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黄河

  黄河缘何变黄

  众所周知,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的北麓,途经9个省区,全长为5400多千米,是世界长河之一。黄河上游的河水是十分清澈的,可是当它流经黄土高原时,就被染成了黄色。据史料记载,在唐朝的时候,人们发现大河的水渐渐变成了黄色,因此将其改名为黄河。很多年以前的黄土高原,有着郁郁葱葱的茂密森林,生存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高原到处呈现出盎然生机。但是因为长期以来短视的人们只重眼前利益,而不从长远着想,大肆破坏森林、树木,使很多草原与林地沙漠化,结果厚厚的黄土全都裸露了出来,再加上黄土本身结构疏松,经过雨水以及河水的长期冲刷以后,泥沙被水流携带着流进黄河,就把黄河的水染黄了。

  黄河断流

  黄河是从1972年起开始断流的。90年代以来,断流的情形进一步加重。黄河断流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自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自然原因来看,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不足,加上近年来黄河流域降雨量逐年减少,使得水资源更加缺乏。从人的因素来看,人为的破坏十分严重。

  保护母亲河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口急剧增加,粮食供不应求,人们只得大面积毁林开荒,加剧了水资源的贫乏。黄河流域的工业以及城市用水的增加,使得引入河水进行灌溉的面积正在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大水漫灌现象十分严重,许多宝贵的水资源浪费了。黄河断流使黄河的泄洪能力大大降低;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影响,生存在黄河流域的几百种水生生物以及上百种野生植物和鸟类都将受到威胁。所以,保护母亲河已经迫在眉睫了。

  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其历史已有3000多年,西周时,形式就已初具规模。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宫殿、庙宇、官府都使用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而且各地的民居也广泛使用四合院。不过,只要一提到四合院,人们便自然会想到北京的四合院。因为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规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种各样的四合院当中,北京四合院体现了四合院建筑形式的主要特点。

  北京四合院是由大门、影壁、倒座、正房、厢房等若干单体建筑组合而成。它们的结构都属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体系,甚至有些砖石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木构建筑,并由不同的典型式样代表户主的身份地位。

  北京四合院规模小的只有一院,多数有前(外)后(内)二院。

  一般外院横长,大门开在前左角即东南角。进入大门,迎面在外院东厢房的山墙上筑砖影壁一座,与大门组成一个小小的过渡空间。由此西转进入外院。大门之西正对民居中轴的南房称“倒座”,作客房;外院还有男仆室及厨房、厕所。从外院进入内院的中门,通常是一座称为“垂花门”的小门屋,施悬山“勾连搭”顶(即前后两个双坡顶相接),标志着由此进入内宅。在垂花门后檐柱处常设门扇,称屏门,作用类同仪门,平时关闭,人由门前左右廊道绕入,遇大事或贵客到来时才开启。以中门间隔内外,不仅保持了内院的安静,同时也含有宗法礼制的意义。

  方阔的内院是全宅的主院,北面正房称“堂屋”,大多为三间,遵守着明清朝廷“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的规定。

  正房三间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

  正房开间和进深尺寸都比厢房大,故体量最大。在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封建社会,北京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人居住。

  正房左右接出耳房,可单开门,也可与正房相通,一般用做卧室或书房。这种一正房两耳房的布局称作“纱帽翅”。

  正房前,院子东西两侧各建厢房,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厢房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有时将偏南侧一间厢房分割出来用做厨房或餐厅。

  正房、厢房朝向院子都有前廊,用“抄手游廊”把垂花门与这三座房屋的前廊连接起来,可以沿廊走通,不必经过露天。廊边常设坐凳栏杆,可在廊内坐赏院中花树。抄手游廊把庭院分成几个大小空间,但分而不隔,互相渗透,增加了层次的虚实映衬和光影对比,也使得庭院更符合人的日常生活尺度。家庭成员在这里得到交流,为创造亲切的生活情趣起了很大作用。

  正房之后有时有一长排“后照房”,或作居室,或为杂屋。较大的民居可以在堂后再接出一座四合院,以居内眷。或更在全宅一侧接出另外一组四合院,也有的在一侧接出宅园。

  中型以上的四合院还常建有后军房或后罩楼,主要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内院所有房屋都采用青瓦硬山顶。

  北京四合院亲切宁静,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庭院方阔,尺度合宜,院中莳花置石,一般种植海棠树,列石榴盆景,以大缸养金鱼,寓意吉利。

