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34章 打春(1)

  打春

  我国民间将“立春”称做“打春”。其来历是:相传在古代的时候,官家于每年立春的时候都要举行迎春的祭奠。祭奠前,先用泥土做成一条“土牛”(又叫春牛),摆在官府门前。祭奠开始以后,由当地官员主持礼仪,并委派专人手执彩鞭,抽打“土牛”。人们将此仪俗称做“鞭春”,以示“送寒迎春”。鞭春后,农民们可以从“土牛”身上挖一些泥土带回家去,以兆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因为在立春时分要用彩鞭抽打春牛,所以人们也就将“立春”称为“打春”。在抽打春牛时还有一番打春牛词,其词云:

  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

  三打五谷丰登,四打六畜兴旺。

  围蚰蜒

  围蚰蜒是流行于延安一带的习俗。农历二月初二日,人们把草木灰撒在住宅周围,认为这样做可以挡住蚰蜒等毒虫进入家宅伤人。二月初二这天晚上还用柴在院中打火,一则以“柴祀”方式祭祀天地神灵,另则人们从火上跳过去,将被褥衣物在火上掠过,视为燎百病,可以免除疾患。还有在火中烧烤包有豆子的黄馍馍或白馍,俗以为是“咬蝇子脑”,即把苍蝇咬死,年内没有蝇患。还将烧剩的柴把送向上下里川,俗以为“送蚰蜒”,即将蚰蜒送走。

  纠手

  陕北庙会上有很多办事人员,称做“纠手”。纠手的任务是在庙会会长的领导下,办理一些与神事有关的事情,诸如给神祇上供点香,在宗教仪式中打旌幡、端盘子,给神祇祭献牲品时赶羊拉猪,给猪耳、羊耳灌水。庙会唱戏时,组织人员搭戏台等。总之,纠手是为庙会服务的。

  纠手既不是专职庙会人员,又无薪金补贴,大都是一些信仰神灵、虔诚的俗家子弟。有的是在做生意时得到了神灵的护佑,赚了大钱,有的是患有疾病向神灵祈祷许愿后好了的人员。这些人都认为自己从神那里得到了恩惠,就自愿为神灵服务。

  人情

  人情是一句古语,指以物相赠或馈赠之物。杜甫在《戏作俳谐体遣闷》诗中云:“於菟侵客恨,粔籹作人情。”清人翟灏在《通俗编·仪节·人情》中云:“以物相赠曰送人情,唐宋元人皆言之也。”民间凡遇红白喜事及其他庆贺场合,亲友送礼,习惯称做“送人情”,多以钱相赠,亦可送物品。

  水礼与硬礼

  在红白喜事以及庆贺场合,亲友携带礼品表示祝贺称做送人情,但人情又分为“水礼”和硬礼两种。送物称“水礼”,送银钱称“硬礼”。陕北民间一般将红白喜事中的人情称做“门户”,即代表家门地位、关系、亲缘的礼物。

  石敢当

  石敢当是我国民间用作避邪的俗信之物,常被用到宅院建筑中。一般是安放在“丁”字道路的顶端,房屋的墙体边等处。

  用石敢当避邪源于传说。相传,泰山附近徂徕山下的桥沟村住着一位名叫石敢当的人,很勇敢,什么也不怕,经常在泰安城里为人测字,非常灵验,所以在泰山一带很有名气。

  泰安城南的汶口镇,有一户人家,女儿独自住着一间房。每到太阳落山时,就从东南方向刮来一股妖风吹入房里,时间长了,姑娘被这股妖风折腾得面黄肌瘦,很是虚弱,许多郎中都治不了。两位老人只好将石敢当请来为女儿疗治。石敢当让老人找来十二个童男和十二个童女,男的拿鼓,女的拿锣,另外还预备了香油和灯捻,一口锅,一把椅子。到了黄昏时分,石敢当把香油倒入盆中,用灯捻点着,把锅扣在盆上,搬来椅子坐在旁边,用脚挑着锅沿,这样,虽然点着灯,远外却看不见一点光亮。童男女们围在石敢当身边静静地守候着。

