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31章 七巧节(2)

  陕北民间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除了与中秋节和月饼的起源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史实与月饼相关,那就是推翻金元统治。北宋徽、钦二帝的北掳和赵构的南下称帝,标志着北宋的灭亡和南宋偏安政权的建立。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沦陷于金人之手。金元政权为了统治北方,先立宋太宰张邦昌为楚帝,不久被废,又立汉奸刘豫为齐帝,建都大名。刘豫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竟厚颜无耻地在金人面前称“儿皇帝”,因此遭到了北宋遗民的唾骂。在这国亡家破、民族受辱和社会动荡的非常时期,在北方这块沦亡的土地上兴起了新的道教教派,就是“太一教”、“大道教”和“全真教”。三大教派的兴起都是以拯救民众和政治前途为目的,但他们不得不将自己教门的政治主张掩饰起来,有的甚至向蒙元政权依附,如全真教,以俟机实现政治目的。到了元末明初时,北方教派太一教和大道教拥护朱元璋推翻蒙元政权的义举,积极准备与明朝军队一起来推翻元朝政权。这些教派在陕北进行了大量的组织准备工作,决定于八月十五起事。当时在蒙元政权的统治下,陕北民众处于极其苦难的境地,人与人之间不能有交往,更不敢有聚会,如何进行信息传递来保证行动的统一性,就成为起义的关键问题。人们这时想到了月饼。月饼既是中秋佳节的特定食品,又是可以赠送的礼品,这是元朝政府不能禁止的。起义者就将起义的时间及行动方案写在纸上,包在月饼里,以互相赠送的方式传递信息。在中秋节前将信息传递到各家各户,决定八月十五起事。起义成功了,推翻了蒙元政权在陕北的统治。所以,陕北民间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说法。这一说法是否准确,没有翔实的资料可以佐证,但“八月十五杀鞑子”的说法却是历代相传的口碑。从陕北现存文化中可以看出蒙元政权曾经统治过陕北的历史痕迹。延长县至今仍有蒙元政权下的行政设置名号,陈旗、丁旗、郭旗,就是蒙元政权时期的历史遗迹。即蒙元统治时,朱元璋派驻西北的军事组织,一般在将军姓后加一“旗”字,以与别军相区分。一直沿用至今。

  新兴道教对明王朝的建立作出过贡献。除全真教被元代统治者拉拢过去,由一个“勤作俭食”、“求返其真”的民众教团变成了一个出入公门、煊赫一时的官方宗教,走上了背叛教旨的道路,在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后遭遇冷落外,太一教、大道教都受到了皇家的极力推崇。太一教、大道教在北方的祖庭很多,尤其是太一教的二祖,萧道熙所任主持的天长观(现在北京的白云观)最负盛名。陕西是太一教的流行地,明万历年间,皇家曾向陕北著名道观白云山道观御赐经文千余卷,并派遣北京白云观道士出任白云山道观主持。

  陕北民众每于八月十五吃月饼时,想到的更多的是那次义举,它深深地印记在人们的脑海中。随着历史的进程,这些往事都将从人们记忆中抹去,还一个“大团圆”本来面目的中秋节是历史文化的一种必然。

  重阳节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我国民俗将数字中的单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九月九日是两个最大阳数的相重,故而称做“重阳”。九月九日在我国民间形成节日以后,也就将其称为“重阳节”。重阳节也叫做“重九节”,直接标明了月日。九月九、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是我国传统的七个日月相重的节日,其中九月九又被历代官家、民间认为是重日中最为重要的节日。

  关于重阳的说法很早就有了,战国时期,屈原在他的《远游》中就有了这一提法,其中:“集重阳入常宫兮”的诗句就是“重阳”一词最早的记述。重阳作为一个节日是在汉初形成的。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某也被驱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宫女也因此传出言来,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戴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后世人大概以宫女此言,把九月九日也视做“长寿节”。九月九日作为民俗节日,在三国时期已基本成形,曹丕在《九日与仲繇书》中云:“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到了两晋和南北朝时期,有了重阳登高赋诗赏景之举,为重阳节增添了新的情趣,并大为盛行,成为当时的雅事。《齐人月令》中说:“重阳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返。”《武林旧事》中记载:南宋宫廷中“于八日作重阳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皇宫中,九月初一起吃花糕,九日重阳,皇帝亲自到万寿山登高,此俗一直流行到清代。

