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十九章 道教圣地楼观台

  张应超

  楼观台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在西安市所辖周至县境内,距西安约70公里。它南临秦岭与黑河,北望渭水,风景如画,素有“仙都”之美誉,宋朝大文学家苏轼曾不止一次亲临其境,拜谒仙迹,并写下《仍书楼观》诗二首,诗中深为感慨地写道:

  (一)

  门前古碣卧斜阳,阅世如流事可伤。

  常有幽人悲晋惠,强修遗庙学秦皇。

  丹砂久窑井水赤,白术谁烧厨灶香。

  闻道仙人已先过,只疑田叟是庚桑。

  (二)

  鸟噪猿呼昼闭门,寂寥谁识古皇尊。

  青牛早已辞辕轭,白鹤时来访子孙。

  山近朔风吹积雪,天寒落日淡孤村。

  道人应怪游人众,汲尽阶前井水浑。

  从苏轼的这两首诗不难看出,楼观台道观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早在宋代已经成为人们常去游览的名胜之地。

  据道教典籍记载,楼观的创始人尹喜是周朝时的著名隐士。尹喜字公文,甘肃天水人,有《关尹子》等著作问世,困尹喜爱好天文、地理及星象、易理之学,为寻清雅之地修道,乃涉览山水,选终南山下周至县境内神就乡闻仙里,结草为楼、观星望气、精思至道,因号其宅为草楼观,后人简称为楼观。相传周昭王二十五年,老子西行入秦,受到时任函谷关令尹喜的盛情接待。嗣后,尹喜以病为由,辞去官职,迎老子归草楼观本宅,斋戒问道,并请老子著书以惠后世,老子遂著道德经五千言授之。尹喜还在草楼观南约千米的小丘上筑台请老子讲经,后人称此处为说经台,楼观台之名即由此而来。后因曾在说经台建祠祭祀老子,故说经台又名老子祠。

  又传说老子逝世后,就近安葬于距说经台西数里的大陵山,后人称为老子陵,其地又名西楼观。沿山而上,峰顶有“吾老洞”,相传乃老子飞升之寺,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刻立,由高宗砺所书的“吾老洞”石匾嵌于洞门额,后世犹存。

  人们到楼观台参拜或游览时,面对久经沧桑巨变幸存下来的说经台、上善池、古银杏树、老子系牛古柏、炼丹峰,以及“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被平毁的周大夫尹喜墓遗址等历史遗迹怀念千余年前老子、尹喜对社会的贡献,不由得心怀崇高的敬意,发出由衷的慨叹。

  楼观台与道教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道教承传历史悠久,至今道观还保存着大量的道教碑石。这些碑石有年代可考的,上起唐朝初年,下至民国末期,其中唐碑《大唐宗圣观记》、《大唐尹尊师碑》、《老君显见碑》、《玄元灵应碑》,元碑《篆书道德经碑》、《正书道德经碑》、《楼观仙师传碑》等,为后世人们研究道教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史料。

  清乾隆年间所立的《重修终南山古楼观说经台记》中记述说:“周大夫尹喜,禀自然之德,应运而生。于闻仙里结草为楼,瞻星候气,出为关令。物色圣真,获遇老子,迎之归弟(第),北面请道,而(道、德)二经以传。道教之兴,实肇于此。”可见,前人已把楼观台看作是道教的源头和最早的圣迹。

  早在东汉张陵创立天师道之前,秦汉时期即有尹澄、王探、李翼等高人隐士在楼观隐居修道。这些修道之士,尊崇黄老,注重方术与养生,以楼观地区为中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天师道出现后,随着其奉道者移向关中地区,与楼观地区的修道者自然融合,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经》为根本经典、以老子为唯一最高崇拜、以楼观台为中心、以关中地区为活动区域、由自己承传的道教教派——楼观道。由此不难看出,楼观台在道教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秦始皇喜好神仙与长生之术,亲自到楼观老子祠庭礼谒;为显示自己特别尊崇老子,又命在尹喜庙南重建老子祠,该祠老子像坐西向东,置道士27人,香田30顷,拨百姓100户为庙户,以供洒扫,还屡次致礼向隐居楼观修道的尹澄询问养生之术。

