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44章 教育和科学(3)

  以往陕西的大中型工厂,内迁来的多,主要靠中央投资兴建起来,这个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今后的发展主要靠自己的力量,靠技术改造,靠横向经济联合,引进外来的资金、人才、技术和设备。当然,中央还会有些投资,建设些重点项目,但光等中央投资不行,主要靠我们自己。认识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渭南地区还要注意发展轻工业。我们陕西轻工业发展迟缓,花色品种少,质量也比较差。渭南现在日用工业品的自给率是多少?你们发展工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渭南的能源工业,如煤、电等有一定基础,就应当发展。同时,相应地也要发展轻工业,才能满足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轻工业相对地说,投资少,周期短,效益好,赚钱来得快,能较快地帮助解决穷的问题。所以,你们要一手抓能源工业,一手抓轻工业。从南岭村看珠江三角洲

  (1987年3月3日)在深圳市委的安排下,我到宝安县市吉区沙西乡南岭村访问。

  汽车在深圳沙湾检查站验证后,西行约一公里,即到了南岭村。一进村,立刻使人感受到一派蓬勃的生机:果树成行,花木掩映;水田泛绿,厂房林立;住宅楼千姿百态,人工湖碧波荡漾;图书馆、电影院、游泳池、溜冰场、球场、商店、学校、幼儿园、邮政所、卫生所等星罗棋布,俨然是一座美丽、整洁的小城镇。

  南岭村共有134户、590人(劳动力220人);面积约四平方公里(6000亩),有耕地面积630亩,其中水田450亩、旱地180亩,有山地2900亩。以山地为主的南岭村,过去经济落后,“吃粮靠返销,花钱无开销”,农民生活清贫。全村先后就有500多人逃住香港,仅1979年正月初一就外逃了120多人,且多系青壮劳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是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得到发展,解决了吃粮问题。1980年中央决定创办深圳经济特区后,南岭村通过内联外引,又积极兴办企业。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群众的要求下,村里把大家重新组织起来,根据各人所长,实行专业分工,统一分配,使集体经济迅速扩大。现在,全村因定资产530万元,年纯收入240多万元(其中工业200多万元、农业30万元、商业利润10万元),另外为国家创汇40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190多万元)村里富裕后,先后拿出300万元用于福利事业,使户户用上自来水,用上煤气,医疗、文化娱乐和上学入托全部免费。村里对村民实行月薪制,最高230元,最低180元,加上年终分红,人均年收入4000多元,比1979年增长了26倍。有钱有粮,喜气洋洋。近一二年,家家都住进了设计新颖的小楼,人均20平方米;彩色电视机、录音机等高档商品也都已普及。如今,村里不仅没有外逃的,而且还陆续有人从香港返回成家立业。他们说,在香港打工,端老板的饭碗,靠苦力吃饭,随时都会失业,生活没有保障。家乡的收入虽然赶不上香港多,但吃、穿、用很便宜,许多方面又实行免费,住的条件,香港更是远远比不上。细算下来,两边生活水平相当,但更重要的是在这边自己做主人,人格受到尊重,生活有保障,所以还是社会主义好。

  南岭村为什么能够在短短的几年里由穷变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经过了解,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靠党的政策的正确引导,这是最根本的。村民们说,这个会那个会,三中全会为我们开辟了致富的大政策。二是把农业摆在重要位置上。几年来共投资74万元,改善生产条件,实行多种经营。村里组织68个种植能手,抓科学种田,使粮食亩产从300多斤增加到500斤;广种果树,橙、桔、桃、李、青梅、柿子、龙眼、荔枝、香蕉等发展到万株以上;开挖鱼塘80亩,养殖鲜鱼;村里劳动力不足,请外来农民承包山地,植树造林。如今,到处呈现出“林果满山粮满仓,鱼跃池塘花飘香”的繁荣景象。三是外引内联,大办企业。南岭村通过外引办起八个工厂,有手套厂、丝花厂、皮革厂、电机绣厂、玩具厂等,港商出资金、设备、材料并包销产品,村里出地皮、劳力,获取加工费;通过内联办起了电子厂、电路板厂、机砖厂等六个工厂,大多是为一些专业厂家生产零部件。地办企业拥有3000多名工人,大部分是外地的合同工,来自全国11个省86个县,最远还有黑龙江省的。外地工人同本地工人同工同酬,只是不参加村里的年终分红;合同期满如不再续签合同的,多付给本人半年工资;每年有20天探亲假,一般在过年时集体休假,省内的由村里派大轿车接送,省外的报销往返路费。村里为外来职工盖了四栋宿舍大楼,每人每月交六元租金,也享受公费医疗。我在参观工厂时,工人们自豪地说,世界一流的广州白天鹅宾馆的电话机里的电路板就是我们村生产的!

