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著名名胜地名名词

  埃及的阿布辛拜勒神庙

  埃及的阿布辛拜勒神庙真正称得上是伟大的世界奇迹。令人惊叹的不仅在于如此宏伟的建筑是在没有任何机械帮助的条件下建造而成的,而且还在于它的湮没、发现和搬迁的整个过程。

  两座神庙竖立在尼罗河边,是从山崖石壁中雕凿出来的。神庙建于公元前1290年~公元前1224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位的时期。

  最大的一座神庙伸进出山崖55米,附近除有拉美西斯的妻子尼菲拉丽较小的神庙外,还有6尊挺立的雕像,其中4尊是拉美西斯,2尊是尼菲拉丽,每尊都高达10米。

  神庙内有精心雕刻出的一尊尊雕像,墙壁和天顶上饰有色彩鲜明的浮雕图案。1813年神庙还无人知晓,因为它们被埋在沙里。1817年神庙被发掘出来,此后便一直是旅游者向往的胜地。

  阿布辛拜主庙有4尊高20米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护卫者。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两座巨大的神庙在1965年~1969年被搬迁了,因为建造阿斯旺高坝而形成的纳赛尔湖将淹没神庙。当时抢时间将石体建筑的神庙编号切成1000多块,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搬运到更高的地方。在那里,这些石块按原样重新拼装,就像一幅巨大的七巧板,只是这次借助了机器的帮忙。

  埃及金字塔

  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2700~2500年(这是一种公认的说法)。

  法老是古埃及的国王,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法老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巨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有人说金字塔是外星人造出来的,事实究竟怎样。至今仍是个谜。

  《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一样。”后来古代埃及人对方尖碑的崇拜也有这样意义,因为方尖碑也表示太阳的光芒。古埃及所有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这座大金字塔原高146.59米,经过几千年来的风吹雨打,顶端已经剥蚀了将近10米。但在1888年巴黎建筑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这座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每边长230多米,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

  巴比伦空中花园

  与罗得斯岛巨像一样,考古学家至今都未能找到空中花园的遗迹,事实上,不少在自己著作中提到空中花园的古人也只是从別人口中听回来,并没有真的看过,到底空中花园是否纯粹是传说呢?

  巴比伦空中花园位于Euphrates河东面,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50里外左右,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巴比伦中。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当然从來都不是吊于空中,这个名字的由来纯粹是因为人们把原本除有“吊”之外,还有“突出”之意的希腊文“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错误翻译所致。

  一般相信空中花园是由Nebuchadnezzar王(公元前604~公元前562)为了安慰患上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Amyitis),仿照王妃在山上的故像而兴建了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在公元前600年建成,是一个四角椎体的建筑,由沥青及砖块建成的建筑物以拱顶石柱支承着,台阶种有全年翠绿的树木,河水从空中花园旁边的人工河流下來,远看就仿似一座小山丘。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那个供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遗址相信亦远离Euphrates河,所以研究人员认为空中花园应有不少输水设备,奴隶不停地推动连紧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另一个难题,是在保养方面,因为一般的建筑物,要长年抵受河水的侵蚀而不塌是不可能的,由于米索不达米亚平原(Mesopotamianplain)没有太多石块,因此研究人员相信空中花园所用的砖块与众不同,它们被加入了芦苇、沥青及瓦,更有文献指石块被加入了一层铅,以防止河水渗入地基。

  罗德港巨人雕像

  建造时间:公元前4世纪晚期,或2世纪早期。

  建造地点:爱琴海,希腊罗德港。

  公元前的罗德岛是重要的商务中心,它位于爱琴海和地中海的交界处,罗德港于公元前408年建成。历史上罗德岛曾经被许多势力范围统治过,其中包括摩索拉斯(他的陵墓也是七大奇迹之一)和亚历山大大帝。但在亚历山大大帝归天之后,全岛又陷入了长时间的战争。

