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替释迦说个明白

  1917年10月,漱溟正式到北大讲课。在这之前,他虽答应了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并已受聘,但因当时担任司法总长张耀曾的秘书,一时无法脱身,所以暂由许季上代替他任课。一学期后,恰逢许大病,在蔡元培的催促下,漱溟才正式到任。漱溟以一无学历、二无资历之自学青年身份进入北大,全赖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和不拘一格的选才观念之赐,堪称是千古之美谈。漱溟自认他是得到当时北大培养之人,而不是如许多名流学者那样得到发抒之人。的确,以当时北大强大的新派阵营之众多名家和诸如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知名旧派学者而论,年仅24岁的梁漱溟是太不起眼了,他不可能一下就成为学术中心的人物,而至多扮演一个边缘的角色。但梁的不凡从一开始就表露出来了:

  民国六年蔡孑民先生约我到大学去讲印度哲学。但是我的意思,不到大学则已,如果要到大学作学术一方面的事情,就不能随便做个教师便了,一定要对于释迦、孔子两家的学术至少负一个讲明的责任。所以我第一日到大学,就问蔡先生他们对于孔子持什么态度。蔡先生沉吟地答道:我们也不反对孔子。我说:我不仅是不反对而已,我此来除替释迦、孔子去发挥外,更不作旁的事。

  抱着倡明中、印古学,替释迦、孔子说个明白的决心,漱溟首先主讲的是印度哲学。在此之前,许季上已在哲学系讲过半年,并参稽西方学者的数种著作,编有该课讲义。漱溟初到,不及另草,仍以许本为讲义,“但事增订,未及改作”。直到第二年,在许本的基础上,“又得吴检斋(承仕)借给许多日文的印度哲学书籍作参考”,才得编成新的讲义。这本《印度哲学概论》在1918年11月先由北大出版部印行,翌年交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

  虽说佛教在中国流传久远,影响深广,近代以还,又有唯识学等的大盛;但印度哲学只是作为一点背景材料和某种陪衬得以零星播散,而素无系统面貌。所以当时蔡元培邀请漱溟任印度哲学讲席时,漱溟便感到为难,立即说:据我所知,无论西欧或日本,讲印度哲学并不包括佛学,一般都是讲六派哲学。而我自己对六派哲学素不留意,仅仅是对佛学有兴趣而已。要我教印度哲学,怕不能胜任。蔡表示:没有发现旁的人对此更精通,大家都只不过知道一星半点,横竖差不多,你就大胆来吧。在蔡元培的鼓励下,漱溟硬着头皮接下来了;但因确不熟悉六派哲学,所以不能按照当时西方学者或日本学者的路子走,只得扬长避短、另辟蹊径,发挥出自己的特色。漱溟在该书的序中指出:流行的西文、日文之讲印度哲学者只讲六宗而止,不及佛教;而他的书则以叙述佛法为主,反只是兼及六宗。“又举佛法与诸宗对裁,意特侧重佛法而诸宗所说各具且甚备”。另外,是取问题来排比讲解各家之说,所以全书分本体论、认识论、世间论三部分,又于各部分之下列出若干重要问题,按章节划分来做叙述。这样,《印度哲学概论》不仅是现代中国学术界最早系统研究和述介印度哲学的开山之作,而且也是20世纪同类著作中较有特色、光彩依然的一部。

  漱溟于概略篇首先称赞了印度人之富于哲学思想:

  盖其国君民上下,几以研究哲理为人生唯一事业。故诸宗竞起,异论繁兴,极思想之自由,尽慧悟之能事,辩难征诘,妙穷理致,古今各国罕有及其盛者。可谓洋洋乎极哲理之大观矣。

