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 重新评价苏联70年的发展道路

  有人说经济是历史的骨骼,政治是历史的血肉,文学艺术是历史的灵魂。马克思早就讲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要了解一个国家,就应该了解其经济发展的历史及综合国力。离开对经济史的分析就无法深刻地认识其经济发展轨迹与潜力,也无法搞清楚它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与影响。在苏联解体之后,许多人对苏联70 年(1917—1987)发展开始持怀疑态度:有人试图全盘否定苏联70 年经济发展的成就与进步,对它的发展潜力估计过低;有人又想完全肯定斯大林模式与体制,对它的成就估计过高。实际上,在这 70 年中,苏联经济发展也如俄罗斯人的性格一样,特具极性化:它的经济发展速度快,其增长速度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少见,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但它的经济体制弊病严重,严重的经济问题又成为导致联盟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先让我们认识一下苏联在这 70 年中经济发展历程。在 20世纪2 0—50 年代,苏联经济处于高潮,其发展速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处于优势。在 19 28—1 937 年间,苏联以年均16%的速度发展着,出现了让世界震惊的工业化奇迹,在短短的10 年中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100 年的发展路程,为国家建立起了强大的重工业基础,为战胜法西斯准备了雄厚的物质条件,使苏联从原先落后的以自然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变成了先进的工业化国家。与之相比,1929—1933 年西方国家却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西方工业生产整体下降 44%。到二战后,苏联迅速恢复了战争创伤,5 0 年代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1 96 4—19 74 年间苏联国民产值仅次于美国,领先于日本、德国,对西方世界构成了挑战,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但从70 年代中期以后,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大幅度下降,尤其是到“十五”计划(1975—1980)经济发展重要指标下降趋势最为突出;在这五年中国家资金投入增长了 39%,而国民收入只增长了23%,产出低于投入。到1985 年之后,苏联经济实际上已处于危机的边缘,其国民总收入不仅低于美国,也低于日本。极权计划体制弊病越来越严重,国力明显下降。1 987 年,时任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的普里马科夫(后任俄外长)在北京讲,当时苏联国民产值仅相当于美国的 50%。另一个苏联著名经济学家博洛京讲,1 987 年苏国民产值仅是美国的38%。他的计算不是按汇率折成美元,而是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故比较接近苏联当时国家实力的实际情况。

  到了1990 年,苏联经济出现了战后第一次负增长,1991 年其经济大幅度下降(国民收入约下降15%),苏联经济已陷入严重困境,导致社会危机,苏联甚至到了没有西方支持就无法度日的程度。1 99 1 年6 月,苏政府正式向西方七国集团提出了谋求经援的书面申请,戈尔巴乔夫已低声下气地向西方乞求援助。这时苏联已无大国地位可言了。1991 年10 月12 日,戈尔巴乔夫在苏联中央电视台节目中公开讲:“在目前形势下,我们不得不依靠西方伙伴的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就过不下去了。”经济搞成这个样子,连苏联人自己都无法理解。与之相反,进入80 年代之后,西方国家依靠高科技产品,迅速摆脱了经济萧条的被动局面,各国经济获得了较长时间的稳定增长。因此,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时代里,在高科技时代,在两种社会制度的竞赛中,苏联以失败告终,他们几度丧失了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机,丧失了以改革求发展的良好机遇,继而使社会主义及共产党的领导在苏联失去了吸引力,导致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并且波及世界其他地区。当然,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不能绝对地肯定或否定苏联70 年发展道路。尽管各国经济专家对苏联经济发展评价不一,但大家都承认其70 年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承认苏联在经济上达到了俄罗斯上千年从未达到过的高度,都承认它作为全球性经济大国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与地位。

