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30章 七巧节(1)

  七巧节

  我国农历的七月初七是民俗中的“七巧节”。七巧节也被称做“七夕节”、“少女节”、“女节”。在传统的风俗中也称做“乞巧节”。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巧”的窍门。乞巧节源于古代神话牛郎织女天河配的故事。相传,在很古以前,一个小伙子很聪明,而且勤劳善良,并且能吹一口好笛子,只要他一吹起笛子来,就能打动飞鸟走兽。那个时候,地上没有牛,小伙子用笛声把天上的神牛也引诱得下到凡间来,帮他耕田种地,于是,人们就将这个小伙子称做“牛郎”。这一传说,大概就是后世诗画中常见的“牧童牛背横吹笛”的创作素材。

  牛郎优美的笛声被一只白鹤听见了,它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的孙女(有传说是玉皇大帝的女儿)讲述了。这位天仙女听了白鹤的讲述后,心里就爱上牛郎,乘玉皇大帝和诸神不备,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与牛郎结为夫妻。天女能织出漂亮的锦缎来,并能以锦缎制作出无缝的天衣。天女心地善良,将她的手艺传给了凡界的女子们。人们因此将她称做“织女”。

  牛郎与织女虽然是天仙与凡人,但他们夫妻恩爱,相依为命,生了一男一女。天女下凡的事情被王母知道后,迫使天女返回天庭。牛郎用筐挑着一双儿女追赶织女,眼看就要追上了,却被王母用梳子在牛郎与织女之间划出一道天河来,将他们夫妻隔开。还是那只白鹤被牛郎和织女的真情所感动,便苦苦向玉皇大帝求情。玉皇大帝也被牛郎、织女的真情和白鹤的苦苦求情所打动,便允许牛郎织女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相会一次。到了七月七日这一天,白鹤便招来喜鹊为牛郎织女架起一座鹊桥,让他俩在鹊桥上相会团聚。因此,民间也将七月七日称做“鹊桥会”。

  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被后世人衍化出不少传说,比较通行的已被改编成小说、戏剧。传说很古以前,有一个叫牛郎的小伙子,父母双亡,与兄嫂一块过日子。哥哥是个善良人,嫂子却是一个心肠很坏的女人。她唆使丈夫与牛郎分家,仅给了牛郎一头老黄牛就把他赶出家门。有一天,老黄牛开口对牛郎说,我帮你找一个媳妇,东边不远处有一座小山,山下有一个湖,每天黄昏的时候有七个仙女来湖里洗澡,你趁仙女洗澡之际拿走一件衣裳,她就上不了天。

  牛郎听了老黄牛的话后,于黄昏时分来到湖边,果然看到七个美丽的仙女在湖中洗澡。牛郎趁她们高兴之际,悄悄拿走其中的一件衣裳。天黑了,仙女们洗完澡,穿好衣裳,一个个回天宫去了。那个没有了衣裳的仙女留在人间,她叫“织女”。牛郎捧着衣裳送给了她,仙女穿好衣裳,正准备返回天宫时,已经为时太晚,天门关了。仙女又想到母亲王母娘娘对自己十分严厉,回天宫后也不会轻饶,只好答应了牛郎的提议,在他家暂住一晚再说。这一住,便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并生了一儿一女。

  织女留在人间的事情被王母知道了,她下令天兵天将去捉拿织女,牛郎不在家,天兵天将把织女捉拿后向天上飞去。牛郎回到家后,见一双儿女哭着要娘,便知道织女已被拿去天宫。此时,他想起老黄牛临死前对他说,如有危难,可将我这对角拿出晃一晃,就可以变成你所需要的东西,帮你解除危难。牛郎拿出角一晃,只见牛角变成了一对筐和一条扁担。他用筐装了孩子,用扁担挑着筐,向天宫飞去,去寻找妻子。眼看就要赶上织女了,站在天门等候的王母从头上拔下一支金簪,在牛郎与织女之间一划,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挡住了牛郎,牛郎无法渡过天河,在天河边哭喊着,织女听到牛郎的哭喊,挣脱了天兵天将的束缚,厮守在天河对岸哭喊着丈夫和孩子。牛郎和织女为了爱情,在天河边化作永恒的星。天河边那颗最明亮的星就是织女星,因为她是王母的女儿,所以就明亮;那颗较暗的星,就是牛郎,他的旁边有两颗小星,就是他们的一双儿女。

