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6章 民俗(1)

  迎财神

  民间认为,正月初四是迎神日。因为腊月二十四是送神日,所有下界诸神都要在送神日升天,向玉皇大帝朝贺并述职。正月初四这天,他们在完成朝贺和述职后,又要回到下界,履行神职,故而家家户户都要设供迎神。迎神在午后举行,供品要有牲礼、果品、酒菜等,同时还要焚香、点烛、烧金、燃放爆竹、烧神马、天兵等,意在派他们去请神,让诸神乘神马返回下界。最初的迎神仪式中是要宰杀真马的,后来改为糊纸马。唐朝时改用印在烧纸上的“鸭”。据《天香楼偶得》中云:“俗于纸上画神像而祭祀之,谓之鸭,以此纸马神佛凭地,似乎马也。”在迎接诸神中,人们最想迎的是财神,所以也就有了“财神请酒”的说法。据《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五《安徽》:“正月初四日,接财神,具三牲肴籁,谓之‘财神请酒’。”

  民间另有说法是:正月初二是“财神节”,这一天早上会有人挨家挨户地出售财神像,也有亲友之间互相赠送财神像的,称为“送财神”。当出售财神像的人来了以后,一定要付钱,不能论价,价格肯定比财神像的实际价值高。如果不要时,也不能说“不要”,要说“已经有了”,忌讳“不要”,以图吉利。因为谁不想发财,财神来了焉有不要之理。初二这天,民间要祭财神,祭品一般是鸡和活鲤鱼。这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馄饨,因为馄饨形似元宝,吃馄饨则寓意元宝满屋。陕北民间则是吃饺子,因为陕北饺子比馄饨更像元宝。

  民间还有一种习俗是于大年初一早上出门去迎财神。如果以这一方式迎财神时,一定要选择财神所处方位,然后朝着这一方向前行,迎回财神。财神所处方位在旧时的民俗历书中都有,一查便知。它是根据六十花甲排定的,比如:甲子年大利东西,不利南北。乙丑年,即第二年,大利南北,不利东西。这种每隔一年轮换一次的排定方式,在第一次选定后,便可依次相换。所谓大利方向也就是喜神、财神、贵神所处之方向。民间俗信认为,正月初一刚出门,朝喜神、财神、贵神方向走来,就会有喜事,发大财,遇贵人。这样看来,人们规定出几个日子为财神日,其初衷就是在大吉大利的新年里乞求能多有好日子,少有坏日子。

  送穷

  送穷又称“送穷鬼”、“赶五穷”、“送五穷”,是在正月初五清晨举行的仪俗。正月初五清晨,家家用一挂鞭炮,从房门口一直燃放到大门外,俗称为“破五”或“崩穷”。或是剪纸人抛掷于大门外。也有晚上送的。人们相信,这样就可以送走贫穷,迎来幸福。此俗产生甚早,唐代韩愈在《送穷文》注中说:“予尝见(文宗备问)云: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著完衣,宫中号为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却穷子’,自尔相承送之。”又唐《四时宝鉴》说:“高阳氏子,好衣弊食糜,正月晦,苍死。世作糜,弃破衣,是日祝予苍曰:‘除贫也’。”韩愈的《送穷文》写于唐元和六年(811)正月之丑晦,正是唐俗“送穷日”的日子。后来,将送穷日由晦日变成了“破五”(正月初五)日。

  “送穷五”成为民间习俗后,又被衍化为“打五穷官”。陕西西乡等地每到正月初五日就有乞丐面涂朱彩,身穿戏衣,头戴无顶破草帽,手拿扫帚挨家挨户地扫地要钱,被称做“五穷官”。五穷官每到一家,主人就要施舍钱米,并手执棍棒,假意赶打。此俗认为,这样就可以将穷困与厄运赶走。另在铜川一带有“填穷坑”的习俗。正月初五早上的饭要吃得特别饱,此俗认为,只有这样才可将“穷坑”填平,引来富贵之源。韩城一带有“崩穷”的习俗。正月初五忌宿出门,并将鲜肉放在锅中用炭火炙烤,或者将麻豆放在锅中爆炒,将穷气崩除掉。韩城另有习俗是“炙穷”,就是在正月初九的黎明时分,将一盆谷糖放置于门上,架炭火烧之,俗信认为这样可以将穷炙走。

