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9章 民俗(4)

  另外,三月廿八日是东岳大帝的诞辰日。到时候,一些有病的人要到东岳庙去许愿,许过愿的人要去还愿。一些触犯过神灵自认为有罪的人要到东岳庙参加迎神队伍。他们身着奇装异服,在浩浩荡荡的迎神队伍中手持白棍,举着“肃静”、“回避”的木牌,或是敲锣打鼓,或是抬神轿,随着号令,绕庙一周后举行宗教仪式。此俗在旧时还是很盛行,新中国成立以后已不多见,除了白云山、青云寺、清凉山大的寺庙群中有东岳庙外,乡村中已很少见到。笔者家乡元龙寺乡有一处叫“八佛腰岘”的山上乃有一东岳庙,不过已仅存庙而无神了。

  三月廿八庙会也有被称做“天齐会”的。又传说,三月廿八日是造字先师仓颉的诞日。据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汉字就是由他创造的。我国古人认为,汉字具有咒力,所以称仓颉是制字先师。由于人们对仓颉的敬仰,后来就逐渐形成了敬惜带字的纸的习俗。人们修建字炉、字纸亭、敬字亭、敬迹亭、圣迹亭等焚化炉,定期焚烧收集到的带字的纸,焚香点烛,叩首行礼,以示对仓颉的怀念。

  四月八

  四月初八是佛教节日,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就是这一天诞生的。在佛教传说中,释迦牟尼出生时,有九条龙口吐香水,洗浴佛身。根据这一传说,佛教就将这一天定为“浴佛节”。届时,寺庙要举行诵经法会,并根据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的传说,以各种茗香浸水盥洗佛像,并供养各种花卉。在浴佛节这一天,还要举行拜谒佛祖仪式、施舍僧众等庆祝活动。据《百丈清规》卷二云:“四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降诞令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馐,以伸供养。

  四月八在道教中没有什么记载,却在陕北的道观如白云山、延安清凉山却成为一年中最大的宗教节日。这是二教融合的一个旁证。

  陕北民间也将四月八作为节日来过,有俗语云:“四月八,不吃豆腐不得发,一顿豆腐吃倒塌。”由这一俗语中吃豆腐习俗可以知道,陕北民间将四月八也作为佛教节日来过,因为佛教以素食为主,在重大节日时尤以豆腐为上品供奉佛祖。

  陕北民间于四月八有领牲之俗。后来因佛教的影响,此俗渐废,取而代之的是吃豆腐。吃豆腐既方便,又符合佛教理念,所以一直保留下来。

  也有将四月八称做“古会”的,如山东乡宁一带,他们在四月八举行古会是为了纪念晋国大夫荀息。

  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里名称最多的节日,有端五节、重午节、端阳节、蒲节、天长节、解粽节、重五节、五月节、龙船节、粽包节、女娲节等诸多称。因古人于这天要用兰草汤沐浴,所以又被称做“浴兰节”。道教又将此日称做“地腊节”,唐宋时又将此日称做“天中节”。抗日战争时期,人们把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与抗日思想结合起来纪念,称这日为“诗人节”,在我国古代,端午又是图腾信仰中龙图腾的崇拜氏族的祭祖日。民间对端午非常重视,重视得竟然把五月十五日这天称做“大端阳”或“大端午节”。在大端午的这天,人们仍然要吃粽子,以继续端午的活动。

  五月初五为何被称“端午”呢?端有多种解释,可以作开头来解释,即发端,是事物的边缘或开始的意思。也可作端正、正直来解释,如端庄。也可作果真来解释,如蔡伸在他的《满庭芳》词中云:“端不负平生。”亦可作究竟来解释,如鲍照在《行药至城东桥》诗中云:“端为谁辛苦”。也可以作完全来解释。午是十二地支之一,因“五”与“午”同音,所以将五月初五称做“端午”。又因“午月”与“午日”的两个“午”字重复,所以又叫“重午”。古人把“午时”当做“阳辰”,所以端五被称做“端阳”。古人把奇数一、三、五、七、九称为阳数,把偶数二、四、六、八称做阴数,所以,这也是将端五称做“端阳”的一个来历,因为五是阳数。本来,端午节一直被称做“端阳”或“端五”、“重五”的,到了唐代,因唐玄宗是八月初五日生,宋璟为了讨好这位皇帝,便以避讳为由,将五改称为“午”,端五节也因此成了“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众说纷纭,仅其起源一说就有十余种之多。