  汉初时,王探曾任中常侍,后因吕后专权,隐居楼观,日颂老子《道德经》,修行炼气吐纳之术;文帝即位,礼遇王探;汉武帝时,王探以93岁高龄逝世,朝廷册封为真人。李翼早年慕道,到楼观师事王探;汉武帝亦好神仙,命在楼观尹喜故宅之北修建望仙宫,选有道之士入住,李翼得应其选,后以《道德经》五千文传于河上公;封衡亦自幼好道,东汉明帝时披度为道士,隐居楼观,精通黄老之学,服灵芝、白术达50年,精通医术,常以药物治病救人,喜骑青牛出游,人称青牛道士。

  晋惠帝时,楼观道士梁谌,自称得尹喜道系真传,声望日隆,道众云集。惠帝乃敕令扩建楼观庙宇,植树万株,拨百姓300户,以供洒扫。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道士王道义率道众大修楼观,除秦始皇时修建的老子祠因保存完好未加维修外,其余庙宇全部修葺,还购集道经万卷,存于道观。

  唐高祖李渊起兵反抗隋王朝,其女平阳公主在终南山下起兵响应,纵横户县、周至、武功等地,率军队7万人,威振关中。楼观主持道士歧晖观天下大势,认为李渊可成大业,遂尽以道观中所存粮食援助平阳公主大军,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平定以应天时,还派观中道士80余人至蒲津关(在今陕西大荔县东黄河西岸)迎接李渊所率大军。李渊率军进入关中后,即遣使到楼观台建醮祈福,并诏封歧平定(晖)为金紫光禄大夫。按唐朝官制,光禄大夫官阶为正三品,加金印紫绶,歧晖得享如此高的待遇,足见李渊对楼观道教和歧晖的重视。

  得天下后,李唐王朝出于政治需要,极力推崇道教。唐高祖武德年间,李渊两次亲赴楼观老子祠拜谒,尊老子为其远祖,敕令大修楼观,扩建殿宇。武德三年,诏政楼观为宗圣观,赐田10顷、米200石、帛1000匹,歧晖仍奉诏主持道教事务。

  李唐王朝尊楼观为皇家祖庙,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以《道德经》等道家经典开科取士,视道士为皇族宗室,朝臣、皇亲常入住道观修持。在此历史大背景下,楼观高道云集,闻名全国,达到鼎盛时期,李白、王维、白居易、温庭筠等著名诗人纷纷到楼观游览,并留下诗篇。闻名朝野的大诗人李白专门写下诗歌《玉真仙人祠》:

  玉真之仙人,时住太华峰。

  清晨鸣天鼓,飙欲腾双龙。

  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

  几时人少室,王母应相逢。

  诗中以完全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形象,赞颂曾在楼观修道的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

  北宋王朝亦崇信道教。太宗初,在楼观东北大修上清太平宫,端拱五年,诏改宗圣观为顺天兴国观,以后,兴国观田产多被划归太平宫,楼观逐渐衰落。金哀帝天兴年间,楼观殿宇因战乱焚毁殆尽。

  蒙古太祖成吉思汗时,道教全真派高道丘处机西行万里,会见成吉思汗,大获成功,被尊崇为“丘神仙”,全真道因此得以大兴。太宗八年,全真道掌教大宗师清和真人尹志平到陕西拜谒全真道祖庭重阳宫,又慕名到楼观参访,见道观殿宇荡然无存,颇为凄然。为振兴道教,尹志平命李志柔修复楼观,历时七年竣工,此后楼观遂成为全真道观。世祖即位,诏改宗圣观为宗圣宫,后又三次敕命大修,使楼观的规模接近于唐朝时的鼎盛之象。

