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状元、榜眼、探花

  状元

  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

  榜眼

  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意思是指榜中双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第三名称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探花

  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唐代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遇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于此。宋代又称探花郎。南宋以后,才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袭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进士

  意即贡举的人员。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

  举人

  原指被推举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

  秀才

  别称“茂才”。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任以知府等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学富五车

  学富五车的典故,源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惠施是战国时哲学家,很有才学,是名家的代表人物。据说惠施是个博学的人,道术很多,他读的书简要用五辆车子拉。后来人们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车”等来表示对饱学之士的称赞。王安石《赠外孙》有:“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用“学五车”来表示读书多或学问大。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和赵景明知县》也有:“五车书,千石饮,百篇才。”《醒世恒言》卷三二则为:“兼之学富五车,才倾八斗,同辈之中,推为才子。”

  “学富五车”的典故,也反映了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内所使用的传播手段。这么多的简册,运输、存放都很麻烦,人们常形容说:“汗马牛”、“充栋宇”。因而又形成了“汗牛充栋”的成语。

  形容饱读诗书、学识丰富的还有“才高八斗”、“等身书”、“边韶腹笥”等。

  “等身书”,是说宋代的贾黄中从小就聪明,刚满5岁时候,父亲对他教育极严格,每天早上要他站直,然后将书卷展开,量取与他身体一样长的篇幅,规定他一天念完。

  “边韶腹笥”语出《后汉书·文学传·边韶》,是说边韶这个人很有学问,收了几百个学生,有一次边韶在白天和衣小睡,一个学生嘲讽他说:“边孝先(边韶的字),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边韶听到后回答:“我腹中盛放着五经笥(笥即书箱),我小睡是为了思考学问,在梦中与周公、孔子见面,你们嘲笑老师,有何根据?”学生闻后羞愧。后人便以“边韶腹,腹便便”、“五经笥”、“群书笥”、“腹笥”等词语来比喻饱读经书,学识渊博。

  文房四宝

  笔——毛颖、管城子、管、毫、毛锥子、中书君。

  墨——陈玄、松滋侯、龙宾、龙香剂。

  纸——褚先生、麦光、赫蹄、滑砥方絮。

  砚——陶泓。

  《清明上河图》

  在我国保存下来的许多古代名画中,有一幅奇画《清明上河图》,它的作者是北宋画家张择端。这幅画是一幅长卷,宽20多厘米,长5米多。画中展现的是北宋京城的风光景物与人们的生活习俗。只见街道纵横,房屋稠密,路上车水马龙,店里生意兴隆。画面上,茶坊、酒楼、肉铺、布店直到医药门诊、马车修理、看相算命、理发修面,真是各行各业应有尽有。男女老幼各种人物画了500多个。《清明上河图》的绘画功力深厚、造型细致逼真,真实地描绘了我国北宋时期的都市生活,有如一部图片百科全书,在我国的书画遗产中极为罕见。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堪称我国的国宝。

  红学

  人们习惯地把《红楼梦》研究称为“红学”。“红学”一说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清乾隆以后,讲求“经学”的风气日盛,许多学者都埋头研读经书。据传,独有松江人朱昌鼎不肯趋附这种风气,偏喜欢读小说,对《红楼梦》特别精熟。一天,一位朋友来看他,问他为什么不钻研“经学”,他回答说:“我也研究‘经学’,不过我的‘经’比别人的少一画三曲。”(他所说的“经”是繁体“弳”)朋友听后,不明白他的意思,他笑着解释说:“‘经’字少一画三曲不是个‘红’字吗,我研究的是‘红学’。”

  这个笑话竟传开了,此后,人们称《红楼梦》研究为“红学”。“红学”这名称的由来自然是带有一些玩笑的成分。但是“红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学问,还是由于《红楼梦》是一部有着深刻的思想性、高度娴熟的艺术技巧的鸿篇巨著,博得了古今中外亿万读者的喜爱和珍视。

  京剧

  清代乾隆以来,昆曲、弋阳腔、秦腔等曾先后进入北京,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又有“四喜”、“春台”、“和春”三个徽班入京,和“三庆班”合称“四大徽班”,盛极一时的昆曲、京腔(弋阳腔入京后演化得名)、秦腔等逐步冷落下来。1830年湖北楚调(汉剧)也进入北京,汉剧和徽剧出于同一源流,因而时常合班演出,声腔上相互结合。后来,徽班又吸收、融合昆曲、梆子、京腔的精华,在剧目、音乐、身段、服装、化妆方面都有所改革,再结合北京当地语言和风俗习惯,便逐渐形成了京剧。当时称为“皮黄”,又称“京调”。1850年前后,京剧在四大徽班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著名演员,时称“老生三鼎甲”,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突出的贡献。

  从1919年梅兰芳第一次赴日本演出以来,京剧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

  “生旦净丑”

