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3.徐向前反对“红军打红军”,红一、四方面军干部战士默默分手

  毛泽东率军在悄悄北进。

  叶剑英也悄悄地离开了前敌总指挥部,出了巴西村子,叶剑英遇见了等待他的杨尚昆,两人夜里一起赶路,来到军委直属队休息的地方。在一个岔路口,彭德怀、张闻天、博古正在焦急地等待他们的到来。互相问候了几句,博古催叶快走。等他们赶上红三军团部队,已是拂晓时分。

  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见到叶剑英,都十分高兴。毛泽东激动地说:“你们可出来了,好!好!我们真为你们担心。”集合齐了队伍,他们便向红一军团驻地俄界进发。

  这一夜,住在各个村庄里的一方面军部队,都悄悄地开拔了。德国人李德从博古那里得到通知,让他半夜两点带领红军联合大学(一方面军的红军大学和四方面军的彭杨学校)的学员出发。至于干什么,他也不知道。李德忠实地传达了命令,在夜雾中开始行军。到天亮与中央纵队会合时,他才发现“显然不是右路军的所有部队,而是一方面军的部队接到了命令”。在整个队伍中,只有红军大学把四方面军的人也一起带来了。正是在红军大学里的红四方面军的何畏将消息悄悄的传到了徐向前、陈昌浩那里。

  9 月10 日早晨,徐向前、陈昌浩刚刚起床,部下就来报告:叶剑英参谋长不见了。

  不太了解内幕的徐向前很紧张,他回忆当时的情形说:“发生了如此重大的意外事件,使我愣了神,坐在床板上,半个钟点说不出话来。心想这是怎么搞的呀,走也不告诉我们一声呀,我们毫无思想准备呀,感到心情沉重,很受刺激,脑袋麻木得很。”

  不久,何畏等人打来电话,告诉陈昌浩、徐向前,说中央红军已经连夜跑了。

  陈昌浩接到消息后,打电话询问李先念30军,李先念和程世才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电话打到许世友的4军,这时4军已经发现了中央和3军的行动。许世友在电话里大声喊道:“中央红军走了,还对我们放了警戒,打还是不打?”

  怎么办?打,还是不打?

  陈昌浩急红了眼,问徐向前:“打不打?”

  “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无论如何不能打。”徐向前大声喊道。

  陈昌浩第一次发现,教书先生出身的徐向前嗓门竟也有如此之大。

  “不能打。许世友,你和王建安火速赶来开会。”陈昌浩放下电话,脸上的血潮渐渐褪去了,慢慢恢复了平静。陈昌浩在这个重要关头,同意了徐向前的意见,下达了命令,避免了红军内部的一场流血冲突。

  徐向前在回忆录中写道:

  陈昌浩不错,当时完全同意我的意见,作了答复,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他是政治委员,有最后决定权,假如他感情用事,下决心打,我是很难阻止的。在这点上,不能否认陈昌浩同志维护团结的作用。

  但是,陈昌浩还是作了最后的努力。他给彭德怀写了一封信,派副参谋长李特率领原四方面军红军大学的部分学员,飞马赶到巴西,力劝毛泽东回来。

  毛泽东、周恩来与彭德怀此时正在半山腰的一座喇嘛寺里。

  李特率人拥进寺庙,高喊要面见毛泽东。出来的却是彭德怀。李特把陈昌浩的信交给他,陈在信中劝彭停止北上,回头南下。彭德怀看完信,立即拒绝。红军大学的学员举着一条“反对毛泽东逃跑”的横幅,反复呼喊着口号,要毛泽东出来回答问题。

  毛泽东高大的身躯出现在寺庙前的台阶下,看着这些公开反对自己的红军战士,他用浓厚的湖南口音说道:“红军战士们,党中央北上方针是正确的,南下川康条件险恶,十分不利,我希望你们能认清形势,随中央北上。当然,在认识暂时不能统一的情况下,愿意南下的南下,愿意北上的北上,我不勉强你们。”

  此时,李特大喊大叫着冲上前去,他身后的军官也跟着他拥上前来,中央的军事顾问李德赶紧上前,用俄语大声招呼李特冷静。

  毛泽东神色严肃地说:“我们红军南下是没有出路的,至于对那些暂时不愿意随中央北上的同志来说,我们只是先遣队。我们先走一步,去开辟新的根据地,等大功告成,你们什么时候愿意来同我们会合,我们随时欢迎。我相信,我们今天有分歧,要不了多久,总归会走到一起的。”

  李特跳上台阶大叫道:“同志们,不要相信毛泽东的鬼话,中央的北上方针是彻头彻尾的逃跑主义路线,他们犯下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错误却始终不认错!他们丢掉了江西根据地,把八万多红军折腾得只剩下了一万多人。看看我们四方面军,到川北时只有一万多人,在张主席的正确领导下,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十万雄师,谁的路线正确?实践早已作出了证明,还需要用嘴巴来强词夺理吗?”

