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7章 民俗(2)

  元宵的来历另有说法是,人们在正月十五天官诞辰日要设祭,以祈求天官赐福。在设祭中要诵经持斋、不见荤酒,因为天官是素食之神,只用米饭面团之类的素食为天官上供就可以了。人们很信仰天官,希望能更多地得到他的恩赐,所以把祭祀仪式也办得很讲究。在如此讲究的仪式中仅用简单的米饭和面团作为供品就显得有些不相称,所以人们对祭品进行了潜心研制,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元宵”这类食品。因为这类食品是在元宵节为天官上供的。所以人们将它称为“元宵”。如此说来,“元宵”的本意是指元宵节的供品。

  还有一说,元宵最初是以“白粥泛膏”的形式出现的,后来才将其改为有馅的汤圆。所谓“白粥泛膏”就是一种糊状物,即今天陕北民间仍然食用的“米茶”。为什么要以白粥泛膏这种食物作为元宵节的祭品来祭奠神灵呢?因为汉明帝最早是在宫廷里举行“礼太一”的祭祀活动的,太一神是道教最高神,道教又崇尚三元之说。三元者,据《云笈七签》中云:“其三元者,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道教最早说盘古开天地是从一个混沌的蛋壳中走出来的,后来又在《太上老君开天经》中说:未有天地时,“太清之外不可称计,虚无之里寂寞无表”。而后,“八表之外,渐渐始分。下成微妙以为世界,而有洪元”。洪元是道教创世纪的第一大世纪。洪元经万劫而有混元,又经万劫而“百成”,“百成”八十一万年后而有“太初”。“太初”是道教创世纪的第二大世纪。太初既没,进入道教创世纪的第三大世纪“太始”,太始者,万物之始也。以后便是“太素”世纪,“天生革甘露,地生醴泉,人民食之,乃得长生”。此为上古。中古始于“混沌”之世,经历“九宫”、“元皇”、“太上皇”、“地皇”、“人皇”、“尊卢”、“句娄”、“赫胥”而至“太连”。太连之时,“天生五气,地生五味,人民食之,乃得延年”。“太连之后,进入下古,首有伏羲”,次“女娲”,次“神农”,次“燧人”,次“祝融”。再次有“高原”、“高阳”、“高辛”、“仓颉”、“轩辕黄帝”,再次有“少昊”、“帝颛顼”、“帝喾”、“帝尧”、“夏禹”。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与道教都有天地始成于大蛋壳这个混沌世界的说法。混沌即混浊一片,糊乃混沌之物,以“白粥泛膏”这种食物使用在“上元节”的祭奠中就是人们对本源的一种追忆,但此习俗仅在信奉道教的民众中传承,佛教则无此习。陕北民间又将油馍与糕片煮在米茶之中,这样就更近于混沌世界之说。

  元宵张灯始于汉代。西汉文帝到东汉明帝时期倡佛教,佛教开始对我国产生影响。汉永平年间(58—75),明帝亲自到寺院里去张灯祭神,以示对神佛的敬仰,并于正月十五日这天夜里,在宫廷举行大型的太一神(北极星)祭奠活动,同时要求各个寺院也要“燃灯表佛”。这些仪规传入民间以后亦有人效仿起来,燃灯悬挂。到后来,汉明帝干脆下令,命士庶人家于正月十五日一律挂灯,共同表佛,这就是元宵节又被称做“灯节”的由来。后世之俗,年年于上元之夜张灯结彩,通宵达旦,成为民俗中的重要节日之一。

  到了唐代,元宵节放灯已经发展到了盛况空前的地步,并且设有专门的灯市。唐玄宗时,每逢元宵之夜,就命人在禁城内大张彩灯。规定灯期为三个晚上,即十四、十五、十六日各晚。后来又将其扩充到从正月十一日燃灯,至二十日落灯,灯期为十天。到了宋代,元宵放灯已十分热闹,灯期从正月十四日开始至十八日晚落灯,共为五个晚上,而且规模更加盛大。明代的灯节仍然可以与唐宋两朝相媲美,朱元璋规定从正月初八开始张灯,至十七日晚落灯,与唐明皇所规定的灯期一样长,只不过是前提前了几天。灯节期间,灯火辉煌,万盏闪烁,绚丽多彩,成为元宵佳节的别致景观。到了清代末期,城市里的灯火规模逐渐缩小,而民间灯火则一直盛行。唐代在放灯期间夹有杂耍技艺,宋代出现了灯谜,明代增加了戏剧表演。