  北京四合院就像一座露天的大起居室,把天地拉近人心,是十分理想的生活空间,最为人们所钟情。

  上海的弄堂

  弄堂,是上海特有的民居形式,构成了近代上海城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弄堂的历史要追溯到19世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外国人被允许在此居住、经商。在上海开埠的最初几年里,除租界范围内原有的中国居民外,其他中国人是不允许移居租界内,租界内外国人的经济贸易活动中也不存在房地产经营行为。1853年9月,小刀会起义,占领了上海县城,与清军展开了长达一年半的拉锯战,大量城隍庙居民为避战火而移居较为安全的外国租界,“华洋分居”的规定被彻底打破,并极大地刺激了租界内房地产经营活动。由于人多房少,房价高得出奇,因此大多数外商都很快将商业与兴趣转移到房地产经营中来。

  最初建造的这类专供向租界内华人出租的房屋,都是木板结构,成本低廉,施工简单,建造速度快。这种出租木板房屋一般采用联排式总体布局,并起某某“里”为其名称。这就是后来上海弄堂的雏形。

  1870年后,这种简易木板房屋因易燃不安全而被租界当局取缔,但由于大量建造出租住房可给租界当局带来最主要的税收来源,因此房地产经营活动非但没有被制止,反而越来越繁荣。只不过是将一种新形的住宅——石库门里弄取代了早期简易的木板房。

  石库门里弄是用中国传统的“立帖式”木结构加砖墙承重的方式建造起来的新式住宅。这种住宅比起早期木板房要正规、耐久得多。它的平面和空间更接近于江南传统的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更适合于中国居民的永久性居住。它虽然无法跟过去传统民居中层层进进、庭院深深相比,也无法凿池叠石、赏花折柳,但它毕竟还保持着正当中规整的客堂,有楼上安静的内室,还有习惯中常见的两厢。这种住宅还基本保持了中国传统住宅建筑对外较为封闭的特征,虽身居闹市,但关起门来却可以自成一统。于是这“门”也就变得愈加重要起来。它总是有一圈石头的门框,门扇为乌漆实心厚木,上有铜环一副。

  为跟后来的新式石库门住宅相区别,早期所建的石库门住宅又叫做“老式石库门”。从整体看,一个个“石库门”单元被联排在一起,呈西方联立式住宅的布局方式。一排排石库门住宅之间,形成了一条条“弄堂”。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租界内里弄住宅的影响,上海老城厢内外华界内,也开始大量建造起里弄住宅。20世纪以后,上海的房地产经营活动更加高涨。

  20世纪10年代,上海的石库门弄堂有了一些变化。弄堂的规模比以前增大了,平面、结构、形式和装饰都和原有的石库门弄堂有所不同。单元占地面积小了,平面更紧凑了,三开间、五开间等传统的平面形式已极少被采用,而代之以大量单开间、双开间的平面。建筑结构也多以砖墙承重代替老式石库门住宅中常用的传统“立帖式”,墙面多为清水的青砖或红砖,而很少像过去那样用石灰粉刷,石库门本身的装饰性更强了,但中国传统的装饰题材逐渐减少,受西式建筑影响的装饰题材越来越多。这种弄堂被称为“新式石库门里弄”或“后期石库门里弄”。其分布范围也较老式石库门弄堂为广。

  在新式石库门弄堂大量建造的同时,从中演变出一种新的弄堂住宅形式——新式里弄。在新式里弄中,石库门这一住宅形式被淘汰了,封闭的天井变成了开敞或半开敞的绿化庭院。形式上更多地模仿了西方建筑式样而较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式样。各种建筑设备也较为齐全了。30年代后,新式里弄进一步发展,演变出一类标准更高的花园式里弄住宅。这种住宅由长条式变成了半独立式,注重建筑间的环境绿化,室内布局和外观接近独立式私人住宅,风格多为西班牙或现代式。还有一些花园里弄,不是每家一栋或两家和为一栋,而是和公寓一样,每一层都有一套或几套不同标准的单元。这种花园弄堂又被称为“公寓式里弄”。花园式里弄与公寓式里弄,除了整体布局还有些类似于传统弄堂的成片式布局特征外,其建筑单体已很难再视之为弄堂住宅了。

  上海的弄堂住宅有着强烈的空间艺术特征。这种空间艺术特征首先表现在弄堂中不同层次的空间序列上,即从街面到总弄再到支弄最后入户这样一种空间组织方式。它将居民的居住空间有序地分隔成公共空间(街道)、半公共空间(总弄)、半私密空间(支弄)和私密空间(住宅内部)这样几个不同的层次,但又将这些不同层次的空间有机地组织在一个有序的系列中。