  马其顿侵略者德米特里带领4万军队(这已超过了整个岛上的人口)包围了港口。经过艰苦的战争,罗德岛人击败了侵略者。为了庆祝这次胜利,他们决定用敌人遗弃的青铜兵器修建一座雕像。雕像修筑了12年,它有110英尺高,也就是说,和大家熟知的纽约自由神像的高度差不多。雕像是中空的,里面用复杂的石头和铁的支柱加固。但这个伟大的雕像建成仅仅56年后就被强烈地震毁坏了。似乎与传说中的雕像有出入。传说中雕像两腿分开站在港口上,船只是从腿中间过去。想象一下那是多么壮观而有趣的场景啊。

  摩索拉斯陵墓

  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353年。

  建造地点:现在的土耳其西南地区。

  这座伟大的白色大理石陵墓是为摩索拉斯和他的妻子修建的。整座建筑高达135英尺,由两名希腊设计师设计,外面装饰以奇异的雕刻花纹。甫一建成就声名远播。

  摩索拉斯陵墓位于哈利卡纳素斯,在土耳其的西南方,底部建筑为长方形,面积是40米(120尺)乘30米(100尺),高45米(140尺),其中墩座墙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顶部的马车雕像高6米建筑物被墩座墙围住,旁边以石像作装饰。顶部的雕像是四匹马拉着一架古代战车。此陵墓著名之处除了它的建筑外,还有那些雕塑。摩索拉斯陵墓的雕塑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Bryaxis,Leochares,Scopas和Timotheus制造。每人负责陵墓的其中一边。

  在15世纪初哈利卡纳素斯被侵占,新的统治者为了建一座巨大的城堡,因此在1494年将摩索拉斯陵墓的一些石头用作建筑材料。时至今日,有不少的雕塑仍然幸存,并存放在英国伦敦的博物馆内。自从19世纪开始,摩索拉斯陵墓一直在进行考古学挖掘,提供了不少有关摩索拉斯陵墓的资料,令我们对摩索拉斯陵墓的形状和外观有了更多的认识。

  万里长城

  中国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据说,飞向太空的宇航员曾经报告说,从遥远的月球观察地球,能够辨认出的人类工程只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治水等”。

  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黑龙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没间断过对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边墙。(但据报道,1990年一个徒步走完长城全长的中国人的计步器显示的是6700公里。)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蹬高远眺,凭古怀幽,古战场的金戈铁马似乎就在眼前。如今,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亚历山大灯塔

  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270年。

  建造地点:埃及亚历山大港。

  它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纯粹为人民实际生活而建,亚历山大灯塔的烛光在晚上照耀着整个亚历山大港,保护着海上的船只,另外,它亦是当时世上最高的建筑物。

  在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死后不久,他的手下之一Ptolemy Soter便称霸埃及,并建都于亚历山大,有鉴于亚历山大港附近的海道十分危险,Ptolemy Soter便下令由建筑师Sostratus及亚历山大图书馆(Alexandria Library/Mouseion)合作兴建亚历山大灯塔,灯塔于公元前290年竣工。

  它以白色大理石建造而成,共分为三层:最低的一层为四角柱,高55.9米(183.4尺),第二层为八角柱,高18.30米(60.0尺),而最高一层为圆柱,高7.30米(24.0尺),屋顶上还有海神波赛顿(Poseidon)的雕像,整座灯塔高达117米(384尺),相当于一幢现代四十层高的建筑物!灯塔內部是螺旋状阶梯,燃油沿阶梯运往塔顶,塔顶的一座房间内,工人便依靠燃烧石油的灯光,再利用后方的镜收集光线,然后反射出去,晚上就是这样以火光照耀大海,白天则依靠反射阳光,据说灯光能照射到56公里外的海道那么远,并具有防卫和侦察敌人的功用。

  后来新的统治者迁都开罗(Cairo),灯塔开始失修,公元956、1303及1323年的三次大地震差不多将整座灯塔摧毁。公元1480年,遗址的大理石块更被改用来兴建碉堡,步其他已被摧毁的五个遗迹后尘,成为除了现存的金字塔外,最后一个消失的奇观。

  当亚历山大灯塔建成后,它以400英尺的高度当之无愧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他的设计者是希腊的建筑师索斯查图斯。1500年以来,亚历山大灯塔一直在暗夜中为水手们指引着进港的路线。它也是六大奇迹中最晚消失的一个。14世纪的大地震彻底摧毁了它。一位阿拉伯旅行家在他的笔记中这样记载着:“灯塔是建筑在三层台阶之上,在它的顶端,白天用一面镜子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导船只。”1996年11月,一组潜水员在地中海深处发现了据说是亚历山大灯塔的遗留物。

