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0章 宋太祖和宋太宗的故事:陈桥兵变和烛影斧声

  奢华帝国的矫枉过正

  宋朝,真是一个奇特的王朝。

  据历史学家研究,公元11—13世纪,作为全球文明发育程度最高的帝国,它拥有当时全球一半以上的财富,拥有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准的学术和艺术贡献,所以,日本籍作家陈舜臣把它称作“奢华帝国”。

  但这个繁盛而奢华的帝国却有一个难言的隐痛,就是它同时是一个军事上的弱国。

  在同割据的汉民族政权的军队作战中,它是打一场胜一场,但在同少数民族政权战争中,它几乎没有过胜利的记录。

  它的北部边疆先后建立过辽(契丹)和西夏(党项)、金(女真)、元(蒙古)等政权,无论和这些政权的任何一个作战,都没有值得骄傲的记录,于是不得不称弟称侄,纳币输绢,直至最终亡于元帝国之手。

  宋朝军事上的羸弱,源于它创建时期的政策。它是由一批武将创建的,将军们夺取政权后,其主要领导人宋太祖赵匡胤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导致宋朝成为一个军事上的矮子。

  用哲学家老子的话来说,这就叫“矫枉过正”。

  宋朝的建立

  我们先来谈谈宋朝的建立。

  说到宋朝的建立,甚至应该从盛唐时期讲起。因为从唐玄宗开始,逐步形成了将军们控制地方政权直至全国政权的趋势。

  唐玄宗的时代,创造了辉煌的开元盛世。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昌盛,让人们既安居乐业,同时又安土重迁。那么,边疆的保卫,只能交给骁勇善战的少数民族将领。

  唐玄宗在缘边地区设置了安西、北庭、河东、河西、朔方、范阳、平卢、陇右、剑南节度使和岭南五府经略使,总辖区内的军、政、财大权。给予节度使如此大的权力,为的是让他们在遇有军事冲突时,能够及时调集兵力、财力和物力,给入侵之敌以狠狠的打击。但这一政策却导致了节度使拥兵自重,最后起兵造反,反过来攻打朝廷。安史之乱的头头安禄山、史思明两人就都是节度使(安禄山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史思明则继安禄山任范阳节度使),他们的造反不仅使唐朝首都长安失陷,还险些让赫赫有名的唐王朝中途夭亡。

  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唐王朝不得不在内地也设置节度使,用以抵抗叛乱,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安史之乱平定了,但唐王朝的皇权却一落千丈。各地节度使拼命扩大自己的势力,他们所控制的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藩镇(藩是保卫,镇是驻军所在地)。藩镇本来是拱卫中央政权的军事单位,但事实上,一些强大的藩镇根本不听从中央号令,父死子袭,独霸一方,与朝廷保持离心状态,导致中央政府的控制力最终完全丧失。

  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唐昭宗不得不“禅位”给曾任宣武军节度使的军阀朱全忠,中国开始了五代十国的混乱时代。

  所谓“五代十国”,就是指唐朝覆亡之后,在中原地区先后建立的五个政权及中原以外地区相继成立的十个国家。

  五代十国的历史延续了52年,可以说,就像走马灯似的不停地换班。这些半拉子王朝的当家人,几乎全部是节度使出身,他们以血腥手段推翻前任,然后又被别人推翻,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把个朝廷弄得像屠宰场。

  因此,史学家把这个时代称为“武人政治的时代”。

  五代最后一个国家叫“后周”,后周的创立者郭威是后汉王朝的枢密使。他很喜欢自己的老婆柴氏,于是把柴氏的侄儿柴荣立为太子,所以后周两任皇帝,一个姓郭,一个姓柴,这也是中国王朝史上罕见的现象。

  柴荣是个聪明人。他接了养父的班,本想扫灭群雄,大干一场,但却因过于操劳,一病不起,不得不考虑后事。

  柴荣才30多岁,儿子柴宗训刚满7岁,他生怕孤儿寡母驾驭不了手握兵权的将军们。

  当时,他手下最重要的将领是养父的女婿、殿前都点检张永德。论辈分,张永德和自己平辈;论亲疏,张永德并不比自己与郭威的关系疏远;论能耐,张永德作战勇猛,是一员彪悍的战将。况且,殿前都点检就是皇帝禁卫军的总司令,如果他要造反夺权,没人能够阻拦,自己的老婆孩子也绝不是对手。于是,临死之前,他采取了一项措施:将张永德升为宰相,夺去他的兵权,让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将军赵匡胤接替张永德任禁卫军司令。

  这样安排了之后,柴荣认为拔除了最危险的定时炸弹,于是安然去世。

  然而,他没有想到,“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恰恰是这番盘算,反而将后周的江山断送。

  夺取后周江山者,正是柴荣认为他最可靠的部下、新任殿前都点检赵匡胤。

  关于赵匡胤夺取后周天下自立为皇帝,历史上有一个谜团,就是这到底是他事先策划的个人阴谋,还是他被动地裹挟到一场突发的政变之中?

