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续揭温家宝家人的金钱秘密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中共十八大前2周,美国《纽约时报》驻上海记者张大卫(David Barboza)发长篇报道,详细揭露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家人“隐秘财富”。中共十八大后,他再次发文,将矛头对准即将退休的温家宝,揭秘了温家宝担任总理前曾为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即平安保险集团)“解危”,避免该公司被分拆的命运。温家宝家人因此也在平安获得巨额股份。

该美国驻华记者将自己11月25日题为《一场游说、一笔横财和一位领导人的家庭》(Lobbying, a Windfall and a Leader’s Family)的报道称为“中国总理温家宝富裕家人系列之二”。目前,中共目前仍然在大陆封杀《纽约时报》英文网站和中文网站。另外,此次中共十八大常委亮相,该报记者也被拒绝到现场报道。



《纽约时报》11月25日头版报道温家宝家人与平安联系

11月25日报道说,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董事长兼总经理马明哲曾在1999年9月29日写信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及时任央行行长戴相龙,望请能够放宽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实施的法规力度,以避免该保险公司遭到分拆。为此,马明哲连同美国两大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及高盛(Goldman Sachs)也进行了游说。

在致信温家宝之前,马明哲还于1999年6月17日下午同温家宝妻子张蓓莉举行了会面并共进晚餐。之后,马明哲倍感兴奋。

最终,平安还是免遭了“被分拆”的命运,并在后来发展成为总资产高达500亿美元的中国最大金融服务公司之一。而温家宝家人幕后持有的股份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不过,报道最终也承认,不确定温家宝是否知晓家人持有股权,也不确定温家宝本人是否亲自干涉为平安得到豁免。



以下为报道全文:

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曾出台相关规定,要求一些金融机构进行分立。而一家饱受财务问题困扰的中国保险公司曾力图使中国官员放松这一规定。

当时为此进行努力的正是2007年为在上海鸣锣上市的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明哲(英文名Peter Ma)。

1999年秋,中国官员曾被告知,平安集团危在旦夕。相关意见曾直接上达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及当时的央行行长之处。此二人当时总览金融业监管的大权。

在《纽约时报》获得的致温家宝的信中,马明哲写到:“我谨请求副总理高屋建瓴地领导并协调此事。”

平安最终没有分立

从这次成功的结果来看,游说的力是无穷的。

平安随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之一,其500亿美元的总资产超过了美国国际集团(A.I.G.)、大都会人寿(MetLife)及保诚集团(Prudential)。但在幕后,温家宝的家人持有大量的平安集团的股份,只要该公司业绩反弹,这些股份将价值数十亿美元。

《纽约时报》上月曾报道称,在温家宝任内,其家人通过在度假地、银行、珠宝公司占有股份而获利颇多。

而根据《纽约时报》到目前为止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温家宝家人的财富之中,最大的来源是平安集团的股份。这些股份购买于该集团被免于分立约八个月之后。

据监管方及集团记录显示,早在大多数投资方可以购买平安股份之前,一家名为泰鸿投资的公司从一家国有单位收购了平安集团的一大笔股份,而泰鸿公司不久后为温家宝的家人控股。种种迹象表明,泰鸿做了一笔不错的买卖,其2002年12月从平安购得的每股价格仅为另一家投资公司(英国汇丰控股)两个月前所付价格的四分之一。

2004年6月,温家宝家人掌握的股份价值已经增长了4倍,而这还是平安在香港上市之前。到2007年,泰鸿最初投资的6,500万美元已经价值增长到37亿美元。

据集团记录显示,温家宝家人的投资收益在2007年末最高时达到22亿美元。2007年后,泰鸿的股东信息不再公开,因为该公司已不在公开的文件之列,也不清楚温家宝家人是否在该公司继续持股。

目前尚不清楚的还有,在平安集团免于被分立的决定中,温家宝或当时的央行行长戴相龙是否曾亲自出面过问,以及温家宝本人对其家人在平安掌握的股份是否清楚。

但根据平安集团资料、政府档案以及对平安前高管的采访内容显示,温家宝副总理及央行办公室属于使平安免于分立的监管者之列,只有这些监管者有权签署赦免令。

据资料显示,当时只有两家国有金融机构免于分立,而另外三家大型国有保险公司被强行拆分。在金融危机后,由于担心金融体系不稳,金融机构被要求进行强制分立。当时很多大银行都执行了这一要求。

平安在给《纽约时报》的声明中称,该集团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但对持股人的背景并不知情,“股东之间买卖股份是其合法权利”。

中国外交部对本文调查内容未回电置评。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调查温家宝家人资产的行为严辞驳斥,称这是“污蔑中国”,“别有用心”。