  宙斯神像

  宙斯是希腊众神之神,为表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当时世上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则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部分奥运项目就曾经在此举行。遗址位于希腊西岸奥林匹亚(Olympia)的古城中。

  宙斯神殿建于公元前470年,于公元前456年完工,由建筑师Libon设计,宙斯神像则由雕刻家Pheidias负责。神殿以表面铺上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顶则使用大理石兴建而成,神殿共由34条约高17米的科林斯式(Corinthian)支柱支撑着,神殿的面积达41.1米乘107.75米,宙斯神殿是多利斯式(Doric-—style)的建筑,整座神像及他所穿的长袍都是由黄金制成,他头戴橄榄编织的环,右手握着由象牙及黃金制成的胜利女神像,左手拿着一把镶有闪烁耀眼金属的权杖,上面有一只鹰停留着,而他所座的宝座则以狮身人面像、胜利女神及神话人物装饰,该宝座的底座宽6.5米(20尺),高1.0米(3尺),神像则约高13米(40尺),相等于四层高的现代楼宇,使坐在宝座上的宙斯头部差不多顶着神殿顶部。位于奥林匹亚的神殿于公元5年被大火摧毀,虽然宙斯神像被运到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而幸免于难,可是神像最终还是难逃厄运,于公元462年被大火烧毀。

  巴特农神殿

  巴特农神殿位于雅典老城区卫城中心,建于公元前447~438年,由名建筑师与雕刻师菲迪亚斯承担神庙设计。巴特农神庙是多立克式建筑艺术的登峰造极之作,有“希腊国宝”之称。

  神庙外部呈长方形,长228英尺,宽101英尺,有46根多立克式环列圆柱构成柱廊。其额枋、檐口、屋檐多处饰有镀金青铜盾牌、各种文饰和珍禽异卉等装饰性雕塑;由92块白色大理石饰板装饰而成的中楣饰带,有描述希腊神话内容的连环浮雕;东西庙顶的人字墙上,有雕刻着乘4马金车在天空奔驰的太阳神赫利俄斯、侧身躺卧的酒神狄俄尼索斯和驾银车遨游太空的月神塞勒涅的浮雕以及描写万神之王宙斯请火神赫淮斯托斯劈开他的脑袋,雅典娜全身披甲从中跃出的一组浮雕。神庙主体建筑为两个大厅,两旁各倚一座有6根多立克圆柱的门厅,东边门厅通向内殿,殿内供奉着巨大的雅典娜女神,神像设计灵巧,可搬动转移隐蔽。

  巴特农神殿可谓历经沧桑,几经磨难。公元1687年威尼斯军队炮轰城堡,庙内内殿、殿墙等建筑夷为瓦砾。18世纪下半叶开始了欧洲列强来此盗运、抢夺文物,现有不少原属神庙的古物都散失。

  柬埔寨的吴哥窟

  吴哥窟巨大的庙宇坐落在炎热、潮湿的雨林中部的空旷地带。在吴哥这座东南亚柬埔寨古代高棉王朝都城的其他一些地方,建筑物已被丛林所取代。

  吴哥城建在公元9世纪~公元15世纪高棉国王统辖的一片大平原上。吴哥窟建于公元12世纪,是城内庙宇中最令人难忘的建筑。

  吴哥窟真是令人叫绝。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主庙被一排排围墙包围着。它的一些巨塔形似含苞欲放的荷花。庙内有许多雕像、台地、工廊和庭院,均呈对称布局。吴哥窟的长廊外部雕有丰富多彩的印度教神像和神话传说。

  整个庙宇由大石块砌筑而成。石块间的缝隙严密,没有使用任何粘合物。

  1413年吴哥被荒弃。

  庙宇过去由巨大的护城河环绕着,现在这些护城河已几乎绝迹。

  吴哥地区的庙宇直到1860年才被发现。但一个世纪后,人们才弄清楚吴哥城的规模。以前其人口超过100万,地域辽阔。高棉人修建了一系列复杂的沟渠和长方形的大湖或水库,这使得即使是在旱季,城市及其周围地区也能得到充足的供水。