  村长告诉我,他们准备在今年还要招收1000名工人,扩大企业生产能力,使南岭村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南岭村的发展势头方兴未艾,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优越性。象南岭村这样的典型,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并非寥若晨星。我去过东莞、中山、佛山等地,到处都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活力,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年年提高。

  通过南岭村的访问,使我得到一个概念:只要我们认真执行党的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在许多地方例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松辽平原等地,工人、农民的生活水平赶上香港群众的生活水平,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当然,在我国的某些城市,要形成象香港那样的国际贸易中心,还需要作更大的努力。

  陕北农村深化改革情况考察

  (1988年9月29日)8月,我到榆林、延安地区部分县、市考察了农村深化改革情况。在这个期间,也了解了甘肃、宁夏这方面的经验。总的感觉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陕北农村的面貌有很大变化,形势喜人。主要表现在:生产的基本条件有了新的改善;长期困扰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其它各项事业也都有发展。榆林地区的大片沙漠,经过治理变成了良田、草地和防护林带。现在全区林木保存面积达1875万亩,覆盖率达28.6%,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这是解放以来长期努力的巨大成果,殊甚感人。绥德县修了40万亩基本农田,既保持了粮食稳定增产,又促进了退耕还林还牧,改变了生产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陕北的庄稼长势很好,如再无重大灾害,今年将是一个丰收年。但是,由于陕北的自然条件差,要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困落后面貌,仍需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长期艰苦奋斗。树立了长期奋斗的思想,可以防止有了成绩,就沾沾自喜,甚至忘乎所以;遇到了困难,就灰心泄气,甚至失去信心这两种倾向。这样,振兴陕北就大有希望。

  从了解的情况看,陕北农村深化改革的工作,有的进展很好,有的正在起步,有些问题还在探索。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继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这是陕北农村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延安地区在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民开展种植烤烟、苹果、薯类和饲养羊子四个产业,使产业结构更符合市场的需求。地区连续五年每年从财政中拿出500万元资金,帮助这四个产业的发展,并由各县(市)抽调了320名科技人员到101个重点乡镇进行技术开发承包,收到了投入少、产出高,农民得到了实惠的效果。榆林地区的农村手工业比较发达,绥德县四十里铺鲍王家沟村就是靠祖传的手工石雕致富的,家家都是万元户。从实际情况看,虽然许多地方突破了单纯粮食生产的格局,但是农村的产业种类还是比较单一,门路不广,发展多种经营的潜力还很大,因而,继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任务仍很繁重。不仅传统的、优势的产业要发展,同时,还应该引进、开发新的产业,比如,有的县就可以引进和发展笼养鸡。总之,思想要再解放一些,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副业、运输业、建筑业等等,都有很大的潜力,可大力提倡,以发展商品生产。在陕北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在发展多种经营、乡镇企业时,重点应该以户办、联户办为主,发展家庭经济。这是使千家万户的农民尽快治穷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当然,家庭经济发展起来以来,就有一个供、销的问题,也就是流通问题。不很好地解决流通领域的问题,会限制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这需要在深化改革中由县、乡、村来解决。榆林县柳千河乡今年自筹资金15万元,建起了一个30吨的小冷冻库,为周围农民提供了冷藏农副产品的条件,解决了产、销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这个经验值得重视。