在《纽约时报》前一次报道后,温家宝家人律师回应称,文章内容空泛不实,其家人保留采取法律行动的权利。

此外,中国已对《纽约时报》英文及中文网站进行屏蔽,称其“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参与到平安2004年在香港及2007年在上海上市的西方及中国银行界人士及律师称,他们并不知道温家宝家人拥有平安的大量股份。

摩根士丹利及高盛均持有平安的大量股份,两个公司高管都表示并未被告知温家宝家人持有平安股份。在平安成功先例的激励之下,两家投资银行于2000年分别向温家宝及其他监管者请求免于分立(平安)。这两家银行的私募股本分部于2005年以10亿美元的价格将其联合股份出售给汇丰控股。这个价格比其初始投资增长了14倍。

《纽约时报》所分析的数千页的平安集团资料暗示,温家宝家人所持股份并非直接在自己名下,而是通过盘根错节的合伙人关系而遮遮掩掩地持有。

温家友人、富商段伟红10月在采访中称,平安的股份实际上是她的,温家宝家人只是“偶然”(in an accident)出现在股权记录上。通过借用了他们的身份证和签名。

对影响上市公司运营的信息公开,诸如大股东身份及公司是否掌握大量股份的细节,中国和香港都有详细规定。但法律专家表示,这种法律的执行通常比较松弛,尤其在中国大陆。而且中国有所谓“代理持股”的风气(a culture of nominee shareholders),即某人出面为另一人持股的做法。对这种行为,即便最经验丰富的律师和会计师也无从入手。

《纽约时报》同时指出,没有迹象显示存在违法及违规现象,也没有证据显示温家宝名下持有平安集团的股份。

香港证券及期货监管委员会及香港证券交易所拒绝对《纽约时报》的调查置评,中国证券监管委员会也并未作出回应。

汇丰控股目前持有平安15.5%的股份,是最大股东,该集团拒绝对此事置评。该公司上周表示,正在考虑抛售平安的股份,以此筹措资本。

平安目前是一家成功的集团,去年总资产为400亿美元,在全国建立超过50万保险分支机构。迄今为止是中国最具综合性的金融机构,包括全中国第二大保险公司、一家信托公司及证券交易公司。2010年下半年,平安斥资40亿获得了深圳发展银行的控股权。

平安死里逃生

马明哲是平安集团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在高中毕业后即成为中国早期经济改革的先锋、平安早期领导袁耿的助手。马明哲此后很受袁耿的赏识,袁任命他负责一个工业园区的人力资源工作,此后转战新成立的平安保险公司。马明哲的机遇很好,恰逢中国对国有经济改制之机,政府开始大规模废除铁饭碗制度。

尽管平安起初是一家国有企业,但却是首批试验西式管理制度的中国保险公司之一,包括精算师、企业后台运作及外方持股等新理念。

平安在1988年成立之初只是一家小公司,由马明哲负责管理。但在数年之后,马明哲已经开始在美国物色大股东了。

1994年,摩根和高盛的私人股本部门分别花费3,500万美元购得平安7.5%的股份。那时候,这是中国金融机构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外来投资。

平安公司早期的成就大多归功于马明哲。他是一个个性强硬的高管,其管理方式和政治技能颇受赞赏,尤其是他勇于承担风险。

在上世纪90年代帮助经营平安驻上海分部的Yan Feng说:“他具备一位伟大企业家的所有品质”。“他学习能力强,懂得如何适应新形势,做事也非常果断,他也会竭尽所能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是该公司增长速度在上世纪90年代末陷入困境。当时正值中国经济在97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走软。

臃肿的国有企业开始崩溃,到了1998年时,中国一些大型银行几乎没有偿债能力。

平安辛苦赚的的财富也正在挥发。和多数中国保险商一样,基于银行在通货膨胀时期提供的存款高利率,平安赢得新的投资产品客户,保障了长期的高收益。当金融利率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下跌,损失就开始积累。

在1999年,平安高管开始承认公司将很快面临破产。作为一家联合控股公司,平安拥有大型机构投资人,多数是国有企业。但是,它们很多都拒绝通过购买额外股份支援平安。

一位平安前匿名高管说:“它们不确定平安能否幸存下来”。

平安也面临政府方面的不断施压。由于担心对金融系统造成系统性风险,北京监管人员加大执法力度,要求金融机构限制各自商业活动范围。

银行被要求在经纪公司或信托公司出售股份;而保险公司不得不选择在人寿保险或财产保险领域选其一运作,而不是二者同时运作。

1998年中国新保险业监管机构成立以后,就开始施压平安摆脱其信托和债券业务,并将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分别划入不同的公司。

