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章 中、小资产阶级

  一、中、小资产阶级含义、产生与发展

  印度中小资产阶级,顾名思义,是中等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总称,与印度大资产阶级相对而言,或者说是指大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城乡无产阶级、农村半无产阶级(贫农)以外的广大中间阶级。它包括中小企业主、中小商人、广大知识分子、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中农、富农、小农场主等。本文主要介绍城市中小资产阶级。

  这一阶级基本上相当于印度和西方学者通称的中产阶级(Middle Class)。但二者又不完全一致。印度和西方学者所说的中产阶级一般指那些在经济上拥有中等资产,有较稳定的中等水平收入,生活状况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般不从事剥削,或不是以剥削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而是靠出卖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受雇于别人作为谋生手段;或者自己虽有一定的生产资料,雇用工人,但同时自己也从事劳动的小有产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的一个在人数上日渐庞大的社会阶层。它不包括中小资本家和企业主。实际上是我国通常说的小资产阶级。本章所论述的中小资产阶级无凝包括中小企业主,而且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它的范围比之中产阶级含意更广些。之所以运用这一概念是因为:中小资产阶级各部分经济要求与政治态度大体一致,所起的作用也大体相同;印度些马克思主义学者和理论家也通常使用中小资产阶级这一概念。但是由于我们所论证的依据主要是印度和西方学者所引用的材料和概念,故我们在论述中小资产阶级时也往往采用中产阶级这一概念。

  印度中小资产阶级的出现与产生是印度资本主义因素发展的必然结果。还在莫卧儿王朝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幼芽就开始在印度大地上萌发。大小不等的、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在各地出现。在17世纪以后,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或商业,都在经历着从封建向资本主义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涌现出一批农村的新兴地主,城市的工商企业家、金融家。这是一批新富、新贵。当然,出现一批富人也便出现更多的穷人,他们是农村的无地的或受高利贷盘剥的农民及城市中在各种工场作坊工作的工人。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相当一批中产阶级也便应运而生了,如作为大商店老板的助手的经营管理人员,经纪人,小店主,小商贩,身怀特殊技术的手工艺人,等等。这些人在经济上比一般工农劳动者灵活而富有,社会地位也较高,已经接近我们要讨论的中小资产阶级。

  那么这种中小资产阶级当时发展到什么程度,或者说他们有多少人呢?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这方面的数字。不过,不论是印度的学者,还是西方研究印度历史的学者,都认为当时中产阶级并不发达。他们列举的理由是:专横的政权,停滞不前的社会,僵化的种姓制度及宗教,此外,还有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经济上缺乏流动性。

  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入侵打破了印度资本主义发展的正常轨迹,中小资产阶级的发展也不能不带有殖民地社会的特征。印度现代资本主义企业是殖民地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基本上不是在手工工场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在印度刚进入手工工场时期,它就开始兴建大工厂企业了。因此,印度本国的资本主义是在大生产和小生产两个领域内以不同速度同时发展的。印度的大工厂并没有代替小生产,而是与手工生产同时并存。因此印度手工业工场经历了缓慢的分化与发展过程:一部分构成手工工场工人,另一小部分则发展成为小企业主或小资本家。后者则构成了印度中小资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孟买在19世纪30年代初,纺织手工业者中有20%是独立生产者,75%是手工工场工人,5%是手工工场主。一些中小企业开始采用新式的机器。孟买在19世纪40年代,有35%的纺织机已采用新式改良的纺织机器。这些小企业主已控制了许多地区的手工织布业。印度中小企业主要是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据1929年比哈尔和奥里萨省银行委员会报告书中所说,1921年这两个省已有1086家雇佣工人十人以上的中小企业,工人有二十一万九千人,平均为四十一人。这些中小型资本主义企业受到外国资本和本国垄断资本的压制和束缚,在销售市场、原料来源、贷款等方面受到排斥和打击,甚至不断遭到破产。他们虽然在二次大战期间有一定发展和増长,但其发展极为缓慢和艰难。