  民间向来有“上元的灯,中秋的月”或者“除夕火,元宵灯”的说法。这是我国历史上在元宵灯节曾经出现过辉煌而被民间所认可的社会现象的总结。据说,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曾在山上置百枝灯树,高八十丈,于子夜时分,百里可见。唐玄宗先天二年的元宵节,曾做出一座高二十丈的灯轮,燃灯五万盏,还有千余踏歌少女舞灯助兴,盛况空前。“今宵闲杀团团月,多少游人只看灯”,便是写照。到了宋代,赏灯风俗更盛,最具代表的是东京汴梁的灯会。南宋词人辛弃疾在他的《青玉案·元夕》一词中是这样描写这一盛会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灯节何等壮观。我们从这一阙词中可以看出,宋代在元宵节是以舞鱼龙为主的,这时还没有出现舞狮。舞狮是在明代狮子进入我国以后才出现的娱乐项目。

  元宵节扎花灯。花灯也叫“彩灯”、“灯笼”。据典籍记载,西汉以后,历代都有制作彩灯的作坊。唐朝时除了将彩灯用于照明外,还用作建筑物的装饰。彩灯艺术在我国历史上发展很快,造型上丰富多彩。“走马灯”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中就提到“灯似火运”的走马灯。《燕京岁时记》中云:“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云,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

  灯谜。灯谜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南宋时期的临安城里每年元宵节的放灯活动很壮观,一些人就把诗谜条子系在五彩缤纷的花灯之上,既供人们观赏花灯的风姿绰约,又供人们猜射诗文,这种文义谜语就被称做“灯谜”。这种文化形式首先是在官宦大夫阶层里兴起,后来逐渐普及到民间。这样一来,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多了一项活动内容。

  耍龙灯。古人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大灵物”,人们又把龙作为吉祥的形象,以代表风调雨顺。在殷商时代,铜器上面和骨刻上面就有了龙的图形。周代的铜器上,龙纹已趋完善,说明中华民族信奉龙由来已久。我国民间舞龙的出现,据《春秋繁露》中记载,是起源于汉代的,以后经历朝而不衰。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中就有耍龙灯的表演。

  元宵观灯。元宵观灯习俗的由来据说是源于佛教。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的示现神变,降伏神魔,在西方历法上是十二月三十日,此时正是东方历法上的正月十五日,即汉武帝改历前的阳历十一月十五日(此是周朝历法)。为了纪念释迦牟尼神变,佛教徒们要于这一天举行燃灯法会。佛教传入我国以后,此俗也随着传了进来。到了东汉明帝时期,开了元宵节放灯的先河。当时元宵燃灯只是为了敬佛,后来,京城和民间逐渐兴起这一活动,并且每年都要举行,但这时的放灯已不仅仅是为了敬佛,更多的是为了观赏戏玩。据《春明退朝录》所载:唐太宗时,“观灯独盛”。唐玄宗时,将放灯演变为喧闹的灯市。“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之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目色也。”《朝野佥载》中云:“做灯轮高二十丈”,“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汉武帝以后改历,用夏历,就将其十一月十五日的这个正月十五日,移至现在的正月十五,一直沿袭下来。

  元宵节观灯,在陕北民间最忌讳的就是有风雪,认为“云遮中秋月,雪打上元灯”是一种年景不好的预兆。只有“元宵有星光,人畜都安康”,才是人们所祈盼的。“有风又有雪,人病牛亦折”,“灯笼被雨浇,早稻一束蒿”是人们不愿看到的天象。陕北民间又将其概括为“正月十五雪打灯,八月十五云遮月,无病无恙遭年成,不遭年成有病殃”。

  正月十五挂红灯的来历

  传说唐朝末年,黄巢率领起义大军北上,攻打郓城,围城已经三天,还是攻打不下来。黄巢愤怒地指着城门楼子大骂,并发誓,攻破城池以后,一定要杀个鸡犬不留。

  这时候,已经快过年了,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很冷,士兵们大都没有换上冬服,黄巢知道,如果硬攻,一定要受到很大损失。只好将军队撤到山里,等过了年再打。