  在这里我们首先强调要历史地看问题。我们应看到俄罗斯帝国给苏联留下的底子太薄,苏联接受的摊子基础太差。19 17年之前的俄国经济有所发展,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但其工业水平不高。虽然俄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工业强国,然而,按人口计算它远落后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当时法国人口仅是俄国的1/2,其工业生产总值却是俄国的2畅5 倍,美国工业是俄国的1 4 倍,按人均算是其22 倍。而且,这些数字只反映了数量上的情况,从质量上看,从综合国力上讲,差距更大。俄国的工业仅集中在几个大城市(圣彼得堡、莫斯科、顿巴斯)及巴库、乌拉尔地区,这就好像在沙俄巨大的乡村躯体上佩带着几块装饰,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当时工人只占总人口的 10%左右,直到 1922 年时苏联农民仍占总人口的82%,苏俄仍是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到 1920 年时苏俄仍有7 0%的居民是文盲,这比法国 1 789 年时的文盲率(65%)还要高。正如一位法国学者讲的:“19 世纪俄国文学的光辉及俄罗斯优美的音乐掩盖不住如下事实:从文化角度上看,1917 年的俄国比 178 9 年时的法国处于更深的黑暗之中。”还有人讲到1 91 7年“重重黑暗笼罩着神圣的俄罗斯”。这时候俄国的许多特点都说明它还处在中世纪阶段,从其居民的觉悟程度、意识水平看更是如此。今天我们从非洲、亚洲一些贫穷的国家才能看到这种状况。我们要全面认识苏联70 年发展道路,先要懂得他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是在这种落后的条件下开始的。

  苏俄7 年战争(历时4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 3 年国内战争)给俄罗斯造成悲剧性的结果,更加加剧了苏联经济建设的难度。1914—1917 年间除了军火企业之外其余多数企业破产,国家几乎没有工业能力可言了。农业又减产一半。192 0—19 21年度苏俄近20 0 万平方公里地区遭灾,灾民人数达240 0 万。死于饥饿的灾民达700 多万。这时又流行斑疹、伤寒、霍乱等瘟疫夺去了300 万人的性命。再加上一战中死亡的 100 万人,内战中死亡的150 万人,7 年中俄国共损失了 1350 万人。7 年里移居国外的人数达200 万。数百万乞丐、流浪汉、弃儿遍布苏俄农村各地。一战后世界上不少地区都有白俄难民。中国的东北地区和上海就有不少白俄难民。199 3 年,俄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出版了由奥· 斯· 谢尔盖耶维奇撰写的专著枟俄侨在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开发中的作用枠。书中讲,20—3 0 年代从陆路和海路进入中国的俄侨总数应在 50 万人左右(占到俄国第五次移民高潮200 万移民的1/4)。另据俄学者阿瓦林统计,1916年时哈尔滨约有7 万市民,俄侨就有3畅4 万,占了近一半。30 年代初中国满洲里地区共有人口约 36 00 万,其中包括持苏联护照的1 5 万苏联公民,10 万白俄侨民,还有此前加入了中国国籍的1畅5 万俄侨。这些俄侨背井离乡,生活无着,十分悲惨。因为当时中国也是兵荒马乱,到 40 年代多数俄侨又转道去了日本、澳大利亚及欧洲各地去谋生。这就是俄国真实的历史。苏俄新政权确实是在一个政治、经济很落后的国度里,在一种非常艰难的条件下开始其经济建设的。只有从这一历史前提条件出发来评价苏联发展道路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结论。

  在苏维埃政权70 年历史中,其经济出现过三次重大突破与飞跃:19 25—1 93 7年斯大林的工业化奇迹;1 956—196 4 年赫鲁晓夫改革开放时期;196 5—19 80 年勃列日涅夫稳定发展时期。1925—1937 年苏联是在斯大林“落后就要挨打“的口号下完成工业化的。他们通过12 年奋斗,工业生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比例大幅度提高:1913 年工业占总产值的 42%,1937 年占到77%,1 94 0 年已占到 8 6%。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更快:193 7 年比1 91 3 年增长9 倍,其中机器制造业及金属加工业增长近19 倍,化学工业增长 14 倍。1928 年生产资料生产占工业总产值的39畅5%,1937年已占57畅8%。苏联仅通过“一五”、“二五”计划(1928—1932,1932—1937)就建成了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到1 94 0 年全苏共建立起 900 0 多个大中型企业,过去许多荒无人烟的地区出现了一片片大规模厂矿区,建起了一座座新兴工业城市。与此同时,全苏建立起了一些过去没有的、或者很薄弱的工业部门,如:机床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拖拉机制造业、化工企业、航空工业等。农业机械工业的发展也改变了农业生产面貌。1932年全苏拖拉机 10 万台,1937 年已达60 万台。到1937 年农业部门生产中使用的拖拉机总数比1 928 年增长了1 6 倍。这10 年苏工业生产年增长都在两位数以上:“一五”计划间工业年均增长1 9畅2%(其中重工业2 8畅5%,轻工业 11畅4%)。“二五”计划间工业年增长1 1畅7%(其中重工业1 9%,轻工业 14畅8%)。这种速度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在西方,这时正值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西方各国经济一落千丈。两个世界,两种制度,形成明显对比。