  与此同时,英国殖民主义者为了经济上的掠夺和政治上的统治,需要建立新的经营管理体系,需要培养一大批从事经营管理的人才。这批人有来自原来破产了的工商企业界,也有来自受过西方文化教育的青年知识分子。随着殖民主义事业的发展,这种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需求,英国人从19世纪30—40年代开始,陆续兴办了一些西方式的学校。到50年代已经有了四所颇具规模的大学,下属许多学院,学习英语的人数由1829年的三千人,发展到1855年的五万人左右。

  殖民主义者麦考莱说,需要“在英国人和被他们统治的印度人中间造就一个中间阶层,这些人有印度人的血液和肤色,但又是英国人的趣味、见解、英国的道德观念和聪明才智”。从19世纪中叶开始,这样的人便源源不断地从英国的教育制度下培养出来,他们的人数年复一年地增加,成为一个庞大的队伍。这些人中除少数可以爬到较高的位置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在政府机关做书记、办事员,在铁路、邮电等系统里做职员、技术员,在学校、医院、报社做教师、医生、记者,在英国人的工厂、公司、银行里做工程师、会计师、推销员等等。他们政治地位不高,经济条件也不宽裕,虽然受的是英国人教育,但具有不同程度的不满于英国统治的民族主义倾向,他们被印度人称为新中产阶级。所以称新中产阶级是区别于英国人之前的旧中产阶级。

  印度自19打年独立后,其历史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中小资产阶级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所以如此,是由于以下三种因素促成:

  第一,印度政府自50年代中期以来在强调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比较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独立后,印度政府曾提出过三次工业政策文件(《1948年工业政策决议》、《1956年工业政策决议》、《1972年工业政策决议》),均强调发展乡村工业和小工业的意义,并拟定了有关的一系列促进其发展的政策,其中包括:建立工业发展区,投资修建厂房、安装机器设备,以供小型企业主租用,并减轻小企业主投资建厂购置机器设备的困难;规定某些产品只能保留由小型工业生产,大型工业不能生产;规定政府机关及公营企业消费的某些产品只能向小型工业采购;在分配进口原料和国产稀缺原材料时,给小型工业以适当的照顾;成立专门机构为小型工业提供财政和技术援助等等。正是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印度中小型工业特别是小型工业,在70—80年代有相当大的发展。据统计,全印度注册的小工业,在1961年为三万五千七百万家,1979年时已达六十万家(此外还有未注册的60万家)。小型工业的产值为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印度小工业发展专员K·Z·南巴估计,1970年时小工业提供了全国工业产品的52%。小工业产品出口价值在70年代末约占全部出口价值的20%。1966年印度小工业产值为301亿卢比,1982—83年时其产值达2770亿卢比,十五年间増长九倍多。由此可见,印度中小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和成员(中小企业主)的绝对数字有了明显的增长。

  第二,文化教育事业的普及。印度教育发展的问题之一是它的不平衡性,正象它的不平衡性在其它许多方面都鲜明地表现出来一样,教育上也同样如此。在印度某些地区(如喀拉拉、西孟加拉)教育很发达,不但受过教育的人比例高,具有大专学历的人比例也高。但在落后地区,至今识字的人都不多。不过,就总体而言,它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早,距今一百多年前,就有了加尔各答、孟买、马德拉斯和阿里格尔大学。到印度1050年建国时,全国著名的大学有二十五所,先后培养的学生以十万计。到1984年,全国共有大学一百三十七所,下属各种文、理、工、商、法学院有七、八千所之多,在校学生达三百五十多万人。中学及小学有六十九万多所,在校学生一亿二千万。印度青少年的入学情况是:小学入学率最高为92%,初中入学率为48%,到高中阶段,就只剩下不足三分之一的适龄青年在读书了。