  王母的做法激起了民愤,就连鸟中之王凤凰也对此不满,它率领喜鹊在天河上一个连一个地搭起鹊桥,让牛郎和织女相会。这座鹊桥搭成后,已是七月七日的晚上了,他们终于相会了。

  民间认为,天女是一个巧夺天工的织锦能手,她很愿意将自己的技巧传授给人们。所以,每到七夕之夜,妇女们便乘织女与牛郎相会之际,向她乞求灵巧。因玉皇大帝只恩准他们在七月七日相会一次,所以,民间将此称为“七巧”。因此也将天女认做是排行第七,称之为“七仙女”。所谓“七巧”是指“七月七日”的乞巧,所以也有了“乞巧”的说法。

  七巧节期间,各地有各地的“乞巧”方式。据《故事成语考·岁时》云:“七夕牛女渡河,家家穿七夕针。”《帝京景物略》云:“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面生膜,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形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形者,谓之得巧。”有的地方还要摆设香案,少女们用七根线,七苗绣花针,在月光下举行穿针引线的乞巧活动。迷信认为,穿得最快、最多者,所乞灵巧也就多。如果一下子可以将七苗针穿上,那是再好不过了。有些地方在香案上放一盆水,水里浸泡着瓜果,少女们拿着一面镜子,将月光向水盆里折射,能够照准盆中的瓜果,而且照得多,就能乞到灵巧,乞到更多的灵巧。陕北南部还流行着一种“掐巧”习俗。就是在七巧节之前,在一缸水中放入一个瓷盘,盘中放一些豆子,不时予以浇水,促使其生长,至七夕夜,豆苗可长至与缸口相齐,于是日夜晚,少女们于缸口掐摘豆苗,故称“掐巧”。一些地方有以蜘蛛来占卜灵巧的习俗。就是少女们前一日捉来一只蜘蛛,放在一个纸盒里,到了七夕之夜,将其供在院子里的香案上向织女乞巧。到了第二天,如果蜘蛛在盒中织了网,就说明乞到了灵巧,网密者为巧多,稀者为巧少。此俗在唐代已经开始流行,那时,要架织女台,在台上陈献新鲜瓜果及花束,称为“乞巧果子”。还要挂织女像,向织女像行跪拜礼,乞求织女赐巧赐福。如果夜间有小蜘蛛(称做“喜子”)在瓜果、花束上结成丝网,便认为是织女显灵,已经赐巧了。人们就互相道贺。刘言史的《七夕歌》中就有“碧空露重新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之句,就是对蜘蛛乞巧的描写。又有习俗于七巧节午时用一只碗盛水,放置阳光下,妇女们将绣花针投于水面,如果针影在碗中形成云状,或花鸟之状,就认为是好的象征,呈剪刀分叉之影则次之。如果针影粗,如棒槌形状,或影细若丝,或直如箭形,都是笨拙的表示,妇女们是很忌讳出现这类倒影的。

  旧时,有些人家于七巧节时在院子中央搭建彩楼,名曰“乞巧楼”,用以乞巧。由此可见,妇女们对“巧”是何等重视。是夜,妇女们穿上盛装,设香案,摆放瓜果,在月下行拜祭天女的礼仪,并把自己精心制作的女工摆放出来,让织女对自己的手工进行“验收”,并针对女工的拙劣给予赐巧。广西有些地方将七巧节称做“双七水”,并传说,用“双七水”节的水洗澡可以达到避邪祛病之目的。

