。


俄67你真是鲜颜寡耻。把你比作臭阴沟里的耗子都抬举了你。
titaniumsub 发表评论于
这种头脑简单的人,没资格当高级指挥官
titaniumsub 发表评论于
张灵甫能头脑一热杀妻,难怪后来头脑一热,葬送74师王牌军
蓝靛厂 发表评论于
上柱国张居正居然是张帅哥的侄子
csru 发表评论于
共产党能厚葬他,难道不正是因为敬佩他的为人、功勋?? 你说呢,楼下的恶心67??
黑夜道士 发表评论于
日军第106师团所属145联队就是硫磺岛之虎

战后一年,国军视察战场发现遍地子弹壳,刺刀鞘和钢盔,其中一把刺刀鞘上竟然有16个子弹孔,可见当时战场上弹雨密集程度。

第74军虽然是国军精锐,但是其他装备并不好,士兵除极少数是中正式步枪,大部分都是老式汉阳造双筒步枪,轻重机枪也很少,一个团只有2,3挺重机枪和1个迫击炮排,一个师才有3门老式山炮。能顶住日军第106师团数十次冲击,绝对是难能可贵,牺牲巨大。

要知道,这个第106师团的一个步兵第145联队,日后就是著名的硫磺岛战役,日军参战唯一正规步兵联队,其以极少量弹药,即在元山机场大战美军海陆空军连续攻击20多天,在美军战列舰巨炮抵近轰击下,仍然杀伤上万美军,赢得硫磺岛之虎的美名。

南昌日军出动最强装甲炮兵力量张灵甫重伤

1939年3月,张灵甫率领第153旅随第74军参加南昌会战,亲自率队冲杀,左腿中弹骨折。

1941年3月,日军在中国关内最强野战军团第11军出动第34师团,第33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0旅团出击上高国军第19集团军,以巩固南昌外围。国军为日军准备下口袋阵,这里的口袋底部和反包围主力正是第74军。


张灵甫肖像照。

张灵甫作为副师长参加抗战最精彩战役上高战役

此时的张灵甫为第74军第58师副师长。战役爆发后,日军第34师团遭到第74军第57,58师猛烈打击,随后被中国军队合围在东西15公里,南北5公里范围内。第74军明冲暗袭,反复冲击,在各地野战医院,有的官兵身受六处,七处刀伤,可见当时白刃战之激烈。

日军第33师团拼命突进掩护被围日军突破,在日军撤退过程中,第74军发起猛烈追击战,给予日军以重创。此战对日军影响极大,直接导致,日军第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被免职,由陆军省次官阿南惟畿接替。

为庆祝上高战役胜利,长沙和重庆都举行了盛大祝捷会。第19集团军司令罗卓英对第74军高级官佐训词中说:“现在抗战时期,我敢大胆的说,第74军是抗战的铁军,第74军自参加抗战以来,屡战屡胜,愈战愈强,希望再接再厉,永远保持铁军威名,建立更大战功。”

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称赞:“上高会战,是抗战四年来最精彩之战。”,也是台儿庄战役以后,中国军队的第2次大捷,第74军获得飞虎旗一面。张灵甫作为第74军一位主要军官,副师长,也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因为第58师正是与友军第57师担任口袋阵底部,还是最后反击战正面反击主力。
黑夜道士 发表评论于
相关新闻:

少将:拔高张灵甫认识错乱

张灵甫遗骨被曝埋在一处羊圈

何为抗日名将?多次参加大会战将领皆可

怎么评定谁是抗日名将?是论勋章多寡?级别高低?还是论歼敌数字?好像都不够客观,就如同一场足球比赛,谁是场上最大功臣?如果只有进球的前锋才算的话,那么辛辛苦苦传球,并且拉开空挡的中场,拼命拦截的后卫该怎么说?