  天全黑了,东南方向的妖风又刮来了。石敢当用脚踢翻了锅,灯光突然一亮,童男女们敲起了锣鼓。妖风被突如其来的亮光和响声吓着了,急忙闪出屋外,朝南逃到福建去了。福建又有女子被妖风缠住了,请石敢当去除妖风。妖风上了东北,东北又有姑娘得了此病。石敢当用同样的方法除了妖风。石敢当心想,似这样跑来跑去,自己又如何跑得过来?于是,找来了石匠,把自己的家乡和名字——“泰山石敢当”刻在泰山石上,谁家闹妖风,就把这一块石头放在谁家的墙上,妖风就不敢来了。这事后来被传开了,说妖怪怕“泰山石敢当”,但泰山在山东,泰山石是不容易弄到手的,人们就在自己家乡找块石头或砖头,只要在上面刻上“泰山石敢当”五个字,放在墙边,妖怪就不敢来了。所以后世人们在修建房屋时总要先刻一块“泰山石敢当”垒在墙上,就能保得平安。也有人将泰山石敢当用在“丁”字路口或有鬼邪出没的地方以驱除邪魔。在这一俗信的影响下,陕北民间将泰山石衍化为顽石,在箍窑或盖房时总要弄一块顽石垒在墙上,以保平安。这大概是旧时陕北文化人少,人们苦于书写而想出的办法。

  镇宅安神

  我国民间认为,特殊数字、特殊色彩、特殊形体有着“镇”的作用,用镇的手段可以达到“安”的效果。民间经常使用的镇宅安神之法有:石敢当、太极八卦图、山镇海、照妖镜、符箓图案、镇宅文字以及红色等。

  石敢当是最为常见的镇宅手段,它是一块长方形石碑,或嵌入墙中,或独立而置,上刻“石敢当”三字,或刻“泰山石敢当”,亦有直接刻“泰山石敢当”者。

  泰山石敢当的传说起源于黄帝时期。传说蚩尤残暴无比,他的头角无人能敌,所向之物玉石难存,黄帝因此而屡战屡败。有一次,蚩尤登泰山而渺天下,自称天下谁敢当。女娲遂投炼石以制其暴,上刻“泰山石敢当”,终致蚩尤溃败。黄帝乃遍立泰山石敢当,蚩尤每见此石,便畏惧而逃,后在涿鹿被擒,囚于北极。从此,“泰山石敢当”成为民间避邪神石。

  又有传说石敢当起源于周朝的。石敢当本为神名“石将军”,因辅佐西岐文、武二王灭商纣有功,死后被姜子牙谥封“泰山——石敢当”,其神权主要是执守鬼门关道。因东岳泰山雄伟,又富有神气,被视为具有无边法力的神,能镇压任何厉鬼,自此以后,便衍化为驱邪之神。又据《姓源珠玑》记载:五代时期刘智远为晋祖压衙,潞王从珂反,愍帝出奔过卫州,智远遣力士石敢当袖铁□侍,晋祖与愍帝议事,智远拥入,石敢当格斗而死,智远尽杀帝左右,并烧毁传国玺。

  石敢当生平逢凶化吉,御侮防危,故而,后人凡桥、路冲要处,必刻石志书其姓名,以捍卫居民,并有诗赞曰:“甲胄当年勇武臣,镇安天下护居民。”

  山镇海与石敢当基本相似,只是在石上刻“山镇海”三字而已。石敢当与山镇海常被放置于村落入口处、河川池塘岸边、门前巷口,三岔路口直冲处、凶宅正对的吉方处。

  镇宅所用图案大都为太极之图。它经常用在建筑物的各个部位,如:门上、正梁之中、屋顶等。另有一些“谐音”图案,人们用以表现吉祥或良好愿望。如用箭串三个铜圆,取“连中三元”之意;以五只蝙蝠环绕一个“寿”字,取“五福捧寿”之意。人们将栋梁雕以鱼或龟鹤图案,取“余裕长寿之意”。在大门前摆上狮子以避邪。还有在门顶上挂上一面镜子,用来降妖照妖。门上贴门神以避凶煞。这种镇宅观念起源甚早,传说也众多。一般认为,人们最早是用猛兽形象来避邪的,尔后,又出现了人间虎将——成庆、神荼、郁垒、关公、秦琼、尉迟恭、钟馗等一大批镇邪避邪的人物。后来又有了用“喜盈门”图案或门联避邪的。在植物中桃木被用的最多,另有其他树木亦可避邪,如《相宅经纂》中云:“中门有槐,富贵三世;宅后有榆,百鬼不近。”“门庭前喜种双枣,四畔有竹木青翠则进财”的说法。