  陕北民间将七巧节作为节日仍在流行,但“乞巧”的传统仪规却被人们淡忘。牛郎织女天河配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而且说法也很多。说来也怪,七巧节前后在陕北是根本看不到喜鹊的,说它们飞到天上为牛郎织女搭鹊桥去了。等七夕一过,再见到它们时,浑身的毛几乎褪光了。人们说,这是因为它们在搭鹊桥时耗费了精力所致。由于喜鹊在七月里的褪毛现象,又引出了一段民间传说。传说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汉室王位,欲将刘秀斩首以绝后患。刘秀只得逃离京城,向河南南阳逃去。谁知王莽穷追不舍,一路追来。南阳地一马平川,望眼千里,正在危急之中,刘秀变成蜜蜂躲在了农夫刚刚犂出的犁沟里,农夫犁一沟,刘秀跳一沟,生怕被土压死。王莽追来后,突然不见了刘秀,四处又没有躲藏的地方,但又找不到。此时,一只乌鸦从天上飞过,一边飞,一边叫着:“地里头、地里头。”王莽听后,认定刘秀就在地里藏着,命人寻找。刘秀在犁沟里听见后,很是生气,心想,好一个多嘴的乌鸦,有朝一日我身登龙位后,一定要把你的嘴抹掉,罚你一生戴孝。这大概就是丧事用黑的又一由来。就是这一诅咒,有了乌鸦报凶的说法。王莽的人马怎么也找不到刘秀,正在此时,空中飞过一只喜鹊,喳喳地叫着,王莽听后便明白了,是让他往地里扎。就命士兵们排列成队,地毯式往过扎。刘秀在地里听后气坏了,发誓将来登基以后一定要罚喜鹊在三伏天不得喝水,三九天不得进窝。刘秀在地里躲着、跳着,眼看士兵的枪头就要扎到自己了,已是无路可逃了,这时,他跳到了犁地的马跟前,马很有灵性,将一只后蹄蜷了起来,意思是让刘秀躲在马蹄里,刘秀一跳,上了马蹄,藏起来了。王莽把地扎了个遍,还不放心,不知刘秀死了没有。正在犹豫之际,空中飞来一只鸦雀,高声叫着:“死了死了。”王莽这才认为刘秀确已死了,便收兵回去了。刘秀在马蹄中听到鸦雀的叫声,又见王莽收兵远去,心中很感激鸦雀的叫声救了自己的性命。暗暗许愿,日后登基一定要给鸦雀挂一串珍珠项圈,后来,刘秀打败了王莽,建立了东汉政权,大加封赏各有功之臣和草木万物。命人将乌鸦、喜鹊和鸦雀逮来,于金殿之上以自己在南阳的誓愿进行赏罚。大臣将乌鸦呈上,刘秀逮住后在嘴上一捋,把一层美丽的皮抹掉了,露出红红的干骨头来。刘秀看见乌鸦一身美丽的毛羽很生气,从御案上拿起砚台,浇了乌鸦一身,自此,乌鸦成了红嘴黑身子。乌鸦很后悔当初的做法,便满天飞着哀鸣,因此,民间不愿听到乌鸦的叫声。大臣又将喜鹊呈上,刘秀在御炉上用火熏烤喜鹊,直将喜鹊烤得全身焦毛后扔下殿来,还命喜鹊在三伏天不准喝水,三九天不能进窝,因此,民间在三伏天和三九天一般是看不到喜鹊的。罚过乌鸦和喜鹊后,刘秀于金殿之上为鸦雀戴上了珍珠项圈,自此,鸦雀成了一只白脖子的鸟,清高地飞在蓝天上。

  后来人们又将很多自然现象附会给这则传说。说马自从救了刘秀以后,就养成一种习惯,在站着的时候总要把后蹄蜷起来,这是怕把刘秀这位真龙天子踩死的缘故。又说,马是不踩蜜蜂的,蜜蜂也不蛰马。蜜蜂除了在花间采蜜外,还总爱在马蹄上爬着,马如果将蹄蜷得久了,还会在地上把蹄梢磕一下,让蜜蜂飞走或是换在另一只蹄子上,这是因刘秀曾经化作过蜜蜂的缘故。有了这样的说法,人们又把“蹄”字与皇帝联系在一起,说最早的“蹄”字仅指马蹄而言,因为马“足”救过刘秀这位“帝”,“足”与“帝”是相依为命的,没有马足,就没有帝,有足则帝生,所以,蹄是刘秀逃脱灾难的表示。也因为马救过刘秀这位真龙天子,因此有了“龙马”的称号,这是马的殊荣,任何牲畜都没有这一雅号。马也因此不能做牲品来供奉神灵。这一传说,也是民间对那些势利小人的讥讽。当王莽势大,刘秀势弱的时候,乌鸦和喜鹊这类趋炎附势的东西,多嘴多舌,向王莽献媚,最后落得个抹去嘴皮、焦头烂额的下场。

