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章 印度社会发展特征概述

  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古国。作为一个历史地理名称的印度,与现在的印度即印度共和国,其地域范围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历史上,从孔雀王朝以来,印度比较强大的统治王朝,无论它是印度教徒或者是穆斯林的政权,在它们的兴盛期大都扩展其版图,使其领土的范围扩大到阿富汗和俾路支的广阔地区;英国殖民者的统治权在西北被迫撤出了阿富汗,在东北却扩张到了缅甸。1937年缅甸与英属印度分离,成为英属缅甸,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独立为止。1947年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分别成立印度、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印度保有原英属印度和印度土邦的主要地区,1950年宣布为印度共和国。1971年东孟加拉从巴基斯坦分离出去,成为一个新的独立国家——孟加拉国。处于不断变动中的次大陆的政治疆域,至此暂时告一段落。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是一个大半岛,西濒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端伸入印度洋,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它的西北部为巴基斯坦,东北部为孟加拉国、中国与缅甸,北部为中国、尼泊尔、不丹等国。它的外形象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东西宽2900公里,南北长3200公里,其总面积约为295万平方公里。按其幅员之大小算,它次于苏联、中国、美国、加拿大、巴西与澳大利亚,在世界上居第七位。

  印度的地理位置天然地把它与外部世界分隔开:北部横躺着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它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中缅边界,全长约2500公里,这里山峦重叠,山势陡峭,山上终年积雪不化,是一个极难逾越的自然屏障;东北部的印缅边界为那加山脉,这里山势险峻,丛林密布,林中毒蛇猛兽出,没,酷暑瘴气伤人,为旅途设置了重重的艰难险阻;西北部为塔尔沙漠与印度河流域,上接喀喇昆仑山脉与阿拉瓦利山脉,只有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接壤的兴都库什山的一些隘口才与外界相通,尽管这里山道崎岖,山口狭窄,行旅诸多不便,但毕竟是次大陆与外部世界陆路交通的唯一重要孔道;东部、西部和南部三面均为海洋所环绕,在古代航海技术不发达的条件下,这里也决不是坦途。正是高山与海洋使印度成为一个地理上独立的单元。

  在印度本土之内,按其地表结构则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北部高山区,包括大喜马拉雅山带,小喜马拉雅山带和西瓦利克山带;中部河流平原区,主要有恒河、朱木拿河与哥格拉河流域及恒河三角洲;南部高原区可分为二,一为中印高原,一为德干高原,二者之间是文迪亚山脉与纳巴达河。在半岛的南端在历史上具有独特性,北方的大帝国一直未能控制这整个的区域。而且印度内地的地形也十分复杂,除山脉的阻塞之外,还有高原与低地,河流与湖泊,沙漠与沼泽,丛林与草原交错,给交通造成诸多困难。加之缺少道路,运输工具落后,每逢雨季更是泥泞难行。这使印度内部在地理上也被分割为许多独立的小单元。

  这样的地理因素对印度历史进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闭塞性与发展不平衡如前所述,蜿蜒的群山与深邃的海洋把次大陆与外界隔离开来,使印度在地理上自成一体;半岛内部地理构成的复杂,又使印度本身分割成许多小的“一统天下”。加之印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人民尽管维持着低下的生活水准,但由于一般需求量不大,又很容易得到满足,这就更加深了社会的闭塞与停滞。

  因地理条件差异而形成的分立的地域小单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产力的发展,而更加显露出它们经济水准的不平衡。例如,平原河谷地区,由于土质肥沃,雨水充足,适于农耕,这些地区便兴起了发达的农业经济;高原、山地或者沙漠地区,由于土质贫瘠,干旱缺水,不宜耕作,便只能从事其他职业谋生,其经济十分落后,社会也因而处于更为原始的状态。到了近代,在沿海的港口或者通衢的都会,发展了繁荣的工商业经济,过着豪华的都市生活;但在深山幽谷或密林深处,人们却依然从事落后的畜牧业或农业耕作,过原始而简陋的生活。

  至于农村公社的存在与发展,也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地形的复杂,山川的阻隔,道路的缺少,行旅的艰险,无疑是造成村社封闭孤立的原因。气候的多变,或干旱为害,或暴雨成灾,都会造成农作物歉收,严重时便导致饥荒,疾疫流行,饿殍遍野,使许多村社遭到沉重打击,甚至使村民死之殆尽,村庄成为荒原。尽管每次灾祸之后,过若干时日又会重现同样结构的农村公社,但社会的发展却受到影响。

