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7章 对几个错误理论观点的批评

  思想战线精神污染的种种表现,都是用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极端自由化等理论观点,来解释、代替以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从思想和政治方面予以分析和批评。

  1.关于“社会主义异化论”

  宣扬“异化”,是目前理论界比较突出的问题。近几年来,有些作者借助“异化”这个概念鼓吹“社会主义异化论”,并且硬说这种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思想上、理论上造成了严重混乱。

  “异化”这个概念,最早是十七、十八世纪英法一些启蒙思想家提出来的,在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那里得到广泛运用;嗣后,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又用“异化”概念批判宗教和思辩哲学,建立人本主义的哲学理论。在当代,人性论、人道主义、存在主义以及现代派文艺等资产阶级流派还是以“异化”为其理论基础的。

  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以前,曾先后受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在他的一些理论著作中,曾把“异化”作为自己学说的中心概念。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所谓“异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及其结果与人的本质相分离,成为独立于人之外的力量,并且反过来支配人、统治人。从1845年至1848年,是马克思走向成熟的时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以后,“异化”已不再是马克思学说的主要思想以及分析问题的主要方法。“异化”只是作为“哲学家易懂的话”被借用来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经济现象。马克思这时使用的已不是一般的“异化”,而是指雇佣劳动的“异化”。雇佣劳动的“异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固有的历史现象,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现象。马克思在论述社会主义社会时,只讲到存在着旧的“痕迹”,从未使用过“异化”这个概念。

  近年来,在全国和我省出版的报刊、著作中,发表了相当数量宣传社会主义存在“异化”的文章。这些文章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各个方面都有“异化”现象,不仅有思想上的异化,而且有政治上的异化,有经济上的异化,直至劳动的异化,有的甚至说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异化”的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这些观点显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不会产生,“异化”。这是因为:(1)异化的根源――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消灭了;(2)异化的主要形式――私有制消灭了;(3)分工的对抗性质消灭了,(4)社会经济活动的决定的和基本的方面实现计划调节了;(5)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劳动者已成为社会的主人。有些同志把“异化”这个范畴延伸、运用到社会主义,这就抹煞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严重歪曲了社会主义的现实。

  我们否定“社会主义异化论”,并不是否认我们社会中存在某些弊病和缺点。问题在于对这些弊病和缺点如何认识,怎样科学地加以说明。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异化的同志,从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中找出某些现象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如缺乏民主、个人迷信、官僚主义、不正之风等等。其实,这些都是马克思指出过的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痕迹”。这些“痕迹”不是社会主义所固有的,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随着社会主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这些“痕迹”是能够逐步消除的。对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旧社会的“痕迹”,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把这些“痕迹”笼统地用“异化”来概括和解释。

  马克思主义要发展,社会主义理论要发展,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而向前发展。那种认为社会主义存在“异化”,并且经济、政治、思想各个领域都存在“异化”的观点,不是在向前发展,而是在向后倒退,倒退到马克思主义以前去了,倒退到黑格尔、费尔巴哈那里去了。所以,宣扬“社会主义异化论”,不但不可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和解决当前社会主义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不可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和进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技术进步、社会进步而需要不断进行的改革。这实际上只会引导人们去批评、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前途失去信心,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一样地没有希望。有些坚持“社会主义异化论”的同志,可能是由于思想的片面性,将人体上的“痈疽”当作人体,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或者是由于没有正确地总结历史经验,再加上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对社会主义产生了悲观情绪。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观点有可能被某些别有用心、有反对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情绪的人所歪曲、利用,围绕“异化”这个术语,作出各种推论,形成一个持不同政见者的纲领,一个反对派的纲领。因此,对这种错误理论观点,我们必须严肃对待,绝不能掉以轻心。

  2.关于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是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的。在资本主义初期,它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宗教神学的思想武器起过进步的作用。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特别是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产阶级继续宣扬人性论和人道主义,是为了掩盖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欺骗、蒙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近年来,我们有些同志写文章也宣扬抽象的“人性”和人道主义。有些作品,包括电影、电视,专门写抽象的“人性”,“人类共同的爱”,歪曲了中国革命历史,歪曲了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有些文章还把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连在一起,说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人道主义”,“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这种错误思想是同马克思主义完全背道而驰的。