  卢沟桥

  据《金史》记载,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6月,因卢沟河水流湍急,不便行旅,金章宗完颜璟命造石桥,至明昌三年(1192年)3月建成,命名“广利桥”。桥由十一孔石拱组成,桥旁石栏上精刻485头石狮,形态各异。

  在《明史》记载中,此桥已更名卢沟桥,明正统九年(1444年)因被洪水冲坏,重修,清康熙37年(1698年)又因毁于洪水,重建。乾隆50年(1785年)又重修。乾隆皇帝弘历曾为此桥题“卢沟晓月”四字,见今桥东碑亭内的汉白玉石碑,于是“卢沟晓月”成为燕京八景之一。

  卢沟桥所跨的河流,源出山西洪涛山,今称永定河,《元史·河渠志》称小黄河,金时称卢沟河。据清代于敏中等编纂的《日下旧闻考》记载,“卢”即黑色,卢沟河的水是黑色的,故卢沟河又名黑水河。乾隆二十九年御制《过卢沟桥咏冰解诗》,有这样的诗句:“水黑为卢冰亦然,隆冬冻合泽腹坚。”可见,卢沟桥是以横跨水色浑黑的卢沟河而得名的。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是现代巴黎的标志,是一座于1889年建成位于法国巴黎战神广场上的镂空结构铁塔,高320米。埃菲尔铁塔得名于它的设计师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铁塔设计离奇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因而成为法国和巴黎的一个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

  埃菲尔铁塔分为三层,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分别在离地面57米、115米和276米处建有平台。据说,该塔共用去钢铁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250万只铆钉相连起来。

  白宫

  白宫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北面的宾夕法尼亚大街,包括建筑和园林在内,占地18英亩,主楼是幢3层的白色楼房。白宫是美国总统办公室及府邸所在地,同时又是美国政府的行政中心。白宫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由建筑师詹姆士·贺朋设计的。据说贺朋受了一座爱尔兰宫殿的影响,把白宫也设计成类似宫殿的建筑。这项建筑工程于1792年开始动工。1800年,由第2届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启用。何以称“白宫”?1814年,这座宫殿被英国远征军一把火烧了。幸亏一场暴雨扑灭了大火。可是宫殿处处露出难看的火焦迹。为消除火焦迹,整个建筑暂被涂成白色。后来,大家觉得白色很美,就索性用大理石重建这座宫殿。1901年,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给宫殿命名为“白色的房屋”。后人称之为“白宫”。

  长白山

  最早记录我国东北长白山的史籍是战国和西汉初成书的地理书《山海经·大荒北经》。书中称:“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肃慎是东北的古老民族,活动在今延边和绥芬河一带。《后汉书·东夷传》和《晋书·四夷传》皆有“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的记载。

  晋代以前长白山一直名称不咸山。后魏又称“徒太山”、“太皇山”。《魏书·勿吉传》载:“勿吉国南有从太山者,华言太皇,俗甚敬畏之。”到了唐代,又改称为“太白山”,《新唐书》载: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徒太山。”

  长白山之名始于金代,而且一直沿用至今。《金史·世纪》载:“生女真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金代统治者认为“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议封爵,建庙宇”。因此,在大定十二年(1172年)十二月,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即其山北地建庙宇”。大定十五年三月,奏定封册仪物,每逢春秋二季,择日致祭。明昌四年(1193年)十月,复册为开天弘圣帝。

  到了清代,满族统治天下,长白山在满语里叫“果勒敏(长)珊延(白)阿林(山)”。清朝以长白山为发祥地,康熙十六年(1677年),特命大臣觉罗武木纳前往长白山拜谒,回京奏疏,议封长白山神,每年遣使致祭。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皇帝东巡到吉林时,在松花江畔举行了隆重的望祭长白山活动。清朝几百年间,将长白山列为封禁之地。

  天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县境内,景色秀丽的高山湖天池,不知令多少国内外游客为之倾倒。您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如何被发现的吗?