  苏联人民在20 世纪30 年代创造的工业化奇迹从根本上改变了俄罗斯民族在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大大缩小了苏联与各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19 13 年时沙俄工业为世界第五位,欧洲第四位,到 1 932 年苏联工业超过了法国,1 93 7 年又超过了英国和德国。到 19 40 年苏联工业仅次于美国,升为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1913 年时俄国工业仅占世界工业的2畅6%,到1 93 7年时已上升到1 0%,到 70 年代苏联工业产量已占全世界工业品总产量的 20%。一句话,没有 3 0 年代苏联工业化,就没有40 年代苏联军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没有斯大林及斯大林体制,也就没有50—80 年代苏联在世界格局中的强国地位。

  但是,斯大林体制弊病很多,斯大林建设道路问题不少。斯大林高度集权、高度集中的体制,以行政手段搞经济,企业生产与社会需求完全脱节,生产计划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生产只讲速度不讲效益,国民经济长期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农业与轻工业生产长期落后,重积累,轻消费,国家强大了,人民没有富起来。由于这种半军事化体制僵化,缺乏活力,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改革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并且在20 世纪5 0—60 年代这种改革浪潮已蔓延到整个东欧。

  1 95 4—19 60 年是赫鲁晓夫改革最有成效的 6 年。他改革的口号是:“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人的福利。”改革的中心环节就是以经济手段来管理经济,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改革先从农业入手,推行包产到队,经济核算,集体农民领工资、发奖金,让农民先富起来。1 95 4 年改革最大成效是市场大规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这 6 年内粮食生产增长了 60%,史无前例。人们的吃穿明显好转。集体农民人均年收入由 1950 年的150 美元提高到 1958 年的600 美元。全国人均年肉制品消费量由1950 年的26 公斤到 1965 年的41 公斤,同期人均奶制品消费量由172 公斤增到 251 公斤,鸡蛋从 60 个到 124 个(据查1980 年时中国人均年肉制品消费量为 11 公斤、奶 1畅24 公斤、蛋2畅75 公斤)。1951—1958 年间日用品生产与消费明显增长,一些耐用日用品(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动缝纫机等)已成批量生产,中亚有的农庄 1958 年已看上莫斯科电视节目。小汽车也开始普及。从1 956 年起大、中、小学学生学费全免。1 95 7 年7 月苏联党和政府通过了加快住宅建设的专门决议,仅1956—1958 年间新建住宅 1畅7 亿平方米,许多家庭搬进了新居,仅1958 年一年中就有 1150 万人改善了住房条件。城市基础设施(水、电、气、路)建设加快,195 5 年列宁格勒地铁正式使用。各大城市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商业大楼投入营业,新建的大饭店也如雨后春笋般涌了出来。这个时期,苏联人民才尝到了市场经济的一些甜头。这个时期就是苏联市场大规模发展和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时期。

  可惜好景不长,武断专横的行政命令管理模式又死灰复燃,改革步伐放慢。首先是农业停止增长,由于人们收入仍在继续增加,造成了市场供应紧张状况。食品迅速短缺,尤其是到1962—1963 年街头上出现排长队买面包的现象。日用品供应水平也在下降。国营商店里的肉、奶制品价格不断上涨,食糖已很难保证供应。就在1 963 年这一年苏联第一次从国外进口粮食,过去一直是向国外销售粮食。农业落后及市场混乱也是导致赫鲁晓夫下台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总体上看,赫鲁晓夫改革不成功。在斯大林去世后,在夺取权力的斗争中赫鲁晓夫表现出超人的智慧和胆量,但在改革中他却显得软弱无力,前后不一。他所做的一切,实际上是在对斯大林经济体制修修补补。到1 960 年之后,无论是在改革的理论上,还是在改革的实践中,赫鲁晓夫已陷入混乱之中。有人评论赫鲁晓夫失败的根源就在于他是穿旧鞋走新路。有人讲他一脚勇敢地跨入新时代,一只脚却深深陷在旧泥坑里拔不出来。还有人讲赫鲁晓夫是用昨天的思维在今天干了明天应该干的事。这里的要害是他仍在用斯大林的方式(用政治冲击的办法搞改革,用行政命令的办法管经济,没有与国际经济及市场经济接轨)、靠斯大林式的旧官僚队伍搞改革(上层改革,人民沉默,连省部级干部也沒有充分发动起来),赫鲁晓夫的个人理论水平太低,采用主观主义改革,一会儿往前冲,一会儿往后退。他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个性缺点再次造成了言行不一的局面,改革引起了社会混乱,最后他在1 96 4 年的宫廷政变中被赶下台。他的改革大业也以失败告终。