  安神一般用祭祀活动进行。安神主要是对财神、灶神、土神的祈安。旧时,每家的大门之上,堂屋之中都贴有财神画像,每逢过节,人们都要朝拜财神。清代禇安仁在《营口杂记》中云:“拜年者,必先拜其所供之灯影。灯影者,外画财神,内点以烛,有八尺余长者在中,左招财,右利市。”安神则是以安灶神最为盛行。灶神,又名灶君、灶王爷,属神话传说中司灶之神。最初,掌灶者多为妇女,所以灶神多为女子,“妆如美女”。秦汉以后,不仅有了灶神爷,而且有老婆陪伴,其职权也由一家“伙食”转变为操一家生死祸福大权了。传说中的灶神有张单、苏吉利、宋无忌。在人们传说观念中,灶神不仅在平时掌管着人间炊火,而且还握有人的生死祸福、添纪减纪的大权,所以,人们便对灶君是毕恭毕敬的,唯恐对其照顾不周。在每年腊月二十三日送灶君上天时,总是以美味佳肴来取媚灶君,使灶君食而封口,不言传人间恶事。而且在祭灶时不能有女人在旁,唯男子才可祭灶。有俗语说:“男不圆月,女不祭灶。”这已成为习俗。在祭灶时,人们还要向灶君祈祷曰:“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等语。祭毕,将一纸制马匹焚化,谓灶君骑马飞升天宫。纸马是由竹马简化来的。人们为灶君焚化纸马是为了讨好灶君,让其骑马而去,以免除去往天宫的路途之苦。所以,陕北民间又将灶君称为“灶马爷”,就是由灶君骑马升天而来的。

  招魂

  古人认为人有魂魄。道教称人有三魂七魄。所谓三魂,即胎光、爽灵、幽精。七魄为: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在有的道经中称,三魂中的胎光欲为人寿,爽灵使人多灾,幽精使人丧命。只要去除色欲,就可以制止三魂害人。又说,三魂分别于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及甲子日、庚申日、本命日上天言人罪过。《抱朴子·内篇·微旨》云:“又言身中有三尸,三尸之为物,虽无形而实魂灵鬼神之属也。欲使人早死,此尸当得作鬼,自放纵游行,言人祭酹。是以每到庚申之日,辄上天白司命,道人所谓过失。”这里所谓三尸当指三魂。人可叩齿,呼名,诵咒,制伏三魂,使之归于人体本宫,无法为患。又说三魂不在体内,而是在固定的日子里回到身内与魄会合。魄不愿魂归,魂不归则魄可以作恶。魂三度不归于体内与魄会合,人则必死。因此,应依日以钱财酒脯祭祀魂神及属吏,必须使魂魄在体内安分守己,这样,人才能强身健体,甚至可以求仙。这就是《抱朴子·内篇·至理》中所说的“抱魂制魄”之要诀。

  《抱朴子·内篇·论仙》中又说:“人无贤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故,分去则术家有拘录之法,尽去则礼典有招呼之义,此之为物至近者也。”所谓招呼之义,指的就是招魂之术。招魂又被称做“复”,即召唤魂灵回来。清人李庆辰在《醉茶志怪》中云:“返魄之说,古或有之”。招魂见于《离骚》。杜诗云:“招魂不曾来故乡,又云‘环珮空归月夜魂’,是返魂之事,非尽诬也。”

  古人在人死后其亲属常以叩唤死者灵魂回复到体内的仪式就是招魂仪式。一般是,当人刚刚死去,生人要上到屋上面,朝着北方招呼死者之魂。死者为男性则直呼其名,若是女性则呼其字,令死者亡魂知其名字而还复身体。招魂之仪是生者以此来表达对亡者的惜别之情。屈原在《楚辞》中的《招魂篇》中备述了招魂之事,是招魂的佐证。屈原也知道“魂魄尽去则人死”的魂魄生死观念,但屈原更为楚怀王被掳后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又安宴乐淫,置国耻君仇于不顾而感到愤恨,所以,他痛悼楚王之死,因作赋而招之,是为情寄托与抒怀。

