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重回圣彼得堡工作

  1825年11月末,沙皇快要驾崩的消息传到了奥波切茨县的偏僻乡村。

  11月25日傍晚,代替平日的家书而来的,是御前总参谋长季比奇男爵报告沙皇“病危”的公函。实际上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已于11月19日早上在塔干罗格病逝。

  在专制的帝国,沙皇逝世是最为重大的政治事件,因为这类事件往往导致政府大政方针的改变。

  普希金也可以期待新君即位会使自己的命运有新的变化。普希金热切地关心有关事态发展的消息。沙皇是否死了?彼得堡是否还在隐瞒沙皇逝世的消息?帝位继承人的问题是否解决了?普希金打发车夫彼得到诺沃尔热夫打听从彼得堡传来的消息是否属实。

  12月初,普希金打算秘密回到彼得堡去。开始他打算化名冒充一个与他模样相仿的农民出发,后又考虑到这样做可能会给邻村的农民招来麻烦,只好放弃了这一打算。

  过了几天之后,他再也忍耐不住了,又萌发了去彼得堡的念头。11日,他决定动身,当他去三山村辞行时,忽然有只野兔从他面前穿过。而在回来的时候,又有一只野兔在他面前跳个不停。

  据说,在俄罗斯,兔子出现是不祥之兆。也许是老奶妈的故事里的神秘气氛影响了普希金,也许是缪斯女神的暗示,使得他当时有一种不祥之感而最终未能去彼得堡。

  从后来发生的情形看,普希金的撤退未必不是件好事。因为他哪里知道,在首都,一场比沙皇驾崩的消息更猛烈的风暴正在酝酿、生成,而普希金此次如果成功出行,必将要卷进这场风暴之中。

  从结果上看,也许俄罗斯历史上会多一位英雄,然而俄罗斯文学也许就要失去自己的“太阳”。如果真是那样,19世纪乃至整个俄罗斯文学的格局会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真是让人难以想象!

  为了消磨这乡间的难熬的日子,普希金决定利用邻近的诺沃尔县发生的一件“诱骗事件”的素材,写一部诙谐作品。

  12月13日和14日,当普希金在米哈依洛夫斯科耶村的一间烟气腾腾的房间静下心来写成这部后来定名为《努林伯爵》的长诗时,彼得堡却是一片血气。

  一方面,老沙皇已死,新沙皇未定,权力出现真空地带,皇宫内外,人心惶惶。其实,按照俄国的法律和教规,亚历山大死后,应由康斯坦丁继位而不应是其弟尼古拉登基。但自古以来,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大有人在,康斯坦丁找了个波兰女子为妻,住在华沙不肯回国当皇帝,而要拥戴弟弟为新沙皇。

  可俄罗斯是一个东正教国家,宗教情绪极浓,教民不愿违反教规而拥戴尼古拉。此外,军队也不支持尼古拉。于是,亚历山大一世死后近一个月,沙皇继承人一事依然悬而未决。最后几经周折,好不容易有了眉目:尼古拉定于12月14日宣誓登基即位。

  另一方面,北方和南方的十二月党人此时正在策划一场武装暴动,也就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十二月党人起义。13日夜晚,十二月党人的骨干分子在首领雷列耶夫家中开会。而雷列耶夫正是普希金要到彼得堡拜访的人。与会者中有许多人就是普希金的同学和朋友,如别斯土舍夫、普希钦、丘赫尔别凯、奥陀耶夫斯基等。

  会上大家意见不一,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一定要推翻尼古拉一世,不成功便成仁。雷列耶夫说:“成功的可能很小,但也应试一试。这次试验将为后人做出榜样,迟早定会有所收获!宁可在现场被捕,也不能死在自己床头。”

  1825年12月14日,当尼古拉一世准备对东正教主教会议成员宣誓登基时,警报传入冬宫,称莫斯科驻军军官禁止士兵向新沙皇尼古拉宣誓,称康斯坦丁被尼古拉关进了监狱,并包围了上议院广场,其他的参加起义的士兵正陆续到达。

  起义者高呼:“康斯坦丁万岁!宪法万岁!”