平心而论,只要参加过抗战,多次亲身参加或参与策划过大会战,或发起过著名战斗的师级及以上军官都可以称之为抗日名将。至于具体排名,不过是网友们个人好恶,也许颜值高一些,故事多一点,性格突出的将军占些优势,所以尽管王耀武个人能力强于张灵甫,但其受欢迎程度却不远如张。也许是网友喜欢张灵甫那种勇于进攻,敢于突进的作战风格,而这种风格也是抗战中所欠缺的。

1937年8月16日,第51师从陕西座火车赶到被赞誉为“一天埋葬一个师的大熔炉上海战场”。第51师在罗店与日军大战近3个月,一战成名,8月30日,军政部下令,第51,第58师合编为第74军,从此74军诞生在淞沪大会战战场上。此后陕西警备旅下属一个保安团于10月并入第51师,师长王耀武任命师上校高参张灵甫为团长。从此张灵甫成了第74军带兵人之一。

1937年11月淞沪会战结束后,俞济时率领第74军17000人作为总后卫掩护大军撤退,随后自己从上海撤退到南京,担任南京守备任务。74军防卫的正是牛首山,南京保卫战战斗最激烈的位置之一。


图为淞沪会战战场上的中国军队机枪阵地。

张灵甫血战南京 全师损失超7000人

当时的张灵甫作为第74军第51师第305团一名团长也参加此役。12月8-10日,第74军据守堡垒与日军激战三天,日军使用加农炮,平射炮和坦克平射国军堡垒,最大火炮只有迫击炮的第74军无力还击,只能被动挨打。国军机枪被打环很多,炮火连天,第74军官兵有的被打断腿,胳膊,有的被炸出脑浆,伤亡惨重。作为团长的张灵甫亲自组织敢死队反击,也被日军打成重伤。第74军还有3个团长阵亡和负伤,分别是程智和邱维达,石补天。

张灵甫所部第305团并未撤退,而是成为南京中华门的屏障,现在也有日军攻击中华门的照片存世,而且还很有名。南京保卫战最后的中华门,光华门战斗,就是第74军打的。其中张灵甫团因损失严重,被撤下与友军汇合。

身受重伤的张灵甫由部下抬着以及其他第74军残余官兵最后坐着一只最大运载量只有300人的小火轮轮番摆渡才冲出日军包围圈。仅此一战,张灵甫所在的国军第74军第51师伤亡官兵7855人,基本上打光。


日军在攻击南京城门,而守军大多是74军。

张灵甫于张古山一战成名硬抗日军劲旅

经过1938年的徐州会战和兰封大战,第74军退到湖北。1938年7月,日军朔江直驱武汉,抗日战争最大的大会战,武汉会战爆发。国军投入100万军队与30万日军进行决战。第74军做为中国主力精锐部队,也参加了该战役。74军在武汉会战最辉煌的时刻就是万家岭大战,差点全歼日军第106师团主力 (最后因为天黑,所以第4军搜索队没有发现仅仅隐藏在百米外的日军师团指挥所,才让其得以逃生)。万家岭大战两大主力是第4军和第74军。

万家岭大战之张古山战斗,第74军正面阻击日军第106师团,自10月3日,双方爆发猛烈战斗,多次爆发白刃血战。战斗最激烈时,第74军连勤务兵都已投入战斗。第151旅第301团团长重伤,以下军官伤亡严重,有的连只有几个班长在指挥战斗。日军任然不断从正面及侧翼发动冲击,10月4日,第74军第153旅第306团与日军爆发战斗,一个上午,2个营长负伤,3个连长阵亡,其他排长及士兵阵亡过半,仅剩下残破的第3营还在坚持战斗。

此时阵地已经面临崩溃,旅长张灵甫亲自上前线,组织起各营残兵以及杂役兵,冲上阵地封堵战线,才稳住阵地。随后组织起500多人的敢死队,攀登山峰,从人迹罕至的崎岖山区突然出现在日军背后。但很快日军就发动反扑,张灵甫亲自带领残余官兵顶住日军疯狂反扑。

