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40章 防止和解决问题(2)

  (1981年11月14日)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省的普教工作有很大成绩。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仍然是艰巨的,要用很大的努力,才能使我们的普教工作逐步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

  当前普教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我认为,关键是要解决好如何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大家的思想统一了,全省普教工作的状况也就可以大大改观了。

  关于党的教育方针的问题。党的教育方针是什么,近几年来好象不那么清楚了。十一届六中全会后,党中央重申了党的教育方针,这就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完整的提法是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提出来的。实际上,早从土地革命时期起,我们党对教育工作就一直是这样要求的。经过长期实践的证明,这个教育方针是无可非议的。它反映了我国教育区别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也明确了我们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既包含有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的要求,也包含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改造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之后,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重要措施。1958年毛泽东同志刚刚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号召之后,我们在工作中一度发生过政治运动频繁,生产劳动过多,冲击教学秩序的错误,那是由于我们的“左”的错误思想所造成的。十年内乱期间,这些错误发展到了极端,那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篡改党的教育方针,使教育为他们的反革命活动服务所造成的。党的教育方针本身同这些错误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我们不应因噎废食、怀疑或否定这个教育方针。在泼洗澡水时,连小孩子都一起泼了出去。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的“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同上述党的教育方针精神上是一致的,我们应作统一的理解。现在我们的任务,是消除一切误解,结合当前实际,全面地更加有效地贯彻这个教育方针。

  一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

  这几年来,各级学校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方面是不断前进的,同十年内乱时期相比,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必须看到,这几年来,我们有很多学校在处理德育、智育和体育几方面的关系上有偏废的现象,存在着忽视德育和体育的问题,忽视劳动教育的问题,尤其是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比较普遍。在中学,把学生考入大学当作中学教育的唯一目的,把有多少学生考入大学当作考察教学成绩的唯一标准。在小学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关中有的地方提出“打出潼关去,占领京津沪”;陕南有的地方提出为“出巴山,过秦岭”而奋斗;陕北有的地方要“跨出金锁关,升学在西安”,追求升学率变成了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不少学校只抓少数尖子学生,忽视对大多数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有的随意砍课程,随意增减课时,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有的地方从学校到公社、到县上,搞频繁的考试,使学生疲于奔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许多学校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劳动教育,有的毕业班连卫生都不打扫,学校雇请农民或让教师打扫教室和学生宿舍。这种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严重地妨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提高教育质量,带来了明显的不良后果。不少学生思想品德差,体质严重下降,知识面窄,学文科的不懂得理化基本知识,学理科的不懂得史地知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如果让这种错误倾向继续下去,就不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打好基础,对于青少年一代的成长,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非常有害的。

  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工作上的原因。十年内乱,使我们的国民经济和教育事业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现在又是处在经济调整的时期,青年升学、就业的问题很尖锐,短期内又不可能完全解决,这种情况不能不给学校教育以很大的压力。升学情况不好的学校和地方,社会压力就更大。从教育工作本身来说,主要原因是有些地方和学校的办学思想不端正,加之教师水平低,学生基础差,教学不得法,为了追求升学率,往往采取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作法。教育工作上的这些问题,我认为不能责怪教师,也不应该过多地责怪学校,主要是我们领导上的责任。我们有些领导同志自己的办学思想就不够端正,或者屈服于社会压力,采取了随波逐流的态度。有的地方甚至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排列高考名次,搞升学奖等等,推波助澜,给学校增加了压力。所以,要克服单纯追求升学率的这种倾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键在领导。

  首先,要端正各级领导的教育思想。各级党委和教育部门的领导同志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总结多年来教育工作的经验,提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要首先从自己做起,排除一切干扰,不片面追求升学率,不给下面增加压力,不要用升学率的高低做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我们这样要求,不是反对学生升学,反对有较高的升学率,而是要求老老实实地办教育。教育质量提高了,升学率自然会随之提高,这和单纯追上去的升学率是完全不同的。衡量一所学校、一个地方的教育质量,不能单看升学率的高低,更要看它能否为社会输送更多品学兼优的劳动者。我们不能用小生产者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时期的劳动者。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青年要普遍地具有愈来愈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而这种素质的要求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也是达不到的。在这个问题上,不仅领导思想上要明确,而且要向学校和教师做工作,要向学生和家长做工作,帮助他们放下包袱。也要向整个社会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求得各方面的配合。

  要帮助学校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处理好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的关系。这是我们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好的主要问题。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为学生毕业后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和升入高一级学校打好基础的阶段。这个基础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有的。教好每个学生,使他们在德智体几方面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人,这是学校的重大责任。现在我们国家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都不高,高初中学生毕业后能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还是少数。从我省的情况看,高中毕业生只有百分之八九(包括升入中专的),初中毕业生只有百分之三十多。我们的学校,绝不应该只面向一部分学生,只抓一部分学习比较好、能够升学的学生,而放松了大多数学生。这是对普通教育的双重任务缺乏正确的完整的理解,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作法,应该坚决改变。德育、智育和体育是统一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有偏废的现象。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时需要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强调和抓紧某一方面,但绝不是说就可以忽视和放松其他方面。现在我们强调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针对忽视德育的状况和形势的需要说的,从长远的观点看,这是改变社会风气、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工作。但是,这也不是说我们对智育抓过头了。智育方面的问题也还不少。首先要把单纯追求升学率的那些错误做法统统改掉。今后在学校中不再分什么快班和慢班。这种做法,在当时的条件下,可能有点好处,但现在已经成为单纯追求升学率的一个措施了。

