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树下

走的多,见的就多,见的多,想的就多,想的多,悟的就多
个人资料
正文

黄石大提顿十五日徒步露营记--黄石篇 (四) 峡谷风光

(2015-11-29 09:50:22) 下一个

八月二十四号  第七天  露营地:Bridge Bay Campground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雪花掠过。”我从这充满寒意的梦境中醒来,遂在睡意和寒冷间纠结与挣扎。看着旁边睡袋里的老婆,裹在羽绒服里睡得呼呼的香,羡慕嫉妒恨呀。好不容易睡瞌睡虫打败了冷多多,刚要迷迷糊糊地睡去,却被帐篷外突来的脚步声音惊醒。我靠,谁这么早就在我家门口跳广场舞!正要发作,沉重的踩踏声彻底击碎了我的睡意。记忆闪电般划过,在Two Ocean Lake 徒步时遇到的那对夫妇曾讲过在营地中觅食的饥饿的熊,我可不想我们的脑袋被它当西瓜啃了。在静寂的黑暗中,隔着一层薄薄的帐篷布,近在咫尺的呼哧呼哧的喘息声逼得我大气不敢出。我的手悄悄伸出睡袋外摸索到旁边的手电筒,心想,如果你胆敢把臭嘴伸过汗界,就吃俺老孙一金箍鲁电棒。好在喘息声渐渐离去。老婆此时也被惊醒,我示意她不要出声,悄悄拉开帐篷的窗口,两人定睛观瞧:几米远处,一头体型硕大的野牛昂首在月光下。原来是野牛老弟呀,来就来呗,也不语言一声,吓死你二大爷了!手里没有相机,要不然给你来一张“牛兄挑月”。

野牛这么一折腾也睡不着了,索性起来去渔桥看日出。车窗上结了一层霜,口中能吹出哈气来,把能穿的都穿上了。窦娥那么大的冤,才七月飘雪,黄石八月就有霜冻了,什么情况。在奔向渔桥的路上,先收获一张黄石湖上的日出。

渔桥静悄悄的横卧在我们面前。曾几何时这里是钓鱼的胜地,桥上站满挥杆甩汗的垂钓者。桥下是抹脖子鱼的回流和产卵地,由于钓鱼直接影响到鱼妈妈们的生产和休息,所以被禁止了。金色的太阳从湖面上升起,桥下观日出,看看这个空中的太阳像什么东东?

日渐升高,桥上观日出。

静寂的渔桥,没有遗梦的故事,怎么还能有名?

等我们离开的时候,一对男女手端相机急三火四地从停车场走过来。嘿嘿,来晚了不是,下回看日出要住帐篷哟,不被冻醒,也会被野牛吵醒,保证您起得早。

离开渔桥,我们直奔今天的主题:大峡谷。在去大峡谷的路上我们顺道游了泥火山(Mud Volcano)。泥火山附近的地热地貌以泥浆喷泉,气孔,和蒸汽喷泉为特点,老实泉和大棱镜那里把美诠释得够充分了,它就只有以“特”取胜了,甚至有些面貌狰狞,听听这些名字:火龙口,硫酸湖,蒸汽锅,是人呆的地方吗。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火龙口(Dragon Mouth ),大量水汽从一个地洞口不断喷出,伴着隆隆的巨响,就像一条龙张着大嘴在喷云吐雾。早晨水汽太大看不清它的真容,晚上我们回营地的路上再次拜访,才一睹龙颜。

 

太阳已经悬挂在天空,栈道上偶尔可见一两个游客。我们像走在自家后花园里一般闲庭信步,爱停多久就停多久,爱怎样拍就怎样拍,不用担心影响旁边的游客。正如昨晚营地那个Park Ranger说的:“十点之前,黄石是属于你的。”

在搅乳气锅(Churning Caldron)旁一头野牛闯进了我们的视野。它倚着一棵树上噌痒痒,然后安静地站在那里,享受着大自然的土耳其桑拿浴。那一时刻,我按下照相机的快门,收获了一张个人最喜欢的照片,野牛、喷泉和看不见的我。

享受完地热的野牛慢吞吞地向山下走去。我们小心地尾随着它,注意保持一定的距离。别看野牛一付自暇自顾的样子,其实它对周围的情况明察秋毫。在走过栈道时,它突然停下来,过了一阵儿,看我们也站着没动,它才慢吞吞地走过栈道。它其实知道我们一直在尾随它,特意停下来让我们先过。看来黄石的野牛真不一般,都懂得路口停牌和让路权啊。

太阳照常升起,照亮了眼前的草木和远处的山峦,从地热喷泉中不断喷发的蒸汽弥散在空中,不时遮挡住太阳的光芒。也许在野牛的眼里这不过是这里一个平常的早晨,一切再正常不过,而在我这个习惯于城市生活的人类眼里,这一切自然和谐,静寂欢喜。

如果把黄石的所有景观做一个排名榜,无论怎么排,大峡谷也不会跌出前三名。黄石大峡谷位于8字中腰,黄石河穿行于峡谷中,形成高、低两个大瀑布。据维基百科介绍,峡谷总长约39公里,深度在240至370米之间,此大峡谷非彼科罗拉多大峡谷,也远不及彼大峡谷那样绵长壮观,但是在画家的笔下此大峡谷升华了。由美国画家Thomas Moran 在1872年绘画的“黄石大峡谷”现被美国国家艺术馆收藏,今年春天去华盛顿赏樱花的时候,还没有对黄石的了解,下次有机会一定前去观赏。画家的另一幅作品:“提顿三峰”就挂在白宫总统办公室的墙上。我特意在网上搜了一下,没发现描绘科罗拉多大峡谷而出名的大作,这叫真正的大峡谷情何以堪。看来天生丽质固然重要,要是没有名导演的垂爱也出不了名啊。

