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读书笔记:那不勒斯四部曲 (三)(四)

(2017-11-08 21:29:30) 下一个

抓紧一切时间听完了最后两本书。

第三部开始是“我”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作家,取得名望。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她受到了许多年长女性的帮助,坚持她要继续接受教育的小学老师,给她带书报帮她开眼界的中学老师,然而最终的伯乐是她的婆婆,把她随手写就的送给男朋友的礼物拿去出版。

新书带来名誉的同时,“我”也受到很多攻击,因为书里的性的描写。从这里开始,第三部书把我们带入意大利六七十年代的社会大背景。女性极端不平等的地位,离婚都不被允许。而一个提到性的女作家所收到的恶意评论也可以想象。在这些晕眩的一夜成名之后,故事忽然转到了Lila身上。

Lila为了她的错误付出了很惨重的代价,这当然是她应得的。然而,“我”在大学里遇见一位single mother,尽管她也为了这个意想不到的孩子付出惨重代价,总的来说,富人家的孩子,还是能负担起这个代价。阶级的鸿沟在这本书里总是若隐若现。

“我”被Lila紧急召唤,火速赶去拯救迷失的女友。这个时候,我又害怕紧张又急于听下去,会有什么不幸发生在Lila身上?那正是意大利社会剧烈变革的时候,引入工业化,小工厂遍地开花,但是条件恶劣。工会,共产党,都以为工人争取人权的理由趁机发动。此时大学疯狂扩招,造成大量学生毕业即失业,大学生的不满也一触即发。小工厂主有无限的权利,而女工就挣扎在最底层。Lila从住在富人区的杂货店老板娘主动沦落到最底层。他们曾经一起度假的温文尔雅的大学生接过家族企业,成了脑满肥肠,刻薄猥亵的工厂主。这中间,有组织初具规模的工会,激进天真的学生,麻木而接受现状,对反抗者厌恶的工人,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从小一起长大的黑手党,还有表面无畏无惧,咬牙独自承受一切压力,其实恐惧丢失工作的Lila。

回想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从乡下进城的女工们也一定有一番激烈冲突,然而我们的文学在哪里呢?只记得有励志电视剧“外来妹”。只要你努力上进,就能过上好日子。这到底是粉饰现实还是文化的不同呢?

文章从波澜壮阔的社会运动忽然又转到“我”的新婚生活,本来一番雄心壮志在孩子们出生后都成了泡影。初为母亲的挣扎,疲惫的肉体,空虚的精神,很多职业女性都会有共鸣吧。“我”的婆婆再次出现拯救。说真的,这本书最让我惊讶的就是这个婆婆,非常支持她的事业。

然后就是“我”开始犯错。Lila十六岁的错误,很容易就以年轻的名义被原谅,那时候读者都对Lila充满同情。然而等“我”到了32岁,还在无数人都能看出来的错误道路上走是为什么?从这一段到第四本书的前面3/4我都无法忍受,有时愤怒,后悔追了这本书。她的错误,让“我”的人物设定都坍塌了,她结婚是贪图对方家庭的名望吗?她在错误中一错再错是因为软弱无能吗?

如果一个受了教育的女性,不能好好控制自己的感情生活,又和那些没有文化,在贫民窟挣扎,常常换男人的女性有什么区别呢?至少对孩子对家庭的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在这一片混乱中,我还是非常惊讶她的婆婆和丈夫的姐姐都非常慷慨支持她,即使不赞成她的做法,即使后来闹翻也情有可原。

 

 

第四本书的3/4 部分,我都不停快进,这个故事已经失去吸引力,我既愤怒,又能体会到愤怒也是情绪的一种,这本书成功地激起了某种情绪,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

然而不知不觉,我停止了快进,又沉浸在故事里了。“我”和Lila经过了人生的起伏,又开始一起住在从小长大的地方,也都在36岁非婚生女。“我”回到家乡,刚开始是屈服于经济压力,后来是因为这是写作的灵感源泉。Lila是自己选择不结婚,而“我”是求而不得。这本书的名字叫“失去的孩子”,失去了哪个孩子?

两个人的孩子们渐渐长大,都开始有青春期的冲突。毒品侵蚀社区,也侵蚀孩子。当“我”的女儿十五岁即跟男朋友私奔,‘我’经过思考,同意让他们在家里同居,因为希望女儿自己会发现和这个男朋友的不同,会自己厌倦。只有几个月女儿就明白过来了。这真的是非常明智的做法,然而中西方在这方面的的文化差异太大太大了。

最后,作为读者,我终于原谅了“我”,谁没有犯过错误呢,而最后,她还是一个坚强,成功的职业女性,也是一个幸福的母亲。

作者是非常有技巧的作家,正如第一本书花了很多篇幅介绍童年一起长大的小伙伴,第四本书最后,小伙伴一个个慢慢退出生活。那不勒斯还是那样的贫穷,暴力。书里也借Lila之口,头一次描述那不勒斯美丽的历史,对应无望的现实。第一本书里的很多细节和最后一本相呼应,看似圆满,却让读者也不由得怅然若失。随着他们生命走向终点,友谊也画上句号。Eleanor和Lila六十年的友谊,读者成了见证人,此时也不得不一同告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