  教学方法也要很好地改进,减轻学生的负担,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上。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薄弱,也是这几年来比较突出的问题。学生体育锻炼少,体质下降的情况是严重的,一定要引起各级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现在在校的中小学生,本世纪末就是各条战线上的主力军,他们的健康状况如何,是关系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的大事。要动员全社会,包括党政、厂矿、企业、家长等各个方面和教育工作者一道都来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支持学校做好体育卫生工作。

  还有一个劳动教育,也要很好地抓起来。它和德,智体三者都是有密切关系的。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观点,也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心灵手巧,发展智力,增强体力。对社会的技术进步来说,也是很必要的。列宁说过:“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史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现在教育部已经有一个在中学开设劳动技术课和职业技术课的规定,应该很快地加以落实。开些什么技术课,可以因地制宜,按照需要和可能决定。没有专门培养的职业技术课教师,可以先能者为师,就地聘请。还可以同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结合起来,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今后,经济发展了,培养职业课教师的问题解决了,这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还将会不断有新的发展。

  二进一步做好调整普教事业的工作

  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必须遵循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这是教育事业能否健康地发展,能否有效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重要前提。“文化大革命”前,我们省的各级各类教学事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比较适当的。一方面,各级各类学校师资和办学条件比较好,培养出来的人才,基本上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国家对教育的投资也比较多,基本上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都创造了我省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文化大革命”中,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我省普教事业的发展,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只凭主观愿望,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大办中学,一再削弱小学,加上教育投资欠帐很多,职业教育也大部分被砍掉了,这就造成了普教事业本身的严重比例失调和虚肿的现象,给目前的普教工作带来了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调整普教事业,就是要逐步地改变这种比例失调的状况,使全省有关普教的各级各类学校能够协调地发展,同时逐步增加教育经费和基建投资,达到教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这项调整工作,我们省从1978年起就开始了,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已经摘掉了4300多所八年制的帽子,中学教育的规模也控制下来了。已经有19个县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中等师范学校从今年起全部恢复了培养小学教师的目标,民办教育多年以来不断增加的趋势刹住了,而且从1979年起出现了逐渐减少的趋势。如果没有这几年的调整,特别是如果没有中学教育的调整,这些重要的变化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是,总的来说,这些调整工作的进展还是初步的。“文化大革命”中造成的普教事业内部的比例失调状况还没有起根本的变化。教师水平低、民办教师比重大、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低的问题还很突出。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状况仍然存在。师范教育的薄弱、教育进修院校建设中的种种困难,也都是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好普教事业,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

  第一,在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下,地(市)、县两级财政要尽可能地逐步地增加教育经费。省上每年用于普教事业的基建投资也要逐步地增加。每年要从省财政中拨出一定数量的专款,由省教育局掌握,用于补助各地修建校舍、重点学校和公社中心小学的建设等。全省普教经费“一五”期间曾经占到全省事业行政总支出的2.5%,以后每况愈下,长期大量欠帐。1978年起开始回升。去年也只占到全省事业行政总支出的4%,这同调整普教事业的需要是很不适应的。“六五”期间,应当逐步有所提高,争取达到接近“一五”期间的水平。同时,要继续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充分发挥社队和企业的办学积极性。全省中小学和师范学校都要积极地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用一部分收入改善自己的办学条件。

  第二,小学布点的调整要进一步做好。这项调整工作是会有思想障碍的,群众里面,干部里面,甚至在我们的领导干部里面都会有的。但是,只要把调整的道理和规划讲清楚,大家是会同意的。同时,在坚持调整的前提下,也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八年制的帽子应当尽可能地摘掉,但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方,群众实在不愿意的地方,也可以保留或暂时不动。中学教育规模的调整,现在从全省范围看,已经接近了规划要求,只要再做一点努力,就可以完成调整任务了。“六五”期间基本上是调整时期,会有发展,但是不可能很快,1989年以后才可能有较大的发展。

