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十一章

  列车在东北大平原上疾驶着。一过哈尔滨,车站相隔稀疏了,车速也加快了,很快就进入了北大荒。北大荒已再不是那当年的漠漠荒原,而变成了广袤无边的田野,北大荒已被北大仓的名称所代替。为了加快这个共和国大粮仓的建设,国家专项投资,修筑了由佳木斯通往北大荒腹地--三江平原的铁路专线。一列列满载大豆、小麦的列车,就是从这里出发,源源不断地运往了祖国各地。

  啊,如今的北大荒已经成了共和国的骄傲,成了当年复转官兵、支边青年和已经在这里战斗了近十年的全国各地知青的骄傲,她每年产的粮食就足够全国人民用一个多月呢。

  在这伟大和辉煌的成就中,生活就是这样总和魏晓兰过不去。此时,她坐在椅角上望着窗外闪过的一片片田野,一个个农场和生产队,如烟的往事,历历在目。二十多年前,正当青春妙龄,因为那样痴情地爱上了贾述生,也是乘坐这北上的列车,追到了开发环境艰苦的北大荒,不料,贾述生毫不动心,等来了马春霞……方春那个家伙追恋自己施尽伎俩,成为了不得已的夫妻,生下了连喜……“文化大革命”一声炮响带头造反,当上了场革委会主任,得意之时慑于老部长的威严,又想给北大荒水稻生产基地添点儿彩以便于“摘桃”,没想到弄巧成拙烧荒惹出麻烦,烧死了袁喜娣八名知青,见势不妙仓皇回老家躲风,东躲西藏,才躲过了王大岭不远千里从北大荒来找麻烦。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久很久,再没见什么动静,才算安稳下来。当年去北大荒前死缠着自己的那个小伙子已成大龄青年,一直未婚又来纠缠。到了这狼狈不堪的份上,再不能敬酒不吃吃罚酒,但是,自己向他隐去了与方春结婚并有孩子的婚史,新婚之夜就闹了个人仰马翻,施尽了软硬几种手段方稳定了下来。结果呢,三天吵,两天打,一直不得安生,终于离了婚,只好和年老的父母生活。说实在的,就是和那小伙子结了婚,也没有断了北大荒情,那里还有亲骨肉--连喜。近几年,特别是离婚后,一人孤独时,思念连喜的心情就越来越迫切。通过和连喜通信才知道连喜被推荐上学,已经大学毕业回场,还当上了分场场长,而且就是自己当党委书记的那个六分场,这就使她更思子心切起来。可气的是,自己发出约儿子来关里的信不久,却收到了方春的满纸骂言,声称要是连喜来关里,他就砸断他的腿……

  魏晓兰终于忍耐不住思子之情,踏上了这北上的列车。列车一进入北大荒的土地,她又激动和害怕起来,方春能不能找大麻烦呢?听说知青正在大闹返城,那些当年和自己过不去的知青,什么王大岭、蒋英俊还在不在呢?他们大概认不得自己了吧?就是认出,不该再有那股子报复劲儿了吧?但愿如此,但愿如此啊……她忽而闭目皱眉,忽而唉声叹气,忽而泪水簌簌,引起了同座乘客的注意。

  她未到五十岁,流逝的岁月过早地给她送来了不少白发,在她的整个前额和双颊上都刻下了密密麻麻、粗细不均的皱纹,给人的整体印象,她已经是一个老人了。

  同座的一位中年妇女耐不住了,往魏晓兰跟前凑凑问:“这位大姐,就你一个人?”

  魏晓兰点点头。

  中年妇女问:“出门儿还是回家?”

  魏晓兰回答:“出门儿。”

  中年妇女问:“到哪儿去呀?”

  “小江南农场。”魏晓兰回答后问,“你们到哪儿?”

  中年妇女笑笑:“哎哟,同路,我们也是到小江南农场。”

  对面坐着个中年汉子,魏晓兰看那样子,像是和中年妇女一家的,也一探身子凑话问:“大嫂,一个人出门儿,是去串门儿还是去办事情?”

  “噢……噢……”魏晓兰支吾两声回答,“去串门儿。”

  中年妇女问:“去谁家?”

  魏晓兰忙说:“是个普通的老百姓,说出来恐怕你们也不认识。喂,大妹子,这么说,你们是小江南农场的?”

  “不是不是,”中年妇女回答,“我们是前进县的,要说,小江南农场,我们可熟着了,这几年,年年这个时候到那里去。”

  魏晓兰奇怪地问:“你们干什么去呀?”

