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引子 岁月沧桑天安门!天运人事尽其中(6)

  随着清朝中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紫禁城里也越来越不宁静。嘉庆十八年九月,河南、山东、直隶等地爆发了天理教起义。九月十五日一大早,天理教首领林清率200多教众,在宫中太监的内应下,由东、西华门攻打紫禁城。在激烈交战之中,有30多名教众攻入了西华门,进入到乾清门前横街的西门隆宗门。一些教众试图登上廊房,越墙打进皇帝居住的养心殿。这时皇子日文宁正在上书房读书。听到消息后,他立即果断地命令侍从们投入战斗。而他自己则手持鸟枪,急忙赶往出事地点。当他赶到养心殿阶下时,发现对面屋顶上有两个人影,便立即开枪把他们击毙。激战一直进行到中午,最后攻入宫中的教众终因寡不敌众而被全歼。当时嘉庆皇帝正在由承德避暑山庄回北京的路上,听到这个消息时极为震惊。但当他又听说儿子已率众平息了暴动,大喜过望,当即便加封日文宁为“智亲王”,并确定日文宁为皇位继承人,这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

  清代的上书房,正因为有了这些完备的制度,才成为历代王朝中宫廷教育最为成功的一个。从清世祖入关起的10个皇帝,虽然政绩有优有劣,但毕竟没有出现像明朝正德、嘉靖、万历、天启那样糊涂透顶的昏君,是历代王朝中最为难能可贵的。应该说,在清代的上书房里,皇子们的才智得到了最大的培训。当然,作为日薄西山的封建制度,清王朝终究逃不脱覆灭的历史命运。这一趋势,并不是一个上书房所能够改变的。

  稀奇古怪八块刻画石,九五之尊跪在搓衣板

  皇帝,是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号称“九五之尊”“真龙天子”,是谁也得罪不得的。在古典戏曲中常有“伴君如伴虎”的台词,就形象地揭示了这道貌岸然的皇帝的凶残本相。不要说一般的平民百姓,就是王公大臣,如果惹怒了皇帝,也要招来杀身大祸,甚至要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然而,如今游人们在故宫御花园中却可以看到四组块石刻画,画面竟然大肆戏弄、挖苦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令人大惑不解。

  这些画竖立在紫禁城御花园西侧千秋亭附近的通道上,画面总共分为四组。第一组画面是皇帝头顶花瓶,跪在搓衣板上,两手撑地,一个宫女骑在皇帝背上,洋洋自得;第二组画更是大胆,画上的皇帝竟然头顶小板凳,跪在搓衣板上,向骑在自己背上的宫女求饶,而宫女却手持扫帚,痛击皇帝;第三组画是皇帝头顶一只陶盆,双膝跪在一青衣女子前,而青衣女子表情漠然,似乎无动于衷;最后一组画面上的皇帝,则是骑马落荒而逃,一女子在后穷追不舍,看皇帝的表情,竟像是犯了错误而又害怕受到责处的孩童。

  这些石刻画都描绘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如此“犯上作乱”、对皇帝大为不敬的画,却历经明清两代的24个皇帝,完好地保存下来,若不是亲眼看见,谁也不会相信,也许甚至连想象都不敢想象!看到这些画的人,无不摇头惊叹,认为是空前绝后,天下最为离奇古怪的奇事。

  究竟这些古刻画是谁人所作,因何而作,为什么能够得到历代皇帝的许可保留下来……诸如此类的疑问,因为在史料和故宫档案中均无记载,所以谁也说不清。面对这些古怪离奇的石刻画,人们只能空余惊叹。但紫禁城高墙深池、黄瓦红墙之中,有着说不尽的神奇与奥秘。这四组“欺君犯上”的石刻画的秘密,只是紫禁城里成百上千个谜中的一个罢了。

  三宫六院嫔妃住,东西五所皇子居

  紫禁城后三宫,东西六院都是供皇帝、后妃们居住使用的;外东路、外西路是供先帝遗孀们居住的。那么,在紫禁城里最为活跃的小皇子们住在什么地方呢?