  这样一个富于哲学智慧的民族,典籍古老,宗派繁出。弥曼差派、吠檀多派、僧佉(数论)派、瑜伽派、吠世史迦(胜论)派、尼耶也(正理)派等正统六宗各擅胜场,漱溟对之分别做了概述。又于六派之外,提拈出佛典中所谓四大外道之二的尼犍子和若提子两家,以及顺世论一派。漱溟认为,六派哲学的共同特点是“寡欲摄心”,这代表了印度文化的主流。而唯有顺世论“极端与印度土风相反。不信梵神,不信三世,不信灵魂,不厌世,不修行,排神秘,尚唯物,其坚确不易或叹为西土唯物家所希见”。所以,“顺世外道在印土思想界色彩特异,不当忽视”。汤用彤先生谓:“印度学说宗派极杂,然其要义、其问题,约有共同之事三:一曰业报轮回,二曰解脱之道,三曰人我问题。”此离生死苦、超越轮回、以谋自我解脱之倾向,皆含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学术界多有论焉。漱溟亦强调六派哲学的宗教性,谓印度哲学当于其宗教求之。而宗教作为信仰体系大抵有三端:一是“神密不容以常理测”,二是“尊上绝对人所仰赖”,三是“有束缚力,不容同时为二信仰,亦不易迁变”。依此三标准,漱溟认为印度哲学各宗各派“并属宗教”,只有顺世论和无神数论例外。与其他宗教相比,印度的宗教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出世倾向上特别突出,一般宗教不是“真出世教”,而“印土宗教则多为真出世教”;二是“根本反对世间生活”,“乃举一切生活而废之,即所谓断灭是也”;三是以哲学辩证所得之宇宙本体为其寄托和归宿,“故印土宗教可以谓之哲学的宗教。以其宗教建于哲学故,此其高明过乎他方远矣”。这样,六派哲学不离于宗教,佛教、耆那教等宗教亦不离于哲学,哲学与宗教,一而二,二而一,浑融一片。

  依于上述特点,漱溟认为佛教是宗教、亦非宗教,非哲学、亦是哲学。尤其是大乘,除净土宗含宗教之质分外,相宗说一切唯识,性宗说一切皆空,圆教则一法不立,顿教则直指本心,“信仰二字且无处著得”,何有宗教式之信仰?所以认佛法为宗教,不若视为哲学,他说:

  质言之,佛法中固不建立一种迷执即所谓宗教式之信仰者,以增益众生之执。而次第开导犹不无宗教式信仰之遗留,逐渐蜕化以至于无执。观其改革之点,宗教式信仰之精神全亡,根本已摧,而安俗顺序之迹又般般可考。

  正因为“无执”,不拘泥于一特殊信仰,所以佛教大开方便之门,可以发挥优长、“安俗顺序”、与时俱进,此为一般宗教“所绝不可及”。“一般宗教所以不能图存者,以彼之教化不复适于现代思潮,即现代思想已迈过之……而佛之教化任思想界变迁至何地步,只在其中,无由相过。”漱溟之佛法非宗教论,以及对佛教现代意义的装扮显然受到了章太炎等人的影响,也反映了清末民初学术界极为普遍的一种时髦倾向。

  因哲学与宗教浑沦不分,所以印度哲学的方法也是出自宗教,这就是特殊之禅定。禅定的本质在于亡知,即冥极证会。“禅定为世间与出世间之通介,证会为可知与不可知之通介”。漱溟认为,证会方法为印度所特有,思想乃从禅定中得,所以高下之别视乎禅定,而非逐物积累。“今西土治哲学者亦尚直觉,与此非一事而未尝无合”,所以证会方式约略相当于现代哲学中所谓直觉。除了方法外,思想上之问题提出亦大端本之于宗教,其核心即出世间的修养,一般哲学问题无不应此种要求而来,所以印度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其宗教的基本问题。这也是印度哲学的特殊之处。

  漱溟之早期佛学思想特重本体论,《究元决疑论》如此,《印度哲学概论》也是如此。他认为本体论是哲学之核心,亦为东方哲学之精要:

  有情于世间之致思,其第一步恒欲推索万有以何为体,与夫本原所自。由体达用,由本之末,而人生归命所在可得也。故本体论为哲学所自始,亦哲学之中坚。东土哲家犹未察及认识论之切要,其所反复而道者尤在乎是。

  漱溟于本体论归纳出六大问题:一是一元论与多元论之别,二是唯心论与唯物论之争,三是超神论泛神论与无神论之异,四是因果一异、有无诸论之疏解,五是有我论与无我论之对立,六是(大乘空有二宗)有性论无性论之辩。并采用佛法与六派哲学对勘之方式,详加分析。