  在以后的历史岁月里,由于火灾、地震、战争、兵火等原因,楼观的殿宇多次遭受毁坏。清朝初建,由于政权的更替,清王朝强制汉族剃发易服,引起道士的激烈反抗,楼观的全真道士被迫离开道观,隐循入深山,道观一度被当地不出家的火居道士占有,道观田产十不存一,使奉行了近500年的全真道清规遭到严重破坏。后来,清王朝为收拢人心,调整国策,准许道士着古装;全真道高道、北京白云观方丈王常月深为清顺治、康熙二帝敬重,全真道又得以复兴。雍正七年,在朝廷的支持下,陕西当局以武力镇压手段,赶走楼观火居道士,北京白云观道士梁一亮奉诏到楼观,收回楼观全真道原有产业。梁一亮为复兴楼观四方奔走,十年艰辛,加上后来高道刘合伦、朱教先的努力,楼观的面貌焕然一新,全真道的道脉在楼观得以延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楼观悠久的道教历史和大量的珍贵文物十分重视。解放初期,楼观有全真道常住道士140余人。1952年土地改革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令,地方政府按当时楼规台道观常住道士人数,留给道观土地360余亩,以保障道士生活。楼观道士除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外,耕作自养,还在山坡种植苹果、核桃等果树,既保护山坡水土不致流失,又有一定的生活余资,加上政府拨款,维修残破的殿宇,使道观呈现出欣欣向荣景象。1956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楼观台道教古迹为陕西省名胜古迹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嗣后,楼观台道观被列为国家重点宫观。1961年11月,中国道教协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楼观台住持杨嗣真与道士蒙圆和出席会议,杨嗣真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楼观台道观受到严重破坏,道士正常的宗教活动被迫中断。

  “文化大革命”以后,随着国家形势好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宗教政策得以落实,楼观台道教迎来了健康发展的大好时机,1978年,楼观台道观被政府批准为对外开放宫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修复楼观台道观、恢复楼观台道教活动有重大贡献的道士,应首推当今在我国道教界很有影响的著名高道任法融大师。无独有偶,任道长与两千多年前楼观的创始人尹喜同为甘肃天水人,1936年出生于书香之家,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尤喜周易、老庄之学。19岁时,因慕道赴丘处机曾长期修道的陕西龙门洞出家,成为全真道龙门派道士。1955年到楼观台修道,至今已经50年;从1980年起,任道长就承担起楼观台修建事务;1984年,楼观台原监院于圆明羽化,道众公举任法融为监院。上任以后,任道长精心筹划,分工协力,组织楼观台道众,面对十年动乱造成严重破坏的殿宇倾覆、经台荒芜的困境,知难而进、铲除荒草、清去瓦砾,经历数年艰辛,对说经台和多处殿宇进行了大规模修复。在道观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为道观购置道教经典及道教书籍。同时,成立了楼观台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完善道观规章制度,还十分重视常住道士特别是青年道士的宗教道德修养的培养和文化知识的提高。

  在道教事务和社会活动非常繁忙的情况下,任法融大师还挤出时间,著书立说,大力弘扬道教文化,出版了《道德经释义》、《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周易参同契释义》等道教学术专著,发表了多篇道教学术研究文章。他曾担任陕西道教协会会长、《三秦道教》主编、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全国政协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等多种职务。在2005年6月召开的中国道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荣任中国道教协会第七届会长。

  道教圣地楼观台,现已成为与国内外进行道教文化交流的重点道观和陕西省境内著名的古文化遗迹游览区。2004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海峡两岸纪念老子楼观授经祈祷法会、楼观台修复奠基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大陵山祭拜老子法会在楼观台和西楼观大陵山隆重举行,增进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团结和友谊。历史悠久的楼观台道教文化,必将会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今后的社会文明建设和海内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道教楼观派

  1.道教楼观派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楼观派作为道教的一个支派,与道教的产生具有大体相同的时代背景,但又有一定的特殊性。