  陕北民间另有一逗诳习俗。每遇七夕节,一些老人总要逗一逗小孩,诳他们在身上备上驴鞍,口中噙上驴粪蛋,趴在葡萄架下去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并哄小孩说,因驴耳长,可以听到天河上的人说话。陕北民间又认为七月初七至七月十五是雨行日子,说牛郎织女于七月初七相会后,百感交集是要哭的,一直哭到七月十五日分开方止。

  在牛郎织女天河配传说的影响下,陕北民间形成了新娘新郎进入洞房后用梳子“上头”的习俗。迷信认为,王母用梳子划出天河,将牛郎织女这对恩爱夫妻隔开,但她隔不开两颗相爱的心。同时也信奉,梳子可以将牛郎织女隔开,也可以将他们梳合在一起。上头用梳子梳新郎新娘的头,就是祝愿小两口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相亲相爱,忠贞不渝,矢志不改。

  中元节

  中元节是我国农历的七月十五,传说是“地官”阎王的生日。在民间迷信中传说,地狱里的冤鬼太多,号啕不止,声震天庭,玉皇大帝听见后命阎王到灵霄宝殿直接向他述职。阎王不敢怠慢,赶赴天庭。因阎王在述职期间不能审理阴间官司,所以就给鬼放假三天,任其自由回家省亲或游逛。因此民间有了“七月半,鬼乱窜”的说法。因阎王给鬼放了假,所以民间又将七月十五称做“鬼节”,也有称做“盂兰盆节”、“盂兰节”的。中元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四大祭祀日之一(另外三个是清明节、十月一、腊八日。有的说法是没有十月一,有腊月廿三的祭灶节)。

  中元节最早是宗教节日,与民俗无关。将七月十五日作为中元节的渊源,一说始于道教。道教说,此日为“中元地官赦罪之辰”。也就是说,地官要在这一天里对人间善恶之事实施定夺,即对人行使夺纪、授纪之权。故而,七月十五日这天,道观里要作斋醮荐福的法事活动,以求得地官能够免去凡间人众之罪孽。一说始于佛教,僧家以为此日是“法岁周圆之日”。佛家说,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曾在七月十五日这天设了百味果供品供在佛前,发誓要从此日起做九九八十一天的行脚僧,云游四海,并在所遇各寺院里设斋解制,大兴盂兰盆会,要救母于倒悬之中。这就是中国佛教所宣扬的著名的目连下地狱救母返阳的故事,也是盂兰盆会这一法事活动之所以兴盛的由来。后世人将此故事改编为宗教剧目,并被民间所认可和接受,将此剧搬到丧葬礼仪中,为丧事活动增添了孝道礼仪和渲染了丧事活动的庄严气氛。在这些封建、宗教思想的影响下,民间又衍化出了在七月十五日这天“烧纸包”给亡人“寄冥钱”的习俗,递而又将其衍化为“祭祖日”,与民俗攀上了关系。进而又发展到七月十五日这天,家家都要追祭亡灵等一系列民俗活动。其中有“放河灯”、“济孤魂”等内容。放河灯是在七月十六日鬼的假日将满时,人们以河灯祭祀的形式送鬼回地府。济孤魂是人们对那些孤苦伶仃的野鬼孤魂的“接济”行为,送给他们一些冥钱,让他们在地府中打点打点,能够早日超度。这些习俗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在民间流行开来,唐宋时期盛行。到了清代,人们在中元节时祭祖坟的祭扫活动要比清明节隆重得多。届时,庵观寺院均设盂兰盆会,大街小巷搭起高台,设鬼王棚座,念诵经文,演《目连救母》剧,做水陆道场,放焰口,民间将此称做“济孤魂”。最为壮观的是用纸扎作“法船”,长有七八十尺,点燃河灯,临池临河焚化,俗称“慈航普渡”。