  (2)分散性与政治上的不统一地理条件的差异形成的各个地域单元,实质上往往也是一个个行政单元。它们因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益,不同的文化素质,因而具有不同的政治意识和目标。大而言之,北印度与南印度始终存在明显的区别;小而言之,无论北印度或者南印度本身,又都存在许多大大小小的政治实体。在历史上它们争战不休,互相吞并,各自为政,独霸一隅。人们只有王国、地区甚或更小行政单元的概念,而很本不曾有过“印度”国家的大槪念。这样的一些王国或地区,无论是人民或者是统治者都对帝国的兴衰漠不关心,置身事外;更有一些王公贵族一直保持离心倾向,一遇机会便脱离处于瓦解之中的中央帝国,分裂自主,独立称王。

  而且,广阔的地域,山川的阻梗,更增添了帝国中央政权实现政治统一的困难。权力重心偏于北方的统治王朝中央政权,为谋求统一而征战,无论是南征或东伐,都不仅要派大军长途跋涉,而且要筹措大量给养,并保证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前方。这往往是根本办不到的事。即使武力暂时奏效,勉强统一,不管是驻重兵把守,或者是实施行政管理,都是一大难题。一旦撤军,地方叛乱又起,中央政权远离出事地区,鞭长莫及,无可奈何;待地方势力坐大,权力已经巩固,中央当局所派镇压之师却姗姗来迟,反为所败。结果只是徒然助长地方分裂。

  (3)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与外族入侵印度地处东、西方交通之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古代,它占据东、西方几个文明发源地的中间;在近代,它是西方探查所谓新航路的重要一站。而印度的地形则为外族打开印度之门准备了必要条件:位于西北部兴都库什山的几个山隘,如开伯尔、波伦和穆拉山口等,为从陆路入侵次大陆的外族提供了孔道;浩瀚的海洋,则给西方殖民者的舟楫炮舰以航行之便利。

  资源富饶,经济繁荣,优质的产品,金银与珠宝等,为外族入侵者所垂涎;内部的动乱与纷争,则给外族入侵者以获胜的良机。于是在历史上,一批批的外族便蜂拥而至,都想来分享这块土地上取之不尽的财富。除原始雅利安人之外,还有波斯人、希腊人、大夏、安息与塞种人、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与莫卧儿人等,无一不是从西北部入山口经印度河而深入印度境内的。印度河与恒河之间的塔尔沙漠对印度人的防御十分不利,因为它使印度无法调集北部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全力抗御外族的侵略。侵入次大陆的这些部落、部族或民族,除了一些纯属掠夺成性者的骚扰外,大都在印度建立了各自的统治王朝。他们的王朝不管疆域的大小、统治时间的长短如何,但确实都是印度的王朝;他们的人民或为印度本地较高的文明所同化,或虽然保留原来的宗教、文化特征,但已融合于印度社会。总而言之,陆续进入次大陆的各族均成了印度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印度历史发展的进程起到各自的作用。

  也有从海路来的入侵者。阿拉伯人早已注意西印度的一些富庶的港口,并曾于7世纪派出过一支军队袭击孟买附近的塔纳。然而,这时他们主要还是以商人身份来到印度的。15—16世纪葡萄牙人来到印度,情况就大为不同了,因为他们抱有明显的侵略野心。继之而来的还有荷兰人、法国人与英国人。英国人统治印度近两个世纪,但始终并没有成为印度社会的一员,这是他们与前此的入侵者完全不同的。

  长期的分裂割据,大小王国之间的互相争战,是全部印度政治史的一个重要特点。

  印度有文献记载的历史,如以公元前1700年雅利安人入主次大陆为其开端,迄今已有近3700年了。雅利安人的各部落经过上千年的争斗与融合,到公元前6世纪才形成十六国争雄的政治局面,其后仅剩摩揭陀与居萨罗二雄并立,到摩揭陀吞并居萨罗时,这一时期的争霸才暂告结束。大约与此同时,次大陆的西北部为波斯人所侵占;他们的势力衰微后,公元前4世纪又有希腊人的大举入侵。公元前324年,在反抗外族侵略的斗争中创立了孔雀帝国,它或许是印度第一个较为强大的统一国家,尽管当时它直接统治的领土仍然十分有限。这个王朝的强盛期约有一个世纪,阿育王的去世(公元前232年)标志着帝国趋于瓦解。此后是更多的外族入侵,扰攘不宁的次大陆西北部,再次陷入战乱之中。