  据史籍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天池地区就有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友好交往。到公元648年,唐朝曾在博格达山下设置瑶池督府,以后宋代到清代,天池曾有冰池、龙湫、龙潭、神池等名称,但很少有其真实面貌的记述,因为古代人们很难到达天池一睹其风貌。

  真正亲临天池的是200多年前任乌鲁木齐都统大臣的明亮。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明亮亲率骑从登博格达山,找到了传说中西王母在西天瑶池摆蟠桃宴会宴请群仙的“仙境”,领略了这个高山湖泊的绰约风光。在他写的《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中说:“见神池浩淼,如天境浮空”,遂摘句中“天”、“池”两字,第一次正式命名“天池”。

  当然,还是后来地质工作者对天池的勘测,是准确而科学的。天池,是第四纪以来全球气候多次冷暖变化,待第三次冰期来临后,冰川下行,日积月累形成的U字形湖泊。

  雾都

  重庆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山城被称为“雾都”。重庆全年雾日平均有103天,1950年甚至高达205天。春冬季节,雾日尤多,雾都,确实名不虚传。

  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写道:“以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这就是成语“蜀犬吠日”的由来。四川盆地是我国阴天和雾日最多的地区之一,雾日几乎占全年的三分之二,无怪“蜀犬”见日而“吠”之了。

  重庆为什么多雾呢?四川盆地,北有秦岭、岷山,东有大巴山、巫山,南有云贵高原,西有青藏高原,四周高山环绕,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湿润空气,在四川盆地这样的环境下,利于云雾的形成。特别是地处盆地东部的重庆,“近水楼台”,得天独厚。

  我们知道,雾是细微的水分子遇冷凝结后,浮游在近地面上形成的。重庆位于长江和嘉陵江汇流处,四周群山环抱,风力微弱,使江南地面蒸发的大量水汽常停留在空中,于是早晚气温降低时极易凝结成雾。而高空中常有逆温层存在,阻碍了水汽的去路,再加上人口稠密,尘埃较多,更增大了雾的浓度。所以,每当浓雾迷天之际,屋宇遮没,山色尽消,江岸不分,景物不辨,简直是“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好望角

  好望角初名“风暴角”。1486年葡萄牙著名探险家巴托罗·迪亚士奉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的命令,率探险队沿非洲西岸南航行,寻找通往东方的航路。

  迪亚士首次到达非洲南端,在那里遇到了特大风暴,他乘坐的帆船几乎沉没在惊涛骇浪中,最后飘落在一个无名的岬角岸边,并被迫返航,迪亚士就将其称为“风暴角”。回国后迪亚士向国王汇报了到达“风暴角”的情况。国王认为这样命名会挫伤探险家的积极性,不利于进一步探索通往东方的航路;并认为只要越过这一岬角,就有希望开辟一条新航路。所以,他在1487年正式将“风暴角”改名为“好望角”。

  凯旋门

  凯旋门地处宽阔的戴高乐广场。这里是香榭丽舍大街的尽头,又是沙佑山丘的最高点。从戴高乐广场向四面八方延伸,有12条大道。宏伟、壮丽的凯旋门就耸立在广场中央的环岛上。这座拱门是在拿破仑时期的1806年由夏尔格兰负责动工建筑的。根据拿破仑的命令,它被用来纪念法国大军。凯旋门建成于1836年。它只有一个拱洞,上为桶形穹窿,其规模超过了罗马的康斯坦丁凯旋门。高50米,宽45米,凯旋门的每一面上都有巨幅浮雕。其中最著名也是最精美的一幅就是位于面向香榭丽舍大街一面右下侧的那幅浮雕,上面描绘了1792年义勇军出征的情景,这一名作取名《马赛曲》。拿破仑大捷庆祝仪式的场面则被刻在这幅浮雕上方的其他位置,在顶端的盾形饰物上刻有每场战役的名称。1920年在拱洞下建了一处“无名战士墓”,每到傍晚,这里便燃起不灭的火焰。建筑物里还有一座纪念馆,馆内记载着这座纪念性建筑物的历史,在那里,游人可以看到558位将军的名字,其中一些人的名字下面划着线,那是因这些人都是在战斗中阵亡的。

  华尔街

  华尔街起源于17世纪,当时那里隶属于荷兰新移民。那块被称为新阿姆斯特丹的地方位于曼哈顿岛前端,夹在两条航运方便的河流之间,是易于停靠船舶的天然深水良港。因而,航海业发达的荷兰人看中了这一地点。