  就一元二元与多元问题,漱溟指出:地水火风四大及空方时诸外道依一有形之物质立万有之原理,皆是“客观之一元论”。而“以空、方、时为万有之真因,此印度所特有,他土哲学中未之见云”。弥曼差、吠檀多等派为“主观之一元论”。不论是《吠陀》“金卵化成说”之俚谚,还是商羯罗之释梵分设上下,均未脱出精神性之一元本体。数论为“心物二元论”,“凡二元论支离割裂之失,此宗皆不免”。胜论之六句义,及极微论等,“鲜于探讨本体之意,于本体论中无所归类”,所以毋宁谓之宇宙论,殆非本体论故。至于瑜伽、尼耶也等,皆与本体论无涉。佛法中,小乘鲜于探讨本元之意,大乘则不取一法为万法之本,所以不能简单以一元二元归纳之。若“强为之言,则对二元多元可云一元论,而非二元非多元;对一元论则又非立有一元者。”虽说就名相言,佛典中如来藏、法身、法界性、真如、圆觉、圆成实性、心、识、菩提、涅槃等,异文别用,大要皆表本体。但是,佛之本体的特点是万法奚自、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所以既不是一元论,也不是多元论。

  关于唯心唯物,漱溟引述了马克弥勒《印度六派哲学》一书中的有关材料,证明除地水火风空方时诸外道外,顺世论之极微说是印土唯物论的主要代表。而佛法,小乘诸部多持极微论,大乘教典每每说心,似与唯物唯心相合;但实际上,佛教并不是世俗所谓唯心论,当然更不是唯物论。漱溟依据《成唯识论》及《述记》,对“识”做了详细疏解;并指出佛教唯识学之“唯识”与西方哲学之“唯心”根本不同。其异有三:一是唯识以阿赖耶为大根本,而西哲唯心全不及此;二是唯识之识是识自体,非识能缘之用,而西哲唯心全不及体,只关涉用;三是唯识重在所变,而西哲唯心结成观念、辗转自困。所以漱溟以唯识论为武器,从五个方面对西方哲学之唯心论做了批评,谓:“西土唯心论原是随情虚妄计度。乍聆其说,犹觉其与唯识未尝无似处。稍加推征,乃处处乖舛,罅漏如环之连,一口不可顿说,十指不可顿指。”

  德国哲学家多伊森将印度对于神之观念分为四式:一唯物主义之神观,二超神观,三泛神观,四唯心主义之神观。漱溟论述诸宗之有神无神,一本于此,悉数抄录。唯于佛法,坚主其为“明确之无神论”。指出《成唯识论》、《十二门论》、《瑜伽师地论》等皆有破神之词,并详加引述,以做说明。

  漱溟认为,因果观亦是印度哲学中“关系本体之一问题”。“诸宗所争在因中为有果为无果,因果为一为异。佛家则穷论因果本身之立不立也”。数论说因中有果论,吠檀多主因果不二、无分别相,胜论持因中无果论和因果为异论,尼乾子计因中亦有果亦无果(因果亦一亦异),若提子计因中非有果非无果(因果非一非异)。唯佛家跳出因果怪圈之外,以缘起道理广说之。小乘之十二因缘,大乘之八识异熟,皆关此理。漱溟指出:佛法于本体论中空一切见,所以因果之说自不容立;空宗三论处处破生灭,即是处处破因果。所以,说因果一异、有无只是诸宗差别,而因果之可得不可得才是佛法与诸宗的分脉处。

  有我无我是讲我执问题,有性无性是讲法执问题,漱溟认为二执之立破亦关涉本体。诸宗皆为有我论,《成唯识论》判列三种“执我”,《瑜伽师地论》指出四种“计我”,《大日经·住心品》所说十四种计有我之外道,皆为佛法所破。“故佛法在人生观上为无我论,在本体论上又为无我论”。佛法根本即在于破人我执,所以无我论可以看做是佛教的核心。与破人我执相关,即为破法我执,漱溟讲破法我执是通过空有二宗有性无性之辩展开的。大乘有宗讲三性三无性,大乘空宗讲八不,漱溟认为“两家之义未见乖舛”。但为何历史上兴争聚讼?他认为这是因为唯识曲解了依他,若直下明空,则殊途同归,争讼自消。从总体上说,漱溟是据于中间立场,调和空有的,他说:

  识家排三论固无当,而世之援三论破唯识者亦不成。如此土嘉祥大师《百论疏》、圭峰禅师《原人论》皆有破识家之论,于唯识义终无破损也……大乘各宗义无不圆,破无可破立不待立耳。

  漱溟指出:“学者苟于知识本身未能明察不惑,而于形而上学问题或其他问题妄有所论,皆为徒虚。”他说:“余书特着意于佛法之精神。佛法之精神与其在本体论上表著之,盖不如在认识论上表著之为能剀切明白也。”所以在讲完了本体论之后,他就接着讲认识论。漱溟于印度哲学之认识论,着重讨论了知识之来源、知识之界限、知识之本质等三大问题。

  关于知识之来源,印度哲学各派立论不同、简繁相异。漱溟认为现比二量为胜;三量犹可,过此徒虚;而弥曼差六量、尼耶也四量,已“繁广无当”了。他虽提到了证量的问题,却未加展开;就是现比二量,也是节录《理门》、《正理》二论文句,并无特殊发挥。

  关于知识之界限,漱溟认为印土诸宗于此多不留意,唯有佛教稍可董理。佛法以比量唯假,现量可实。现量又分为世间现量与佛位现量。而世间现量有而难得,实亦未实;佛位现量遍知出世,知同无知。漱溟认为这是佛教与诸宗及西方哲学在知识论上的最不同处。因以出世为鹄的,所以佛教认识论非为营造知识,反而只在遮遣知识。由此,漱溟着意从非知识的角度论述了非量,认为非量是佛法所特有的精彩内容,为其本体论的成立提供了基础,亦因之与西方哲学大异其趣。一是不同于西哲之独断论;因知识有界限,按非量道理,“哲学上所谓本体论所谓形而上学悉非知识界限”。而独断论以知识构筑本体,最终技穷自困,遭近代哲学之抛弃。唯有以非量厘定界域,才能走出迷途。二是不同于西哲之怀疑论;因现比量明世间为假,但无妨建立一切世间道理,此“佛所不拒”。而怀疑论以诡辩否定知识之建立,“彼实未达如何是知识,知识如何虚妄”。三是不同于西哲之实证主义;从表面上看,二家皆谓知识有其界限。但实证主义之界限,内外厘然,绝不可通。而佛家所谓界限,亦可言无有界限,因为根本智中都无有相,只以现比非量假设说之而已。

  关于知识之本质,漱溟只简略说明了佛教的看法。他认为,大小乘关于知识本质之争,即唯识书中所见所缘缘之问题。小乘经部师以五识境离于五识为有,“始终不出素朴的实在论之范围”。而唯识家主五识所缘唯五识变,以感觉说明存在,既不同于素朴的实在论,也不同于主观的观念论。漱溟指出:素朴的实在论(经部师等)拘于现象而忽略本质;主观的观念论脱离现象而任情虚构;批评的实在论(如洛克)和现象论(如冯特)虽无偏执,“影质共举”,但不知本质为识所变,“识若不变,无影无质”。康德虽深刻,“然影像、本质、真如三者未能剖析”。所以只有佛家唯识学恰当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印度文化颇具出世之色彩,佛教为出世之宗教,然传入中国后,面貌大变,一改出世倾向,出世不离世间觉,出世与入世打成一片。漱溟谓:“印土诸宗路异论纷然,而除顺世外有其一致之点,即所谓出世主义是也……及入中国,学务圆通,儒释虽乖,弥不相害。遂使顺世出世历数千年周多国土始终未成为问题,斯亦奇观已。”所以在《究元决疑论》中,他即探讨了出世间与随顺世间这两种方式;更在《印度哲学概论》中讲完本体论、认识论之后,立世间论一篇,专予分析。世间论所讲我之假实有无问题,即有我论与无我论之争;法之有无假实问题,即有性与无性之辩。这两个问题已在本体论中涉及,对佛法而言,即是破人我执和法我执这一核心思想。除此之外,漱溟于世间论主要研究的是印度哲学之宇宙缘起、人生说明、修行解脱三问题。