  陕北民间“送穷五”习俗最普遍的说法是来源于《隋唐演义》。该书中云,隋主杨坚一夜正在灯下批阅本章,不觉有些困倦,便隐几而卧。朦胧之间,梦见自己独立于京城之上,四面远眺,只见山河绵邈,心甚快畅。又见城上三株大树,枝头结果累累。正看间,耳边忽闻有滔滔水声,俯视城下,只见水流汹汹,波涛滚滚,看看高与城齐。隋主梦中吃惊不小,急急下城奔走,再回头看时,水势滔天而来。隋主情急之中大叫一声,猛然惊醒。凝神静思梦中之事,大非吉兆,乃洪水滔没都城之象。由此生疑,或是人姓名中有水傍之字,将来祸害国家。当时朝中有一老臣,姓李名浑,被封为郕国公。浑字的军旁有水,郕者,城也,正合洪水淹城之梦,且军又是兵象。城上有树,树上有果,树乃木,树上之果乃是木之子也,木子二字正是李字。隋主心想,此人已老,又不掌兵权,除非应在他的子孙身上。便命人暗中查访,得知李浑有一幼子,名叫洪儿,正合洪水之洪,更合梦中之事。便动疑心,遂令内侍斋手敕旨至李浑家将洪儿赐死。隋主将李洪赐死后,又有张衡出来暗布流言,先在小儿间胡言,渐至人间传播,其言云:“桃李子有天下,杨氏灭,李氏兴。”隋主听后很是不悦。张衡除了散布流言外,还贿赂一个能让隋主听信的方士,名叫安伽陀,劝隋主杀尽姓李的。亏得尚书右丞高颎奏谏道:圣上有疑,将一应姓李的逐出京城,不得在朝,不得管兵用事便了。此事才算平息下来。李渊便趁着这个机会,乞辞太原。圣旨准行,但仍令其为太原府通守,节制西京。

  仁寿元年中秋,李渊由京城出来,行有二十余里来到楂树岗。时有朝中宇文述与李渊有隙,差了五七十人,扮作响马模样,于寅夜出城,在此等候,意将李渊全家除掉。李渊率家将四十余人与之打斗,至太阳西沉,仍不能脱身。危急之中,值秦琼自长安城中解军挂号出来,于临潼山下,楂树岗边遇到李渊与“响马”打斗,帮李渊打退了“响马”。李渊命手下人请秦琼相见,并说有谢,秦琼听后说:咱只是路见不平,不图有谢,带转马头向大道便走。李渊见家丁请不来秦琼,便忙带缰绳向秦琼赶来,喊道:壮士住马,受李渊一礼。秦琼只是不理,继续向前飞奔。李渊只得又喊道:壮士,我全家受你活命之恩,便等我识一识姓名,报德异日何妨。此时已赶出十余里,秦琼想,不如对他说了,也省得再来追赶。只得回头说:李爷不要追了,小人姓秦名琼便是。并连把手摆了两摆,加马一鞭,箭一般去了。李渊欲待再追,因久战,马力已乏,且又只是一人,恐乘隙生变,只得歇马。因追赶中有顺风吹来,再加上马铃作响,只听得一个“琼”字,又见他摇手,错认做行五,生生地一个琼五被李渊牢牢记在心里,不知何日才能报得此恩。也正因为李渊有此报恩之心,为秦琼塑像盖庙,以“琼五”神来供奉,使秦琼从此走上了霉运。因“琼”与“穷”音同,故而秦琼穷也。

  一年,秦琼领命往长安公差,来到华州华阴县少华山下,遇好友王伯当留住数日后一同前往长安,距长安城六十里处,远望一座旧寺鼎新,殿脊上现出一座鎏金宝瓶。伯当说:当年我进长安时,此寺已废,是什么人发善心修得这等整齐。说话间,一干人马来到山门,相约进寺观看,进得东角门后,见东边新起一座门楼,悬红牌,书金字,为“报德祠”三字。进得祠来,三间殿宇,居中一座神龛,高有丈余,里面塑了一尊神像,却是站着的戴一顶荷叶檐粉青色的范阳毡笠。着皂布海衫,盖上黄罩甲,熟皮铤带挂牙片解刀,穿黄麂皮的战靴,左右塑着四人,左首二人带一匹黄膘马,右手二人捧两根金装锏,向前竖一面红牌,楷书“恩公琼五生位”六个大字,旁边又是“信官李渊沐手奉祀”几个小字,秦琼看后暗自点头,那年在潞州府的颠沛原来是李公折腾得自己落到那般田地。自己是一布衣,怎当得起勋卫塑像,焚香作念。便向伯当说了此事。李渊之婿柴嗣昌在寺中见众人气度不凡,命人打听来历。秦琼与伯当的说话被打探的人听见了,报于柴嗣昌说,有太老爷的恩人在里面。嗣昌向众人打躬,问明白后以礼厚待,并差人往太原通报唐公李渊。