  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在土地公有的基础上,实行分户承包、统一服务相结合的双层经营。完善双层经营,既能发挥家庭分散经营的积极性,又可发挥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这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需要,也是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甘肃、宁夏的同志很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他们在全省(区)范围内抓得较早,各级有布置、有检查,步调一致,落在实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陕北一些地方,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完善双层经营的工作,具体做了这样四件事:

  一是稳定村干部,建立村的合作经济组织。稳定村干部,是做好村工作的重要环节;保证村干部拿到合理的工资(误工补贴),又是稳定村干部的一个重要措施。村干部的工资,在乡镇企业较发达的地方,由乡政府解决或部分解决;不发达的地方只好从集体提留中解决。榆林、延安地区已经设立的村级合作经济组织,许多是与村民委员会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当然,加强干部教育,提高基层干部素质,也同样不可忽视。

  二是抓好承包合同的完善工作。陕北农村从1980年实行包产到户以来,很多地方把集体财产全部分掉了,分户承包土地、林场、果园等也做得比较粗糙,有的责任不明确,有的承包基数不够合理,有的不交提留,有的甚至连合同都没有订,遗留问题不少。因此,一些地方在搞好双层经营工作的时候,抓紧解决承包合同不完善的方面,以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完善承包合同工作中,进一步明确土地、林木、果园等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使用年限,明确承包人和发包人的权利和义务,发包者要搞好服务,承包者要上交提留等项规定。过去没有正式合同的,要重新签订。合同签订后,双方都要严格履行。有的村在签订承包合同过程中,还实行了有偿承包,以增强农民的承包合同,指标都要经过协商,做到合情合理、留有余地。为了加强经常性的合同管理工作,有的村还建立了合同档案管理制度。

  三是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落实为农民提供服务的项目,努力解决好一家一户办不好或办不到的事情。陕北各地情况不一,在统一经营这个层次上的要求不宜强求一律。有些地方可以在主要生产环节上,如农田基建、农机作业、作物布局、良种推广、病虫害防治、库渠管理等方面,抓好统一经营工作,并和农户签订比较具体的合同。有些地方的统一经营就比较简单。延安南部经济条件好的一些乡村,还帮助农户搞了多功能的产、加、销一体化的服务。洛川县的苹果,宜川县的葵花籽、花生等已经形成了以产品销售为龙头的服务体系,对促进生产经营起了积极作用。这种专业性的合作经济组织,也是双层经营的一种形式,很受群众欢迎。

  四是搞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试点工作。比如:洛川县后子头乡胡村实行了双田制,他们除了口粮田以外,把一部分责任田集中起来,招标承包给种田能手,搞适度规模经营,发挥了规模效益。从几个试点地方看,搞规模经营都具备这样几个条件:一是粮食稳定增长,乡镇企业或多种经营比较发达,农村劳动力可以大量转移。二是劳动力的素质有了提高。这是重要的一条。据有关部门统计,陕北农民中有40%是文盲,这是影响劳动者提高素质,制约陕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该强调陕北农村的文化教育普及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三是在城镇附近,经济环境比较优越。这样看来,搞规模经营条件是否成熟的地方硬性推行也不行,会造成不良的后果。现在陕北大部分地区还不具备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不可急于求成。

  陕北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已出现了两种类型合作经济组织:一是区域性的合作经济组织,一是专业性的合作经济组织。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可能还会出现其他类型的经济组织。农民为了发展商品生产,也可能不只是参加一种类型的经济组织。看来,双层经营中的统一经营这个层很可能是多种形式。