  10年后,新阿姆斯特丹北部前沿被三角形栅栏“墙”所取代,它延续了910米,为的是防范新的敌人——英国人。

  1664年,英国人和荷兰人展开了一场海上争夺战,英国人成功地占领了新阿姆斯特丹,“墙”没有起到多大的防御作用。1685年,英国人把这条街命名为“华尔街”(Wall Street)。英文单词“Wall”是“墙”的意思。

  华尔街临近港口,地理位置重要,对于纽约商业金融活动具有特殊意义。在英国人统治时期,纽约迅速发展成为港口城市,并逐渐展现出一个国际大都会的雏形。

  把华尔街作为市中心,是英国任命的纽约总督托马斯·唐干做出的决定。他事先偷偷购买了临近的大片土地,然后分成许多小块待价而沽。1686年,华尔街开始大规模建设开发,他便顺势出售牟利。一些人也看出了门道,分别赶在华尔街区域地价飙升之前购入大量地产。在17世纪的最后10年里,华尔街经过扩建改造,面貌焕然一新,原来老的木栅栏被拆除,基石用于建造市政厅,第一所基督教三一教堂也建造起来,从而拉开了华尔街空前但不绝后的序幕。

  好莱坞

  100多年前,一对年龄相差30岁的老夫少妻来到加利福尼亚州郊游。男的叫哈韦尔·考克斯,他因患小儿麻痹症而终身残疾,但他却以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才智最终成为堪萨斯州的巨富。女的名为戴依达。娇妻一眼看上了一块长满无花果树的土地,提出要在这里落户。考克斯二话没说,掏钱便将这块120英亩的土地买下。

  考克斯太太出生于伊利诺伊州,故乡的家是一座冬青树环抱的庄园。出于对家乡的怀念,她不顾这片土地只生长无花果树的现实,硬将它定名为“冬青树林”,即好莱坞。疼爱妻子的考克斯对这个不合实际的名字并不在意,而且还做了一块“好莱坞”的招牌悬挂在篱笆墙上。就这样,大名鼎鼎的好莱坞便在1887年2月悄然诞生了。16年后,这里升格为市的时候,参加投票的117位有选举权的居民一致赞同以“冬青树林”作为该市市名。

  在以后的10年里,电影业迅速而蓬勃地发展起来。好莱坞以气候温和宜人,阳光充足,依山傍水,既有草原又有沙丘的优越地理条件,吸引了大批从影人员。从此,安宁、和谐并具有传统生活秩序的好莱坞受到了新潮电影文化的侵袭,好莱坞最终变成尽人皆知的电影王国。

  唐人街

  19世纪初,中国人到美国去只是零散的、个别人的活动,他们大多是商人或技术工人,没有固定的侨居地。这种状况到19世纪40年代末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当时,一股向美国西部移民的浪潮迅速兴起,唐人街随即在旧金山出现。

  旧金山的唐人街从1850年开始初具规模。有杂货店三家,客栈三家,木场三个,饼食店两家。在商店门外高悬着,醒目的中国大字招牌,店内陈列着琳琅满目的中国货物。中国人开的餐馆价廉物美,经常是座无虚席,不同肤色的顾客进进出出,好不热闹。

  建筑材料是当年旧金山的热门货。在唐人街木场上,木料和房屋“预制件”的生意非常兴隆。

  1852年,旧金山已有华侨3000人左右,但并不都住在唐人街内。1853年以后,中国移民开始集中。南从萨克拉门托街,北至杰克逊街;东自卡尼街,西至斯托克顿街逐步成为华人社区。从此,唐人街成为华侨居住和活动的中心。人们称之为“小广州”、“小中国”,因为这些流落到海外的同胞,认为中国历史上唐朝是最强大鼎盛时期,因而把自己的聚居地命名为“唐人街”。

  多瑙河

  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流经9个国家。多瑙河名来源于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位英雄叫多瑙伊万,他娶了女英雄娜塔莎为妻,在新婚的宴席上向人夸口,自诩其武艺无敌,新娘笑他太傲慢,于是他就迫使其妻与之比射技,结果他输了,羞怒的多瑙伊万一箭就把妻子射死,后来悔悟,羞愧而自刎,其血流成涛涛长河,即成多瑙河。多瑙河因此而得名。