  一说起源于三代时期的“浴兰”习俗,即用一种兰草熬成汤洗浴身体,以达到祛邪之目的。这一习俗是以驱除邪魔为迷信的,自周代就已经有了此俗。这一时期,将朱索及桃枝饰于门庭之上,以及用艾人悬于户、系五彩缕、挂赤灵符等禳灾避邪的习俗也产生了,时至今日,仍在民间流行。

  第二种说法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越国。传说越王勾践要在五月初五这天操练水军。龙舟赛大概与此说有一定的联系。

  第三种说法是为纪念介子推而形成的,但证据不充分,不为人们所认可。

  第四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说伍子胥在吴国是忠臣,被吴王夫差杀害后,于五月五日抛尸于江中,后成为涛神。这一说法流行于江浙一带,至今仍有“迎涛神”伍子胥的习俗在民间流行。

  第五种说法是为了纪念曹娥。传说曹娥是浙江会稽上虞人,其父能弦歌为巫,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祈祷迎神而被溺死,不得尸骸。曹娥女沿江号哭,七个昼夜不绝其声,遂投江而死。所以,浙江一带每年于五月五日举行纪念曹娥的活动,遂沿袭而成俗,并将此江改名为曹娥江。

  第六种说法是“祭地腊”。此为道教说法。

  第七种说法是五月五日是龙的节日。

  第八种说法是源自“恶月”之说。民间俗信认为五月五日骄阳高照,烈日炎炎,两个阳数相遇,仅有阳而没有阴,阴阳不配,所以是一个“恶日”。源于这一迷信,所以在我国历史上有了五月五日所生之人是坏人的说法,从而产生了“不举五月子”的讲究。即五月五日所生的人不能进入科举。

  第九中说法,据《风土记》中说“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就是说人们重视五月五日就如同重视夏至一样。因夏至是我国最早产生的四个节气之一,这四个节气人们很重视。以此说来,人们重视端午的程度不亚于起源于夏、商、周三代人们对夏至节的程度,也可以说,端午之俗与三代的夏至节之俗同。

  第十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之习俗,普遍认为与屈原有关。相传,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看到秦国屡屡侵犯楚国,使楚国人民不堪忍受被蹂躏的痛苦,便站在楚国人民的立场上,坚决主张联合齐国,对抗秦国,以避免楚国亡国危机的发生。楚怀王不仅没有接受屈原的这一政治主张,反而被张仪骗到秦国后软禁起来,还逼他割地献城。楚怀王这时才有所省悟,又羞又悔,忧虑成疾,不久便死于秦国。消息传到楚国以后,忠贞爱国的屈原悲痛欲绝,忧伤之际,上书给刚刚即位的顷襄王,希望他能近忠远奸,选将练兵,为怀王报仇。谁知顷襄王非但不听屈原的一片忠言,反而宠信奸佞,将屈原削职流放。秦国此时看到灭楚的时机已经成熟,便于公元前278年攻占了楚国的郢都,使楚国失地千里,横尸遍野。屈原看到楚国沦陷,自己又救国无望,心如刀割,在极端忧郁、悲愤、绝望下,怀着一腔热血和未酬壮志,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五日投入了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出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楚国当地渔民闻讯后,纷纷赶来打捞屈原的尸体,可怎么也不见屈大夫的身影。百姓们为了不让江中鱼龙伤及屈原的尸体,便将粽子、咸蛋,投入江中喂鱼龙。一个老郎中还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想将鱼龙药晕。果然,没有一会,水面上浮起了一条被雄黄酒药晕的龙来,龙须上还沾着一片衣襟。人们立即将这条恶龙拉上岸来,剥了龙皮,抽了龙筋,以解心头之恨。最后人们把龙筋缠在了孩子们的手腕上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在孩子们的七窍上,使那些毒蛇虫害不敢伤害有着像屈原那样贞洁心灵的孩子们。

  在众多的端午节来历中,人们很愿意将它说成是源于对屈原的纪念。但在纪念屈原习俗形成之前这个节日早已形成,也并不叫做“端午”,而是以“恶日”、“龙节”和“地腊”等习俗存在于民间。由于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优美的诗篇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自秦汉以来,五月五日纪念屈原的习俗在楚地形成,并逐渐传播到祖国各地,被我国人民所公认。因此,也可以说,端午节既是一个南北习俗的融会,也是古代各个传说的大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文化的进步,又不断地向它注入了新的内容,使端午节成为我国民俗中重要的节日。

