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章 以仁释礼的圣人孔子

  孔子名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于鲁国(今山东曲阜)一个武官之家。他出生时长得很是怪异难看:鼻孔朝天、牙齿暴露,头顶凹陷仿佛像是一座山丘。孔子的父亲看着孩子的样子,便给他取名为孔丘,字仲尼。

  孔子的父亲在他七岁时就去世了。他从小由母亲养大,孔子的母亲颜氏很贤德,经常教他识字、读书。孔子自幼聪明,母亲教他说话、识字,学一两遍就记住了。

  孔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对礼仪的知识特别感兴趣,总是问个不休。三岁那年,一天狂风大作,雷声阵阵,孔子的母亲颜氏正忙着收衣服,却看见孔子一个人拿着俎豆走到家门前。过了一会,还不见孔子回来,她一看,孔子在门口用土堆和草摆了像模像样的祭祀的仪式,口中还念念有词。她招呼孔子说:“要下雨了,快别玩了,赶紧回家来。”孔子一本正经地回答妈妈说:“我不是在玩,我是在学习如何祭天。”

  孔子的妈妈愣住了,可她仔细看着一招一式都很认真的孔子,觉得他确实不是在玩。心里暗暗思量:这孩子的兴趣很好,不如趁机引导他。于是就把孔子送到了外祖父家里,孔子的外祖父是个很懂礼法的人,在他的教导下,孔子进步更大了。

  因为家境贫困,孔子稍大一些就很懂事,知道体贴母亲,他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来减轻妈妈的负担。刚刚七岁的孔子就上山去砍柴了,开始母亲不放心他,总是叫哥哥和他一起去,但因为哥哥腿有毛病,孔子就一个人每天去山上。

  有一天,孔子砍好了柴正在歇息,忽然被远处传来的一阵美妙琴声给吸引住了。以前,孔子也经常听别人弹琴,比如他的外祖父就会弹琴。但他觉得今天的琴声比起自己以前听到的那些琴声更浑厚有力,更动听,指法高超,犹如天籁。他听着听着就像入了迷一样不知不觉中就顺着琴声找了过去。翻山越岭之后,他看到了一位穿着古雅的老人正坐在树下弹琴。他怕打搅了人家,就坐在一边悄悄听。老人其实已经看到了孔子,但没理他。等孔子从恍若仙境般的感觉中醒过来的时候,老人已经不见了,孔子甚至觉得刚刚做了一个梦。看到天色不早,他顾不得多想,赶紧回家了。

  第二天他正在砍柴的时候又听到了琴声,他尽管告诉自己不要打搅老人,但实在忍不住又找到了那里,像昨天一样,睁开眼睛又看不到了,孔子心里很惭愧,觉得自己打搅了人家。第三天的时候,孔子没敢出来,悄悄藏在树后屏住呼吸听,但老人这次弹琴后没走,把孔子从树后叫了出来。孔子很不安地对老人说:“我每天在您身边真的是打搅您,但您弹得实在太好了。请您原谅我的莽撞,如果您不希望我出现,我以后就不来了。”老人见孩子很诚厚,笑着问他的来历,孔子说:“我姓孔名丘,字仲尼,排行第二,三岁丧父,哥哥的腿有毛病,我们靠砍柴度日。”

  老人想考考孔子,就问了史书上的一些事,结果孔子对答如流。老人很满意,就问他:“你很喜欢琴吗?”孔子回答:“母亲对我说,‘六艺’是立身的根本,琴为乐,是六艺之一……”老人问孔子:“你愿意学琴吗?”聪明的孔子马上拜倒在地,声音洪亮地说:“孔丘愿意拜你为师。”就这样,孔子跟随老人学琴,为了能学好,他刻苦地练习,无论冬夏都坚持不懈。因为白天要砍柴,他晚上很晚才能休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之后,他的琴技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形容他的琴声“似行云流水,百鸟齐鸣,风听了不吹,乌听了不飞,绕梁三日不退”。成为春秋时期著名的鼓琴大师。

  16岁时,孔子的母亲也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孔子不得不学各种手艺来维持生活。贫穷的生活不仅没有使孔子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发愤学习的志向。孔子孜孜不倦地在求学道路上探索和进取,他向名人学习,也向平民百姓学习,他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据说,孔子同别人一起唱歌,觉得人家唱得好时,一定要请人家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和着人家唱。孔子称自己“三十而立”,就是说30岁时他已经确立了一套立身处世、认识和处理当时各种问题的原则思想。孔子30岁时,学业已经远远超过了古代的“六艺”范畴,博学多识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有一次,孔子在曲阜城西进行习射活动,人们听说是孔子在习射,都纷纷赶来观看,围观的人简直像一堵墙。

  孔子要把自己的思想向天下传播,他办起了私学,招收了很多学生,据说前后大概有3000多人。孔子招收学生不分贵贱,他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在他的学生中,精通六艺的得意门生就有72人。这些学生都成了远近闻名的贤德君子。

  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的学术以礼仪为规范,以仁爱为根本,他想培养出品学兼优的道德君子,主张“学而优则让”,希望国家的政权掌握在高素质的文化人手中。他将教育普及于平民,培养出了许多出身下层平民的人才,被天下人尊为“圣人”。公元前498年,为能寻到一块实现自己抱负的乐土,孔子开始周游列国。孔子游历了整整14年,历经磨难,仍无结果,只得返回鲁国,这时他已68岁了。孔子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却误走了“克己复礼”的道路,四处碰壁,一生不得志。直到晚年,才明白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只能顺应潮流而动,不能违背。遗憾的是当他明白的时候,他已风烛残年,没有力量去更换他那套实用儒学的内容了。

  以后,他整理《诗》、《书》,并编撰了一部名叫《春秋》的编年体史书。

  公元前479年的初春,孔子病逝。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论编成了一部名叫《论语》的著作。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里,他的思想得到了广泛流传并且牢牢地主宰了中国人的生活。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