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树下

走的多,见的就多,见的多,想的就多,想的多,悟的就多
个人资料
正文

黄石大提顿十五日徒步露营记--黄石篇 (五) 徒步碎石山

(2016-04-12 21:06:53) 下一个

八月二十五号  第八天  露营地:Mammoth Campground

没有野牛的侵扰,昨夜安然入眠。清晨却被远处传来的一阵阵高昂的动物的鸣叫声惊醒,侧耳细听,不像是鸟类发出的声音,声音急促、尖锐,像是一种遭遇险境时发出的警报。醒后,遂挣扎在尿意和睡意的纠缠中,最后还是被本能逼离了暖呵呵的睡袋,钻出帐篷,走向厕所。天还是灰蒙蒙的,营地一片静寂,我们帐篷周围都是房车。住在房车里舒服多多,不用担心在寒冷的夜晚摸着黑上厕所。路旁,一对驾摩托游玩的夫妇已经开始拆帐篷,准备上路了。他们露营的设备更为简单,但想必一定乐在其中。太阳出生的时候,老婆做好了早饭,热气腾腾的燕麦芝麻糊粥流进胃里时,我盘算着今天的行程,今天上午的徒步将会耗费我们不少卡路里。

记得在网上看到有一个作家想获得那种静寂的、与世隔绝的、自然洪荒的感受。于是他一个人背着包走进黄石的深处,沿着大陆的分界线,走了日日夜夜,体验到了。昨晚的那个公园巡逻员说过,大多数来黄石的游客只观光了黄石5%的地区,而剩下95%的大片区域人迹少至。黄石公园有近1800公里标识的徒步路径,可只有很少数像德国老兄那样的游客,背起沉重的行囊,徒步露营荒野中。即使作为一个普通的日行徒步者,沿着那些徒步的线路走上几公里,就可以轻易地远离人群的嘈杂,体验黄石的自然风味。

在黄石公园的入口处游客可以领到一份免费的公园地图,可对于想徒步的游客来说,这图还不够。德国老兄告诉我,可以从公园的商店里买到那种专用的户外指南地图。那种地图是塑料做的,防水的,上面标有详细的徒步路线。从地图背面上介绍的26条徒步线路中,今天我选择了这条位于公园东南部的步道,Avalanche Peak Trail,因为山顶都是些碎石,我就叫它“碎石山”。步道的起点在通向公园的东大门的路上,临近Eleanor Lake 。通常步道按行走的难易程度分为:easy(容易)、moderate(适中)、和difficult(困难),三个难度等级。据地图介绍,碎石山高10568英尺,这条步道来回大约7.4公里,3-4小时路程,难度等级属于适中到困难。步道虽短,但陡峭,爬升2100英尺,体力消耗较大,不建议刚开始徒步的游客。“你行走时付出的每份心肺的辛苦和努力都将在山顶得到回报。”就是这段介绍的文字打动了我,将它订为今天的目标。

吃完早饭,拆了帐篷,装好车,我们就上路了。现在这种拆搭帐篷的活计我们已经熟练了。经过鹈鹕溪,在附近的草地上看到了一头俯卧在草地中的野牛,它俯卧在阳光照耀的草丛中,静静地,一动不动,像一个躲在门后的害羞的小姑娘,让我想到了崔健的那首歌:花房姑娘。

 

车子路过我们前天徒步过的鹈鹕谷,沿着黄石湖畔,一路向东。在湖畔一处蒸汽喷泉处,我们停了下来。如果刚才是遇见了一位安静羞涩的野牛姑娘的话,这回撞见的是一位脾气暴躁的野牛小伙,跟岸边的一棵小树较劲,不断咆哮着,气哼哼地拱来拱去的。

 

继续向东,景色变得苍凉起来,路旁山丘上耸立着大片光秃秃的黑色树干,这大概是以前森林大火后留下的荒凉。

如地图所示,碎石山的步道起点就在临近Eleanor Lake的路旁,路边有一个小停车场。我们到的时候,一家父子三人已整装待发,听到父亲对小儿子说:“Hi, son: you are going to sweat a lot today! 小子,你今天可要飙汗了!”清晨是穿多厚都不觉得热,现在是穿多少都不觉得冷。我们离开停车场的时候,又有一个独行的年轻小伙到了。在步道的起点处,我们捡了两根别人徒步后扔下的木棍,到后来它们还真助一臂之力。