  皇子出生后至幼年时,因需要母亲抚育照料,一般随母亲住在东西六宫。等到他们长到五六岁的时候,一般就要移居到专供皇子们居住的地方。紫禁城中太子和诸皇子的居所是随各代皇帝皇子的多少、皇子们的年龄情况而不断变化的。惟清代除康熙时一度设立太子外,其余皇帝都不设太子,诸皇子的待遇是相同的。

  明代诸皇子居住的地方在御花园东、西两侧、东西六宫的北端,称做“东五所”和“西五所”。又因为紫禁城后寝部分以乾清宫为主座宫殿,故东、西五所又叫做“乾东五所”和“乾西五所”。皇子住处不能称宫,所以叫做“所”。东西五所在建筑上都有五组琉璃照壁。在朱红的照壁墙身中间,琉璃彩画上,有繁茂的绿叶衬托着含苞欲放的花朵。这两个琉璃彩画装饰的照壁,充分烘托出内廷大门的富丽豪华。

  清朝时改革明代在太和门早期的旧典,在乾清门设立临时宝座,听各部、院大臣依次奏事,称为“御门听政”。御门听政是封建皇帝标榜勤政的一种形式,但坚持勤政的,却多是一些开国皇帝。至于到了王朝的中、后期,皇帝多是娇生惯养,昏庸无能,沉湎于深宫酒色而不理朝政。

  明朝中、后期在位23年的成化帝朱见深、在位18年的弘治帝朱礻右樘,都只是召见过大学士一次,而且是只讲几句话,赏一杯酒就算完事。在位16年的正德帝朱厚照、在位7年的天启帝朱由校则根本不见大臣。从明成化到天启的162年中,君臣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大权旁落到宦官手中,中央政府如同虚设,终于导致政废国亡。

  在清朝的各个皇帝中,康熙帝玄烨是坚持御门听政最好的一个。他借鉴明史,把御门听政看做是强化君主专制、实施有效统治的有力措施,并身体力行,毫不懈怠。甚至在康熙帝外出时,他也在所在地随时设立听政处,勤于政事。

  御门听政的时间为每日清晨,故又称为“早朝”。玄烨十分勤奋,每日坚持早起。各部院大臣更是得半夜起身,清晨3点左右就要赶着去上朝,以至于很多老年大臣不堪“早起风寒之累”,只好“具疏乞休”。在位的60年里,玄烨一直为自己“夜半而起”,“彻曙听政”而感到十分自豪,而且他也确实做出了辉煌的政绩。至康熙末年,我国疆域东至太平洋,南达南沙群岛,西跨葱岭,北达西伯利亚,是历代封建王朝所从来没有过的,甚至比现代中国的面积还要大得多。

  御门听政在咸丰年间曾一度中断,后来到同治、光绪年间,更是由于垂帘听政等原因而无法恢复。御门听政时所用的各种仪物都存放在两只木箱内,放在乾清门左右,只是到了清末便从来也没有开启过。后来在民国时木箱丢失,从此去向不明,只留下历史的回忆。

  玉阶寒冷宫女坐,几个春来不泪痕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有“后宫佳丽三千人”的句子,形容当时宫中美女之多,其实也是对古代后宫的实际写照。在紫禁城居住的历代皇帝中,后妃最多的是嘉靖皇帝朱厚。他自称不好女色,但载入史册并封号的后妃就有60多个,未有封号的还不知有多少;清朝康熙有贵人以上名号的后妃就有36人,常在、答应等还不在其内;乾隆皇帝也有40多位后妃。只是到了晚清,紫禁城东西六宫才开始显得冷冷清清,因为光绪帝只有后妃3名。

  紫禁城东、西六宫各由宫墙、宫门、前后殿、配殿和院落组成,规整划一,自成体系。妃嫔们在这里生活,主要任务就是服侍皇帝,努力生儿育女,所以东西六宫街门名称都是子孙昌盛的祝词,如广生、千婴、百子、麟趾等等,但却连一句夫妻恩爱的祝词也没有。

  在这些森严的深宫大院里,年轻美貌的嫔妃们只能年年坐看花开花落,任凭岁月流逝,哀叹镜中的白发日益增多,而很少有欢乐生趣可言。多少苦难和罪恶,皇宫大院之外的老百姓又有谁能理解呢?