在1999年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当时的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马永伟表示,该机构已经拟好分立平安和其他保险公司的计划。马永伟向媒体表示,分立方案已经递交国务院审批。他还补充道,这些方案将深化中国保险系统改革。

推向监管者

根据由平安前高管证实的这些记录中一份复本内容,面对自己公司即将被拆解的境遇,马明哲火速致信北京领导人,亲述备忘录,以便提醒自己将为高层官员“购买高尔夫球俱乐部”,并且持有详细的流程图,列出了每位平安高管的游说职责。

马明哲本人集中精力游说国务院。其中高层领导人就是时任总理朱镕基和副总理温家宝。平安同样也寻求并得到了当时央行行长戴相龙的支持。戴相龙同样也负责监管保险行业。(编者注:戴相龙1997年7月起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届主席)

温家宝所处位置独特。他当时是中央财政金融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该委员会1998年成立,职能是监督银行业、证劵和保险监管部门以及中国最大的金融机构。

根据平安会议文字记录和对与会者的采访,当马明哲见到监管者们,他告诉监管者们自己的公司正面临破产境遇,请求他们批准一次香港股票发行,以帮助支撑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

马明哲在1999年9月29日写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的信中说:“现在,平安人寿保险正在亏损,财产保险和信托公司只能收到薄利”。两位平安前高管确认了这份信的内容。

宁可不愿公司完全被分立,马明哲提供了一个中间做法。通过向其他投资人寻求建议后,马明哲提出,成立一个控股公司,从而有效地将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区分开来,但是同时将证劵和信托部门一起,把它们归于同一个法人名下。

根据《纽约时报》得到的平安内部文件,马明哲当时说,该公司将重新取名为“平安集团”(Ping An Group)。然后,马明哲开始寻找盟友以便推销他的这一提议。

《纽约时报》得到的信件复本显示,2000年1月,在马明哲的支持下,来自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投资公司的高管联名向温家宝写信,指出解体(平安)将“违反中国鼓励和保护外国投资的政策”。两大投资银行的前高管对这份信的真实性已予以证实。

这些美国投资银行警告称,“作为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关于在平安的投资,我们按要求将公开我们的损失情况。这可能会对中国向外树立改革开放政策的形象没有多大帮助”。

根据《纽约时报》得到的公司文件,这封信是平安高管以及两大投资银行经过数月游说攻势而发出的,为的是说服其他北京高层官员,包括央行和保险监管机构,保全平安(防止被分立)。

而早在1999年,平安高管也开始同温家宝家人联系。

在1997年至2000年间曾在平安担任马明哲助理的胡坤回忆道,1999年马明哲曾和温家宝妻子张蓓莉举行过会面。

胡坤说,他并没有被告知两人会面所谈内容,但是他记得自己老板当时的反应。胡坤说:“就因为那次会面,马明哲变得非常兴奋。”

胡坤现在生活在美国,他曾和平安就52,000股份存在纠葛。胡坤本人认为这些股份是自己的。

《纽约时报》看过的公司记录显示,马明哲是在1999年6月17日下午同张蓓莉举行的会面,之后还和张蓓莉以及平安驻北京代表处主任李春彦共进晚餐。

虽然不知道他们当时谈了些什么,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开始活跃起来。大约是在同一时期,一家由张蓓莉亲属部分控制的钻石公司将办公地点开始移至平安驻北京办公大楼。这些是根据该钻石公司向监管部门提交的记录看出的。根据采访平安前高管还发现,之后,一家由温家宝之子温云松共同成立的新企业赢得平安一份利润丰厚的技术合同。

现年56岁的马明哲仍然掌管平安(集团)。他拒绝就此报道置评。

通过采访和马明哲以及胡坤当时同一时期在深圳平安总部共事过的四位高管,再次证实了胡坤的回忆内容,也证实了该报有关平安游说努力以及平安同温家宝家人会面的内容。

此外,李春彦在一次电话采访中也证实,正是自己带张蓓莉去见平安主席马明哲。

这些文件和采访并没有透露那些会面是否在政府监管部门放弃分立平安的决定中扮演角色。但是,在2002年4月,中国最高监管机构发出了最终裁定。经国务院和保险监管部门审批,平安开始将自己转变为一家金融集团。

该公司(平安)不但被允许保持财产和人寿保险许可,而且还被授权经营一家经纪公司和信托公司。它还被允许获得银行牌照。

分析人士称,在中国严格监管的市场氛围之下,这些许可证加起来,可谓一笔财富。

瑞士联合银行驻香港资深保险分析师梁智勤(Bob Leung)说:“他们是少数可以享受那些掘金利润的人”。

在2002年后半年,平安不单度过了经济低迷期,其发展前景开始一路向好。该公司对巩固收入和利润正在进行调整。在2002年10月份,汇丰银行同意以6亿美元购得平安10%的股份。1年多后,监管部门批准了平安在香港证劵交易的上市和出售股份的申请。