  东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混乱动荡的政治局势,是道教楼观派产生的根本原因。东汉王朝自顺帝之后,政治腐败,后党和宦官集团交替专政,横征暴敛,民不聊生,酿成了多次农民起义,其中以黄巾起义规模最大、扩及的范围最广。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争雄的大分裂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战争频繁,南北政权更迭就像走马灯一样短暂。每一次政权更替,总是伴随着一场残酷的大屠杀,在这种局势下,不仅广大的下层民众生活困苦至极,就连上层的贵族官僚也感到恐慌不安。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夺取政权完全靠政治阴谋、宫廷政变和暴力厮杀来实现,无论是在朝掌权的新贵还是被赶下台的旧党,全都双手沾满血污。所谓“魏晋之世多故,名士少有全者。”面对这种现实,人们都深感人生无常,祸福无门,对社会人生充满了迷惘、恐惧和绝望。人穷则呼天,世乱则言鬼,道教之所以在汉魏之际产生和流传,正是当时混乱动荡的政治局势造成的。《楼观内传》卷二所记载的楼观道士原籍大都是关陇、山西、河南,这一带在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北方政治斗争的中心,是历次战争的主要战场,东汉、曹魏、西晋、北朝各代政权的国都大都建立于秦、晋、豫三省。处于这种政治斗争、军事争夺中心地带的士大夫和下层民众,当他们被现实生活逼得无路可走,感到厌世绝望之时,必然会将终南山的深山幽谷作为躲避乱世的安身之地。

  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神学化倾向,是道教楼观派产生的思想根源。战国到秦汉时期,道家思想曾经历了一个从老庄哲理、黄老政教之术到黄老道的神学化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和佛教的神学思想又与当时的玄学思潮相结合,借清谈老庄的玄学形式而流行。《楼观内传》卷二所记载的魏晋南北朝楼观道士,一方面日诵老子五千言,将老庄道论作为根本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又将老子、关尹神化,借老子、关尹传道授经的典故和西游化胡的神话,来提高楼观道在各教派中的地位,并以药物、符咒作为道士修炼长生、救世济人的主要方法。楼观派的这种修炼方式,同魏晋道教的基本走向是一致的。

  早期道教地域性支派的纷纷出现和南北道教的差异对道教楼观派的形成和发展有最为直接的影响。如前所述,从总体上看,中国道教是在大体相同的时代条件下产生的,具有大体相同的宗旨和教义。但若具体分析,道教却并不是在同一个地区由同一个途径产生的,而是由不同的地域经由不同的途径产生的。具有教团性质的早期道教支派在魏晋之际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张角创立的太平道,一个是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太平道的活动范围虽一度遍及青、徐、幽、冀、衮、豫、荆、扬八州之地,但其中心地带则是北方的冀州(今河北中南部)、东郡(今河南濮阳)、颍州(今河南禹县)、南阳(今属河南)一带。张道陵死,其子张衡行其道,张衡死,其子张鲁又复行之。因为太平道在黄巾起义中曾被起义农民军借用,所以当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后,太平道也随之被取缔。五斗米道的命运却不同。张鲁投降曹操后,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大部分五斗米道徒也随张鲁北迁,另一部分道徒仍在南方活动。为了避免当权者的疑忌,南北方的五斗米道逐渐弃其旧名而改称天师道,其宗教组织形式、教团成员、教义科仪也随之改变。