  清朝的宫规异常严格。在《宫中例则》中就规定:“内廷主位父母年老,奉旨许入宫会亲者,或一年,或数月,许本生父母入宫。家下妇女,不许随入。其余外戚,一概不许入宫。”《红楼梦》中就曾描写贾元春从“不得见人的去处”回府省亲,和家人畅谈心里话的感人情景,深刻反映出嫔妃们幽居深宫的悲惨心境和真实情感。

  在后妃当中,除了个别人长期受宠或玩弄权术成功,甚至左右皇帝,作威作福以外,绝大多数人都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况且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得罪了君王或受宠的后妃、太监甚至奶母,处境则更为不堪。在东西六宫中,有生前幽禁几十年,死后才被封为皇太后或太妃的;有不仅生前受冷遇,死后还要被贬斥的;更有在权利斗争中被毒死的,甚至还有很多因受宠而殉葬的。几百年中,紫禁城的妇女们“几个春来不泪痕”?然而,“便是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后妃们的处境尚且如此,地位低下的宫女就更是道尽途穷,如同鸟入樊笼一样。明朝时每代皇帝都要选一至数批女子为宫内奴婢。嘉靖年间选入宫女最多,每次都是上百人。朱厚!晚年更是残暴摧残少女身体,炼制“长生不老药”。清朝还从内务府包衣三旗中,每年挑选一批女子入宫为使女,在宫中做永无止息的繁重的劳动。

  明朝皇帝经常以“大婚”名义,到民间挑选淑女进宫为妃。当时,只要听说传诏选妃,社会上就会疯狂卷起一股嫁娶高潮。老百姓们惶恐不安,草率成婚,惟恐女儿被选入宫中。地方官吏想尽各种办法,也不能禁止,可见皇宫选妃泛滥成灾的程度。

  清代还有独特的“选秀女”的制度。凡八旗满籍女子年满13至17岁的,必须按年龄向户部具呈备案,并且每三年进京师紫禁城供帝后挑选,未经挑选的不许私自聘嫁。另外,“八旗挑选秀女,或备朝廷主位,或为皇子、皇孙合婚,或为亲郡王之子指婚。”皇帝是最高的封建家长,自然要干涉、包办皇家贵族每位男子的婚姻,这也是“选秀女”的另一个目的。

  宫女们一旦被选中,便要远离父母,失去自由。她们的衣食菲薄,住所也很简陋。宫女们忙碌一年,最多也只不过得到白银6两,云缎、春绸、纺纱等各1匹,棉花2斤。地位低下的宫女甚至连银子也没有,只有几匹布和2斤棉花。而皇太后一年按例可以分得金20两,银2000两,每年耗费的银子在30万两以上。差别之大,真是令人惊叹。

  在有形无形的折磨中,宫女们有的不堪忍受,只能一死以求解脱。但是被逼上死路的宫女,却还要受到处分,连累家人。清朝嘉庆年间的《钦定宫中现行例则》中规定:“凡太监、女子,在宫中用金刃自伤者斩,立决;欲行自缢自尽,经人救活者绞,监候”。在宫内自缢自尽而死的,其亲属要受到处罚,发配到边疆“给兵丁为妃”。在这么残酷的规定下,宫女们连“自戕”这条路也被堵死了。

  在明朝,除了偶尔有过一两次放出老年宫女外,大多数宫女都是在紫禁城内终身服役,直到死亡。到了清朝,规定每年选一批宫女,服役满10年以后才许出宫婚嫁。但苦苦煎熬的宫女们在耗尽青春之后,得到的报酬却微乎其微。服役在15年以上的,赏银30两;服役在15年以内的,赏银20两;服役不满10年的,只给银10两。这点银子对于家在江南、湖广的宫女,连回家的路费也不够。这就是皇帝给她们的全部报酬!