  “生、旦、净、丑”是我国传统戏曲中的四个角色。它们是一台戏剧演出的四大台柱。“生、旦、净、丑”的取名和这四个宇的反喻之意有关。

  “生”是在剧中扮演男子的角色,有老生、小生、武生之分。而“生”字本身有生疏的意思。过去老生是各行当之首,也就是整出戏成败的关键,要求生角的演出必须老练娴熟、唱做俱佳,故反其意取名为“生”。

  “旦”是在剧中扮演女性人物的角色,有青衣、花旦、老旦等之分。“旦”的本意是指旭日东升,也是阳气最盛的时候,旦角表演的是女性,女属阴,故反名之为“旦”。

  “净”是在剧中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人物,通称花脸,有铜锤花脸、架子花脸、武花脸等之分,“净”的本意是清洁干净,而剧中净角都是涂满油彩的大花脸,看起来很不干净,不干净的反面就是净,因而得名。

  “丑”是在剧中扮演滑稽人物的角色,有文丑、武丑之分,在十二属相中,丑属牛,牛性笨,因此,丑就是笨的代名词,而演丑角的人,则要求活泼、伶俐、聪明,如果其笨如牛是不能代替的,故相反取名为“丑”。

  越剧

  越剧是浙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绍兴地区嵊县,由当地民歌发展而成,主要流行于江浙、上海一带。因嵊县一带是古代越国所在地,故将此剧种称为“越剧”。越剧早期为“落地唱书”,是嵊县一带农民敲着竹板、笃鼓演唱的一种山歌小调。1906年春节期间,嵊县农村六名说唱艺人首次化妆登台,唱腔仍以“落地唱书调”为主,只用笃鼓、檀板按拍击节,的笃之声不断,故被称为“的笃班”,又名“小歌班”。1916年,小歌班进入上海。1923年间,小歌班在嵊县施家岙(今新市乡)招了一个女子科班,短期训练后即以“绍兴文戏”名义在上海演出,因女班扮相俊美,曲调流畅,至30年代中已全部改由女演员演出,故又称“女子文戏”。40年代前后,正式使用“越剧”名称代替“女子文戏”。

  黄梅戏

  黄梅戏是安徽地方戏曲戏种之一,流行于该省中部,因主要曲调由湖北黄梅传入而得名。黄梅位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在旧时代,它是荒州穷县,有不少以卖艺为生的民间艺人,走街串巷,摆场说唱。大约在清朝乾隆年间,民间艺人们以大别山的采茶歌、推歌和江湖上流行的渔歌为基础,创造了一种民间歌舞小戏采茶调,因其婉转流畅,优美动听,易学易唱,很快由黄梅传向周围地区,其中一支传向安徽。以后,在黄梅采茶调的基础上,形成以演唱“两小戏”、“三小戏”为主的民间小戏。后又吸收“罗汉桩”说唱艺术,并受青阳腔和徽调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一个独树一帜的剧种。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表演细腻动人,颇受广大观众喜爱。

  三大国粹

  “国粹”是指我国文化中的精华。“三大国粹”是指誉满中外的国画、京剧和中国医学。

  国画: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绚丽的民族光彩,矗立在世界绘画艺术之林。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花卉、禽鸟、走兽等种类;有工笔、写意、水墨等技法形式;有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露等表现手法;有壁画、屏障、扇画等画幅形式。

  京剧:是所有地方戏曲中声誉最高的剧种。150多年前,北京最受欢迎的是徽班,它和艺术风格相近的汉剧相结合,形成了皮黄合奏的新局面。后又创造了南北观众都能接受的戏剧语言——韵白。再从昆曲、秦腔等地方戏曲中吸取长处,终于产生了这种雅俗共赏的新剧种——京剧。

  中医: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的基本理论体系是阴阳五行说;诊断疾病是四诊:望、闻、问、切;分析疾病主要是八纲辨证: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方面去归纳概括病变的部位,印证双方力量的消长情况。

  世界语

  全世界的语言加起来共约3000多种,这么多的语言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样样精通。波兰的柴门霍夫,他创造世界语的想法,说来很有趣。当时,他家所在的比亚斯托克,居民分别为俄罗斯人、波兰人、日耳曼人和希伯来人(犹太人)。这四个民族的居民由于语言各不相同,彼此相处得不友好,有时还因误解而发生争斗,因语言纷争所导致的不幸事件经常发生。因此,柴门霍夫终于在1878年设计了第一个世界语方案。他的“新语言”刚开始受到了一些人的嘲笑,但他坚持用自己的“新语言”写文章,翻译作品。皇天不负有心人,1887年,柴门霍夫在他的妻子施尔柏妮帮助下,终于以“希望者博士”的笔名,自费出版了他的《世界语第一书》。目前,全世界有1000多万人学习过世界语。