  新年刚过,家家都在舂米磨面,做汤圆,准备欢度上元佳节。黄巢突然想起兵书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话来,心想,我何不趁人们过节的时候进城摸摸情况,再决定攻城之策呢?不料,军中出了内奸,走漏了消息,敌军已在城中做好准备,搜查黄巢,黄巢进城后非但没能摸到情况,反而被盯住,只好躲进一家人家,这家的户主是个老头。黄巢前脚进门,追兵后脚也跟了进来。十几个士兵翻箱倒柜地搜查,黄巢躲进一只醋缸里。士兵们打破了两口醋缸,醋流了一院子,幸亏再没有翻下去,黄巢躲过了劫难。官兵走后,黄巢从缸里爬出来,见老人正蹲在醋缸前落泪,急忙走上前去安慰道:“老人家不要哭了,过两天我赔你几口缸就是了。”老人家站起来说:“客官,你快走吧,他们虽然走了,但找不到人时,还会回来的。”黄巢说:“老人家现在天还不黑,到处都是官兵,我从哪里出城?”老人家说:“你出了这条巷子,从后面出去,便是天齐庙了,你先在庙里藏着,天黑以后,顺着城墙往南走,走出两丈多地,有个豁口,就从那里出去吧。”

  黄巢见老人忠厚诚实,又向他打听说:“老人家,这座城有何妙处,黄巢十万大军攻了三天都没能攻下?”老人家说:“客官有所不知,这城在始建时,城墙又厚又高,上有滚木,两厢藏有弓箭手,要攻城,不能从城门进,得从天齐庙的豁口进。”黄巢听了,转身要走,又回过身来问:“老人家,你知道我是谁。”老人家犹豫了一下,说:“你是黄大将军。”黄巢说:“唐兵骂我是杀人如麻,吃人不吐骨头的魔头,你不怕我吗?”老人说:“那是官家的话,官家能有好话吗?我们老百姓昐着你来呢!”黄巢听了以后很感动,想不到老百姓对自己这么敬重,就说:“老人家,你家有红纸吗?”老人说:“现成的没有,店铺里能买到。”黄巢说:“你买几张红纸,扎个灯笼,正月十五挂在房檐上。”

  黄巢走后,老人把消息传给邻居,邻居又传给邻居,全城的老百姓们都知道了这件事情,家家户户买红纸扎灯笼,挂在自己的家门口。

  黄巢回到大营,召集将士们商量后,决定正月十五攻城。正月十五晚上,黄巢带着五千精兵,从天齐庙豁口处悄悄进城,一声炮响,内外夹攻,攻破了城门。

  这时,老百姓家门口都挂起了红灯笼,全城灯火通明。凡是挂红灯笼的大门,起义军一律不入,不挂红灯笼的,起义军冲进去抓赃官,抓老财,只一夜就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杀光了。第二天,黄巢下令开仓分粮,还派人给那位老人送了二百两银子。

  从那以后,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起红灯笼,此俗便流传下来。

  天穿节

  天穿节是我国汉族民间节日。又名“补天穿”、“补天漏”、“补天地”、“天饥日”。这是为了纪念女娲补天而形成的习俗,流行于全国各地。以农历正月二十为节日,也有以初七、十九、廿三、廿四日为节日的。天穿节的风俗内容有两种,一种是在庭院中做煎饼,谓之“熏天”;二是以红线系煎饼置于屋顶之上,称为“补天”。东晋时期的王嘉在《拾遗记》中云:“江东俗称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漏。相传女娲以是日补天地也。”南朝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云:“北人此日食煎饼,天庭中作之,云薰天,未知所出。”清康熙年间的《广东通志》云:“十九日,挂蒜于门以辟邪,广州谓之‘天穿日’,作馎饦祷神,曰‘补天穿’。”福建叫“煎饼补天”。甘肃各县,主妇做一张大煎饼,上插穿有红线的针一枚,捧之攀梯而上,置于厨房顶上天窗处,全家人在院中高喊:“补住了没有?”主妇答:“补住了!”然后持饼下梯,尽皆欢颜,将饼分而食之。是日,各地多禁忌挖土、拆墙、剪布。

  陕北民间禁忌中的忌宿正月十九和廿三就是从这一节日的禁忌中沿袭下来的,现在知其来历者甚少,唯“煎饼”作为时令小吃或地方小吃为人们所熟知。在此禁忌中,要求已婚妇女回到家中,做煎饼以“补天漏”,并祈求平安团圆。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妇女不能在娘家过此节日说法的由来,进而又将此引申到此日不能同房的禁忌。