  住了几天,转眼快到正月十五了。秦琼此次进京是奉了来总管之命为长安越公杨爷正月十五六十寿诞送礼的,太原唐公的书信还未到,柴嗣昌又等不得,留不住,便称也要到长安去观灯,与秦琼等人一同前往长安。

  陕北民间将这一历史故事附会给民俗中的“送穷”习俗,与原来的“五穷”说法有所区别。这一说法,一则因故事便于让人接受;另则,陕北所秉承的汉唐文化较多,久而久之,人们便只知“送穷”是由秦琼而来,而不知其他历史来源。

  人胜节

  人胜节又叫“人日”、“人节”、“人庆”、“七元”,是由古代岁时节令形成的习俗。据说,此俗与神话中女娲在七日中每天造就一种生物有关。时在农历正月初七。我国古人相信天人感应,视天气阴晴来预测某物兴衰。汉代东方朔的《占书》中云:“岁正月初一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又据道家的解释是:“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民国时期的《桓仁县志》云:“初一为鸡日,初二为鸭日,初三为猫日,初四为狗日,初五为猪日,初六为羊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初九为果日,初十为薯日。”无论哪种说法,都以七日为人日。故而,民间常将岁后七日作为人们礼祀本命元辰的日子。民间迷信认为:正月初七这一天,如果天气晴朗,就预示着本年人口平安,大吉大利。南北朝时期的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曾记载了两汉魏晋时期人们过“人日节”的习俗。云:“正月初七为人日,以七种菜合煮为羹,剪彩为人,或缕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据此说法,每逢正月初七这一天,人们把七种菜合煮为羹,吃后可祛病避邪。不分男女,都用五彩绢绸剪为人的形象,称之为“人胜”,或戴在头上,或贴于屏风之上,可祈福祛邪。民间于人日这一天还有登高赋诗之俗。这一日还要忌吃鸡,官府不能处决犯人。台湾人另有一种习俗是要点燃十支蜡烛,供献生果三至五色,吃素面,以求祥瑞。清代顾禄在《清嘉录》中云:吴越地区“俗以七日为人日,八日为谷日,九日为天日,十日为地日。人视此四日之阴晴,占终岁之灾祥”。

  陕北民间将正月初七称做“人庆”或“人七”正是“人胜节”的遗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时,还有剪人胜之俗,用五色彩布相拼而成,贴于墙上以祈吉祥。此俗虽是一种祈祥之俗,但后来人们多有所不知,只以为贴布娃娃是一种年节装饰,逐渐被消失掉了。但吃素面之俗在农村被保留下来了,不仅于正月初六吃,大年三十下午也要吃长长的杂面条,以祈求福祥。

  上灯节

  正月十三是“上灯节”,在陕北有些地方还过此节,如笔者的家乡延安市宝塔区元龙寺乡元龙寺村,于正月十三摆九曲灯场以观灯。

  正月十三有几种说法,据《玉匣记》中云:是日为刘猛将军圣诞日。神话传说云:刘猛生前能驱蝗虫,死后成神,人们为了纪念他除蝗有功,就把他的诞日作为纪念日来缅怀他生前功绩。这一天也是农家的持斋日。

  民俗历书中又说正月十三是“农暴日”。所谓农暴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关天气气候变化在阴历上存在的变化规律。比如,农谚有云:“三月三,无事不到河边转。”其意思就是说,三月三这天,不是有风就是有雨水,不要到河边去。这种经常出现的重要天气现象的阴历关键日期就叫做“农暴日”。现在仍在农村广泛流行的农暴日有:

  正月:初九、十三、十九。

  二月:初二、初三、初七、初八、初九、十一、十三、十九、廿八、廿九。

  三月:初三、初七、十五、廿三、廿五、廿八。

  四月:初一、初八、十五、廿五。

  五月:十五、廿一。

  六月:初六、十二、十九、二十、廿九。

  八月:廿一、廿三。

  九月:初九。

  十一月:廿七。

  十二月:十四、廿九。

  又有民俗历史书中说,正月十三在江苏一些地方作为“关公磨刀日”的民俗日。

  笔者在中央电视台《中华医药》栏目听著名中医学家、现代方剂大家、八十三岁高龄的王绵之教授谈养生之道时说,正月十三为“上灯节”。王绵之教授是江苏人,出身中医世家。其云父母于过年时给小孩发糖。他爱吃糖,等不到“上灯节”就将所得之糖吃完了。那么,上灯节是江苏的地方习俗,为何能传入陕北呢?关于这一问题,笔者在“蜂糖”一条中述及子洲县淮宁湾就是江苏(淮)南京(宁)一带的戍边将士的后裔,他们来到陕北,将他们的风俗习惯在陕北传承,也就成为陕北之俗。笔者家乡大都为子洲民众迁徙而来,故而相沿此俗也是自然的事情。

  顺星日

  顺星就是顺岁星。顺星又称做“太岁”,被民间奉为值年之神,因此也称做“岁神”或“值年太岁”,俗称为“岁君”。道教又将岁君奉为“大将军”。《神枢经》中云:“大将军者,岁之大将也。”岁星掌管着人间一年的祸福,所以人们祈求他能给自己带来好运,一生昌顺通达。因此,顺星意即流年畅顺。

  顺星是正月初八举行的祭星仪式。是日,人们都要向丁卯元辰神进行祈祷,以祈求消除疾病。这一习俗据说是始于金章宗明昌年间,当时因金章宗的母亲瑞圣皇太后得病后,四处求医诊治,未能痊愈,金章宗便敕建丁卯瑞圣殿,供奉丁卯元辰神像,以祈瑞圣皇太后的疾病痊愈。所以,民间于是日祈求丁卯元辰祛病除灾的习俗。古人相信天人感应,认为每人都有一颗星宿值年,人一年的命运都操在该星的手中。正月初八是群星聚会之日,因此要拜星君,祈求他能给人带来好运。这就是“拜星君”之俗。拜星君在初八晚上举行,要上灯,上供,然后撒花灯。正月初八在民俗日里又被称做“谷日”、“长八日”,此日最忌吵嘴打架。清嘉庆年间的《瑞安县志》中云:“谷日,俗呼长八日,宵分,贫富皆于庭中燃薪,诸苍陌市井亦然,爆竹如雷,火光烛天,群儿嬉戏跳掷,以庆其会。”由此可见,古时人们对顺星之仪是看得很重的。

  春牛节

  春牛节的前身是“立春节”。我国自古就有“立春大如牛”的说法,这是因为民间将“立春”看做是预测年景好坏的重要日子,所以也就有了“最好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牛耕田”这样的农谚。正因为如此,也就有了“春牛节”这个节日,并形成了很多习俗。最早的民俗是立春这一天人们在城里的广场上塑起一个叫“芒神”的泥人,手中拿一条鞭子和一头泥牛。它的用意有两个,一是芒神用手中的鞭子将寒气送走,并且迎接温暖春天的到来;二是表示一年的农事活动也由此日开始。

  相传,在周朝时期,天子于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去迎春,并祭祀帝祖和青帝句芒,以祈求是年丰收。这种仪规到了汉代,皇帝率三分九卿、文武大臣前往东郊祭祀句芒时,将车骑服饰都装饰成青色,并歌以《青阳》之辞,蹈以八俏(云翘)之舞。同时规定,各州县衙门前于立春日要陈列土牛,芒神以及犁耙之类的农具,官员们在祭祷之后,依次拿鞭三打土牛。三打土牛后,民众可以把从土牛身上打下来的泥巴带回家后,以此预兆在这一年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有了这些民俗习惯,与之相适应的民俗文化也得到了发展的机会。一些民间艺人们每逢此日,就用泥塑成“牛”,并涂上颜色,配以柳枝花草,再塑一些鸟的形象与牛共同立在板上,就成为春牛节这一特定节日的特定工艺品,在市井出售。农户们将此买回去,既是一种摆设,又可作为掌握农事活动的依据。因为春牛的塑像是有讲究的,从其构图上就可以看出农事的早晚。比如:立春日如果在腊月二十五日前,芒神是站在牛前的;如果是正月十五以后立春,芒神则站于牛后;介于两者之间的日子里立春,芒神与牛并立。所以,在古代的时候,农户们看皇历就是看春牛图,以春牛图来安排农事。在我国古代神灵信仰中将芒神看做是掌管一年年景的值岁神,人们信仰他,敬仰他,就是祈求他能给人们带来好的年景。

