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8章 民俗(3)

  二月二又被称做“中和节”,是旧时人们设祭务本之节,也被称做“青龙节”,实际上是为二月初一、二月初二的土地公诞寿所设的节日,后人误将两者混同起来。清代人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云:“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面食者谓‘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唐书·李泌传》载:过去春天只有正月初九、正月晦(三十日)和三月上巳节。其中前两节在正月,而二月没有节日。李泌上书废正月三十,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以示务本。德宗赞成,便下令以正月初九、二月朔(初一)、三月上巳合称“三令节”。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此节的习俗在各地也有所不同。相传武则天篡夺唐室政权后,自封大周武皇帝,玉帝怒而命太白金星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降雨水,百姓痛哭不止。此时,玉龙不顾天戒,喝足天河之水,化云行雨。玉帝立即将玉龙打下凡间,用山压住,并立言:“金豆开花方可归。”此后,民间都在二月二炒玉米花,以纪念玉龙。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云:李泌清以二月朔为中和节,民间以青囊盛百果瓜李互相赠送,号“献生子”,令百官献农书。京师于是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绕街遍巷,叫而卖之,曰“太阳糕”。凡祭神云马,题曰“太阳星君”。焚帛时,将新正各户张贴之五色挂钱,摘而焚之,曰“太阳钱粮”。民国《奉天通志》载:二月初二日,俗称“龙抬头日”,以惊蛰在此节前后而得名。民家晨起以灶灰撒院中,左右作大圆圈,复由堂门撒至大门,直至井台,名曰“引龙”。妇女以锦制成鸡形,悬在室中,谓能避蚰蜒,制虫蚁。民国《辽中县志》云:晨起以竿敲梁,谓之“敲龙头”,意谓龙蛰开始爬行,农家均以粗米作饼及馒首而为餐。妇女于是日为孩童剃头,以取龙抬头之意。浙江绍兴以二月初二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素有买花木植于园圃之习俗。至今仍有“吃春饼”、“太阳糕”之俗沿袭下来。

  二月初二作为祭土地神之俗,是我国旧时流行于全国各地的岁时祭祀习俗。《清嘉录》云:“(二月)二日,为土地神诞,俗称土地公公。大小官廨,皆有其祠,官府谒祭,吏胥奉香火者,各牲乐以酬。村农亦家户壶聚,以祝神属,俗称田公田婆。”《中化全国风俗志》云:“习俗相传,二月二日,为土地神之生辰,阜宁农人,为土地是管理禾苗之人,我辈希望禾苗之盛旺,应该致敬,祈伊暗中默佑,免受风暴螟蝗之灾。阜宁人对于土地之供奉,颇为郑重,大村庄均筹集公款,起造土地祠宇。小村庄无钱力起造祠宇者,则用粗瓦缸一只,将缸之近口处敲成长方形洞门,覆之于地,将土地牌位供之于内。”台湾各地均有小庙,俗谓“土地公庙”,祀之更为普遍。供品中特有“土地公金”者,即穿红线,把纸钱系在竹枝上,插于田间,供土地神使用。亦有将土地公、土地婆合起来,简称“土公土母”。因财力不同,民间有“土地老爷本姓张,有钱住大屋,没钱顶破缸”的说法。

  亦有将二月初二作“春社日”者,是流行于全国各地汉族民间的岁时习俗。社即土地神,亦称社公、土地公。立春后五戊为春社。是日,各街社里,逐户集资雇班演戏,到处张灯挂纸,为当境土地庆寿。农民将金纸挂在竹枝上,插于田中,祈求丰年。此俗源流久远,《礼记》中云:“二月祀大社之日,荐韭卵于社祢。”《王志》载:旧俗礼后土演剧,乡村是日祭句芒神。《墨庄漫谈》:“唐宋社日,人家妇女皆停针黹,不事女红。”清《蓬溪县续志》载:二月,称“土地生日”。街乡遍立小祠,是日祀而饮,或演傀儡,有至累日者。明清时,广安州一带,视二月二为社公寿诞,八月初二为社母寿诞。届时,城市临街搭台演剧,乡村桥梁山宅有庙处所,皆醵玺聚饭,曰“土地会”。《岁时记》载:“社日,四邻并结彩为社,为屋于社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谚曰:“新坟不过社。”各家均于社日前祭扫,谓为“拦社”。