  三抓紧改革农村科技体制

  我省提出了“科技兴陕”的战略方针。要实现这一战略方针,首先要做到“科技兴农”。就是依靠科技,增加投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保持粮食稳定增长,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陕北农村科技水平比较落后,农村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很不健全。今年以来,陕北一些地方在抓农村科技体制改革的时候,重点抓了县、乡农技中心和农技的推广网的建设。过去撤销了农技推广网的地方,都逐步做了恢复工作,县、乡有农机站,村有农技组,组有示范户。有的地方还把乡上农机、畜牧等机构由乡政府统一管起来,协调这些组织开展科技活动,为农民服务。各地还制定了一些放活农村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具体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搞大面积技术承包,对有成绩的科技人员给予奖励。省农科院设在米脂县的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多年来扎根陕北高原,不仅在小流域治理,保持水土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而且引进国外的优良种羊进行杂交繁殖,提供给当地农民,还引进了国内外各种优质果类,办示范果园,搞果品深加工,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米脂县以及合阳县的经验来看,有目的、有任务、有要求的在全省农村建立若干个不同类型的农业科研实验站(点),是发挥陕西农业科技人员优势的一个途径,这方面应该有个规划,并能真正落实各项优势,鼓励和支持他们深入农村,为推动陕西农业科技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落实农村干部的责任制

  深化农村改革,要靠乡、村基层干部做大量的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榆林、延安地区在改革干部管理体制上,对乡村基层干部实行“三制”(任期目标制、岗位责任制、聘任制)的办法稳定乡村基层干部,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过去乡村基层干部那种“撂挑子、推选干部抓阄儿”的现象少见了。定边县对村干部还搞了工资浮动制,将干部报酬的10%拿出来浮动,同工作实绩挂钩,奖优罚劣,调动了干部为农民服务的积极性,作风有很大改变。杨井乡山根底村支部书记杨新杰同志,团结一班人,实行干部责任制,使这个山区小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以来,全村办起了砖厂、建筑队、运输队、代购代销店、油房、米面加工厂、林场等,总产值3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8元,较过去增长了3.2倍。郝家滩乡农贸公司经理王少忠同志,去年实行干部责任制以来,积极组织550多名农民发展柳编生产,产品远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值达30万元,受到了奖励。看来改革基层干部的管理体制是当前应当做、也可以做好的事情。

  再有,调整和理顺农产品价格,是广大农民的呼声和愿望。在陕北各地同干部的交谈中,普遍反映了这个问题。但是,这不是一个区域或某个方面所单独能解决的,需要由中央决策。当前,我们应该采取得力措施,制止农业生产资料乱涨价。应该积极做好工作,整治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

  商洛地区的多种经营这篇调查文稿是由章泽同中共陕西省顾委副主任刘平西二人撰写的。

  (1989年6月)6月,我们去商洛地区,到丹凤、山阳、商州三个县(市)看了一些乡镇企业和地县工业,访问了几家农户。总的印象是,改革十年来,商洛地区的贫困面貌有了很大改变。

  商洛地区是个贫困的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多地少,人均只有九分多耕地,而且山地瘠薄,灾害频繁。这里发展粮食生产受到一定限制,但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发展多种经营却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此,地区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把多种经营搞起来了。十年来,全区粮食虽然也有增长,但仍不能自给。可是,多种经营发展起来后,农民手里有了钱,就可以换回粮食,补充自己用粮的不足,实践表明,发展多种经营是繁荣山区农村经济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这些年来,商洛地区发展多种经营的最大特点是:把广大农户的多种经营同乡镇企业连系在一起。千家万户的多种经营为乡镇企业提供了原材料或初级加工品,乡镇企业又支持千家万户发展了生产,互为依存,民富国富相得益彰。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一动员千家万户,广开致富门路

  多种经营,门路很广。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产业、手工业等,都可以放手发展,而且,大多数可以农户分散经营。商洛地区各级领导注意了这个特点。他们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动员千家万户,发展多种经营。有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十年来进一步加强工作,全区共建起了葡萄、山楂、水杂果、龙须草、茶叶、中药材、山羊、肉兔、蚕桑等十个多种经营生产基地,都已初具规模。去年,全区多种经营总收入达7.5亿元,比1978年增长1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8.7元,比1978年的70元增长了3.4倍。丹凤县指导农民着重抓了葡萄、山芋、家兔等种植、养殖业,效果很好。该县日月乡马炉村,赶上了去年山芋价格上涨,仅栽山芋就收入24万元,户均1176.47元,人均收入268.16元。这说明,只要发动群众,村村户户来搞,多种经营是大有可为的。