  其实,一些士兵还以为他们所呼喊的“宪法”是康斯坦丁的妻子。大臣米洛拉多维奇伯爵想劝阻起义者,但被起义者的头领卡霍夫斯基的手枪击中,落于马下。

  此时,几支效忠于皇室的军队赶到,与起义者形成对垒之势。起义者组织不力,又缺乏粮草支援,时值寒冬腊月,饥寒交迫,军心动摇。

  下午15时,对垒之势很快被打破,尼古拉一世下令骑兵向起义者发动攻击,并下令开炮。起义者队伍大乱,士兵们再也不听头领的命令,大家争相逃命。

  他们想从涅瓦河的薄冰上逃到对岸去,但最终因人多冰薄,冰层开裂,大多数人都掉进冰河中被淹死了。入暮时分,革命的战斗已平息,冬宫四周到处躺卧着一具具尸体,起义者的头领也差不多都被抓获。这次起义失败了。

  12月14日至15日夜间,尼古拉一世亲自逐一审讯起义者的首领。他软硬兼施,两面三刀,像一个演员一样施展他的表演天才:他答应给雷列耶夫的家属2000卢布,换得雷列耶夫的口供;他对卡霍夫斯基痛哭流涕,称这是为了俄国的不幸。他允诺给奥波连斯基的父亲写信,从而赢得这个年轻军官的好感。他答应原谅别斯土舍夫,但要他答应今后要效忠皇室,可遭到拒绝。尼古拉一世后来对普希金也是这样软硬兼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竭尽表演之能事。

  1855年,尼古拉一世驾崩,诗人丘特切夫为这个沙皇写了一首《墓志铭》。

  你没有为上帝也没有为俄罗斯服务过,

  你只是为了自己的虚荣。

  你的全部作为,无论善事还是恶行,

  全都是谎言,全都是空虚的幻影。

  你不是一个君王,而是一个优伶。

  在多次审讯之后,公布了判决的结果:

  121名被告几乎都是贵族,雷列耶夫、彼斯杰尔、别斯土舍夫、卡霍夫斯基和姆拉维耶夫·阿勃斯杜尔等5名起义者首领被判死刑,其余全部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普希金虽然没有参加这次起义,但在许多起义者的身上都搜出普希金的诗稿。而沙皇尼古拉在一些“要犯”的审讯中和交代材料中,不断地听到和见到“普希金”的名字。

  别斯土舍夫说:“我是在读了普希金的一些手抄诗后产生自由思想的,如《自由颂》、《乡村》、《我的阿波罗》;还有几首讽刺诗,就是曾让普希金吃过苦头的那几首。”

  迪沃夫称:“我的自由思想是从某些作品中得来的,特别是普希金和雷列耶夫的颠覆诗。”

  斯坦吉尔则写道:“在有文化的青年人当中,谁没有读过、又有谁不赞赏普希金的自由诗歌呢?”

  一份密探的报告中这样写道:“看到著名的普希金,大家都吃了一惊。他的颠覆传统思想的行为是众所周知的,可为什么在审讯案件时,他却能逍遥法外呢?”

  而在这时,警方在莫斯科发现一首题名为《十二月十四日》的诗,内容是谩骂沙皇和宪兵头子本肯多夫的。据查,这是普希金的诗。在这样的时候,普希金竟敢这样写:

  我们推翻了国王,

  但却推举凶手成为皇上,

  让刽子手们称王称霸。

  这是多大的耻辱,

  何等的荒唐!