  盲文

  19世纪时,法国的路易·布莱尔首创了盲文。布莱尔小时候因意外事故双目失明,后来,他进入盲人学校读书,毕业后留校任教。那时,在盲人学校里,老师把一个个用又大又厚的纸片剪成的字母,粘在像缝纫机一样的台板上,孩子们读书时,用手指一个一个摸过去,要摸好久才能读懂一句话。因此,布莱尔很想创造出一种专供盲人摸读和书写的文字。

  经过5年的反复研究,他终于创造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点子盲文”。这种文字由打在厚纸上的6个点子组成,通过几组点子的不同排列,可以表示出所有26个拉丁字母。

  1887年,“点子盲文”获得国际公认,这样布莱尔给无数盲人带来了光明。

  甲骨文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甲”指龟甲,“骨”指兽骨。因这种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叫做甲骨文。

  1898年,河南安阳县西北小屯村的农民翻地时发现一些甲骨,因不懂得它的历史价值,就把它当作一般药材卖给了药店。药店把它作为“龙骨”配方治病。同年,有个叫王懿荣的学者从买来的中药里发现“龙骨”上面有字。他认为它们是古物,于是,他把刻有文字的甲骨全部买下来。后来,有关部门有组织地在这里发掘了十多次,出土了大量甲骨。甲骨文是研究殷商及西周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是我国文化的源头,这是我国研究殷墟甲骨文的开始,王懿荣还第一个将其时代定为商代。

  王氏死后,他所收藏的甲骨片传给刘铁云(即著名的文言小说《老残游记》作者刘鹗)。刘进一步收集,整理,从而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甲骨文著作《铁云藏龟》。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在甲骨文的研究上也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标点符号的由来

  现在我们不论读中文还是读外文,文章都有标点,这使我们阅读很方便,那么标点符号是怎么来的呢?据史料记载,公元16世纪小马努蒂乌斯提出了一套正规的标点符号系统。主要符号源于希腊语法家们所用的小点,但常常改变其含义。希腊文中的问号“”变成了英语中的分号。我国古时候没有标点符号,文章读起来很吃力,甚至容易被误解。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言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一小段为“读”(音“逗”)。

  宋朝使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这些就是我国最早的标点符号。

  英文26个字母的由来

  英文字母渊源于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渊源于希腊字母,而希腊字母则是由腓尼基字母演变而来的。

  腓尼基是地中海东岸的文明古国,其地理位置大约相当于今天黎巴嫩和叙利亚的沿海一带。“腓尼基”是希腊人对这一地区的称谓,意思是“紫色之国”,因该地盛产紫色染料而得名。罗马人则称之为“布匿”。

  公元前20世纪初,在腓尼基产生一些小的奴隶制城邦,但从未形成统一的国家。在古代,腓尼基以工商业和航海业闻名于世。到公元前10世纪左右,其活动范围已达到今天的塞浦路斯、西西里岛、撒丁岛、法国、西班牙和北部非洲,并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公元前8世纪以后,亚述、新巴比伦等国相继侵入腓尼基。公元前6世纪,腓尼基终于被波斯帝国兼并。

  大约公元前13世纪,腓尼基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共23个字母(无元音)。这是腓尼基人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腓尼基字母是世界字母文字的开端。在西方,它派生出古希腊字母,后者又发展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而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是所有西方国家字母的基础。在东方,它派生出阿拉美亚字母,由此又演化出印度、阿拉伯、希伯来、波斯等民族字母。中国的维吾尔、蒙古、满文字母也是由此演化而来。

  据考证,腓尼基字母主要是依据古埃及的图画文字制定的。在古埃及,“A”是表示“牛头”的图画;“B”是表示“家”或“院子”的图画;“C”和“G”是表示“曲尺”的图画;“D”是表示“门扇”的图画;“E”是表示一个“举起双手叫喊的人”的图画;“F”、“L”、“V”、“Y”是表示“棍棒”或“支棒”的图画;“H”是表示“一节麻丝卷”的图画;“I”是表示“展开的手”的图画;“K”是表示“手掌”的图画;“M”是表示“水”的图画;“N”是表示“蛇”的图画;“O”是表示“眼睛”的图画;“P”是表示“嘴巴”的图画;“Q”是表示“绳圈”的图画;“R”是表示“人头”的图画;“S”和“X”是表示“丘陵地”或“鱼”的图画;“T”是表示“竖十字型”的图画;“Z”是表示“撬”或“箭”的图画。

  公元前2世纪时,拉丁字母已包括了这23个字母。后来,为了雕刻和手写的方便,也为了使元音的“V”和辅音的“V”相区别,便把原来的“V”的下方改成圆形而定为元音“U”;又把两个“V”连起来变出了一个做辅音用的“W”,这个“W”的出现已是11世纪的事了。后来人们又把“I”稍稍变化而另创出一个辅音字母“J”。这样,原来的23个字母再加上“U”、“W”、“J”三个字母,就构成了26个字母的字母表了。中世纪时,拉丁字母基本定型,后世西方文字(当然也包括英文)都是由它演变而来。