  汉代所说的“蓬饵”,是一种食品,蓬是蓬松的意思,饵是糕饼,蓬饵也就是一种蓬松酥软的糕饼。为什么要在重阳节吃这种饼呢?因为蓬有蓬勃向上、旺盛的意义,作为佳节食品,是取其吉祥之意。人们在后来将蓬饵这种食品又演化成糕。糕的种类很多,如:“花糕”、“丰糕”、“年糕”等等,都是吉祥名称,是用来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糕的制作式样也很多,如可以制成九层小宝塔。有的还要制作两只小羊,放在宝塔的顶上,以合“重阳”(羊)之意。在古文字中“祥”是由“羊”逐渐演化过来的,羊又是我国古代祭祀中常用的牲品,以羊祈祥,就成为一种理念。“羊”与“阳”同音,在古代又常以“羊”为“阳”,道教所谓的“三阳”,即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青阳、红阳、白阳,民间称做“三羊”。因“羊”既与“阳”音同,又与“祥”义通,用两只羊表示重阳,无论从音上还是义上都是可行的。糕又可以加干果,使其味道可口,成为佳节美味。

  陕北民间现在所食用的糕,就是在蓬饵这种古老食品的基础上演化来的,是将软米与硬米掺在一起,经过浸泡后,轧制成面,然后在锅屉中蒸熟,揉搓成卷,有的直接食用,称为“甜糕”,就是指没有什么味道,只是有一股米香的味道。有的则下油锅炸制,称为“油糕”。有的在蒸制过程中加入一些枣,称为“枣糕”。糕可以制作成很多种,如在糕中包入豆沙后捏成三角形状,下油锅炸制,称为“糕角”;将甜糕切成条状,待干燥后放入土锅炒,称为“糕泡泡”;将糕切成种种形状经油炸后,称“油炸炸”。糕在陕北的民俗中运用很广泛,婚丧嫁娶中要有糕,生辰满月要有糕,祭祀要有糕,打谷子献场要有糕,拉碾盘磨盘也要吃糕,总之,一切喜庆活动,礼仪场合都要有糕,糕是不可或缺的食品。

  糕在我国民俗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食品都取代不了的,可以没有他物,但糕是不能少的。即便是穷人家的婚丧礼仪中,也是要有糕的,人们常说:“一顿糕敢给吃呀!”就说明了糕的重要意义。

  清人潘荣陛在他所著的《帝京岁时纪胜》中云:“是日,京城花糕极胜,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有女儿之家,送以酒礼,归宁父母。”从中可以看出,花糕在重阳节的重要性。

  重阳登高。重阳登高之俗由来已久。据梁朝吴均所著《续齐谐记》中说:汝南有一个叫桓景的人,跟随费长房游学多年,一日,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要有大灾难,你应该马上回去,让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做一个袋子,袋子里面装上茱萸后,把它系在胳膊上,然后去登高,在高处饮菊花酒,这样就可以逢凶化吉了”。桓景按照费长房的话去做了,带着家人们登高游玩,到了晚上回到家中,只见鸡、狗、牛、羊都已暴死。桓景再见到费长房时将此事向长房说了。长房说:就是这些鸡、狗、牛、羊替你一家受了灾。东汉年间的这个故事很快在当时的民间流传开来,从此,每逢农历的九月九日,人们为讨吉利,祈盼长寿,登高之风也兴起来了。重阳登高之风到了唐代已是很盛行的事情,唐朝诗人邵大震的一首诗就描写了重阳登高的情形,其诗云:“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重阳赏菊。登高是重阳的时尚,赏菊更是重阳的雅事。赏菊之风古来有之。人们于秋高气爽之季,在窗前篱下,观赏菊花之娇容姿色、千姿百态、片片金黄所衬出的秋韵秋色,实在是一件快事。又可以从菊花的傲然性格、刚强气质中领略到铮铮铁骨的豪爽来。所以,人们也就爱菊、赞菊,以致引来赏菊之风,文人雅士们也就以菊咏志、咏菊以抒怀。登高观看山中野菊在秋风飒飒中摆弄着轻影更是一番别样情怀,它能够使人更加心旷神怡。所以,登高赏菊也就成为古时候的一种风尚。随着人们文化修养的提高,赏菊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一种既高雅又清逸的习俗。人们似乎在赏菊中可以得到超凡脱俗的精神享受。自古以来,以菊喻志、以菊抒怀的诗篇层出不穷,在众多赞美菊花的诗篇中,尤以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咏菊诗为最佳。其诗云:“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此诗既道出了菊花傲霜的铮铮铁骨,又抒发了诗人的雄心壮志。