  招魂之术也不仅仅限于已死之人,对生者亦可使用此术。《文献通考》三百三十卷中录有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其中记载:“家人远而归者,止于三十里外,家遣巫提竹篮迓,脱归人贴身衣贮这篮,以前导还家,言谓行人收魂归也。”现在农村仍有其遗风,比如:小孩在某处受到了惊吓就认为是“丢了魂”,家人们就要在此处焚香烧表后,于归途之中撒米粒,口中还要念叫着“某某之魂回家来”之类叫魂语。这也是招魂的一种,但叫做“收口下”。

  招魂之术源于魂魄观念,可以溯源到古代的祭祀活动。古人认为:人虽然会死,但其魂魄不绝。因此,把祖先的牌位供起来,祈求祖先灵魂保佑,就是灵魂不灭观念的反映。在这一基础上进而衍化出了对英雄贤人的崇拜观念。

  方石镇压捣地鬼

  此俗源自一则传说。有一户穷人家,家中只有老两口。一天晚上睡到半夜时分,老婆子听见房子的四角有挖洞的声音,便悄悄对老头说:“有人在挖洞。”老头说:“怕什么,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老婆子也随声附和说:“咱们穷成这样,也不知这些鬼神们瞎折腾什么,不理他们,睡吧。”

  四个鬼从房子的四角听见他们的对话后探头探脑往里一看,果真这家人穷得什么也没有,它们感到非常恼怒,便在四个墙角掏得更响了。

  实在让鬼折腾得不行了,老汉起来,穿上衣服,从院子里搬回四块大方石头,使劲往四个墙角一墩,这下把鬼压住了,压得它们大声求饶说:“老爷饶命,放我们走吧,我们以后再也不敢了。”这四个鬼被四块大方石压住后再也动弹不了,永远被压在四角。所以,后世人在盖房时用四块大方石在四角垫底,一则为了基础牢靠,另则是用来镇鬼邪的,也就成为一种民俗被流传下来。

  符箓

  符箓是道士们所用的文字或图形。许慎对其的解释是:“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刻符号于竹上。箓者,图箓、秘籍也,谓天神所予以册命。”这些符号与图箓被书写在纸上、绢上、木片上或建筑物上,用以镇邪、驱邪,是道家符箓派的主要驱邪手段。符箓符号的大部分文字似字非字,而且图形亦千奇百怪,令人难以辨认。两汉时期出现的“桃印”、“桃符”将祈福避灾之辞书写于桃木板上,就属于符箓的范畴。我国现存的《道藏》一书就是专门用来记载或论述符箓的道经。由于符箓被道家的大量使用,使许多本属道经的典籍也被人们说成是近似于符箓的天书,称之为“三元八会”、“龙章凤文”、“云篆”等。符箓在斋醮中和各种方术中被广泛使用,因此,也是人们能够经常见到的。

  符与箓之间有一定的差别。符中所书主要是祈禳之词,箓则主要涉及一些鬼神的名字。《抱朴子·内篇》中云:“道士常带天水符及上皇竹符、老子左契及守真一思三部将军者,鬼不敢近人也。其次则论百箓,知天下鬼之名字,及《百泽图九鼎记》,则众鬼自却。”

  道家认为,符箓始于三元,成于五德。高明的道士作灵符,能传达气之神功,生不可思议之效用。此种无边法力,则属天机,不宜外泄。书符之前,先上香跪拜,祝告天地神祇,将要祷告之事表达明白,然后掷神杯,乞赐何道妙符及何种用法。一一请示完毕,取出纸墨,正心端坐,聚精会神,将所赐神符,由上而下,一气呵成,口中要同时喃喃念咒。写完后,将笔反向,全神贯注于笔端,以之由上及下撞符纸三次,然后用剑指敕符,敕时手指用力,仿佛接受神力指引一般,最后将符纸提起,绕过炉烟三次。以上方法亦可简而化之,即在香案前跪而焚香,祷告天地,执笔疾书,口中念咒,书毕停念,即算功注圆满。如若神符有效,尚须“谢符”。谢符之仪是,略备四果,清香、清茶,以感谢神灵保佑。

  符箓的种类很多,如:合家长寿符,青龙白虎保身符,储财旺丁符,镇瘟符,镇煞万能符,婚姻平安符,镇夫妻不和符,镇六畜走失符,繁荣昌盛符等等,大约有一二百种之多。但大致可将符箓分为两大类,正如道士们所言:“一符天道之正,一避邪道之乘。”对人生有善的可称为“善符”,害人之符则为“恶符”。《抱朴子·内符·登涉》中对此有详细的论述。