  在泥塑“春牛”的基础上,继而又出现了图画春牛图、剪纸春牛图和木刻春牛图。有了这么多的春牛种类,就产生了“送春牛”的习俗。人们所送春牛大都是印在红纸上的春牛图。送春牛图的方法是给人家贴在门上,以此来预贺丰年。民间的这一习俗也影响了皇家,皇家在编制皇历的时候,开篇第一页春联栏的上端必定要印上一幅春牛图。这种印有春牛图的皇历到明嘉靖年间已经十分流行,它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农耕文化和农耕思想。

  春牛图上的春牛和芒神的画法有严格的规定。在单数年份,即以天干地支相配为阳的年份,牛的口是张开的,尾巴缴左;反之,则口闭,尾巴缴右。牛的颜色在不同年份也是不一样的,亥子年是黑色,寅卯年是青色,巳午年是红色,申酉年是白色,辰戌丑未是黄色。芒神的衣服和腰带颜色也是按照立春日的纪日地支来决定的。亥子日是黄衣青腰带,寅卯日是白衣红腰带,巳午日是黑衣黄腰带,申酉日是红衣黑腰带,辰戌丑未日是青衣白腰带。芒神又有老小之分,是按纪年地支来确定他的老小的。在寅申巳亥年里,芒神是老人形象,在子午卯酉年里是少壮形象,在辰戌丑未年则为童子像。春牛、芒神的尺寸大小也有规定,泥牛高四尺,代表四季,身长八尺,以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牛尾长一尺二寸,代表十二个月。泥塑芒神身高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芒神手提之鞭长二十四寸,代表一年二十四节气。这类春牛、芒神是我国古代各署衙所塑之形象。民俗也依此尺寸绘成春牛图,并画上牧童、柳树、春燕、农具、家畜、瓜果、蔬菜和金钱元宝等,张挂起来,以祈求丰收年的到来。这一习俗影响了后世民俗习惯,并将其运用到了行乐图、月份牌和一些故事之中,成为年画的前身。

  在春牛节习俗的影响下,全国各地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春牛文化现象,虽然因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大都是在一张大红纸帖上书以“宜春”二字,贴在大门上,以庆贺春天的到来,所以也叫“宜春帖”。也有妇女们用剪纸的方式剪成春燕,或用丝扎成春燕,戴在头上做装饰,庆贺春的到来。也有人用纸剪成各种图案贴在窗上用以贺春,所以也叫“春花”。这种“春花”大概就是后世“窗花”的前身。

  我国北方地区在旧时常用秸秆扎成春牛,外面依照规定糊上彩纸,抬到田间,举行赶春牛的礼仪活动。在行此仪时,一边赶,一边还要唱:“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土肥地暄,三打三阳开泰,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六合同春,七打七星拱斗,八打八面来风,九打酒禄常有。”正因为官家、民间都有打春牛之俗,所以,民俗中将春节叫做“打春牛”,也把立春这一天叫做“打春”。春牛节在明清之际很盛行,于是又产生了迎农祥、吃青菜、浴蚕时、喝青茶等习俗。不少地方在打春日还要吃春饼,谓之“咬春”。