  正月廿三

  正月廿三日在陕北民间是迎灶君与共工节。灶君于腊月廿三日上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的事情是一个月的时间,正月廿三日是他汇报完工作后下界回宫的日子,因此人们要举行“接灶君”回宫的祭祀礼仪。其仪式是先在院子内燃起一堆火,以燔燎柴祀之仪将灶君从天上接下来,然后在灶君神龛前举行安灶、祝祷、祈福之仪,接受灶君从玉皇大帝那里给人带回的授纪福祉。

  “共工节”。是纪念水神共工的节日。因“共工”与“棍棍”音同,陕北民间将“共工节”讹传为“棍棍节。”

  共工是远古时期的人物,传说他是黄帝的水官。神话中说他是人面蛇身赤发,身乘二龙。《淮南子·天文训》中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也有说他是炎帝后裔的一支,是尧的臣子,与□蔸、三苗及鲧并称“四罪”,或称“四凶”。后被舜帝流放到幽州。颛顼号高阳氏,是农业官,水官与农业官争斗,当然没能取胜。又传说黄帝曾孙帝喾,高辛氏,再次击败过共工。帝喾也是农业官,他任部落首领时,能掌三辰(日月星),以利民,“取地材而节用,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同时“观时”、“治气”,对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七十而卒,他是上古帝王中五帝之一。居于亳(今河南省登封),所辖部落有八个氏族。

  关于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传说除了《淮南子》中有记载外,还有另外一种传说。相传水神共工是人首蛇身,是天上一位有名的恶神。他性情愚蠢而又凶暴。

  共工手下有一个叫相柳的人,也是人首蛇身,长着九个脑袋,性情凶残贪婪,是共工最大的一个帮凶。共工手下还有一个叫浮游的人,也是一个帮凶。共工有一个没有名字的儿子,更是一个坏事做绝的恶人。他死在冬至这天,死后变成了厉鬼,常在人间作怪。

  共工身边的人大都是一些坏人,但也有例外的。他有一个叫修的儿子,是一个秉性恬淡、没有什么嗜好的老好人。他非常喜欢游山玩水,只要是车子、船或步行能够到达的地方,他都乐意去游一游。于是,他死后就变成了旅游之神。

  有一次,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之间发生了矛盾。这样,一场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共工带着他的手下蛇身九头怪相柳,以及浮游和他那个没有名字并且作恶多端的儿子与火神祝融开战了。这是一场直杀得昏天黑地的恶战。因为水和火是两种性质根本不能相容的物质,共工为了打败祝融,他和手下人先造了一个极大的木筏子,他们坐在上面,沿江河而下,同时鼓动起大风大浪,穷凶极恶,一路叫嚣着朝祝融杀来。那些江河中的鱼、虾、蟹也都一起随着他们去冲杀,直杀得翻江倒海。

  尽管共工来势汹汹、势不可挡,但他毕竟未能战胜祝融。火神祝融发出烈火,火焰熊熊,铺天盖地燃地烧起来,直把江河里的虾兵蟹将烧得焦头烂额,狼狈逃窜。共工也大败而逃。代表光明的火神祝融战胜了代表黑暗的水神共工。

  共工的手下浮游是个急性子,一看被祝融打败了,便一头投入淮河自杀了。共工的那个不知名的儿子,在大兵败退后,一生气竟被气死了。蛇身九头怪物相柳虽然没有战死,但看到自己败的那样凄惨,觉得无脸见人,便跑到昆仑山的北面去隐居了。

  共工眼见得兵败如山倒,手下死的死,逃的逃,连自己的儿子也没能保住,真是又羞愧又恼怒,也觉得没脸活在人世,就一头朝西方的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他自己虽然没有撞死,却使天地改变了模样,人世上发生了可怕的灾难。

  原来,西方的不周山是一根撑天的柱子,这柱子被共工一撞,竟然被撞断了。随着大地一角的损坏,半边天也塌下来了,天上露出一个很大很大的窟窿,地上裂出了一道道纵横交错的大深沟。

  共工做下了坏事,山林中大火在熊熊燃烧,地上洪水滚滚不息,变成了汪洋大海。世上的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惊呆了,他们束手无策,只好忍受着无尽的煎熬。

