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章 民间工匠

  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历程告诉我们,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就是人类能够掌握、使用和改进劳动工具。而劳动工具的普及、更新、提高,在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存质量、生活方式和生产工具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所以,工具和技术的演进,就是在现今仍决定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进程。

  早在石器时代,由自然物体的利用到打制、磨制石质工具,就极大地丰富了先民们的收获,物质的丰富和满足又促进了工具的改进和人群的分化。熟练使用和掌握工具制作技术的人们逐渐被公认、推举、选拔,相对固定地从事某些专门的制作,逐渐演化为换取劳动所得和生活所需的营生。作为谋生的手段,这种自然而然的分化就为工具和技术的改进、提高、发展,铺设了道路,呈现职业化的趋势。这种进步为先民们提供了各种劳动工具,从而获取更为丰盈的物质财富,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轩辕黄帝所处的时代,正是这种能人辈出的时代,诸多的发明创造被开发、利用、广泛地适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涌现出众多的掌握着专门技术技巧的人们: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祝融、仓颉、岐伯、隶首、嫘祖、王亥、句芒、左彻、杜康等等,他们都是黄帝的臣子,后来都成为某一个行当所崇奉的鼻祖。他们应该是来自于民间、服务于民间,以其精湛娴熟的技术为人们所崇奉。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完善、改进和发展着自己的技艺,逐渐形成了属于某种特定行业的规矩和习俗。以师徒相承的形式把这种技术和习俗沿袭至今。这些行业的习俗明显地带有这种传承的印记。医药敬岐伯,民间称执医者所从事的行当为岐黄之道;酿造崇杜康,以至于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吟咏,杜康则成了酒的代名词;武士崇力牧;文士敬仓颉;织娘追嫘祖;铁匠尊祝融,从这里不难看出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

  黄陵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传承悠久,物产资源丰富,人民生活殷实。给“百工”技艺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黄陵人在封建思想的禁锢下,以“耕读传家”为追求标准。也基于温饱自足的物质生活的保障,一般不愿意学手艺,对于某些行当,则由于流行的行业歧视,就更是无人问津。正是由于本地的工匠不足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则为五湖四海的手艺人,提供了大展身手的机会和赖以栖身的场所。也正是因为本身技艺的缺失,而使黄陵人对外来匠人们给予了足够的敬重和优厚的待遇。黄陵的“百工”技艺涉猎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试从建筑、用具、维修、饮食和杂艺等方面分别介绍。

  第一节 建筑工匠

  1.烧砖匠 烧砖匠是指制烧砖瓦的匠工,也简称窑匠、砖瓦匠。我国烧制砖瓦工艺最迟始于秦代。黄陵县境的秦直道和横贯西北至东北的秦长城,就有大量的砖块、瓦当之类的建筑材料,制瓦还要早于制砖。过去烧制的砖有条砖、方砖、画像砖与特制花纹图案砖等。瓦有大板瓦、小青瓦与筒瓦以及脊兽等。县境内较大的农村多有近现代制烧砖瓦的窑址遗存痕迹。所烧制的砖瓦主要用以砌墙、箍窑与建造房屋等。

  烧制砖瓦,有的有固定的窑场,所制的产品,多为商品出售;有的走乡串村揽工受雇于人,以烧制砖瓦的技术获取报酬。

  烧制砖瓦的工序流程,分为选地建窑、制作坯料、装窑烧火、灭火渗窑与出砖垛垒五大项目。

  选地建窑。建立窑场,首先要考虑到用水、取土和运输是否方便,选择土质较坚硬的崖势,先錾出窑面,开口掘进约一丈,再向四周拓展挖出主窑,窑体呈立置腰鼓形状,底径约一丈、腰径约一丈五六尺、上口径约六尺、高约二丈多。窑壁从底到上口均匀开挖出四道宽窄约一尺的烟洞,密封侧面的开挖口,底平面挖出米字形的烟道,密封浮面的开挖口,并相通窑壁的竖直烟洞,便于火势均匀,燃烧充分;在窑底近开口处低于底平面挖出火膛,且与底平烟道相通;再用大粘泥裹泥一次窑壁与底面,稍干后即可使用。有的较大一些的砖瓦窑,在一侧另开有装运砖瓦的通道。在点火前封闭,以保证窑温正常,烧制成功后,拆封作为出窑运砖的通道。

  制作砖坯,俗称倒砖坯或扣砖坯。选用颗粒均匀且无石子杂物的黄绵土,挖虚围摊成浅盆状,倒入适量的净水自渗数小时后,先用赤脚踩踏调和,再用铁铲翻转,扎调一两次成为稠泥即可使用。倒砖坯用木制的砖斗,当地手工砖的型号一般为长八寸、宽四寸、厚二寸的长方体木格斗,一斗能倒两块或三块砖坯,双手端起坯斗送到晾晒场地,斗侧着地稍猛力翻转,斗底朝上倒出砖坯,为使斗内砖坯顺利倒出,还须在装泥前向斗四壁与底面遍洒少量草木灰。如此反复循环操作。待砖坯稍干后,用小木板拍打坯体,整修好楞角。砖坯干后以人字形上下咬茬稍空开缝隙垛垒成坯墙,再风干待烧。若遇天雨,还需棚盖雨布以免损坏。

  装窑烧火,砖坯晾晒干后即可装窑。砖坯入窑垛垒成人字形,一层斜左一层斜右,依次向上垒,一窑可装一二万块不等。窑装满后密封顶口,加入燃料,泥封底口,留一火口与观察口,即可点火,再逐添煤燃烧。从点火时分算起,连续烧三天即可封口灭火。装窑垛砖坯、点火燃烧、观察火势,都是技术较高的活路,必须由匠工师傅指导并亲自参与行事。

  封口灭火数天即可注水渗窑,即在密封的窑顶口上用土围成池形,逐注入清水渗窑,使红砖氧化成青灰色,俗称蓝砖。渗窑,一方面是使砖色变蓝,另一方面也是检验砖是否烧熟,若火候不到,砖不会变蓝,颜色不正,俗称“生坯子”。

  封口灭火、注水渗窑七天后,即可启封出砖。新砖出窑是项苦活、累活,室内温度较高,搬运又费力气,全是普工承担的任务。

  烧瓦和烧砖的程序基本相同,但瓦坯的制作相应繁杂一些,也有其一套模具和制作工艺。堆架焙烧都和烧砖一样。随着机制砖瓦的普及使用,手工砖瓦制作已被淘汰。

  2.箍窑匠 箍窑匠是指用砖砌箍窑洞的匠工,也称窑匠。我国居住窑洞的历史应该起源于原始穴居的洞窟,掘穴而居,冬暖夏凉,造价低廉。至于用砖、石箍窑,最晚于秦代。秦长城就有窑形过洞,文物工作者又戏谑:“汉冢、唐塔、朱(明代皇帝姓朱,谐‘猪’音)打圈(修城)。”唐代的统治阶级敬佛多修建宝塔,诸如富县的宝塔、延安宝塔的初建,就是唐代的遗物,宝塔多有砖拱门口、佛龛与瞭望孔,这大概就是砖箍窑洞的雏形。