  道士们都很重视符箓,将接受真师授符契图箓称做受符,故而,他们秘不传外。《独龙传》卷二中说:“元始天王口吐洞内观玉符授老君时,老君稽首奉承,依天仪长斋千日,东向服符”。

  符的用法有七种,一是焚而化之,二是佩而戴之,三是张而贴之,四是将符灰就水服之,五是将符灰煎服之,六是将符灰调水涂抹于身,七是将符灰置于盆中加水洗面或沐浴。

  道家以为,符箓有神奇功用,既可以遣神役鬼,镇魔压邪,又可以治病求福。《抱朴子·内篇》中对“入山符”的解释是:“上五符,皆老君入山符也。以丹书桃板上,大书其文字,令弥满板上,以著门户上,及四方四隅,及所道侧要处,去处往处,五十步内,辟山精鬼魅。户内梁柱皆可施安。凡人居山林及暂入山,皆可用,即众物不敢害也。”

  符箓主要是道士所用之术。道教中以符箓来驱鬼治病为主的各派被称为“符箓派”。东汉时期的“太平道”以及后来的“正一道”,都属于此派。符箓派在其初始,只不过是一种宗教手法,用以表达宗教信念。到了后来,逐渐走上了迷信的道路,被民间巫神大量使用,用这种方法来骗取钱财。

  符箓在陕北民间流传十分广泛,时至今日仍很盛行。家有小儿不安或家中有人患病,都要使用符箓,一些庙会也到处散发符箓。

  咒语

  在宗教中,认为具有法力的语言就是咒语。道教中用于通神的工具除了符箓外,还有咒语。所谓“咒”,就是诅咒之意,为君神明,使之有加殃降罪于某人。春秋战国时期,有专门诅咒与告祝的巫官。《太平经》卷五十中《神祝文第七十五》中称:咒语为“神祝”,“天上有常神圣要语,时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应气而往来矣。人民得之,谓之神祝。”

  咒语源自古代巫术,符咒为文,口述为咒语。道士作法事时,在用符的同时口中还不停地念咒,将其作为沟通凡圣之间的桥梁。道士在为人治病、救人、护身、避邪、祈求平安以及为人祷告夫妻和顺、小儿安身、孕妇催生、保胎和为六畜驱瘟等法事中,没有不使用咒语的。

  《道藏》中有许多神咒经,种类也很多。如《太上三洞神咒》卷二中所载雷霆拓役神咒,三十六雷部总辖咒,七十二候都总咒、开旗咒、卓剑咒、巡坛咒、助威咒、用剑咒、行净咒、变神咒、令兵咒、五雷致病咒、勘合符咒等。咒语在方术、斋醮中运用的非常多。宋元时期,咒术与存思等相结合后,形成了雷法。《元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中的雷霆咒语说:“雷大雷二雷三雷四雷五,吽吽三檩那呕嘻唯咁哗唎吒,急急招汝名天下知,速至速至,急急如律令。”

  道教符箓中经常以“急急如律令”一语结尾。其说法有二。汉代公文中常以“如律令”来表示如同法律命令一样,必须迅速执行。符咒效之,也是令鬼神迅速执行之意。另一说法则是“律令”是神名,能行走如飞。“急急如律”是表示如同“律令”一样迅速。《风土录》中云:“令,音伶,雷部神名,善走,用之欲其速。”《三教搜神大全》:“雷部有神名曰健儿,善走与雷相疾速。”

  咒语在道教中是一种纯宗教的法术。古代典籍中常提到道士、高人在施威作法、为人驱鬼治病时使用咒语之术,是宗教的辅助手段。在志怪小说中,当鬼魅作乱时,只要请来道士贴符诵咒,妖怪要么显现原型,要么惶恐逃去,竟成为一种实用术。在民间的祈雨活动也要念咒语,以达到呼风唤雨的目的。

  《抱朴子·内篇》卷十七《登涉篇》中写了驱虎之法,“以左手持刀闭气,画地作方,祝曰:恒山之阴,泰山之阳,盗贼不起,虎狼不行,城郭不完,闭以金关。因以横旬中白虎上,亦无所谓也。”《搜神记》卷二《胡道人咒术》中有用咒术来驱鬼的记载:“石虎邺中有一胡人,知咒术。乘驴作估客,于深山中行。下有绝涧,窅然无底。勿有恶鬼,偷牵此道人驴,下入绝涧,道人寻迹咒誓,呼诸鬼王。须臾,即驴物如故。”