  零的由来

  公元前2000年或1500年左右,古印度文献《吠陀》中已有“0”的应用。“0”在印度最早还表示“空位”的意思。

  曾在我国唐朝任太史职的印度天文学家瞿昙悉达在他编纂的《开元占经》一书中记载,印度至少在公元8世纪时就已经开始使用点来表示“0”了。《开元占经》在介绍“天竺九执历经”时说:“九数至十,进入前位。每空位处,恒安一点。”

  近来,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根据大量的考证研究,又得出关于“0”的由来的

  新结论。他认为,最早出现和使用“0”的地方是在中印文化区的交界处。具体例证是发掘于柬埔寨的公元7世纪(683年)的碑文,碑文中使用点来表示“0”,比印度要早一个多世纪。

  从数的发展历史我们知道,“0”的发明创造与位值制的使用是分不开的。在我国,早在商代就已经采用了位值制(商代的甲骨文中,已有“六百又五十又九”的数字出现,明确使用了十进位)。而印度约在公元6世纪时才使用了位值制数字。有人估计,印度的位值制记数很可能来自中国,因为中印间的通商往来与文化交流早在公元前128年,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开始了。

  学位

  学位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1130年,意大利的波伦那大学首次授予一位研究古罗马法的学者以博士学位,不久又出现了硕士的称号。博士为学位第一级,硕士为第二级。约13世纪初,法国巴黎大学才首创学士制,作为学位的最低一级。法国最初的学士称号是大学“录取学生”的同义词;但英国的学士学位是作为大学毕业成绩良好的一个凭证。后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英国授予学士学位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学分制

  学分制是目前高等学校的一种较普遍的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学生只有读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方能毕业。

  学分制是在选课制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18世纪末,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的传统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科技和生产的需要。学校必须增设新科学技术课程。因课程体系变得越来越大,学生只能就一定的专业或学科范围内修习其中部分的必修课程,因此产生了选课制。最早实行选课制的是德国,而这种制度的普及和改进则是在美国。

  天文、历法、节气、时间

  历法、节气、时间名词

  刻钟

  15分钟为一刻,这是人所皆知的。要是再追问一个为什么,也许就说不上来了。

  原来古代是用漏壶计时的。首先在漏水壶内竖一标杆,标杆上刻有等距离的刻度,壶内水因漏渐减,杆上的刻度也依次显露从而知道时间,其单位自然就是“刻”了。明清有了钟表,二十四小时等于一百刻,一刻即14.4分钟,因此直接取15分钟为一刻,来代表四分之一小时。

  “夏时制”

  在夏季把钟表拨快一至二小时,以充分利用日光、节约能源的办法叫夏时制,又叫经济时或日光节约时。

  实行夏时制的主张,是20世纪初由英国人威廉·韦利特最早于1908、1909和1911年连续三次在英国议会提出实行夏时制日光节约议案,但不幸被当时的英国议会所否决。而德国政府的头脑反应快,一下看到了这一制度的许多优越性,便在1916年3月首先采用了夏时制。紧跟着德国实行夏时制的国家是法国、奥地利、荷兰、丹麦、挪威等国。不过,各国出于自己的实际需要,把夏时制的始期和终期做了改动。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有的国家的夏时制一直延长到11月19日才结束。有的国家如英国,甚至把时钟拨快两小时,实行“双倍”夏时制。

  实行夏时制,的确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例如英国1970年在总结它的好处时提到:每年节约燃料价值约一亿英镑;交通事故减少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实行夏时制使人们早睡早起,多接触阳光,对健康也有益。

  年月日

  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的时间。全长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回归年”。

  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数。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叫做“历年”。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共12个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年。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所以人们从很早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把一年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这叫做“历月”。众所周知,月亮是个球体,由于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同时又跟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月亮对着我们照亮的这一面,有时有,有时无,有时多,有时少,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当我们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叫做“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过十四、十五天,我们就会看到圆圆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这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就是一个月,我们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圆缺循环变化的规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们很早就把它作为计算日子的单位,把朔望月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阴历的一个月,就是根据朔望月定出来的。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地球是椭圆形的,自己不会发光,所在同一个时间里,地球只有一半向着太阳,向着太阳的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太阳的光照不到地球上,这一半地球上就是黑夜。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规律的循环。

  通常把太阳要升起来的时候叫白天,这就是一天的开始。在白天转为黑夜的时候,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叫做黑夜。一天,通常是指这个天象变化的规律,就很容易被人们所掌握,并利用它来作为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一天,是历法上的第一种单位。