  元宵节

  元宵节又叫“元夕节”、“灯节”,也是我国道教所称的“三元”之一的“上元节”。三元就是道教所说的“三官”的诞日,即天官(紫微大帝,有说玉皇大帝,说法不一)出生在正月十五日,地官(阎王)出生在七月十五日,水官(龙王)出生在十月十五日。因为天官的诞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望日,所以,道家将之称为“上元”,故而也将元宵节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的起源很早,相传始于西汉时期,而盛于唐宋。它的起源据说与权力有关。相传,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把持了朝廷政务,群臣们极为愤慨。汉文帝刘恒在周勃、陈平等人的协助下,戡平了“诸吕之乱”登上帝位,恢复了刘氏皇权,并博采群臣建议,广施仁政,救灾济贫,精心治国,使汉朝又强盛起来了。因勘乱之日是正月十五日,刘恒便把诛灭吕氏势力夺回王权的这一天作为自己微服出宫、与民同乐的纪念日。所谓元宵,即“第一”,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的日子。所谓宵,天河夜空也。刘恒当时之所以将正月十五称做“元宵”是因为一年中正月十五头一个“月圆之宵”。宵也指夜晚,所以,元宵在最初是指正月十五日的夜晚,后来才将正月十五日这一天通称为元宵,并且规定为元宵节,成为民俗节日。根据这一史实来看,元宵节并非因吃元宵而名之,而是因元宵节才有了吃元宵的习俗。另有说法是,元宵节也叫“正月十五”,因秦始皇名嬴政,因“政”与“正”音近,为了避讳而将正月十五改为“端月十五”。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在民间的说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传说那时期的人们经常用火把来驱邪,并且在元宵节这一天要举行祭祀太一神的活动,所以也叫做“礼太一节”。民间的另一种说法是,古时候,有一只天鹅降临到人间,不幸被猎人射伤。玉皇大帝知道后,一定要为天鹅报仇,便定下在正月十五日派天兵天将下凡,要把世上的人畜全部烧光。有一个仙女认为这样做不好,便冒险下凡将此事告知百姓,并告诉人们在正月十五日前后各家各户都要挂上红灯,燃放爆竹花炮,将整个人间装点成着了大火的样子。人们遵照仙人的说法做了准备。正月十五到了,天兵天将刚出南天门,就见人间一片火海,便向玉皇大帝禀报了此事。玉帝以为,既然已经着了火,就不必下去了。人们用灯火骗过了玉帝,保全了自己,所以每年的元宵节人们都要举办灯火节来庆祝自己的胜利。另有说法是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名叫“元宵”的宫女,因不能回家尽孝于正月十五日晚欲投井自尽。东方朔为了成全此女的孝心,便传言说,正月十六日火神星君奉了玉帝旨意要火烧长安,又说火神星君最喜欢吃汤圆。汉武帝为了寻求解救灾难的方法,就听了东方朔的建议,让元宵女回家尽孝道,并命人制作汤圆上供祭祀火神星君。于是,百姓们做汤圆来祭祀火神星君,挂起红灯,以示火神星君的火被高高挂起,不会烧人的,并在灯上书以“元宵”二字。一则表示从即日起可以消除灾难,因“宵”与“消”音近,元宵即从今日起消除之意。二则,亦是对元宵女的孝心表示敬仰。是夜,汉武帝也和文武百官上街观灯,以避灾害,自此相沿成习。又传说,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以后,由于统治者的提倡,于上元之夜燃灯敬佛,使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内容更突出在灯上。福建闽南有一说法是天上一位天神下凡后成了状元,他还是个孩童的时候就喜欢做多人打灯火的游戏,把黑夜变成白天。久而久之,就被演变成灯节了。

  元宵节无论源自哪一种说法,人们总把它认为是合家团圆的节日,祈求丰年的节日。因为,正月十五是满月的日子,人们以为,月圆就是团圆、美满的日子,最为吉利的日子,所以,要在这一天里祭天,祈祷好运,尤其是祈祷能够给人赐福的天官紫微大帝降来福祉。因而,人们一大早便置备五牲、果子、酒菜、纸钱于桌上向天官烧香祭拜祈福,并掷珓下卦,预测一年的祸福吉凶。祭酒三巡后烧纸,而后撤供。

  元宵节要吃元宵。元宵又名“汤团”、“浮圆子”,取其圆形圆音来寓意家人团圆、平安、吉利、美满。据考证,元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五百年前,南朝典籍《荆楚岁时记》里就有“正月十五作豆糜加油膏”的记载。隋朝时,炀帝为了粉饰太平,有一年,从正月十五开始,在京城搭建了高台戏棚,歌舞升平。当时供演员和乐师们吃的夜点就叫做“元宵”。这时的元宵是用米粉和糖果制成的,已很似现在元宵的制作方法了。宋代姜白石有诗曰:“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絮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所言“珍品”就是“元宵”。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