  弄堂的空间艺术特征,也表现在户内的空间组合上。前后天井,将房间在纵向上分成不同的层次,同时又很好地解决了深住宅内的通风和采光问题。主、次房间的不同层高使空间利用更有效率,降低的灶披间上更是多出一个亭子间的空间。

  弄堂建筑的装饰也丰富多彩。首先是弄口的装饰。这里往往都被设计者和建造者精雕细琢。第二个装饰的重点是每家每户的石库门。石库门的装饰风格成为形成各弄堂可识别性的重要视觉元素。第三个装饰元素是建筑山墙上的装饰。此外,在有的石库门弄堂中,还常常会有重重叠叠的半圆砖券或过街楼,这些券门或过街楼也是极富装饰性的部位。

  苏州园林

  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的辟疆园。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170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60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19处。有疏朗开明,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水廊逶迤,具有浓郁江南水乡风味的拙政园;有厅堂轩豁,廊宇周绕,奇石争雄,被称为“吴中第一名园”的留园;有小山幽旷,清水回环,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有雅素精巧,曲径通幽,庭园紧凑的“园中瑰宝”网师园;有石狮林立,迷宫探幽,变化无穷的狮子林。在中国四大名园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占据两席。

  苏州园林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苏州园林占地面积小,采用变幻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使苏州园林以景取胜,景因园异,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另外,这种宅园合一的宅第园林,其建筑规制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苏州古典园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的。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近年来,苏州的园林建筑艺术逐渐向海外传播。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明轩,是以苏州网师园的殿春簃为蓝本移植的;加拿大温哥华市中心公园内的中园,是按照苏州明代园林的式样兴建的。这说明苏州传统的园林建筑艺术正在发扬光大。而苏州市的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等9家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着苏州园林已走向世界。

  乐山大佛

  乐山位于四川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在城区交汇。世界著名的乐山大佛即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为弥勒坐像。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是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而发起并召集人力、物力修凿的。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乐山大佛历时90载而完工。

  乐山大佛的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肩宽28米,手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可围坐百人以上,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为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右侧是九曲栈道。

  关于乐山大佛,还有一些轶闻。

  一是其发髻用石块嵌就。乐山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单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砂浆粘接。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厚度各为5~15毫米。1991年维修时,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遗存螺髻石3块,其中两块较完整,长78厘米,顶部31.5厘米×31.5厘米,根部24厘米×24厘米。

  二是两耳以木为之。乐山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曾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是腐朽了的木泥。这说明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记载的“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是真实的。由此可知,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也曾发现窟窿,内侧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不过,当时竣工时就是如此,还是后人维修时用这种工艺修补,已不可考证了。

  三是排水系统布全身。清代诗人王士祯曾诗咏乐山大佛诗“泉从古佛髻中流”。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分解表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长9.15米、宽1.26米、高3.38米的左右相通洞穴;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互未凿通,右洞深16.5米、宽0.95米、高1.35米,左洞深8.1米、宽0.95米、高1.1米。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防止侵蚀性风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左右互通的两洞,由于可汇山泉,内崖壁上凝结了厚约5~10厘米的石灰质化合物,而佛身一侧的崖壁仍是红砂原岩,而且比较干燥。左右不通的两洞穴,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显然,这是由于洞未贯通的缘故。不知当年修建者为何不把它打通。

  四是胸部有残碑。据称,1962年维修时曾发现大佛胸部有一个封闭的藏洞。打开洞后发现里面装的是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而封门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从大佛膝、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证明确曾有过大佛阁。宋代重建之,称为“天宁阁”,后毁。但不知何年,因何原因,这天宁阁的纪事残碑竟然嵌在了大佛的胸部。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动海师洞里保存,可惜1966年被人毁掉了。

  1996年12月6日,峨嵋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山陵

  中山陵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灵柩暂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并决定在南京钟山修建他的陵墓。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由陵墓样稿得奖者、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施工。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整个大钟含有“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