  共工头触不周山,撞坏撑天柱,使天露出个大窟窿,这天正是正月廿三日,所以民间称此为“天穿节”。

  女娲,是远古神话传说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人类是由她和伏羲兄妹成婚而产生的,后来他们又禁止兄妹通婚,制定婚娶礼法。又传说她曾用黄土造人。

  女娲又称做女娲氏、灵娲、娲、女希、女皇氏、女帝。娲又作蜗、娃。相传她是风姓。上古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大火不灭,大水不息,猛兽鸷鸟为害。她乃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淮南子·览冥》)《路史·后纪》卷二注引《风俗通义》云:“曾创制笙簧。”《世本·作篇》中亦有此记载。也有说她折断巨鳖之足支撑四极,治平洪水,杀死猛兽,使人民得以安居。

  陕北民间将正月廿三视为“共工节”。作为共工节,首先在黄河沿岸的吴堡、佳县一带兴起,后来黄河沿岸的大部分县份对共工普遍信仰。因为黄河经常给人带来灾害,人们不堪其苦,信仰共工就是一种必然趋势。共工生前为黄帝的水官,死后又被奉为管水的大神,人们对他顶礼膜拜,一则是想求他管好黄河,不要给人造成灾难,使人民得以安居;二则他是一位恶神,稍有不慎,恐怕再次触怒了他,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而且他所代表的是黑暗,又是被代表光明的火神祝融打败的,所以人们不给他建庙立祠,但祭祀礼仪却是不可少的。

  共工信仰在民间流行过程中,因“共工”与“棍棍”音同,人们便逐渐将“共工节”称做“棍棍节”了,这是一种讹传。棍棍习俗相距共工节的本意甚远,失去了共工节的所有礼仪规矩。在这一讹传下形成的“棍棍节”,在民间自有其一套礼仪规矩。每遇正月廿三日的“棍棍节”时,人们都要上山去砍棍棍,而且要砍长得很端的棍棍,不能有弯曲的。将棍棍砍回来后插在五谷囤内,大都插四根,亦有五六根、七八根的,也有插一两根的。迷信以为,这样可以祈求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这些棍棍一般用在农具上,诸如作为锄把、镢把、镰把或是牛鞭杆等。有的是农具已经坏了,不能使用了,砍回来后立即换上新的,有的是作为备用品插在囤内,随时可以更换。迷信以为只有正月廿三日砍的棍棍最好,用它安装的农具必然会给人带来丰收。因此,民间在“棍棍节”的基础上又衍化出了“棍棍会”,就是在正月廿三日这天,集市上的商品大都为棍棍和犁头、锄锨一类的农具。民间俗信是深刻的,人们为了祈求丰收,旧时一些人家如果没有树头,无处砍棍,又买不起棍棍时,就扳几根蒿秆也要插到粮囤里,以兆丰年。正因为陕北民间将“棍棍节”看得很重,所以民间才有了“过了廿三,别起裤腿快上山”的农谚,意思是正月廿三一过,就不能待在家里了,要赶快上山务庄稼。所以,到了廿三日都互相催促着上山砍棍棍。

  “共工节”被衍化为“棍棍节”以后,就从黄河沿岸信仰水神共工的县份流传到远离黄河的各县份,成为陕北民间普遍信仰的习俗。

  从五谷囤内插棍棍和历史典籍所载的传说来看,当初将“共工节”衍化为“棍棍节”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典籍中的不周山是西方的一根撑天柱,被共工撞折以后,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这才来到人间砍鳖足为柱,将天撑起,天地才得以安稳。民间迷信女娲补天的这一传说,所以将五谷囤视为不周山,以砍棍棍表示女娲砍鳖足以撑天,并以四根为数,来代表女娲当时补天时的“断鳖足以立四极”的传说。这是根据史籍传说衍化出来的。同时,在民间信仰的四大天王中,手拿蛇的天王是代表风调雨顺中的“顺”,共工又是人面蛇身,这蛇身也就是顺的标志。所以,砍棍棍要端不能弯曲,也是为了图一个“顺”字。

  陕北民间习俗将正月廿三日又视为“老君节”。传说太上老君于每年的正月廿三日下界给人们散丹以免除灾难。因此,人们便把这日视为“老君节”。有老君散丹的传说,又有了过老君节的习俗。一般是每遇此日,人们都要在自己家门上贴上画有老君骑着青牛来到人间散丹的图画,上面还写有:“正月廿三,老君来散丹,家家贴青牛,户户保平安”的符咒吉语。