  二立足本地资源,发展乡镇企业

  商洛地区的乡镇企业乃至县办工业,一般是建立在农村多种经营基础上的。这样办起来的乡镇企业和县办工业,即可以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当地各种资源,又不存在同大工厂争夺材料的问题。现在,全区已初步形成冶炼、化工、食品饮料、造纸、药材五大支柱工业。山阳、商南等县漫山遍野生长的龙须草,过去农民只用于织草绳索,收入很低。现在地区造纸厂以此作纸浆,生产高级用纸,成为抢手货,供不应求。纸厂二期工程完成后,可年产2万吨纸,需用1亿斤龙须草,仅此一项,就可给农民带来7000万的收入,给国家提供1亿元利税。山阳以薯芋为原料,生产皂素、肌普、双烯;以龙须草为料,造纸、织草编;以桐油为原料,生产油漆;以葡萄、山果和柑桔为原料生产果酒、罐头;以大理石为料,生产高级建材等,共办了700多个乡镇企业。商州黑龙口区在铁炉子乡办起一个年产200吨的奶粉厂,辐射五个乡,使农民受益39万多元,1260个贫困户发“羊财”而脱贫,占总贫困户的89%。全区乡镇企业、县办工业,立足本地资源,原材料足,基础牢,潜力大,同时,这批企业的兴起,又推动了多种经营的更好发展。当前的问题是,要加强宏观指导,改进企业经营管理。

  三进行系列开发,拓展增值层次

  商洛地区发展多种经营,还走出了一条系列开发、多层次增值的新路子。丹凤县围绕发展家兔,开发出了肉、肉糜、裘衣、血红素等系列产品,形成了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他们在商镇建起了一座库容50吨、宰杀量60万只肉兔的冷冻厂,生产出的上等兔肉直接出口创汇,一般的供年产30吨的兔肉罐头厂使用;利用兔皮建立起一个裘衣加工厂;兔杂碎又是养貂的好饲料。兔子全身无废物。从家兔身上取“宝”,多次增值,促进了农民养兔的积极性。去年,全县养兔、养貂达一万农户,收入50多万元。丹凤县除了丹凤葡萄酒厂外,还围绕发展葡萄,先后办起了柠檬酸厂、酒石酸钾钠厂、葡萄籽油加工厂、葡萄籽饼、皮配合饲料厂等系列开发企业13个;葡萄园年年有发展,产量年年有增加;财政增收,农民受益。现在,全区各县都有自己的重点系列开发项目,综合利用,协调发展。

  四依靠科学技术,搞好服务体系

  商洛地区发展多种经营注重依靠科学技术。全区落实“星火计划”,狠抓了多种经营的科技开发项目。近年来,他们组织了2000多名科技人员下乡承包,为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作技术指导,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6600多期,24万多人(次)参加了学习。农民掌握了新技术,增强了致富能力。丹凤县发展家兔达到了“兔舍建设规格化、饲养管理科学化、疫病防治经常化”,已建标准化兔舍2万多间,办起了一个一级肉兔良种繁育场,建立了500处肉兔疫病防治室。这个县还请西农大、省植物研究所的技术人员作指导,引进法国良种葡萄,生产出干红、干白葡萄酒,获得省优称号,可以出口创汇。

  为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全区建立健全了生产服务体系。目前,已有1481个村设置了3521个合作经济组织,占到全区行政村总数的51.8%。商州市杨峪河乡养鸡服务公司是一个好典型。1984年,市政府为发展笼养鸡,成立了一个民办的养鸡服务公司,设良种鸡场、孵化场、饲料厂、蛋品销售加工厂,为农户养鸡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实行产、供、销一齐抓,扶植贫困户,推动了全乡养鸡业的发展。我们在这个乡四合村农民赵志旺家了解到,他贷款2000元养鸡,并在服务公司的帮助指导下,学会了孵化、配合饲料、防疫等技术,成为养鸡能手,两年内就致了富。