  1 96 5—19 80 年是苏联经济第三次腾飞时期,其中 19 64—1975 年这10 年比较突出。在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他整顿被赫鲁晓夫搞乱了的经济,提出了建立新经济体制的目标,其中心内容是“完善计划工作及建立经济刺激新体制”。主要步骤有扩大企业自主权,发挥企业主动性,强调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利益相结合。195 6 年 3 月苏共中央决定对农业实行“固定收购,超额奖励”的办法。国家对农业企业固定收购指标 5 年不变,规定指标内平价收购,超出指标则高价收购,优质优价。另外,提出“实现农业生产集约化”方针,即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增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发展专业化农业,加强农业科研及农业科技队伍等。这些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勃列日涅夫推行的新经济体制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第一,改革计划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调动多方积极性。过去,中央给地方企业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指标多达 30 个,19 65年之后减为9 个。从1981 年起,中央给地方下达的计划指标不是一年的而是五年的,以便地方做长期安排。留给企业支配的利润大大增加了。19 65 年留给企业支配的部分是总利润的2 9%,到1 98 2年提高到 41%。奖金在职工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从19 65 年的8畅7%提高到19 82 年的16%。这些措施刺激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但由于没有彻底摆脱指令性计划体制的束缚,地方与企业的积极性也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人没有尽其能,物没有尽其用。从整体上讲,苏联经济仍缺乏竞争力。

  第二,农业改革。农业一直是苏联经济的薄弱环节,历届领导人都试图改变这一局面。勃列日涅夫执政 18 年(19 65—1982),曾召开过6 次中央全会专门讨论农业发展问题。应该看到这一时期,苏联农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1953—1964 年间苏年均产粮 1畅17 亿吨,1965—1970 年间年均1畅67 亿吨,1971—1975 年为 1畅81 亿吨,1976—1980 年间达2畅8 2 亿吨。人均粮食产量也逐年增长:1 97 6—19 80 年间苏人均产粮78 0公斤,丰收的1 978 年高达9 00 公斤。1 963 年时一个农业劳动力可养活5畅3人,到1 978 年时可达7畅9 人。1 980 年每头奶牛年均产奶为2222 公斤,比1965 年时的 1987 公斤高出235公斤,比184 0 年的112 4公斤高出 109 8 公斤(参看王国杰:枟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农业枠,载枟苏联历史问题枠,陕西师大历史系编1986 年第3 期)。可见,这一时期苏联农业发展不慢。

  纵向看苏联农业是发展了,但是横向比它仍处于一个低水平、低效益的怪圈中。尽管苏联农业发展速度快,但其农业产值及效益仍很差。据苏官方统计公布数字,19 65—1 97 0 年苏农业产值是美国农业产值的7 0%。农业效率更差,1 963—198 3 年苏联农业生产效率只是美国的 25%。1 980 年苏联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占有投资资金为9 100 卢布,而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产值仅为45 8 卢布,产出远远低于投入,这就明显地表现了苏联农业的弊病。斯大林时期把农民坑得太苦,农民没有积极性;勃列日涅夫时期给农民补贴太多,农民还是没积极性;赫鲁晓夫时期“轰”农业(靠搞运动抓农业),越轰农业越是粗放经营;勃列日涅夫时期“买”农业,越买农业效益越差劲。说到底还是个体制问题,没有形成有活力的竞争体制,忽视市场调节,劳动者与劳动者利益没有完全挂钩,干不干都照样活,一切依赖国家,致使大量的农业投资及物资设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业无法摆脱困境。