  据別年代初的统计,印度现在受过各种不同程度教育的人有二亿五千万,占人口三分之一。其中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也就是说可以算作知识分子的人,有约一亿。这些人基本上都脱离了体力劳动队伍,从事各种脑力劳动。他们中除了很小一部分进入统治阶级或者说进入地主大资产阶级行列外,大多数人都属于中小资产阶级范畴。所以,学校是个阶梯,是通向中小资产阶级的阶梯,每年有大量的青年人,来自各个不同的阶层,也包栝下层劳动者阶层,通过学校的阶梯,走入中小资产阶级队伍。

  第三,政府机构设置不断扩大。1952年建立第一届印度政府时,只有二十一个部(财政部下设两个局,其它部均不设局),到第七届政府时则已增加到三十一个部(下设三十个局)和四个相当部一级的委员会。由于部委的增加,国家文官和雇员队伍急剧增大。从1966年3月到1977年3月,国家部门的雇员从940万增加到1380万,十一年间增长47%,比独立初期增长三倍多。印度政府的雇员是私营部门的二倍。与此相适应,政府机构本身的开支也急剧増加。中央政疳的费用从1950~51年度到1977~78年度上升二倍。据印度政府人事和行政管理局统计,1981年印度中央政府的职工总数为3,227,528人,其中一等(相当于我国科级以上官员)52773人,二等(股长和助理官员)62955人,三等(办事员)1876784人。四等(勤杂人员)1235016人。印度政府雇员是印度各行各业雇员中比例最大的一支队这支队伍中相当一部分是属于中小资产阶级范畴的。

  由于上述三种因素,印度中产阶级队伍以惊人速度发展。据查尔斯·贝特里姆推算,印度在1950—51年度,城市中以工资为主要收入的中产阶级约有68万人,农村中的中产阶级有21万人,两项合计约90万人。而现在,估计有一亿人。如果把1950~51年的人数算作一百万的话,那么过去的不到四十年里,中产阶级膨胀了一百倍。这个估算不一定准确,也可能是夸大了的数字,但无论如何,中产阶级迅速增长则是事实。

  如果我们基本上认可了中产阶级人数有一亿这样一种估计的话,那么,今天的印度社会结构便是一个典型的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因为七亿多人口中,居统治阶级或地主资产阶级地位的,不会超过几千万,下边是一亿人口的中间阶层,再下边是几亿的工农劳苦大众。据现在西方人的看法,发达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橄榄形,特别富有的是少数,特别穷困的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处于中间阶层,即整个社会趋向中产,阶级化。当然,印度要走到这一步,还需若干年的努力。

  二、中、小资产阶级的三种类型及经济、生活状况

  根据印度学者的分析,印度的中产阶级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其中的上层,有较优厚、稳定的工资收入和小量房地产、商业或股票收入,生活水平接近统治阶层,但某些方面还有不足。他们在政府机构中担任中上层官职,如联合秘书(司局长)、附加秘书、下秘书(处长),法院的一般法官,警察局的总监。在公司企业中,他们充任经理人员、总工程师、总设计师、机械师、会计师,文化教育界的科学家、教授、作家、艺术家、名演员、报刊主编、专栏作家、律师、主治医生以及商业界的承包商、代理商等,这批人的人数不多,在中产阶级当中是少数,但他们往往是中产阶级代言人,社会能量和作用很大。他们不属于统治阶级范畴,一般不参予决策,而只是负责执行政策。但他们最接近决策,往往以顾问、咨询或起草计划、报告的形式参予决策。在工厂企业中,这些人是有技术有经营头脑的一群,是资本家、大老板的得力助手或代理人。他们当中有一些人经过一番钻营后可能进入统治阶级行列,如政界或军界,可以通过考试,一步步晋升,当上政府各部的秘书(文官的最高级别,相当于常务副部长)或军队中的将军。科学文化界可以通过竞选议员,当上部长,进入统治集团。在工商界,可以从经理人员到老板,当上资本家,成为统治阶级。不过,最终能爬进统治集团的人是少数。

