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九节 “菜篮子”雁滩的变迁

  滚滚黄河从兰州呼啸而过的时候,造就了著名的黄河河谷盆地,其中的河心滩及两岸的边滩较为发育,堆积成了大小不等、互不相连的各类滩地,成为兰州盆地的一大奇观。

  这些黄河冲积而成的滩地主要分布在西固区、七里河区、安宁区和城关区。西固区有青春滩、新合滩、夹滩、蛤蟆滩,七里河区有崔家大滩、马滩、骚狐滩,安宁区有张家滩(七一滩)、河湾滩、黄家滩、夹河滩、马家滩、刘家滩、迎门滩、孔家滩、和平滩等,城关区有中心滩、雁滩等。近几十年来,除个别滩外,大部分在与河争地中被填平,与河岸连在了一起,改造成了兰州市区蔬菜生产基地。其中最著名的为雁滩。

  雁滩是黄河中最典型的河心滩,也是黄河的I级阶地,高出黄河水面3米~5米。滚滚黄河从金城关峡谷穿过只有200多米宽的河槽以后,河面逐渐拓宽,到了镇原路口到东岗镇附近一段,河面竟然宽达2000米~3000米。由于河面突然开阔,流速急速减缓,河水中夹带的大量泥沙随即在此“沉淀”下来,天长日久,便堆积成了18块河心滩地。这里原来河汊纵横、芦苇丛生、树木成阴,是南北迁徙大雁的栖息地,故名雁滩。

  雁滩过去被黄河的4条支流——南河(又称教场河)、小河、沙窝河(南北流向)和中河(又称夹河)纵横交叉穿过,分割成18个滩,前人依据各滩居民的姓氏以及方位、大小等都给18滩命有其名,旧时通称“东郊18家滩”,雁滩则是18家滩的总称。由于河道的不断改道,各滩的名称前后也在不断变更,已经由当年的段家滩、傅家滩、均家滩、宋家滩、刘家滩、李家滩、张家滩、苏家滩、杨家滩、刘家大滩、刘家小滩、大雁滩、小雁滩、南面滩、北面滩、骆驼滩、滩尖子、船滩、高滩18家扩大到红柳滩子、夹河滩子、张家滩子等20多个了。

  据地方志记载,明代以前,这里就是芦苇丛生、大雁栖息的荒滩。从明末开始,才陆续有人上滩定居,直到解放前夕,全滩总共只有800多户居民,主要以种植小麦和烟叶为生,同时间作蔬菜。耕地靠天车提灌,遇到大旱之年,眼看着黄河水从身边滚滚而过却得不到灌溉。遇到夏秋汛期,滩上的农田则被河水淹没冲走。因此,当地流传有“黄河纵横穿滩流,滩滩水隔人发愁;三年两头遭洪灾,人去苗淹地冲走。”的民谣。每当河涨闹水灾,天旱地裂时,滩上的居民只能对河泪汪汪,讨荒当乞丐。

  雁滩真正受到世人的注目,是源于民国。民国期间,农业改进所曾在滩西开辟了一处农场,分为农艺、园艺、森林三组,农场内种植果木,林中小径幽静修长,成为一处风景秀丽的“世外桃园”和“瓜果蔬菜基地”。抗日战争开始后,东南各地相继沦陷,避战乱者大量涌入成为大后方的兰州,一时间兰州人口猛增。鉴于五泉山、白塔山成为“军事禁区”,无处游玩的人们才开始把目光投向近郊的雁滩。到了1942年,兰州市政府将雁滩开辟为蔬菜区和旅游区,并在雁滩成立雁滩农业推广实验区,开展蔬菜病虫害防治、培育蔬菜良种等工作,引进实验成功西红柿等蔬菜新品种。《甘肃农推通讯》曾称赞“兰州是西北的蔬菜水果城,雁滩是兰州的蔬菜水果大本营”。

  我国著名文学家叶圣陶满怀深情地细致地描述了对雁滩的感受:“兰州的夏天本来不怎么热,这雁滩尤其凉爽。在这凉爽的境界里头,看那庄严肃穆的山峦,浩荡渺茫的黄河,看那山光水色随着朝晚阴晴而变化,简直是精神上洗一回澡,洗得更见清新,更见深湛。”

  当时,雁滩与外界的联系全靠皮筏和木船,正如叶圣陶的游记《坐羊皮筏子到雁滩》中记叙的一样,出入雁滩的交通工具主要靠皮筏。据说,昔日雁滩以及东滩来往城关的交通工具是一只大木船,此外全靠小皮筏来往摆渡。皮筏只能顺水而下,到岸后,筏客须将皮筏背到上游再放筏。所以,兰州有“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的谚语。

  解放后,兰州市人民政府非常重视雁滩的开发和建设。20世纪60年代中期,全滩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经过4年艰苦奋战,终于从滩西、滩北直到滩东,修筑起了一道高5米、宽6米、长9000多米的环滩大坝,将穿越滩南和滩中的南河和中河栏腰切断,迫使两股河水一律向北流去,从而把支离破碎的18滩连成一片,并在原河床上疏通了中河、南河两条全长15千米的渠道,有效地防止了洪水的危害。

  解决了水患后,雁滩人开始了大规模的造地运动,先后淤河造地4000多亩,种植各种果树60000多棵,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逐渐将这片盐碱荒滩变成了与南岸联成一体的蔬菜、瓜果生产基地。雁滩面积约14.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有1.1万多亩,以种植蔬菜、瓜果为主,是兰州市蔬菜、瓜果的主要产地和供给地之一。那时候的雁滩,树木连片,瓜果飘香,风景秀丽,举目远眺,宛如镶嵌在黄河河心的一块绿色翡翠,美丽而高贵。一树树水果和一畦畦鲜菜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三三两两的菜农在田间劳作,显得那么恬静,那么悠闲,真可谓一派田园风光,被誉为兰州的“菜蓝子”。

  如今的雁滩已经完全变了模样,交通四通八达,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各类批发市场相继落户,已经成了兰州的商贸物资流通中心和新型居民区,昔日的田园风光早就不见了踪影。而曾经享有盛誉的“菜篮子”也完全退出雁滩,东进西走,渐渐向榆中和红古区“发展”,重塑昔日的辉煌。

  “雁滩飞雁”曾是兰州著名的八景之一,而如今,人们只能望雁兴叹,只能用“平沙落雁”的雕塑来寄托对昔日大雁的向往。而叶圣陶笔下那诱人的雁滩瓜果,那一树树红的、黄的、绿的苹果、冬果,那一畦畦圆的、扁的、长的洋柿子、羊角灯笼辣椒,那一蔓蔓色鲜味美的刺黄瓜、南瓜……仿佛梦境一样,只能在人们记忆深处闪现。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