  道士们还用咒术为人治病。他们的观念认为,人之所以患病,是因为妖邪鬼怪缠身所致,只要使用咒术把鬼邪赶走,病就可以得到根治。两汉时期,把用咒语来为人治病的方法称为“祝由科”、“越方”。流传于世的“祝由十三科”就是其典型代表。《后汉书·皇甫蒿传》中云:“初,巨角张角,自称太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语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

  陕北民间至今仍有使用咒语为人治病者。不过,说他们使用咒语为人治病前必须上山收法,否则不灵。收法大都在月尽或初一、十五日。用咒为人治病姑且不论其好坏,还有人用咒害人者,此属恶咒。民间传说有的巫师可以在夜晚招来鬼为其抬轿,有的巫师可以将猫鬼神捉住,也可送给他人。任何咒又都有破解之法。传说陕北有一巫师早春出门,晚春回家。进村后,见一妇人在自家韭菜地里割韭,误以为是有人偷窃,便念咒于妇人。进门后,只见其女,不见己妻,问女儿曰,你妈哪去了,女儿答说在韭菜地里。巫师一听不好,错将己妻当别人,赶快对女儿说:快寻箩子舀一箩水,洒到大门口。女儿听后说,箩子怎么能盛水?巫师一听,此法破了,长叹一声说,到大门口寻你妈去。女儿听后刚刚来到门口,母亲也已到了,只听呯的一声响,肠肚爆裂,死于地上。

  符咒本无可信之处,它是一种纯宗教法术,但是,它流传到民间以后,被渲染得神乎其神,民间也就对此深信不疑了。

  张天师

  说到道教,离不开张天师。老子是道学的创始人,道教则是张天师所创。张天师就是张道陵,也叫张陵,他是东汉时期沛国人(属今江苏丰县),公元34年—156年在世,曾入太学,通达五经。汉明帝时,张道陵任巴郡江州(今之重庆)令,后入鹤鸣山(今四川大邑)修道,道徒们尊其为“天师”。张道陵在创立道教之初,因入教者都要交五斗米,故而,道教在那一时期被称做“五斗米教”。后来又因张道陵被道徒们尊为天师,因此也被称做“天师教”。到了金元末期,我国北方出现了道教的另一大派别——“全真教”,所以,天师道就改称为“正一道”。

  张道陵成为道教的祖师爷后,逐渐被神化,由人成为神。但是,神化过程一定要有一个说法。所以,在《汉天师家传》、《历代神仙通鉴》和《列仙全传》中都为他做了由人到神的演化过程,并赋予他降妖伏魔、驱凶避邪的功能。所以,民间也就将其作为镇宅保护神来敬奉,绘成“天师镇宅”年画,供人们张挂敬奉。图中所绘张天师的模样是身着道袍,手执净水杯,骑着虎,威镇五毒(蝎子、蜈蚣、蛇、壁虎、蟾蜍)。古代汉民族在端午节时盛行的一种压胜物和门饰叫“天师艾”。每逢农历五月初五日,民间便以泥塑成天师像以艾为头,以蒜为拳,放在门户之上,俗信以为可以避邪。这一风俗主要流行于中原和江南地区,北方地区则较为少见,更多的是张贴“天师符”。

  “正一道”信奉《正一经》,崇拜鬼神,画符念咒,祈福禳灾,驱鬼除妖,故而,旧时的民间有请张天师驱邪捉鬼之俗。《西游记》中将张道陵与葛洪、许逊、丘处机合称为四大天师。这四位天师中,唯有张天师在民间的影响最大,各地道观中差不多都有他的香火。张天师的祖庭在江西省贵溪县的龙虎山上,上清宫里供着他的神像。据传说,这里是张道陵最初炼丹修道的草堂,所以被尊为天师祖庭。

  道教成规,张道陵的后代中,世世有一子可以承袭“天师”名号,统称为“张天师”。现在已传到六十四代。第六十三代天师是张恩溥,1949年去了台湾,1969年在台湾的台北羽化,享年六十五岁。其堂侄张源先承袭天师称号,为六十四代天师。

  足下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