  这些人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化或专业技能,许多是美欧留学生,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生活优裕,一般有自己的住宅、仆役和现代化生活设施。十年前,他们多是骑着巴贾吉轻便摩托上班,有大使牌轿车的是少数;如今,基本上都有了自用的大使牌或风神牌轿车甚至别墅了。在七百万人口的孟买,拥有一百万辆小轿车,这当中大多数当然是属于中产阶级了。

  中产阶级的中层在经济上不及上层,但属于小康。他们主要靠工资收入,但也有人有一些财产,如农村的一块土地,城市中一处房屋或握有一些股票存款等。但这些收入一般都不是家庭重要收入,多是补充日常消费的不足,作为预防天灾人祸的保障,或晚年生活的储备,或给下一代的投资等等。

  这些人在政府机构中是中级职员、科长、科员、大学的讲师、中小学的校长、主任、医院的医生、报社的记者、工厂企业中的工程师、技术员、会计、推销员、代理商等。

  至于中产阶级的下层,人数就多了。可以说,除了中产阶级的上、中层之外,凡是经济上优于一般劳动者的所有脑力劳动者,都可归入这一类。他们在经济上没有多少保障,职业也不很稳定,工资的增减,物价的高低,以及房租、水电、教育、医疗等开支对他们生活影响很大。因此,这些人对政治和经济形势反应十分敏感,物价指数上升的快慢,失业率的高低,哪个政党上台,哪个政党下台,哪家工会为工人谋的好处多,哪家工会是资本家的走狗……都是他们关心的内容。

  下中产阶级的人数在印度以千万计,大量新步入社会的青年学生,都是这个阶层的成员。

  这里要加以说明的一点是中小企业主、中小商人未包括进上述三种类型之中。他们有自己的特殊性。最主要的特征是有相当数量的财产,拥有较多的生产资料,并且基本上不劳而获,属剥削阶级。但是,他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作用与其他中小资产阶级是大体一致的。如果归类,大体上可归为上述的第一类,一部分可归第二类。他们与大资产阶级有着较严格的区别。主要有二方面的区别:

  第一,资本远远小于大资产阶级,但其成员数量则大大超过大资产阶级。根据印度经济学家阿吉特。罗易的划分,固定资本在250万卢比以上的工厂为大型工厂,50万卢比以上250万卢比以下的工厂为中型工厂,50万卢比以下的工厂为小型工厂。根据这个标准可以划分出大资产阶级与中小资产阶级的资本和成员的比例。1963年对45757个工厂调查表明,有41851个工厂数小型工厂(占工厂总数的91.5%),固定资本为25.7亿卢比(占工厂总固定资本的8.1%),雇佣人数为146.2万人(占工厂人数的34.8%);中型工厂有2063个(占4.5%),固定资本为23.1亿卢比(占7.3%),雇佣人数为65.8万人(占15.7%);大型工厂为1293个(占2.8%),固定资本为267.2亿卢比(占84.6%),雇佣人数为199.6万人(占47.5%)0以上中、小企业两类合计,共有工厂43914个,占工厂总数的96%;固定资本为48.8亿卢比,占固定资本总衩的15.4%,雇佣工人为212万人,占雇佣工人总数的50.5%。

  如果按雇佣劳动力人数来划分大中小资产阶级所属的企业,印度政府规定的标准一般是五十人以下的工厂为小型企业,50—999人的工厂为中型企业,一千人以上的工厂为大型企业。按这一标淮计算,在1961年对3万家工厂的统计表明:五十人以下的小型工厂有21455个,占工厂数的73%,雇佣人数为44万,占18.6%;中型工厂有6573个,占工厂总数的21.9%,雇佣劳动人数为89万人,占工人总数的26.9%;大型工厂为621家,占工厂总数的2共雇佣工人157万人,占工人总数的48.6%。中、小工厂总数为28028个,占工厂总数的94.9%;雇佣工人总数133万,占工人总数的40.5%。