  从中元节这一名称看来,它应是道教的节日,但从它所包含的内容来看,既有道教所说的“地官赦罪”的内容,又有佛教所说的“超度”内容。中元节究竟应属哪一教派的节日,是很难理清的。尽管中元节在民俗中的影响很大,但随着历史演进,中元节的很多仪规已在民间失去存在的意义,人们将其简化为简单的、单纯的祖坟祭祖仪规并在民间流传至今。

  陕北民间于中元节这天,人们要到祖坟上去烧纸,给祖先们送一些冥钱,一则供他们在地府中费用,另则,让他们在阎王那里打点一下,以祈求早日超度。后来,陕北民间又将七月十五与农事活动联系在一起,于是日,在庄稼地里“挂田幡”。所谓“田幡”就是用五色纸制作的五色彩旗,用秸秆或棍张扬起来,插在田地的四角和中央,表示对五方的祭祀,以求得五方大帝保佑五谷丰登。“挂田幡”这一民俗活动后来被民间讹传为“挂铁□”、“七月十五高挂锄”的说法,“田幡”与“铁□”音近,是流传过程中的以讹传讹造成的。不过,说成铁□亦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陕北气候到了七月十五时大秋作物已基本成熟,人们不需要对田地劳作了,只等收割,所以将铁□一类的农具挂起来也是一种时令习俗。

  七月十五无论以什么形式出现,陕北民间将它既作为祭祖节,又作为农事活动的节日。在民间,这是很受重视的节日之一。

  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国农历的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五大传统节日之一,在民间的影响仅次于春节和端午节。中秋节也被称做“仲秋节”、“团圆节”、“秋节”、“八月节”、“月夕节”。在我国传统的习俗中,将每季的三个月称做“孟”、“仲”、“季”月,因八月十五适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八月为三季之“仲月”,故又名“仲秋”。秋节是指它在四季中所处季节而言的。在四季中只有中秋时节月亮最圆、最明,人们在这一节日中合家大团聚,在圆月之下吃着香甜的月饼赏月,故而名以“团圆节”。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那时的中秋是指“立秋”之日,并非现在所说的八月十五日,当时,于立秋之日要举行“迎寒”和“祭月”的礼仪活动。在我国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就是从《周礼》中承袭下来的。到了汉代,迎寒和祭月的礼仪活动日臻完善,作为节日的中秋已具雏形。到了魏晋时期,中秋赏月之俗已经形成,但还没有形成风俗。到了唐初八月只有初一是一个民俗节日,八月十五在民俗榜上还没有它的位置,但赏月之俗却盛行起来。后来,推崇道教的唐明皇在叶善道长于八月十五举行的法事活动中夜游“月宫”,并在白玉所造的“月宫”大城楼上题写了“广寒宫”三字,自此,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之俗大兴,民间遂将八月十五约定俗成地定为中秋节。那时的中秋节仅有“延桂赏月”、“吃月华饭”或“玩月羹”的习俗,以此来象征“团圆”。传说,唐明皇在游月宫后,每年于中秋之节与杨贵妃一起赏月的同时,一边欣赏着歌舞笙簧,一边品尝着一种形如秋月的“甜饼”。大概就是因为唐明皇与杨贵妃吃这种甜饼,后世人在此基础上衍化出了“月饼”这种食品。这种甜饼被宋代苏东坡描写成:“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不过,苏东坡所说的这种甜饼在当时只是一种蒸制食品,与真正意义上的月饼还相差甚远。唐明皇与杨贵妃赏月在《开元遗事》中就有记载,其中云:“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液池望月。”

  从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二人首创了中秋赏月和吃甜饼习俗后,后世大兴赏月之风,而且形成了不少风俗习惯。为什么要在中秋赏月?据唐人《玩月诗》序言中记载:冬天因气候寒冷,不宜于户外赏月;夏季则常有浮云飘飞,月亮的光辉每被遮掩,月韵是不足以欣赏的。唯有秋高气爽的秋天,才是赏月的最好时机。因此,每到中秋佳节,夜幕笼去大地,玉兔东升,人们便于庭院楼台、地坪高顶,设饼及瓜果之类礼品,既行祭月之礼,又可赏月之神韵。到了宋代,中秋赏月之风大兴。据元代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中所载:宋代于中秋之夜,“贵家结锦台榭,民间争占酒楼观月”。中秋之夜时,“弦篁鼎沸,近内庭居民,深夜逢闻笙竽之声,宛如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宵”。北宋时期,就已经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中秋节作为节日,自此传习下来。