  这首诗的确是普希金所写,但与眼前的事件无关,它是普希金以前的诗作《安德烈·谢尼埃》中的一段,是写法国大革命的事。

  但当时这首诗的出处并未真正弄清,所以给尼古拉一世的印象非常深刻。新沙皇除了表演天赋以外,还有些骑士心理,因此他想亲自见见普希金,亲口盘问他几句,了解他的思想和观点,然后再决定如何处置他。于是,尼古拉下令召见普希金。

  尼古拉帝国表面上的富丽堂皇掩盖着君主专制的日益解体。沙皇开始对普希金进行严格的控制。沙皇采取这种新的施政方针,极其迅速果断。尼古拉一世登上王位就断然宣称:“革命已经来到俄罗斯门前,但是我敢发誓,只要我有一口气在,决不会让它进来。”

  这个口号就决定了沙皇同普希金第一次谈话的基调。1826年9月8日下午16时,普希金被送到克里姆林宫,带进沙皇的办公室。

  不过,他也做好了精神准备,一旦沙皇要威胁将他流放到西伯利亚去,他决不屈服,他就把他随身所带的一首他预先准备好的诗交给沙皇,然后转身就走。这首名为《先知》的诗是这样写的:

  俄罗斯的先知,

  挺起了腰,

  在可恶的刽子手面前,

  穿上耻辱的祭袍,

  脖子上套根绳套。

  普希金走进书房,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人站在壁炉前,他的脸丰满、白皙,目光炯炯有神。据说,沙皇尼古拉一世长得十分英俊帅气,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美男子。他的美好的长相和他的残酷的作为却实在是很不相称的。

  此时,新沙皇在仔细打量面前的这位著名诗人,看到他一副衣冠不整的狼狈样子,尼古拉一世不免感到好笑,他首先发话:“你好,普希金!能返回首都你高兴吗?”

  普希金为皇上一口纯正的俄语和洪亮的声音感到惊讶,还未等到他回话,尼古拉又继续说道:“已故的沙皇、我的兄长将你流放到乡村。现在我即位了,我是宽厚的人。只要你不再写反政府的作品,我可以决定赦免你。”

  普希金回答道:“陛下,我已有很长时间没有写反政府的诗歌了。可以说,从《短剑》之后,我几乎什么也没写。”

  沙皇道:“在被我流放到西伯利亚的人当中,听说有不少人是你的朋友?”

  普希金道:“是的,陛下,我与他们之中的不少人很要好,我敬仰过他们,至今依然如此。”

  沙皇道:“你怎么会喜欢丘赫尔别凯这样的流氓呢?”

  普希金道:“您把他当做疯子,我感到惊讶。在我看来,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去的人都是聪慧和善于思考的人。”

  尼古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也许是他很少听到如此直率而大胆的言谈的缘故,此刻他甚至觉得普希金很可爱,于是变换了一个话题,他问普希金:“你最近写了什么?”

  普希金道:“什么也没有写,陛下,因为审查得太严了。”

  沙皇道:“你为什么要写审查通不过的东西呢?”

  普希金道:“有许多无辜的作品在审查时被销毁。所以审查委员会实际上往往不分青红皂白……”

  沙皇走近了桌子,从纸堆里翻出了《十二月十四日》那首诗的副本。

  此时,普希金终于明白事情的原委。他一口气向沙皇叙述了这首诗选于他的未能出版的《安德烈·谢尼埃》一诗,诗中提到的是法国恐怖分子。尼古拉对普希金的这一解释似乎很满意,脸上再次露出微笑,他提出了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想看看普希金怎么回答:“假如你在彼得堡,你会参加12月14日的暴动吗?”

  普希金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回答:“毫无疑问,陛下,我所有的朋友都参加了,我不会不参加的。我之所以没参加,只是因为我当时不在彼得堡。”

  这大胆的回答并没激怒沙皇,沙皇感到普希金是把他看成可信任的大人物才敢讲实话。他想利用这位诗人在社会上的影响来为皇室服务。

  况且,他马上就要举行加冕,要制造一种和谐的社会气氛。于是,沙皇把自己的白嫩的手伸向了普希金,对诗人说:“你做了不少蠢事,希望你今后能聪明起来。我们不要再争吵了,你把所写的诗稿都寄给我,今后我就是你的作品的检查官。”

  当天晚上,在法国大使举行的舞会上,尼古拉一世宣布:“今天,我和俄国最聪明的人普希金谈了很久……”

  这样,普希金获得了沙皇赐予的自由,终于可以回到莫斯科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