  第二,中、小企业主受到大资本家、大企业的控制、排斥和欺侮,其表现是多方面的:

  1.中小企业中的相当一部分乃是大企业的辅助企业,这些企业几乎完全从属于大企业,或者说是大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71~72年,小型工业为大企业提供的零件和配件值达3.3亿卢比,几乎每个大型企业周围都设立了若干小型辅助企业,如盂买穆坎德钢铁机器厂周围就有家辅助小型企业。

  2.小型企业一般均严重缺乏资金。他们因常常得不到国家贷款而要向高利贷或大企业借债。在同大企业的交易中,也常因对方拖延付款而遭受损失。1971~72年对小型工业的一次调査(21个城镇83878个小企业)表明:50%企业根本未得到贷款,在得到贷款的一半企业中,有85.4%其贷款特别少,他们的资金半数以上要靠高利贷。

  3.原料不足。小型企业普遍急需的一些原料如钢、生铁、煤、化学原料等大多是政府管制和分配。但由于分配给小企业的份额很少,常常受到尅扣,加上大企业对原料的垄断和争夺使得小型企业处境困难,如孟加拉邦小型肥皂厂生产总能力每年为16万吨,但实际产量不到3.1万吨,由于原料奇缺开工率一般不到20%。北方邦由于大企业垄断原料,在1974年时已有五十家肥皂厂关闭。大多数小工业在采购原料时往往要支付高出控制价格一倍以上的钱。印度各地小工厂企业主由于原料不足而对政府不满,有些地方不时发生罢业和上街游行、请愿示威等活动。

  4.生产技术落后。美国福特基金会的一个考察小在考察了印度的小工业后得出结论说,许多世纪以前的生产方式仍在采用着。虽然一些小工业也使用了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印度当局也一直在作推广先进技术的工作,但由于缺乏设备和必要的技术教育,所以仍然沿用落后的技术,操纵着破旧的工具从事生产。

  5.缺乏市场情报,竞争不过大企业。小工业一般无力从事市场调查,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西孟加拉邦有二百多家灯泡制造厂,但在大企业的竞争下,在1972年一年左右时间内就有一百五十一家工厂关闭,1973年3月,这些小灯泡厂全部倒闭。

  其他诸如能源、电力的严重不足,税收的繁多等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它们是在同大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困难而曲折地向前发展。

  下面主要介绍除小业主以外的中小资产阶级即中产阶级(主要指城市)的状况。

  印度新德里的印度技术学院人类及社会科学系的巴格万·普拉萨德博士,在1959—60年期间做了一项有意义的调査,这项调查对于我们了解城市中产阶级的生活及思想状况是一份难得的材料,虽然它告诉我们的是二十多年前的情况,但在缺乏更新的材料情况下,仍然是有参考价值的。今日印度中产阶级状况与那时期状况大体是一致的。

  这项调查是一种随意抽样调查,调査者选择了五个中等城市,即坎普尔、阿格拉、瓦拉纳西、阿拉哈巴德和勒克瑙。从它们的市政户籍档案中各选择一百户,通过逐户访问,当面口问笔写的形式进行的,只有少数由于这种那种原因,采取了书面回答的形式。

  普拉萨德博士把他的调查对象从经济收入上作了上中下的分类:家庭每月收入在150—299卢比的为下中产阶级;在300~499卢比的为中中产阶级;在500—750卢比的为上中产阶级。当然,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持有这样的收入,早已不能维持中等生活水平;但在当时,这种水平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因为有个数字可以证明,在普拉萨德的调查中,下中产阶级人均月收入为38.12卢比,而据印度官方统计,在1958—59年全国人均月收入为26.1卢比。也就是说,调查表上的中产阶级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数,但又不是高出很多,所以可以认为这种分类是恰当的。

  在这500户中:

  属于下中产阶级的265户,占53%

  属于中中产阶级的152户,占30.4%

  属于上中产阶级的83户,占16.6%

  看过上面两表后,我们可以较为具体地了解中产阶级的日常经济生活情况。

  下中产阶级家庭,每月收入除了维持衣食住行之外,虽有盈余,也所余无几。而且其中各类保险费用均是属于强迫储蓄,算不得真正盈余。其它一点盈余,主要是为了年节、喜庆、天灾人祸、交往应酬等不时之需。他们的开支中,最主要项目是食品,即收入的一半以上用于餬口。在食品这一项下,蔬菜月均18.17卢比,也就是说,每天用于买菜的钱不过60派萨,对于大多数信奉印度教、不能吃肉的家庭来说,蔬菜是他们摄取各种维生素的主要来源,那么60派萨的副食就远说不上丰富。至于水果、奶制品,平均到每天,再平均到家庭中每个成员头上,就少得可怜了。以牛奶为例,按当时50—60派萨的市价,在六口之家,每人每天消费量则不足150克。

  中中产阶级家庭情况就有了改善,用于食品的开支在总收入中占40%,因而就可以有较多的钱用于住房、照明、交通、服装等项目,而且存折上也有较多的盈余。在食品一项中,蔬菜、水果、奶制品等都比下中产阶级有较多的增加,一般达50%左右。如果仍以牛奶消费量为例,他们就远远超过下中产阶级的150克,而达到1/4公斤。

  至于上中产阶级,大多数是高级知识分子或政府官员或公司经理的家庭,他们衣食无忧,牛奶消费量可以达到每天二公斤。这些家庭几乎都雇有佣人,有较好的住宅,文化生活比较丰富,子女们不但可以读大学,而且大多出国留学。

  三、中、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与作用

  (―)民族独立运动中的突击力量

  1885年印度新兴的资产阶级创建了国大党,这标志着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但是,由于印度的资产阶级井不是在封建主义的废墟上自然成长壮大起来的,而是在西方资木主义文明浇灌下成长的,所以他们对英国人感恩规德,对英国人带来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或者说对西方的从议会、法院到铁路、邮电,从机器、轮船到洋布、洋货,统统视为先进的东西而加以维护。当然他们对英国人也有不满,特别是对英国人的垄断、倾销、苛捐杂税不满。但是他们希望能通过耐心的劝说使英国人良心发现,在大肆劫掠盘剥之后,能给印度的资本家们留一席之地,分一杯残羹。所以他们在政治上是改良主义的。

  随着新资产阶级发展的同时,在印度还涌现出大批的小工厂主、小企业主、商店代理行经理人员等,也是一批中产阶级。这些人不象大资产阶级那样受到英国人的垂青,相反,在收购原料、推销产品时受到英国人的限制。他们由于是小本经营,因而也敌不住英国商品的倾销,所以处境艰难,有推翻殖民统治、自由发展经济的要求。

  作为中产阶级另一个主要来源的知识分子队伍,从19世纪中叶在印度建立大学以来,迅速地发展壮大了。大学和高级中学等这些西方式的学校,每年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着受西方文化哺育的、具有平等、自由、博爱以及民族民主意识的青年知识分子。这些人在19世纪下半叶,在社会上还是稀缺人才,一般都可以谋到一个收入丰厚的职业。但后来,随着毕业学生的增多,他们的身价也便下降了,只能做个中下级职员。到20世纪初,知识分子沦于失业半失业境地的便屡见不鲜了。这些人对社会下层的疾苦有较深的了解,因而也便有更强烈的改变现状的愿望,他们中的许多人便投身到国大党的行列,成为国大党中左翼激进派(极端派)。

