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近年来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都与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成功实现密切相关,高等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人才的质量,也关系到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水平,因此对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不容忽视。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界学者在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保障模式及保障方法研究的过程中,密切关注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发展动态与趋势,特别注意研究国外先进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念、模式与实践方法,尤其是对英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虽然,近20年来相对于对英国、美国与德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而言,国内学者对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均无法相提并论,但是,由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在教育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显著成就,使得对其感兴趣的学者也逐渐增多,出现了不少有关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研究的成果。具体文献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中国学者研究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的专著与论文并不算很多。最早的应是王斌华的《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王斌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J\]。外国教育资料,1993(1)(2),两篇长篇文章介绍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起源到当今的发展历程,勾画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简单而不平凡的历史,为国内学者提供了了解和研究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详细资料。

  近年来,王珺、耿艳峰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优势及启示》王珺,耿艳峰,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优势及启示\[J\]。石油教育,2007(1):75-77.一文中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在政府政策导向、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和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优势作了一个分析。该文认为政府扶持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及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发展的特殊的国情是其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提;尊重学生个性、开发受教育者潜能的教育理念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灵魂;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手段;简单实用的职业技术教育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补充。

  田莉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政策的发展趋势》田莉,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政策的发展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5(12):48-51.一文中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以促进国家发展和进步为前提”的改革理念及改革所应遵循的“具有可持续性、优质、公平、多样化”的原则作了阐述,介绍了澳大利亚政府有关致力于增加大学投入、放宽政策、为大学创收的发展政策,以及追加投入、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教育公平等方面的政策。文中还提到澳大利亚大学校长委员会2020年高等教育远景规划目标,即:根据入学学生情况提供政府拨款;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支持社会弱势群体的学生;对大学的研究项目和基础设施进行长远的投资;允许大学向学生收费获得额外收入;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市场;以多样化的拨款方式支持大学参与当地社区建设;发展国家级优先研究领域。

  王成云与阎红梅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的态势也作了分析:“近些年来,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剧烈的变革。从20世纪80年代工党教育部部长约翰达金森改革高等教育体制以来,前任教育部部长纳尔森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力度很大,影响非常深远。在其执政四年期间,不断出台改革措施,在教育体制、财政拨款、办学效率和教育平等方面进行改革,重新整合教育资源,使其效益最大化,使高等教育适应国际和国内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形势,为澳大利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改革已经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仍将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只有不断地深化改革,才能提升其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改革的主旨是促进高等教育逐步适应教育市场,政府对高校逐渐放权,在收费和招生名额方面放松管理,营造竞争和自由选择的环境,使高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重新定位,发挥优势,办出特色,使高等教育出现多样化的局面,使澳大利亚更多的大学进入世界一流的行列。具体改革措施有:政府将进一步放宽建设大学的准入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私人机构和海外机构在澳大利亚开办大学和相应的教育机构,使高等教育的竞争更加激烈;政府在放权的同时,在许多方面又出现加强行政干预、中央集权的现象,如强行推行标准化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标准,有条件地给予大学科研基金,赋予教育部部长任意否决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资助项目的权利;实施新的劳资关系改革,对学校内部管理优秀者给予逐步增加经费的支持等;政府进一步实施高校的收费改革,在继续推行高等教育贷款制度的同时,允许大学根据各自情况自主决定学费改革,最高上浮可到25%;在其他方面也进行尝试性改革,比如资源整合,大学合并或大学与科研机构合并,由商界高管任著名大学校长等。”王成云,阎红梅,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政策的发展趋势\[J\]。高教探索,2006(3):71-73.

  田凌辉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分析的视角》一文中,对澳大利亚近年来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所采取的战略进行了分析。该文指出:“作为一个独特的国家系统的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为使高等教育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更好地承担起支撑国家未来发展的作用,联邦政府从战略高度确立了高等教育优先发展目标,并通过一系列持续的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和受其驱动的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其战略途径有:1)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和获得方式的竞争性。2)放松管制。3)建立问责和报告制度。4)提升学习与教学的质量。5)加强科研创新能力。6)建立质量保障体系。7)构建高等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此外,还指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特点有四个方面,即:整体规划、强调创新、市场化和国际化。”田凌辉,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分析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08(6):48-51.