  这种用太阳定出来的日,叫做“太阳日”。太阳日又有“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两种。真太阳日有长有短,这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冬季地球离太阳远一些,所以公转就慢一些。地球公转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时间也就有长有短。因此“真太阳日”的时间是不完全一样长的,这样用起来就很困难。为了方便起见,历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阳日,而是一个长短不变的日,这个日就是一年之中,真太阳日的平均时间长度,就叫“平太阳日”。按照现在惯例,一日的时间分成24等份,就是24小时,把24小时作为一日。依照现在惯例,一日是从半夜0点开始,到次日的半夜24小时止作为一天。但是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又把一天的二十四个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也就是用民间的十二个属相来代替。恰好每个时辰是两个小时,每逢单数进位,而每个时辰又分为三个部分,为初时、正时和末时,每天的交替时间是从当日的半夜十一点整开始为第二天的子时,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0点。所以夜晚11:00整到11:39分为初子时,11:40分到12:19分为正子时,12:20分到凌晨1:00整为末子时。而每天中午11:00整到11:39分为初午时,11:40分到12:19分为正午时,12:20分到下午1:00整为末午时,其他以此类推。

  用日来计算短的时间很方便,如三、五天、十天、八天,但计算长的时间就很困难,所以在计算时间上还有月、年和世纪等。

  星期

  3000年以来,每星期7日的星期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到底每星期7日是怎样制定的?它的来历传说有多种:

  有一种说法是埃及人最早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规律而制定的。据理是月亮由朔日到上弦,再由上弦到望日,或由望日到下弦,由下弦再到朔日,差不多都是7日。这种讲法大概就是现在星期制度的前身了,可见那时已有科学根据。

  虽然埃及人是最早制定星期制度的,但据历史材料分析,最早实行星期制度的,不是埃及人,而是古巴比伦人,那时的古巴比伦人出于对星象的观测和对星辰的崇拜,把每个周日置于一个神或一个同神相对的星宿的保护之下。古巴比伦人曾以7个天体“日、月、火、水、木、金、土”各代表一日,7日就成为一周,太阳神则主管星期日。“星期”,就是“星”中的日期。在日本语言中,至今仍保留着这样的意思。

  随着古巴比伦占星术的出现,罗马人也接受了每星期7日的制度。罗马人也同样地按照某一颗星象或某一个神来称呼每个周日。对此,在今天许多欧洲国家如英国、法国等的语言里还可以找到证明。

  英法等国是这样称呼每周7日的:第1日星期日,是祭献太阳神,所以称为太阳日;第2日星期一,祭献月亮神,所以叫月亮日;第3日星期二,祭献火星(战神),叫火星日;第4日星期三,祭献水星(商业之神),叫水星日;第5日星期四,祭献木星(雷神),叫木星日;第6天星期五,祭献金星(爱神维纳斯),称金星日;最后一天星期六是祭献土星(农神萨忒思),称土星日。这就是当时7颗知名的星宿。

  另一说法是星期起源于《圣经》中所说的“神在第7日休息”——在古犹太人看来,“7”被认为是个幸运的数。据西方古典哲学家温斯坦莱的记载,在摩西统治下的以色列共和国时代,摩西所颁布的法律中有一项规定,7天中要抽出一日作为百姓的休息日,原因有三:一是让百姓有时间去友好往来;二是让人和牲畜都能歇息一下;三是让教区的神父有机会去宣传法令和教义,让百姓都可以做弥撒等。这就是现在所讲的“礼拜”了。

  基督教把休息日(星期日)放在圣日之后,根据《圣经》,圣日这一天是耶稣复活日,因此,俄国称星期日为复活日。但是,俄罗斯人和斯拉夫人与其他欧洲人不同,他们是不按史前时期的神来称呼的,除了星期日之外,依照次序来称呼:星期一作为一周的第一天,星期日作为最后一天。星期二称为“第二”,星期三称为“中间”,星期四称为“第四”,星期五称为“第五”,而星期六称为“圣日”。

  一些国家曾有过改变每星期7日的尝试。那是在1792年,法国革命会议曾制定出一种10进位的历制,其中包括10日为一个星期的星期制度。但很快就被拿破仑废止。1929年,苏联政府曾宣布过每星期为5日,在1932年又规定一星期为6日,但是两次变革都遇上了麻烦。到了1940年,才再度恢复每星期7日的制度。显然,7日为一个星期的制度已经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

  在目前国际通用的公历中,星期是一个重要的纪日制度,例如星期日就是国际公认的公休日。

  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做阴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做春节。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为“春节”。

  春节的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内容;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做除夕,又叫做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黏黏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均韵味无穷。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春节的起源也有一些传说:

  “年”兽的传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每到除夕出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但后来人们发现“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所以人们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穿红袍、挂红灯、燃放爆竹,以吓走“年”兽。

  万年创建历法的传说。相传古时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设计了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和漏壶,发现了日月运行的规律。他去见当时的皇帝祖乙,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

