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5章 节日(4)

  除夕守夜的传说

  除夕守夜在民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天神对人是很慈善的,每逢大年三十的晚上,天门大开,人间所有的石头瓦块都可以变成金银。不过,人们只有把捡来的石头瓦块放在家里,等到天亮以后再打开房门,这些石块才能最终变成财宝。就在那时候,有一对兄弟对此事早有耳闻,但从未遇到过。有一年的除夕之夜,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各自坐在屋里,等候天门打开。哥哥太贪心了,事先把一大堆石头搬到自己家门口,而弟弟则是静静地呆在屋里等着天门打开。三更天时分,天门就要开了,所有的石头瓦块就要变成金银了。哥哥欣喜若狂,使出浑身解数,堆了一屋子的石头等着变成金银。弟弟也很惊喜,但只是按规矩搬了一筐石头放在自家屋里,关上门等着天亮。天门开了,石头变成了金银,哥哥有一种抵制不住的感觉,想要炫耀一番,终于没有等到天亮,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房门。一眨眼的工夫,金银又成了石块,哥哥瘫软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而弟弟却一直等到天亮以后才打开房门,满筐的金银照得人眼花缭乱。后来,天神发现人间像哥哥一样嗜财如命的人越来越多,一气之下,将天门紧紧关闭,再也不开了。但人们总还祈盼着能够得到天神的怜悯,再次打开天门,于三更时分从外面搬回石头,变成金银。可是,这种事情再也没有出现过,久而久之,这种祈盼便被逐渐演化成为一种风俗,即“守夜”。

  年画

  年画是伴随着我国过年习俗而诞生的,顾名思义,就是在过年的时候张贴的画。年画来源于“门神”。我国人民张贴年画的习俗主要是为了消灾纳福、镇妖避邪,同时也有增加喜庆气氛的效果。早在汉代,各地就有了贴画于门上或直接绘画于门上的习俗。到了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就曾画过“钟馗捉鬼”的门画,以图避邪。宋代又出现了彩版年画,时称“纸画”。年画到了清代中叶更为流行。一般年画都用木板水印制作,所以又称为“木板年画”。

  年画的画面多寓意喜庆,祝福新年,色彩明亮,线条简单,场面欢快、热闹,如“五谷丰登”、“春牛图”、“娃娃戏鱼”、“大庆丰收图”、“农家忙”等。年画在形式上又分为门画、灶画、连幅、单幅、斗方、横披等。

  年画产区有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广东仙山、福建泉州、河南朱仙镇、陕西凤翔等地。陕北年画大都来源于凤翔,新中国成立以后有杨柳青、绵竹年画流入本地。最受陕北人民喜爱的年画主要是“天官赐福”、“寿星图”、“娃娃戏鲤鱼”、“富贵牡丹图”、“春牛图”等。

  窗花(延安剪纸)

  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历史悠久。早在汉代,人们就在绢、金银箱、皮革等质地很薄的材料上进行剪刻艺术的创作。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以纤维为材料的真正剪纸。到了唐代,剪纸更为盛行。剪纸的内容极为丰富。从各种花草、鸟兽到人物故事都可以作为剪纸的创作题材,以此来反映当地的民俗民风。每逢过年,民间大都在窗户上或门框上张贴各种象征喜庆吉祥的剪纸,以增添节日气氛。剪纸从用途上可分为窗花、墙花、门笺、顶棚花、灯笼花、喜庆花、衣饰绣样、纯供欣赏的各种图案等种类。其中衣饰绣样的剪纸在农村普遍用于鞋花、枕花、帽花、肚兜花、衣袖花、围裙花等。从表现形式上,剪纸可以分为折叠剪纸、单色剪纸、分色剪纸、衬色剪纸、拼色剪纸、点色剪纸、勾画剪纸、木印剪纸等。

  延安剪纸以吴起、安塞、延川、洛川、黄陵等县最为广泛。大致有三种风格,吴起以阳刻剪法为主,线条纤细流畅,代表了北部风格。延安、安塞一带的剪纸,在阳刻刀法上线条粗犷有力,结构简练,阴刻刀法古朴、凝重,是中部剪纸的代表。南部的洛川、黄陵等地,以阳刻为主,精巧细致,构图匀称。

  每年和婚庆时张贴剪纸,用以装饰,既有吉祥的感受,又有喜庆气氛,所以,剪纸艺术一直受到陕北人民的欢迎。在剪纸艺术作品中,窗花是陕北民间在年节里必不可少的,与年画一样,是必须张贴的装饰品。窗花原本是用来避邪的,古时候的人们信奉凶神恶煞是害怕红色和火的,所以就在窗户上图挂上红色以达到驱逐邪恶的目的。当纸出现以后,人们就在红纸上写上一些禳镇之语来诅咒祛邪。唐时,尉迟恭、秦叔宝二人代替了原来的神荼、郁垒二位门神后,将他们的画影图像贴在门上以镇邪。人们在这一现象的启示下,就将钟馗、公鸡、老虎、苇索等镇鬼的形象画在纸上,贴于门户。但是,这样虽然可以起到镇邪作用,却不美观,人们就用剪纸的技法将这些形象刻画在纸上,既有一定的艺术性能,又保证了窗户的透光性,窗花就这样出现了。