  二月二的民俗活动如下:

  引钱龙。就是在二月二的一大早,人们从井里或河里挑回水来,将盛水的水缸装满以后,用簸箕盛着灶灰,也有用谷糠者,从大门外撒起,弯弯曲曲,一路撒至水缸前,然后再绕水缸撒一圈。此俗的寓意有两种,一是说将钱龙引回家中,意味着在这一年里能够兴旺发达,富贵有钱;二是说将钱龙引回家中后,蛇、蝎百虫就不敢出来伤人了。因为龙是百虫之长,又是灵物,百虫是害怕龙的。

  画仓子。二月初二早上,将钱龙引进家中以后,就在场上或院子里开始画仓子。有俗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因此,画仓子就成为人们祈盼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五谷丰登、粮食满囤的美好愿望。有些地方还流行用纸剪成鸡和猫,然后用点着的树枝将其熏黑后贴在墙上,其用意是让鸡把虫子吃完,猫把老鼠吃尽,保证粮食满仓。画仓子就是用灰或糠在地上画出一个“仓库”的图样来。

  照房梁。有俗语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照房梁是点燃过年用于祭祀所剩的蜡烛,照照房梁和墙壁,以禳镇毒虫。其实是用蜡烛一照房梁或墙壁,就可以将刚刚苏醒过来的蝎子、蜈蚣照得掉下来,人们将其清除掉,以达到灭害之目的,故而有了“二月二,熏虫儿”的说法。

  剃龙头。陕北民间称之为“抹龙壳”。抹龙壳指的是男子剃头礼俗,这一天,男子们都要剃头,以寓意龙脱壳飞升天上。

  炒豆子。二月二这一天,民间有炒豆子的习俗,俗称“炒龙豆”。所谓“龙豆”,就是一种黑色的圆形大豆,豆上有褐色的圆圈与眼珠相似,故名龙眼豆。这种豆子很少,大都以其他豆类代之。炒豆之俗由传说而来,意在唤醒正在蛰伏的龙,让它醒来后登天。

  陕北民间的二月二已形成了新的习俗。活动从二月初一的黄昏开始。黄昏后,人们对天地、土神、灶君行祭祀礼仪后,在院子中央点起熊熊大火,人们从火上跳过,还要将被褥、衣物在火堆上燎过,谓之“燎百病”。火势减弱后,在火堆上烤包有豆子的黄馍馍食用,谓之“咬蝇子脑”。俗信以为,吃了烤过的黄馍馍以后,一年四季不得病。然后将已经熄灭,但还冒着烟的柴棍抛撒在上下里川,谓之“送蚰蜒”。这一天夜幕降临后,家家都要挂上大红灯笼,这也是一年中最后一次挂灯。夜晚三炉香火敬奉天地神灵,不得灭熄。

  家庭祭祀结束后,“社火”开始了。白天,每户都要向本村的风水高山,俗称“二月二山”上送一捆柴,俗谓“财山”。临近子夜,各家各户都有人带着纸,用筐或筛装着公鸡,上面盖上一块布,跟着秧歌队,敲锣打鼓地来到山上,没有秧歌队的仍需敲锣打鼓上山。到了山上后,先于财山打圆场,然后点香烧表,以祭天地。再宣读祭文,以祷民情民愿。再撒五色豆,拜五方五帝,祭风雨雷电、山神、土地等诸神,最后将火堆点燃,人们围着大火歌舞,唱祈祷秧歌后,祭祀仪式结束,人们偃旗息鼓下山。上“二月二山”上行祭祀礼仪因每家都带着公鸡上山,因此又被称做“公鸡会”。

  下山后,还有几项礼俗活动。一是人们宰杀公鸡,煮米饭食用,以欢庆龙抬头。二是打龙眼纸,各家各户将麻纸汇集到一起,来到碾子这个“青龙”神位前,将纸放在碾盘上,一人拿纸打,一人拿碾夹子,挨至村中第一只公鸡报晓时打下。因纸钉是一个圆筒状的物品,里面垂一根方形铁钉,其形如“眼”,又是用“青龙”的夹子打下的,故名“龙眼纸”。打完后,将纸放在碾夹子上,以承受“龙气”。有的是在自家的门槛上打纸,然后放在碾夹上。龙眼纸打好后带回家中,用锥子钉在窗肩畔上备用。民间迷信以为,家中有小孩患了眼疾、耳疾或者大人小孩患了无名肿头时,取一张龙眼纸揩擦后就会痊愈。三是在准备鸡肉宴时还要蒸十二个软糜子窝窝,编号放好,过一会后对其进行观察,俗信以为,哪个窝窝中所集的水分大,哪个月份的雨水就多。