如果大峡谷是黄石山水的风光写照,那么Artist Point就把整个的峡谷风光浓缩在一点的景观上。Artist Point在峡谷的南岸,名字的由来自然与大画家Thomas Moran的那幅黄石大峡谷的油画有关,据说他在这里完成了他的作品,但实际好像不是这么回事,不管怎样,这个“点”是出名了,也的确名副其实。我们来到这儿的时候,十点已过,现在黄石是属于广大游客的了,观景台上到处人头攒动,咔嚓声不绝于耳。咱画不出来,咔嚓一张还是容易的。在网上看了画家的原画,画面中的景象还真不是这里的视角所能见的。

峡谷的南北两岸都有沿着峡谷边缘的徒步路线。如果你不是跟旅行社大巴来的,没有导游在催你,咔嚓完,走走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领略峡谷和瀑布的风光。南岸有一条著名的汤姆叔叔的小屋,错了是小路,当年有个叫汤姆的叔叔借助绳索和梯子带领游客下到谷底,去欣赏308英尺高的Lower  Fall瀑布的壮观景象。看来在美国叫汤姆的叔叔都不是寻常人。如今你不需要汤姆叔叔的帮忙了,但要走下328级铁梯台阶,台阶还是挺陡的。检验一下你的心肺功能吧,看看能不能不歇气爬上来。

走完南岸,我们就直奔Canyon Village,从早晨到现在就吃了点胡萝卜加煮鸡蛋,能量不足了。在Canyon Lodge Cafeteria的自助餐厅里,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吃到了野牛汉堡,虽然野牛都是农场饲养的,但是还是能吃出来那种与牛肉不同的野味,我喜欢。这个餐厅可以说物美价廉,值得推荐。吃饱喝足,大脑缺血,疲倦和困意袭上心头,差点坐在General Store 门前的摇椅上睡着了,猛抬头看表快下午五点钟了,还需要了解一下明天的露营情况呢。Canyon Campground就在附近,除了这个营地可以提前预定,北面其它营地都是先到先得。我们知道这个营地是个热门,因为它方便的地理位置,所以不奇怪营地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今明两天都订满了。但是最火爆的露营地不是这里,而是Slough Creek,29个营地,一般早七点前就满了,为什么?那里是钓鱼者的天堂,很多人一住就是一个星期。看来明天唯一有机会的只有Tower Falls营地,今天下午四点营地才满员。

原以为南岸的景点已经抢尽峡谷的风光,谁知北岸的风景不输南岸,各有千秋。南岸可以下到谷底,自下而上看瀑布,北岸可以站在瀑布顶端,自上而下看瀑布,与汤姆叔叔的小路遥相呼应。

北岸有几处观景点,附近都有停车场伺候。没时间走完整个North Rim Trail,只在几个主要景点走走看看了。据展示图片的介绍,大峡谷在几千年前形成,而且在不停运动变化着,不断加长加深,现在的地质年龄还是小伙子呢。黄石河水是塑造峡谷地貌的工匠,而非冰川运动,峡谷的地貌和颜色还在不断改变。黄石下火山喷发的地热不断塑造和改变岩壁的硬度和色彩,从黄、粉、灰到金黄和禇红,仿佛有一只神奇的画笔每天都在描绘修改峡谷的风貌,风吹日晒,经年累月,终成一幅山水巨作呈现在世人的眼前。下面的这张石壁图是不是有点水墨丹青的味道。

Inspiration Point是一处突兀探入峡谷的石台,据说此处是远眺瀑布和峡谷的佳地。可惜我们去的时候,石台入口已经被铁栅栏封住,因为岩石松动,石台已处于不安全的状态。或许再过多年,由于峡谷的地质变化,石台就彻底坍塌消失了。没能领略到令人心襟摇荡的风景,却被介绍牌上的一段文字打动了,回来后特意在网上查到了原文,那是1870年一位探险家站在这里写下的感受:

“The place where I obtained the best and most terrible view of the canyon was a narrow projecting point situated two to three miles below the lower fall. Standing there or rather lying there for greater safety, I thought how utterly impossible it would be to describe to another the sensations inspired by such a presence. As I took in the scene, I realized my own littleness, my helplessness, my dread exposure to destruction, my inability to cope with or even comprehend the mighty architecture of nature.

游完峡谷回营地,路过著名的Hayden Valley,那里还是像早晨一样没有一只野牛的踪影,据说这里可是看野牛的佳地。后来遇到的几个中国游客告诉我们,他们从北门入园,在Lamar Valley看到数不清的野牛,看来现在野牛是北上抗日了。不过从一个游客的望远镜里,老婆看到了草原中一匹黑色的狼,而且那一时刻,狼正好起身,向这边张望,她和它在望远镜里四目相对,眼神交流。亏了是狼,不是她的偶像男星,不然望远镜的主人就只能眼巴巴地站在那里了。早上被野牛折腾得不浅,回到营地,早早睡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经典的生活方式终于在黄石实现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枫叶树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老乡,你咋知道俺在多伦多呢?
枫叶树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美洲狼' 的评论 : 谢谢!写这篇的时候的确有感觉
五湖以北 回复 悄悄话 支持多村乡亲。2003年去黄石,露营在公园外私营露营地,不如在园内更贴近自然
美洲狼 回复 悄悄话 写的非常棒,文笔流畅幽默,如身临其境!赞一个!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