  “看来,你是第一次去小江南农场。”中年汉子指指身前身后几个坐位说,“这个车厢里,差不多都是去小江南农场的。小江南农场种了老鼻子水稻了,到了这收获的时候割不过来,我们去打工割水稻……”

  魏晓兰通过和连喜通信,已经知道六分场从光荣农场脱离出来,成立了小江南农场。

  “割水稻?”魏晓兰抬头看时,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哪一站停车时又上来了这么多人,“县里年年组织去支援吗?”

  “不是,不是支援。”中年汉子说,“割一亩地三十块钱,要是快手,一天能割四亩,就是一百二十块呀。”中年汉子瞧瞧车厢里刚才上车站着的人说,“你甭问,这些人也都是去小江南农场打工割稻子的……”

  中年汉子的话音刚落,前两排座旁一位站着的中年汉子传来了声音:“喂,王大哥,你家今年还是来三口呀?”

  “噢噢噢,”中年汉子站起来扭回身回话,“是熊老弟呀,今年就和你嫂子来的,儿子有事。好,好,回头见。”说完坐下给魏晓兰介绍,“打招呼的这个熊老弟是洪河县的,我们一起打工割水稻认识的。”

  魏晓兰问:“这么说,这小江南农场种的水稻不少呀?”

  “敢情是了,老鼻子啦,”中年汉子回答,“二百多万亩呀!你去过小江南农场吧?”

  “这话怎么说呢,还是十多年前我去过。”魏晓兰说,“那时候还没有小江南农场,挨着渠首日本开拓团种过水稻的地方,有个八家子村,离八家子村不远的地方有个光荣农场六分场。”

  “哎呀呀,大姐,那可是老皇历了。”中年汉子说,“光荣农场六分场已经成了小江南农场的场部了,复转官兵和山东支边青年当年开发的那些荒地,差不多都改成了水田。”

  魏晓兰的情绪冷静了下来,问:“大兄弟,你说说,这小江南农场种这么多水稻,春天雇人插秧,秋天雇人收割,能挣钱吗?哪如机械化作业种大豆、小麦,省事儿呀?”

  “大姐,说这话你就外行了。”中年汉子喋喋不休地说,“这几年,我们来打工,把种稻子的行情都搞明白了。一亩水田能收一千二百多斤稻子,定购粮卖八毛多钱一斤,老百姓自己卖的话能卖一块多钱一斤呢,扣掉四五百元钱的成本,一亩水稻少说也挣五百来块钱!”他说着说着像自己发了财那样眉飞色舞,“大姐,你是不知道呀,这几年粮食行情好,小江南农场就是因为旱改水发了财,日子非常好过,农场都修成了白色水泥路面,盖了不少楼房,过去的渠首啊,今非昔比,鸟枪换炮啦!”他接着又说,“我们都听说,最早提出种水稻的,是一个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叫贾述生的人,听说为了这个,从山东流窜来一个叫魏什么的女盲流,把那个贾英雄弄成了右派……人家贾场长现在是全国劳动模范了!”

  魏晓兰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子,身子痉挛似的颤抖了一下。她很快掩饰住内心的慌乱,想说什么,没说出来。

  “怎么?”中年妇女问,“你不舒服?”

  “没有。”魏晓兰回答,“年龄大了,我有那么一种昏迷症,说上来了,忽地就上,也怪,就那么一二分钟,说过去就过去。”

  魏晓兰离开北大荒后,仍是活在矛盾的旋涡里,善于应变的小伎俩仍不减当年。

  “过去了就好,过去了就好。人年岁大了,说不上什么时候就找上点儿毛病来,又是一人出外,就得多注意呀。”中年妇女是个热心肠人,问,“大嫂,下了火车有没有人来接你呀?”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来接,反正来的时候呀,发了一封信,可是,到了沈阳倒车,火车晚点,没赶上那趟该接的。”魏晓兰应变能力真是太强了,其实,她根本就没给连喜发信,“再说,要找的人也是多少年没见面了,主要是要来处理件多年的罗唆事儿。再说,要见的人还不一定热情,热不热情我也得来!”她停停说,“我没想到,这六分场变化这么大,心里还老是想着当年那个影子,那么大个地方,要找谁,还不是一问就是嘛。”

  “哈哈哈……”中年妇女突然大笑起来,“你以为农场是咱们乡下的屯子呢,可气派了,耕地、播种、脱谷都是一色的机械化呀!就说这个小江南农场吧,还有一部分旱田,都是一色从美国、德国、日本进口的机器!”她关心的脸上显着农村人的小狡猾,嘴唇一抿,有点神秘兮兮的样子悄悄地和魏晓兰咬耳朵,“火车站离场部还有段距离,别看不远,你要是走可就得一阵子了。火车站上有接打工割稻的车,你别吱声,要是没人来接你,你就闷头跟我们上车……”