随后第74军不断组织敢死队反击日军反复争夺,张古山也被称为雪岭。此战第74军伤亡5个团长在内官兵18900多人。其中,张灵甫所辖第305团参战最多只剩下1个连。此战让第74军成为公认能打仗的部队,成为军委会直辖战略预备队。


由于宣传问题,一般人都认为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首次使用火焰喷射器,日军不可能有此神器,其实日军在中国战场一直在使用火焰喷射器。

日军第106师团所属145联队就是硫磺岛之虎

战后一年,国军视察战场发现遍地子弹壳,刺刀鞘和钢盔,其中一把刺刀鞘上竟然有16个子弹孔,可见当时战场上弹雨密集程度。

第74军虽然是国军精锐,但是其他装备并不好,士兵除极少数是中正式步枪,大部分都是老式汉阳造双筒步枪,轻重机枪也很少,一个团只有2,3挺重机枪和1个迫击炮排,一个师才有3门老式山炮。能顶住日军第106师团数十次冲击,绝对是难能可贵,牺牲巨大。

要知道,这个第106师团的一个步兵第145联队,日后就是著名的硫磺岛战役,日军参战唯一正规步兵联队,其以极少量弹药,即在元山机场大战美军海陆空军连续攻击20多天,在美军战列舰巨炮抵近轰击下,仍然杀伤上万美军,赢得硫磺岛之虎的美名。

南昌日军出动最强装甲炮兵力量张灵甫重伤

1939年3月,张灵甫率领第153旅随第74军参加南昌会战,亲自率队冲杀,左腿中弹骨折。

1941年3月,日军在中国关内最强野战军团第11军出动第34师团,第33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0旅团出击上高国军第19集团军,以巩固南昌外围。国军为日军准备下口袋阵,这里的口袋底部和反包围主力正是第74军。


张灵甫肖像照。

张灵甫作为副师长参加抗战最精彩战役上高战役

此时的张灵甫为第74军第58师副师...  查看完整评论
fashion123 发表评论于
两岸猿声, 对那个俄67不用理睬她,我从不搭理她,原因大家都知道。
drwj 发表评论于
张灵甫请假回家过年还带军事文件?撒谎还不打草稿!哈哈!
两岸猿声 发表评论于
我刚才看了百度百科的张将军的照片和书法。张将军高大英俊,书法了得。 张将军是不愧为中华才俊,民族良将。

俄67,人家只是引用“百度百科”的原文。你做什么了?你果真是个极其无耻无良的鼠辈。
heaven_俄67 发表评论于
张灵甫出名,实际是苏中之战,也就是打内战期间出的名!
所以,这样的人,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吹捧为抗日名将,用以何为,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heaven_俄67 发表评论于
厚葬他,正说明共产党的仁厚,尽管他是共产党的敌人,但是他毕竟是战场上战死的师长,从人道主义出发对让他体面点死去,也体现了共产党宽宏大量的一贯立场!
heaven_俄67 发表评论于
楼下就别胡吹啦。
张灵甫明明是被冲锋枪打中后脑勺死的,又不是一个人看见的,你引用的那些个国民党将校们都看到啦。还在吹,能否有点专业精神?!
fashion123 发表评论于
壮哉!张将军!