  端午节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裹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粽子在最初是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命名的。

  端午吃粽子的习俗在魏晋时期就已很盛行了。西晋人周处所撰《风土记》中云:“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子,一名角黍。”用菰叶包粽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俗作粽,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还有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菰是一种水生植物,茎的基部被细菌寄生后膨大,通称“茭白”,可作蔬菜。黍是子实淡黄色的糜子,去皮后叫“黄米”。由此可见,粽子在其最早时是用菰叶包黄米制作成的,陕北粽子一直保留着这一制作方法,只不过是以苇叶代替了菰叶,陕北民间称之为“大软米粽子”。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成了节日和民间四季出现于市的美味食品。唐代诗人郑谷有“渚闹渔歌响,风和角黍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吃粽子的普遍情况。唐代元稹所写“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诗句中所言是大米粽子,说明此时已出现了用大米包粽子的制作方法。唐代温庭筠有诗云:“盘斗九子粽,瓯擎玉云浆。”这是描写粽子的大小和质量的。所谓“九子”,就是九个填加食品,陕北则是以枣来作填加,或七个,或九个。唐明皇吃了九子粽以后赞不绝口,并以“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的诗句来咏叹,说明九子粽在当时是一种创新。在这一创新下,长安城里出现了专门制作粽子的店铺,而且技艺很高。当时粽子有很多种馅,果仁馅的粽子味道比只有黍米的要好得多。到了宋代,市井上有“巧粽”出售。还出现了“艾香粽子”,是用艾叶水浸米后做成的。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诗句中所言就是艾香粽子。到了明弘治年间,用芦叶代替了菰叶,自此,芦叶粽子风靡天下,一直流传至今。此时的粽子在用馅方面也呈多样化,有蜜糖、豆沙、猪肉、松仁、枣、胡桃等。到了清代乾隆年间,又出现了“火腿粽子”。林兰痴在《邗上三百吟》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火腿粽子一问世,就深受人们的欢迎,时至今日,仍不失其佳品的美誉,流传不衰。

  随着历史的推移和文化、地域的差异,粽子的种类也在不断地繁衍着。现在的粽子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纯粽子,即陕西一些地区仍在流行的粽子,另有西安的蜂蜜凉粽子。二是有馅粽子。有馅粽子又依其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被分为豆沙、枣泥、芝麻等种类。三是夹果粽子。一般以枣、栗子、杮子、银杏等再与糯米一块包制而成。粽子又依南北地域而言,又被分为南方粽子和北方粽子。南方粽子又称江南粽子,以宁波、苏州等地最负盛名。馅心多为豆沙、枣泥、咸肉、火腿、油脂等为主。北方粽子以北京的江米小枣粽子为最佳,馅心以枣、果脯等最为常见。各地粽子的形状有所不同,有三角,有四角,有枕头形的,还有形若小宝塔的。湖州肉粽、八宝肉粽很有特色。台湾八宝粽子在我国众多的粽子派系中成为名粽。粽子在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并且形成了独特的派系。陕北粽子采用大软米加七枣的包制方法制作而成,虽有糯米粽子出现,但仍取代不了它在粽子中的独特地位,人们钟爱它,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口感更适合于陕北人民的饮食习惯,而且还因为它是最传统的粽子。

  端午挂艾。挂艾是端午的独特风俗。民谚云:“清明插柳,端午挂艾。”旧时,在端午节挂艾的同时,还要用艾叶、菖蒲、大蒜烧成水洗脸、洗澡和喷洒房前屋后,民间传说,用这样的方法可以避邪御鬼,祛病消灾。有的还将艾叶、菖蒲插在身上或是制作成香包带在身上,以驱除五毒。

  民间还有端午赐扇、贴端午符、挂长命缕、挂老虎索等习俗。还有捕蛤蟆的习俗。陕北民间认为,将蛤蟆捕捉到后把墨塞入口中阴干,有人患无名肿头时,用墨磨成墨汁,书写画符,可以疗除肿痛。

  挂钟馗像。民间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恶月恶日是非常可怕的,因此,要用钟馗这位专门吃鬼的神来驱除邪魔。钟馗是唐人,钟馗信仰是唐宋以后的事。端午节挂钟馗像以驱邪的习俗大概是在清乾隆二十二年以后才兴起的一种民俗信仰。这一习俗一经流行,便风靡一时,至今尚存。