  大月小月

  阳历月份有这样的规定:“四月、六月、九月及十一月有三十天,其余的月份有三十一天,二月例外,只有二十八天。”月份的大小,原因是罗马人在凯撒统治下发明儒略历法时,决定凡有特别宗教意义的月份都是三十一天,不重要的月份是三十天。因此,取名门神的一月,以战神为名的三月,为表示尊敬凯撒大帝而取名的七月,都有三十一天。凯撒大帝的继任人奥古斯都规定八月应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所以八月也有三十一天。为了要使八月有三十一天,他便从二月借来一天,把二月减少到二十八天。又为避免使三个大月的月份连在一起。又规定九月及十一月各有三十天,把十月及十二月加长到三十一天。

  公元的由来

  远古时期,当人们有了“年”的概念后,就产生了种种纪年的方法和作为起算点的“纪元”。在古罗马,常用罗马建国或罗马统治者狄奥克列颠(即戴克里先)称帝的时间作为纪年的开始。

  公元产生于基督教盛行的6世纪,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把任何事情都附会在基督教上。525年,一个名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7年后(即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所谓耶稣诞生在狄奥克列颠纪元之前284年的说法,并主张以耶稣诞生作为纪元。这个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532年,把狄奥克列颠纪元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将此纪年法在教会中使用。到1582年罗马教皇制定了格里高利历,继续采用了这种纪年法。由于格里高利历的精确度很高,而为国际通用,故称公历。由此,教士所臆造的耶稣诞生的年份,便被称为公元元年。

  公元元年相当于我国西汉末期平帝的元始元年。我国采用公历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的1912年,但与当时中华民国纪元的纪年法并行。新中国成立以后,于1949年正式规定采用公历纪元纪年。

  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十一时至翌晨一时,古时尚有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分、未且、未央等别称。

  丑时:晨一时至三时,又称鸡鸣。

  寅时:三至五时,别称骑旦、平明、平旦。

  卯时:五时至七时,为古时官署开始办公的时间,故又称点卯。因是时正值朝暝冉冉东升,故又谓之日出。

  辰时:七时至九时,别称食时。

  巳时:九时至十一时,巳时又称“隅中”。

  午时:十一时至十三时,别称日中,而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年等别称。

  未时:十三时至十五时,此时太阳蹉跌而下,开始偏西,故又谓之日侧、日映。

  申时:十五时至十七时,别称哺时、日哺。

  酉时:十七时至十九时,酉时又叫日入。

  戌时:十九时至二十一时,别称黄昏。

  亥时:二十一时至二十三时,此时正是夜阑人静之夕,故又称人定。亥时又称夤夜。

  星座

  魔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二十八星宿

  三垣、四象、二十八宿,是古人对星空的分析。

  三垣《史记·天官书》将地球上看到的北天极一片天空划为紫微、太微、天市,此即“三垣”。

  四象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内移动的轨道,即黄道。此即地球上最美妙的处所,故又被古人视为“黄道吉日”。

  古人又将黄道附近的星空分出东、南、西、北四方,并分别用相应的吉祥灵兽代表,即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此即“四象”(即表示星的形象)。

  二十八宿古人又将每象分七宿(宿念休,即一撮星的宿舍),则四象共二十八宿。依次为:

  (一)东方苍龙

  形象是一条腾空而起的飞龙,双角、三爪四脚、遍体鳞甲,作吞云嘘气、目空万物、不可一世之势。

  (1)角:在室女座,因如羊角,故名。有二星,角宿一去黄道不远,角宿二位于黄道线上。

  (2)亢:在室女座有四星,皆三等星。因四星直上高亢。《礼·月令》:“种夏之月,昏,亢中。”

  (3)氏:在天秤座,有四星。《尔雅》:“天根,氏也。”氐作底、根柢,故名氏。《礼·月令》:“季冬之月,旦,氏中。”

  (4)房:在天蝎座,是天蝎的头。有四星。《尔雅》云:“天驷,房也。”

  (5)心:在天蝎座,心又名商星。有三星:一个是一等星。《尔雅》:“大辰,房、心、尾也。”“大,火谓之大辰。”《诗·绸缪》:“三星在户。”注:“三星,心也。”《诗·七月》:“七月流火。”

  (6)尾:在天蝎座,是天蝎尾。有九星。《礼·月令》:“孟春之月,旦,尾中。”

  (7)箕:在人马座,似箕,有四星。

  (二)南方朱雀

  又称朱鸟,在黄道南形象类凤凰,作昂首展翅、翘足扬尾、振奋有力之状。

  (1)井:在双子座,似井形,黄道在此穿过,夏至点在此。有八星。《晋书·天文志》:“南方东井八星,天之南门。”《广雅》云:“东井谓之鹑首。”