  中世纪时期的印度,历史上也几度统一。320年创立的笈多王朝,是这一时期最先取得的政治统一,它的兴盛期大约一个世纪,超日王的去世(413年)预示着帝国开始走向崩溃。7世纪初曾产生过一个戒日王朝,它存在的时日不长,疆域也不能与前两个王朝相比。在它灭亡之后长达五百余年中,次大陆再也未能形成那怕只是相对的政治统一。13世纪初(1206年)德里苏丹国的创立,使印度再次获得统一,尽管它的苏丹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外族入侵者。德里苏丹国虽有五个王朝继起,历时三百多年,但到第三个王朝——图格卢克王朝的统治结束时(1413年),即已开始解体,它的兴盛期也不过只有两个世纪。其后是战乱、屠杀与劫掠,大小王朝林立,纷争不止。16世纪初(1526年)莫卧儿帝国的创立结束了当时的混乱局面,而奥朗则布之死1707年)却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动乱。它的兴盛期如同前一个朝代一样,也是大约两个世纪。此时的争斗与以往不同,因为西方殖民者插足次大陆,参与角逐,成为次大陆一种新的危险的侵略者。

  近代印度共约两个世纪。1757年英国殖民者击败孟加拉的纳瓦布,从此走上攫夺政权之路。花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英国人赶走其他西方列强,先后打败本地的各个封建统治者,镇压人民的反抗与起义,最终确立了英王的统治。印度再度统一,尽管它已沦为殖民地,被一个远离次大陆本土的、与印度历史文化传统毫不相干的外族所奴役。英国的殖民统治政权,从1859年英王治理印度起始,则还不到百年便寿终正寝了。

  这样简要地勾画印度政治史的轮廓,即足以说明印度的政治统一是暂时而相对的。甚至可以说,印度从来也没有完全统一过。古代印度仅有孔雀王朝百年的统一史,中世纪印度统一的时间加在一起才五百余年,近代印度也仅仅统一了上百年。而且,无论历史上那种统一,都是建立在武力征服的基础之上的。一个新建的统治王朝,或挟其军事优势,或由于统治者的“雄才大略”,在大军所到之处,地方封建主被迫表示臣服,从而形成某种暂时的统一。但只要中央的权势削弱,一遇机会,各地便纷纷自主,建立起独立或半独立的王朝。它们一面与那个虽仍有其名、但已无其实的“中央”相抗衡;另一方面,它们之间也不断进行殊死的斗争,以谋求更大的权势。与此恰巧相反,印度的战乱与分裂则是长期而绝对的。孔雀帝国创立前二千余年、崩溃后五百年,笈多帝国覆亡后五百年,印度的分裂令人触目。德里苏丹国与莫卧儿帝国的后期,国家早已是分崩离析。英国人的统治号称统一,但印度人民的反抗从未止息,而且还有大小土邦数百个,星罗棋布遍及次大陆,构成一幅奇特的印度政治地图。

  造成次大陆长期的分裂与动乱原因很多,诸如地理因素的影响(前文已经述及),宗教信仰的不同,民族成分的差异(后面将会述及),但也有人为的原因。这里仅就后一点稍作阐释。英国统治印度期间保留了数百个土邦,它们的总面积钓为全印度的五分之二,总人口约为全印度的四分之一。一般而论,英国资产阶级侵占印度,当以将它全部置于其统治权之下,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统一行政为最佳方案。因为这样做,无论是行政管理,政区与政令的划一;或者是经济管理,交通、市场与税收的划一等,都对英国人有利而无害。但英国当权者却不这样干,他们不强求全印度完全的政治统一,而是采取另一种方案,即保留相当一部分土邦作为英国的藩属,让它们生存下来,传宗接代。然而须知,英国人保留这些封建余孽,不是他们无力消灭它,也不是他们特别偏爱于它,英国殖民者的如意算盘,是人为地保持印度的分裂,使帝国主义当局能得心应手地实施“分而治之”之策,以巩固它的殖民统治。