  李德见李特的情绪已经冲动得完全失去了控制,于是上前紧紧抱住他。

  李特挣不开李德那双有力的臂膀,气得呼呼出气。

  这时,毛泽东表现得十分冷静,叫人放开李特,并对围观的四方面军干部说:你们实在要南下也可以,相信以后总会有重新会合的机会。他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们都是红军,都是共产党,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打一家人嘛!现在愿意北上的跟党中央走,愿意跟张国焘的可以回去。以后我们还会在一起的。”一方面军干部要教训李特,给他点厉害尝尝。毛泽东劝阻说:“捆绑不成夫妻,他们要走,让他们走吧。以后他们还会回来的。”

  毛泽东说完了话,让部下拿来中央刚刚写好的《共产党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分发给四方面军的同志们。全文如下:

  亲爱的同志们:

  自从我们翻过了雪山,通过了草地之后,我们一到包座即打了胜仗,消灭了白军49师,目前的形势是完全有利于我们,我们应该根据党中央正确战略方针,继续北进,大量消灭蒋介石、胡宗南的部队,创造川陕甘新苏区。

  我们无论如何不应该再退回原路,再去翻雪山,走草地,到群众完全逃跑的少数民族地区。两个月来,我们在川西北地区所身受的痛苦,是大家所知道的。而且南下的出路在哪里?南下是草地、雪山、老林,南下人口稀少,粮食缺乏,南下是少数民族的地区,红军只有减员,没有补充,敌人在那里的堡垒线已经完成,我们无法突破,南下不能到四川去,南下只能到西藏、西康,南下只能是挨冻挨饿,白白地牺牲生命,对革命没有一点利益,对于红军南下是没有出路的。南下是绝路。

  同志们,只有中央的战略方针是唯一正确的,中央反对南下,主张北上,为红军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你们应该坚决拥护中央的战略方针,迅速北上,创造川陕甘新苏区去。

  中央

  9月10日

  在沉闷的气氛中,一、四方面军干部战士,默默地分手了。没有告别的话,更没有笑容,四方面军干部战士这支队伍在李特带领下,向南走去,逐渐消失在茫茫荒野中。这边,一方面军重整队伍,继续北上。红三军团政治部的炊事员、脚夫、勤杂人员都是四方面军的人,走得一个不剩。政治部副主任杨尚昆只剩下一个饭碗,吃饭成了问题,只好加入中央纵队。伍修权的马夫也走了,他只好自己牵着牲口和部队一起北上。本来就减员很多的红三军团,此时更显得势单力薄。毛泽东骑在马上,愤怒和忧虑交织于心。现在他手下只有原来的一、三军团不足万人的队伍。党中央孤军北上,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命运,谁也无法预料。他要集中精力和智慧,度过这个最艰难的时刻。

  前敌指挥部里陈昌浩气还没消,参谋送来刚收到的中央政治局从阿西发来的一份《指令》。全文如下:

  徐、陈:

  (一)目前战略方针之唯一正确的决定,为向北急进,其多方考虑之理由,已详历次决定及电文。

  (二)八日朱、张电令你们南下,显系违背中央累次之决定及电文,中央已另电朱张,取消该电。

  (三)为不失时机的实现自己的战略计划,中央已令一方面军主力向罗达、拉界前进。四、卅军归你们指挥,应于日内尾一、三军后前进,有策应一、三军之任务。以后右路军统归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同志指挥之。

  (四)本指令因张总政治委员不能实行政治委员之责任,违背中央战略方针,中央为贯彻自己之决定,特直接指令前委指挥员(党员)及其政委,并责成实现之。

  中央政治局

  整个上午,前敌指挥部开了锅,人来人在,乱哄哄的。陈昌浩在给张国焘写报告,告诉张国焘情况。徐向前心情极坏,躺在床板上,蒙起头来,不想说一句话。

  徐向前在回忆录中写道:

  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那两天我想来想去,彻夜难眠,忍不住偷偷哭了一场。我的内心很矛盾。一方面,几年来自己同张国焘、陈昌浩共事,一直不痛快,想早点离开他们。两军会合后,我对陈昌浩说,想去中央做点具体工作,的确是心里话。我是左思右想,盘算了很久,才说出来的。另一方面,右路军如单独北上,等于把四方面军分成两半,自己也舍不得。四方面军是我眼看着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大家操了不少心,流了不少血汗,才形成这么支队伍,真不容易啊!分成两半,各走一方,无论从理智上或感情上说,我都难以接受……我想,是跟着中央走还是跟着部队南下呢?走嘛,自己只能带上警卫员,骑上马去追中央。那时,陈昌浩的威信不低于我,他能说会写,打仗勇敢,又是政治委员。他不点头,我一个人是带不动队伍的,最多只能悄悄带走几个人。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和部队在一起,走着看吧!这样,我就执行了张国焘南下的命令,犯了终生抱愧的错误。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2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3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二)

    作者:关汉卿等  

    经典名著 【已完结】

    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和语言艺术:1.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 ,聚焦 到主要的戏剧矛盾上,从而迅速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2.很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五)

    作者:关汉卿等  

    经典名著 【已完结】

    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和语言艺术:1.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 ,聚焦 到主要的戏剧矛盾上,从而迅速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2.很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四)

    作者:关汉卿等  

    经典名著 【已完结】

    关汉卿杂剧的剧场性和语言艺术:1.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 ,聚焦 到主要的戏剧矛盾上,从而迅速引起观众看戏的兴趣。2.很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

  • 贞观政要

    作者:(唐)吴兢撰  

    经典名著 【已完结】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