  窑匠的工具很简单,只要有一把钢质瓦刀即可施工。箍窑的工序流程,分为打背墙、挖地基、装窑楦、砌窑筒、出楦土与垫窑背等,且多为互相环套的连锁操作过程。

  窑址确定后,首先是打背墙,墙基挖至老土用杵夯打结实,一层一层升高,底宽约三尺,逐高收分至顶宽约一尺,高约一丈二尺,长度按所建砖窑的孔数决定。

  背墙打好后,由窑匠在内侧面画出直腿与弧形状顶的印线,此即将来成品窑的高低、宽窄和弧度的尺寸。在窑腿脚的地面与背墙成直角丁字形挖出窑腿地基,以利起土为宜,此所谓“拔巷”,若地基过深则须垫土夯打,铺暗砖三至五层且稍宽于窑腿,约至院平再以窑腿宽度在两侧砌砖,中间回填黄土或碎砖灌浆。以条砖直长顺窑腿一层一层砌升,砖缝坐泥糊(现时有的用白灰或水泥砂浆坐砖缝),砌至窑腿直高约五六尺暂停,填装窑楦土。所砌砖形顺层要端直,上下层要互相咬茬,内表层要平整,坐泥缝要均匀。

  窑楦即拱模。拱模有三种,即土拍实心拱模、木支架草泥堵糊拱模和木质移动壳子拱模。黄陵砌筑砖窑多为黄土填满的实心拱模,俗称“拍楦”。根据划定的拱形线,人力担土堆在窑洞内,逐堆逐适当踩踏令其结实,以免窑形走样。楦土堆够后,在后背墙的拱圈印迹上与窑口砌垒的拱形圈上拉线确定楦土的盈欠,铲平后用铁锨背拍打成半月形至表面圆光,经匠工整修验收才算成功。

  窑楦拍成后,由匠工紧贴拱模再砌砖,仍以泥糊作缝。因工序进入窑顶的弧圈,砖缝的泥糊内薄外厚,其过程有扳弯、掀泥岸和参顶等程序。从搬弯沿拱模砌至弧顶留约三尺的宽度,则顺长摆干砖,用瓷片填塞楔紧砖缝,再用泥糊、或白灰、或水泥浆灌满,就是参顶。在所有窑洞参顶完工时,还要举行一项重要的庆典活动,即为“合龙口”。

  合龙口后,窑匠的工序全部完成,下一步由主家、或请帮工、或雇工队出窑楦土,沿支架踏板担挑将楦土堆倒在窑顶外部,铺垫夯打窑背。垫窑背也是相当要紧的工序,先顺长铺垫窑背顶的龙口部位至后掌顶部,再垫两侧,否则将会冒顶坍塌,前功尽弃。一般窑楦土正好够垫窑背,其固定公式为:窑洞容积窑楦体积窑背土体积。至于安门窗、挂窑面、铺脚地、挂窑掌等,更是另外的工序了。

  3.石匠 人类制造最早的工具就是石器,而制造与使用工具又是人类与动物的分界线。史学界把人类制造使用石质工具的时期称为石器时代。黄陵县境内发现的原始社会数十处古遗址中遗存的石斧、石刀、石网垂等,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后来石工发展到建造住宅屋宇、桥梁涵洞、石佛庙宇以及艺术装饰品,其工艺水平越来越精美娴熟。黄陵双龙的千佛寺石雕等,就是有力的证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分离出石工石匠,从事着石质活计的专业。因此说,石匠也是最古老的工艺师傅。

  石匠的工具不多,主要有叼舌錾套、錾锤、錾头、錾碗、方尺等,多为不带徒弟的单独操作。石匠必须学会与掌握捻錾头生活,否则对于石头则束手无策。捻錾头即把使用败秃的錾头放入炉火中烧红,用钳子夹住放在铁砧上转圈圈反复捶打,待捻出新尖头后放入水中冷却淬火后,即可使用。这就还需要有铁匠的有关工具,以便操作。至于雕塑匠人,则在长期的实践中,各自又制作一些有特殊用途的工具,以利其工作的便捷,提高工效。

  石匠的重要活计还在于开山劈石,取用石料。先选取易于开采,且石质优良的石场,使石体显露,然后寻找易于开采的石缝、开挖楔槽,用多个铁楔放置于槽内加力,用钢锤猛力夯砸,使石料按所需尺寸断裂取用。若需要大量开采,则要掌握爆破技术和火药的制作利用,土制的火药按:“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比例配制碾压成粉状物备用,这种火药炸出的石料块大,易成型,而现在的炸药,则容易把石料炸成碎片,利用率低。

  4.泥瓦匠 泥瓦匠是指做泥瓦活的工匠,俗称“泥水匠”,也是一门古老的手艺。1988年黄陵县在普查文物时,在阿党乡史家河村东面的两处古遗址中,就发现有原始社会先民们住宅的白灰浆抹面,在侯庄乡的张寨村和腰坪乡的阳坪村两处古遗中就发现有原始社会的瓦,秦汉时代的瓦与瓦当更多。这说明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制瓦、用瓦和用白灰粉刷住宅墙壁的工艺。

  黄陵县域的泥瓦匠,一般也都是窑匠,都能箍制砖窑,但主要是以下基、砌墙、泥墙壁、裹泥窑洞与修建房厦为主。过去建房多为土坯墙与土打墙,其居住使用墙壁表面必须裹泥,要求实用整齐美观不掉土块。工序流程为备料、抹泥与收面三项。所备的材料有细绵黄土、一二寸长的麦秸草、麦粒皮(俗称“麦鱼”“麦衣”,但必须热煮,以免其中麦粒在墙面发芽)、支架等,把黄土、麦草与水调和成粘泥,把土墙面整刷端直稍净平,并遍洒适量的水以便于墙与泥黏合,脚踩架板从上而下,先用大粘泥抹泥一次,稍干后再用黄土、麦衣与水调和的细粘泥裹泥一次,稍干后再用干光的铁泥叶(铁片制作的泥抹子)收面,尽可能使墙壁平光。当地的土窑一般都裹泥,有的砖窑只在窑的腿部抹泥,称为“半裹泥”。近几年来,也有用白灰、水泥裹泥二茬的,砖窑土窑也有全裹泥的。

  房厦顶面的铺瓦,俗称“□瓦”,是在屋顶棚钉的贯椽上,横向咬茬、匀摆棚铺一层厚约二三寸的垫柴,即长约三尺以下的劈柴,垫柴上匀抹厚约一寸多的大粘泥,稍干后第二次仍上大粘泥,从低到高随摊泥随坐小青瓦,瓦瓦相参,行行相接。讲究“一压三”,就是放在上面的一块瓦要叠压其下的三块瓦,追求摆放瓦的密度,且要与相邻的瓦沟相参。俗谚曰:“横看是门,顺看是行,平整美观,不漏雨水”,方显出泥瓦匠的技术水平。泥瓦匠一般都会做砌砖的活,也有的集泥瓦工与木工于一身,则技术较为全面。心灵手巧的农民也有不请工匠自行裹泥窑墙的。俗谚曰:“泥水匠好学,楞角难抹。”就是说泥瓦匠的技术相应简单,主要是要把握棱角的勾抹要端直平顺。

  泥瓦匠的工具比较简单,有木质带柄的方形泥盘、铁质泥叶,即泥抹子、泥斗、瓦刀等即可。

  泥瓦匠较为复杂的活计是盖修庙宇或大户人家的厅堂等,有的要雕砖刻砖,讲求出檐、收檐和装脊安兽等大型的建筑。平常家居的小活,有的也讲求技术,比如砌垒炉灶等,讲究利火,就要有些诀窍了。

  5.木匠 木匠技术也是一门古老的手艺,西安半坡博物馆挖掘复原的六七千年前原始古民们建造居住的草木房,就是木工技术的萌芽。传说中五千年前的轩辕黄帝时代,就有宫室、舟车、弓弩的建造与使用;秦始皇时建造的阿房宫,其规模宏大,说明木匠手艺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唐宋元明时代皇家的宫殿、各地的庙宇,就是木匠技术发展到高级时期的产物。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分工,由兼做到专业,由粗制到细做,就是木匠手艺的发展过程。

