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刃男友谋杀亲夫:探秘女囚的心理世界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图一(海淀区看守所看管二科副科长吴青) 图二 (北京东明成功人生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王颖) 图三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副局长金志海) [千龙网记者于振华3月22日报道] 3月初,12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始长期义务为海淀看守所的在押女性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日前,千龙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自杀自暴自弃、担心家庭破裂、侥幸心理等是她们最大心理障碍。专家认为,要根治这些心理疾病,必须要对症下药。   狂砍男友的漂亮女生被捕后要自杀   女大学生尚丽(化名),因涉嫌故意伤害被关押在看守所内。刚来时,她全部用英语回答管教干部的话,整天望着窗户发愣,失去了生活的信心。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数次接触,现在她不仅恢复了生活的信心,每天还开始学习英语。   “尚丽是湖北人,今年才22岁。”3月17日,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海淀区看守所看管二科副科长吴青在接受千龙网记者专访时介绍说,2000年,尚丽以全省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某著名高校,在学校她的成绩一直非常拔尖,品学兼优,倍受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   “由于该校女生比较少,因而女生一般都比较受宠,更何况像尚丽这样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吴青说,该校的一个叫方宏(化名)的男生非常喜欢尚丽,经常帮尚丽打饭、洗衣服等,对尚丽百般呵护,很快两个人开始恋爱。   “在学习上,为了保持班里第一,尚丽仍然非常刻苦用功,不断地给自己施加压力。一转眼,他们都上大四了。”吴青告诉千龙网记者,去年10月,尚丽说自己的精神压力很大,要方宏陪她去朝阳医院看精神病科的医生,看完病出来,她对方宏说想砍人。当时,方宏还以为她是开玩笑,没想到尚丽真的抽出一把菜刀朝他狂砍20多刀,砍成重伤。   “尚丽被捕之后,她才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吴青说,在看守所里,不管是谁和尚丽在一起说话,尚丽说着说着,就会突然伸出手来抓人的脸,她还会突然选择用头撞墙、吞锁等方式来自杀。为了防止尚丽自杀,干警们给她戴上了像拳击手一样的头套和手套。   “这在心理学上是典型的‘躁狂’。”3月17日下午,北京东明成功人生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王颖详细地告诉千龙网记者,很明显,在尚丽出事之前,自己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心理有问题了,但是她去看神经科医生的时候已经晚了。   “我首先请尚丽站起来坐在我对面,她也愿意单独和我交流,建立咨询关系。”王颖说,尚丽在第一次接受心理咨询时告诉她,尚丽从小就看着妈妈经常打爸爸、抓爸爸,以为这就是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   长大后,因为尚丽没有其他的文艺特长,为了得到众星捧月般的荣耀,她总想在学习上争第一,害怕自己被人赶上。考上大学后也是如此,她感觉到处是威胁,就从早上6点半到夜里2点半,一心扑在学习上,拼命给自己加压、追求完美。她男友以前很爱她,她甚至经常打他咬他,他也不还手。   临近毕业时,尚丽又感觉男友也不如从前那样宠爱她了,于是,她以砍伤男友的方式来宣泄失衡的心理。之后,尚丽既担心男友死亡,又认为自己被判重刑而没有前途了,因而想一死了之。而恰恰在此时,她报考的美国耶鲁大学也向她发出了录取通知书。   “在了解尚丽的心灵轨迹之后,我一边帮助她分析她的行为心理,一边和她共同探讨选择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王颖说,针对这种“习德”和加压产生的自暴自弃的“躁狂”心理,只能采取疏导的方法,不仅让她认识到她的行为给对方造成的伤害,还让她看到自己的未来,平静地面对现实,以避免她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进宫”女人盗窃为了报复社会   30多岁的胡小敏(化名)是“二进宫”的外地人,她是最“闹监”的一位。   “胡小敏是内蒙古人,她两次进来都是因为盗窃,而且进出时间相隔不到10天。”吴青给千龙网记者介绍说,去年年初,胡小敏因为自己丢了一台价值两万元的笔记本电脑,就跑到北京某所高校去偷学生的一台价值几千元的笔记本电脑,结果被学校保安抓住,法院判了6个月。出去后,胡小敏连在“号子”里穿的衣服都没换,又跑到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教室,去偷一台价值一万多元的笔记本电脑,这次又被该校的同一个保安抓住,这次法院判了4年。   “胡小敏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具有典型的焦虑心理。”吴青说,胡小敏第一次刚进来的时候,由于没有任何亲戚在北京,丈夫也不理他,自己又没有一分钱,自身还有妇科疾病,都是干警们自己掏钱给她买点换洗的衣服。她特别担心自己的丈夫因此而看不起她,跟她离婚,但最后还是离婚了,孩子判给了丈夫。她还自认为长得丑,总是以为同号房的人以此看不起她,鄙视她,谁要是说她一句,她就跟别人吵闹、打架。   “因为‘闹监’,胡小敏不知被换了多少个号房,而平常她又很清高。”吴青接着说,她自认为受过高等教育,能写东西,看不起别人。她还常常产生幻想,幻想自己是个高干子弟,还把这个幻想不断地告诉别人。   “其实,胡小敏是在别人家长大,大专毕业后,她在内蒙古一家毛纺厂工作。”王颖告诉千龙网记者,后来,胡小敏离职来北京想继续上学,结果上学没上成,反而找了一个男子结了婚。通过第一次心理咨询后,王颖给胡小敏留下了“作业”——随心所欲地记日记。   后来,胡小敏将自己写的日记和《我走向犯罪道路的心理路程》一文交给了王颖,千龙网记者在该文中看到,2000年春天,胡小敏用自己家中的积蓄25000元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用了不到半年,被三个东北口音的男子盗窃。   “我出去片刻回来时正好撞上了。”胡小敏在该文中说,她抓住其中的一个人要求他把电脑还给她,一边大声地喊叫,结果那个男子恼羞成怒,还一脚把她踹倒在地。“我孤身一人,也没有什么人来为我这样一个懦弱的女人撑腰,来自社会最底层的我,也不懂得用何种正确方式来捍卫自己的人身安全和尊严。”   “事隔两年之后,我两次以同样的手段在同一个地点盗窃,并不是说我当时存有什么侥幸心理。”胡小敏坦言,她对电脑并没有什么强烈的占有欲,她这么做只是想报复社会,因为当时没有人来为自己伸张正义。   “如果说我第一次是无意犯罪,第二次就是有意犯罪。”胡小敏还在日记中写道,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干警们真诚地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多变的命运未曾改变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事业的强烈追求,对家庭和社会想尽一份力量的愿望。   装疯卖傻企图逃脱罪责的纵火犯   日前,千龙网记者在海淀看守所采访时了解到,这里既有被扭曲的灵魂,又有被隐藏和埋没的善良;既有灰暗的个性,又有作为妻子和母亲对生命的渴望。然而,还有一些在押女性产生侥幸心理装成神经质,欲逃避法律责任。   “刘红梅(化名)是因为纵火烧房子才进来的。”吴青告诉千龙网记者,刘红梅是河北张家口人,她和丈夫在海淀区暂住,她丈夫因吸毒染上了瘾,每次吸完毒后,就痛打她,她一气之下点燃枕头和被子,没想到大火一下子烧着了房东的房子,接着又蔓延开来……   “刚一进来,她老是整天唠叨她犯的那点事。”据吴青介绍,刘春梅心眼非常小,老跟同号房的人较真,号房里的人埋怨她一句,她动不动就抓人、挠人。而她总是自言自语,一会儿说是她自己点的火,一会儿说是她丈夫点的火,反复无常,像有神经质。但是,很多证据表明,她就是点火的人。   “前两次开展集体心理咨询时,刘春梅都表示自己不愿参加。“王颖说,她在做第三次咨询时,刘春梅主动要求参加活动,她就让刘春梅以植物为主题画画。于是,刘春梅画了一座山、三个人放风筝和一场大雨。   事后,刘春梅还向王颖解释说,画里面是她和她丈夫带着孩子在春游放风筝,突然,一场大雨来临,家里人都说要躲避,而她却非要迎着大雨去放风筝。这时,王颖给她解释,大雨在这幅画里面应该是象征着灾难,当灾难来临时,首先应该理性地选择躲避,而不是因为迎着这场灾难再给自己带来另一场灾难。   “刘春梅听完话当时就哭了。”王颖说,刘春梅还表示要和她一对一地进行心理咨询和矫正。