  历史是不可还原的,因此要追根究底也不可能了,我们只能根据史书记载,回述当年的部分情形。

  柴荣死于公元959年,7岁的儿子继承皇位。960年正月初一,大过年的日子,新皇帝和听政的母后符太后来到朝廷,接受群臣的新年朝拜。原本喜气洋洋的气氛,却被忽然送来的边报所破坏。从镇州和定州传来飞马谍报:契丹和北汉正合兵南下,准备入侵边境。这个情报,把小皇帝和皇太后惊得不知所措。

  朝臣们没到过前线,也辨不清情报是否准确。他们经过商议,决定派遣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兵前往御敌。

  这场谍报是真是假,当时无人知道,后代的史学家查阅史书得知:就在不久前,契丹人的一场入侵刚刚被击退,按说他们无力连续进行第二场入侵。而《辽史》和《五代史》并没有记载这次发兵。由此看来,所谓敌人入侵、飞马报谍可能正是由一帮军人有意提供的假情报。

  就在御敌大军的前锋出发之日,京城汴梁忽然传出流言,说出兵之日,将军们将会拥戴都点检做天子。

  中原的人们已经经历过无数次军人政变了,五代轮替,并不仅仅代表五次政变,有时一个朝代之内也会发生儿子推翻父亲的政变。军阀们说变脸就变脸,说闹事就闹事,哪怕你先前是军阀,在当了皇帝之后,还得请人来给你带兵,替你去冲锋陷阵,这样,你同样会处于被推翻的恐惧之中。

  听到这样的消息,城内那些有钱人家便悄悄收拾细软,准备逃跑。要知道,只要发生了政变,那些叛军都要乘机烧杀抢掠一番,有钱人家要破财,没钱人家要遭灾,自古兵匪一家,兵即匪,匪即兵也。那些所谓的节度使,有几个不是靠杀人起家,后被朝廷招安的?

  但奇怪的是,宫廷里面对外面飞传的谣言一点也没有听说,他们照样平静地过着日子。刚即位的小皇帝和他的母亲相信,有先皇钦点的将军赵匡胤统兵,一切都不会有问题。

  大军出发的日子,是正月初三,主帅赵匡胤骑在马上,与前来送行的各位官员告辞。他笑容可掬,同时信誓旦旦:不灭敌寇终不还!他手下的士兵刀枪鲜明,纪律严整,不像是准备干坏事的样子,大家终于放心了,长舒一口气,把昨天听到的谣言吐了出来。

  就是嘛,先帝刚刚提拔他,他就要造反,这眼睛也翻得太快了嘛。

  他要是只白眼狼,先帝能看不出来?还能给他这么要害的位置?

  百姓们照样安心过日子,朝臣们则进宫,陪着孤儿寡母娘儿俩说话去了。

  大年初一,就传敌报过来,军情应该是十分紧急,可是,士兵们都觉得纳闷:这出了城,部队的行动咋这么迟缓?走了整整一天,才走出四十里地,不像去迎敌,倒像去旅游一般。

  前面到了个地方,叫做陈桥驿,那是一处官方用来传递文书接待宾客的驿站。

  一阵锣响,军队里这叫鸣金,等于是吹休息号。军官们说,今天不走了,就在这个地方歇下来。

  前方不是军情紧急吗?都点检不是受命危难吗?敌人不是正在犯境吗?

  是,或者不是,都用不着别人操心,唯一该操心的就是全军统帅赵匡胤。可是赵匡胤这会儿在干啥呢?他在喝酒。

  老赵军人出身,刀口舔血过来的,喝酒跟儿戏一样。他一碗接着一碗干,没人硬逼他,也没人起哄架秧子,就他一个人喝,喝得昏天黑地。

  他喝了比平时更多的酒,直喝到烂醉如泥。

  陈舜臣先生写书这样揭发他:“他并没有必要喝到烂醉,其实假装烂醉即可。但为使表演逼真,他觉得还是真正烂醉如泥较为理想。”