  爆竹

  爆竹也叫“爆仗”、“炮仗”、“鞭炮”,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爆竹起源于“庭燎”。《诗经》中有“庭燎”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做成的火炬。竹竿在燃烧时,竹节里的空气受热后产生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啪的炸裂声。古人就是以此种办法来驱逐鬼邪的。这就是最早的爆竹,也叫“爆杆”。《通俗编·俳优》中说:“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古人用松子和竹子做成火把,在庭中点燃用以照明,此乃早期爆竹。《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史记》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犭喿恶鬼。”东方朔《神异经·西荒经》中云:“西方深山中有人也,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名曰山犭喿,其音自叫。人尝以竹著火中,爆火扑而出,犭喿皆惮之,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以竹着火中,火扑哔有声,而山魈惊惮。后人遂象其声,以火药为之。”据传,初唐时期,天灾不断,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在小竹筒内装上硝,导以爆竹,以硝烟驱散山岚瘴气,减退疫病流行。这就是最早的装硝爆竹。到了一千三百年前,火药发明以后,人们用纸卷筒子代替了竹子,并以麻茎把爆竹编成串,称为“编炮”,又因其声音清脆如鞭响,所以也叫做“鞭炮”。其实,北宋时期就有人用纸包裹硫磺粉制作成爆竹,称为“爆仗”。南宋时期,鞭炮才出现了。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云,“内藏药线,一发连百余响不绝”,这就是鞭炮。据《东京梦华录》中所载,宋代已经有了专门生产鞭炮的作坊和除夕出售鞭炮的记载。到了晚明时期,鞭炮已有很多品种,除了鞭炮以外,有如“二梯响”等,还发明了各种花炮。到了这一时,人们燃放爆竹已不仅仅是为了驱逐山鬼,更多意义则是用来为喜庆增添气氛的,或是为了别的民俗意义,如“接财神”、“迎灶君”,是想讨个吉利,作为“爆(暴)发”的象征。

  民间对燃放爆竹另有传说。很久以前,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个鬼,身高丈余,披头散发,血盆的大口中伸出一条足有三尺多长的舌头,浑身长着又黑又亮的毛,非常可怕。这个恶鬼专门在除夕之夜,乘人们一家子团圆之际来到村里吃人,人们很害怕,所以把大门关紧,不敢出来。

  后来,人们发现这个鬼很害怕响亮的声音,当鬼来到村里以后,人们就用敲锣打鼓的办法吓唬鬼。起初,还真把鬼吓住了,后来,鬼逐渐适应了这种声音也就不怕了,人们只得另想办法。于是,人们串联起来,家家户户都准备了大爆竹,除夕之夜,鬼又来了,大家一起放起爆竹来,竟然把这个鬼吓死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人们为了庆贺这一胜利,就在每年的除夕之夜用燃放爆竹的形式来表达驱除邪魔的心情,随之,成为民间习俗。

  在这一传说下,陕北民间于除夕之夜,大人是不让小孩外出的,以防遇到鬼邪。另外,凡于正月间第一次外出他处,都要用放炮来驱赶鬼邪,不让鬼邪近身。

  拜年

  柴萼在其《梵天庐丛录》中云:“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拜年也被称做“走春”、“探春”,是民间互相祝贺节日的习俗。拜年之俗源于传说。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着独角,口似血盆一般,红眼睛,绿毛发,异常凶猛。人们称之为“年”。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便挨家挨户地觅食人类,人们只好把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紧闭,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上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风绵延相传,沿袭成俗。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云:“正月初一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明人陆容在《菽园记》中云:“京师元旦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清人顾禄在《清嘉录》中云:苏州人“男女依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门者设籍,书姓氏,号为‘门簿’。鲜衣炫路,飞轿生风,静苍幽坊,动成哄衣。薄暮至人家者,谓之‘拜夜节’;初十日外,谓之‘拜灯节’,故俗有‘有心拜节,寒食未迟’之谑。琳宫梵宇,亦交加贺年;或粘红纸袋于门以接帖,署曰‘接福’,或曰‘代僮’。”古时候也有以投赠贺年片拜年的习俗,称做“贺年帖”或片子。宋代,上层人物感到互相登门拜年耗费时日,便派人以名帖投贺,称为“飞帖”。到了清康熙年间,贺年片始用红色硬纸制作,将其置于精美盒子之内送给对方,以见庄重,叫做“拜金”。

  旧时的陕北民间拜年之俗沿袭旧俗。上世纪中叶以后,大都遣子向村中长辈拜年,至家后,先磕头,然后问以康健之语,并祝福长寿,拜毕后,长者有小钱赐赠。村中邻人之间的拜年是相见之后互相作揖问候。正月初二开始,人们即向舅家、妻家拜年。新婚夫妇要向族家、妻家所有亲戚拜年,拜年时要带酒水礼品,于拜年这家留住吃饭后可以得赠馈。这种拜年又很似“散年钱”的习俗,即于腊月三十晚上或正月初一清晨,家长分给所有家庭成员零花钱。钱额按辈分分级,从长到幼,逐级递减,同辈人相同。散钱数量根据家庭经济条件决定,多少不限,但必须要散。民间以此来寓意通财运,迎财神,以祈在新年里能够富裕起来,家业兴旺。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