  二、关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运作的模式进行关注与研究,也只是近十年内的事情。2002年,上海市教育评估院院长金同康、顾志跃金同康,顾志跃,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其启示\[J\]。云南高教研究,2002(20):74-79.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就进行过关注,对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如何进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大学如何进行自我教育质量保证,以及有关评估机构如何参与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问题进行过实地考察研究,并在他们的《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其启示》一文中,首次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五大部分,即:澳大利亚学历资格评定框架(Australian Qualification Framework)、大学、州政府、联邦政府、澳大利亚大学质量管理机构(AUQA),进行了简单介绍,对其大概运作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未来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的构建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这是中国学者首次对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将其模式作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了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进行了思考,较早提出了建立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想。此后,上海市教育评估院的其他专家与学者发表了不少涉及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尤其是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与方法的文章,如张明选的《跨境教育发展中的学生利益保护》张明选,跨境教育中的学生利益保护\[J\]。教育发展研究,2004(8A),方乐的《跨境高等教育背景下的质量保障》方乐,跨境高等教育背景下的质量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4),与郭朝红的《国际视野中的跨境高等教育质量监控》郭朝红,国际视野中的跨境高等教育质量监控\[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5(12A),等,该评估院是国内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最多的机构,也是与AUQA具有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的国内机构之一。

  李兵也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制进行了综述。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史作了简单的描述:“从20世纪70年代末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已经在高等教育部门内改善了自我评估的环境,鼓励澳大利亚大学监控自身的绩效。从80年代中期开始更重视系统的全面研究。为了确定标准和促进效率与效益,教育部门给予必修学科评定资助。尽管这些评定足以突出校内质量保证的重要性,却没有制定各个层面的质量保证机制。澳大利亚高等教育部门于20世纪80年代末进行大规模的结构改组,至90年代初,高等教育便快速发展。在此种情况下,联邦政府注重向澳大利亚社会承诺高等教育质量有相当高的标准,并给予维护和提高。在1991年,《高等教育:20世纪90年代质量和多元化》的政策宣言宣布了一项促进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质量的综合性措施,即:对于那些能够在他们的使命和目标中显示高水平质量保障的院校不仅提供普通流动资金,还供给专门基金。政府在1992年11月设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委员会,对质量保证问题提供建议,执行制度性质量保证政策和程序的独立审核,并且向政府推举颁授年度相关质量资金。1993-1995年间,在质量保证计划的资助下,进行了三轮全面的院校审核。在此计划下,高校提高了内部质量保证重要性的意识,并引发制度体系的大变革。1998年初,在广泛协商后,政府把质量改进问题纳入其年度院校财政讨论。从1998年起,大学质量保证和改进计划已成为必须完成的工作,并且由教育、培训和青年事务部每年对外颁布。在教学、科研和社区服务以及它们注重成果的关键领域,这些计划蕴涵维护和促进保障的目标和策略。1999年4月,联邦、州和地区教育部,召开教育、就业、培训和青年事务部委员会会议,提出了高等教育鉴定标准常规途径问题以及州、地区和联邦教育部的高等教育裁判委员会的程序问题。委员会认可目前质量保证措施的力度、认可所有州和地区之间的共同鉴定程序的需要和独立地评估其鉴定程序的需要,也认可大学所采用的内部质量管理程序。委员会于2000年4月向部长提出建议,部长签发了国家高等教育审批程序草案并批准建立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障总署。”李兵,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制综述\[J\]。高教探索,2003(4):60-62.

  此外,李兵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框架的各个组成部分也作了介绍,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学历资格评定框架署、大学的质量保证责任、州或地区政府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措施、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措施及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障总署的情况。该研究对于澳大利亚当时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各个部分的功能都有所介绍。李兵,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制综述\[J\]。高教探索,2003(4):60-62.

  侯威、许明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进行了概述。对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障署成立以前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原有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动因,论述了新的质量保障机制及其运作模式。文中以格林尼治大学的质量保障检查为例,说明质量保障检查的具体实施标准,描述了质量保障检查的重点方面及关键步骤,总结了新的质量保障机制的五大特点侯威,许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概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2(3):22-25.,即:(1)质量保障机制内外结合,质量保障机构由分散走向了统一。(2)质量保障机制试图与本国国情相适应。(3)注重质量保障的标准性与保持大学的特色相融合。(4)质量保障检查由重视投入和过程到重视结果。(5)质量保障检查从性质上来讲是一种自愿活动。该研究可以说是对21世纪初期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及保障方法的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