  (2)鬼:在巨蟹座,有四星,星光均暗。中有一星团,晦夜可见,称“积尸气”。《广雅》云:“舆鬼谓之天庙。”因其似车厢,故称舆;阴暗而谓之鬼。天庙为祭鬼神之所。

  (3)柳:在长蛇座,有八星。《礼·月令》:“季秋之月,旦,柳中。”《尔雅》:“昧谓之柳。”“柳,鹑火也。”其像鸟嘴。

  (4)星:有七星,在长蛇座。但该名较模糊。

  (5)张:在长蛇座,有六星。《广雅》:“张谓之鹑尾。”

  (6)翼:星数最多,有二十二个,其象翼,故名。翼在巨爵座。《晋书,天文志》:“翼为二十二星,天之乐府,主俳倡戏乐。”

  (7)轸:有四星,在乌鸦座。如车厢的轸,后开一口。

  (三)西方白虎

  形象是一只张牙舞爪的跃虎,四脚五爪、怒目短耳、长尾,作腾云驾雾之姿。

  (1)奎:有十六星,九座在仙女座,七座在双鱼座。

  (2)娄:分三星,在白羊座。《尔雅》有“降娄,空娄也”。

  (3)胃:有三星,在白羊座。《史记·天官书》云:“胃为天仓。”似胃。天仓为库房。

  (4)昴:有七星,在金牛座。《尚书,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尔雅》:“大梁,昴也”。“西陆,昴也。”《广雅》:“昴,谓之旄头。”《诗经·小星》:“嘈彼小星,维参与昴。”

  (5)毕:有八星,在金牛座。《尔雅》:“褐谓之毕。”《诗经,大东》:“有抹天毕。”抹,长貌,像掩兔之毕,有长柄。

  (6)觜:有三星,在猎户座。《史记·天官书》:“参为白虎。小三星隅置,曰觜觿,为虎首。”觜即嘴,如虎口。觿,锐角。觜觿,即口角。

  (7)参:有七星,在猎户座。《广雅》:“参伐谓之大辰……参谓之实沈。”杜甫有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四)北方玄武

  蛇绕于龟上的灵兽。

  (1)斗:在人马座,有六星。箕、斗都在黄道上,斗在北,箕在南。《诗·大东》:“雏南在箕。”“雏北有斗”非指北斗七星。在黄道上的斗称斗宿。

  (2)牛:在摩羯座;有六星。《礼·月令》:“季春之月,旦,牵牛中。”“仲秋之月,昏,牵牛中。”《诗·大东》:“鲩彼牵牛,不认服箱。”《尔雅》:“河鼓谓之牵牛。”其实,在黄道上的牛才是牛宿,与织女星相对的才是牵牛星(河鼓)。

  (3)女:有四星,在宝瓶座。《尔雅》:“婺女又谓之委女。”但这个女为女宿而非织女。

  (4)虚:有二星,一在宝瓶座,一在小马座。《尔雅》:“玄枵,虚也。陆,虚也。”

  (5)危:有三星,一在宝瓶座,二在飞马座。

  (6)室:有二星,在飞马座。《礼·月令》:“盂春之月,日在营室。”《诗,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楚宫。”《尔雅》:“营室谓之定。”《广雅》:“营室谓之豕韦。”

  (7)壁:有二星,在飞马座。《礼·月令》:“仲冬之月,昏,东壁中。”《尔雅》:“鲰觜之口,营室,东壁也。”注谓:“营东壁星,四方室似口,因名云。”鲰音居,觜音子,鲰觜即星次名。

  以上即二十八宿及其所属各星。除此而外,还有启明星、长庚星(或名太白星、大嚣星)、天狼星、彗星、天津星(或名天汉、天江)等。

  第五空间

  通常,人们把陆地称为第一空间,海洋称为第二空间,空中称为第三空间,宇宙空间称为第四空间。近几年来,西方航空界把300米以下的空间称为“第五空间”。距离地面300米以下的空域,地形复杂,地物阻隔,雷达发现角的可控度非常有限。因此,第五空间对于雷达,是一个未攻破的极地和“盲区”。第五空间又是现代制导式武器的“死角”。现代最先进的防空导弹,对付中、高空目标有很高的命中精度,但对低空目标却难以捕捉和追踪。精确制导武器对超低空目标,因距离太近,预警时间没有充分保证,被视为防御的“死角”,很难发挥作用。

  “三九”

  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一直到九九,共81天。冬至后第—个九天至第二十七天为“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有民谣:“一九二九难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八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又有:“春打六九头”(或五九尾),即六九的第一天(或五九的第九天)立春,自此天气渐暖。

  标准时间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发播标准时间的权威机构。这里有我国自己建造的大型铯原子钟。这台铯原子钟是国家标准钟,准确度达到相当于三万九千六百年不差一秒。一眼望去,钟身是五米多长的不锈钢管,躺在工作台上,活像一尊大炮筒。这里与设在法国巴黎的国际时间局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定期向它提供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协调。在时间服务值班室的计时器上,大珍珠般的灯泡在闪亮,上方清晰地显示着标准北京时间几时几分几秒。当然,我国实行夏时制以来,在夏时制期间,电视屏幕上的时间是夏令时,比这里的时间要快一个小时。