  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受过“人本主义”的思想影响,讲过人道主义。青年马克思走向成熟,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激烈地抨击了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认识和错误,在于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的感情。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科学解释。同时,他也批判了那些打着共产主义旗号,宣扬“人道”、“永恒的爱”和“人性”的所谓主义、学派,会使工人阶级“松懈斗志”,“意志颓废”。这就戳穿了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的实质。可见,说“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人道主义”,不仅不符合历史的事实,而且在理论上也是荒谬的。

  毛泽东同志对人性论进行过透彻的分析。他说:“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鲁迅先生对人性论也做过辛辣的讽刺,他说:“……‘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都不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灾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这些批评,今天重读起来仍使人感到它的巨大的批判力量。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是对劳动人民的腐蚀剂,是为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服务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存在什么抽象的“人性”、“人类共同的爱”,也不能抽象地讲人道主义、人的价值。因为在我们的社会内部还有坏人,还有旧的社会渣滓和新的社会渣滓,还有反社会主义分子,还有外国和台湾的间谍。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还不高,这也不能靠谈论人的价值和人道主义来解决,主要地只能靠积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解决。抽象地谈论“人性”和人道主义,只会把人们引入歧途。那么,是不是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就不讲人道呢?当然不是。我们讲的人道主义是具体的、有特定含义的人道主义,即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革命的人道主义,它同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是有根本区别的。

  3.关于萨特的存在主义

  萨特是法国人。存在主义哲学是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是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危机哲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曾盛行于法国。50年代,60年代又流行于笼罩着经济危机阴影的美国。存在主义哲学自称“人学”。萨特认为,“整个宇宙和全部历史是个人主观精神的产物”,存在主义哲学首要的任务是发现人本身的真正存在,而人们只有处于烦恼、孤寂,绝望的状态中才可能发现这种“存在”。这种哲学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空虚、绝望的精神状态,这种哲学思想使人们丧失理智,失去信心,陷入虚无主义。

  萨特又认为,人最初只能做为纯粹主观性而存在,人的各种特征是人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造就的。萨持把这种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谋划、选择自己的行动称为“自由”。在萨特看来,这种“自由”是完全不受客观事物以及本身以外的其他力量约束的。由此,他甚至得出“别人就是我的地狱”的结论。

  由此可见,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萨特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绝对自由观”,为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这种错误思想,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会削弱和瓦解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它涣散人民的革命意志,破坏人民的革命团结,反对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

  4.关于新闻工作的党性来源于人民性

  党报要不要坚持党性的问题,是新闻工作中首要的原则问题。有的同志宣传所谓新闻工作的人民性,曲解和否定党性原则,认为“党报的党性主要还是人民性”,有的甚至提出“党性来源于人民性”,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认为,超越时代,适应于一切人的人民性,在现实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内容。我们不能离开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阶级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状况的具体分析而抽出一个人民性的概念来。党性不能来自人民性,只能来自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它是无产阶级阶级性的集中表现。无产阶级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它只有消灭私有制,消灭一切剥削压迫,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因而它是最革命的阶级。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在革命的不同时期,都代表着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由于我们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它才坚持自己的党性原则,使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在复杂曲折的斗争中,从胜利走向胜利。

  有的同志认为,我们党有过错误,今后还必然会发生错误,报纸只有强调人民性,才能不跟着党犯错误,甚至可以纠正党的错误。这种观点把立论的根据建立在党必然犯错误的前提上,是极端荒谬的。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践表明,这条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只要坚持这条马克思主义路线,就可以使我们党不犯大的错误,即使在某些地方背离党性原则,犯了错误,也可以及时发现,依靠我们党的力量予以纠正。那种认为只有强调人民性才能不跟着党犯错误,甚至可以纠正党的错误的人,在思想上是摆脱党的领导,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在政治上也不可能自觉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总之,党性来源于人民性这个提法,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如果按照这个论点来办党报,就会脱离党的领导,我们的报纸就不仅不会成为“人民的喉舌”,而且将丧失党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人民群众的组织、鼓舞、激励和推动的作用。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5从日记到作文
6西安古镇
7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8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建国以来刘志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收录对刘志丹同志的研究文章,包括《论刘志丹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刘志丹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刘志丹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共产党人的楷模》、《刘志丹在黄埔军校...