  躲五,在陕北民间称做“躲端五”,民间有“癞蛤蟆躲端午”的说法。此俗是在五月五日即恶月恶日的影响下产生的。一般是在五月初五这天,人们结伴亲友,带上一些食物外出饮宴,以避灾难,所以叫做“躲五”。陕北民间则是一些年轻的妇女,尤其是新婚后的妇女,于初五这天要回娘家去躲端午。此俗源于白娘子传说。传说白娘子与许仙成婚不久,遇端午日,许仙受了法海的唆使,让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了白蛇原形,招来灾祸,致使白娘子遭受了不少苦难,被压在雷峰塔下,使得一对恩爱夫妻被活活割离开来。

  喝雄黄酒。喝雄黄酒在端午节里是仅次于吃粽子的第二大习俗。这一习俗在我国民间早已有之,并有“早端午,晚中秋”的说法。就是说,端午应在早上喝雄黄酒,中秋节则在晚上喝。这是因为古人认为,辰属龙,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故而在端午的早上设雄黄酒宴,群龙闻香后必来饮宴。因雄黄有毒,可以使龙处于迷糊状态,这样就可以使龙在迷糊状态下降下雨来,人们就可以祈求到一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这种人龙共饮之俗,源于《白蛇传》故事,认为雄黄酒可以将千年蛇妖现形,亦可将龙喝醉而降雨。有的地方是在端午的早上把雄黄酒或雄黄水洒在屋子外面,或是涂在小孩的耳鼻、头额和面颊上,以驱除毒虫或避免蚊蝇叮咬,驱散瘟疫毒气。此俗认为,雄黄酒既然能对付了白蛇,一般的妖孽就更容易对付了。因此,雄黄酒也就成为民间信仰的一种神物。其实,据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雄黄酒内服被体内器官吸收后,可以导致中毒,并有致癌物质,对肝脏损害较大。

  陕北民间在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于端午节的早上人们都要早起,来到河边用这种长流水洗眼睛,迷信认为以此水洗眼后就会在一年之中保持明亮,不害眼疾。人们要早早起来,从山中拔回艾蒿,有些插于门上,有些别在熟睡的儿童的手指间和脚趾间以及耳朵上。有俗语说:“端午不夹艾,蚂蚁铗了癞。”在儿童的手腕上、脚腕上拴上用一种叫做“拉胖胖”草染成的五色线,名“长命缕”。拉胖胖草用叶可染成绿色,用根可染成黄色。在做完以上工作后,人们开始吃粽子,喝雄黄酒。在经历了许多年以后,陕北民间在端午节的习俗逐渐简化成为以上简单习俗,贴钟馗、贴端午符、挂老虎索等习俗,已不常见,躲端五习俗已很少有人行之。

  另外,清代时期,我国北方一些汉族地区有在端午节“压胜物”的习俗。就是人们在五月初五日购买画有钟馗像或五毒之像,盖有朱印的黄纸,贴在中门,以避灾驱邪,称为“天师符”。古时还有一种叫做“条达”的丝织品,民间于五月初五互相赠送,并将此物系在臂上,以为能够驱恶免疾,命长如缕。据《荆楚岁时记》中所载:“以五色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疾瘟。又有条达组织杂物,以相赠遗。”

  五月十三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认为是关羽磨刀的日子。陕北民间于此日要去关公庙拜谒关帝。若遇天旱之时,人们要在关帝神前祈雨讨卦,并给关帝献牲,以祈普降好雨。

  五月二十日被民间认为是分龙节。俗有五月多雨,龙各分域之说。相传,是日,天上小龙要去自己管辖的区域,因不忍与老龙分离而流泪,故而名分龙节。此节早于宋代有之。叶梦得《避暑录话》载:“吴俗,以五月二十日为分龙日。”是日前后之雨称“分龙雨”。在江浙地区,人们认为分龙次日降雨,是年一定是个好年景。谚云:“二十分龙二十一雨,水车搁拉弄堂里。二十分龙二十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传说分龙日后,天上水龙分片行雨,故有“夏雨隔牛背”之谚。分龙节也名“分龙日”。

  五月廿八日在青海一些地区被视做“奶奶会”。因该会由德高望重的老奶奶主持,故名。届时,人们于廿八日和廿九日前往奶奶庙中烧香、烧纸、点灯、拜叩。其中,最多的是去求儿女、禳病和为老人求福的。还有向城隍献袍、献长红、添香钱、添香油和送面食礼物者。传说此日是城隍奶奶寿诞,故而,妇女们聚会祭祀城隍及其夫人。该会也因此名为“五月廿八城隍会”。陕北民间的奶奶庙不如娘娘庙多,但也有,上世纪仍有人对奶奶祭祀。