  重阳节在陕北民间不像其他节日一样受到民众的重视,这大概与后世人们对重阳的认识有关。民间认为,九为阳之极,称为“老阳”,阳极必变,会由盈转亏,由盛转衰的,这是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陕北民间认为“九”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九九”更是不吉利的。“九九归一”么,又要从头开始。我国历史上虽有重阳登高可以避灾的习俗,但陕北民间认为九不吉利,所以此俗在民间不太流行。陕北民间在九月九时以献牲的方式来禳灾祛邪,并与庆丰收联系在一起。陕北有“九月九,家家有”的说法,就是人们喜庆丰收的谚语。又有“九月九,荞面饣乞饦熬羊肉”的说法,就是在祭祀神灵后,人们分食牲品的过节写实。

  重阳节在全国各地有不同的风俗,如山东滕州市一带,凡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是不能回娘家过重阳节的。因重阳节有饮菊花酒、插茱萸的习俗,河南就将菊花称为“延寿客”,将茱萸称做“避灾翁”。

  人们对重阳节有着不同的说法,但重阳节在农事方面却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民间认为:重阳是一个雨行日子,有谚云:“重阳无雨一冬干。”说明重阳有雨与否,是对一个冬天天气的兆示。另有“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到河边走”,说明这两个日子有降雨的情况。人们还将重阳日作为基准条件来判断以后的天气变化,如:“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从九月九以后,天气渐渐变冷,温暖的天气将要结束,所以有谚云:“九月重阳,移火进堂。”人们在室外的活动将逐渐减少。

  十月一

  十月一在陕北民俗中是一个大节令。陕北民间有“十月一,送寒衣”的说法。也就是说,十月初一这一天,人们要给祖先们送寒衣,到祖坟上去祭奠祖先,给祖先送去冥钱,让他们在阴间花费,这是人们“尽孝道”的日子。

  十月一指农历的十月初一。此俗源于道教的“五腊”之说。道教以正月初一为“天腊”,五月初五为“地腊”,七月初七为“道德腊”,十月初一为“民岁腊”,十二月初八为“王侯腊”。所谓“腊”就是“祭”,“民岁腊”就是民间的祭祀日。民,即民众;岁,即年;腊,即祭祀。也就是说,十月初一这日是一年中老百姓们祭祀祖先的日子。老百姓在一年中有两个祭祀祖先的日子。一个就是道教所言十月一的“民岁腊”,另一个则是清朝皇家规定的“清明祭祖日”。

  陕北民间对十月一的祭祖日看得很重,与清明节相同。届时,家族全部出动,来到祖坟鸣炮烧纸,焚化“寒衣”。所谓“寒衣”,是用五彩纸剪制成衣裳式样,双层,里面装有棉花,类人之棉衣。一座合葬坟上最少焚烧两套,有的多达数套。有的寒衣如同活人所穿大小,但大都为小式样。在送寒衣时,还要烧冥钱。旧时因冥钱的发行量少,大都用纸钉在麻纸上打出“钱样”,以代冥钱。现在冥钱很多,人们不用纸钉打纸了。冥钱的印制人随着人们的欲望要求,面值也越来越大,有的一张有几亿圆,甚至几十亿,几百亿。致使有人梦得祖先们捎来话,让多烧一些小钱花用,面值太大的无法在阴间找兑。有人也于此日烧一些“纸火”下去,供祖先在阴间享用,纸火里有家用电器、小汽车、飞机,甚至还有“商店”、“商场”,也被烧下去,供祖先随意选用。上完坟后,有些家庭还举行家宴,在家宴上缅怀祖先的恩德。