  这个揭发看似有道理。

  他在贵宾套房里鼾声大起,也不开会,也不研究战略战术,甚至不打牌赌钱,整个一个不省人事。而宾馆之外,有一拨人却在紧张兮兮地开秘密会议。

  那帮开会的人是他的哥们,一些禁卫军官,还包括他的弟弟赵光义(原先叫赵匡义,后来哥哥赵匡胤当了皇帝,为了避讳,赵匡义改为赵光义)以及参谋长赵普。

  这个秘密会议的起因源于一帮军士的闹事。

  军队驻扎后,赵匡胤在喝酒,一帮军官则在议论:皇帝还是个小屁孩,老娘们听政,啥事不懂,咱们前线打仗,流血牺牲,他们哪里会体恤?不如乘机换个老板。于是,吵吵闹闹,来到赵光义和赵普的住处。

  赵光义和赵普两人挺会装蒜,他们一听军官们想推戴赵匡胤做皇帝,心里高兴得不得了,可是脸面上却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

  这个,这个,恐怕不妥。人家孤儿寡母,这个怎么好意思?还是正事要紧,先打仗,先打仗,打完仗再说。

  那可不行!夜长梦多,兵贵神速,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我们都准备好了造反,你们不干,不是把我们往火坑里推吗?我们明天还活不活?

  这么一席话,把二赵说得无话可说。于是,赵光义立马起身去找哥哥赵匡胤,而赵普则布置人回京城,联络京城里的禁卫军头领,让他们做内应。

  在最高指挥官赵匡胤的房间里,弟弟赵光义恭敬地站在一旁,向哥哥汇报刚才发生的情形。

  但赵匡胤一会儿鼾声如雷,一会儿又胡话连篇,他究竟听明白自己的意思没有?赵光义看不出来。天色有些放亮了,赵光义着急起来:这到底怎么回事?咱这老兄,真醉呀还是假醉呀?后来发现,他果然是醉了,也许意识还清醒,但毕竟喝的酒已有些超量。

  等不了那许多了。赵光义当机立断,朝外面喊了一声:“高怀德!”

  高怀德是带头闹事的重要军官,他听到赵光义喊他,立马跑了进来,手里还抱着一团金黄色的东西。

  赵匡胤此时已经站起,但仍用双手抱着柱子,以免跌倒。赵光义使个眼色,高怀德将手中东西一抖,原来是件光鲜灿烂的龙袍。他将龙袍披到赵匡胤身上,整个驿站响起一片“万岁”之声,外面一大片的军士齐刷刷跪下,给他们推举的新皇帝叩头。

  新皇帝酒好像还没全醒呢。他扭扭捏捏不肯穿这龙袍,可是将领们不由分说,硬是将他扶出宾馆,那儿有一匹备好鞍子的马,他们将赵匡胤扶到马上,然后下达命令:全军返回京城!

  这不是耍弄人吗?大军离开京城,说是要去边境御敌,可是司令官却穿上龙袍,带着大伙儿打道回府,难道是过家家呀?

  赵匡胤这时酒完全醒了。他把马勒住,对手下说:“好哇,你们贪图富贵,陷我于不义。如今事已至此,我老赵不从也得从了。可是我有一言,你们得听我的,否则我也不听你们的。”

  大伙说:“好哇,您都是陛下了,金口玉牙,只要您肯当皇帝,我们啥事不得听?君要臣死臣还不得不死呢!”

  赵匡胤便和他们约法三章:第一,少帝和太后,咱老赵和他们有君臣关系,不得惊动他们,更不得迫害之。第二,朝廷里的公卿大人,和老赵都是同事,也不得欺负他们。第三,军队回城,要严守纪律,不能烧杀抢掠。

  大伙当然遵命。丘八们别的事儿干不成,杀人放火干惯了。但你不让他们杀人放火,只要不损害他们自己的利益,这也未必就会让他们难受。

  于是,这支本来准备去御敌的军队调转枪口回来,他们多了一件“战利品”——新任的皇上。

  而且,也不知契丹兵听说后周换皇上了,感到不便打扰人家家事便打道回府,还是他们的入侵本来就是莫须有的事情,赵匡胤轮岗当上了皇帝,并没有记载表明他又发兵去御敌了。

  听说昨天派出去的军队今天就回转来,而且统军的主帅披上了龙袍,把朝廷里一干大员急得什么似的。

  郭威的女婿张永德虽然被任命为宰相,但他知道这里面明升暗降的把戏,大概回家闹情绪,不上班了,值班宰相有范质和王溥二人。范质用手紧紧掐住王溥的手,说着愧疚的话,而王溥自己也吓呆了,连范宰相把自己的手掐出血来都没感觉到。

  所有的篡位者在正式登基之前,都要先扭捏表演一下,赵匡胤也不例外。他入城之后,先脱下龙袍,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坐着,他的手下则押着两位宰相来到国防部。赵匡胤一见两位昔日的同僚(他们同属一品大员),不禁泪流满面,哭道:“我受世宗(指柴荣)厚恩,怎敢篡权夺位?无奈六军将士逼我做出如此不堪的事情,真是不好意思。如今走到这一步,还望宰相教我怎么办才好!”