  吴雪萍、刘辉吴雪萍,刘辉,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策略探究,比较教育研究,2004(9):71-75.认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挑战,澳大利亚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策略,具体归纳起来有:评估策略、优化策略、重释策略、角色分承策略、信息化策略和国际化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对于提高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澳大利亚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作用,秦方顺秦方顺,澳洲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作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6):210-212.认为: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质量的稳步提升,这与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主导作用是分不开的。首先,联邦政府和高校一起于2004年设立了一个评估框架(The Institution Assessment Framework,IAF),主要目的是用以保证各高等教育机构在办学资金方面有可靠的来源,同时又保证投资者的效益,保证高校履行法律赋予的各项义务,保证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高品质的。该框架包括院校组织保障、高等教育成就、教育质量与履行承诺情况这四个方面的评估,政府根据学校内部与外部的、定性与定量的数据,作出全面的评估。评估结果成为政府资助高校的参考依据。第二,政府重视收集与高校办学质量相关的信息并向社会公布。设立专门机构,如设立“毕业生就业委员会”,开展“本科生专业经历问卷调查”项目、“研究生学习经历问卷调查”项目,以及“毕业生技能评估”项目等。第三,重视依法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在高等教育方面,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法律体系,其中包括《大学冠名制定纲要》《1988高等教育基金管理法案》《2000海外学生教育服务法案》《2003高等教育资助法》,通过立法,保证“大学”称号的正确使用,也通过立法保障在澳大利亚学习的海外学生的各项权益。第四,通过设立各种奖励基金,鼓励和引导高校教师重视教学工作,强调教学活动在保障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方面的重要性和突出作用。建立全国性机构“克里克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会”,以促进和提升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为宗旨,对教学改革项目进行管理,对教学管理经验进行推广。

  关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陈玉华、杜根长认为:“在政府权力不断膨胀的今天,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权力制衡思想指导下一直在努力避免一方独大的局面,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大学为枢纽的质量保障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大学是一切工作的对象,州政府、联邦政府、学术团体和行会都提出了自己的质量要求,而大学在和这些机构博弈的时候也积极地传送自己的信息,从而实现对各方力量的牵制。”陈玉华,杜根长,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简述\[M\],教育研究,2007(11):27.

  三、关于各国质量保障机构与模式的研究

  由于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规模相对于美、英等国家来说,规模不够大,质量保障运动的历史也不算长,对其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献或专著还不多见。但对于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的研究和介绍的著作却比较多,如:陈玉琨等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一书的“绩效指标在各国的实践和发展”这一节中,对英国、芬兰、荷兰及德国的质量保障情况都作了简要的介绍;田恩舜在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研究》中,对英国、法国、荷兰和美国的模式也进行了比较研究。由张彦通等编著的《欧洲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张彦通,欧洲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9.一书,对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了概述,介绍了英国高等学校的综合评估与学科评估、德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意大利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法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荷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俄罗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丹麦等北欧四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由雷庆等编著的《北美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雷庆,北美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9.对北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其中包括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政策与法规,美国高等院校的认证标准和程序,美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美国高等教育的认证,美国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加拿大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由郑晓齐主编的《亚太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郑晓齐,亚太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7.9.以日本等国为重点,对亚太地区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本书是目前所见到的有关澳大利亚质量保障体系介绍内容最多的著作,但相对于用100页的篇幅来介绍日本的高等教育评估概况及日本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和用35页篇幅介绍马来西亚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而言,仅用13页的篇幅来介绍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体系,就内容而言还是比较少。

  四、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虽然近年来中国有一些学者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比较关注,也有许多学者,尤其是那些曾经有机会亲自考察澳大利亚高等院校,观察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学者,对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情况作过一些研究并发表了不少介绍性文章。总体来说,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偏少;一般性描述多,专门化研究偏少

  目前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行宏观描述的文献比较多,而且内容呈重复状态,着重点在于对澳大利亚大学、联邦政府、州政府、质量保障框架与AUQA的总体结构介绍,而对其保障程序、保障方法及保障的影响与效果方面的研究甚少;对澳大利亚质量保障体系的五大模块中的每一个模块的机制与运作的一般性介绍较多,但缺乏对单项模块机构的质量保障功能、运作步骤及效果进行的专门化研究。尤其是对AUQA独特的质量审核模式的机制与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的研究较少,将质量审核模式与我国现行的质量评估模式进行针对性的比较研究更是缺乏。

  (二)现状研究居多,历史研究偏少;静态研究居多,动态研究偏少

  迄今为止,对澳大利亚当前存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结构现状介绍性研究多,而对体系当中单个部分的发展背景与发展趋势深入探究的少;对政府控制的大学质量保障工具类别有所介绍,但对其具体执行的方法与操作效果缺乏研究;对AUQA这一质量保障机构建立的动因缺乏研究,对其出台背景、具体运作方式与执行要求方面的研究较少;对AUQA成立的背景、组织形式、运行机制有简单的介绍,但对AUQA审核方法的完善过程与效果及其不断变革的组织形式与功能进行研究的不多,对AUQA质量审核模式的基本特征与特色进行系统性总结与归纳,尤其是对其未来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变革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的就更少。因此对AUQA的质量审核模式进行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