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48章 碎瓦(4)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如果说父亲是一个船夫,那么母亲就一直是家庭的舵手。她大父亲几岁,经历的事也多,父亲有一种依赖心理,而母亲则当仁不让地主持着家政。

  父亲和爷爷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

  爷爷对父亲素无好感,对他的不听调教,对他的无所事事,对他的漫不经心,几近厌恶。让他早早成亲,让他十五岁分家,已近乎一脚踢开,生子只当无。他喜欢二爷家的一个儿子,达到痴爱的程度。他时常把米面钱财送给侄子,却从来不给儿子。以至后来把分家时送给父亲的三亩地收回。父亲母亲只好求亲告友到处借贷,凑集上千斤粮食交给爷爷再把地赎回。他们不能没有地。

  爷爷曾希望母亲的到来能改变父亲,可是一旦父亲真的一改木讷变得像一匹小马驹样现实地过起日子,爷爷又无比恼火了。他恼怒父亲又迁怒于母亲。动不动找茬打骂,打父亲也打母亲。他觉得他的为父尊严受到严重的伤害,儿子已真的不属于他了。这使他万分沮丧。后来有了小叔,爷爷更把父亲视为陌路人。他曾不止一次地当着母亲的面对父亲说,你死吧,你死了我一点都不心痛。父亲眨巴眨巴眼不说话。他只是在心里想,我怎么能死呢,你干吗要盼我死呢?父亲当时很生气,但很快就忘了。父亲不记仇,一生都不记人的仇,他只记住人的好处,何况对父亲呢。但这些绝情的话以及无数次的毒打,却大大伤了母亲的心。她弄不清这个古怪而暴戾的老头究竟是怎么啦。长辈要找小辈的茬,小辈是防不胜防的。争吵不断发生,也不断升级。终于几乎断绝关系。在后来几十年的时间里,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关系还不如一般邻里。这首先是因为爷爷的古怪,其中也有母亲的固执。她性格中强悍的东西太多,对任何人都不愿低头。

  这种紧张的关系一直到我长大以后才逐渐好转。

  我小时候并没有像一般家庭的孩子那样受到爷爷奶奶的宠爱。从上小学到上中学,没有花过他们一分钱。但有两件事却让我永生难忘。一是五岁的时候第一次去县城。是爷爷带我去的。我家距县城十二里路,爷爷赶一头很瘦的黑色毛驴,驴背上搭一张小褥子。爷爷让我骑在毛驴背上。他赶着。脖颈里插一杆烟袋,烟袋包晃晃荡荡的。我一路上既兴奋又紧张。这是第一次去那么大的地方。我还不能想象县城的轮廓,可我知道那是个热闹的去处。这又是我第一次和爷爷单独在一起。平日他老是阴着个脸,动不动就大声训斥我一通,我很怕他。但那次进城,爷爷却没有训我,当然也很少听他说话。他只是闷声不响地赶路,间或吆喝几声:“嘚!嘚!”如果是父亲在这种场合下,一定会唱点什么。但爷爷不唱。我一生都没有听他唱过什么。他总是阴着脸飞快地走路,也不和人说话,突然远远地吆鸡吆狗,弯腰拾一块小砖头甩过去,然后又飞快地走路。

  那次进城,我已不记得爷爷办了什么事,只记得在县城西关路南的一家饭店里吃了一顿饭,吃的是大米饭、羊肉汤。那是我平生第一次进饭馆,也是平生第一次吃大米饭。从此我知道了世上居然还有卖饭的,还有那么好吃的东西。记得回到家天已落黑。尽管爷爷在驴背上垫了小褥子,我P股上还是磨出两片血来。那头毛驴实在太瘦了,真个驴脊如刀。但我还是兴奋了好多天。