  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位于伦敦圣詹姆斯公园以西,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及其丈夫菲力普亲王居住的地方。白金汉宫系英国白金汉公爵于1703年所建,因而得名。此宫建筑富丽堂皇,外部装饰精致华美。1761年英王乔治三世以2.1万英镑的巨资买下这座宫殿式建筑。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继位后,这里正式成为王宫。

  大雁塔

  大雁塔自建成以后,就有“雁塔”之称。它的得名由来,流传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古印度迦蓝佛曾“穿石山做塔五层,最下面一层作雁形,谓之雁塔”。玄奘最初设计建造的塔就采用了这种形制。

  另一种说法是:按照印度佛教传说,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大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买不到肉做饭。这天正好是菩萨布施日,天空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仰面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僧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今天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领悟出这大雁分明是菩萨化现,他们在大雁坠地处建造石塔,从此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称雁塔。

  再一种说法是:当年玄奘取经途中曾困于沙漠,后来得到大雁领引,才找到水源,得以生还。建造这座佛塔是为报答菩萨化身指点迷津的大雁之恩。

  还有一种说法和佛祖释迦牟尼曾化身为鸽救生的佛教故事有关。唐代人习尚雁,通常以雁泛指鸟类,因此得名雁塔。

  慈恩寺塔建成50多年后,在它的西北又出现的福寺塔,一大一小,均叫雁塔,于是人们把前者称大雁塔,后者称小雁塔。

  黄鹤楼

  黄鹤楼坐落在武昌的黄鹄矶上。它是武汉市的象征。建于公元223年。

  黄鹤楼原名辛氏楼。相传一个姓辛的人在黄鹄矶这个地方,开了个小酒馆。他心地善良,生意很好。一天,辛氏热情招待了一个衣衫褴褛的道人,分文未收,而且一连几天都是如此。有一天,道人喝了酒,兴致很高,便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然后两手一拍,黄鹤竟然变成真的,飞了起来,飞到酒桌旁展翅起舞。道人对辛氏说,画只黄鹤是替他招揽生意,跳舞助兴,以报辛氏款待之情。奇闻传出后人们纷纷结伴而来,到辛氏酒馆饮酒观鹤。这样,酒馆生意越做越好,钱越赚越多了。一连10年,辛氏发了大财,他就用10年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建造了一座楼阁,以纪念好心的道人和神奇的黄鹤。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想到其纪念意义,便把那道人供奉在楼里,并把楼改称“黄鹤楼”。

  天府之国

  天府,最早见于《周礼》,后被用于对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地区的带普遍性的赞誉之词。秦汉时期,天府的美名集中于当时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关中。四川原来并不被称为天府。第一个称四川为天府的,是杰出的政治家诸葛亮。四川得此美誉的原因是:战国末年至秦汉之交、西汉末年和东汉末年,我国开发最早、经济最繁荣的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地区,经过连年战乱和天灾人祸,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这一时期的四川经济却在全国跃居首位。

  为了把四川营建为天府之国,我们的祖先对大自然进行了“务”、“治”、“制”、“用”,其中最重要的两项是治水和开辟对外联系的通道。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对岷江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和全面的开发利用。从秦汉始,四川平原逐渐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和粮食输出区;为了克服“蜀道难”和打通南北通道,我们的祖先所付出的努力是可以与治水相当的。保留在《华阳国志》等书中的五丁移山、石牛开道、武都担土、山分五岭等优美的神话以及四川各地出土的与中原器物相似的文物,就是力证。

  姑苏

  苏州雅称姑苏。姑苏之名缘何而来?东汉哲学家王符谈了它的典出。

  王符,甘肃镇原人,一生隐居,埋头著述,成《潜夫论》一书。其中《边议篇》载:“范蠡收债于姑胥,盖胥者舜臣名,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吴者也,故名其地曰姑胥,历代转音为姑苏。”