  五、坚持改革开放,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商洛地区这几年工作有很大成绩,同地委、行署一班人带领各级干部和人民坚持改革开放,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分不开的。1978年以前,在“以粮为纲”思想的束缚下,山区毁林造田,不仅粮食产量没上去,还破坏了生态平衡,全区人民长期处于极端贫困状态。1978年以后,商洛地委、行署在改革开放总方针指导下,制定了切合本区实际的规划和政策,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先后作了三次变动,使之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十年来,地区领导班子虽然经过了几次调整,但他们都注意保持政策和工作的连续性,前后几任领导,都坚持不懈地执行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积极稳步发展乡镇企业,切实搞好扶贫工作”的指导方针,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防止片面性、盲目性,逐步改造落后的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时,还注意了自然资源与智力资源开发并举,使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

  商洛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要根本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仍将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一代又一代地“每天挖山不止”。经过前仆后继、艰苦奋斗,商洛地区一定能够建设得美丽富绕,成为秦岭山中的一颗璀灿明珠。

  六、顾委工作给省委、省顾委的一封信

  (1985年7月6日)纪年纪年即白纪年,时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同志并省委、省顾委:

  省委办公厅编印的《陕西工作动态》第十五、十八两期分别报道了渭南、汉中地区关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意见。这两个意见中都提到了适当压缩粮田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但是,都没有在提出压缩粮田面积的同时,提出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这是不应有的疏忽。这样调整的结果,可能会造成粮食产量不但上不去,还会退下来。关中、汉中是我省的粮食生产基地,如果几年后出现这种情况,不仅对渭南、汉中两个地区不利,对全省也是不利的。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有些地区适量压缩粮田面积是必要的,但是,同时必须注意提高粮食亩产量,才能使粮食持续增产。

  要提高粮食的亩产量,就意味着粮食生产要从粗放式经营转移到集约式经营的轨道上来。陕西农业的耕作一般是比较粗放的。全省粮食年平均亩产量340斤,关中、汉中的川道地区年平均亩产量分别为700斤左右和1100斤,关中北部的旱原地区,年平均亩产仅300多斤。可是,江苏省粮食年亩产量已近千斤。辽宁省海城县每年只种一料,经过三五年的努力,水稻、玉米年亩产量也由原来的五六百斤分别提高到1000斤、1200斤。我们应当充分发掘现有耕地的潜力。我省要争取三五年内,把关中、汉中的川道地区的粮食年平均亩产量提高到1000至1500斤,关中北部旱原地区提高到400斤至500斤。关中、汉中的粮食稳定增产,才能为全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创造有利条件和物质基础。因此,我们应当要求关中、汉中农业战线上的同志们制定三五项切实可行的具体增产措施,省农业部门加强指导和帮助,上下同心协力,年复一年地抓下去,不松劲,为在三五年内实现上述目标而奋斗。

  上述的意见,供你们参考。

  顾委要当好省委的参谋和助手这是章泽在中共陕西省顾问委员会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录。标题为编者所加。

  (1986年1月23日)省顾委要当好省委政治上的助手和参谋,必须遵循党章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作。鉴于我们顾委新增加了不少成员,因此对于中央设立顾问委员会的重要意义,以及顾委会的性质、任务和作用等问题,有些老话,还得再讲一讲。

  党中央设立顾问委员会,是我们党的一个创举,是保证党的事业能够继往开来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关系到我国长治久安的大问题,意义十分重大。首先,它正确地解决了领导干部的新老交替、合作的问题。一方面,使一部分在党内和社会上有较高声望、有较丰富领导经验、身体尚好的老同志,在第二线留一段时间,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党、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活中继续发挥作用;一方面,腾出了位子,有利于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新干部进入领导机构,从组织上保证了中央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使党和国家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其次,这是干部制度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有利于废除实际上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经过一段过渡,逐步建立干部退休制。最后,对于各级领导班子逐步实现干部“四化”,也起了带动作用。中央这一决策完全符合我们的国情、党情,是非常正确的。