  他说得像模像样,一时倒叫范质和王溥不知如何对答。正面面相觑之时,旁边有人等不及了,拔出刀剑,对着两位宰相高喊:“我们今天只认点检为天子,谁敢不从,请和它说话!”那人把嘴朝剑锋一,两位位高权重的宰相只能认栽了。那王溥先自腿软,扑通一下跪了下去,范质见状,也识时务,对着赵匡胤赵大哥行了君臣之礼。

  宰相这里这么轻易就通过了更换皇帝的事宜,这让那些兵变首脑十分意外。他们已派了人到小皇帝那儿讨要禅位诏书,可一时半会儿却没有到,众人这儿干等,有些无趣。翰林学士陶谷心眼转得比轱辘还快,他知道自己立功的时候到了,便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说道:“诏书成矣!”

  他掏出的哪是什么诏书,不过自己誊写的一张纸而已。但赵匡胤们将计就计,一齐对着这张所谓的诏书行礼如仪,接着,范质主持了登基仪式,赵匡胤正式穿上龙袍,带上冕旒,南面而坐,群臣于殿下三叩九拜,朝代更替宣告完成。

  赵匡胤本人任宋州节度使,便以领地为国号,是为宋朝。

  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和别的武将不同,他是一个说话算话的人。他和将士们的约法三章执行得非常之好。军队入城,没有滥杀一人,朝廷大臣没有受到惊扰(除了两位宰相颤抖了一会儿),皇族成员没有受到迫害,百姓也没有受到侵扰,只有一名禁卫军官不肯服从命令,想要抵抗,被诛杀全家。

  数万大军参与的政变,竟然兵不血刃,没经过一点格斗就完成了。而且究竟谁是始作俑者,谁是幕后黑手,千年之后也没人弄得清楚,不能不让后人赞叹策划者的高明。想当年,后周的创立者郭威也是在澶州发动兵变,接受军士们的“拥戴”而称帝的。那次兵变,策划者(当然是郭威自己)甚至连龙袍都根本没顾得准备,只是用一面杏黄旗披在身上权当虎皮。而这一次,不仅连龙袍准备好了,甚至连皇帝的禅位诏书都起草了。要是临时拍脑袋想起这么玩一把,恐怕脑袋掉了都不知怎么掉的。

  如果我们硬说这场政变是赵匡胤主谋,他当然不肯承认,说不定要跟我们法庭上见呢。

  上面都是废话,废话就不用多说了。且说赵匡胤当政后,采取了两项措施,决定了我们前面所讲到的宋王朝被后世认定的两大特点,即文治一流,武功却不入流——直到宋朝灭亡,都没能改变这个局面。

  这两项措施,一项是“杯酒释兵权”,另一项是“石刻遗训”。

  先说“石刻遗训”。

  关于石刻遗训,北宋的书籍从未有过记载,但是,每一任宋朝皇帝继位的时候,都必须依照规矩,进入皇宫里一所隐秘的小房间里,去进行一项仪式。这项仪式的内容是什么,大臣们不敢打听,皇帝也从来不说。直到后来发生靖康之变,金兵攻入首都开封,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俩双双被俘,金人进入那所小房间去,才发现那里面不过藏有一座石碑,石碑上刻着这样两条遗训:

  1、必须世世代代照顾将国家让予宋的后周王室柴氏。

  2、不得以言论之故处死士大夫。

  这两条遗训体现了宋太祖赵匡胤的两点思想:一是要懂得报恩;二是要敬重学问,尊重知识分子。

  宋太祖没像历代政变者一样杀戮前朝人士,他不仅给予柴宗训和符太后及其后世子孙优厚待遇,而且也将郭威的亲属封官晋爵。后周的文武百官,照旧录用,甚至企图抵抗政变而被杀的那名禁卫军官也被追封为中书令。

  宋太祖自己虽然是武人,但正是在他手上,结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武人政治,开启了真正的文人政治时代,使文化之光普照整个宋代的江山。