  十月一送寒衣一则出于道教的“民岁腊”之说,另外还有一个与纸相关的传说。相传,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了纸,不仅解决了人们的书写问题,而且,蔡伦也从中赚了一笔钱。蔡伦的嫂子叫慧娘,心想,造纸可以赚钱,何不让丈夫蔡莫也去跟蔡伦学习造纸技术来赚钱呢?于是就安排蔡莫去学造纸。临行前,向丈夫再三叮嘱,要少学几天,早点回来好早点赚钱。蔡莫只学了三个月,就回家开起纸坊来。因为技术没有学到家,造出来的纸太粗糙,卖不出去。慧娘很机灵,便想出一个办法。半夜里,蔡莫突然哭了起来,把邻居们吵醒了,问蔡莫怎么回事。蔡莫便说,我们吵了几句,她就上吊了,娘家人来了,一定不会饶我的。邻居为了平息事情,就劝慰蔡莫说,等娘家人来了,就说是得病死了。第二天,慧娘的娘家人来了,问明情况后,又见蔡莫在慧娘的棺材前哭得悲痛万分,也就不起疑心了。蔡莫当着众人的面哭了一阵后,从家里抱出一捆草纸,在棺材前点着火烧了起来,一边烧,一边哭着说,纸没做好,没人要,把你气得茶饭不进,饮食不思,就是这草纸把你气死了,我要把它烧成灰,来解你心头之恨。蔡莫哭着,烧着,烧完一捆,又抱来一捆,继续烧着。烧着烧着,忽然听到棺材里有响动,他却装着没听见,还在烧。又过了一阵,只听慧娘在棺材里面说,“把门开开,我回来了。”这下可把人吓坏了。

  慧娘从棺材里坐起来后,装模作样地说:在阴间冥钱能通行四海,纸也能在阴间做买卖,不是我丈夫给我烧纸,谁肯把我放回来。如此说唱了几遍,然后定了定神说,我刚才还是鬼,现在已经是人了。亲人们,不要怕,我到了阴间以后,阎王爷让我推磨受苦,正在这时,我丈夫给我送来了钱,小鬼们为了几个钱,就争着替我推磨。三曹官知道我有钱后就向我要,我就把丈夫给的钱全都给了他,他就让我离开地府回来了。

  蔡莫听了妻子的话,还装作不明白的样子,问道:我没有给你送钱,你怎么有钱呢?慧娘指着正在烧着的纸说:那就是你给我的钱,咱们阳间用铜钱,在阴间就以纸当钱。

  蔡莫听后,又抱了两大捆纸烧,一边烧着一边说,三曹官,你把我妻子放回来了,我感恩不尽,再给你老送上两捆,你可要宽待我那在阴间的父母呀,不要让他们受苦,你没钱花,我今后还给你送。

  乡亲们一听烧纸有如此好处,都向蔡莫买纸,给死去的亲人烧送,让他们手头有钱后不要在阴间受苦,早日转世。这事一经传开,人间便争着向蔡莫买纸,没有几天工夫就把纸卖光了。

  慧娘“还阳”的那天正是农历的十月初一,因此,人们就把十月一日定作上坟烧纸的日子,而且还要专门烧蔡莫做的草纸,后人也因此将这种草纸叫做“蔡莫纸”。

  冬至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亦称“冬节”、“大冬”、“亚岁”、“小年”。一般在我国农历的十一月廿三日。一年之中,冬至这日夜晚最长,白昼最短。此后白昼渐长,黑夜渐短,民间有“冬至长,夏至短”的谚语,因此也将冬至称做“长节”。古人认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因阳气渐升,古人多以此日为吉日。古籍记载,此日前后,军队休整,关塞闭关,商旅停顿,朝廷罢事。此节自古有祭祖先,赶庙会,吃长线面,喝米酒,相互朝贺拜节之习俗。因曹植《冬至献袜履表》有“亚岁迎祥,履长纳庆”之语,又名“履长节”。周代建子,以十一月为正月,秦沿其制,以是日为岁首,称“过小年”,春秋时用土圭观测日月而定,为二十四节气中最早测定者,汉代称为“冬节”、“日至”,官场亦举行贺节之仪,谓“贺冬”。魏晋六朝,称为“亚岁”。百姓于此日向尊长拜谒,唐宋沿其旧俗。《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宗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是日,最隆重的活动是帝王的祭天大典,一般百姓则是上坟烧纸,送寒衣祭祖,祈求保佑安康富裕。点画“九九消寒图”,还有丰富的饮食娱乐内容。