  “谢谢,谢谢。”魏晓兰心里不免有点儿酸溜溜的。当年,曾在这里叱咤风云,专车来专车去,如今还要混水摸鱼,偷乘接打工佬的车,“唉。”她叹息一声,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她的思绪又烦乱起来,有意回避一下这两位热心的乡下人,脸一转,把目光投向了茫茫的车窗外。

  列车隆隆地向北大荒的腹地奔驰着。

  车窗里闪过一幅幅迷人的北大荒的金秋图画。大豆摇铃,玉米干缨,稻田金黄,都在等着收获。小麦早已收割结束,那大片大片黑油油的土地,是刚刚翻起的麦茬地。火车时而峰回路转,时而一直向前。这里也有丘陵,也有河流,总的让人感到,北大荒的胸膛是这么丰腴而宽阔。可以想像,这北大荒不再荒凉,就是因为浩浩荡荡的复转官兵、支边青年和知识青年历经二十多年的栉风沐雨、浴血奋斗,用血汗一点点吞食了它的荒凉。

  魏晓兰真感到惊奇,她离开时的片片荒原几乎都变成了国营农场。她一下子就能分清车窗外闪过的,哪是乡村,哪是农场。东北的农村几乎都村落不大,土坯墙,草苫房,苞米楼,栅子做院墙,围起门口一片园子做菜地,为的是防止猪马牛羊糟蹋。农场可就另有特点了,看那家属房:一色红砖瓦结构房,横成趟,竖成行,排列成一个正方或长方形;农具场上集中整齐地摆放着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播种机等农业机械;在晒粮场,都有几个排列着的粮食囤子。

  列车一进入北大荒腹地,在等距地排列的一个个居住区中,几乎都有这些显著特点。只不过有的规模大,有的规模小,显而易见,大的是场部,不大不小的是分场,小的是生产队。魏晓兰禁不住内心感叹起来,这二十多年的光景,国营农场发展太快了,仅就这一铁路沿线来推算,国营农场可能已遍布北大荒各地了,少说也该成百了。最惹人注目的是一个个繁忙的晒粮场,那一座座金山和铺满晒粮场水泥地的,是正在晾晒和剔除杂质的小麦,扬场机轰轰响着,喷吐起一条条金色的飘带,是北大荒迷人的景观……

  “喂,大嫂,”热心肠的中年妇女瞧瞧窗外说,“刚才列车广播员广播了,快到渠首车站了,你跟着我们到场部后,知不知道要找的人在几分场呀?”中年妇女和丈夫对魏晓兰纳闷起来,这个老太太可真是有意思,从关里大老远来,还不知道要找的人在几分场,真是蹊跷。

  魏晓兰回答:“就是原来光荣农场的六分场。”

  “噢,”中年妇女说,“现在成小江南农场的场部了,场部有个分场,叫小江南农场直属分场,这个分场有稻田,也有旱田,我们就是到这个直属分场去打工的。”

  “好,”魏晓兰笑笑,“我就是到那儿。”

  “大嫂,”热心肠的中年妇女问,“一路上,咱们唠得这么热乎,我还不知道怎么称呼你,不知道你姓甚名谁呢!”

  “嗨,农村人哪有啥名呀,”魏晓兰是无论如何不能说出自己姓名的,犹豫一下说,“你就叫我方嫂吧。”

  “噢,”中年妇女笑笑,“这么说,你家掌柜的姓方。我姓田,村里比我岁数小的都叫我田嫂,比我大的都叫我田妹子,你就叫我田妹子吧!”

  “是甜,是甜呀,”魏晓兰笑笑,“待人多甜呀,咱们初次见面就这么热心。看你就是好人,好人长寿呀。”

  田妹子被魏晓兰奉承得更高兴了,“我姓田,不是甜菜瘩疙那个甜,是田地的田。”

  魏晓兰装糊涂,笑笑说:“嗨,世上难遇着你这样的好人呀,不管是什么田(甜),只要是甜就行呀!”