  黄陵县境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木材,木匠的从业人员不少,他们制作的生活项目,从建造房屋、制作农具家具与生活用具,到装饰工艺品,门类齐全,民间有做不完的活。当地木匠能做屋架盖房,做门窗,即为粗木工。会制作农用与生活用具即为好木匠,能动刀子刻花制作木雕工艺的即为细木工。木匠被人们尊称为上等师傅,受人敬爱。木匠敬奉的祖师为“鲁班”,所以木工也被称为“鲁班门下”,在收徒授业时要请出“鲁班”的牌位,要行拜师礼的。俗谚曰:“木匠受人敬,剩余都能用;石匠惹人嫌,石渣倒不完。”

  民间所建造的房厦有立柱、双架梁、三檩两椽、五檩四椽等结构,房窑的门为双扇硬木板,窗为方格式样。个别富家有两进院落,其腰房的门窗较为讲究,有多扇上部带不同纹式的格子门,窗棂有菱形、田字形、云纹形、丁字拐与腰三慢二等式样,窗扇可以开闭,称为“软门软窗”。前房也较讲究,大门较为宽大结实,并有铁页、铁钉装饰;农器有犁、耧、耙、磨、木锨、木杈、推板、牛革头、驴鞍子、驮架子等。生活用具有平箱、立柜、桌椅、板凳、木床、水桶、木盘、案板、小橱柜、□□床、碗架板等。装饰品有镜框、插屏、花盘、枕匣、梳妆盒、棺板雕刻等等,五花八门数不胜数,农家半数以上的生产、生活用具,都是出自木匠的手艺。

  木匠的工具比较多样,有锯子、刨子、斧子、钻子、凿子、曲尺、方尺、平钧、刻刀等,有的在城镇坐地开设木活铺作坊,有的走村转乡揽活挣钱。木匠多带有徒弟组成多人作业单元,以便互相配合。旧时的木工徒弟还要举行庄重的拜师仪式,设立坛桌香案等行三叩九拜的大礼,才算正式确立师徒关系。

  6.解匠 解匠是从木匠行业中派生出来的,主要任务是把圆木解开制成板材备用,其工具与技术都很简单,只要有一把平钧、一架截锯、一架解锯、一盒放线墨斗与一格曲尺。但仍不乏一套完整的技术,手艺好则快速、端直、不伤板材。解匠的工序流程为剥树皮:把原木按所需的长度和树势的弯曲度最合理地截成若干短节,这是用截锯完成的工序。截锯为中宽两边窄的双向牙口钢片,两端各有铁环穿有木手柄,可截断任何直径的原木。放线与拉锯:先把半干或干透的圆木剥去树皮,用平钧砍削平整枝杈及树身的疙瘩伤疤之类。根据所需板材的薄厚用墨斗在圆木两端量划出对应的竖线,确定中线必须垂直,通常是用墨斗吊线,接着打线印,再把过线的圆木立置,用绳、棍与石块绞压稳固。解锯为宽面、大牙口,锯牙从中间向前后分开,两边出渣。长约四尺以上,两头带有扁铁圈,内套装长约一尺五六寸、粗约二寸的双向木柄,套装在与锯片等长的锯梁上。手柄一端装于铁环,另一端装有绞绳,打绞绷紧不使锯片跑线。两人双手分左右执柄,脚踩支架板,从立置圆木的上头开始,从上到下照印线一拉一送,慢速往返,待解至需要人猫腰拉锯时则快速拉送,圆木的上半部锯开后,取掉支架,人坐地再慢快相间拉锯直至尽头。俗言有“解匠好学,离地三寸难磨”的说法。是说拉到尽头的一段距离,最难操作。解箩圈木板用小牙锯,更须小心谨慎照准印线,否则将会伤损板材。

  第二节 生产、生活用具制作工匠

  1.铁匠 我国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冶铁业出现,到了秦汉时代铁器被广泛使用,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专业的铁匠,距今已约有两千多年了。

  黄陵地区的手工铁匠,有的在城镇开设铁活铺坐地生产,有的流动乡村自找生活操作。其主要任务是打造农用的镢、镰、锄、锨、铡刀和犁具、鞍杖、笼头的配件;打造修建所用的马璜、钉子、泡钉、门拴;打造生活中所用的斧、刀、锥、剪、铲;打造石匠所用的锤、錾、方尺;打造木匠所用的锯条、刨刃、斧子、凿子、钻头、刻刀等等。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约有半数的工具与用品,都是出自铁匠的手艺。

  铁匠多由师徒二人以上组成的作业小组,以便配合协作。其工具比较多样沉重,计有炉台、风箱、砧子、锻锤、钳子、钢裁剪、钢铲刀、钢搓刀、砂石磨等等。打铁活计比较费力气,上路的工具担子沉重,所以学徒的体质要强壮,方能胜任操作。新中国成立前黄陵本地人从事铁匠作业的较少,多由河南的匠工操作。铁匠的工艺有粗有细,讲究式样灵巧,也有很多窍道,带刃的工具都要加钢立刃,用钢的多少、好坏和淬火的程度都决定着工具的优劣,通常人们称其为“红炉师傅”,其火候的掌握也是很有讲究的。就是农村人说的“钢水”好坏,钢水好的锋利,耐磨好用,否则就迟钝,经不起磨砺,卷刃或崩刃都使刃具质量受损。一些小件用具要精巧、合手,所有的工具都有其相应的窍道,也是很难掌握的。

  2.皮匠 皮匠手艺也是一门古老的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我国原始社会的狩猎时期,先民就用兽皮制作衣服,这可以说就是皮工手艺的萌芽。人类社会大分工以后,特别是进入商品经济时期,皮匠就应运而生,而且手艺越来越娴熟精湛。

  皮匠主要是用野兽皮、家畜皮加工泡制毛皮与板皮,俗称“熟皮”。进而再制作衣服和工具。其主要工具有:裁刀、剪刀、刮刀、锥子、缝针与大缸等。黄陵熟毛皮加工的对象有羊、狗、狐狸、兔子、狼、豹子等,熟板皮加工的对象有牛、驴、骡、马、猪皮等。其工序流程为,先清洗皮张,后入缸浸泡,用皮硝进行化学处理,一般浸泡约半月二十天,取出晾干,锤去皮板的污垢,刮成不同的厚度即可备用。

  熟皮的过程是皮革匠人把动物的皮经过物理和化学处理,使其转变为不易腐烂,具有柔韧和透气性强的产品过程,其主要工序是鞣制,即用矿物鞣料、植物鞣料、醛类鞣料等。依据不同的鞣料鞣制的方法也不同,但无论什么方法,都是为了使生皮中的蛋白质与鞣料结合,使生皮遇水不致腐烂,性质柔韧,经久耐用而转化为“革”。

  鞣好的皮毛可用以缝制皮袄、皮裤、皮褥子、皮手套、皮鞋、帽等,是上等的保暖衣料。熟好的板皮可用以制作皮衣、皮带、皮包、皮鼓、皮绳、皮鞭、拴系牲畜的笼套以及畜鞍、车辆的配件等等。

  延安及其以北地区草地辽阔,畜牧业比较发达,皮匠也就较多。谓称:“三边三大宝,皮毛、食盐、甜甘草。”黄陵县境的皮匠很少,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韩皮匠为黄陵皮业巧匠,声誉很高。

  3.口袋匠 口袋匠也称“毛毛匠”。他的主要任务是用山羊毛纺织成装运粮食的口袋等,有时在家操作,有时出外揽活。其工具有纺轮车、排钩针、织刀和缝针等。

  毛、棉口袋主要用于装运粮食,捎裢、褡裢主要用于赶集上会,走亲访友的装物袋,是农家必用之物。

  4.席匠 黄陵县境的群众习惯睡坐热炕,特别是冬天更觉得暖和舒服,芦席就成为各家炕上的必用之物。炕上铺席既隔土卫生,又美观大方。席匠多为祖传手艺,一般在家编织,有时也外出揽活操作。