  到20世纪初期的一二十年里,已经有相当多的人加入了国大党,在国大党年会上,往往有数千上万的青年知识分子列席,他们中的一些领袖人物也便掌握了国大党各级领导权。于是,中、小资产阶级便把自己的政策主张渗透到国大党的纲领中,他们在政治上提出了司瓦拉吉(独立),在经济上提出发展民族工业,特别是中小型工业,对农村提出改变经济性质,引进先进技术等,使得国大党在政治上完成了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到民族革命的质的飞跃,在组织上由过去少数人冷冷清清的清谈馆变成轰轰烈烈群众运动的指挥部,国大党从过去的脱离群众变成与群众有较多联系的组织。待到甘地接手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导权之后,印度中产阶级便听命于他的指挥,成为甘地统帅下的一支冲锋陷阵的力量,他们在贯彻推行甘地的革命性主张,克服其妥协保守的消极影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印度赢得独立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国大党政权软弱的反对派

  卬度独立后,国大党上台掌权,建立了代表资产阶级地主利益的政府。在独立斗争中曾经共同为反对殖民主义而斗争的几种政治力量分道扬镳了。资产阶级地主上升为统治阶级,对其它阶级实行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广大工农群众仍处于经济上贫困、政治上无权的状况,他们为了争取生存与民主,需要继续新的斗争,一批新的以共产主义思想武装的青年知识分子,成为他们的组织者与领导者。

  处于对立的两大营垒之间的是中小资产阶级。这个阶级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他们更倾向于执政的大资产阶级。虽然他们对统治阶级也积蓄着不满,但只要统治阶级能够照顾到他们的利益,便可使他们获得满足。在独立后的数十年间,国大党政府也确实采取了许多促迸中产阶级发展的措施,有的甚至是以限制大资产阶级发展来保护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措施。因而可以说,中产阶级与大资产阶级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而在中产阶级看来,广大工农群众,特别是他们那种与大资产阶级势不两立的彻底革命精神,是使他们望而生畏的。尽管他们也通过组织工人农民运动来与统治当局进行斗争,争取扩大民主和提高工资,但那主要是为了借用群众的力量。一旦工农运动突破了一定的框框,危及到现存秩序,中产阶级便会转而支持统治当局对工农的镇压。

  因此,概括起来说,在过去四十年中,中产阶级在政治态度上,对工农群众是既利用又防范;对统治阶级是既反对又存有幻想的暧昧状态。也正是由于这种暧昧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在政治上的机会主义和组织上的涣散,几十年来一直是印度政坛上的一个软弱的反对派。

  中产阶级的这种态度可以通过对社会党的分析而看得颇为清楚。

  印度社会党最早是国大党内一批具有左翼观点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的政治派别,成立于1934年10月。在独立运动中,他们的政策是强调留在国大党内和接受国大党领导,反对当时印度共产党的拒绝参加不合作运动的政策;同时,他们要求印度的完全独立,反对国大党右翼同殖民者妥协。印度独立后,这批人统统被国大党逐出门外,不得不自立门户,于1948年3月建立社会党。

  社会党从它党员成分可以看出它鲜明的阶级属性。

  1953年社会党全国代表大会的111名代表情况:

  这个统计表明,社会党各级领导干部不但年龄轻,而且文化程度高,主要是一批青年知识分子。从其职业看,主要是政府雇员,各种自由职业者及商人。因此,可以认为这是个典型的中、小资产阶级政党。

  该党的政治纲领主要是:1.反对大资产阶级大地主对国家政治的垄断,主张给基层以更多自治权;2.反对现代化大生产,特别是公营及私营大企业垄断,实现大企业社会化;3.优先发展小型工业和乡村工业,为小型工业提供生产领域及市场;4.在农村推行渐进的合作化,实行土地限额,提倡献地运动;5.主张阶级平等,缩小最多与最低收入者间的差距,等等。

  这个党在50年代,曾是印度政坛上一支较为活跃的左翼力量,他们自称为民主的反对派,印度政治的中间势力,对围大党和共产党采取等距离立场。他们在地方上的组织,曾经参与地方政府执政,他们的下属工会系统,也领导过工人斗争。但是到60—70年代以后,他们的声音便越来越微弱了。造成这种情况有客观与主观上的原因。