  漱溟认为,宇宙论为西洋哲学家所不道,而为印土各宗所特有。归其类,大约有以下四种:一是吠檀多之造化论,二是数论之发展论,三是胜论之结构论,四是诸家外道之自然论。而佛家持独特之宇宙缘起说,此缘起“实是认识之缘起,舍认识无宇宙,舍认识缘起无别宇宙缘起”。《大乘起信论》反复申说的这一真如缘起思想颇为漱溟所称道,认为这是佛法在宇宙论方面高于诸宗之处。

  六派哲学对人生的说明,以吠檀多和数论两家为翔实,漱溟除略述之外,主要还是引论佛法,特别是唯识学说。他对唯识之八识说、种子六义、四缘论等做了详尽的转述。但详虽详矣,却缺乏创见与发挥,故无足多论。

  于修行解脱,漱溟指出这是印度各派所共有之思想,“印土诸宗所蕲向,一方对世间为解脱生死,一方出世为独存”。诸宗解脱之方法,或厌弃世间,或瑜伽禅定,或修慧得解,旨归于消解生命之活力,脱离生死。因以出世为目的,“故以修持为事”,依靠各种方法,这是印土厌世主义者的特点。而西方厌世论者,如叔本华、哈特门等,虽颇能阐其说,但未闻传习方法。宋明儒的主静坐,稍介入方法,亦是“固袭佛家也”。所以漱溟认为,靠修行而得解脱为印度所特有。至于佛法之修行解脱论,因文理过繁、宗旨各异,他只举了《俱舍论》以代表小乘,《成唯识论》以代表大乘,予以分析说明,并特别指出:“起信论》最足以明大乘对于修行解脱之圆旨。”

  《印度哲学概论》是梁漱溟研究印度文化及其佛教的主要著作,也为此后的文化哲学体系之建构做了重要的材料准备。尽管是书仍为涵育之作,而非发抒之作,但自做主宰的思想气度已露出端倪。因为在主讲印度哲学的同时,漱溟尚惦念着孔家哲学,不久又有创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构想,心猿意马,参伍交错,心思何能定注在一种“概论”上?所以在1919年暑假,漱溟即甩掉了教科书,欲介入学术界文化纷争的热闹之中,赶写《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来回应时论。无奈开学后要增设“唯识哲学”一科目,不得不暂时搁下刚写了两章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而“兼程并进”,赶写唯识哲学课的讲稿。不料,“弄得夜不能寐”,严重神经衰弱,只好请假养息。数月后,这部讲稿以《唯识述义》书名由财政部印刷局印行,发给同学以作补习之参考。

  《唯识述义》共三册,今仅存第一册,第二册已难查觅,第三册未及印行,所以能实际见到的只是它的第一部分。漱溟于绪论章首先肯定了唯识学在整个佛法中的核心地位,他说:

  我们如果求哲学于佛教也只在这个唯识学。因为小乘对于形而上学的问题全不过问,认识论又不发达。般若派对于不论什么问题一切不问,不下解决。对于种种问题有许多意见可供我们需求的只有唯识这一派,同广义的唯识如起信论派等。更进一步说,我们竟不妨以唯识学代表佛教全体的教理。

  这种极端推崇唯识、以唯识综核佛法之全体的偏执之辞,一方面是论证课程自身价值之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唯识学独盛的实际境况。但于诸家讲论,漱溟只承认内院欧阳一派为确当,其余均是“乱猜入手”。“你猜错了我来辨证,我猜错了你来辨证,很不算什么。”包括他先前曾大为敬仰的太炎先生也是如此。漱溟点出此“乱猜”的唯识,只是否定讲唯识之僵固和有绝对权威,而并不否定此“乱猜”的价值,因为“也非如此不能把唯识学寻出来”。所以他自己另辟蹊径,以西方哲学来附议唯识,这也算是另一种“乱猜”吧。