  另一件难忘的事是在六一年。那年我从村里小学考上丰县一中。丰县一中是当时全省闻名的一所中学,学生是从全县范围内择优录取的。考上这所中学。全家看得像中举一样重要。那正是三年困难时期,考上学却没有钱交学费,还是后来父亲卖掉我心爱的猎狗才凑齐了钱的。那条猎狗被卖掉后又逃回来,逃到半路又被人打死。这段生活曾被我写进一篇小说里。现在要说的是另一件事,我去县城上学那天,奶奶送给我一只大花瓷碗。那是祖上保存下来的一只大花瓷碗,很精致,平日不用,只在过年上供时奶奶才用的。现在想来也许很珍贵,说不定是件古董。但那时不懂,也许奶奶都不知道它的真正价值,只当一件祖传的碗就是。奶奶把它送给我是让我吃饭用的。我一直在县城中学用了几年,后来和同学打架时不当心碰到地上摔碎了。那是记忆中奶奶送我的惟一礼物。好多年过去,仍不能忘怀。

  爷爷奶奶是喜欢我的。我能感觉得出来。特别我考上中学以后,那份爱心更是日渐浓厚。可是由于家庭关系的不正常,爷爷对儿孙都生分了。他从没有抚摸过我的头或时常弄点什么好吃的给我,却时常远远地盯住我看,直到我消失在他的视野里。后来才听母亲说,那次带我去县城,他根本就没有告诉我父母,是他偷偷带去的。那时他刚从戒烟所里出来不久。爷爷在解放初住过一年多戒烟所,因为他吸大烟,住进去强行戒毒。

  家族在经过十二次绑票和数次反抗失败后,迅速败落下去。曾祖母年岁已大,再无力领家,就给三个爷爷分了家,说各家单过。三个爷爷由那些年应付土匪开始,渐渐都染上了吸大烟的恶习。老兄弟三人由三杆快枪变成三杆烟枪,家境日渐衰微,到土改时,二爷三爷都被划成贫农,惟有爷爷还有二十多亩地,被划成中农。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大瓦屋家已轰然倒塌。

  到我年岁渐大,逐渐了解这部家史后,我开始努力理解爷爷。我为他感到悲凉。他的古怪和暴戾和由此对父亲的疏远,都含着一个老人的无奈和绝望。他的满腔的仇恨和悲愤无处发泄,只能怨恨儿子,怒其不争。在他时常远远地看着我的遥远而茫然的目光里,似乎含着他的酸痛和叹息:这孩子会有出息,可惜太晚了!

  到后来我高中毕业特别参加工作以后,爷爷再不能掩饰对我浓浓的爱心,仿佛他贫瘠了一生的精神荒漠终于有了依托。尽管这精神依托再没有任何意义。每次回乡下老家,爷爷看见我就悄悄凑上来,怯怯地和我搭讪,问一些城里的情况,让我说一些和他毫不相干甚至他完全不懂的事。他听得兴致勃勃,不时插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在我面前,他毫不掩饰对那些事情的无知。他用慈爱得令人发抖的目光看着我,像看待一个极有见识极有身份的人。我最受不了的就是这个。爷爷在他一生中经历过无数艰难困苦,不曾向任何强暴低头,在我面前却变得那么瘦小,那么卑琐。有多少次,我想大叫一声:“爷爷,我是你的孙子呀!”

  那个古怪、暴戾的老头不见了。

  他走路不再那么快。脸也不再那么阴沉。

  没有了大瓦屋,没有了财富,也没有了脾气。

  爷爷变得平静而安详了。

  我知道,在爷爷对我浓浓的爱心里,既有对他迟到的安慰,也有他对往事的忏悔。他对父亲曾有过高的期望,那几乎近于苛求。父亲即便认真读书,又能如何呢?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没有谁能有回天之力。

  父母经过多年奋斗,到解放已有八亩地。土改以后政府提倡发家致富。他们更是如鱼得水。从土改到合作化短短的几年中,已发展到二十四亩地,一头牛一头驴,耕织齐全。如果不是合作化,他们再度成为庄园主是完全可能的。

  那时父亲多快活啊。

  种田,做生意,听戏,一样不误。

  他几乎是村里起得最早的人。

  清晨还在薄雾里,父亲已吆牛下地了。不大会三三两两的庄稼汉子都赶着牲口离开村子,田野里渐渐有了些游动的身影。父亲爱唱,爱唱梆子戏。他几乎精通所有的古典戏曲。直到晚年,每在县城住一些日子,他什么要求也没有,每晚一张戏票足矣。戏园子是他的圣堂。父亲还是唱吆牛歌的好手,他的吆牛歌可以传出几里远。他乎日说话口拙,却天生一副好嗓子,宽厚而洪亮:“哈哈——嘿——喂——嘞嘞——嘹来——啊哈——嘞嘞——嘹吔——”雾气缭绕的田野里,父亲放开嗓子,把鞭子挥成S字形,并不舍得打在牛身上。他和牛都在悠悠地走,透着满足和闲适。这里那里,庄稼汉子们渐次都喊起吆牛歌来,此起彼伏,于是乡野从沉睡中醒来,雾气散尽,是一片明朗的天。