  陵坐北朝南,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在三门石牌坊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博爱”两字。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前行为陵门,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碑亭里有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的鎏金大字。过碑亭即为陡峻的石阶,石阶共分八段392级,攀登如此多的石阶,意在悟《总理遗嘱》中的嘱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最高的平台有华表两座,标志祭堂即在此。祭堂有三个拱门,分书“民族”、“民权”、“民生”门额。“民生”门上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直额,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奋斗的理想。祭堂的正中为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坐像,此像为国外雕塑名家保罗兰德斯所作。坐像的基座四周雕刻着孙中山的革命业绩,祭堂四壁的黑色大理石墙上刻有孙中山亲笔书写的《建国大纲》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总理遗嘱》。在这里,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孙中山先生为推翻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不朽勋业和艰苦斗争的历程,而且也看到了孙中山先生为我中华独立、富强、大展宏图的建国思想。祭堂之后有一个铜门,横额上书“浩气长存”四个大字,也是孙中山先生的手笔。门内即为钟形墓室,其中央有一直径4米、深5米的圆形大理石圆穴。孙中山的汉白玉灵柩及卧像即安放在圆穴中。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棋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

  中山陵前临苍茫平川,后踞巍峨碧嶂,气象壮丽。音乐台、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等纪念性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寄托着海内外华人对孙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和缅怀之情。

  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钟山的雄伟形式与各个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通过大片绿地和宽广的通天台阶,连成一个大的整体,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既有深刻的含义,又显得十分庄严雄伟,更有宏伟的气势,设计非常成功,所以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中国主要城市的市树、市花

  市花、市树、市鸟是一个城市的自然形象,它们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人们在考察一个城市后,记忆犹新的不是地标,而是那里独特的鲜花、绿树和鸟儿,这些绿色的生态标志是一种鲜活的、充满灵性的标志。培养对市花、市树、市鸟的偏爱,会培养和滋润人的爱心,对大自然的崇拜和依恋,渐渐形成一种绿色文明。以下介绍一些城市的市花、市树:

  北京市花为月季、菊花;上海市花为白玉兰花;天津市花为月季花;重庆市花为川茶。

  长春市花为君子兰;锦州市花为月季花,市树为松柏。

  沈阳市树为油松;鹤壁市花为迎春花;丹东市花为杜鹃花;大连市花为月季花。

  包头市花为小丽花。

  西安市树为中国槐,市花为石榴花;汉中市花为栀子花。

  兰州市花为玫瑰花。

  银川市花为玫瑰花。

  乌鲁木齐市花为丁香花。

  西宁市花为丁香花;格尔木市树为红柳。

  郑州市花为月季花;开封市花为菊花;洛阳市花为牡丹花;安阳市花为紫薇花;焦作市花为月季花;平顶山市花为月季花;驻马店市花为月季花;信阳市花为月季花;商丘市花为月季花;许昌市花为荷花;南阳市花为桂花;新乡市花为石榴花。

  济南市花为荷花;威海市花为月季花;泰安市花为紫薇花,市树为国槐。

  南京市花为梅花,市树为雪松;淮阴市花为月季花;常州市花为月季花,市树为广玉兰;无锡市花为杜鹃花、梅花;镇江市花为腊梅花;扬州市花为琼花,市树为柳树。

  杭州市花为桂花,市树为樟树;绍兴市花为兰花;宁波市花为茶花,市树为香樟树;金华市花为山茶花;温州市花为茶花,市树为榕树。

  合肥市花为石榴花和桂花,市树为广玉兰;安庆市花为月季花。

  武汉市花为梅花;沙市市花为广玉兰花;黄石市花为石榴花;宜昌市花为月季花;襄樊市花为紫薇花;荆门市花为石榴花。

  长沙市花是杜鹃花,市树是香樟;衡阳市花为月季花、茶花;岳阳市花为栀子花;湘潭市花为月季花;株洲市花为红继木花。

  成都市花为芙蓉花,市树为银杏树;万州市花为茶花。

  贵阳市花为兰花、紫薇花,市树为樟树、竹子。

  昆明市花为云南山茶花;大理市花为杜鹃花;东川市花为白兰花。

  拉萨市花为玫瑰花。

  南昌市花为金边瑞香花;景德镇市花为山茶花。

  福州市花为茉莉花;厦门市花为三角梅花,市树为凤凰花;三明市花为杜鹃花;泉州市花为刺桐花;漳州市花为水仙花。

  广州市花为红棉花;中山市花为菊花;汕头市花为金风花;佛山市花为玫瑰花;湛江市花为紫荆花;韶关市花为杜鹃花;珠海市花为杜鹃花;深圳市花为叶子花;南澳岛市花为石榴花;惠安市花为叶子花;肇庆市花为莲花;深圳市花为杜鹃花,市树为荔枝树。

  南宁市花为洋紫荆花;桂林市花为桂花。

  香港市花为紫荆花;澳门市花为莲花;台北市花为杜鹃花,市树为榕树。

  §§第三章 政治、军事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章泽
4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5从日记到作文
6西安古镇
7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8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