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生深夜刀砍两同学 “兰州马加爵”被判8年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本报讯(特约记者陆军记者田海珠 丁凯珊) 与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案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兰州高校女生伤害同学案件3月24日有了结果,兰州医学院学生李琴因故意伤害被判有期徒刑8年(10日后生效),刑事附带民事赔偿9万余元。   因为和同学在一些小事上产生怨恨,2003年6月8日凌晨,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女学生李琴用事先准备好的菜刀砍向了同宿舍的王惠和刘燕,后经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法医鉴定,王惠被砍成重伤、刘燕为轻伤。经过开庭审理,城关区人民法院最终判决李琴有期徒刑8年。(主人公系化名)   案件回放   发自宿舍的血案   2003年6月8日凌晨2时许,兰州医学院教学楼某区的102室突然传出凄惨的求救声和尖叫声,该学院临床医学系一年级女生李琴双手拿着菜刀和尖刀凶狠地砍向了同宿舍的王惠,而和王惠睡在一排的刘燕看见眼前的景象急忙下床奋力夺过了李琴手中的菜刀,谁知李琴一转身又从自己的床铺上拿起了一把小菜刀砍向了刘燕。灯突然亮了,看见门口的拖把,王惠冲了过去拿起拖把打向李琴,而丧失了理智的李琴再一次拿刀冲向了王惠。对着两名同学一番砍剁后,李琴拿着沾满鲜血的刀跑出了宿舍。之后,大楼巡查保安席某在6楼和7楼之间的拐弯处发现了手拿菜刀躲在角落瑟瑟发抖的李琴,而王惠和刘燕也因为伤势严重被送往兰医医院和省人民医院进行抢救。   宿舍分床成诱因   李琴来自甘肃环县,父母都是农民,不管对她还是对全家而言,能来兰州上学成了一件幸运的事,但情况却并非如此。因为性格内向孤僻,再加上家庭贫困造成的自卑心理,李琴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融洽,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小事产生不快。事发之时,李琴所住宿舍楼将要加层,她和寝室的同学以及别的宿舍的女生被分在了学院教学楼某区的102室。按照当时的约定,依旧按照原宿舍顺序就寝,李琴应该是下铺,但同宿舍的刘燕却趁她上厕所时搬到了下铺。李琴之后找到了班长,班长将她安排在了一名住在家里的兰州同学的床铺,但不知何故,这名同学之后又要求住校。李琴觉得非常委屈,当晚在图书馆哭了一夜,第二天也没有去上课,班长因为此事说了她几句,但周围的同学听到后竟然开始鼓掌,这让李琴感到受到了伤害。6月7日下午,当她来到东湖批发市场买东西时,看见了一个刀铺,此时她便决定报复伤害她的人。于是她花了15元买了一把小菜刀和一把小尖刀,似乎觉得不够,她又花去7元买了一把大菜刀放在包里带进了学校。6月8日凌晨2时许,一直没有睡着的李琴起床穿好了衣服,她先将小菜刀放在了自己的铺上,之后拿着小尖刀和大菜刀砍向了正在熟睡的王惠……   本报记者田海珠 丁凯珊   相关链接 庭审--她长胖了   3月24日开庭当天,30多名李琴的同学和老师参加了旁听。在李琴被带上来时,很多同学伸长了脖子,希望能看清曾经同窗的变化。一名李琴的同学悄声告诉记者,李琴比起在学校的时候白了些,也长胖了。   被害人神情黯然参加庭审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多半年了,但王惠和刘燕似乎还没有完全从这场噩梦中走出。王惠一直护着当初被砍伤的右手,而刘燕因为膝盖受伤,慢慢地走进了审判大厅,两人庭审中自始至终神情黯然。   曾经翻供   虽然李琴在审判中全部承认了自己买刀、砍人的经过,但记者了解到李琴曾经在警方讯问时全部翻供。事发后,城关分局刑警大队七中队对李琴进行讯问时,李琴承认自己6月7日购买的三把刀到就是为了“割刘燕和王惠的脖子”,但在9月刑警队再次对她进行讯问时,她全部否认了以前的说法,称自己买刀是为了切水果,而砍人时自己精神并不是很清楚。   父母并未到庭   据了解,李琴远在环县的父母并未赶到兰州见女儿一面。李琴似乎也知道了这些,被带进审判厅时,她只是匆匆扫视了一眼旁听席上的同学,似乎没有在人群中寻找父母的想法。   本报记者田海珠 丁凯珊   同学和老师对此事的看法   我们该反省自己   一名参加旁听的同学告诉记者,事发之时她就在李琴所住宿舍。当时被王惠的惊叫吓醒后,看见眼前的一幕她已经吓的不知该怎么办,只能钻进被子里发抖。李琴平时性格内向,虽然和同学的交往并不是很深,但她们都不能理解李琴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但之后,她自己也进行了反省,是不是该重新审视自己对待同学的态度呢?尤其是那些来自农村、家庭条件艰苦的同学,对于这些人她们的优越感是不是一把尖利的刀呢?   医科学生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3月24日下午记者采访了兰州医学院院办的一位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医学院的学生不仅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真正的救死扶伤。李琴砍伤同学的事件发生后,对老师和学生的触动都非常大,这也让他们更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不仅派出老师对受伤学生进行看护,而且还指派了心理专家对相关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而在这之后,有很多同学都主动找到了学校开设的心理咨询部门进行相关的咨询。事情过去已经多半年了,同学们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但学校却将一个问题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那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本报记者田海珠 丁凯珊   沟通让我们更快乐   3月24日记者同时采访了西北师范大学心理系的彭德华教授,他称18岁到22岁左右的学生正处在心理短乳期,在这个时期,一旦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就不能够很好的去适应新环境,敏感、多疑成了是这个时期的典型症状。时常会把别人一些无意识的伤害看成了对自己贬低,一些内向的学生也因此会将仇恨记在心里,而不是通过正面的沟通来消除矛盾。彭教授同时也表示,大学生应该有自我教育的一面,不应该以强调自我尊严为原则,最终以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其实沟通,能让我们更快乐。   本报记者田海珠 丁凯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