  在冬至里有补冬的习俗。民间以为,冬至是冬季的开始,需要进补一些足以能够度过严冬的食品。是日,一般都杀鸡宰鸭或买一些羊肉,加入当归、人参等药物炖食。也有用糯米、龙眼、糖等蒸成米糕而食者。南方人一般在此节吃馄饨。《武林旧事》云:“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饷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馎饦’之谚。”明清以来,江南人已在冬至改吃汤圆。冬至晚饭后,家家以煮熟的“圆籽汤”供奉厅堂、井头、灶头等处,然后全家食之,带有团圆添岁之意。北方多吃馄饨,故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俗谚。西北地区多吃扁食(即水饺),陕西有吃红豆米粥之俗。南北朝时期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共工氏不才子,以冬至日死,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作粥以禳之。”意在防瘟疫,但均与食用有关,亦合是俗。

  拜冬亦是冬至节的一个习俗,汉代已有此俗。东汉崔寔《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月。”宋代时期,人们于此日更换新衣,交贺往来,一如年节。清顾禄《清嘉录》:“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徐士鋐《吴中竹枝词》:“相传冬至如大年,贺节纷纷衣帽鲜,毕竟勾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旧时,上海地区最重此节,冬至前夕称冬至夜。当夜全家团聚欢筵,有女嫁而归宁在家者,是日必归夫家。筵上必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祀祖于先人灵牌前或遗像前。筵后,小辈向长辈拜节。此日,各家男女必更新衣出谒相揖。

  冬至节有数九消寒习俗。古称冬至为“交九”或“数九”,从冬至算起,九天为一“九”,前三九为严冬“春打六九头”,“九尽桃花开”,天气转暖。古代有许多记述“数九消寒”的办法。有的画白梅一枝,上有八十一朵花,从冬至始每日用红笔染其一朵,白梅红尽则“九九”结束,谓之“九九消寒图”。有的画表一幅,九行八十一格,日涂一格,格满寒消,谓之“九九消寒表”。有的描九个中间空白的字,每字各为九笔,从数九的第一天开始,按首尾次序,每日填描一笔,九天填一字,九字均满则寒尽,谓之“九九消寒句”。有的创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画,将联语用空格描出,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全联填满,冬去春来,谓之“九九迎春联”。

  因冬至是我国最早测定出来的一个节气,在民俗历法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民间将其视做节气的“鼻祖”。也正是因为它有鼻祖之称,人们也将它称为“冬至节”,与清明一样,既是节气,也是节令。

  陕北民间在冬至节时有“炒冬”之俗,每于是日,家家架起炒锅炒豆子,炒玉米,炒糕泡泡。有俗语说:“冬至炒一炒,来年好一好”。炒冬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民间还有“熬冬”习俗,这是从传统的“补冬”习俗衍化而来。进入冬季以后,人们把羊宰杀后将羊骨头留在冬至日熬成骨头汤食用,既补益了身体,又庆贺了冬至节。

  陕北民间的煤工有于冬至节祭窑神的习俗。北京门头沟的窑工们是在腊月十七日举行祭窑神礼仪,是日,矿工、窑工带着预先准备好的整鸡、整猪前往当地窑神庙,设供烧香,行祭祀礼仪,以祈求窑神保佑矿工平安无事。在窑神庙前还要唱戏、放鞭炮、聚餐合饮。所有过往行人都可以吃喝。

  祭窑神习俗来自一个民间传说。很久以前,七峰山有一位姑娘,从小就没了父母,只身一人与一只小羊羔做伴过日子,姑娘人品很好,人人都称赞她是个好姑娘。姑娘长大了,长得很美丽,被城里的一位王爷知道了,要娶她为妻。王爷很坏,这也是大家都知晓的,姑娘也因此不愿意嫁给他。王爷就带着人马来抢姑娘。姑娘知道后,带着小羊羔向深山逃去。王爷不肯放过,一路追来。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雪,只一会儿工夫,就把王爷和他的人马冻死了。姑娘带着小羊羔躲进了一个山洞,把小羊羔抱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温暖着小羊羔,以防将它冻死。谁知小羊羔却挣脱了姑娘的双手,向山洞外面跑去。姑娘很伤心地哭了起来。过了一会,有一个关切的声音问姑娘,受凉了吧?姑娘抬头一看,是小羊羔领着一位白须的老爷爷站在她的面前。老爷爷说,你是个好姑娘,我给你一样东西。姑娘从老爷爷手里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块闪亮的黑石头,刚拿到手中,就觉得浑身上下暖烘烘的。姑娘问这是什么,老爷爷已经不见了。姑娘带着小羊羔回家,虽然是大雪天气,身上的衣服也很单薄,却感觉不到一点寒冷。姑娘心里想,这么大的雪,乡亲们也一定很冷,就急急忙忙回到村里,把黑石头分发给乡亲们,乡亲们也得到了温暖。