  二月二以后,庄农开始了。

  农历二月初三日是民间举办“文昌会”的日子。古时,人们祭祀文昌星君,是求取功名之举,全国各地均很流行。文昌星乃是上天星宿,一名文曲星。《晋书·天文志》载:文昌六星,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禄,五曰司令,六曰司寇。民间素将文人骚客、饱学儒生视做文曲星下凡。元仁宗延佑三年,封道教主管功名利禄之梓潼神为“辅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此后称为“文昌帝君”。相传,夏历二月初三日为“梓潼帝君”诞寿,城乡均往庙祠举办文昌会,书役、乡民演剧庆贺。文昌会始于四川,后传到全国各地。据四川《盐亭县志》载:“三日,都人士女集赐紫山,作会赛神,并祈子嗣。有打儿崖悦果戏,掷中者为得子。男子杂沓,越宵方散,近似桑中之俗,不能禁也。”《南溪县志》云:“三日祀文昌,县镇村塾,各醵金宴会。彭山一带于该日,庠士庆祝,师儒,官吏相聚饮福。纳溪地区是日,各村塾俱宴会。”

  陕北民间的文昌会在旧时很盛行,据《延安府志》载:延长、宜川一带文人尤其重视此节。今白云山在文昌阁每年有“赛诗会”。

  二月二春龙节

  相传,农历二月初二是司天河掌云雨的龙王重新抬头掌事的日子,因为此节在春天,又是龙的节日,所以称做“春龙节”。

  相传,武则天篡夺了唐朝政权,自立国号,当上皇帝以后,惹怒了玉皇大帝,便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给人间降雨。不久,庄稼枯死了,人们吃不上,忍饥挨饿,哭天喊地。司管天河的龙王——玉龙,因听到人间的哭声,不忍心断了人间生路,便违抗玉帝圣旨,喝足了天河之水,张开大口,喷洒到人间。一场好雨,转眼间,地上有了生机,河盈沟满,庄稼茂盛,人心欢畅。但是,玉龙的做法激怒了玉皇大帝,他下旨将玉龙打下凡界,压在一座山下,并立碑以志:“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登灵霄间,金豆开花方可归。”人们为了拯救玉龙,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便四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初一,正逢赶集时,一个老太太不小心,把一袋金黄的玉米撒了一地。人们看见了猛然醒悟过来。“这不是金豆吗?炒炒不就开花了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第二天,也就是二月初二这天,家家都炒玉米花,把玉米花用簸箕盛着,供到院子里,摆好桌子,点上香,玉龙抬头看见了,便大声向看守他的太白金星喊道:“金豆开花了,还不放我回去!”太白金星将拂尘一收,大山化为乌有,玉龙重回灵霄。人们为了纪念给民间带来春雨的玉龙,就把玉龙重回天界的二月初二这天定为春龙节,并在这一天,家家炒玉米花,还边炒边唱:“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以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其实,二月初二左右,正值惊蛰、春分节气,有农谚云:“惊蛰龙抬头,春分龙登天。”从二月二以后,降水就会逐渐增多起,这应该是春龙节这一习俗的意义所在。