  母亲忙着家中事,还要时常回娘家看一看,那里有许多让她牵肠挂肚的事。

  舅舅们在那场仇杀过后不久,外祖母也去世了。家里只剩下七舅和八舅。两人无依无靠,成了孤儿。八舅自幼是个残废人,一条胳膊细如麻秆,不能做什么事,吃饭穿衣都要人照顾。七舅十八岁时和人打了一架。对方人多势众,欺他身孤力单,把他打得头破血流。七舅吃了大亏,却无人帮助。打完架,他到外祖父和一群哥哥的坟上痛哭一场,然后依坟睡了。一觉醒来后神志错乱,从此疯痴一辈子。母亲每去一趟,帮他们拆拆洗洗,照应两天又忙忙地赶回来。有时也把两个舅舅带回家住些日子。两个舅舅大一些后,母亲和她的几个姐妹都曾帮他们娶亲。但不久都散了。一个残废,一个疯子,无法养家糊口,两个女人先后都走了。七舅八舅直到前几年才先后去世。两个鳏舅一死,外祖母家便一门灭绝了。

  四舅早年出走,再无下落。想来早已客死异乡。直到前些年,我才听说,四舅一家后来定居上海了。四舅早已去世,他的儿子也已去世,但四舅有几个孙子孙女,在上海还是个很大的家庭。母亲活着时曾叮嘱我,有机会一定去上海找一找四舅的后人。我想有一天我终会去的。五舅出走后,突然在解放时有了消息,说在徐州市当了干部。母亲赶忙让父亲去打听,果然在徐州市找到五舅和五妗子。原来当年离家不久,他们都成了地下党,利用做小生意做掩护从事秘密革命活动。五妗子曾被捕蹲监一年,敌人用尽酷刑,也没能让她招供。五妗子向来性硬,当初在家时就是个坏脾气,天不怕地不怕的,这下派上用场了。老虎凳、辣椒水、烙铁、皮鞭,能用的刑全用了,她硬是挺住不投降。后来我曾问过五妗子,敌人用刑时你怕不怕。她说咋不怕,没用刑前害怕,一用刑我就火了,折腾得死去活来,我受不住了就骂,祖奶奶的!肉是你们的,骨头是我的,那会儿哪想到会活出来。敌人拿她没办法,就投进死牢。后来被营救出来时,五妗子已是枯瘦如柴,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五妗子成了英雄。徐州人把五舅称为侯老五,称五妗子为侯五嫂。刚解放时,五妗子去北京参加群英会,毛主席接见大家。有人向主席介绍了五妗子的事迹,主席握住她的手称赞说,你是钢铁妈妈!后来出过一本连环画,叫《钢铁妈妈侯五嫂》,就是描写五妗子革命事迹的。五妗子做了多年的徐州市妇联主任,到八七年才去世。至今徐州市五十岁以上的人,几乎没人不知道侯老五和侯五嫂的。我第一次见到五妗子是文革大串联时。那时五舅已经去世,我到徐州找她,在她家吃了一顿饭,说了一些闲话,大多是她问我一些老家的事。饭后临走时送我十块钱,然后沉着脸说,到北京看看赶快回家去,别乱跑!