  六月六

  六月六在我国很多地方被称做“过小年”,这是针对六月六在一年中已经过去一半而言的。六月六是我国汉民族民间的传统节日,相传此节是为纪念女娲炼石补天而设定的节日。又有说法是该日为龙王爷晒鳞的日子,所以,民间于是日都要晾晒衣物。明代的《宛署杂记》中载:“六月六日,各家取井水收藏,以造酱醋,浸瓜茄。水取五更初汲者,即久收不坏。曝所有衣服。是日朝内亦晒銮驾。”明朝时期,内府皇史晟晒列圣录、御制文集诸大函。是日,江苏民间有“翻经会”,要晒各寺庙的藏经;上海全城裁缝汇聚城隍庙中举行晒袍会;安徽江淮一带,食腊月所腌咸猪肉以防病;江浙一带妇女浣发以使头发不腻不垢。民间有“六月六,狗洗浴”的说法。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六月初六日,家家晒衣服。”俗传此举可防霉防蛀。贵州的布依族在六月六这天要举行驱鬼和祈求丰收的活动。人们要宰猪杀牛,用以祭祀山神、社神和地母。这是人们感谢山神把猛兽管住了,人们才得以家畜兴旺;有社神和地母的恩赐,才有了庄稼长得好的年景。贞丰的布依族每逢六月六日还要带纸马数迭,方肉一块,鸡一只,到地里去祭祀田神。祭祀仪式是先把鸡宰杀后,将鸡血洒在纸马上,然后再将纸马插在田间,其俗以为,这样可以祈祝来五谷丰登的年景,并可以禳灾祷福。

  陕北民间将六月六与七月十五、九月九一样作为一个祭祀日子在民间传承着,主要祭祀社神、稷神、风、雨、雷、电之神等。因为陕北是以大秋作物为主要农作物耕种的,麦田很少,六月正是麦田收获的季节,六月六麦子上场了,人们为了庆祝丰收,所以要祭祀管理农作物的“稷神”,同时也感谢风、雨、雷、电之神给人们带来风调雨顺的年景。所以有农谚云:“六月六,新麦子馍馍熬羊肉。”就是说,人们要宰杀羊向神灵祭祀。

  陕北民间有六月六接女儿回娘家庆丰收的习俗。这一习俗是“六月六,请姑姑”典故的承袭。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一位叫狐偃的人,是保重耳流亡列国的功臣。六月初六是他的生日。每逢这日,人们总要给他送礼,时间长了,就对他产生了不满情绪。狐偃的亲家也是功臣,叫赵衰,他对亲家的这种受礼行为很反感,当着面说了很多不是。狐偃很恼怒,责怪赵衰不该说自己不是。赵衰受不了狐偃的责怪,气死了。赵衰的儿子便很恼老丈人,恨他将父亲气死,企图杀老丈人为父报仇,为民除害。

  第二年,晋国遭了灾害,狐偃出京放粮去了,临行前对家人说,六月六这天一定回来过生日。狐偃之婿闻知后想趁此机会报仇,便试探妻子的想法,对妻子说:像你父亲这样的人,天下的老百姓恨不恨?妻子说:连你我都恨他,还用说别人?于是,他便向妻子说了自己的想法。妻子听后,愣了半天才说,我是你家的人,顾不得娘家的事了,你看怎么办就怎么办。从这天以后,狐偃的女儿整天心惊肉跳,既恨自己的父亲妄自尊大,对亲家太绝情,又念及父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而今父亲有了杀身之祸,女儿都不能救他。

  到了六月初五的后晌,她趁丈夫忙事之机跑回娘家,问母亲:丈夫和父亲谁最亲。母亲听后心里有些怀疑,便说:父亲好比你的头,割掉了就长不出来了;丈夫好比你身上的衣裳,脱了还可以换一件。女儿听了后,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便将丈夫密谋杀害父亲的事说了出来。母亲听后,令人给狐偃报信,早做准备,以防不测。赵衰之子见妻子跑了,知道事情已经败露,就在家中闷坐着,准备受死。六月初六一大早,狐偃来到女婿家,像没事一样,将女婿迎回相府。