就在平安正准备香港上市之际,一些和温家宝等北京高层官员关系紧密的投资人团体正不声不响地积累平安大量股份。

买平安保险

2002年12月26日平安文档显示,温家宝一位故乡朋友段伟红段伟红经营的一家名叫泰鸿的公司收购了大量平安股份。记录显示,温家宝家人和温家宝妻子同事很快便控制了这一投资工具。

根据平安在香港上市前提交的文件显示,泰鸿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Cosco)购得平安7,770万股份,从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在大连的子公司购得2,200平安股份。一股股票分割使得泰鸿拥有的股份数量加倍。所以在2004年6月,就在平安香港股票发行之前,泰鸿握有1.598亿股份,根据公开募股数据,这一数额大约是平安股份的3.2%。

泰鸿所有者段伟红女士在一次采访中称,按照当前的汇率变化,为了购得平安股份,她每股花费40美分(总价值为6,500万美元)。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价格看上去似乎已经够高,但却是不同寻常的折扣。因为汇丰银行在两个月前已经以每股1.60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其10%的股份。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并没有回电置评。

对于泰鸿,这算得上具有轰动效应的收购。到了2007年底,当平安股票达到高点时,泰鸿1.59亿的股份价值就相当于37亿美元,尽管泰鸿在2007年已经大幅减少所持股份。

根据企业及监管文件,虽然泰鸿是有案可查的股东,但平安这一交易的受益者则隐藏在十多个由温家宝家人控制的投资工具背后。这里所说的温家宝家人包括其两位妹夫和一位弟媳以及一些张蓓莉长期的商业伙伴和同事。

到了2007年,温家宝现年91岁的母亲通过和泰鸿有联系的一对投资公司握有的平安股份价值就高达1.2亿美元。

段伟红自称她认识温家宝母亲是在2000年。她说,自己是用个人账户购买平安股份。而温家宝家人仅仅是在泰鸿股权记录中出现,因为她的公司为了设法蒙蔽她在平安的持股, 因此她的公司错误的使用了温家宝亲属的身份证。她说:“最后我收到了百分之百的回报”。

后果

在2001年,中国出台新规,就中共党员及家属在上市股份的交易设立限制措施。比如,新规禁止党内负责国有企业的官员利用他们的父母和孩子(或者他们孩子的配偶的家属)从事上市国有企业股份交易。

《纽约时报》没有发现温家宝同家庭成员分享内部信息的迹象。

但是,据《纽约时报》咨询过的分析师称,对于温家人家人所持股份尚有很多问题未解,比如谁可能是那个了解家人购买股份的人;是否任何人都有公布那种信息的法律义务。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投资公司高管都表示,没有察觉到这种股份购买,也没有参与这种交易。

这些企业还表示,一次典型的首次公开募股过程不可能公布最终的股东身份,这些股东利用难以识别的名称隐藏在多层投资工具之后。

根据中国大陆和香港相关条例,公开上市企业及帮助他们将股票卖给公众的专业合作伙伴依法有义务公布那些仅仅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东身份。《纽约时报》发现,作为温家投资工具之一的泰鸿在其经营最高峰时期所持的股份从来没有超过3.2%。

另外一个待解的问题是,泰鸿是如何能够以一个似乎高折扣的价格购买到平安股份的。在2002年末,在汇丰银行巨额投资之后,平安已经成为IPO热门。

法律专家称,一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会指向“谁作为中间人安排了这种交易,而这一交易导致在平安2004年首次公开募股前购买该公司股票”,以及“这些交易人(撮合人)当时是否正在从监管部门那里获利”。