  外部的种族、部族和民族不断入侵次大陆,并在历史上长期占据重要地位,因而造成外族主导、民族众多和语言复杂,这也是印度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雅利安人是最早从次大陆西北部进入印度的,他们之对于当地原居民,当然是外部的入侵者。他们在这块新迁入的土地上定居下来,创造了自己的文明,并成为这里的主人。因此,他们尽管是反客为主,但从公元前1700年以来,毕竟已成为次大陆居民的主体。此外,从次大陆东北部进入印度的各族例如那加人,他们在东北部各邦定居生存,也已成为这些地方的主要居民。

  在雅利安人之后,从次大陆西北部先后进入印度的还有许多族,如波斯人、希腊人、塞种人、匈奴人等。他们在印度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也不尽相同。这几次入侵促进了印度民族血统的混杂,在印度民族的血液中增添了新的成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北印度政治史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拉杰普特人,据一些历史学家的看法,即认为他们是入侵印度的外族的后代。因为这些人是后来迁入的,所以他们迫切需要有某种古代谱系;又因为这些人是迁入后才成为统治种姓的,所以他们迫切需要把自己打扮成古代王室的后裔。然而不管如何,这一批又一批的入侵者部被同化,融合到印度民族的主体之中了。

  进入次大陆的穆斯林并不属于同一部族或民族,他们之中有阿拉伯人,波斯人和阿富汗人,突厥人,蒙古人或突厥化的蒙古人(莫卧儿人)等。由于他们先后在印度建立了较为强盛的王朝,各王朝的王族常与当地的统治家族联姻,皈依其宗教信仰的人也不在少数,因而更加深了印度民族血统的混杂,在印度民族的血液中增添了更多新的成分。与前此进入次大陆的民族相比较,穆斯林入侵者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即他们始终保持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以及与之相关的道德规范、社会习俗、礼仪节庆和文化风貌等,从而在次大陆形成一个与固有的已经植根甚深的原来社会不同的社团。尽管人们并不否认,在几个世纪的斗争相处之中,外来文化与固有文化之间必然会产生互相影响,或互相渗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的融合,但无可辩驳的事实依旧是,这是两种在其实质上完全不同的文明。

  至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情况就更不同了。在印度确立了霸权的英国人,并不是来到次大陆的新移民,他们无意在印度定居,也根本不想成为当地居民。他们来次大陆的唯一目的是聚敛财富,以便有朝一日衣锦还乡,因而极力保持“外国性”,显现其在印度高人一等的优越地位。西方文化与印度文化在接触中也会产生影响与作用,但这完全是另一种含义。就印度民族的血统而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也增加印度血统的混杂,并造成新的少数民族问题,如所谓英-印混血人即是。这种英-印混血人在印度为数很少,据说仅30万人。象印度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区区数十万人确实是微乎其微的。但是这类人却颇具独特性。他们在自己的“印度同胞”面前往往自恃高人一等,但在自己的“英国同胞”面前却又往往自惭形秽。在印度的宪法改革中,英国殖民当局曾给予英-印混血人以单独代表权,保障他们的权益。因此,他们的社会地位与能量,不能简单地仅以其人数来衡量。

  正因为印度累遭入侵,血统混杂,从而使印度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甚多且异常复杂,形成了一个世界上不多见的多样化的“复性”社会。

  印度社会的另一重要突出的特征是历史发展迟缓,印度社会具有保守性和落后性的特点。

  印度的历史发展之迟缓与中国有类似之处。然而,印度社会比之中国社会的保守性和惰性似乎更甚。追溯其原因除上述印度的地理环境、外族不断入侵以及长期分裂等因素外,主要由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第一,印度自古以来形成的村社制度构成印度奴隶、封建社会的基础。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始终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狭小的范围之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任何历史首创精神。这些公社里的不开化的人们的利己性,把自己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一块小得可怜的土地上,静静地看着整个帝国的崩溃而无动于衷,只要某个侵略者肯来照顾他们一下,他们就成为这个侵略者的无可奈何的浮虏。这种社会基础不仅为外族频繁的入侵敞开了大门,而且更严重地桎梏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一份英国官方的报告曾对印度村社制度作如下的描述:

  “从很古的时候起,这个国家的居民就在这种简单的自治制的管理形式下生活着。村社的边界很少变动。虽然村社本身有时候受到战争、饥荒或疫病的严重损害,甚至变成一片荒凉,可是同一个村社的名字、同一条边界、同一种利益、甚至同一个家族,却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保持下来。居民对各个王国的崩溃和分裂毫不关心;只要他们的村社完整无损,他们并不在乎村社受哪一个国家或君主统治,因为他们内部的经济生活是仍旧没有改变的。”

  第二,印度宗教、种姓制度成为阻碍印度社会发展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印度是一个典型的宗教国家,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在重视宗教、种姓制度方面能比得上印度。离开宗教和种姓制度就谈不上印度的历史和社会。印度宗教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活动狂热,被称为是“宗教博物馆”。印度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产生于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同时又为这种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服务。宗教在印度历史上虽然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并构成印度古代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其阻碍印度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也是不容否认的。印度宗教特别是印度教、佛教产生后,就与村社制度紧密结合,使之本来就闭关自守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更加保守和落后。在这种保守和落后的社会中,人们只能是宗教迷信的驯服工具和奴隶,人们不可能成为环境和自然的主宰,而只能屈服于环境和自然。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往往被视为异端邪说,在它面前无能为力。作为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种姓制度,由于把职业固定化、把人的命运定型化,从而使人的才智受到极大的限制,它窒息了人的创造力,践踏了人的尊严和权力。如果说中国的文化是以孔孟之道和儒家思想为主体,那么印度的文化则是以印度教的教义为主体。二种文化尽管同属东方类型,但印度的文化比之中国文化似乎更带有保守、更具神奇的虛幻特点,因而更阻碍社会的前进。

  马克思对印度宗教和种姓制度的保守作用曾予以精辟的描述:“我们不应忘记:这种失掉尊严的、停滞的、苟安的生活,这种消极的生活方式,在另一方面反而产生了野性的、盲目的、放纵的破坏力量,甚至使惨杀在印度斯坦成了宗教仪式。我们不应忘记:这些小小的公社身上带着种姓划分和奴隶制度的标记;它们使人屈服于环境,而不是把人提升为环境的主宰;它们把自动发展的社会状况变成了一成不变的由自然预定的命运,因而造成了野蛮的崇拜自然的速信,身为自然主宰的人竟然向猴子哈努曼和牡牛撒巴拉虔诚地叩拜,从这个事实就可以看出这种迷信是多么践踏人了。”

  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入侵使印度社会离开正常发展轨迹,从而变成了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到印度取得独立后才开始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英国殖民主义对印度社会的发展,同时起了相反相成的两种不同的作用。一方面,殖民主义的入侵给予印度村社制度以决定性打击,使村社制度彻底解体以至消灭,这曾波马克思誉之为“在亚洲造成了一场最大的、老实说也是亚洲历来仅有的一次社会革命”。英国人不管干出了多大的罪行,它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同时,英国殖民主义也给印度带来了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某些因素,促进了城乡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这就是人们说的英国在印度的双重历史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但不论那种使命,均应看作是在客观上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殖民主义的入侵却给印度社会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它极大地阻碍印度社会的发展。

  在英国占领下的印度社会,整个民族完全丧失了自由、主权和独立,完全处于听命于殖民当局的奴隶地位,一切大权几乎完全操纵在殖民主义者手中。殖民地的政治制度是全面遏制殖民地社会发展的毒楔和窒息被压迫民族的枷锁。在这个社会中,殖民主义者普遍建立了或强化了中世纪的封建土地制度,和王公贵族、地主高利贷阶级结成联盟,致力于保持资本主义前期的一切剥削形式和落后制度,并使之永久化。在这个社会中,生产力得不到正常发展,农业濒于破产,工业畸形发展,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形成了一幅血迹斑斑的图画。总之,这种社会是印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怪胎。这种社会虽然是在原来封建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却不是沿着直线前进的,而是按着一种平行四边形合力线方向迟缓地蠕动着,其行进与其说是前进,不如说是停滞,使本来就迟缓发展的社会再次被延误,从而被西方先进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远远地抛在后面。这种落后面貌虽然由于印度人民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而有很大改观,但是殖民地社会遗留下来的种种瘤症尚远没有彻底消除。印度人民在独立后正在为彻底清除这个赘瘤进行着顽强的斗争。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