  第三,财政金融体制改革。这项改革首先解决企业利润留成比例问题。过去,企业 90%利润上缴国家,企业只留纯利润的10%,企业没有生产积极性。19 65 年,苏联对企业利润提成制度作了改革,企业要给国家上缴生产基金(占利润的6%)、地租费(石油企业缴 4 0%,天然气缴利润的 60%,其余企业只缴10%左右),还需上缴闲置利润税(除生产开支、设备购置、工人工资支出以外的纯利润,需上缴45%给国家)。这些措施调整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部分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从整体上看,经过这次改革,企业留成比例明显增大:1 96 5 年改革初期企业能得到 29%纯利润,到 19 82 年这个比例已达到4 1%。其中仅给工人发奖金一项,其总额从 196 5 年的 13畅6 亿卢布增加到 1982 年的185 亿卢布,增加了 12畅6 倍。这就激发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2 0 世纪60—8 0 年代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良性发展的高潮期。苏联赶上了这个好机遇,尤其是石油涨价给苏联带来很大的利益。60—80 年代苏经济发展及整体国力提高是有目共睹的:发电量从195 5 年的170 2 亿度增至1 98 0 年的 129 50 亿度;石油从1955 年的7080 万吨增至到1980 年的6畅03 亿万吨;同期煤产量从3畅9 亿吨增至7畅2 亿吨;钢从4530 万吨增至1畅48亿吨。从70 年代中期之后,苏联钢、生铁、石油、化肥、拖拉机、水泥等产量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增长,60—80 年代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相应地提高。19 65年生产性国民总收入为1 935 亿卢布,到197 5 年已达363 3 亿卢布,即10 年里提高 88%(年均增长 8畅8%)。1965—1975 年间全苏实际人均收入提高了 65%。6 0—80 年代全苏平均建新房1 亿多平方米,每年有100 0 多万人改善了居住条件。195 0 年城市人均住房7 平方米,1975 年增至12畅3 平方米,1980 年达13畅1平方米。1 98 0 年时城市居民总数的80%已住进了单元套房(据查中国城镇人口1979 年人均居住面积为 3畅6 平方米,1986 年时增至人均6畅3 平方米。计划到20 00 年人均8 平方米)。应该说,在勃列日涅夫执政 18 年中有不少改革良机,尤其是“利别尔曼建议“的全民讨论中出现了一些改革理论上的突破。在实践上他推行的新体制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不幸的是历史又捉弄了一下苏联的社会,它把一个极其平庸之徒推上了政治的顶峰。苏联社会选择了勃列日涅夫当自己的领袖,是一种悲哀与不幸。他执政18 年,对内政治改革全面倒退,坐收赫鲁晓夫的改革成果;对外穷兵黩武,倡导“有限主权论”,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挑起与中国的武装冲突,扬言要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大举入侵阿富汗,和美国开展核竞赛。勃列日涅夫凭借自己拥有的国力,到晚年时忘乎所以,为所欲为,大把大把地乱花钱,把苏联推到了悬崖绝壁,为苏联解体埋下了祸根。

  从70 年代起苏联经济进入原地踏步时期,并且已逐步暴露出它的运行机制缺乏竞争力与生命力这一致命问题。它仍能支持一个霸权大国完全靠历史的幸运:1973—1979 年世界石油价格猛涨,使苏联石油出口的收入猛增 10 倍以上,据西方估计这几年里苏联仅出口石油一项就净收入 200 0 亿~25 00 亿美元。但这些丰富的收入被无能的勃列日涅夫挥霍掉了。他对外四处出击,对内乱搞所谓的“世纪工程”(如北方河流改造工程等)。到1 986 年,世界石油价格暴跌,这场“黄金雨”停止了,苏联经济也陷入困境。苏联人民必须寻找一种新的、更有活力的经济体制,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应该全面历史地评价苏联这70 年的发展道路。在70 年里苏联经济确有一定发展:19 17—1 987 年间,苏联国民总产值增长1 32 倍,国民收入增长1 40 倍,工业生产增长3 20 倍,农业值也增长3 04 倍。但它主要依靠的是充足的廉价资源及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其经济体制的不足之处是人不能尽其能,物没有尽其用。经济博士尼· 什梅廖夫教授在枟自由思想枠杂志 199 6 年第7 期上撰文说,到80 年代末,苏联经济就规模而言比美国小5—7 倍,可其生产的黑色金属却比美国多 1 倍;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比美国多1 倍,能源消耗比西欧多 2—2畅5 倍;农业总产量只是美国的3/4,可它生产的拖拉机比美国多 4—5 倍,农业原料比美国多11—14 倍,工业用机床比美国少1倍。苏联企业不少,就业岗位也多,但是人浮于事,出工不出力。据西方经济学家估计,在苏联企业里最少能多出50 00 万人(按技术定额算,典型的人浮于事),这些人都是些潜在失业者。所有这些证明:苏联经济改革的难度与深度将是空前的,而且也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正说明朝十八臣
4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5西安事变实录
6汉武大帝
7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8大唐空华记
9红墙档案(二)
10红墙档案(三)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