纽约大学法学教授孔杰荣表示,关键问题是,为什么选择这些人,他们得到股份的条件又是什么?很明显,在一次IPO成为热门前,每个人都想要有所收获。

greencycleusa 发表评论于
我在中国,我知道现在国内的贪官的做法基本跟温总理雷同,他们都不会自己直接拿钱或收受贿赂,那样风险太大。一般都是让自己的兄弟姐妹开公司,然后利用自己的职权为那个公司谋利,这样就绝不会有自己贪腐的直接证据(包括最近落马的那个雷叔不也是这样么?把工程给自己的亲戚做)。这就是上行下效,既然咱们的温总理都如此,纪检部门又怎么会把官员亲戚的财产跟官员本人联系起来?这一联系起来的话咱们的温JB总理岂不成了最大的贪官了?
顺便说一下,纽约时报报道的是真相,但还不是全部,我认识的一个房地产商和温JB的弟弟经常有来往,他说温是中央领导中这方面(以权谋私)做得最厉害的,他特别提到温的几个舅子都大发特发了,这个纽约时报还没提及吧,温JB总理对家人的惠泽可是不分自家娘家的啊!
那些为温JB辩护的人,不是头脑太简单甚至没头脑,就是温家雇来的枪手吧,还说绝对相信温的清白,你自欺欺人吧?!现在中国的老百姓哪个不在背后骂这个政府这些贪官的?包括那些拿着国家俸禄的公务员甚至警察都在骂。悲观点说,共产党的日子应该不远了,还是那位房地产商预测的-快则几年,最多二十年。。。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winnielee 发表评论于
说她老婆不贪我不相信, 看他老婆挽的 LV 就知道一切了, 就象文强系 LV 腰带一样.
他的羽绒外套穿了10年也说不了什么, 那是做给我们这帮愚民看的, 当然了, 薄家更不是什么好种!
lewinsky 发表评论于

分析一下怎樣抹黑,

"之后,一家由温家宝之子温云松共同成立的新企业赢得平安一份利润丰厚的技术合同。"

到处都是一些巧妙的穿插温家宝家人活动,给人联想, 可是他得到合同到底合法还是非法? 一字不提。 这就是巧妙谎言和新闻的区别。 如果是非法,你就要直說併提出證據, 這就是新聞。 如果合法,你卻穿插在揭示貪腐題下暗示,這就是撒謊抹黑。
lewinsky 发表评论于
"纽约大学法学教授孔杰荣表示,关键问题是,。。。"

又是這個教授孔杰荣, 他說要讓陳光成變為中國的甘地。 只要有他,就不難知道所謂'新聞'報道,只不過是公開的抹黑,為顛覆中國的含沙暗示。

讀完全篇,你也找不到任何,溫加寶利用權利或內幕消息,讓家人獲利。 可是全篇都在暗示這個主題。

分析一下,看一看怎樣抹黑:

"法律专家称,一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会指向“谁作为中间人安排了这种交易,而这一交易导致在平安2004年首次公开募股前购买该公司股票”,以及“这些交易人(撮合人)当时是否正在从监管部门那里获利”。

新聞報道要的事實,不是沒名沒姓的法律專家的,'可能',來含沙射影。

"之后,一家由温家宝之子温云松共同成立的新企业赢得平安一份利润丰厚的技术合同。"

到處都是一些巧妙的穿插溫家寶家人活動,給人聯想, 可是他得到合同到底合法還是非法? 一字不提。 這就是巧妙謊言和新聞的區別。 如果是非法,你就要只說並提出證據,這就是新聞。 如果是合法,你卻穿插與報道與貪腐的題下暗示非法, 你就在玩弄讀者,你就在撒謊抹黑。

你一位讀者都是文盲?






aol 发表评论于
国内奸臣利用老百姓崇洋媚外心理,怂恿纽约时报爆料,因为温总理要改革,触动了保守派利益集团的利益。纽约时报也只是猜测,如果有本事爆其他家族的料,肯定比这精彩多了。
bjlatte 发表评论于
真搞不懂为啥海外华人为温叫屈,本来你们寄希望于影帝搞什么民主改革就是个荒唐的事。温是个典型的“很会做人”的机会主义者,小人一个,你们支持他一点意义也没有。只能显得你们过于幼稚和傻逼而已。历史已经翻过胡温这一页了,你们以后想领大文宣的钱也不会是从胡温那里领。明智一点现在就该好好看看风向,寻找下一个主人。看着形势,温大势已去,结局不会太好,国内国外都一样。识时务者为俊杰啊。
chinablue66 发表评论于
有谁会拿一个印度阿三的报道当回事吗? 印度阿三会在巨额贿赂面前保有记者的良心吗?
chinablue66 发表评论于
敢公开提政改平反SIXTYFOUR的官员,就是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包括薄薄赖.
从裤档里放冷箭的人全是阴谋家.
zhifei 发表评论于
纽约时报只不过报道了一个在中国尽人皆知的事情。
mickeyii 发表评论于
history789,你这话说的,真没把自己摘出来,你只能证明自己不是温家的人而已,其他,和她们类似。
老戗 发表评论于
这文章也太扯淡了,我想知道中国有哪家正在盈利的大型金融企业被分拆过?
bingyushuei 发表评论于
感觉像老电影英雄儿女, 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温总理和各级领导都公开财产。


不喜欢国企私有化。很快大股东就会把小股东吃光光。中国人钱多了就什么坏事都会有。

bingyushuei 发表评论于
感觉温总理像老电影‘英雄儿女’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老不起的中国总理。
5000bucks 发表评论于
For the fuxk's sake. Let's talk about facts and reasoning instead of motives and suggestions, which are subjective.