  这就是说,吴地本为告的封地,因而被称作姑胥;而在吴语中,胥、苏二字音相近,姑胥就演变成姑苏,苏州才有了姑苏城的名称。

  王府井

  王府井大街是北京有名的街道之一。辽金时代,这里是个荒凉的村落。元代建立大都城后,人口逐渐稠密起来,并有了丁字街的正式名称。明成祖时在这一地方建造了10个王府,据《明成祖永乐实录》的记载,建造10个王府的工程从永乐15年(1417年)动工,到第18年底完成,因而这条街也就改称十王府或十王府街了。

  明亡后,这里的王府逐渐倾废,十王府的名称不复存在,而习惯地称为王府街了,这一带随之出现了更多的摊贩和店铺。清光绪、宣统年间,街的两旁遍设油盐店、米面铺、切面铺、粥摊、饭铺、古玩铺、药铺,还有一个“官厅”。民国以后,1915年,北洋政府内政部绘制《北京四郊详图》时,考虑这条街比较长,于是将一条街分成三截:北段仍称王府大街,中段改称八面槽,南段由于有一眼甜水井(井址在大街的西侧),就称作王府井大街了。现在整条街称作王府井大街。

  华清池

  温泉华清池位于苍翠清雅的骊山脚下,距古城西安20余千米。千百年来,华清池以旖旎的风光、众多的古迹和温滑的泉水闻名遐迩,蜚声天下。华清池原称神女汤泉。相传,此泉是供神仙使用的馨温之水。秦始皇东巡过此,见一美貌神女,浴于水中,欲行无礼,被神女唾了一脸口水,致使满脸生疮,久治不愈。始皇无奈,请求神女宽恕,慈善的神女就以温泉水给他洗浴,疮疾即去。于是,秦始皇下令在温泉垒石筑墙,修建了汤池,并赐名神女汤泉。唐贞观十八年,建起“汤浴宫”,天宝六载,又大兴土木,再次扩建,使骊山上下,亭台楼阁错落,曲道回廊相连;并将泉池置于豪华的宫殿楼阁之内,改称“华清宫”。而泉池则称“华清池”。

  未名湖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现址为原燕京大学,本是一所教会学校,由美国人司徒雷登任燕大监督。1930年秋,曾创办香港新亚书院的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到燕京大学任教。一天晚上,司徒雷登在他的住宅宴请新到燕大任教的教授、讲师。钱穆先生也在坐。席间,钱穆先生建议,应该把原来以美国捐款人姓名命名的建筑物的名称(如“m”楼、“s”楼等),都改成中国名称。后来接受了这个建议,专门召开会议讨论修改校内建筑名称。会议决定改“m”楼为“穆”楼,“s”楼为“适”楼,“贝公”楼为办公楼,其余一切建筑物一律赋以中国名称。燕大有一个湖,景色优美,大家竞相提名。最后因所题都不合适,就索性定名为未名湖,这一湖名沿用至今。

  中关村

  提起中关村,人们立刻会联想到高科技,然而几十年前这里却还是一片荒凉的坟场,大多是太监的坟墓。明朝时,太监们就开始在中关村一带购买“义地”,形成了太监自己的墓葬地,年老出宫的孤苦太监就寄居在这里,他们生活上依靠富裕大太监的捐赠,平时则给埋葬在这里的太监扫墓上坟,烧香祈福。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被叫做“中官坟”。

  也有一说认为从明朝开始,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也因当时人称太监为“中官”,故称此地为“中官村”。今天北大物理楼楼北的院落中,就有太监祭祀的刚秉庙,还有一个叫“刚秉”的太监像。

  随着历史的变迁,还出现了一些与“中官”谐音的叫法,如钟关、中关、中官儿及中官屯等。

  中关村是怎么从“中官”演化为“中关”的也有不少传说。一说是1913年在《二万五千分之一京西图》上已经见到“中关”地名的使用。对于这一称谓,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清朝末年有关人员编制地图时,因为“中官”寓意太监不太好听,故将其“雅”化为“中关”。又有人说是慈禧太后过生日时,曾在此地搭建一座城关,用于祝寿,因此得名。

  中关村正式得名是在解放后。解放后选择这里建中国科学院,觉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的提议下改名为“中关村”。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章泽
4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5从日记到作文
6西安古镇
7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8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