  清明节与寒食节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指气候而言的,不是什么节日。将清明作为节日,即作为祭祖节是源于“寒食节”,寒食节才是真正意义的岁时节令。寒食节是因在节日期间禁止生火、只食用冷食而得名。这一节日在清明的前一两日,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云:“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古人除了在寒食节禁火外,还有于门上插柳条的习俗,男女成人举行冠礼,笄礼也多在此日举行。寒食节又被称做“禁烟火节”、“禁烟节”、“冷烟节”、“熟食节”、“冷节”。此俗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晋陕为盛。此俗的来历与我国的历史上的《火烧绵山》的故事有关。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国君献公十分宠爱他的妃子骊姬,并欲将君王之位传给骊姬的小儿子奚齐,便将太子申生杀害了。申生的弟弟,即晋献公的第二个儿子重耳闻讯后逃往国外,在流亡十九年后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期间经历了千辛万苦,跟随他一起逃亡的群臣中,大都因受不了艰辛,各自逃生去了,最后只剩下五六个忠臣,介子推就是其中的一个。在逃亡的路上,君臣们粮绝食尽,重耳被饿得头昏眼花。介子推便偷偷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了一块,用火烤熟后为重耳充饥。重耳知道此事后很是感动。介子推也因伤痛没有跟随重耳继续逃亡,留下来养伤。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国君,大封功臣。在封臣之时,竟然忘了曾经救过他性命的介子推。介子推也并不在意此事,便携带着老母亲来到绵山,过起了隐居生活。但晋国人对文公的这一做法深表不满,于是编了歌谣,到处传唱,为介子推抱打不平。歌谣传到重耳那里后,重耳很是懊悔,便派人四处寻找介子推。介子推躲在绵山之中就是不肯出山。重耳无奈之下,接受了大臣们的建议,放火烧山,迫使介子推出山。没料到介子推是一位硬汉,其母也是一位刚烈的女中豪杰,母子二人宁肯被大火烧死也不肯下山。介子推母子二人就这样被活活地烧死了。后人在传说中云:子推与母亲的这一壮举感动了绵山上所有的飞禽走兽,它们也不肯飞离逃生,并且一批又一批地飞到他们母子二人的身上,意图保护母子二人,在大火后保全性命。很可惜,毛羽之物如何能挡住熊熊大火?绵山成为一片焦土,一切生命都结束了。绵山周围的人民对介子推母子的遭遇很感悲痛,非常崇敬他们的品德,同时也对绵山生灵保护介子推母子的行为十分敬仰,每逢介子推母子的殉难日,大家都要禁止烟火,以此来表示对介子推母子的纪念。晋文公重耳在事后也将介子推母子厚葬于绵山,并改绵山为介山,建寺立庙,纪念介子推。今日山西的介休即由此而得名。后人对介子推不忍云其死去,只说他在这里休息着,故谓之介休。但据后人考证,禁火本是周时旧制,与此说无关。《周礼·秋官·司煊氏》即有“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的记载。《左传》和《史记》中也没有介子推被火焚烧的记载。汉刘向在《别录》中虽有“寒食蹋蹴”之说,但也未将禁火之事与介子推附会在一起。到了魏晋时期,因晋朝同春秋时期的晋国同属一个“晋”字,故而,深信介子推的传说真实无疑,便开始流行起祭祀介子推之俗,延至今日,民间久兴不衰。

  另有说法是,晋文公流亡国外十余年后回国即位国君,论功封赏了和他一齐流亡的功臣,却忘了赤胆忠心的介子推。后有人提醒,重耳亲访绵山,介子推却避而不见,重耳只好烧山,逼他出来。介子推却抱着一棵大树被烧死。晋文公为悼念介子推,在他被烧死之日禁止烧火煮饭,只吃凉食,以后相沿成俗,叫“寒食禁火”。

  从以上历史传说故事中可以看出:寒食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祭祀节。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与祭祀无关。清明大都在农历上半月,清明被后人衍化为“节”以后,也被称做“三月节”。《淮南子·天文训》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我国古代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都是标志时令、物候变化的,演变为节日的则只有清明。为什么能将清明这个节气衍化为节令呢?这是因为我国历法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所造成的。我国古人在春秋时期通过日晷对太阳进行测定,以确定四季更替的变化规律。首先被测定出来的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到了秦汉时期,才将包括清明在内的二十四个节气完整地测定出来。所以,春秋时期的人们只使用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这四个节气来确定农事和社会活动。介子推被大火烧死在绵山山中的时间是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那天,当后来的二十四节气确定以后,这一天正好处在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两天。这又是为什么呢?是由我国农历的大小月变化和一年三百六十天的不同变化所造成的。因为清明在二十四节气中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节气,而寒食节则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有的年份里在清明的前一天,有的年份里则是在清明的前两天,为了便于人们记忆,人们便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并,清明这个本应是节气的日子就有了双重意义,即作为二十四节气的清明和作为祭祀的清明。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合并,民间又大都将清明、寒食混为一谈,认为清明就是寒食,寒食也就是清明,一块过这个节日。因此,清明也就是清明节了,它与寒食节一样,被称做“祭祀节”、“扫墓节”,或又叫做“聪明节”、“踏青节”、“植树节”。