  第三,发展职业教育,改革中等教育的结构,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广大青年迫切要求就业的需要,也是今后调整中学教育的主要方面。这项工作,省委强调过多次了。但是进展很缓慢,有些地方根本就没有什么发展。为什么进展缓慢呢?有实际的问题,但主要是思想认识问题。劳动制度要改革,我是很赞成的,这可以给发展职业教育造成有利的条件。但是,劳动制度的改革是个复杂的事情,涉及的问题很多,不是很快就能做到的。我们不能等到劳动制度改好了以后,才去进行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就是劳动制度改好了,也决不会再使每一个农业学校、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都端上“铁饭碗”。现在我们的经济结构正在起变化。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农村将愈来愈需要懂得农业生产的技术人员,回到农村去的知识青年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城镇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发展了,地位也提高了,青年就业的办法,可以由国家分配,可以集体就业,也可以个人自谋职业。全省中学生里面,要求学习一些职业技术,早日劳动就业的人很多。将来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是会愿意到集体企业去或自谋职业的。所以,我看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还是要从解决我们这些人的思想认识问题着手,只要我们这些人的思想认识问题解决了,教育思想端正了,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任务才可以逐步实现。全省各地都认真地把这件事情抓起来,一定要见诸行动,有所突破,一年比一年有所前进。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执行者,是办好教育事业的依靠力量。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我们这几年比较注意抓提高教师的文化知识水平,这是必要的。但是,对教师的政治思想方面关心不够。有些教师对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存在着一些模糊或错误的认识,个别教师甚至在学生中、课堂上散布一些错误观点;有的教师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比较严重,不尊重学校领导,不遵守学校的纪律。这些问题,尽管表现在个别人身上,但对其他教师,尤其是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不好,我们应当热忱地给以帮助教育。

  当前,要组织教师和干部认真学习好《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学习党中央关于思想战线问题的重要指示,联系实际,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一切歪风邪气作斗争,使大家的认识统一到六中全会的决议上来。要开展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增强团结,做好工作。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今后要经常化、制度化。在我们的教育部门和学校里面,要把党的这个优良传统恢复和发扬起来。

  要引导教师坚持走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道路。“四人帮”把体力劳动当作对知识分子的惩罚是错误的,但是鄙视体力劳动,脱离工人群众也是错误的。我们在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同时,也要组织教师,特别是城镇学校的干部、教师,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接触工农群众,使我们的教师队伍保持劳动人民思想感情,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要继续抓好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作为人民教师,不但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要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这后一个方面现在是比较薄弱的,一定要想办法补上,那怕是先学一些基本知识也好。培训提高教师是一个迫切而艰巨的任务。省、地、县的教育部门,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和落实好教师的培训规划。要办好高等师范院校和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合格的教师。陕西师大、各地的高等师范院校和西安地区的大学,都要在培训中学教师上作出应有的贡献。要办好省教育学院和各地的教师进修院校,分期分批地轮训在职教师,并且要充分利用函授、广播和电视等形式,增加培训教师的数量。

  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小学教师十分关切,要求全社会尊重教师,尤其要尊重小学教师。在目前国家财政经济还有困难的情况下,首先考虑到增加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以便使中小学教师的生活状况逐步得到改善。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带头尊重教师,关心教师,尽可能地为教师办几件好事。陕北、陕南山区骨干教师少,流动大,当地党委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个别地方殴打教师的事件,一定要查明情况,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惩办。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以后,许多民办教师的待遇还不落实,他们在工作和生活方面都存在不少实际困难,一定要积极稳妥地予以解决。要根据中央84文件精神,把国家给民办教师的补助和社队给民办教师的报酬落到实处。

  四加强和改善各级党委对普教工作的领导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人们对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逐步地提高。各级党委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领导也逐步地有所加强。但是要使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占有应有的地位,充分发挥作用,全党同志还要进一步提高自觉性,做许多扎扎实实的工作。六中全会的《决议》中说:“要坚决扫除长期存在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登峰造极的那种轻视教育科学文化和歧视知识分子的完全错误的观念,努力提高教育科学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党中央又一次教育我们要正确对待教育科学文化和知识分子。现在,全省中小学在校学生600多万,几乎占人口的1/4,这部分人的情况如何,对我们当前社会风气的改善,社会政治的安定都有很大的关系,从长远看,是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共产主义事业代代相传的大事。关心教育事业,抓好教育工作,是四化建设的需要,也符合于千家万户、亿万父母的心愿。我们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对教育工作有个正确的认识。各级党委和政府不但要负责抓好经济工作,同时要负责抓好教育工作。要把教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一年认真抓几次,认真听取几次汇报,形成制度。在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下,县(区)一级党委和政府对于办好普通教育的责任更大了。这一级的党委要更多地关心教育。除了加强党对教育战线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以外,还要扎扎实实地解决好教育方面的一些重要的实际问题,比如经费预算的确定,办学条件的改善等,真正能在这个方面为地方做些事情,利国利民,造福后代。

  为了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有人分管教育,而且要使这些同志相对地稳定下来,熟悉情况,掌握教育工作的规律,提高领导水平。要逐步充实和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发挥它们的职能作用。要鼓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振作精神,积极工作,刻苦学习,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文化科学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要继续调整好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领导班子,尽快实现这些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和知识化。关于当前普教工作的几个问题这是章泽在中共陕西省文教书记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1981年11月22日)我们这次会议主要讨论研究了普教工作。大家在学习领会中央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这个主题,着重解决了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问题。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5从日记到作文
6西安古镇
7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8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