  从此以后,乡亲们一遇到寒冷的天气,就进到山洞里向那位老爷爷要黑石头来取暖。这些人也就成为最早的煤窑工人,那位白发老爷爷也被人们尊为煤窑神。

  为了纪念这位好心的姑娘给人们带回了这种黑石头,矿工们和乡亲们于她带回黑石头的冬至日,牵上一只羊到她取回黑石头的山洞里去祭奠她。后来,人们将山洞改为庙,在庙里祭祀白发老爷爷这位窑神和姑娘。冬至日祭窑神也就在陕北流传下来了。又有说法,熬冬的羊骨头就是祭祀这位姑娘时使用的祭品“羊”,她与人们共同分享牲品。

  腊八节

  “腊”在古时候也称做“蜡”,是祭祀的意思,据《说文解字》注云:“腊,合也,合祭诸神者。”《王炖宝典》中说:“腊者祭祖先,腊者报百神,同日异祭也”。

  由此可见,腊祭是将诸神合起来一块祭祀,是古代人们祭祀百神及祖先的一种祭祀活动。因腊祭是人们在同一天里对祖先的祭祀和报百神的祭祀活动,所以人们将其以腊,因而有了腊祭之说。腊祭是在农历十二月举行的礼仪活动,所以人们就把举行腊祭的十二月称做“腊月”。这一习俗是从周朝开始的,为后世之定制。

  腊在先秦时期本称蜡,在先秦时期的意思是年终对天地万物之神进行报答的大祭奠。《礼记·郊特牲》中解释为:“蜡为者,索也。岁十二月,合祭万物而索飨也。”郑玄注云:“飨者,祭其神也。万物有功加于民者,神使之为也,祭之以报焉。”汉代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云:“冬至后三戊腊祭百神。”由此可以看出,汉代的腊日是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戊日。但后人对《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腊八”一句产生误解,如南朝梁人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则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云:‘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驱疫。”这个说法是把腊日与腊八混为一谈了,事实上,腊日是祭祀天神、大社、祖先及五祀;而腊八则是佛祖释迦牟尼成佛的纪念日。

  腊在佛教中又被称为“法腊”,也叫“戒腊”、“夏腊”、“法岁”等,简称为“腊”。腊也作“臈”,原本指的是年末的祭名,但后来又表示僧侣们受戒出家后的年数。在“戒腊”中的“戒”是表示正式加入僧团的“具足戒”,以每年夏安居结束的七月十五日为“岁腊”的结束之日,十六日以后就成为新岁。

  “腊八节”有两种说法,一种就是佛教说。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于腊月初八之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佛众因感佛祖于未成道之前,在六年的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为了不忘他在成道前所受的苦难,每逢这一天,僧侣们都要诵经、浴佛,用香谷、胡桃、松子、乳蕈、杮栗之类做成七宝五味粥,于供佛后分享。后来,民间也效仿起寺院的这种食法,以果子杂拌煮粥而食,谓之“腊八粥”。俗信以为,吃后可以增福增寿,遂而衍化为民间节日,流传至今。

  另一种就是“腊祭”说法。因为在腊月里需要祭祀的百神及祖先很多,而且各自有各自的祭祀日子,人们感到这种祭祀礼仪既不方便,也费时费财。到了汉代,又以干支纪日的方法将冬至后的第三个戊日确定为腊祭日,但每年冬至后的第三个戊日又是一个不确定的日期,人们为了便于记忆,便把第一次腊祭日固定下来作为合祭百神及祖先的日子。这一日,是腊月初八日,腊八这个节日也就出现在我国民俗中了。

  腊祭是人们在一年辛勤耕作、喜获丰收后,到了年底对自然界给人们带来风调雨顺好年景的一种答谢礼仪活动。最早是对先祖百神的祭祀,后来,人们选定了八位与农事有关的神灵,对他们进行专门的祭祀,以感谢他们在这一年里对人的庇护,同时也祈求他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再给人们带来丰收。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