  寿筵开始了,狐偃并没有坐到寿堂上,他恭恭敬敬地请女儿、女婿坐在上席。这时,狐偃才向众人说:老夫今年放粮,亲见百姓疾苦后,深知我近年来做事有错,因而引起女婿设计要在今天害我,虽然太狠毒了些,但他是为民除害,为父报仇,我决不怪罪于他。女儿救父于危难之际,尽了大孝,所以,你们二人礼当受我一拜,还望贤婿看老夫薄面,捐弃前嫌,两相和好。一席话说得宾客们又惊又喜,女儿女婿也深感父亲深明大义之举,一齐离座,跪在父亲面前请罪。

  从此以后,狐偃真心改过,成为名相,受人尊敬。为了记住这个教训,狐偃于每年六月六日都要将女儿女婿接回家中相聚。这一事情传入民间后,老百姓们也效仿起来,接女儿女婿到家里说说心里话,消仇解怨,免灾免难,以求吉利。

  陕北民间对六月六看得很重可能与这一故事有关。虽然人们已不太知道这一故事,但在漫长的流行岁月中,六月六已深入人心,成为人们不可忘记的节日了。

  六月六又是我国民间的“虫王节”,人们于这日祭祀虫王,让虫王管好百虫,不要毁坏庄稼,以祈盼丰收。

  陕北在旧时是一个半农牧区,以牧羊为多。由于夏天气温高,羊很容易患上一种叫做“疙痨”的流行病。人们为了减少羊群的损失,就于六月六日将羊群赶入河中洗浴,以祈天神将“疙痨”除去。

  六月六曝晒节

  古人在六月初六这天,把家里的衣服、书卷、物件都拿在太阳底下晾晒,因此也有了“曝晒节”。

  这一节日是根据一个流传在民间的传说而形成的。上古时期,世上本来很平静,不料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来了,一个发来滔滔大水,一个燃起熊熊烈火,他们从天上打到人间,又从人间打到天上,搅得天昏地暗,民不聊生。突然一声巨响,他们把天打了一个大窟窿,太阳不见了,月亮不见了,星星也不亮了。人们在黑暗的世界里缺衣少食,受着煎熬。这时,女娲出现了。她勤劳勇敢,心地善良,看到人们的这种悲惨情景后便对人们产生了怜悯之情,就在江河里拣来五彩石头,引来山火,开始炼石补天。把坚硬的石头炼成石液后,又把石液擀成石饼,一张一张地向破碎的天宇贴去。经过千辛万苦,女娲终于把天补好了,天空又恢复如初,日月星辰又发出了光亮,青山绿水美丽如前。人们又重新获得了光明,过上了好日子。但是,好心的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却毁灭了自己,她因过度劳累,于农历六月初六死去了。人们为了纪念她,每当这天都要举行祭祀活动,以表示对她的怀念。人们曝晒衣物,就是纪念女娲把天补好以后,太阳重新照耀大地,人间获得了光明。这一天,有些地方还吃蒸饼,被称做“补天饼”,以纪念女娲炼石补天的丰功伟绩。

  《世说新语》记载了两则晒东西的趣事。

  一个是晋朝人阮咸。阮家出生在一个大家族中,家族中达官富户很多。那些有钱人家都住在街北,贫穷人家都住在街南。阮咸是个名士,他是有名的文学家阮籍的侄儿,他善于弹琵琶,有一种形状细长的琵琶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叫做“阮咸”。他没有钱,住在街南。六月六这天,街北的大家们都打开箱子,把华丽珍贵的衣裳帽子搬出来曝晒,满街满巷地晒着。过往的人见了啧啧称羡。这时,街南的阮咸把一条破衣裙用竹竿一撑也晒了出来。别人看了觉得好笑:“这么条裙子还有什么晒头?”也有人问他:“你这是算什么?”阮咸答道:“未能免俗,聊复尔耳!”意思是说,人家都在翻晒东西,我也不能不随着大家这样来一下。

  另一个是郝隆晒书。郝隆也是晋朝名士,他博览群书,学问很好,但家里很穷,什么积蓄也没有。在盛夏季节,有钱人按习惯将各色衣物拿到太阳底下晒,郝隆却在地上摊开一条席子,仰躺在席子上,敞开了衣服,在烈日下曝着肚皮。旁人看了十分奇怪,问道:“这么烈的太阳,你躺着干什么?”郝隆冷冷地说:“你们看不见么,人家都在晒东西,我也得把肚子里的书晒一晒啊!”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