  漱溟参照陈大齐《西洋哲学概论》一书的内容,简述了近代西方哲学从本体论向认识论过渡的历程。自孔德后,形而上学完全失势,实证主义、自然主义(海克尔)、感觉主义(毕尔生)终归一路,“只是把些感觉来归类、分析、联合、拟造……而已”。新近流行的实用主义(詹姆士)、生命哲学(柏格森)、逻辑分析哲学(罗素),虽然对形而上学的态度有所不同,但试图回避或无解决之道却是一如的,“于是自近世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到现在还是毫无解决的端倪”。这样,“强颜涂饰”的西哲本体学说已是穷途末路,形而上学问题的解答只有依赖“印度化”、依赖佛教唯识学。漱溟说:“现在讲的所谓唯识学、佛学的生命就系在这解答上,我并认人类所有的形而上学的要求就系在这解答上。”他认为形而上学是有其独特的方法的,“这个方法便是唯识学用的方法”,即证量或非量。西方古典哲学拘泥于实体,由非量上生出许多议论,但其间有比(量)无现(量),或是有现(量)无比(量),便满篇非量,成所谓臆谈。现代哲学独许科学为知识,或纯用比量经营而成,或兼用现比经营而成,或带着非量却非从非量生,倚现比而摈非量,拒斥形而上学,成浮游无根之状。所以西哲的困境要靠唯识学的睿智来解答,佛教唯识恰在形而上学方面有用武之地。漱溟认为,柏格森以直觉说试图突破困境的努力,以及在近代科学如生物学、心理学等影响下产生的哲学流派所提出的问题,虽无助于形而上学根本问题的解决,但它却启发和激醒了东方。“晦塞的东方本无以自明”,柏格森们出现后,“而后佛家对宇宙的说明洞然宣达,印度化才好讲,唯识方法才好讲”。

  漱溟讲唯识,力图突破一般讲者囿于《八识规矩颂》、《百法明门论》、《观所缘缘论》,或者《唯识卅颂》、《成唯识论》、《摄大乘论》等的既成框架,只在钩索文意、铺摆名相上下工夫,而是努力从问题引入,并且始终是以提出问题的方式来陈述。尽管所提问题未必准确和得当,所陈述的内容未必有多大创造性,但其致力的方向还是颇具特色的,个别思想也不乏闪光之处。如释心所一节,用心理学的内容来解释五十一心所,指出:“唯识家所谛察的微入毫芒,有许多为心理学所不及知的(如五遍行),或只能笼统浑括着讲的。”所以唯识学的心意识分析实有心理学所不可及处。另外,心理学严分知、情、意三者破碎支离,漱溟认为唯识学在这方面堪救其弊,看法要高明些。“凡是一个心都是意志了,都是知识了,都是情感了,此所谓一个心的。”唯识说恒转,“只这一转的为心,而便是意是知是情”。故无割裂之虞。

  因《唯识述义》仅存一册,全貌难览,再加之兼程并进,急就成章,所以显得杂遝而粗略。尤为重要的是,此时的漱溟已渐由佛入儒,学术关注也由印度哲学和佛学转向了东西文化比较及儒学。所以,思想上的改弦易辙导致了他的唯识学研究之中辍,志趣已不在斯,只有草草收场。漱溟在停课后的第二年,求助于支那内学院,这样,熊十力就成为这门课程的继任者。熊十力在北大主讲唯识学,也是不循古人之规,且比漱溟做得更深入,也走得更远,用中国传统哲学(主要是易学和心学)彻底掀翻了印度佛教的理论基础,从唯识学的躯壳中蜕变出了他自己的“新唯识论”。船山在《老子衍》自序中有云:“入其垒,袭其辎,暴其恃而见其瑕。”衡诸斯语,熊十力比梁漱溟更当之无愧,同是从唯识学研究入手,同是试图有所发抒,但因熊十力的研究更深刻些,尤其是把握住了中印思想的脉络和根本,所以有效地改造和利用了唯识学的资粮,出色地转化了佛教哲学的内容。而梁漱溟虽有一点问题意识,也参照了西方哲学的某些内容,但终因缺乏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渗入,没有以儒道思想征稽之,所以无法深入,也没能引申发挥出更为深刻和独特的东西。他基本上是另作炉灶,去寻找一套新的路径,这就是比较文化的模式。所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可以说和唯识学有点关系,也可以说毫无关系;而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和唯识学却是绝对有关系的。

  §§第二章 文化论衡:《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