  有宋一代,士大夫的待遇好过任何一朝,科举取士为历朝最多,著名文人参政并当到宰相的举不胜举,曲子词、文人画、书法、理学、道教和禅宗等等,也均创造出属于宋代的高峰。最为可贵的是,宋代的的确确遵循太祖遗训,没有像历朝历代那样屠戮不听话、不合作的知识分子,就连廷杖(用大棍打P股)这种羞辱知识分子的做法,宋代也没有采用过。由精英文化带动,民间文化也呈蓬勃发展势头,如景德镇陶瓷、手工剪纸、民间戏剧以及文房四宝的制造技术等。有这么一说:中国古代的“艺事”,绝大部分在宋代形成。

  再说“杯酒释兵权”。

  正因为宋太祖行伍出身,又身处血腥的武人政治时代,所以他对于军事政变的行为特别警惕,对于手握兵权的节度使,深怀疑虑。

  赵普在陈桥驿兵变中立下大功,赵匡胤任他为宰相。这天,他把赵普叫到跟前,把脑子里一直盘旋的一个问题提了出来。

  他说:“自唐末以来,不过几十年时间,皇帝走马灯似的换,光中原这儿十二个皇帝,竟有八个姓,而且都是靠屠杀夺取政权的。我想让天下停止战乱,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那赵普号称靠“半部《论语》治天下”,脑瓜子挺管用。他想了一想,回答说:“几十年来之所以兵连祸结,战乱不息,无非因为藩镇势力太大。如果能限制并削夺他们的军权,不就……”

  赵普这么一点醒,赵匡胤便有了主意。

  这天,他把自己军队里的几个铁哥儿们找来,大家一块儿喝酒。喝着喝着,过去的赵哥、如今的赵皇帝忽然就闷闷不乐了。

  大家本来挺开心,见陛下发闷,不觉关心地问:“怎么了陛下,如今天下已经是您的了,还有什么不快活的?咱们哥几个都替您感到高兴啊。”

  赵匡胤卖乖了,他说:“你们实在不知道,自从当了皇帝,我不知怎的觉得反而不如当初做节度使快活。我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呢。”

  “是吗,竟有这事儿?”

  “那可不。你们想呀,你们哥几个我当然信得过,可是,如果有一天你们手下的将领硬要把皇袍披到你们身上,你们阻挡得了吗?!”

  哥几个虽然是一介武夫,却也颇懂政治。他们一听皇帝这样说,知道猜疑自己了,吓得都哭了起来。大家酒也不敢喝了,撂下杯子便匍匐在地,口称:“臣下愚笨,却没想到这一层。千万请陛下给兄弟们指一条生路才是。”

  赵匡胤见大家都识大体,心里才高兴起来。他给从前的这些兄弟高官厚禄,优越待遇,却把他们的兵权统统剥夺。从这时起,他还实行了一些与前朝不大一样的军政体制,一是将地方官军事指挥权和行政权分开,分设两官,这样可以互相牵制;二是出兵作战,经常用文官做统帅,甚至用宦官做监军(这一条是唐朝已实行过的),贬抑武将的作用;三是军队和将领互不统属,将军只有到打仗时才临时配给军队,以免把国家的军队变成私家军。太祖的这几招,对于稳固皇权确实起了极大的作用,宋代从来没发生过一起军事政变就是事实。但矫枉过正,正是这些措施,也导致了宋朝军队战斗力疲弱,指挥官受掣肘太多,武将积极性不高的后果。以至和外敌作战几乎就没有获得过多少可以称道的胜利,反倒总是在战场上丢盔弃甲,败绩累累,直到把江山葬送完毕。

  烛影斧声

  有道是外贼好躲,家贼难防。赵匡胤防了外人夺自家的权,没想到自己的皇帝宝座却被弟弟给夺了去。这引起了又一场有关政变的故事,叫做“烛影斧声”。

  从前面的讲述我们可以看出,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虽然是武将出身,又搞了篡党夺权的大阴谋,但总体上说,他还算是一个仁慈的东西。对待已经臣服于自己的人包括敌人,他都能做到宽容对待,礼敬有加,对自己的家人更是宽厚仁爱。

  赵匡胤母亲杜太后生下三个儿子,分别是赵匡胤、赵匡义、赵匡美。赵匡胤当了皇帝,两个弟弟为了避讳都改名,老二赵光义、老三赵光美。后来赵光义当皇帝,赵光美不得不再次避讳改名为赵廷美。