  至于月饼何时被列为中秋佳品,据明代田汝成所撰《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载:“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这里所说“熙朝”就是宋神宗皇帝赵顼的年号“熙宁”。由此可以推定,月饼作为中秋佳品至迟在北宋时期已成定制。到了明代,八月十五中秋节时,宫中除了吃月饼酒馔外,还吃螃蟹。民间亦各家都有家宴,以酬佳节。而且于中秋夜行祭月之礼仪,在庭院里摆设桌子,桌上放有月饼瓜果,并点烛烧纸,向月跪拜后才可食用祭月之物品。人们一边享用,一边赏月。至清代,家家设酒宴以庆贺中秋佳节。

  明朝时期,中秋赏月之风不仅不衰,就是古礼中的祭月活动仍然盛行。在祭月中所使用的供品除了香灯之外,还有月饼,并将西瓜雕作莲瓣,摘萝卜叶为娑罗,成为祭月供品的装饰点缀,由此形成了许多习俗。据明代《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古人从对自然的观察中发现,一年十二个月圆之夜中,唯有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是最圆,最明的。俗语说“月到中秋分外明”就是这一观察的结果。这是因为八月十五日的晚上,月球、地球与太阳正好都处在180度的位置上,月球将太阳照射来的光线全部射向地球上处于夜色的半球面,所以月球光面就会呈现出又圆又大的自然景象,民间称之为“满月”。它的亮度也很大,皓月当空,皎若白昼。这时的气候又处在夏秋两季的过渡时期,大气环流正在调整中,南方的暖湿气流减弱并逐渐退出大陆,而北方的冷空气还未形成其势,来不及南下影响副热带高压气候的形成,大气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因此,白天吸热增温快,夜间辐射散热量大,呈现出云雾稀少、晴朗气爽的天空,因而有“秋高气爽”的说法。在这种天气形势下,空气中的水汽和杂质也较少,大气的透明度很高,月亮反射到地球上的光线就比较集中和明亮,因而,从地球上看月球就显得格外清晰明澈。故此,将八月十五作为赏月的吉日良宵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关于月饼的起源传说有两种。一说起源于唐朝初年。据说唐高祖李渊在中秋佳节曾将吐鲁番商人所献月饼分与众臣共食,从此相沿成习。一说起源于元代。据说当时有人在中秋节前将字条夹在麦饼中,借互相馈赠礼品的机会,鼓动人们在中秋节起义反元。此后,每年八月十五,家家吃月饼欢庆胜利。

  月饼最早叫做“小饼”或“甜饼”,它原是用以祭祀月神的供品之一。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周密所著的《武林旧事》和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唐宋时期的月饼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那时的小饼和现在的酥皮月饼很相似。到了明代,月饼成为中秋佳品,既有送月饼之俗,又有卖月饼者。《酌中志》云:“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仍收整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当时的北京城已经出现了以果作馅的月饼,而且对月饼的制作工艺也进行了改革。但此时的月饼无论在外形上还是大小上,都不统一,各有各的制作方法,名称也不相同。因制作月饼的形状和食用对象的不同,叫法也有差异。如专供男子吃的叫“月牙月饼”,供女子吃的叫“葫芦月饼”,还有专供儿童吃的叫“兔儿爷”、“孙悟空”、“猪八戒”等等。月饼的表面装饰也很多,诸如“嫦娥奔月”、“月中蟾兔”、“吴刚伐桂”等与月有关的新颖图案。花纹巧致,令人赏心悦目。月饼发展到此时,在老百姓心中又多了一层寓意,即以其圆团之形,来象征团圆,在中秋之节用来表示祝愿之意。人们不仅在中秋之夜全家围坐而食用月饼,还将月饼作为礼品在人们之间互相赠送,互相表示祝愿。在中秋节人们互相赠送月饼的影响下,便产生了送礼的习俗。八月十五便与春节、端午节就成为我国三大送礼节日。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更多了。《燕京岁时记·月饼》载:“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清代时期,每于中秋佳节,家家设酒宴以表庆贺对后世影响很大。所以,人们将此俗承袭下来。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