  在五斗米教逐步改为天师道的过程中,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曾起了重大作用,而南北道教的地域性差异也由此更趋显明。葛、寇、陆、陶对五斗米道的整顿和改革,既有共同的一面,又有不少具体差异。就共性一面而言,他们都是为了使道教组织更严密、经戒科仪更具体、神仙谱系更完备、修炼方法更丰富,并且注意缓解道教同当时政权的矛盾;就差异一面而言,主要表现为地域性特色更为突出。葛洪出身于江南望族,是金丹道的主要奠基人;陆修静也是江南望族之裔,南朝宋文帝时隐居庐山,明帝召至京师。他们以“祖述三张(陵、衡、鲁)弘衍二葛(玄、洪)”为宗旨,“总括三洞”,广泛搜集上清、灵宝、三皇等系统的经籍,汇归一流,集前代经戒科仪之大成。陶弘景是陆修静的再传弟子,是道教茅山系(上清派)的真正创始人,他所撰写的《真灵位业图》为天师道提供了最完备的神仙谱系,其重视颂经、清修的修炼方法也在天师道中具有独特地位。以上以“三张、二葛”开其端,以陆修静、陶弘景总其成的道教谱系都发生于江南,后世习称为南天师道。

  当陆修静在南方“祖述三张、弘衍二葛”、将五斗米教改造为天师道的同时,北魏高道寇谦之在北方也进行了一场重大的宗教改革,将迁于北方的五斗米教改造为北天师道。寇谦之在整顿、改革早期道教时,表现了不同于葛、陆、陶的明显差异。他明确提出了除去三张伪法的口号,自称他的经戒和天师之位都是太上所赐、老君玄孙李谱文面授,表现了与三张、葛陆的南天师道别为一宗、另树一帜的趋向;其次,他提出了道教修炼应“专以礼度为首”的原则,主张道教的科仪经戒“大自与世礼相准”,使道教与儒家的伦理道德的原则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表现了强烈的政治化、世俗化方向;再次,在整顿道教组织、改革早期教义过程中,寇谦之对以“三张”为标志的五斗米道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和改造,他公开反对南天师道“父死子系”的道职世袭制度,提出了“诸道观祭酒可简贤授明”、“唯贤是授”的原则,废除五斗米道的“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认为五斗米道“妄传陵(指张道陵)身受黄赤房中之术,授人夫妻,淫风大行,损辱道教。”寇谦之上述宗教改革,中心目的当然是为了缓解道教同当时政权及世俗社会的尖锐矛盾,但在客观上却使南北道教的差异更为明显。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地区性道教支派的纷纷出现,为道教楼观派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寇谦之在北方所进行的道教改革,使南北道教的地域差异更趋显明,也对楼观派的别树一帜、自为一宗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寇谦之所创立的北天师道(或称新天师道)在北魏时由于政权的支持而盛行于北方,但北魏灭亡后也随之销声匿迹。北魏以后,楼观派逐步兴盛壮大,代替了新天师道的地位而成为北方道教最大的一宗。由于北魏曾一度统一北方,大同和洛阳先后为其国都,秦陇晋冀豫是其中心地带,因此,楼观派的产生和兴盛,其早期教义受北天师道影响也最大。魏晋隋唐以迄明清,楼观道内的道职从来没有父子相继之一例,重视宗教道德而轻视黄白烧炼,房中术在楼观道内一直受到轻视和排斥,这些特征无不受寇谦之的影响。

  道教楼观派的创始人为梁谌、王嘉、孙彻、马俭。梁谌是见于载籍的第一位楼观道士,他托名尹轨,所撰的《楼观本起内传》使楼观道士“别为一传”,是楼观道士自创一派、自立一宗的主要标志。从北魏太武帝到西魏的一百多年间,北方高道尹通、尹法兴、牛文候、王道义、毋始光等数十人云集楼观,他们一方面切磋道术,共畅玄旨,一方面又大修观宇,广购道书,因而使楼观道风广被朝野钦奉,终于使道教楼观派基本形成,成为北方道教的最大一宗。北周武帝建德四年(575),拟从道佛两教择一淘汰,朝议未决,诏问楼观高道严达。严达认为道教较外来佛教更适合国情,为武帝陈述二者优劣,议论中肯,武帝遂决定抑佛扬道,并敕令在楼观台东南的田峪为严达建通道观,殿宇幽深;复选道士王延、苏道标、程发明、周化生、王真微、史道乐、于长文、张发成、伏道崇等九人入观伴严达修炼,世称“田谷十老”。十位道友对道家玄理、典籍颇有造诣,志趣相投,他们对80余部、7000余卷经文精意整理校注,并集其精华,撰成《三洞珠囊》,后为《道藏》收录。通道观的建立及王延、严达主持通道观,对于北朝时期的楼观道是一大盛事,它集中反映了楼观在北朝道教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使楼观道派臻于稳固。