  席匠的工具不多,也较轻便,有破料刀、刮穰刀、拔刀、勾锤、尺子等,其操作的工序为备料与编织两项。先将芦苇秆的外皮剥掉,破成两半,铺在场院用石碌碡压成片状,再进行编织。芦席的规格大小是以炕为准,但也有其名称,叫做四六席、五七席与满炕席等。若炕过大,则织成两块相对接使用。纹式为人字形,也有丁字拐与正方块圈套的升子底形等。席面织够规格后,把苇头斜折至底面叠压内插咬茬剪齐。一块芦席可连续使用十多年。芦蔑越细,编织出的席越美观耐用。编织芦席的工艺比较简单,只要认真学习,就能很快掌握。

  除炕席外,还可编织成长条式的,围成圆圈两头相参,缝合边口再用长绳外捆一两道,用以装存粮食,俗称席囤或曰“席圈子”;还可搭建临时工棚;还可编织成袋状,以装商品实物。芦席的用途比较广泛,席匠可算一项热门行当。

  个别家户还有用高粱秆编织炕席的,其质量较次,且粗糙不耐用。

  5.毡匠 擀毡技术是北方草原畜牧区传统的工艺。我国古代就有制毡技术。《周礼·天官·掌皮》:“共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黄陵县境的畜牧业不太发达,羊少、毡匠也少。毡匠主要的生产任务是用羊毛加工擀毡,用以铺炕坐卧。农家炕席上铺毛毡既隔潮又美观,也显示出家庭生活比较富裕。也可作为各种垫衬材料、耐磨和御寒用品。

  毡匠有时在家坐户操作,有时外出揽活挣钱。其工具主要有弹毛的大弯弓、弹锤、吊杆、铺卷胚料的竹帘子等。

  毡匠所加工的小块毡片,可制作毡帽、毡靴、毡鞋垫、座椅垫以及畜鞍垫片等。还可用绵羊毛加工成羊毛网套等。

  6.柳匠 俗称“簸箕匠”,柳匠的工艺不太复杂,但也是一项特殊的技术。黄陵地区的柳匠不多,且多居住在林区地带。

  柳匠是用沙柳、红柳、卧柳的细柳条与柳椽编织农家所用的笸箩、簸箕、粪斗与提篮等。其工具主要有柳尺、劈刀、弦刀、槽形锥子、麻线拧车、缠线轱辘、门字形夹子等。柳匠也可根据自己的技术,制作一些异形的器物。

  7.陶窑匠 陶窑匠是指用泥捏火烧陶质器具的匠工,他的用料、制作、焙烧与窑场大体相同于烧砖。所制烧的产品有瓦瓮、瓦盆、瓦罐、花盆与冥器等。

  我国原始社会就有制陶业,距今约六七千年的历史。1988年黄陵县普查文物时就发现有五十处史前古文化遗址,采集到的各种陶片计有近千件,有泥质和夹砂的灰、红、褐与彩陶片,可辨器形有盆、罐、钵、缸、杯、瓮、瓦与尖底瓶等,纹饰有绳纹、网纹、弦纹、篮纹、刻花纹、指甲纹、戳刺纹、麻点纹、附加堆纹等,彩绘有黑白相间的三角勾叶、三角圆点、黑白彩条等。这些就是制陶业辉煌的历史见证。

  制陶业必须有动力旋转的模盘,在固定的窑场操劳制作,其产品自销或批发给商贩。所用的黄绵土更须绵细,甚至过筛滤其石子杂物。把调和的泥团取适量堆放在模盘上,随着模盘的转动,用手捏做捋抹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器胚,放在长条木板上晾晒干,装窑焙烧,温度达一千度左右,渐次减火慢烧,三天后封口灭火,稍冷却即可注水渗窑,氧化成深灰色,全冷后即可启封出窑。装窑时,器胚之间、器胚与窑壁要空开适当距离,以免黏连或高温爆裂。

  陶窑匠一般都是祖传,不带外徒弟。现在陶艺的制作已经从实用型转化为装饰型工艺品,在人们回归自然的追求中,陶艺是不会消失的。

  8.缯箩匠 缯箩匠也是民间手工技术人员之一,主要是缯制民间磨碾面粉时用的箩面箩子。其工具有锯子、刨子、钻子、缯刀等,操作过程为解圈板、制箩圈与缯制成箩。箩圈板为没有异味的杨柳木质,把圆木锯成厚约一分、宽约五至七寸的长板条,刨光板面,用明火加温,圈压定形的圆圈状备用。箩底为钩织的丝、铜、马尾等疏密不等的箩网。根据所需面箩规格大小的尺寸裁下箩圈板,两头相参钉成箩框;裁取宽约三分的圈板条,两头相接可紧套入箩框;裁取方形的箩网,贴住小箩圈的侧面,套夹于箩框的底部内侧打紧绷展,沿框与圈的周边钻数道小孔,用木钉楔打紧削平表面,用刀割去箩网长余的边角即成。

  9.鞋匠 鞋匠的工艺分为制作新鞋和修补旧鞋。据传说,轩辕黄帝的陵墓内就埋葬有靴子,可见制鞋的历史相当悠久。过去黄陵当地的商品鞋全是外地的产品,本地没有制鞋的作坊。绝大多数群众所穿的鞋都是由家庭妇女制作,城市的少数人与官宦人家则购买商品鞋。货卖的鞋子也有相应的制作艺人,他们使用夹板、针锥和小针钳等特制工具,速度当然要快一些,但不及自家制作的结实耐用,俗称“卖货”。

  钉鞋匠修补旧鞋的范围有:锥裂缝、钉前掌、打后掌、包前头、缀后跟等,用畜皮包面,用胶皮钉底,以保护鞋的帮与底使其耐穿。钉鞋的工具有锥子、剪子、锤子、削刀、缝针与楦架等。鞋匠往往兼做一些缝补、换拉链、换皮带等其他活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10.绳匠 专门从事绳索制作的匠人,就是绳匠。

  绳匠的工具也相应简单,有绞车、弯曲的钩针、绳胚溜槽梭形器、多孔的木搅板和与之相配合的插放钩针的固定多孔木板等。由几人挂背将经过处理的麻丝或是其他一些纤维,倒退行走,不断续添麻丝,使其形成粗细匀称、合劲紧密的绳胚,另一人掌控搅车,摇动连接着所有钩针的木板,给绳胚不断地上劲。

  他们制作的绳子有皮绳、棕绳、麻绳和如布条碎布头等纤维的绳子,也依据不同的需求,制作粗细、长短各有不同的绳索,尤其是塬上一些下井的井索,既粗且长,三十丈深的井,约需三十一三丈的索。这盘井索制作难度就大了许多。绳匠也为人们的生活奉献了精湛的技艺,尽管现在都用机器取代了手工劳动,但绳匠的劳动是仍需记取的。

  11.裁缝 衣裳的制作,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自古以来,都是受到特别重视的,从原始的兽皮到植物纤维、丝绸到化学纤维,随着材料的变化,历史的演进,工艺的更新,时尚的交替,服装的制作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黄陵民间过去的衣服都是用自己的家织布,自己动手制作服饰,裁缝的出现相对较晚一些。大约也就在民国初年人们开始接触新事物,洋装与长袍马褂的混杂,使人们逐渐喜欢洋装的挺刮、利落、便当、合体,在比较中有选择地接受了这种时兴的装束,但苦于仿制的不易,就由原本就从事缝缝补补的家庭作坊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衣服制作的行当。