  后来凭那十块钱,我跑了半个中国。

  五舅在世时,给过我们家很多东西。解放初,父亲做小生意常去徐州。每次去五舅都要给些钱物,而且每次都要送到城外。五舅性情温和,待人亲切。有一次五舅送父亲临出城时,买了三十条香烟给父亲,说回去换些粮食给孩子们吃。那时三十条香烟是很大的一笔财富了,可换一千多斤麦子。徐州到丰县一百八十里,父亲一天一夜走回家,真是高兴极了。后来父亲以这三十条香烟为本做生意,一次买了八亩地。

  父亲是村里入社最晚的一批。

  当村支书带着腰鼓队到家里欢迎祝贺时,父亲蹲在一旁抱头痛哭了。

  他从十五岁分家,以一个稚嫩的肩膀挑着担子,走遍了四省交界地的几十个县,在兵匪盗贼间穿插往返。吃苦受罪还在其次,单是遇险就不下几十次。一次去安徽的砀山县贩麻花,傍晚回来时在黄河故道里遇上强盗。强盗紧追不舍,父亲挑一担麻花在故道的阴柳棵里左拐右拐,舍不得丢下。那是五百根麻花,挑回家一根可赚两分钱。来回一百三十里,父亲都是连夜往家赶。那次父亲在黄河故道里周旋了一夜,最后还是把麻花都丢了,人也被抓住打了一顿。有一回去山东的菏泽贩卖粮食,中途碰上打仗,粮食被没收,人留下修了三天炮楼,还被砍了一刀。那年日本人扫荡,鬼子突然进村,父亲带全家仓皇逃出,刚买的一头花牛未及牵出来。半夜里,父亲顺麦垄爬回村,想把牛偷出来。潜回家刚把牛牵在手上,就被日本游哨发现,一阵排枪打来,花牛当场倒地死了。父亲赶忙滚进一条暗沟,仗着地形熟悉,一寸寸往村外爬行,进入野地,爬行三里多才脱险回来,双膝磨得血肉模糊……

  这类事够他回味的了。

  他用血汗挣来的几十亩地和牲畜不再属于他。

  父亲两手空空,只剩下满身伤疤。他的两条腿青筋暴凸,盘成疙瘩。到了晚年,那双腿每夜都要不停地抽搐痉挛,时常疼得梦中醒来。他年轻时跑过的路太多太长了。

  入社后,父亲的大黑牛被分到别的生产队。可他每晚下工回来,都要去看它一次。黄昏一声低沉悠长的牛哞,叫得人心里抖抖的。父亲带一把炒熟的黄豆,去了村外的饲养室,脚下是一条荒僻的小路,月光洒在上头,依稀照出一些碎片烂瓦。父亲走在上头,忽然被绊了一下。他弯腰捡起一块形状古怪的瓦片,在月光下端详一阵,习惯地要把它装进兜里,可掂了掂还是把它扔了。父亲咂吮一下嘴唇,又往前走。他的嘴涩涩的。

  父亲在饲养室找到那头黑牛,掏出黄豆用手捧着一粒一粒地喂它吃。那头黑牛是两岁口,正是能吃能干的时候,拉犁拉耙都是主套。只是喜欢调皮捣蛋,干着干着活突然用角顶撞左右邻居,因此常挨鞭子。父亲喂完黄豆,拍拍它的脑袋,黑牛便低低地哞叫一声,显得特别乖,特别乖。它每天都盼着老主人来看它,每天都想吃老主人带来的黄豆,每天都想诉说它一天的委屈。

  但父亲得走了。呆久了饲养员老头会不高兴的。

  后来父亲便做了社里的耕作员。

  父亲依然是村里起得最早的。

  父亲依然喜欢唱吆牛歌。但那歌却格外地凄凉了。

  吆牛歌没有歌词,也没有一定的曲调,或高亢,或悠然,或凄婉,全看歌者的心境如何。

  清晨,一个庄稼汉子赶着牲口,在薄雾里扶犁游动。他时常把鞭子挥一挥,甩成S字形,却并不真的打在牛身上。

  人和牛都在悠悠地走。

  忽然那汉子唱起来:“嘞嘞——嘹——吔——啊——嗨嗨——嘞嘞——嘹——嗨嗨——唉嗨——!……”

  那便是父亲。

  一曲吆牛歌,无词无韵,却唱出一个庄稼汉子心中的苦闷忧伤、烦恼和无奈,唱出乡村岁月的全部滋味。

  雾散了。

  父亲的轮廓渐渐清晰。

  一群麻雀尾随在他的身后,蹦跳着在新翻的黄土地里捡食虫子。

  《钟山》1992年6期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