  2.道教楼观派在唐代达到鼎盛

  道教楼观派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之后,隋代的两位君主文帝和炀帝,都对道教和佛教采取兼予优礼的政策,因此,道教和佛教在隋代都呈现出发展和兴盛的趋势,隋文帝即位后的第一个年号“开皇”即取自道教的纪年方法(道教以延康、龙汉、赤明、开皇为天地开辟的劫数和纪年方法)。开皇二年,就将通道观迁至新修的京城,改名玄都观,玄都观遂成为天下道观之首。通道观迁址改名后,仍以王延为主持,昔日的通道观学士,多移居于玄都观,尚存的楼观田谷十老,或在玄都观中精研道经,或在楼观传法授业。开皇六年丙午,隋文帝在大兴殿召见王延,亲自受戒,遂使王延和玄都观的名声大显于天下,“时公卿大夫翕然钦附”,国人无不礼敬,王延因此被授予“道门威仪”之职,成为国家的最高道职。通道观另一名主持严达,入隋后曾参与玄都观的迁址改建工程,其主要活动则转至楼观,使楼观殿宇一新、道士人数达到120人的空前规模。

  除王延、严达等人外,歧晖、巨国珍、田化文等也是楼观派在隋唐之际的著名道士。歧晖字平定,京兆人,后周武帝天和五年入道,不久,因武帝并断佛道,歧晖被迫还俗。至隋初,重兴道法,立玄都观,歧晖重新入道,入玄都观师事苏道标法师,不久,复入楼观为观主。大业七年隋炀帝亲驾征辽,歧晖对弟子说:“天道将改,吾犹及见之,不过数岁矣。”弟子问:“不知来者若何?”对曰:“当有老君子孙治世,此后吾教大兴。”数年后隋室果乱。大业十三年,李渊起兵晋阳,李渊之女平阳公主(柴绍之妻)在终南山下起兵响应,尽略户县、周至、武功、始平(治所在兴平县东南)一带,“勒兵七万,威振关中”,歧晖尽以观中资粮助其军需。及李渊兵到蒲津关(今大荔县东黄河西岸),歧晖曰:“此真君来也,必平定四方矣!”于是改名平定以应天时,并以观中道士八十余人向蒲关迎接李渊义军。因此,李渊军入关中,即遗使至楼观建醮祈福,并下诏嘉勉歧晖,授紫金光禄大夫,以下并节级授银青光禄大夫。由此以后,楼观在唐代诸道观中一直处于特殊地位,屡有赏赐兴建,历世之君及公卿大夫、后妃公主礼遇不绝。

  进入唐代以后,道教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楼观道也进入了鼎盛阶段。

  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它的兴衰总是和社会的政治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道教的地位之所以在唐代达到空前未有的高度,最主要的原因也在于当时社会政治的需要。东汉末年,道教曾为当时的农民起义和地方势力所利用,黄巾起义、张鲁建立的汉中地方政权等曾借用道教的教义和组织形式,同当时的封建王朝存在着政治上的对抗关系。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通过整顿组织、制订科仪戒律、改革教义,逐步调整了它同封建王朝的关系,使道教的组织形式、宗教生活方式、教理教义同封建制度逐步趋于适应,大大减少了国家政权对道教的疑忌和反感心理。在这情况下,魏晋南北朝的历代政权对道教的政策也逐步从压制、取缔转化为利用和管理限制。正是在这种演变趋势下,才出现了唐代对道教的提倡和崇拜政策。