  陈桥兵变,赵光义和赵普一样,应该算首功。因此,他得到皇帝老哥的绝对信任。赵匡胤论功行赏,将大弟任命为首都开封市长,封爵为晋王。每次上朝,按照爵位官阶,赵光义为众臣之首,显示了内举不避亲的原则。

  历代君王对与自己关系最近的亲属都抱有强烈的戒备之心,偏偏赵匡胤没有这个毛病,或许,他就是想以一种新的做派来一反潮流也未可知。

  史书上说,赵匡胤对光义体现了一种情深意长的关爱。比如他多次亲自到晋王府上去看望老弟,或请晋王进宫两人一块儿喝酒。一次,赵光义喝醉了,他用手搀扶光义下台阶,还径直送他回家。

  晋王府由于地势高,苑囿的水池里经常缺水,他亲自指示和监督,解决其水源问题。一次赵光义生病,病到不省人事,医生开的方子是用艾草热炙,赵匡胤替代医生自己动手来做,可见他盼望光义尽快康复的心情急切。赵光义醒来后,口称头痛,这位皇帝老哥觉得自己没有做好,又用艾草在自己身上做实验,看看如何热炙方能不至头痛,一直折腾了大半天。等到光义身上发出透汗,完全苏醒,他才回到皇宫。

  有一回,一名禁卫军官向太祖禀报,说赵光义当着京城市长,却一点不遵守制度,他的手下到处结交天下豪杰,像是有不轨的意图。太祖听了大怒,他怒的不是弟弟想搞阴谋,而是责骂那名军官挑拨他们兄弟关系,于是将其拉出去斩首。

  写到这里,笔者不由想起伊索寓言里那篇著名的《农夫与蛇》的故事来。

  宋太宗赵光义究竟是不是蛇?多数人都认为这是肯定的。

  赵匡胤先生有两个儿子:老大赵德昭,老二赵德芳,赵匡胤死的时候,德昭25岁,德芳17岁,都属于青春勃发的年纪,可他们都没能按照父业子承的模式继位,反而是叔叔赵光义当了皇帝。

  赵匡胤在世时,一直没有确立皇位继承人,连太子都没立,有论者认为这是赵匡胤作茧自缚造成的。

  赵匡胤之所以没立太子,是因为怕得罪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弟弟赵光义。

  赵匡胤百般宠爱弟弟,致使赵光义羽毛逐渐丰满,势力越来越大。尽管他不敢直接流露出对皇位的觊觎,但却始终用各种方式暗示老哥:你今天这个位置可是老弟我冒了杀头的风险替你博来的!

  赵匡胤心里愧疚,于是拼命拉拢光义,希望感动他、感化他。

  但任何感化、任何小恩小惠甚至大恩大德在闪闪发光的皇位面前,都是苍白逊色的。

  赵匡胤为了削夺弟弟的势力,曾经提出迁都,这样可以重新委派首都市长,免得赵光义把持京都,将自己困住,但赵光义死活不同意,只得作罢。

  赵匡胤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获得成功,于是想再等一等,再做做工作。

  终于等到自己病倒了。

  不过,从后面的史实来看,赵匡胤并不认为这次生病会导致性命的终结,因此仍没有嘱托后事。

  我们从赵匡胤死前那天晚上的几种说法中综合出一种相对合理的说法,来讲述当时发生的事情。

  这天晚上,赵匡胤大约有些不太舒服(决不至于病入膏肓),或心里有话想说,便叫身边太监王继恩去唤儿子德芳(不找老大,说明他想谈的不是继位的事)。他不知道,王继恩已经被赵光义收买。

  王继恩当然明白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他没有去找德芳,而是来到晋王府。

  在晋王府,王继恩阴阳怪气地说了声:“陛下命在旦夕,皇后让我去请皇子德芳进宫,奴才顺路前来向晋王殿下报告一声。”

  虽然是宦官,王继恩的说话艺术已臻于完美之境。

  他暗示晋王:机会来了!可是又没有明说:咱来向您通风报信。咱出宫,不是擅自的,而是奉了皇后娘娘的懿旨。咱来您这儿,是顺道的,不是专程的。关键是,咱并没有给晋王出什么馊主意!