  据计量院提供的材料,1984年计量院开始利用电视试播标准时间。同年12月,利用电视发播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通过了国家鉴定。电视屏幕的时间显示与计量院的铯原子钟结下姻缘。

  还应指出,电视观众在电视屏幕上直接看到的是“可见的时间”,而在它的背面还隐藏有“不可见的时间”。这个“不可见的时间”是专为对时间有严格要求的尖端科研单位服务的,只能在示波器上看到它的踪影。

  小时

  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钟、表打交道,“几点钟”、“几小时”这些话一天不知要说几遍。可是为什么要把两个钟点之间的间隔称为小时呢?既然有“小时”,有没有“大时”一词呢?其实,“大时”的确是有过的,“小时”也是从“大时”引申而来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的时间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北京时间

  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人,看到太阳通过天体子午线的时刻(即正午十二时)是不一样的。为了统一,天文学家规定东西两地相隔经度十五度,时间就差一小时。地球自转一周为三百六十度,一天分成二十四小时,所以地球一小时就等于自转十五度。国际上把全球分为二十四个“时区”,我国使用的是东经一百二十度的标准时间,属于东八区,“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时间。

  “三伏”

  每年夏日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我国独有的“三伏”节气,并都印在我国的日历上,那么,您知道“三伏”是怎么来的吗?

  我国从公元前776年至今,流行“干支纪日法”,即:把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取一个字结合而得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秦汉时盛行“五行生克”的唯心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火克金(金怕火烧融),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就规定从夏至日(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阳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庚日为三伏,有十天。这样,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按照这种规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

  伏天之所以酷热,从日地关系上看,自春分日开始到夏天,太阳从直射赤道逐渐变为直射北回归线。夏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这一天北半球地面接受的太阳热量最多而散热最少。但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并不是夏至,而是夏至后的伏天,特别是中伏和三伏天。

  十二生肖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开始以12地支配12种动物用来记时,叫做12时辰,也叫12生肖。这便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子时(夜11、12点):据说老鼠是深夜里最活跃的动物,所以子时属鼠。

  丑时(后半夜1、2点):据说牛是最早耕地的家畜,所以丑时属牛。

  寅时(后半夜3、4点):寅字解析为害怕的意思,古人最怕的动物是老虎,所以寅时属虎。

  卯时(早晨5、6点):据说此时为“大阴”(即月亮)的时间,传说月球中有玉兔,所以卯时就属兔。

  辰时(早晨7、8点):据说此时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所以辰时属龙。

  巳时(上午9、10点):据说蛇最爱在此时利用青草作掩护,所以巳时属蛇。

  午时(上午11、12点):午时阳气到顶,阴气始生,正是骏马驰骋的时候,所以午时属马。

  未时(下午1、2点):据说羊在未时吃过的草,草根再生力很强,所以未时属羊。

  申时(下午3、4点):天快晚了,猴要呻叫,所以申时属猴。

  酉时(下午5、6点):此时正当日没月出之际,古有“太阳金鸡”的传说,所以酉时属鸡。

  戌时(晚7、8点):夜的开始,犬守夜,所以戌时属犬。

  亥时(晚9、10点):据说晚上9、10点钟天地最混沌,而猪爱睡觉,混沌不清,所以亥时就属猪。

  这种十二生肖的称谓,由来已久,约定俗成,并没有什么严格的科学根据。

  节气

  目前保存最完好,最古的天文台“登封观星台”(现存的建筑遗迹,建于元初),坐落在古都洛阳东南的登封县告成镇。这座巍然挺拔的古建筑遗迹,由高8.5米的“测景台”、长30.3米的“星天尺”组成。相传周公曾风尘仆仆,从西周首都镐京来到这里,主持测量日影。台上至今还珍藏着公元724年唐代所立的石表,上刻“周公测景台”五个字。

  在观察、测量太阳位置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我国古代人民把一年划分为若干“节气”。春秋末年,根据每年“冬至”时刻的测定,推算出一年岁实是三百六十五点二五日,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精密的数值,为准确预报季节、反映气候寒暖变化创造了条件。《春秋》书中,已有许多春夏秋冬四季的记载。西汉时期问世的《淮南子·天文训》则完整地记录了全部“二十四节气”。惊蛰、清明、谷雨等,这些名词与天气、物候的对应,足以证明它同农业、畜牧业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至今仍为我国人民所沿用,具有悠久的生命力。

  日照时间长短

  撒哈拉大沙漠东部的全年日照达97%,在4300小时以上。北极有最漫长的冬季,连续186天不见阳光。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章泽
4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5从日记到作文
6西安古镇
7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8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