  起先的缝纫师傅,是缝补之余把各部件描画剪制出纸样,按图拼凑,完成衣服的制作。能量体裁衣地制作一些时装,仅限于一些老师傅。

  第三节 维修工匠

  1.小炉匠 小炉匠是以其作业的坩埚炉命名的,他们的炉具比起铁匠来相应小得多,但可以熔化铜、铝、锡等金属,通常也都有相应的模具,铸制一些日常所需。服务项目主要是小五金器具的修补、焊接与锻造等,一般都带有徒弟组成多人的作业小组。其工具较多且重,计有小火炉、风箱、砧子、锤子、钳子、镊子、钻子、冲子、焊枪、坩埚、模具等,有时固定坐地营业,有时外出流动找活。他们可以修补漏锅、焊接断裂或有漏孔的金属器皿、更换锅底盆底、修配锁子钥匙等,手艺好的匠工还可锻铸婴儿系戴的长命锁、麒麟锁、项圈牌铃和妇女的手镯、戒指、耳环、耳垂与中老年人铜质烟锅等。

  2.眼镜匠 眼镜匠多为固定地点坐户操作,他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修配眼镜。新中国成立前的中老年人,为了保护眼睛与医治眼睛炎症,有钱人也为了显示阔绰,多戴旧式硬腿的石质眼镜。如果眼镜发生故障,则请工匠修理。其工具主要有金刚钻、小铁锤、镊子、螺丝刀、小铁砧、尖嘴小钳子、细磨石或砂轮磨石等,再购置一些镜片、镜腿、镜架、小螺丝等零件即可操作。也可用成品零件配制新眼镜。

  3.箍漏匠 过去人们生产水平低下,物力维艰,人们居家过日子相当俭朴,一口打破的铁锅,一座破裂的瓷盆瓷瓮是轻易不会扔掉的,单等走街串巷的游匠艺人来修修补补还可再继续利用,当然修补和购买相比,价格便宜了许多且省去长途搬运的劳累。

  箍漏匠就是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要的手工艺人,他们的工具和材料确也有些特殊,主要从事补锅和钉缸的活计。对于瓷瓮、瓷盆、瓷碗,也正如民间俗谚所说的“没有金刚钻,甭揽瓷器活”。也就是因为有一把金刚钻在手,盆、碗之类也便和补锅一样,用自制的铆钉,打眼铆合,他们往往把隔挡铆钉的铁叶铜皮之类,剪制冲打成各式花形纹样,尽可能使人看不出破裂的痕迹,巧妙布局,合理安排,既实用又美观,深受顾主的欢迎。

  4.钟表匠 钟表现在已经相当普及和便宜,但过去,在其计时功能之外,家里若有座钟必然摆放在显著的位置,腕上戴一副手表则袖口高绾,即使藏在长袖之中,也要在众人面前舒长臂膀,大动作地看时间,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当时钟表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钟表的出现为时较晚,普及到民间则在民国后期,所以,钟表修理行当的出现则更是以后的事了。

  钟表匠一般都是师徒相承的技艺传递,其实更多的是零部件的更新磨合和清洗维护,他们一般也是坐堂待客和赶集揽活,因为钟表的维护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活计,所以大都是顾客在场,即检查钟表的损坏程度和需要更换的零部件,议定价格,约定取表时间,届时付钱取货。在人们的印象里是一种神秘而骄人的行业。

  5.弹花匠 弹花匠是指民间手工弹棉花的手艺人,多为农民兼作的工艺,利用冬闲时间,有时在家揽活,有时出外找活。弹花匠一般不带徒弟,由自己一人操作。

  农家从棉秆上摘回的带籽棉花称为籽棉,用手摇拧花机挤出花籽后称为皮棉或生棉花。弹花匠的任务就是用弓弦把皮棉弹成云团状虚绒,称为熟棉花。其工具有弹弓、弹锤、吊杆、竹帘子等。

  农家用自产的棉花纺线织布,缝制衣服、被褥等。近来,随着工厂机械弹花的普及,民间花匠多在城里乡间流动服务于弹花、网网套、旧棉絮重弹翻新等服务。

  第四节 饮食制作工匠

  1.粉匠 粉匠是固定坐户生产粉条的手艺人,制作点叫粉坊。粉条是粗粮细做的产品,也是人们生活中喜欢食用的副食品。

  加工粉条的原料有多种,第一是薯类,有洋芋、红薯等;第二是粮食类,有玉米、高粱、绿豆等。加工粉条的工序流程比较繁琐复杂,技术性也比较强,气候季节也很重要,一般都在深秋或冬季进行加工。

  手工制作的粉条分为板粉、二四粉、线粉三种,质量好的粉条条杆均匀,透明发青白色,耐煮,吃起来光滑有韧性。板粉宽约三至六分,主要用作烩菜、吃火锅,延安及其以北地区有猪肉烩板粉的礼俗;二四粉用途较广,烩菜、炒菜、凉拌菜均可;线粉主要用于凉拌菜,也可烩菜。

  2.挂面匠 挂面匠是用小麦面粉加工成干面条的手艺人。其加工工序为加工面粉、和面、压面、晾晒与包装等项。先把麦子上磨加工成白细的面粉,把面粉放入大瓷盆内陆续加水,再加点细盐,俗言歇后语“吃挂面调醋,有盐(言)在先”,就是说的这个过程。加了盐的面,筋道耐煮。然后用手搓揉调和成均匀的面团,取其适量放入底面有众多小孔内壁光滑的厚铁漏桶内,上部垒压木柱,柱上用支架杠杆用人力下压,木柱进入漏桶使面团从漏桶底的小孔被挤出成细面条,临时搁置于存有许多面粉的大笸箩内,待一桶面团挤压完后从漏底切断,遍撒面粉避免黏连,用竿挑移到户外晾晒架,干透后切取其所需长短包装。

  过去手工加工的挂面细匀、耐煮,吃起来光滑有韧性,作为商品出售。顾客购置作为礼品赠送客友,或作为老年人、病人、小孩调剂生活的临时食品,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多不食用。

  3.糖匠 糖匠为坐户生产,设有固定场所,称为糖坊,每年冬季是熬糖的最好季节。熬糖的原料有甜菜、玉米、小米、小麦芽等,因原料的不同其工序各有不同。用甜菜熬糖,先把甜菜洗净剁碎,倒入大锅内猛火煎熬约半小时后,捞去杂质再改用中火煎熬,直到熬成糊状,盛于盆或缸内自然冷却沉淀,约八个小时则凝固成红砂糖。熬玉米糖时先将玉米粒泡湿脱皮,用清水浸泡约十二个小时再磨成米浆,装进吊包悬空过滤,把滤过的汁水入锅煎熬成稠糊状,出锅倒入无杂物的草木灰池,自然冷却成糖胚备用。熬制小米糖时,把小米蒸至八成熟的干米饭,出锅稍冷后加入麦芽泥、麦麸曲粉搅拌均匀,盛入瓷瓮内,瓮底垫衬一层滤网,瓮底侧钻一流孔,用木楔塞紧,发酵四个小时后抽去木楔流出汁水,入锅熬成稠糊状,倒入无杂物的草木灰自然冷却成糖胚备用。最后用玉米或小米糖胚撒糖,在锅旁立置一木桩,把加温软化的糖胚搭缠在木桩上,锅内倒入多半锅净水烧沸,利用水蒸气向糖胚加温,不断向木桩上再搭缠糖胚,待糖胚变成雪白时,从木桩上拉糖胚到木案剁节冷却。撒糖的关键是蒸汽要强,动作要快,配合要默契。撒一拐糖约半小时为宜,或长或短都会影响糖的质量。糖匠把撒糖的下脚料重新加温,掺和上芝麻、米花、花生米等,可制成芝麻滚子、窘锅米花糖等。