步道穿行在树林中蜿蜒而上,山坡没有那种平缓的过度,爬这样的山路要走出适于自己的节奏和速度,方能持久。记得当年在云南的梅里雪山,从西当村徒步至雨崩村,翻越垭口(高度约3700米)的那段徒步历程仍然记忆犹新。那段山路也是开板就唱,上来就是爬坡路,后来真是十步一歇,拄着棍子呼呼牛喘,眼见着当地的男女老少扛着包裹,抱着孩子,说笑着从我们身边轻盈地走过,一脸的无奈和羡慕。多亏半路神现个卖酥油茶的棚子,让我们苦中得活。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藏民一天到晚总要喝酥油茶,那时候我明白酥油茶的重要性了,提神给力,迈开步了。不知是当年体力欠佳还是路着实难走,真想旧路重走,看看现在自己的德行。

走了一阵子后,我们赶上先前的父子三人,微笑着打过招呼,鼓励老婆说:“你还行啊。”继续前行,身旁出现成片成片树皮剥脱,树干光秃的松树。原以为这些树是被野火烧过后才成了这般模样,后来了解到这是因为一种叫“Rust ”--锈病的侵害,还是从亚洲传过来的,不知道这个锈病怎么有这么大杀伤力。想象一下,如果在黄昏和暮色中走在这成百上千的死树林中,再听到几声狼嚎,是不是有种恐怖森林的感觉。后来得知这是熊出没的区域,在网上看到别人徒步拍到的熊照片,我们还特意还挂上了防熊铃铛。

在那片恐怖森林中,后到的那个小伙子又赶上了我们,和我们攀谈起来。他说他来自德国,现在美国工作,黄石公园也是他的梦想地。在大提顿遇到德国老兄,在这儿遇到德国小伙,德国人是不是比美国人更爱黄石呀。小伙毕竟是小伙,渐渐我们就跟不上他的步伐了,他那双手摆动着登山棍的红色身影在林子中渐行渐远。随着高度的上升,树木在身后退去,植被越来越少,碎石山峰呈现在眼前。我们在一个小石头堆路标旁的树荫下稍作休息,便向主峰前进。

山路有的地段虽然陡峭,但并不危险,脚下尽是碎石子,如果阴天下雨,一定非常湿滑。一路走来没有树荫的遮拦,太阳的暴晒比走路还要辛苦,虽然现没到正午,但还是像那个父亲所说的,开始飙汗了。虽然脚步辛苦,但放眼四周,峰峦叠嶂化作风景好做伴。

这就是主峰的全貌,是个平顶山。我们接近峰顶时看到一只大鸟在空中翱翔。

登上峰顶,我们望见峰顶另端一个红色的身影,德国小伙。

站在山顶,感受劲风的扫荡,我回味着那句话:“你行走时付出的每份心肺的辛苦和努力都将在山顶得到回报。”是的,站在这儿是360度的风景,因为四周无遮无拦,可以眺望黄石湖和周围绵延的山脉,甚至远方的提顿群峰。

我们默默坐在山顶上前人搭建的避风塘石头堆里,眼前的山和天空那样自然纯净,仿佛时间和空间都被一种宁静凝固了,让我才体味到什么是:心无杂念。登山就像是做饭,煎炒烹炸,辛苦劳作半天,最后送到嘴里,却是短暂的享受。就是为这最后一刻的享受,前面的所有辛劳都值了。

地图上说下山可以走另一条路线,我们原路返回。我们下山的时候,看到更多的游客在陆续上来。随手拍了一个登山的小孩,他的父母背着另一个孩子远远跟在他的身后。他行走的身姿在我眼里真是酷,行走的姿态和平静的表情充满了自信和勇气,小小人儿在大山的映衬下,显示出一种超出他年龄的独立和个性,让我联想起在大提顿,走在Cascade Canyon山谷中的那个老太太,背着双肩包,拄着拐杖,脚步迟缓,可仍然独自向前,身后她强壮的儿子,只是默默地陪伴着他年迈的母亲。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在我看来,正好相反。地图上说整个徒步往返大约需要3-4个小时,我们大约用了3.5小时,平均速度,下山也就用了一个多小时,而且没有歇息。

离开碎石山,我们向北驶向Canyon Village。经过Hayden Valley,看到前两天还空荡荡的谷地中出现了成群的野牛,不知道它们从哪里溜达回来了。

忽见前面的车辆纷纷停下,路边站了一溜人等手持长镜短炮向远处探望。以这些天的经验,架势这么大,肯定出现的不是一般干部,于是我们也停车去凑个热闹。果然,百米开外,一头黑色的熊正在谷地中信步。身旁一个维持秩序的女公园巡逻员说,那是一头四岁的公灰熊,不是黑熊,她一望便知。这是我们第一次看见熊,虽然黄石到处是熊的警示标牌,可亲眼所见并非容易。