A news reort is not a verdict either. It raises questions not assert a conclusion. What is wong with the reprter's approaches? What can WJB answer?
5000bucks 发表评论于
For the fuxk's sake. Let's talk about facts and reasoning instead of motives and suggestions, which are subjective.

A news reort is not a verdict either. It raises questions not assert a conclusion. What is wong with the reprter's approaches? What can WJB answer?
台鲅鱼子 发表评论于
人家都求你们了,把俺忘了吧。你们还在这里搞事,也不体谅体谅宝宝的难处。
momaren123 发表评论于
绿溪: 邓在特定的历史情况下,是提出过“可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问题是你居然拿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论替温家的贪腐狡辩就荒唐了!

邓指的是要靠勤劳致富,但没让这些贪官利用手中的权力,利用内部消息去致富,没让你们去私有化国有资产,变为己有财产去致富!

Sam大树 发表评论于
这故事其实相当于在纽约和华盛顿发生的事,将人名,时间,地点改改就出来了。
美国政客卸任后都在那当说客。
綠溪 发表评论于
momaren123,你老是来纠缠我这个“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邓理论。我都忘了是那一篇贴子,也没时间跟你写论文。如果你不知道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论背景和原意初衷,麻烦你好好把中国解放后的政治民生,中国的贫穷落后,中国百姓生不如死饥肠辘辘的往事研究或回顾一下,你就会明白我说的什么邓理论了。
佳茗 发表评论于
阿 扁 老婆 儿子 做的,阿 扁 都 不 知 情,阿 扁 没有亲自拿过一分钱。阿 扁 好冤枉,他家贪 的钱,可没有几十亿美元那么多啊!

……
Kangaroocountry 发表评论于
张大卫在报道中说,中国外交部没有就《纽约时报》提出的对目前报道发表评论的要求作出回应,他们也无法找到温家宝和戴相龙作出回应。

从目前来看,《纽约时报》还没有受到温的挑战。温家还没敢告《纽约时报》。一国的总理如果被诬陷,却不敢提告,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佳茗 发表评论于
阿扁老婆、儿子做的,阿扁都不知道,阿扁本人没有亲自拿过一分钱。
aiyaya 发表评论于
TO; Wisebunny, 不要忘了中国不是一个法治国家,对于薄不是,对于温也不是。同意你的观点: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总理也不列外。
aiyaya 发表评论于
看了这篇报道后就明白为什么平安后续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及为什么马明哲在个人的待遇及对待自己员工的问题是那么为所欲为了。因为在他这条船上有重磅人物。不过如果明年换届后北京肃反,马也应该小心一些才是。
Kangaroocountry 发表评论于
奇怪,“綠溪”,“Wisebunny”等人为什么不顾廉耻地护着温贪,是有利益所在吧?至少应该先看看人家《纽约时报》是否说的是事实,搞清真相再护主子也不迟。

从目前来看,《纽约时报》还没有受到温的挑战。温家还没敢告《纽约时报》。一国的总理如果被诬陷,却不敢提告,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momaren123 发表评论于
绿溪:先解释一下为什么你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邓理论替温家的贪腐狡辩!要靠勤劳致富,但没让这些贪官利用手中的权力,利用内部消息去致富,没让你们去私有化国有资产,变为己有去致富!你们的致富是倾吞的普通百姓的劳动财富!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因为你们臭气相投,利益关系相同,才说你是他家亲戚,讽刺你呢!

绿溪:看看你下面的评论,这么恨薄熙来,是他动了你们贪污来的蛋糕是吧?
还“温总理,我绝对相信你清白”,呸!他是你大伯吧?恶心死我了!!
他要证明自己的清白只有跟纽约时报打官司, 用不着你替他狡辩!
---------------------------------------------------------------------------
绿溪 发表评论于 2012-11-21 12:28:36
温总理,我绝对相信你清白,但有一事你没做好,就是没把薄熙来枪毙,也没把薄党羽灭干净,至令楼下那些忠奸不分,黑白不明的傢伙天天为薄哭丧,哭的人都烦死了。


MovingTarget 发表评论于
纽约时报这些听起来还是有些莫须有的意思,咬文嚼字,就是“或许有”的意思。
有人质问温为何不告纽时。
其实应该是纽时背后的那人先来告温,有这么多的证据,怕嘛呀?如果不来告,基本上说明他的不想玩真的,也就是准备躲在墙角打一枪换个地方,毁了温的名声而已。他知道温多半没法来告纽时,怎么告啊,我没说你腐败,只是听说你闻起来有点腐败的味道。
iceage2012 发表评论于
it is horrible, some of comments are deleted, are we living in the US?
iceage2012 发表评论于
momaren123

if you couldn't even understand the nuance of different opinion here, you should elevate your reading comprehension first.

iceage2012 is iceage2012, who the hell tell you to mix with other ID?