  唐代其所以崇尚道教,具体政治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利用道教为自己取代隋朝政权制造舆论。隋代的衰败和灭亡,本来是由于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所致,但为了推翻隋王朝,在古代文化落后、迷信思想盛行的条件下,必然会有不少人借政治神话来制造社会舆论。随末“杨氏将灭,李氏将兴”的口号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不少具有反隋拥唐思想的道士更是大量制造和散布李氏代杨的符命谶言。既然道教能够为唐代政权的建立制造政治舆论,那么唐代建立后必然要提倡道教。第二,借老子神圣权威提高李唐皇族的社会地位。中国古代社会极重宗法关系和宗族门第,古老而高贵的宗族门第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本。因此,即使靠武力夺取政权的皇族,也总要千方百计地远续宗谱,与古老而高贵的姓氏攀附血缘关系。唐代建立后,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士族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数百年间流传的旧家世族仍被视为贵不可及。为了提高唐室李氏宗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唐代君主还千方百计地攀附老子,宣称自己是老君李耳的后裔,借老子的神圣权威来提高李氏皇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唐高祖于武德三年亲自礼谒楼观老子祠时就说:“朕之远祖亲来降此,朕为社稷主,其可无兴建呼?”第三个具体原因是在特定的政治条件下,需要把清净无为作为一种治国、理民、养生之道予以提倡。唐代建国之初,前承隋代暴虐之政的教训,面对长期战乱、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的现实,急需宽政轻刑,与民休息,使社会安定下来,所以唐太宗、高宗就已经反复宣扬老子清静白化、无为而治的思想。唐玄宗上承武后苛政、宫廷政变迭起、政局动荡、国家虚耗的局面,也需要再次提倡清净无为以安定社会民心。他认为老子之道:“可以理国,可以保身,朕欲敦崇其教以左右人也”(《唐大诏令集》卷106《亲试四子举人敕》);根据老子之道,“人君以道德清净为教”、“以无为不言为教”、“无为则清净,故人白化。无为则不扰,故人自富。好静则得其性,故人自正。无欲则全和,故人自朴。此无事取天下矣”(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由此可见,封建国家提倡道教,固然也有个人的思想信仰、兴趣爱好及对长生术的追求等原因,而社会政治需要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唐代改楼观台为宗圣观,在这里大兴土木,使其规模空前宏大,宗圣观建筑群相当于今说经台规模的十多倍,并屡有赏赐,高祖等几代皇帝亲到楼观台谒拜老子圣容。唐太宗下诏将老子和道教的地位同李唐皇族和社稷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老子几乎被看作唐王朝的护国神。在这种政治神学观念的支配下,唐代的崇道尚玄活动自然会以一贯之,愈演愈烈。高宗乾封元年,封老子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令王公以下内外百官皆习老子《道德经》。玄宗刚即位即令昭文、崇文馆学士及天下各宫观道士广为搜集道书,撰为《一切道经音义》和《妙门由起》;开元中,复发始全国遍访道书,纂修为《三洞琼纲》,天宝七年诏令传写流布天下,这就是《开元道藏》;玄宗还亲自注释《道德经》,《御注道德真经》书成后,诏令天下家藏其书,举人加试《道德经》;天宝二年、八年、十三年,又先后加号老子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玄宗死后庙号为“玄宗”,同他生前不遗余力地崇道尚玄活动是名副其实的。在这种背景下,楼观高道也受到朝廷的极高礼遇,道教楼观派的地位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3.楼观改奉全真道

  金元之际,咸阳儒生王吉吉(王重阳)愤世嫉俗,于终南山下隐居修道,后东出潼关,入山东筑庵收徒,创立全真道。王吉吉羽化后,其弟子扶柩关中,安葬其师于户县刘蒋村故庵处,即今日之祖庵重阳宫,弘教于晋、冀、鲁、豫一带,全真道在楼观东侧迅速兴起。由于全真道对传统道教实行改革,给道教在后期封建社会的继续存在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所以在其创立不久,就受到金、元、南宋政权的重视,金、元政权予以保护和提倡,在关陇和北方广泛流传。这时,道教楼观派改奉全真道,历经元、明、清三代至今,是北方全真道的著名十方丛林之一。