转百度百科:
在解放军的猛攻下。。。 七十四师损伤惨重……战至17时,将国民党军精锐“五大主力”之一的王牌军整编第74师全部歼灭,张灵甫在发完最后一份电报后与副师长蔡仁杰,旅长卢醒等集体自戕!悲壮!壮哉!
有抗日名将猛张飞之称的张灵甫受到了解放军的“厚葬”。当时担任华野6纵政治部副主任的谢胜坤主持了仪式。一棵古树下,放着一口半人高的大棺材。棺材是买来的,十分华贵。棺材旁边停放着张灵甫的尸体,已经为他穿好簇新的军装,洗过脸,伤口也整饰过了。由于当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国民党军服,张灵甫是穿着解放军的军服下葬的。掩埋张灵甫前,谢胜坤向上级请示:俘虏中的一个少将旅长和8个上校要求最后看一眼他们的师长张灵甫。“大家都觉得,他们跟着张灵甫出生入死,这种感情难能可贵,就同意了。”9个国民党将校走到担架旁边,围成半月形,跪下,痛哭流涕。
heaven_俄67 发表评论于
张灵甫也能被吹为良将,正如楼下所言,只是为了反共的目的而已!
要说此人,冷血严酷,性格偏执,自视甚高,以为自己是根葱,却无真正的将帅之才倒是恰如其分!
张灵甫孟良崮之所以失败主要就是轻敌、孤军深入、战略思维老化,一心以为可以中央开花,而且74师是机械化部队,在山东的孟良崮的山地丘陵地带根本展不开战斗序列。另外,就是蒋和他自身的自大送了他的命。本来,李天霞已经电告他不要贸进,他不停从李的战术安排,盲目孤军深入,打乱了徐州剿总的布局。从他开始向坦阜进攻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他为他的自大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还毁灭了国民党最精锐的近卫军74师!
这样的人,还有人能说他是良将,不知脸搁在什么位置啦
fashion123 发表评论于
壮哉!张将军!

转百度百科:
张灵甫将军作为抗日铁军74军的一名将领,抗战八年连年对日血战,参加了主要的对日会战,参加过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两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等历次会战,多次负伤不肯下火线,取得了辉煌的抗战业绩,被大家公认为常胜将军。
腿被鬼子机枪扫断,只因无意中看到报纸上登载的战时军人不宜在外就医的消息,便不顾医生阻拦执意提前归队,赶回前线,以致张这样的美男子,竟得了个“瘸腿将军”的外号。
踏遍美国 发表评论于
张灵甫抗日有功不假,但是在共产党的面前他积极反共有罪。至于他在战争中被打死了,也是只能命该如此。现在这么多人热捧张灵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mltd 发表评论于
抗日时张最后最高的军衔不过团长,何来名将之说?想吹牛逼也不是这种吹法的,最后只让人反感,就算张灵甫现在活着也不好意思接受名将的称号。公知果粉的智商情商都令人急促。
heaven_俄67 发表评论于
2.有人编造:当年武汉保卫战中,若不是张灵甫提议奇袭张古山,安有国军全歼日军一个师团的万家岭大捷?”但事实是:张古山在万家岭战役中,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当时共有十个主战场,张古山只是其中之一。最高峰万家岭只有50米高,张古山的高度更只有30米。万家岭处处都是战场,因而形成了十个主战场。当张古山陷落日军手中时,日军并没有从这里冲出包围;在国军最终夺回张古山后,日军从其他地方炸开一个通道,约有半数兵力逃了出去,谈不上“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所以张古山的得与失,并不是万家岭大捷的决定因素。所谓“张灵甫奇袭张古山”:第一,提议奇袭张古山的是王耀武,而不是张灵甫!第二,率领敢死队是305团团长唐生海,而不是张灵甫!他之所以被以讹传讹,而是因为当时田汉编的一个剧《德安大捷》。这个戏里面有艺术夸张。比如按照这部戏里的说法,高度只有30米的张古山上,居然有个“鸟兽绝迹的鹰绝崖”,敢死队长率领突击队攀登悬崖而上。剧中采取这样夸张的说法,原意是振民心、鼓士气,今天却被某些人当成史实。同样,剧里为了歌颂抗战将士,出现了一个敢死队长叫张灵甫的真名,而实际张灵甫这时是旅长,敢死队队长是唐生海!