从拒绝参加心理咨询,到愿意参加集体心理咨询,再到主动要求参加一对一心的心理咨询,以及从装疯卖傻到目前平静下来进行反省,都说明她的心理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侥幸心理是在押人员比较普遍的一种心理。”3月17日,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副局长金志海在接受千龙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在押人员都很关心作案同伙是否进来了,他们都在考虑是自己先揭发别人,还是等着别人先揭发自己,有的就故意装疯卖傻,也有的是因为突然失去自由,心理压力太大,出现神经质的现象。   针对女性特有的敏感和柔弱,该所的女民警积极探索“人性化”、“亲情化”的管理方式,推出了一系列独具匠心的教育感化和挽救的方法。在对在押人员的教育管理中,女民警们以她们特有的细腻情感,通过入微细致的观察,掌握每个在押人员的心理活动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在押人员心理施加影响,带动、感化她们,以达到规范行为的目的。   人性化管理女犯是时代进步的体现   3月24日就要回到社会的李新(化名)12岁就进入了军队的文工团,17岁时因脚受伤转业,是一个文艺工作者。由于她和丈夫涉嫌敲诈罪被判刑,她一直沉浸在深深的自责与内疚当中,她在信任心理咨询师并讲出内心冲突后,心理疾病也得到了根治。   “海淀看守所与北京东明成功人生心理咨询中心共同组建的‘心理阳光援助基地’,是政府送给我们最好的三八节日礼物。”即将出狱的李新感慨良深地说,她曾经坐在角落里,看着被铁窗分割的蓝天和阳光,悲观地感叹自己短暂的人生已经溶进了太多悲欢离合和甜酸苦辣。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让我感到看守所的生活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恐怖。”李新说,看守所到处渗透着人性的关怀:年三十的晚上,干警们轮流到每个监室发放瓜子、糖果;初一、十五还让他们吃饺子、吃元宵等等,这些对普通人来说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场景,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却给了她强烈的震撼。   “我们虽然触犯了法律走进了高墙,但我们这个特殊群体依然渴望亲人的关怀、包容和谅解,依然渴望有个灿烂美好的明天。”李新深情地说,事实证明,亲人没有抛弃她们,社会更没有抛弃她们,在她们感到彷徨、不知如何面对今天和明天时,咨询师们又向她们伸出了热情的双手。   李新说,当时,她无法面对年轻又受过高等教育的自己被关进大墙的事实,想到自己的过错和朋友鄙视的目光,以及母亲的泪水,她觉得自己再没有了未来。而王颖耐心地听她诉说,亲切地和她交谈,给她留作业,让她记日记,跟她共同回忆美好的过去,帮她恢复信心,使她慢慢从低谷中走出来,激发了她正视自己的决心和勇气。   “虽然每周两次的心理辅导不能改变她们的环境,但是可以改变面对环境的态度,避免这些心理矛盾与障碍发展成为导致发生自杀等过激行为的心理危机。”王颖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用科学、文明、人性化管理的新模式来教育改造在押人员,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的表现。   在押人员因犯罪受到法律惩处,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原有的生存环境,精神遭遇打击,容易产生心态变异,产生种种心理障碍。金志海也向千龙网记者表示,该看守所没有把这种现象简单地看是对抗改造,而是把这类在押人员当作特殊病人,耐心地为他们疏导思想。    金志海说,通过邀请心理老师进行零距离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捐款捐书成立监区图书馆、教育演出等方式,心理咨询师们和女民警们帮助在押人员走出心理误区,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使看守所成为了净化心灵的“学校”、医治创伤的“医院”、充满关爱的“家庭”。   据悉,在国内,虽然管教队伍对在押人员的管理上有很多经验,但是心理辅导却不擅长,有时无法解决在押人员心理上的问题。与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合作将有望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