看完熊大人,我们继续赶路。赶到Canyon Village的营地,不出所料,营地满员了。仍在昨天的那家自助餐厅里要了那份喜欢的野牛汉堡,填饱肚子后,继续北上,希望能在Tower Falls 营地找到一席之地。从Canyon Village到Tower Falls一路都是盘山路,我这个有些恐高的司机,难免开得小心翼翼,手心发汗。Tower Falls 营地是先到先得,我们一路没敢作停留,直接赶到营地时,可仍然吃了个“营地满员”的牌子。昨天下午四点前还有空位,今天怎么就满员了?关键是把我的行程计划打乱了。我原计划在这儿住两三天,游完公园的东北角,再去西北角的猛犸象(Mammoth) 营地。心有不甘,在营地中转了一圈后,直奔Mammoth 营地,那是北面最大的营地,虽然也是先到先得,可毕竟有85个营地,机会更大。其实两个营地间距离不太远,车程半个多小时。

到达Mammoth 营地已经下午四点多钟了,还好我们得到了一席营地。Mammoth 营地临近著名的猛犸象热泉景区,可以从营地的小路走到景区。营地离公园北门只有5英里,整个营地建在一个山坡上,各个营地间距很宽,保证了安静和私密。营地虽不能洗澡,但厕所干净,还是冲水马桶。我们把帐篷搭建在一片荒草和树丛中,然后坐在野餐桌前,看着山坡下通向北门的公路上往来的车辆,心里舒了一口气,今晚总算有地方住了。没想到的是,我们在这儿一住就是四晚,甚至有些乐不思蜀了,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

安顿下来后,我们就出去转悠了。此时营地入口处已经挂上了“满员”的牌子,我们击掌庆幸早来一步,不然今晚不知到哪里去流浪了。选择露营可以给行程带来机动和灵活,可也要承担旅游旺季中不确定的风险。来黄石之前,我从旅游资讯中得知,黄石有两个可以泡温泉的地方,一个就在我们营地的附近。出了营地,沿着通向北门的公路,在一座小桥旁边,我们发现了通往温泉的停车场。这里车位紧张,很多车停在路边。从停车场沿着一条土路可以走到泡温泉的地方,路边有个厕所可以换衣服。所谓温泉是Gardiner River  与Boiling River 两条河汇合处,Boiling River从地下流出的地热水与Gardiner River的冷水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处天然的温暖水域,人们用石头简单地围起来,就成了天然的温泉池,那可真是纯粹的地热水,散着一股硫磺味。由于还要去北门的Gardiner小镇看看, 我们就没下水,踩了点,就离开了。

在接近北门路旁的草地中,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只正在吃草的羚羊。按理羚羊应该是非常警惕和敏感的动物,而这只羚羊却有些与众不同。它不但外形健硕漂亮,更像一位温文尔雅的绅士,专心致志地埋头吃草,偶尔抬起头来,看看近距离拍摄的我,那对黑宝石一般的眼睛,流露出平和温柔的目光,没有胆怯和逃避。在渐临的暮色里,我眼看着这美丽的生灵在我的面前从容不迫地走进草丛的深处,如果不是相机的镜头清晰记录下它的身姿,我不敢相信与它曾如此相近,宛如一次童话般的邂逅,黄石这片美丽的土地才能造就这种童话般的感觉。

 

北门周围正在施工修建,无法通过。我们刚拐入Gardiner小镇,一头麋鹿就闯进我们的视野。我急忙下车,追赶它的脚步,捕捉到它穿过马路,瞬间停滞观望的身影。小镇上的店铺关得较早,我们刚逛了一圈回来,卖冰激凌的小店就关门了。老婆抱怨没过上嘴瘾,我说,你不已经过了羚羊和麋鹿的眼瘾了吗。