  4.厨子 这里所说的厨子其实是农村中红白喜事专门聘请来为主家料理酒席掌厨的人。他们本身都是农民,能处理和制作一些菜点,在附近人家过事时,被主家请去帮忙,一般也就是亦农亦厨、手脚麻利、热心灵巧、干净整洁的人。其中也确有人投过师、学过艺,或者就是经常给人帮厨,心灵手巧,跟着也学过一些厨艺的人,他们懂得了各种菜品的制作程序、火候要领。

  职业的厨子是经过拜师学艺的,他们一般供职于营业性的食堂、饭店、酒楼之类的场所,我国地域辽阔,菜系庞杂,但黄陵地区仍然是以陕菜为主,虽然有谱系可言,原则上仍是偏爱油重、盐咸、麻辣的食品,俗话有“好厨子一把盐”之说。

  他们的厨具没有太多的讲究,但也有一些人惯常使用自备的刀具厨具,以为顺手。有的还兼有屠宰和处理生猪、活羊的技能。近年来,餐桌的丰富,也为农村的厨子们提出了挑战,他们已逐渐能制作鱼类及海产品,尤其是近年来外出打工、学艺的人不断增多,也使他们开阔了眼界,接受了各种新的东西,厨艺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改善自身技能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着农村宴席的餐桌。

  5.糕点匠 糕点的制作和买卖自古有之,作为食品虽然始终未能走上日常生活的餐桌,大约和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关,当然与其制作的复杂和配料的繁琐也不无关系。大多数人对甜食都是浅尝辄止,但却普遍用其作为礼品相馈赠。

  黄陵县城旧时原有专事糕点制作的林记糕点作坊,其招牌标示制作各式糕点,人们普遍认为南方人喜食甜食,而习惯地称其为“南点”或“南式糕点”。一般也就是油和蜂蜜和面,包裹用砂糖、红绿丝、果仁、枣泥等制作的馅子,经烤烙而成的点心,另外有江米条、果脯、芝麻棍等,品种虽多,但仍保留着中式甜点的形、色、味,还是和西式糕点有很大的区别。人们一般走亲访友、探视病人、拜师聚朋、久离回家等,也都带一包点心。店家往往将点心累积成型,以白麻纸包装,在其顶面加附一张店铺字号特有的、用红纸印制精美的标签,然后以纸绳绑扎,留出可以提携的小环,既方便了顾客又宣传了商号。交付顾主之后,总是抱拳相酬,邀约再来光顾。

  6.屠夫(户)屠户是从事牲畜宰杀、制作肉食的人员总称,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职业。在诸多的文学和影视作品里,我们见惯了五大三粗、满脸横肉,髭须倒竖的操刀屠夫。他们往往行为粗鲁、性格暴躁、蛮不讲理、欺行霸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如此。

  在过去,屠户一般是坐地经营,圈养、宰杀、制作卤肉等一条龙服务,都有小规模的圈舍,依据市场的行情和余缺调控宰杀量。乡里人也就是把牲畜赶到现场进行交易的,市场需求量大的时候,他们也走乡串村去寻求货源。一番缩袖捏手的价格讨争之后,预付定金,届时由主家随后送到宰杀现场。农村一般宰杀的范围就是家养的牲口,牛、驴、猪、羊、狗之类,在长期的役用和饲养中还是有感情的,不忍亲手屠宰,屠户就帮了他们的忙。屠夫宰杀的牲畜立即制作生肉用铁钩悬挂叫卖,他们对于牲畜的解剖结构了若指掌,在长期的实践中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刀下去,几斤几两,精确无误,剔骨、去皮,动作娴熟。他们制作熟肉讲究老汤锅,味道鲜美、香气浓醇、色泽鲜艳、嫩熟软烂,炉火终年不熄,大锅热气蒸腾,绝无添加剂,原汁原味,不腻不燥,深受坊里巷间的喜爱。锅侧架起一炉饼鏊,随打随卖,夹肉肥瘦自便,着实饱了一方百姓的口福。

  7.猎户 黄陵没有专职的猎户,一般都是农家人冬季闲暇时日的一种补偿作业,也仅限于靠近林区有些爱好的人们。他们也都有自备的发射散弹的土制猎枪,区别于洋枪,也俗称为土枪,火药和散弹也都是自制的即“一硝二磺三木炭”的火药配方和用坩埚熔化铁水,倒在南瓜上,同时转动南瓜使铁水四溅凝固的豆粒般大小的铁沙弹。打大型猎物时也有独弹钢珠和铁条型独弹,猎物一般是山鸡、兔子、野黄羊、野猪等,能打豹子、狼等大型猎物,则一般要几人相约配合协同狩猎。除了用猎枪射杀之外,同时也用夹套和陷阱等其他方法。由于他们长期跑山,熟识猎物路径,在猎物的必经之地隐蔽放置特制的铁夹或用马鬃、铁丝之类编制的网套等捕捉,都还是很奏效的。捉获的猎物除自用之外,就是逢集日赶场售卖。也有的把猎物去皮取肉,皮可自熟或出售,肉可用盐油腌起来,或制成腊肉、熏肉等。跑山的也都有一些禁忌和口彩,他们崇拜山神和所遇的一切庙宇,大约也正是他们所从事的是杀生的勾当而特别乞求神灵的保佑吧。他们在猎物上仍然是有所选择的,如不杀怀孕的、不杀带羔的等。近年来,随着山林的开发利用,封山禁猎和枪支的严管,已难再见到扎着兽皮裹腿围腰、荷枪负弹出没于深山老林的狩猎者了。

  8.酿造 农村的酿造技术在过去全是自产自用的家庭制作。

  农家自古调剂生活,全以自己的农耕收获为原料,用所余粮秣,酿制醋、酱、酒、面酱、豆腐乳、豆豉、辣椒酱、番茄酱、黄酒、醪糟、芥末油、荏油、菜籽油、辣椒油等多种佐餐的调味品,其用途首先是自给和馈赠,然后才是货卖。当然也有由此而形成作坊的:

  ①油坊:旧时的油坊也是专事榨油的作坊,他们都是坐地生产。因为其生产场地设置繁杂,施工器具笨重,故只能在专门的场所进行。

  ②豆腐坊:城镇的豆腐坊是专事豆腐制作的作坊,过去都是自己养着毛驴,用来拉磨,进行全天候作业的。制作的方法一样,但量则大得多,同时生产豆花、豆腐脑、豆腐皮、豆腐乳等其他产品。由于制作中产生的豆渣过多,往往养着很多生猪,也算是废物利用。

  ③烧锅:也称烧窠,烧科,就是酿造酒的场所。酒的饮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轩辕黄帝时代据说就有饮酒的习俗。造酒的原料是粮食,所以历来都受到政府的限制。而私酒作坊长期存在于民间。

  黄陵较大的酿酒作坊就是七里镇(店头镇)拐角井的酿造场了。店头酒在陕西中部和陕北南部还是久负盛名的,以其清淳、浓烈而著称,主要原料为小麦、玉米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度生产过橡籽酒(就是用橡树的果实去壳取仁加工的酒)。过去一般都是坛装散销,以后就发展为瓶装,生产规模也相应扩大。

  第五节 杂艺工匠

  1.油漆彩画匠 油漆彩画匠还可分为油漆匠与彩画匠两门专业。主要业务是装饰家庭生活中的木质用具。如箱、柜、桌、椅、盘、匣、镜框,古建筑中的亭、台、楼、阁、庙宇等。

  2.纸货匠 纸货匠也称彩匠、纸火匠、纸花匠,俗称“缫匠”。主要是为农家丧葬白事时制作彩糊丧轿、灵堂与花圈等。现在有的地方还有扎绑彩糊的房窑、碾磨、童男、童女、车辆、金山、银山和家电器等模型,象征着亡者到地下也要享受在世时的生活方式。亡者掩埋后,丧轿灵堂等堆于墓冢自然风化,有的在陵前火化。参与帮忙者往往争抢采摘穗花作观赏与避邪。