  晋王赵光义当然猜得出王继恩打的哑谜,他当机立断,进了皇宫。

  他来到皇帝的寝宫,是否让皇帝吃惊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既然赵匡胤平时老是把弟弟唤进宫里喝酒,那么自己生病,他进来看一看也是正常的。

  随后的事,便是正史里确实记载的了。

  两人屏退所有的宫女和宦官,一起坐在一张矮桌前喝酒谈天(这说明赵匡胤的病并不严重)。隔着老远,宫女们听不清他们说什么,但从屏风映出的影子可以大致看出两个人的动作。

  开始是两兄弟喝酒、说话,说着说着,哥哥赵匡胤手里拿起一个东西朝弟弟指过去,弟弟急忙站起身来躲闪。赵匡胤的声音突然放大,大到宫女们听得很清楚了。

  “干得好,干得好!”

  接着,是一声沉重的斧头落地的声音,然后,屏风后面想起如雷的鼾声……

  关于烛影斧声的解释有三种。一种是赵匡胤身体确实不行了,他把弟弟叫去托付后事,让他来继承皇位。但这种说法无法解释临死之人何以还能坐起来喝酒。第二种是赵光义在酒里下了毒,赵匡胤中毒后,知道上当,便拿起身边的斧子想去砍赵光义,但毕竟身已中毒,手下无力,被赵光义轻易避开。后来赵光义夺过斧子砍死哥哥,又用鼾声来掩盖犯罪事实。第三种是说赵光义进入皇帝寝宫,看见一女巫正在用手为赵匡胤捶背,他以为女巫要害皇上,顺手操起一把斧子朝女巫砍去,没想到女巫冷笑一声躲过,斧子却意外落在皇帝身上,将皇帝误伤致死——这种解释给人有越描越黑的感觉。

  总之,当天晚上,晋王赵光义留宿宫中,没有出去,人们猜疑他是利用这段时间清洗皇帝遗体,毁灭现场证据。当然,忙活这些,靠他一个人不行,至少宦官王继恩做了帮手。

  天蒙蒙亮的时候,一切清理完毕,皇帝驾崩的消息也慢慢传开。拂晓,皇后、皇子和文武大臣赶到皇帝寝宫,看见皇帝遗体玉色温莹,如同清洗过一样。

  晋王表现得很悲伤,但却一滴眼泪也没流。他叹口气,说:“皇兄昨晚留下遗诏,让我担当皇帝的重任。”

  他这么一说,处于悲痛中的皇后又敢说什么呢?她只好将儿子拉到跟前,对小叔子说:“我们孤儿寡母的性命,就托付给你了。”

  其实,在赵匡胤死之前,朝廷里就听说了一个传言,说赵匡胤、赵光义两兄弟在陈桥兵变之时有个约定:哥哥说什么也不肯篡权当皇帝,弟弟硬逼着他当,于是哥哥便说,我暂时坐一下,以后这个位子还是让给你吧。

  赵匡胤是否听说了这个传言,我们不知道。但史书上从没记录他有过这个意思,因此完全可以把它归入谣言一类。

  赵光义当了皇帝。他只说是执行哥哥留下的遗言,那个盛传一时的谣言他也没有提及。

  直到6年之后,宰相赵普提出了一个有力的论据来说明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那个证据叫做“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

  就像人们说的,一个谎言必须要靠另一个更大的谎言来转圆、来掩饰、来弥合。烛影斧声加上金匮之盟,这可真成了连环套式的案中案。

  赵普这个人和赵光义的关系当然铁得很,当初两人一块儿装神弄鬼,又唱红脸又唱白脸,推动赵匡胤玩了一把兵变,分赃的时候一个封晋王,一个当宰相,很是得意了一场。但是晋王因为是皇上的亲弟弟,权力和势力越来越大,赵普却因犯错误被削职外放。他犯的错误有二:一是违反宰辅大臣之间不得通婚的禁令;二是私运木材、贪污受贿,结果贬为河阳三城节度使。

  宋太祖手上的节度使已经成为一个空衔,手上没有兵权,赵普心里郁闷,却又不敢吱声。赵光义继位后,他开始也没得到重用,毕竟两个人已经没有共同利益,他又是前朝老臣,用老臣不如用新人。

  赵普便琢磨怎么才能和赵光义重攀旧缘,重叙友情。这一琢磨就琢磨了6年。

  宋太宗虽然当了皇帝,别人当面不敢说,背后还是敢嘀咕,说他这个皇位来路不正,里面疑团重重。

  赵普脑瓜子忽然灵光一现:嘿,皇上眼下最愁的是什么事儿呢?不是北方强邻契丹或东南小国吴越,而是自己这个皇位的合理性始终没有一个合适的、足以服众的说法。咱老赵倘能帮他找到这个说法,其丰功伟绩不亚于陈桥兵变!