  因为寒食节的传说,绵山也因之受到后人的景仰,历代朝野在此山中修庙建寺,对介子推进行祭祀。经过长期的修建,绵山已成为我国著名的三大道教名山之一。

  陕北民间过清明节或寒食节,除了祭祖外,最有特色的就是蒸“子推雁”。陕北民间又将其称做“蒸雁雁”或“蒸燕燕”。雁雁分为两种,一种是老雁,人们将老雁敬献给老人,祝他们健康长寿;一种是小雁,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雁,人们将小雁送给孩子,祝愿孩子活泼聪明,身体结实强壮,长大后能像雁那样展翅高飞。因人们在子推雁上点缀着红绿颜色,花花绿绿,非常好看,子推雁又被俗称为“花花”。花花中有一种很大的馍,馍上爬满了鸟兽虫草。这种馍是祭祖中的供品,须全家人共同食用。此习俗就是源自介子推的传说故事,人们以大馍来象征介子推,以鸟兽虫草来象征在大火中扑向介子推的飞禽走兽。这种大馍在陕北民间每逢清明寒食之际,家家户户都必须蒸制。可是,在传说过程中,人们逐渐将其称做“纸锤”了。这是因为“子推”与“纸锤”的发音在陕北语言中很近似,加之在古时人们的文化水平有限,对一些典籍的考证较为困难,就出现了这种讹传。人们为什么要用面来蒸制这种大馍呢?因介子推是在绵山被火烧死的,“绵山”又与“面山”音近,所以人们就以大馍这一“面山”来象征“绵山”,一语双关,表达了民间对介子推的敬意。

  山西人在蒸子推雁时,还要蒸一个手拿棍棒的面人,称做“赶雀人”,待子推雁晒干以后,将赶雀人一起穿在小雁中挂起来,既可观赏,也可供人们临时食用。所谓“赶雀人”,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意图将雀赶走的人。如果与介子推联系起来,就可以将这位赶雀人认做是介子推。因为在传说中,当大火烧山时,山上所有鸟兽都不愿飞走,扑向介子推,意欲保护他的生命。介子推也明知毛羽之物在大火中是不能逃生的,所以极力想将它们赶走。这样就更能显出介子推不仅是一位忠臣,而且还是一位怜悯生灵的善人。绵山人民穿挂子推雁是用柳条来穿的,穿起后挂于门上,以祭奠介子推。直到现在,每逢寒食节时,家家户户的门上仍然要插柳条,这已成为一种风俗。在此基础上,又衍化出了很多相关风俗,如:小孩们在清明节时用柳条编成圆圈,戴在头上游戏。流行千百年的清明射柳比赛,就是源于此俗。

  另有说法是,清明的插柳习俗是由“禁火”而产生的。寒食节这天是不能动火的,到了清明以后,人们做饭又要用火,于是就用柳枝从公共火堆上取回火种。人们为了取火方便,就把易燃的柳枝插在房檐上,让风吹干,以备取火使用。在这一基础上,后来又产生了另外一种习俗,就是从房檐所插柳枝是否有焦状出现的现象来占验晴雨天气。柳枝既然有如此灵验的功效,就被妇女们视做灵物,插在鬓旁,用以驱毒和明目,“聪明节”也由此出现了。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人们就将扫墓与郊游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踏青”的习俗。踏青与春游习俗是在唐代开始盛行起来的。其内容还包括了射柳、拔河、蹴鞠、扑蝶、采百草、放风筝、斗鸡、荡秋千等活动。唐代时期,寒食节这一天是绝对禁止使用烟火的,要吃冷食。这一习俗很快就在全国流行开来。到了元代,踏青之俗更盛。明清以来,民间又产生了“吃清明团”、“送百虫”、“水嬉”等风俗。陕北的“清明坟会”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习俗。正因为清明节被衍化出这么多的习俗来,我国古代有许多与清明相关的诗词流传了下来,如“寒食东风御柳斜”,“清明寒食梨花雨”以及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等。