  根据党章规定的精神,省顾委是省委在政治上的助手和参谋,这既是顾委的根本性质,也是主要作用。省顾委的主要任务是:在省委的领导下,对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提出建议,接受咨询;协助省委调查处理某些重要问题;向党内外宣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承担省委委托的其他任务。我们应围绕这些要求做好工作。为了做好工作,还要注意顾委工作的特点。这个特点,正如小平同志说:“顾问也有权,就是建议权。顾问要会当,要超脱。”这些原则,是我们进行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既要认清设立顾问委员会的重要意义,又要注重顾委工作的特点,才能正确地起到应有的作用。党中央殷切希望顾问委员会这个组织形式能够取得预期的成功。我相信在座的老同志,一定不会辜负党中央的希望,象中顾委的老同志所说的那样:“不但要余热生辉,善始善终写好自己的最后篇章,而且要经过集体的努力,写好中顾委这一新事物的最初篇章,给我党的这一创举增光添彩。”

  过去,大家都在第一线担负着各方面的领导工作。退居二线后,工作、生活的内容、秩序和节奏都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开始可能不太习惯,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自我调整。也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讲究工作方法。过去我们是指挥员,是决策者,现在是助手和参谋。岗位和职责不同了,工作方法也必须随之相应地改变。助手和参谋的职责就是协助工作,只能提些建议供“司令员”参考,不能“发号施令”。省顾委一成立就注意了不要妨碍和干扰省委和委员们所在单位的工作,委员们都自觉地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新进入顾委的同志也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委员们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各不同,在工作中应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本着“宜少不宜多,宜虚不宜实”的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做力不从心的事。

  二、重视理论学习。顾委的同志工作虽已退居二线,但思想上不能退到二线。我们现在工作不象过去那样繁重了,学习的时间比较充裕了,要抓紧这个有利时机学习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小平同志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讲:“现在我还要提出一个新的要求,这不仅是专对新干部,对老干部也同样适用。就是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为什么要求老干部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呢?小平同志讲了一个非常精辟的道理,他说:“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我觉得这段话很有说服力,尽管我们这些老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学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但是现在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和任务不同了,这就更需要我们针对新的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探索和解决一些新的问题,才能使我们跟上形势的发展,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当好省委政治上的助手和参谋,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绵薄之力。同时,也能充实和丰富我们的晚年生活。所以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研究点理论,解决些问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三、保持革命晚节。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陈云同志在讲整顿党风时强调指出:“在以身作则、关心党风党纪、发挥监督作用上,没有退居二线和离休、退休的问题。只要是党员,活着就永远处在第一线。”我们要牢记陈云同志的告诫,珍惜革命荣誉和保持革命晚节。现在退居二线,即使退到三线,也要经常严格地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党纪国法,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保持革命本色,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同时要勇于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大胆揭露这方面的问题,还要教育自己的子女和亲属遵纪守法。

  四、调整生活结构。它的目的是为了健康长寿,为党多做些工作,欢度晚年。人过花甲之后,体力、精力将逐渐衰退。这虽然是一种自然规律,但通过调整好晚年的生活结构,是可以延年益寿的。所谓调整生活结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地增加一些适合老年人智力锻炼和体力锻炼的活动,以防止和延缓衰老。一点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爱好,搞调查研究,征集研究党史资料,撰写文章、回忆录、地方志,写诗作画、练习书法等用脑子的活动,不仅可以陶冶性格,而且也是一种智力锻炼,有益于老年人的健康。再一点就是参加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适合老年人的各种体育活动,或从事养花、种菜等轻微劳动,防止和延缓体力的衰退。体力好了,精力也就充沛了。把自己的生活结构,按照老年人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调整,使之更加丰富、活跃,健康长寿,欢度晚年。