  “方嫂,你看--”田妹子指着前面一片红砖房说,“眼瞧就要到了,下火车后要是没人接你,你就尽管跟着我们走。”

  魏晓兰刚想说,我想打听着去找人,可是又一想,这突然一来,儿子倒好说,想起临别时挨方春的那两个大耳光,至今还能回味起那火辣辣的滋味。他要是再搞起恶作剧来,可怎么办?魏晓兰又有点儿觉得这一趟来得太盲目了。说实在话,这也是让关里那个丈夫逼迫的,突然产生的一种想法。当初要奔贾述生时,来也匆匆;为了上海八姐妹的事情,知青们要闹事儿,走也匆匆;今天又这么匆匆地进了北大荒。自己真说不清楚,和北大荒到底是什么缘分呢,来了又走,走了又来……都是那么匆匆。

  魏晓兰肯定不会向田妹子实话实说,她一时不知道去往何处,听说田妹子也是到原六分场的,还想依附她一下子,就用诚恳的口气说了含糊其辞的一番话:“田妹子,我看,你这个人可真是心肠太好了,实话和你说吧,我来这里,有个多少年留下的罗唆事儿,还不能直接找对方,想先摸摸情况。这么样吧,我就跟着你们走,你们怎么住,我就先怎么住下,天也不早了,我就明天再说。”

  “噢,”田妹子迟疑一下,马上答应了,她觉得这位自称是方大嫂的不是坏人,应诺说,“好,那你就别吱声,尽管跟着我们走。”她接着又问,“你有介绍信没有?”

  魏晓兰摇摇头:“农村妇道人家找谁去开介绍信?”说着自惭地笑了笑。

  “那你还真就得跟我们走了,”田妹子说,“你没有介绍信,总场和分场的招待所都不会让你住的。”田妹子又问,“那,你有没有全国粮票呀?”

  “没有,”魏晓兰装憨,故意傻笑着说,“听说都没听说几回,农村人到哪里去弄全国粮票呀?我出来时,摊了一沓子大煎饼,带上了几块芥菜疙瘩咸菜,就出门了。”

  “好说,我有黑龙江地方粮票。”田妹子落落大方地说,“对了,农场统一给我们割稻子的送饭,比收粮票的稍稍贵一点儿。其实,也贵不多少,你就先凑我们的饭盒子吃。再说,农场家大业大,有的是粮食,也不差这一星半点儿的。”

  魏晓兰直点头,真幸运遇上了这位田妹子。

  火车停下,魏晓兰左观右望才算辨别出来,这个叫渠首的火车站并没建在渠首,铁路是从光荣农场延伸下来,在距原六分场二里多地的地方建了这个车站,然后呈弧形延向了八家子,从虎头山旁绕过,直奔明日农场而去了。

  魏晓兰跟着田妹子下了火车,一出了收票口,立刻被拥挤的人群和吆喝的声音包围了。汽车、胶轮拖拉机、小蹦蹦车,还有马车,有的排成了行,有的横七竖八地一个挨一个地停在站前广场上。这个喊,去明日农场二分场的在这里上车,管吃管住,割一亩水稻三十元钱;那个喊,管住不管吃,割一亩水稻三十六元。声音此起彼伏,加上牲口叫,汽车响,没灭火的小蹦蹦车还突突突直响,乱糟糟搅成了一团儿,比大镇的集市中心还要热闹。让人注目的是下火车的人,几乎每个人的腋下都夹一把镰刀,镰刀头都用报纸或布包缠着。

  魏晓兰跟在田妹子后边,田妹子回头问:“方嫂,有人来接你吗?”

  “没有。”魏晓兰摇摇头。

  田妹子说:“那就拿定主意跟我们走,住下再说吧。走,接咱们的车在前边。”田妹子带着魏晓兰在人群里往前挤了一会儿,听见前面有人站在一辆胶轮拖拉机上喊:“喂--到小江南农场直属分场的到这里来喽……”

  魏晓兰走到车跟前,瞧了喊话人一眼,一下子愣住了:连喜,对,是连喜!这就是分别了十多年,特别是近两年来日思夜想的亲生儿子!去年和他要过照片,和照片上一模一样,那眼睛、鼻子,特别是那额头,多像当年的方春,但比当年的方春更要英俊潇洒。

  相不相认呢?认吧,终归是自己的儿子,不会有冷遇,通信时已经有感情沟通了。不,暂且不能认。这一突然闯来,要是认的话,肯定要跟着他回家,一回家就要见到方春,方春要是认为自己是来认儿子的、领儿子的,还不和自己拼上老命……

  “方嫂,”田妹子指着连喜说,“那就是小江南农场直属分场的场长方连喜,我们去年打交道了,这小伙子可好了……”

  “噢噢噢,”魏晓兰低下头,回避着连喜,被田妹子一凋上了车,蹲在车厢的一个角上,低着头,怕和连喜的目光碰上。

  胶轮拖拉机的烟筒里冒出一股黑烟,散发着浓浓的柴油味儿,突突几声,直奔小江南农场而去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