  紫禁城里尽阉宦,阉宦权炽与受气

  太监,又称宦官,俗称“老公”,是封建专制社会的一种畸形产物。从战国时代开始,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家族的就有这些失去性功能的奴仆。

  历代宦官人数,以明代为最,号称有10万之多,实际上有9万人。整个紫禁城成了太监的天下。在宫廷里设有司礼、内宫、御用、司设、御马、神宫、尚膳、尚宝、印绶、直殿、尚衣、都知等十二监。另外还设有惜薪、钟鼓、宝钞、混堂等四司,以及兵仗、银作、浣衣、巾帽、针工、内织染、酒醋面、司苑等八局,总称“二十四衙门”,都是宫廷内专为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机构。这些机构由专役掌印太监提领,实际上是紫禁城内一切事务都由太监管理。后来,太监的权力逐渐扩大,成为明代的一大弊政。

  清代把太监的人数减到9000.后来,太监的人数还在逐渐减少。乾隆时期有2866人,嘉庆朝有2638人,光绪时只有1989人,到宣统退位以后,太监只剩下800余人了。慈禧太后专权以后,破坏了太监不许干预朝政的制度,授太监李莲英二品顶戴,李莲英因此而“贵敌王侯,富甲天下”。他公开结交官员干预朝政,慈禧却不闻不问。继李莲英之后的张兰德,也就是“小德张”,声势之显赫,连隆裕皇太后也惧他几分。

  紫禁城内的数千太监,除了个别人凭借着他们的手腕,取得统治者的信任,得以作威作福以外,绝大多数都处于被奴役、被压迫的地位,生活清苦,劳役繁重,特别是思想苦闷至极。正如西汉的司马迁所言:“祸莫惨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行,诟莫大于宫刑。”

  紫禁城里的太监也是一级压一级,等级森严,统治得十分严密。上层太监生活享受和皇族几乎没有什么差别。除了在主人面前献殷勤、讨欢心之外,没有正经事情可干;而下层太监们则终日劳苦,还要常常受到污辱甚至被折磨致死。清朝针对太监的日常行为,制订了详细的处分细则条例,并在内务府设慎刑司,专掌宫中太监的刑罚。因为挨打是太监们的家常便饭,所以他们每人都特备两块牛皮,当班时捆在大腿上,叫作“护身佛”。

  皇帝根本不把太监当人看。康熙皇帝玄烨就在上谕中说“太监最为下贱虫蚁”。生活在紫禁城内的帝后们,既离不开太监的服侍,每时每刻都和太监发生联系,又对太监实施残酷的折磨和压迫。清朝末年,慈禧就曾以“气毙”之刑,即用白绵纸蘸水,一层层封住口和鼻,把珍妃宫中三十几个太监活活处死,造成迫害太监的一大惨案。但这些毫无人格的“虫蚁”们,又有谁为他们伸冤呢!

  长春宫里龙枕石,只有叮咛思圣母

  西六宫之一的长春宫,是清代乾隆时孝贤皇后的寝宫。长春宫庭院比其他宫院显得空阔开敞。举目向西南望去,雨花阁楼顶的飞龙仿佛直奔庭中。于是宫中就传说,有一天雨花阁上的飞龙来到长春宫庭前的铜缸里喝水,喝完之后,就枕着庭中的一个石枕睡起觉来。于是,这个石枕就被叫作“龙枕”,一直放在原地,以待飞龙再来时使用。如今,这个龙枕石仍然在长春宫庭前的铜缸下。

  长春宫的出名,与孝贤皇后有关。孝贤皇后,姓富察氏,在雍正五年时嫁给当时身为皇子的乾隆为妻。乾隆登基后,她遂被晋封为皇后。

  孝贤皇后美丽贤慧,仁孝恭俭,是一个教养很深的女子,很受乾隆皇帝尊重,二人建立起很深的感情。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