回到营地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我们的营地设有露天剧场,晚上会安排一些讲座活动,丰富大家的旅游生活。今晚的主题是关于动物,主持人是一个身穿巡警制服的漂亮白人姑娘。从她的讲解中我了解了不少动物的知识和轶闻。比如那些看起来安静温顺的野牛,奔跑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40英里,一头暴躁的牛牛可以越过两米高的围栏,难以置信,这些看起来身形笨重的家伙却如此身手了得。与食肉动物不同,作为食草动物,野牛的眼睛是可以旋转360度,能看到周围,甚至身后发生的情况。每年都有受到野牛攻击而受伤的游客,所以公园一再提醒游客,一定要与野牛保持一定距离,一旦发现野牛不安的迹象,就要尽快撤离,避免对牛的刺激。比如,原来耷拉的尾巴突然翘了起来,那条屁股上怒气冲冲的小辫子就是牛发出的警告:小子,你离的太近了,再照我隐私部位,牛大爷就不客气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讲的灰熊(grizzly bear)和黑熊( black bear)的区别。我们白天在Hayden Valley看到的灰熊就是一个好例子。灰熊的毛也可以是黑色的,但一般体型较大,面部特征也与黑熊不同,耳朵圆小,鼻子尖翘,可是要看的那么清楚的话,恐怕也就来不及跑了,要看肩背部,灰熊会有一个明显隆起的肩峰,而黑熊没有。二者的栖息地和习性也不同,黑熊多在树林中活动,性情相对羞怯一些,当人进入它的领地时,它可能先是躲藏,观察人的活动。灰熊多在山谷草地的开阔地带活动,一旦和人遭遇,它没有可以躲藏的地方,所以就更具有攻击性。女主持人打比方说,如果你家里突然闯入一个陌生人,你会怎样反应?要不你害怕躲起来,要不你强势出击,把那人赶出家门。对于熊来说,人类就是闯入它领地的陌生人。熊可能有不同的反应:警告、恫吓、试探、攻击,我们也应该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她举例说,曾经有一对夫妇闯入灰熊的领地,虽然他们知道那头母灰熊带着两个幼崽,这时期的熊往往是最危险、最有攻击性的,他们还是冒险靠近,结果激怒了母熊,出掌攻击。男的与熊搏斗,结果不是个,被熊弄死了,女的见事不好,趴下装死,结果母熊只是把她拎了起来,拍拍就算了,她背了个背包,只受了些皮毛的轻伤,这是从活着的她嘴里听到的故事。临行前满耳灌满熊吃人的恐怖事件,其实在黄石,人受到熊攻击致死的概率小于百万分之一,倒是熊常常受到人的侵扰和伤害,比如有的游客滥用防熊喷雾剂,让熊遭到无辜的伤害。最后女主持人鼓励大家去徒步荒野,去探索黄石。她说她在黄石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去年夏天她们一行五人在Lamar Valley徒步的经历。她说在黄石还没有四人以上受到熊攻击的先例,这就是为什么公园建议在熊出没的区域徒步最好四人以上。

听完讲座,回营地的路上,感觉微风吹过,居然没有寒意,倒有点仲夏夜的味道。习惯了每晚在帐篷里把自己裹在厚衣服和睡袋里,反而对今晚温暖的恩赐感到意外,可转念一想,现在本来就是夏天嘛,夏天的夜晚本该是温暖的嘛。四周一片寂静,天上繁星点点,我带着对Lamar Valley的憧憬钻进了帐篷。晚安,温暖的猛犸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枫叶树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悦泉' 的评论 : 谢谢!这是我现在旅游所要追求的
枫叶树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露营让我们体会更深入
枫叶树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窺星阁' 的评论 : 黄石绝对是那种一生中要去的地方!
悦泉 回复 悄悄话 赞!谢谢分享,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经历十分难得。
machomama 回复 悄悄话 2010年夏天曾经在Yellowstone camping5个晚上,campsite 提前6个月预定的。主要是hiking, riding horses, boating in the lake and fishing. 有一天hiking in 大约2个mIils 到一个湖边fishing, 由于海拔高湖水冷,很难钓到鱼。回来的路上要经过一个meadow, 大约有150米长,就看见在meadow 的另一边蹲着一个黄毛大熊,就在trail边上,当时先生望远镜仔细看了一下,确定是Grizzly bear ,心里很紧张。我当时13的儿子还一个劲的要iPhone 4去照相。我当时喉咙都干了,根本就找不到手机。我们三人就边挥手边拉开嗓子叫。the bear 站起来来回走了两圈,就走掉了。我们又等了好久才穿过那块草地 ,尽量发出大的声音。一直走出trailhead,才松了口气。在trailhead,看见4个年轻人,穿着flip flops, 准备hiking, 告诉他们小心grizzly bear, 他们一听说,极度兴奋,开始狂奔进forest. 我儿子到现在还埋怨我当时没找到手机拍照。
窺星阁 回复 悄悄话 好看!谢谢详细介绍。这就是我下一个目标!
五湖以北 回复 悄悄话 拜服。当年去黄石,沒在园內露营,体会差多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