  于是赵普开动脑筋。

  功夫还真不负有心人。这一天,赵普想出一个主意,他在边地给赵光义上了一封奏章,说他想起当年老太后临终前召他进宫说了一番话,这番话很有意思,很有意思。

  太宗一看,心中大喜,立马将赵普找了回来,要他正式向群臣也等于是向天下公布母后的那番话。

  赵普回忆说,二十年前,也就是陈桥兵变的第二年,杜太后病重,把当时的宰相赵普找进宫里,然后屏退左右,只留下太后自己和太祖,再就是赵普三人。太后问太祖:“你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得天下的原因吗?”

  太祖说:“知道,是靠了祖宗的阴德和太后的福气。”

  太祖这是场面上的话,是为了让太后高兴而说的。他当然知道自己夺得天下的原因,不就是陈桥驿那儿发动兵变吗?但这不好意思说。

  太后是个人精,她一下就猜出了太祖的心里想法。她说:“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后周皇帝死前没有安排好继承人,用一个毛孩子接班,所以让你钻了空子!”

  太后接着说:“如果后周用一个长君(成年皇帝)接班,这便宜能让你占吗?所以呀,你应该吸取后周的教训,百年之后,将皇位传给光义,光义再传给光美,光美再往下传便传给你儿子德昭,这样,我们大宋就不可能出现小孩子当皇帝的事情,江山也就可以万万年了。”

  太祖听了母亲一席话,豁然开悟,当即答应了母亲的要求。太后又对赵普说:“我说的话你都听见了。你要和皇上一起记住我的话,万万不可违背。”

  然后,太后让赵普执笔,写下一份盟书,自己用颤巍巍的手签下名字,再让宫人藏到金匮里面,以待将来使用。

  赵普这一番话,编得蛮像回事,他夹叙夹议地在朝堂之上面对满朝文武回忆了事情经过,众人听得目瞪口呆。

  故事讲完了,宋太宗马上让人到宫中太后居住过的地方寻找所谓的“金匮(也即金匣子)”,竟然就找到了。

  打开金匮,里面果然有一份文件,文件上还落满了灰尘。宋太宗亲自把这份文件从里面取出,抖去灰尘,展示给大臣们看,上面的的确确有太后的签名。

  这一下,宋太宗继位的合法性问题解决了,他惴惴不安了整整6年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而赵普也得到了他想要的:重新回朝廷,再次当宰相!

  不过,对于赵普编的这番故事,质疑的人还是不少。

  其一,赵普并没有老糊涂,当太祖死的时候,即使他自己来不及说这事儿,但赵普可以出来说明,赵普却硬要等到6年以后才说明真相,其间猫腻,大可怀疑。

  其二,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早已不符合社会潮流,要采用这种方式,应当早做舆论宣传,不然大臣以至百姓们接受不了,不是会闹出矛盾吗?可事先无论太后还是太祖竟然都守口如瓶,这不合常理。

  其三,如果要采取这种方式,事先也要让几个兄弟都了解老太后的意图才对,不然,太祖偷偷把金匮盟书给毁了,那不是白忙活一场?

  总之,这个所谓的“金匮之盟”,完全是个漏洞百出的玩意儿,它和太宗自称的太祖传位给他,性质上没有根本区别。

  但对于赵光义来说,有个说法总比没有说法好,骗不了别人能骗一骗自己也成啊!古人不是还有掩耳盗铃的嘛,权当自己搞一回掩耳盗铃的勾当,至少会使胆子更壮一些。

  但是,虽说编出了一个老太后关于兄终弟及的临终遗言,自己的继位问题解决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这个皇位将来得传给三弟,不能传给自己的儿子了。

  再编故事太费神,太麻烦,他也懒得费这份心思。于是他指使人告发三弟谋反,将他流放,三弟的亲信属下也统统清除出朝廷。此前,他已经逼迫大侄德昭自杀,二侄德芳其后病故(有人怀疑德芳病故与赵光义做手脚有关),等三弟在流放地死去,金匮之盟到他这儿就完成了其效用,可以扔进垃圾堆了。

  从陈桥兵变到烛影斧声,再加上金匮之盟,大宋王朝开国之时,两个皇帝,三场故事,重重谜团,环环相接,尽显了皇权政治的肮脏和黑暗。好在太祖太宗两兄弟从做皇帝的水准来讲都还不差,尤其是宋太祖,被誉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他们所搞的那些阴谋诡计以及为此受到的讥讽责难,比起子孙中按正常手续继位却窝囊无比的皇帝如徽宗、钦宗之类,都可以忽略不究。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