  从客观上说,国大党在60年代以后,特别是英迪拉·甘地政府期间,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中、小资产阶级利益,对大资产阶级发展有所限制。另外也由于工农运动的高涨,特別是60年代后期农村武装斗争的兴起,使得社会党降低了反对国大党的调子。从主观上说,社会党内有左中右,其中的右派是主张与国大党合作建国的,只是由于在权力分配上不满等原因才加入社会党的。这些人一个时期与国大党合作,一个时期与国大党分手,他们带着的一支队伍一会儿合,一会儿分,组织上很不稳定,因而在印度政坛上是一支软弱的、涣散的反对派。

  (三)现行政策的有力支柱

  在谈及这个问题时,请允许我们先抄录张星岩同志发表在《国际展望》1987年第4期上介绍印度中产阶级现状的几段话:

  一位十年前去过印度的旅行者,在他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后,对自己所看到的变化感到非常惊愕:时装商店顾客盈门,豪华旅馆和第一流的饭店和快餐店,也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日本制造的汽车和摩托车,在街上穿梭往来,彩色电视机、录相机和音响设备成为许多家庭的宠儿。

  印度过去一直是作为一个贫穷的、生活必需品极其缺乏的国家而闻名于世的,可是在过去几年里,印度却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一个新型的、富裕的中产阶级正在改变着印度城镇的面貌。

  据经济学家估计,印度中产阶级约有一亿人,占印度总人口的七分之一不到。这部分人的消费每年平均增长3.3%。《星期日》杂志认为,这个增长率甚至比一些富有的工业化国家还要高。最明显的变化是对以前被认为是奢侈品的耐用消费品出现了突发性的巨大需求。生产电视机、摩托车和厨房用品的公司每年增长50%,甚至一些联合大企业都千方百计地在打进消费品市场。其结果是商店里摆满了五光十色、包装精美的商品;各个企业竞相在电视上播放广告。

  一个新德里的家用电器商说,‘越来越多的顾客追求过去被认为只有富人才能享用的东西。十年前,空调机、冰箱、厨房小型装置等都被认为是富人独享的器具。现在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当然,印度今天的这样繁荣只是事物的一面,另一面则是仍然有亿万人口陷于贫困的现实。因而印度也有人对此持抵评态度,他们指出,占印度七亿六千万人口的10—15%的中产阶级和富人可以从这种经济繁荣中得益,而40%的人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无力购买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他们批评印度政府只一味迎合中产阶级的利益,把它作为自己的选民。

  印度广大人民的贫困这是个铁铮铮的事实,但就本章所讨论的中产阶级而言,在印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也是事实。尤其是拉吉夫·甘地上台后,继承了他母亲的政策,同时更加重视吸引外国资金、技术,把经济引向现代化轨道,促进以消费为动力的经济繁荣,使得中产阶级较快地富裕起来。因此,中产阶级是现行政策的受益者,只要拉·甘地政府继续这一政策,维持政局安定,他们便是现政权有力的支持者。而且应该指出,他们在政治上的作用还不仅仅是他们本身的选票,因为他们有较高的文化,有较强的政治判断力和宣传鼓动力,可以通过他们手中的各种舆论工具,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在城市中,谁掌握了中产阶级,谁就可以掌握选票。

  除了政治上的作用外,由于中产阶级在各行各业中都是主要从事具体工作的人员,如果说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那么中产阶级作为主要的把科技变为生产力的人员,他们对社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贡献。至于在文化上中产阶级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大量的学校、出版物及各种文化设施,都是由他们经营运转的。所以,虽然他们不象统治阶级那样,可以凭借手中的政权或经济控制权施加影响于社会,但他们却可以在统治阶级贯彻其意志的过程中施加影响,起延缓或促进的怍用。

  今后,随着印度政治生活的进一步民主化,以及中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发展,任何政策如果不照顾到中产阶级的利益,就将难于推行,任何政权如果不能取得中产阶级支持,就难于持久。所以,中产阶级在印度未来政治中的作用将是与日俱增的。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