  楼观派改奉全真道的直接契机,是当楼观派正处衰落之际,全真掌教大宗师清和真人尹志平命李志柔修复楼观殿宇,并任之为楼观宗圣宫主。但是,一个流传已有千年之久的道教大宗改奉新出的道派,其原因除了全真道本身是宗教改革中产生的新道派,更为适应后期封建社会的政治需要和文化思潮之外,还有两个特殊原因:一是共同的地域文化土壤。楼观派和全真道都以终南山北麓为发源地,以关陇地区为中心基地,是北方地域文化土壤中所产生的道教宗派,共同的地域文化土壤使它们在文化心理上息息相通,容易互相承接演变。二是相近的教理教义。如:主奉老子五千言,不重视诸神系统,不重视经戒科仪的造作;重视自我身心清修,轻视黄白符篆之术;强调济世度人之行,重视宗教社会功能等等。由于全真道与楼观派都发源于终南山下,王吉吉得道、安葬之地重阳宫与老子讲经之地楼观近在咫尺,它们都是“终南元气”即关陇地域文化所形成的新教派,教理教义相近相通,所以当全真道兴盛于关陇以后,流传近千年的楼观派,改奉教理教义更精致、教法更具有吸引力的全真道,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元代以后楼观虽改奉全真道,但全真道的历任掌教大宗师仍然把楼观看做整个道教的最初发源地,尹志平、张志诚、孙德□等掌教大宗师及全真著名高道宋德方、李道谦、秦彦容、黄道朴等都曾来楼观焚香炷礼,并留下了大量歌咏词章。尹志平咏楼观诗云:“周朝兴逸士,唐代显尊师。宗祖古楼观,清和(志平道号清和)得继之”。其说经台诗十首之五云:“说经台上炳心香,亲见宗师传道章。一自玄元归云去,五千文章愈昭彰”,可见全真道也把楼观看作整个道教的最早发源地,而把自己看作整个楼观大道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楼观在道教史上的肇始发端地位,元代楼观碑石曾予以反复宣扬和肯定。《大元重修古楼观宗圣宫记》称:“楼观为天下洞天福地之冠,故之闳衍博大真人(指老子、关尹)以游以处,谓之仙都焉。”朱象先《终南山古楼观刊关尹子后序》:“钦唯混之(指老子)之教,玄功德化,溥被于天下。原其圣真(圣指老子,真指关尹)契遇,二经授受,实肇乎兹山,犹日升屿夷而烛万国,江出昆仑而吞百川也。”石志坚《终南山古楼观宗圣宫图跋》文云:“天下名宫伟观多矣,原其所起,斯楼观者张本之地也。诸方仙踪圣迹广矣,核其所以,而楼观者太上开教之所也。论时则无前,校尊则莫大。……是宫也,其为道之源、仙之祖、教之本乎!”他们都认为,既然老子为道教之祖,五千言为道教的根本经典,而楼观为老子传道授经之地,所以楼观在道教的所有宫观胜迹中就是时间最早、地位最尊的道教圣地,称它为“道之源、仙之祖、教之本”应当是当之无愧的。

  楼观台石本《道德经》

  上篇道经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仁,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硁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是以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贤,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稀;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槃,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敦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若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几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騅騅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額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量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箅,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式,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为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以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依养万物而不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示人。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下篇德经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处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谓孤、寡、不毂。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致舆无舆,不欲王录王录如玉,珞珞如石。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素页,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贞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

  名与知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寒胜热,静胜躁,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播;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有其事,不足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至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迂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事之毒之,养之复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谓。大道其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馀;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国,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善。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螯,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槃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明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人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善为土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且矣。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不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知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知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用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