  3.染匠 染匠是指民间从事印染农家纺织白土布的手艺人,有数人操作有固定地点坐户营业的作坊,称为染坊。其工具有大缸、大锅、清洗池、木搅棒、晾晒架、使布平整的辗子等。

  染匠一般没有师徒关系,只要跟上工匠当伙计协助操作,逐步掌握工序流程与配料方法,即为师傅会。其配料方法是关键,染匠师傅轻易不会泄漏。旧时黄陵农村有较具规模的染坊,门口都有对联云:“入进来我知道你的长短;拿出去你知道我的深浅”,横额为“公平买卖”,成为趣谈。

  4.乐人 乐人就是以管弦乐器演奏乐曲的人,也是一个古老的行当。在五千年前的轩辕黄帝时代,就有依凤鸣鸟叫之声而命伶伦制乐、常先蒙鼓之传说,激励着千百代人们从远古走来,成为人们温饱之外的精神追求。在《礼记·乐记》中就认为音乐是由人心之“感于物而动,故形于色”。周时设有乐正,秦汉时设有乐府,掌管着朝会宴飨、行军排阵时所用的音乐,这大概就是乐人的前身。

  黄陵地区的乐人世家大的有两支,都在桥山附近居住,是否自古为专事轩辕黄帝祭祀的乐师队伍,有待考证。但在社会歧视的大背景下,现在的后裔们都希望走出受人歧视的阴影,已经不再从事祖业,但也有持西洋乐器、电声乐器组成的小型乐队服务于城乡。

  5.面人、糖人匠 在过去的集市古会上或巷坊乡里,经常有捏面人和吹糖人师傅的身影,他们的摊位前总是围着一大帮人,尤其是小孩子们,仰看着罗列在挑担架子上插放的各式五颜六色、形象逼真、造型生动、呼之欲出的戏剧人物的面塑造型或是晶莹剔透、花色奇丽的糖人,馋涎欲滴,爱不释手。而匠人们则在众目睽睽之下,愈见精神,巧手翻飞,出神入化地完成着自己的得意之作。买得糖人的小孩,在炫耀和摆显之后,迟迟不忍下口解馋。大人们则买上一品擎回家中,陈设于屏架之上,玩味良久。给生活增添一些乐趣。

  面人的制作是在家和好上白的好面,用湿布包裹,放置挑担的厨盒之中,担架小案还放置食油与各色颜料,现场捏取少许面团和着不同色泽,捏、滚、压、揉、剪、贴成各式造型,用一根小竹签插挑了即成小面人形象。这种面人一般只是赏玩,不能食用。

  6.牙医 牙医大约是从医药行当里分支出来的,兴起于近代,其牙齿制作的配型、焊接、镶嵌、安装都是古代技术所不能完成的。这里所说的牙医,其实仅指牙齿的修补与镶配,其从业者大都不是医生,只能算做匠人。他们通常只负责拔除病牙,镶补缺损而已,甚至有的怕担责任,不负责拔牙,他们也深知拔牙的潜在危险。镶补缺损,一般以一种特购的胶质体,以滚开水烫软,放入特制的模具,让病人咬入口中,拓印出口内牙齿的现状印迹。作为模具,待冷却后,假胶凝固,用生石膏粉浆填充,凝固后即翻制出病者牙齿的现状模型,依据其缺损、咬合等情况,选配相应的成品牙齿填堵,再用类似于牙周的粉红色的磁牙粉与特制药剂调和连接和固定每个单个牙体,在模型上套配准确,再以钢丝制成与假牙两侧活体牙齿勾连的活扣,在蒸牙器中加热凝固,就完成了配制。在病家试装的过程中,用磨牙的各式特制的金刚砂轮具,磨合突出,消除不适,尽可能使其达到最佳佩戴程度。当然新镶的异物,肯定会有不适感,他们一般都承诺在相应的一段时间内,无偿为病人修理和完善。这些牙医一般没有医师资质和必要的卫生培训,但在缺医少药的过去和农村的广大地区,他们简便、快速、价格低廉,却还是有着广阔的市场。

  7.郎中 现代的人们接受着正规的医疗机构的诊疗康复服务,早已淡忘了过去擎着一竿招幡,褡着一副褡裢的游方郎中,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的疾病确也因他们的存在而得缓解和痊愈。这些人往往都有师承传续,奉行着治病救人的宗旨,延续和发展着中医中药的神奇功效。他们的游方在历练自身技艺的同时,也为穷乡僻壤带去了光明和希望。他们中的佼佼者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遍访名医奇方,尽搜灵丹妙药的孜孜追求,被世人所传颂,受到敬重。医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从炎帝神农氏的尝百草的传说到黄帝轩辕氏与岐伯的问答式的医典,扁鹊、华佗、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无不在游方的阅历中,丰富着中华的医药宝典宝库。明代黄陵籍名医李东垣作为一代名医,在中华医典中占有一席之地。过去的医药是分家的,所以郎中有的也受聘于药铺,坐堂诊病。但他们往往授徒时总要留一手,或干脆将有的特效的秘方作为家传而秘不示人,甚而有的药方在密室自配自制。他们自己也经营药材,长期的医药实践使他们各怀奇招,医治了很多疑难杂症,甚至有的不乏起死回生之术,历史上也流传着众多离奇的传说。许多科举落第的学子,退而成为名医,造福乡里。当然,游方郎中里也不乏以医行骗的无赖,而降低了他们的声誉。一般的医家在学徒时都是司药出身,就是俗称的“拉药匣子的相公”,他们对药理致用熟记于心,又长期接触各个大夫所开列的药方,再经名家的指点引导,进而施药医人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进药铺熬相公就成了良家殷实家户子嗣谋生之路。

  第六节 服务行当

  1.脚夫(户)黄陵地处高原丘陵沟壑区,川塬交错,山路崎岖。在过去不要说汽车、火车,就连架子车(人力车)、自行车也是没有的,所以行脚赶牲灵长途驮运就成了唯一实现物资异地交流的形式了。除此之外,也就依赖是荷负担挑的人力了。而从事这种营生的人,俗称“脚户”或曰脚夫。

  脚夫有自己喂养牲畜揽活专业从事运输的,一般都是农闲时的生活。也有大户人家豢养众多大家畜,雇请人活泛、路径熟且身强力壮的劳力,承揽贩运活路的脚户行。这些人一般都由一名经常走州过县、能说会道,且心眼实诚、忠心耿耿、又与地方上的恶势力熟识,关节通达的人物带领、晓行夜宿,四海为家,常年奔波在山里山外,天南塞北。走一趟生意,挣取几个辛苦钱补贴家用,他们用双腿丈量着广袤的莽塬,把货物运往东南西北,见多识广,阅历丰厚。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他们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视野。

  2.货郎 农家有永远干不完的活,尤其是老太太、姑娘和媳妇们受小脚的制约和礼教的禁锢,终年围着锅台转,有的终生都只在娘家和婆家之间连线,她们所需的布匹纽扣、针头线脑、脂粉装饰、家什度用,全靠荷担游乡的货郎送来。这就是货郎生存的基础。这些货郎常年奔波于农村,一副扁担两只箱筐,外带一把极富职业特色的招徕工具——拨浪鼓,就把农村和城镇联结了起来。促进流通,调剂余缺,为闭塞的山乡带来的信息和欢悦,同时也以辛劳和汗水改变着自身的生活。他们的货筐、货箱简直就是日常生活所需的百宝箱,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如遇意料之外的所需之物,则尽可能按顾客需求采购,因为他们常年周期性地往返于一定的范围之内,所托之需,都可按时送来。也正是因为常年的起早贪黑的奔走,给黄陵风俗“撞干大”的家庭撞见的几率特别高,往往每个村子都有“娃他干大”(即干爸),若是到了饭时,过了宿头,便可保无虞,加上村民们的淳朴好客,为货郎遍地为家提供了方便。