  顾委要支持好省委新班子工作这是章泽在中共陕西省顾问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节录。标题为编者所拟。

  (1986年7月28日)关于支持新班子的工作问题。

  薄一波同志强调指出:“要积极支持新班子的工作。”这是我们顾委工作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省顾委成立以来,我们按照党章规定,尽力当好省委在政治上的助手和参谋,做了一定的工作。但严格地说起来,助手和参谋作用还发挥得不够。同甘共苦时,我们注意做到不要妨碍省委的工作,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了这个原则,总的来说,没有发生妨碍或干扰省委工作的问题,省顾委委员也注意了不要干扰地方和部门的工作,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放松要求,今后仍应在这方面要加以注意。

  怎样才能做到支持新班子的工作呢?我想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思想上信任。大家知道,机构改革以来,我省4160多名青年干部被提拔到县以上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挑起了工作的重担,其中绝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这些同志年富力强,既有革命朝气,又有专业知识。这些新的领导班子,是经过党组织的多年培养考察,并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几年来在省委领导下,经过广大干部与群众的共同努力,我省在改革和两个文明建设中迈出了新的步伐,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农业在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连年夺得了好收成,财政收入增加,城乡经济活跃,群众生活逐年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说明各级干部是积极努力的,说明我们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我们老同志对此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我们要信赖、尊重和支持各级领导班子的工作,让他们放手大胆地去干,相信他们在党中央领导下能够把我省工作搞得更好。新班子与我们在一线工作时一样,工作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相信他们能够改进和纠正。老同志一定要做好增进团结的工作,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起表率作用,做团结的模范。对群众反映的意见,要兼听则明,把情况弄清楚,对干部问题,不能乱表态,做到说话要有根据,批评要注意政治。

  二是工作上支持。省顾委要当好省委政治上的助手和参谋,必须支持省委和委员所在单位领导班子的工作,围绕省委的中心工作,大事“参”、“助”,小事不问。对于事关路线、方针、政策方面的问题出点子,当参谋,提供情况,发表建议,供省委决策时参考。至于平时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要靠一线的同志去处理。要做到既支持新班子的工作又不妨碍或干扰,就必弄清顾委的性质、任务、特点和基本工作方法。正如宋任穷同志所讲的:“顾委是个二线的过渡组织,这是它的性质;顾委也有权就是建议权,而不是发号施令的指挥权,这是它的任务,或者说权限;顾委是老人会,绝大多数委员都退出第一线领导岗位了。这是它的特点;顾问要会当,要超脱,这是它的基本工作方法。”我们一定要按照这些精神去做。当然,不干扰新班子的工作,并不是该说的也不说。省顾委委员绝大多数长期在陕西工作,对情况比较熟悉,在工作上有好的建议,发现有什么值得注意的问题,还是应当说,这正是为了支持新班子的工作。

  三是方法上注意。老同志,工作了一辈子,对党和人民的感情是很深的,刚退到二线,总想多做一些事,这种精神是好的。不少同志还担负着一定的工作。目前的现状是,我们必定年岁大了,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能再担负繁重的工作,而且岗位和职责不同了,这就要从实际出发,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从一线的指挥员变为二线的助手和参谋,最后过渡到离休。按照陈云同志说的“多做就是少做,少做就是多做”的原则,处理好工作与健康的关系,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做力不从心的事。

  四是搞好学习调查研究当好参谋助手。实践证明,当好省委的助手和参谋,一定要加强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十一届三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对于老同志显得十分重要。顾委委员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但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和任务不同了,很多事情我们不熟悉,如果不抓紧学习,思想跟不上,就起不到助手和参谋作用。这几年,不少同志抓紧学习,有了收获。每一个同志都应该在学习上下点功夫,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退到二线后,学习的时间更多了,希望委员们结合实际,争取更多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毛泽东思想。这样做,不仅可以丰富晚年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明辩事非的能力,增强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自觉性。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5从日记到作文
6西安古镇
7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8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