NYtimes might be less biased if talks about western issues, but on China issues, it protects American's interest, not China's. Wake up!

same thing in wall street journal. It once said " China claimed Japan invaded China during world world II", I was very furious about the wording, wrote an email to editor, they apologized, but replied that "we just wanted to show a different opinion here" I asked back " how would you feel if China say Americans claimed Japanese bombed pearl harbor", no one can answer my question.

Having said that, I never rule out what leaders in China are capable doing, like some of them covered in those articles, but that does not mean everything NYTmes said is true. I disagree any extreme opinions.
bestway 发表评论于
首先很同情纽约时报的记着看来生活真的要过不下去了,经常出来造摇撞骗乱些一通维持生计,请大家凉解!不过也请他们亮出其他国家的首脑,以及付首脑总理等主要执政者的家族的经济都一一亮出来,不要你们红眼里只啶着中国,好让大家觉得你们是公平的也是负责任,要不就没人相信你们的鬼话了。
momaren123 发表评论于
Wisebunny换了个甲,叫iceage2012了!
Australiamelb 发表评论于
《纽约时报》比中国的《人民日报》有信誉多了!
《人民日报》才是biased,不能信。
iceage2012 发表评论于
The reaction from Chinese community to NYtimes news is more because Chinese people don't believe in ourselves, therefore, as long as there is negative news from major media like NYtimes, people tend to choose to believe in NYtimes rather than own people, even though a lot of times NYTimes mislead readers. this is very sad, we have to unite Chinese people first, believe in ourselves first, so can the change for good in China happen.
arhoo 发表评论于
先预播敬爱的温总理在明年的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感人肺腑, 催人尿下的表演。用饱含热泪的老眼, 环顾四周, 伸出那支全世界人民相当熟悉的手指, 指着早已不一样的星空, (这时已经两分钟过去了, 台下记者们, 当然不包括“纽约时报”, 都屏住呼吸。) 敬爱的温总理用老生般清脆的做作的嗓音:“那都是谣啄”!
闻立军 发表评论于
继续!
Australiamelb 发表评论于
《纽约时报》的这篇报道很客观!证据充分!温家宝是替儿子,老母,老婆敛财的保护伞!
---:
“2002年12月26日平安文档显示,温家宝一位故乡朋友段伟红段伟红经营的一家名叫泰鸿的公司收购了大量平安股份。记录显示,温家宝家人和温家宝妻子同事很快便控制了这一投资工具。”

看习近平是否真想反贪腐,还是继续糊弄百姓!
海外一沙鸥 发表评论于
在某些问题上,某些人,比如这位同学。。。。
Wisebunny ,too simple, too naive (江伟人语录)。
Kangaroocountry 发表评论于
Wisebunny:《纽约时报》为谁说话并不重要,关键是它的报料揭露出温是披着清廉人皮的大贪官!没见过像阁下这么无耻的人!

nanxun 发表评论于 2012-11-25 16:27:26
管它NYT是为谁说话!关键在于:NYT说的是不是事实!温JB有没有什么要为自己辩解的!
我还没见过像阁下这么无耻的人!是不是每个犯罪分子都可以指责警察凭什么只抓自己,因为别人也犯了罪?
海外一沙鸥 发表评论于
事实是段用了温家人的身份证,或者温家人通过段持股,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因为2001年既然中共有规定,官员家人持股限制等,大概意思见此文,详细内容请GOOGLE。
说选择性报道的,我相信也有一小部分是因为他们真的以为温是改革派,但为此保温太荒谬,这违背改革派基本的法制国家基础。
温此人,奸诈阴险,历史必将证明。这种似秦桧的东西,能有好结果么?演得太过了,自己都以为到了自己的戏里,习必以温开刀,让我们拭目以待。
nanxun 发表评论于
2008年3月新天域在外界并不知道风能在中国将有大发展的 情况下突然花了7500万元人民币购买了当时经营困难的华锐风电16.67%的股份。
温家宝还亲自视察华锐的生产基地为华锐造势,在这种背景下华锐经营如日中天,销售一涨再涨,仅在2008年的净利润就超过了6亿元,较2007年翻了500%,