  3.典当 典当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演化成的行业由来已久,最早的典当为南朝时寺庙所经营的当铺。历代名称不同,有“质库”“质肆”“解库”“长生库”等。

  旧时,稍具规模的城镇,都有“当铺”存在,这些当铺也确实就如我们在影视作品中见到的一样。门前照壁高耸,一个偌大的“当”字醒目给人一种威慑和冷漠。铺面半掩,柜台高筑,坐店的先生审视的眼神,透过高度的老花镜,审察和揣度着每一位投当的顾主与当物的成色。他们一般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练就了识时、识人、识货的本领,老谋深算,使投当者处于万般无奈而就范。开当铺的都是地方上的厉害角色,上通官府,下联强梁,以保人货两利,无往不胜。

  典当,是一种以物兑现的交易。形式就是以物抵押套现,以供急需。当然不是等值交易,且有质押借贷的“活当”和旧物变现的“绝当”之别。投当顾主一般是急需用钱,将家中致用之物送来当铺,以质论价,约定当期,套取现金。质押的物品一般只能取得其实际价值的五成的价款。若能在期内赎回,则按约定利率付还利息;若逾期来赎则要按预约息上加息;若在一定的期限内未能赎回,则按约定,当铺有权处理物品,按时间长短,给付投当者一定的资钱。或者原物取回,要依约支付息钱。这种“活当”一般在当票上附加若干条款来制约当事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处罚规则。而“死当”“绝当”则一经入当,便不能赎回,钱货两清,永不反悔。当物一般若是泛泛之物,当铺当然也就狠狠压价,往往价物悬殊非常大,而形成恶意盘剥。

  民间也有不通过典当行的典当交易,一般都由双方相托中人穿梭,立契过货,促成交易。多见于地亩房产的过户流转。

  4.牙行 所谓牙行,大约也就是现代的经纪人。大多出现于农村城镇的集市交易场所,他们垄断着某一区域内的交易市场,尤其是大宗买卖,必须经他们之手促成生意,抽取费用,从中渔利,大多有强买强卖之嫌。

  其实,究其源起,牙行也是一个古老的行当,汉代即有说合牲畜买卖的谓之“驵会”的牙商,至唐时发展为各种买卖的经纪人的统称。有牙郎、牙侩、牙人、牙子等名称。明朝时有官牙、私牙之别,官牙则由政府指定,并经批准后取得印信文簿方可营业,须领牙帖,按期交纳税银。就开始兼有代官府征税的责任,所缴纳的帖费和税银,即是牙税。近代又称行纪、牙纪,本地则称为牙子,在交易中起着居中间人的作用。在买卖双方的议价中,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撮合,即在和买卖双方穿梭议价时,以所持之物,如草帽、褡裢之类遮挡,握手攥指,口中念道:“这个整,这个零”以相应的手指出数,对方同样回答以同样的方法,若无应手遮挡之物,干脆在袖内或襟下出数议价,成交后交钱过货也都须经过牙子之手。牙行在农耕文化时期确实对不善经营的百姓大宗买卖提供了方便,也为官府掌控市场交易税费起到了作用,但仍不免在发展过程中被恶势力利用和胁迫,而招来恶名。现今虽已不再称做“牙子”,但市场经纪人仍活动于集市贸易的诸多场合,为买卖双方的交易提供服务。

  5.理发 理发的行当在过去同样属于下九流的范畴,人们虽然都会借助他们的服务而容光焕发,但绝不愿意让自己的后人学习理发的手艺,黄陵人有戒律曰“一不学宄子,二不学戏,三不学待召把头剃”。在交友通婚等社会交往中还是存在着诸多歧视的。

  过去的理发在街市开店的很少,大多是一副挑担,担挑起全部服务器具,随时游走于巷坊乡里招揽生意。他们的担子,一头是煤炉架着水盆、镜架,一头是座椅用物,所以有“剃子挑子一头热”的歇后语。过去的理发就是用剃刀剃光头发,没有太多的发型发艺,但他们却大都从师傅那里承传着按摩、推拿、揉捏,同时还有点穴、针灸的本领,他们的服务还是很受老百姓欢迎的。其所以把他们称做“待召”,可能是在皇宫或是达官显贵的府第有专司等待召唤,侍候别人的理发艺人的称谓。现今,早已没有了这种歧视,理发作为一门艺术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6.照相 照相是一门新兴的职业,且是舶来行当,它作为一门技术和手艺在黄陵生根,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事。

  过去摄像、冲洗、印相、上光、染色等都是在完全自然的条件下,利用简陋的设备来完成。

  过去的摄影棚是在露天的场地搭建一个以木料为框架的玻璃大棚,和厅堂与放置摄影座机的房子联在一起。面对摄影机的墙面挂设若干风景布景的卷轴,顶部和两侧的玻璃幕墙以整幅的白布制挂成若干道拉帘,以拉帘的伸缩遮挡来调节自然光线;照出的底版则在密闭的有厚黑的布帘遮挡的暗室内,以香头光亮为光源的黑暗中完成冲洗,定影后用小夹子夹挂于悬空的铁丝上自然风干;再在修相器的毛玻璃架上完成对底片的修补与完善;印相仍是在暗室中完成冲印和定影,其中的曝光,则必须走出暗室,将显像的架框紧贴胸肚拿出,在光线下曝光若干秒钟,拿回暗室,取出所放的小块印相纸在显影液中试显,以掌握所需要的读秒数,然后准确曝光、显影、定影、漂洗后,从水中捞出,湿贴于上光板上,用布覆盖置于室外晾晒,干好的照片还需切边,再修补就算是完成了。若要彩色的,则需要用透明颜料,手工着色,这就要求有过硬的功夫和相应的审美水准了。

  7.骟匠 骟匠也是古老的民间手艺人,大概起始于封建社会初期的牧区。古代黄陵也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因此可以说当地的骟匠也有着较长的历史。

  骟匠是按家畜的生理解剖原理,把雄性的睾丸阉割掉,把雌性的输卵管挑割绕扎,使其不能发情交配与生殖,按照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促使其发育成长。被骟过的牲畜性情温和,便于使役。

  骟匠的手术方法有阉割与结扎两种。

  骟匠的工具很简单,主要有手术刀、缝合针线与必要的咧嘴弯棒等,装包手提赶集上会走乡转村寻找活计。这些人赶集串乡以一根铁丝挑悬一截红布条作为“望子”,招揽生意。骑自行车时,把“望子”插在车头上,有需要的人自会前来联系。有的兽医兼作骟匠生意。近现代黄陵的畜牧业不太发达,骟匠很少。人们认为骟匠是一门不太体面的营生,是做绝后的事儿,所以多不让子弟当学徒。但他们是社会不可缺少的匠工,应当受到人们的尊重。

  民间工匠从远古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方便和实惠,为长期的历史演进注入了活力,创造了灿烂农耕文明,但也同样无可奈何地被社会进步的新技术所冲击,有的行当与时俱进,力图适应社会需要而提高;有的则只有转换,变异而求生存;有的行当不可避免地被淘汰而濒于灭失;有的早已淡出了历史舞台。这是民间习俗发展的必然轨迹。

  §§第二部分 黄陵地方语言文字及实用文体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