heaven_俄67 发表评论于
目前许多关于张的抗日神话,都是虚浮夸张甚至编造的东西。这里略举一两例来加以说明: 按照某些网上某些说法,他作为51师153旅305团团长,参加了“八一三”凇沪保卫战,在嘉定作战时“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后他率领该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但历史事实是:国军几个师在嘉定狙击日军,双方进行了40多天的拉锯战,整个战役期间击毙的日军共1200名,何来他毙敌800余名之功?事实上,他根本没有参加这次战斗。51师扩编为2旅4团的甲种师,直到1937年10月才算完成,他1937年才当上305团团长。也就是说在淞沪的嘉定作战时,压根儿不存在他这个团!
heaven_俄67 发表评论于
今天某些人把张灵甫吹得神乎其神,甚至说成抗日十大名将的第九名,比他的上级名将王耀武还靠前。其实,他根本不是抗日名将,抗日战功有人为拔高之处。八年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有对较大战功的将领,往往会授予青天白日勋章,或提请美国政府授予自由勋章。而他从未获得这两种勋章。有人说他获得美国金质自由勋章,这早已被网友考证是假的。黄埔军校网公布的自由勋章获得者名单,里面根本没有他的名字。
在张的生前死后,蒋介石政权从未说过他是抗日名将。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出版了一本《抗战伟人传》,里面介绍了许多抗日著名将领,包括卫立煌、王耀武、杜聿明、郑洞国、廖耀湘等,却没有张灵甫的名字在内。国民党军里的芸芸诸将,也不认为他有多大的抗日战功。1974年香港《春秋》杂志总第406期,发表了国军方面人员写的《汤恩伯与苏北之战》,介绍了1946年国共双方在华中的交战。文中说:“苏北之战的最高峰,是淮阴地区被国军攻克……就因为这一战,原先无名的张灵甫一变而为国军中的英雄人物。”可见,在国民党军政人员们的眼里,他在抗战后仍籍籍无名,是靠打内战而成为“英雄”的!

fashion123 发表评论于
张将军,哀哉!壮哉!

飘过的云 发表评论于
反正有抗日的将军就是英雄,我才不管他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再说啦,共产党里面又有几位将军像张灵甫一样真正跟小日本打过这么多的硬仗?因为所属不同的阵營而污蔑一位民族英雄那是小人的行为,会令许许多多为国捐躯的将士蒙羞,令国人心寒……
LRushBall 发表评论于
其实张是共产党,卧底多年。 但是他和王明是一路的。 到后来内战被打死。 其实他意思很清楚, 上孟良崮,你一围,我就投降,下级军官也没啥说的。 结果粟裕不敢,要斩草除根。 打死了。 后来毛泽东觉得粟裕太狠,连元帅都没给。 不然,以粟裕的军功,元帅跑不了。
两岸猿声 发表评论于
抗日名将,民族英雄,呜呼哀哉。。。看百度上关于张将军的历史介绍,我泪流满面
majia01 发表评论于
是前几天说埋羊圈里的那个吗?
另外, "...西安,除夕之夜" 还有活"韭菜"??
Wuli98 发表评论于
不可能是偷文件,如果他老婆偷文件,他不加审问,一枪打死,听起来到像是杀人灭口,保守上线。 那张灵甫也是共党? 逻辑不通。

就算他老婆是共党,也要交给党国处理呀,否则军统是不是怀疑你杀人灭口。
xingxing1 发表评论于

俺有点糊涂了。坐看各路大侠 PK :-)
mme.potato 发表评论于
当时共党可是无孔不入的。
help10 发表评论于
真当自己是宋江怒杀阎婆昔。就凭当时他的职位也不可能接触到机密文件,更不可能带会家,没有人性地杀了老婆还不忘美化自己。但他也遭报应了,正直壮年惨死,娇妻与不少男人私通。
zeroton 发表评论于
一枪干掉共党老婆,说明张将军党性高于人性啊,赞还是不赞
pokerpro 发表评论于
真是无耻,反正死人没法为自己辩护,就给被自己冷血枪杀的老婆安个“通共”的由头。此说漏洞在于,如果杀掉的是共产党的特务,怎么会被蒋介石弄到军事法庭要判死刑?所谓怕牵连共产党惹祸的说法更不值一提,张杀共产党老婆正好可以说是“大义灭亲”,老领导胡宗南给他美言几句,再加上仇共到了“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蒋介石,怎么会有牢狱之灾,反而会飞黄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