2010年底,中国政府决心对风能建设冷却调整。新天域又得到内幕消息,将华锐风电及时上市。每股高达90多元。新天域将手中的股份抛出。新天域投资的7500万元变成108亿元。
新天域以仅仅7500万元在三年内在一笔投资上就赚取了107亿多元,投资回报超过了143倍,
创造世界之最。

华锐股份价格猛降。现在不到20元。很多投资者认为自己上当。有些投资者要状告新天域的欺骗敛财行为,但受到黑社会的恐吓。其中有些重庆的投资者尤为大胆,以为薄熙来、王立军在重庆打黑就觉得有人撑腰,就真的状告新天域行骗敛财及其黑社会行为。

【多维新闻】本文网址:***blog.dwnews***/post-225878.html
@@@@@@@@
难怪温JB气急败坏地要干掉薄熙来。
还是老李 发表评论于
由衷感到中国才是一个诞生神奇的国度,一个高中毕业的司机能成为400亿美元资产的大老板,仅仅是因为他为共产党的官开车,强!
清泉出山浊 发表评论于
"这些股份购买于该集团被免于分立约八个月之后。"


若这些股份购买于该集团被免于分立之前或当日,说温总有问题可以理解,既然你说了,这些股份购买于该集团被免于分立约八个月之后,这还有什么不对吗?

nanxun 发表评论于
汇丰控股目前持有平安15.5%的股份,是最大股东,该集团拒绝对此事置评。该公司上周表示,正在考虑抛售平安的股份,以此筹措资本。
@@@@@
汇丰望风将逃。。。
揭吧,把表字的牌坊推倒,把奸人的遮羞布撕开。。。痛快!
綠溪 发表评论于
文中不是说了:

“《纽约时报》同时指出,没有迹象显示存在违法及违规现象,也没有证据显示温家宝名下持有平安集团的股份。”吗?

怎么这个《纽约时报》像支大麻针,只要往文学城里一扎,楼下那些人就都兴奋起来,一致出现幻觉。

把《纽约时报》赶出中国没错,省得它天天在那自相矛盾,似是而非的乱吠。
大伯 发表评论于
今年3月薄总,明年3月温总... 老百姓以后就盼3月了.
arhoo 发表评论于
明年三月, 温总理最后一次记者会, 头望明月, 手指星空, 吟诗作赋, 赤忱之心, 谁与我共? 金银珠宝, 谁与我同? 唱念做打, 样样俱佳, 一代风流, 还看今朝! 真是相当的期待!
overseadream 发表评论于
骂人也要有底气。这样就骂的痛快。现在大家都在骂,我看就是大家的工作罢?要不然怎么可能一骂就是这么多年?不累吗?有没有没有骂过的?难道怨妇出身?骂就是这个城的一大特色。
一棵草 发表评论于
《纽约时报》和黑暗保守势力联合阻止中国的政治改革。一目了然。
小学作文老师 发表评论于
老温不把这事说清楚,其信誉必将彻底破产。
CMOS 发表评论于
温总理只接受《历史》报社的评判。
aua 发表评论于
下一个温薄会谈将在秦城举行。
Sam大树 发表评论于
不过,报道最终也承认,不确定温家宝是否知晓家人持有股权,也不确定温家宝本人是否亲自干涉为平安得到豁免。
====================================================
这年头,道听途说是新闻头条的正道。
沉痛悼念传统的新闻调查。
砂锅2 发表评论于
何必理他
咋就五毛 发表评论于
期待温反诉。果真,那将会是一场惊天动地变革的开始,将影响中国的历史进程。
luguoluguo 发表评论于
这报纸一会咬薄一会咬温而且时机把握得都很好,不免让人觉得后面有种势力在支配。美国的报纸先把自己家的事情管管好,财政悬崖近在眼前。纽时的读者应该面向美国,如果将来准备进入中国市场另作别论。
不懂猫 发表评论于
家宝证明自己清白的最好方式就是公开哪些家人在这些交易中获利。
阳虎 发表评论于
二楼既然有纽约时报造假或证明温总理清白的确凿证据,也应该提供给公共媒体公开,到不是针对温个人,关键是事实的真相应该对广大人民有个交待,无论是哪个高官都一样。
lianggeren 发表评论于
哈哈,温影帝不是要告纽约时报吗?仰望星空想想看,怎么告?那些恭维他是改革派的受排挤的人呢?习近平和李克强看看现在财富被分的差不多了,感到绝望,再发动一场革命,重新洗牌 - 一切都以反腐名义。。。赫赫
金笔 发表评论于
我看温家宝非轰然倒下不可。。。

一个人、一个家族非要敛那么多财,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