  寒食节最早仅仅是为了祭祀介子推而设定的一个节日。但上坟扫墓,秦代以前就有了此俗,秦以后才开始在寒食日这天扫墓。到了唐代盛行起来。据史料记载:开元二十年(732)唐明皇下令允许寒食上坟。《五代史》载:“寒食野祭,焚纸钱。”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载:是日,“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人们将祭祀介子推之习俗移至祭祖,清明也就成了民间的祭祖节。据《中国宗教大辞典·墓祭》云:“清代规定,岁末和清明墓祭两次,称‘谒陵’,使清明扫墓成为定制。”自此,清明祭祖由民间习俗上升为国家礼俗。

  有些地区有于清明寒食送寒衣的习俗,但流行并不广泛。陕北民间又有清明寒食送单衣的说法,此说也不被广泛认同,更多的说法是六月六送单衣,十月一送寒衣。

  清明节习俗多,说法也多。比如:民间就有“清明不插柳,红颜成皓首”的说法,说明清明插柳是一个很重要的习俗。陕北民间又有清明节的雀雀燕燕给娃娃吃了可以治消化不良的说法。肚子难受时,一吃便好。又说清明的燕燕雀雀不会坏掉。

  传说清明插柳与祭祖的习俗还与唐高宗有关系。相传,有一年的清明节,唐高宗在渭阳为征战有功的亡魂举行祭奠,他赐给群臣们每人一个柳条圈戴在头上,说这样可以在一年当中不被蜂蜇蛇咬。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一诗,描述了唐朝时期清明节扫墓的情景:“鸟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路,尽是死生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风雨人归去。”

  宋代规定,从寒食到清明祭扫坟墓三日,当时的“大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以便师生扫墓、郊游。

  三月三

  三月三节有几种说法,一种是“上巳节”,也称“上巳”,原来指农历的第一个巳日,魏以后特指农历三月初三。《晋书》中云:“汉仪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于东流水上……自魏但用三日,不以上巳也。”相传,此节源于周公曲水之宴和周时水滨祓禊之俗。古时候,人们于三月三日到水边去洗涤污浊,叫做祓禊。《后汉书·礼仪志上》中云:“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痰为大吉。”到了唐代,用春游代替了“祓禊”。唐彦谦《上巳日寄韩公》载:“上巳接寒食,莺花寥落晨;微微泼火雨,草草踏青人。”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三月》载:“三月三日上巳之辰……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民间有“寻春直须三月三”之谚。由此可见,三月三节是由一个祓除之俗逐渐被衍化为踏青、饮宴的习俗。这一习俗的原本之意在民间已不为人所知。

  三月三另一说法是,传说此日是王母的诞辰。于是日,西王母要在瑶池大开蟠桃盛会,宴请诸仙,诸仙也要为西王母上寿。道教也每逢此日要举行盛会,以表对西王母的敬意。届时,民间凡有娘娘庙的地方都要举办庙会,一些善男信女云集庙堂,尤其是妇女们,更是毕恭毕敬地向西王母上香许愿,以求得王母的保佑。依道教之说,西王母是女仙班头,女人成仙后都由她来管理,所以,西王母在妇女中的地位是极高的。尽管人不能成仙,但那些善男信女仍然以为可以从王母那里求得好运,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将此俗信坚定不移地信奉下去。也正因为三月三是西王母举行蟠桃会的日子,民间也因此将此日又称做“蟠桃会”。因蟠桃一直在民间信仰中认为是一种长生不老的仙果,人们于此日赶赴庙会,也有祈求长生不老的愿望。这也正是此节在民间久传不衰的原因之一。

  陕北民间还有这样的传说,三月三这天,一些法师到山里的阳坡地上去拔“麻芽”,说这种麻芽可以疗治蚊蝇所伤。拔麻芽还有一定规矩,要背着手,弯腰下去,以口来拔,并且还要口中念念有词。其词云:

  “正月正,二月二,三月初三拔麻芽。手背腿跪深弯腰,口噙麻芽往起拔。拔得麻芽做什么,狗咬蝎蜇一抹拉。”

  将麻芽拔起后,用麻纸包了,放于阴凉之处晾干,凡有狗咬、蝎蜇的伤痛,用麻芽抚摸伤痛之处就会好的。此说是否有一些道理暂且不论,但在法师们的影响下,旧时的陕北民间于三月三日拔麻芽者甚多,也因之而形成一种习俗,在陕北民间广为流传。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