  青牛是老君的坐骑,所以只画青牛亦可。根据贴青牛这一习俗,民间又将此日称做“牛节”或“老牛节”。陕北民间有一种说法,正月初一给神过年,正月初七给人过年,正月廿三给牛过年。人们又从“牛”引申出牲畜或家畜来,所以又将正月廿三日称做给牲畜过年。有俗语说:“正月廿三,老牛老马歇一天。”这天,人们要到老君庙上敬香,并给牛披挂花红,给牲畜加料。

  正月廿三既被民间视做“老牛节”,便于这日蒸很大的软糜子窝窝给老牛吃,说是给老牛过生日。

  填仓节

  填仓节是我国旧时的民间岁时习俗,流行于河北、山西、山东、陕西以及东北地区。填仓节为我国农历正月二十和二十五日。据《张北县志》载:正月廿日,为“小填仓”;廿五日为“老填仓”。于是日,各家都要焚香供神,并在仓房米囤旁虔心祷祝,以冀仓神来临。于小填仓日蒸面碗,以验年景丰歉,有水则丰,无水则歉。这与陕北民间的蒸软糜子窝窝之俗相同。于老填仓日蒸一切农具,以祷祝丰年。据《万全县志》载:是日,各家亦都焚香供神,尤以农户及粮商、粟贩为最虔诚。都在仓屋或米囤旁焚香设供,以祭仓神,而冀发达。《大同县志》载:是日,凡贮米面处则必焚香,甚有乘此日籴米面以添贮者。《天津志略》载:廿五日,粮仓祭仓神,居民亦均治饮食,谓之“大填仓”,盖以别于廿七日之“小填仓”也。填仓时,以灰罗地作囤,曰“打囤”,预丰兆也。《顺天府志》载:廿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餐竟日,客至苦留,必尽饱而去,名曰“填仓”。《陕西通志》载:廿日名“小填仓”,燃灯举火,廿五日名“大填仓”,亦燃灯举火。

  陕北民间已将填仓习俗合于二月二之习俗中,有的则被衍化为一种忌宿,诸如天津习俗将正月廿三作为小填仓,陕北民间则作为一种忌宿在民间流传。但大都在米面囤和仓窑上贴上“米面长有”、“千粮万石”等,以祭仓神和向仓神祈求长年。

  正月初九在岁时祭祀中被认为是“玉皇诞”,也就是玉皇大帝的诞辰。此俗又被称做“祭天公”,从初八午夜至次日凌晨四时左右,各家要在正厅摆下祭坛,上供玉帝神座,置五果六斋,扎红线的面线,清茶三杯。桌下又供玉帝从神,置五牲、五鲜果,全家大小整衣肃立,按尊卑长幼,依次上香,行三拜九叩大礼,然后烧金箔,放爆竹。因玉帝是最尊贵的神,所以,祭祀之人必须于前一日行斋戒沐浴之礼,当日不得外晒女人内衣,倾倒便桶,以免遭不敬之罪。牲礼须讲究,鸡要用阉鸡,如凤头鸡、白毛鸡、腊脚鸡和母鸡均不能用作牲礼。猪的五脏只能用肝、肺;金箔须特别的“天公金”,以示对玉帝的虔诚。

  在陕西澄城、同州、延绥等地,流行着“炙穷”之习俗。即于正月初九的黎明时分,民家将谷糠一盆放置在门前,上架炭火燃烧。民俗以为,可将贫穷炙跑。据《澄城县志》载:“九日,炙谷皮于阈,以祛灾。”同州地区于是日“用糠一盆,黎明置门前,炭火燃之,名曰‘炙穷’。”延绥一带必以鲜肉放置釜中,用炭火炙烧。或用黑豆放在锅中爆炒,发出爆裂之声,民间迷信以为可崩掉穷气。此为初五日“送穷”之合。《延绥镇志》云:“五日,忌出门,以新肉置釜中,炭火炙之,或以麻豆,名曰‘崩穷’。”

  二月二

  农历的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又被称做“龙头节”。据古籍记载:龙在“春分登天”,“秋分潜渊”。民间在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的目的就是祈求代表雨的龙能够给人们带来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